張仁家/讓金牌選手的坎坷路成為康莊大道

 

文/張仁家

圖/技職教育3.0資料庫

日前有幸參加勞動部的一場研習會,會中我提到當前高職畢業生升學率一再攀高,八成以上的高職畢業生不再直接投入職場,使得基層技術人力的需求殷切。當前我國第二級產業(尤其是傳統製造業)的人力嚴重缺乏,根據國發會的資料顯示,從2009年至2015年基層人力短缺平均為33.5萬人。預估在2013年至2030年間,中級人力會供過於求,超額34.8萬人;而基層人力則會短缺46.1萬人。目前多數業者是仰賴外勞及失學失業的人力來補充此一缺口,若我們仔細深思,一旦這些東南亞的人力輸出國,萬一對臺的政策生變,我們在如此高度的依賴下,想要維持目前的製造業產值,恐怕要付出相當的代價,不得不令人憂心。所以,我們應有自己的技術人才,但技術人才的養成需要時間、需要傳承,更需要有長遠的計畫目標。

對照前一陣子,臺灣選手參加第43屆國際技能競賽獲得5面金牌、7面銀牌、5面銅牌和19個優勝獎的佳績,打破了歷年來的最佳成績,令人振奮。其中有許多優異的選手可保送台灣科大或臺北科大等名校,雖然,以如此的佳績,能保送升學名校是一種榮耀,也是一種鼓勵,但這真的是對他們好嗎?在高等技職教育學術化的環境下,這些技藝能優異的選手,真有辦法面對大學中教授對學術及研究的要求嗎?個人持相當保留的態度。

筆者曾經訪問一位保送國立科大的全國技能競賽建築鋪面的金牌選手,他擅長砌磚,他帶我去他的母校(高職),許多牆面貼有許多令人讚嘆的璀璨瓷磚,也有光彩奪目的油漆圖案,他很有自信地告訴我,這些都是他的作品,他很感謝母校的栽培,他特別回饋母校,「你擁有這些精湛的技藝,對你就讀科大有沒有幫助?有沒有可以施展的空間?」我問道,不問還好,問了之後,他的心情急轉直下,馬上從自信轉為心虛,「我的技術在保送進了科大之後就一直退步不說,為了應付原本國英數基礎就不太好的必修學科,逼得我就快讀不下去了。」,「當初為了準備技能競賽,犧牲了許多放學及假日的時間」,「高職的同學去補習拼升學,我只能留在學校工場練技術」,「保送科大當時超開心的,但現在能不能畢業還不知道」。從他的眼神哀戚地透露他的恐懼與無奈,聽了他的委屈之後,實在令人心酸與不捨。

建築鋪面 技藝 銀牌

此為第39屆全國技藝競賽銀牌官群峯的作品。建築舖面比賽不僅是磁磚切割、舖貼,更包含立體設計、空間概念領域。(圖/技職教育3.0資料庫)

 

技藝競賽或全國技能競賽,甚至是國際技能競賽一直都是國內技職教育與職業訓練的三大盛事,這些技藝能優良的選手,無論有無得牌,能當上選手就代表著他已具備優異的技藝能在身,或許教育部與勞動部可以共同思考,當學校或訓練單位選拔為選手後,可以鼓勵企業廠商「認養」選手,支助訓練期間相關費用的開支,畢業後成為該公司的員工,這也是企業社會責任的另一種做法。另一方面,在這些選手載譽歸國之後,能聯合辦理一個公開徵才與求才的媒合會,會中邀請相關的產業工會代表與企業主參加,介紹每一位選手的專長與成果,如果有意簽約的廠商,可當場與這些選手簽約(包括簽約金及日後的工作月薪、甚至進修的費用等),選手都可以在榮耀中獲聘到企業單位;或是獲聘到職業訓練中心擔任技術級的「教練」,可將技術得以傳承,這對選手不但是一種鼓勵,也是對我國技術人才的一種禮遇與技術升級;長遠來看,保送選手進入科技大學,不見得對當事人是鼓勵,還可能因此而損失了一位對國家有貢獻的優秀技師。

 

延伸閱讀

【技藝專題】人才培養做半套,技優生反成四不像

 

【譚仰光專欄】「研發人才」與「服務業人才」培訓之探討,兼談技職教育與訓練

 

用膝蓋代替大腦,導致方向上的誤判

聯合報願景工程系列報導上提到:技職教育有兩大危機,「學術化」與「休閒化」。餐飲美容一窩蜂開,工科卻招不到人,逐漸萎縮。「哪有這麼多的阿基師、吳寶春?」

近十幾二十年來,在釐訂技職教育及職業訓練政策時,專家學者及長官們,在「加強研發與服務業人才培訓」的口號下,導出了兩個嚴重錯誤的觀念:

一、       大家認為當年台灣錢淹腳目的時代,是由於台灣逐步從勞力密集邁向技術密集的結果;現在應該再從技術密集邁向研發。這時卻產生了一個嚴重的政策上的錯誤導向─把「邁向」誤認為是「取代」。於是再也不重視技術,一味盲目地在人才培育方面提高層次,(學歷的層次而非品質的層次)。把很多好的高工提升為專科、把專科提升為技術學院、把技術學院提升為科技大學,紛紛增設研究所碩士班博士班。但是業界哪要這麼多碩士博士(尤其是低品質的),結果弄到博士去開計程車、去炸雞排。而真正懂實務的技術員及工程師,卻找不到。

研發人才 服務業人才

歷年高中職校數變動情形。(資料來源:教育部統計處,表/譚仰光提供)

研發人才 服務業人才

歷年科技大學及技術學院校數統計。(資料來源:教育部統計處,表/譚仰光提供)

 

二、經建會告訴大家,經濟發展導致產業結構的轉變,今後台灣在服務業部門的就業人口數將逐步超越製造業部門的就業人口數。服務業就業人數,目前已達全部就業人口的60%。於是服務業需才孔急。必須積極培育服務業人才,並提高品質。但是很多技職教育及職業訓練領域的學者專家們及長官們卻根本沒弄懂產業分類與行職業分類的定義。搞不清楚究竟服務業需要哪些人才?

據悉,當年,主管機構曾撥款補助一所職訓機構,整修舊大樓成為「服務業訓練大樓」,開辦的訓練班次是美髮、美容、美甲、中餐烹調、西點烘培…..。 又悉,有一個職訓中心提出一個「服務業訓練旗艦計畫」,預定將開辦「物流班」、「倉儲班」…等等,我嘆為觀止。「物流」是一個統稱,包括空運、海運、陸運、貨櫃運送、宅配…等等。「物流班」到底要教什麼?

所謂「服務業」,是產業分類 (或稱行業分類)上的一個大分類,又稱「第三級產業」(大陸簡稱「三產」),泛指不直接生產產品,只提供服務的產業。諸如:交通運輸業、金融業、電訊業、教育事業、社會服務事業、旅館業、商業….. 等等,不是只指個人服務類的職業,如理髮、美容、按摩、烹調、照顧服務…..等等。

依據WTO服務業分類參考文件(W/120)之分類,服務業計分為12大

類業別如下︰

1.商業服務業、2. 通訊服務業、3. 營造及相關工程服務業、4. 配銷服務業、 5. 教育服務業、6. 環境服務業、7. 金融服務業、8. 健康與社會服務業、9. 觀光及旅遊服務業、10. 娛樂、文化及運動服務業、11.運輸服務業、12. 其他服務業

行政院93年11月10日第2914次會議通過的 「服務業發展綱領與行動方案」,選定:金融服務業、流通服務業、通訊媒體服務業、醫療保健及照顧服務業、人才培訓人力派遣及物業管理服務業、觀光及運動休閒服務業、文化創意服務業、設計服務業、資訊服務業、研發服務業、環保服務業、工程顧問服務業 等12項服務業作為現階段的發展重點。

中華民國98年7月9日行政院第3151次會議修正通過的「服務業發展方案」中的「台灣服務業發展策略」,將下列七項新興服務業列為焦點:觀光服務業、文化創意產業、醫療照護服務業、物流服務業、技術服務業、重點服務業、樂活農業、電信服務業。

很多人對所謂「服務業」涵義的誤會與迷思;導致技職教育一窩蜂爭辦「餐飲」「美容」「健康休閒」科。其實,一間觀光大飯店,不只需要:客房的清潔整理人員、廚房的烹調人員、餐廳的餐飲服務人員、前台的接待服務人員,也需要冷氣空調的裝設與保養維護人員、電梯和電扶梯的裝設與保養維護人員、供電、供水和保全系統的裝設配線與維修人員、資訊系統的開發管理人員、等等人員。

另,目前政府大力推動的「六大新興產業」─是(生物科技、觀光旅遊、綠色能源、醫療照護、精緻農業、文化創意)。由遠東集團董事長徐旭東先生所創辦的『有庠科技獎』聚焦於「奈米科技」、「光電科技」、「生技醫藥」、「綠色科技」及「資通訊科技」等五大新興科技領域。

2009年11月第39屆全國技能競賽的頒獎典禮,馬總統親臨頒獎並致詞,顯示了對技職教育及職業訓練的重視,但可惜馬總統在致詞中,說錯了幾句話。馬總統說:「技職教育是傳統產業的根,是中小企業的支撐力量」。

很多人認為技能競賽的職種,都屬「傳統產業」。這犯了兩個重要的錯誤,其一,是對「產業別」與「職業別」(「職能別」)的混淆;其二,是對「產業鏈」的忽略,沒搞懂產業鏈。IT產業的電腦外殼、手機殼都需要靠製圖繪圖、模具製造;鴻海的重要產品「連結器」,主要靠精密的模具;太陽能板的組裝,難道不需要板金與銲接技術嗎?電影院、豪宅大樓、大賣場、巨蛋、物流倉庫,難道不需要冷凍空調與配線及配管嗎?好的模具製作不需要電腦輔助繪圖及精密的數控加工嗎?整架飛機的機身,要靠焊接、板金與鋼結構技術,飛機內部的各項零件,沒有一樣不需要精密的機械加工與裝配來完成。也需要一大堆的配線配管、自動控制、儀表裝配。怎能認為,技職教育只是為了傳統產業及中小企業?這就是近年來教育改革的誤導點。誤導了很多政策的方向。拼命增設大學、研究所。技職教育與訓練日漸式微。

教育訓練界人士,千萬不要將學校科別、職訓班別與產業類別混淆成一團。冷凍空調科或電工科畢業生,如在冷氣機、冰箱或電機製造廠工作,他就被計入製造業從業人數中;如果他在電影院、醫院、旅館 擔任空調、聲光等設施之保養與檢修維護工作,他就被計入服務業從業人數中。所以專長類別與產業類別間是一種很錯綜複雜的關係。是一種矩陣的關係。

我且試做一個「行業(產業)別」與「職業(職能)別」的關係表,供各位參考。

研發人才 服務業人才

六大新興產業所需人才矩陣圖。(表/譚仰光提供)

 

現在我們應該大概知道,今後產業發展所需人才是哪些人才了吧!不要以為技職教育與職業訓練所培養的各種基層專業人才,都只是為了傳統產業與中小企業。今後我們經濟與社會的整體發展,需要大學與研究所,同樣,我們也需要技職教育與職業訓練!!

 

圖片來源:flickr@U.S. Army RDECOM

 

譚仰光/不要再強調德國模式,台灣產學合作專班只是「台灣模式」

 

最近在技職教育與訓練界推動產學合作(&產學訓合作) 專班計畫,已成為很夯的作為。很多宣導文章上,還特別標註:「這是仿效德國模式的雙軌制教育訓練制度」。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前勞委會職業訓練局) 於民國104年3月13日再度修訂發布的「雙軌訓練旗艦計畫」,就是來自職訓局當初的「台德菁英計畫」(原稱台德實驗班)。

當年,教育部蔣偉寧部長曾表示,自108年起,所有技職生都必須到校外實習。但各位看官,我要提醒的是,千萬別以為只要安排把學生送到校外去實習,就是所謂的德國技職教育模式,就可以培養出如同德國瑞士那樣的優秀的技職人才

德國技職教育訓練(Berufsausbildung)制度,也有人稱之為「學徒制度」,它的理念精髓在於他們的所謂「Dual system」,我們一般翻譯成雙軌制或二元制,但這些譯名沒能真正充分表達出這個制度的實質意義與方式。實際上Dual system是一種音樂上「二重奏」(Duet)的概念。 Dual system 是事業單位招收國中畢業生(完成九年義務教育之青少年),依勞動法規簽訂學徒契約僱用為學徒後,在該企業中接受工作崗位上訓練,學習各項專業的實務技能,另並依規定,定期定時將學徒送到附近的技職學校(Berufsschule)去接受教育,包括相關理論、國民教育課程等,為期一般為三年,也就是十二年國教的後三年。

學徒是事業單位的受雇者,而非學生,是事業單位將其學徒送去學校讀書,而非學校把學生送到校外去實習。德國人相信,真正專業而實用的技術必須在事業單位實際的工作崗位上才學得到。

但德國的這種制度必須建立在下列四個基礎上:

一、良好的師傅制度,依德國法規規定,事業單位必須有一定比率的合格師傅(德文稱Meister) (具一定資格、受過師傅訓練、取得師傅證書);

二、良好的訓練督導單位,德國係由全國工商總會(Industrie-und Handelskammertag)及各地的地區工商會負責督導學徒們在事業單位內的訓練情況與進度;

三、各地的勞動主管機關要切實保障學徒們的勞動條件;

四、妥善的訓練教育課程規範,德國係由聯邦教育訓練研究所BIBB,Bundesinstitut fur BerufsBildung負責訂定。

德國的Dual system制度,是一種「畢三項功能於一役 (訓練、教育及就業)」的制度,是一項法定的制度,而不只是一種模式。

有一位教育界的學者說:「雙軌制度是學校教育與職場教育並行的教育制度。學生對未來職業上所需知識同時在學校及職場兩地接受教育。專業性理論及一般性訓練在學校,與職業實務相關的教育,由企業提供。德國雙軌教育制度1969年起步,如今廣受年輕學子青睞。目前愈來愈多高中畢業生,在接受大學教育一開始參加此種雙軌教育訓練。2007年全德已有24,000家企業提供大專學生雙軌教育訓練計畫,而超過55%以上德國企業願意參與雙軌教育訓練」。這種說法,是完全站在教育界立場的講法,把「學徒在企業內的工作崗位上訓練稱作「職場教育」,把相當於高職階段的學徒階段,說成是「企業提供大專學生雙軌教育訓練計畫」。幾乎完全扭曲了德國的「學徒制度」。(引述自孫全文:德國雙軌教育制-夯全球)

不要以為,只要安排把學生送到校外去實習,就是德國模式,就可以學到專業而實用的技術了,就可以縮短學用落差了,就可以培養出如同德國瑞士那樣的優秀的技職人才。實際上是必須有一整套的配套措施才行。

我們所謂的產學合作(從前稱建教合作)是學校把學生送到工廠去實習,是學校把事業單位當作學校的實習工廠。「建教合作」是美國職業教育中的一種模式。接受教育訓練的青少年的身分是學生,因此學生畢業後還有輔導就業的問題,接受學生實習的事業單位有擇優錄用畢業生的權利,但沒有必須雇用畢業生的義務。又由於美國在勞工部體系下,沒有什麼專責公共職訓機構,所以在美國模式下,也沒有「產學訓合作」的計畫模式。

所以,不論是產學合作也好,產學訓合作也好,都不是德國模式,也不完全是美國模式,而是台灣自創的台灣模式。

我擔心披上德國模式外衣的「台灣模式產學合作」,誰督導學生在事業單位內工作崗位上訓練的內容、品質和進度?誰管控學生是否只是被事業單位用來當廉價勞工?產學訓合作計畫,雖然加入了「訓」的角色,提高了專業技能訓練的質與量,但三年期間,白天上工,晚上上課,學生幾乎沒有做功課、做作業、看資料、休閒的時間,是不是太可憐了?

際此,十二年國教問題紛擾、高中職招生問題莫衷一是、技職院校今後何去何從、勞動力發展署苦思追求訓用合一之道,眾說紛紜之際,似可考慮真正仿效德國Dual System,建立一套可長可久的制度。稱它為「學徒制度」也好;稱它為『技術生制度』也好;稱它為「基層專業人員養成制度」也好;當年彰化教育學院院長許智偉博士(曾任我國駐德代表) 曾建議把德文Berufsausbildung的中文, 譯為「職業養成」。(Berufs=Vocational, aus=pre, Bildung = Education, training)。

結合產、學、訓界與政府資源,共同開發一個創新的模式,將其建為制度,俾提升畢業生職場應用能力與就業的穩定性,充份提供產業所需的基層人才,全面積極培育有準備的勞動力。

 

圖片來源:flickr@Thomas Nico Meuter


【哈拿專欄】反抗與沒有反抗的17歲

 

 

看到高中生為了抗議課綱微調而發起的「粉絲頁革命」,各區學校努力串連行動。遙遠的一些畫面又浮了上來。

高職的時候,每學期會依照分數高低重新編班。比方說資訊科有三班,那這三班就是依照分數來排,學生每學期都在三個班之間浮浮沉沉。當時我在學校的樂隊有個死黨。他很混,但待在樂隊打牌、抬槓、演奏很快活。某個學期末,他說自己可能待不了第一班。我跟他說:「努力一點,不准掉下去!」他只跟我說:「你跟XX(另一個死黨)還有救。就讓我繼續混吧,不用拖累妳。」

「這樣也不錯阿!」他說。

「為什麼?」我這樣想,但始終沒有問這個問題。

他從第一班被踢出去,排到第二班。他又接觸了更多會惹事的人。我試了好幾次要提醒他,不能沉淪下去,但他還是繼續去網咖。某一天下午,我月經來,翹課溜到樂隊的休息室。他也剛好翹課吧,看到我經痛,就去買了一包阿華田,泡給我喝。兩個人就在有點髒亂的休息室裡互嗆、閒扯。我一邊忍著肚子的絞痛,一邊啜著廉價的糖份。陽光照進來,漂浮的灰塵閃閃發光。

這樣子的朋友相處,在我從高職部轉到高中部之後,有了很多改變。我幾乎沒跟半個人熟。新竹縣的有錢家長把分數不差的小孩送來高中部,讓學校「好好管教」。我所在的班級中,學生的成績都至少可以上地方高中。人的互動感覺多了一種 「小心翼翼」,每個人的競爭意識比高職遇到的人強很多。不論是成績還是活動,表現不好被嘲笑是理所當然。幾乎沒有人想到要嗆台上老師,也沒有人有膽拒絕老師的無理要求。我在高職部的時候,老師如果要刁難學生,台下常常會拒絕合作或至少抱怨一下。但這些微弱的反抗在高中部都再也看不到了。

這種高度服從期待的氛圍讓我過敏。「服從升學體制」並且「尋求有權者的認可」,居然可以像呼吸一樣在舉手投足之間表現出來。人與人的相處是建立在「我們在同一個level上」,跟我過去「交了一些朋友就對關係沒有太多考量」差很多。高中部的學生更積極思考自己的生涯前途,並且以自我投資的概念來面對學科、社團、人際等等關係。在高中時我幾乎不再看到「團體性的投入某個活動」,比如說「為了義氣,全班作弊」。

高職的時候,大家還能擁有抵制升學權威的方法。嗆老師、翹課、集體作弊……這些「壞學生的表現」是自己們跟體制同歸於盡的「不合作」。但這些事情到了高中幾乎不會發生,似乎人只剩下某種自我規範、滿足師長的期待,努力當個好學生。不管在高中部還是高職部,抵制升學權威的人,通常被環境懲罰的最慘。被教官剪頭髮、抽菸記大過、拿不到更多學習資源。而高中部的學生永遠可以在在教學大樓,用最好的教室跟小班教學。

我第一次跟高職朋友分開,是他掉下去我想幫他卻無能為力。但等到我自己不怕死往上一層去「做出選擇」時,卻也發現這環境「沒有這麼想幫助人」。自己念書念的一竅不通,但也沒有人真的想幫忙。我被老師看不起;被班導摔書本丟考卷;在全班面前被班導說不識相,然後全班的同學看著,看著。

我自己念自己的書,僅有的情感支持仍然是樂隊的朋友。班導後來也禁止我去。我上學的慰藉一片片被削掉。最後的手段就是一下課就躲去學校小小的圖書館,翻雜誌跟書本。然後把耳機掛在頭上,開到最大聲,每天。

在高中部,我不是屬於這裡的人。我沒有同儕可以一起抵抗,剩下只有不合作運動,被老師點起來不說話,然後上課時後照自己的進度看書。但光是要「奪取自己的學習進度」的努力都被摧毀。我當時自然也從沒想過,課本教的意識形態是統是獨是台灣史觀或是大中國史觀,是我該關心的事。我唯一關心的只有不要被更多人討厭,然後活下去。

我知道許多的自己們不斷被擠壓:被體制擠壓,被自己的成績擠壓,也被自己身旁面無表情的同儕擠壓。這種擠壓若是沒解決,我對學科內容的洗腦坦白說不會有太大興趣。我也不反對抗議課綱微調。高中生有高中生的反抗,這或許是他們第一次認真的思考,自己為什麼要學這些東西。畢竟整個中學都是管理的氛圍, 距離自由學習還有遙遠長路。但坦白說,那些被老師信任,被學校捧在手心,努力為了75級分跟74級分補習的學生,他們到底有沒有被課綱洗腦?這並不是我念茲在茲的。我更在意那些被遺落的學生:他們的心情、他們的求學歷程、他們的學習辛苦、他們的放棄、不屑,他們的作弊與嗆聲……那些不被視為珍珠,灰塵一般的學生。

這是一種生命距離太遠的問題,不是台灣主體性、程序民主或是歷史專業等等「進步與否」的問題。我念念不忘的是,這整個體制都在歧視我在意的人。不論課綱有沒有變,人總是不斷為了往上攀爬而踩踏身邊的人。看到年輕的學生為了學自己的歷史而憤怒,我卻只想在人海中去尋找我那高職部的死黨。我們的關係就像白色的珊瑚砂,轉眼間就從指縫流失了。然後我像沙灘上的小孩,雙手在沙子裡一直篩一直篩。

「這樣也不錯阿!」他說。

他願意在我需要的時候泡阿華田給我喝,想找我繼續演奏零零落落的銅管。但他不想成為體制的一部分,不想待在大人看得見的地方。朋友對他還是說是重要的,前途卻怎麼樣也無法期待。我還欠他一杯阿華田,跟一個問題,在那個灰塵閃閃發光的地方。

 

圖片來源:flickr@li-penny

 

【林凱衡專欄】學貸、學費補貼與助學金,能改變不平等嗎?

 

目前高等教育的弱勢補助政策,是否能有效地真正改善教育不平等問題?

簡單說,我認為目前的弱勢補助政策只注重學生入學率,卻沒有實質改善高等教育品質的效果,這使得大部份獲得資助的學生,仍然只能獲得劣質的高等教育,弱勢補足政策弔詭地造成了既有階級再生產的後果。

我國的高等教育政策,在面對階級不平等的問題上,為了確保學生能夠順利進入大學就讀,所以通常有三種政策輔助學生入學,分別是:學雜費減免、工讀助學金補助,以及補助就學貸款利息三種手段。上述三項支出,很明顯地由於近幾年社會貧富差距加大,因此弱勢補助的支出不斷地提高,而也可以明顯地看到,這些弱勢補助以私立學校學生為主。

以學雜費減免為例,根據教育部的統計,對低收入戶(不包含身心障礙、特殊境遇、原住民、軍公教遺族和現役軍人子女)的學雜費減免補貼,93年度補貼了7.1億元,其中有接近5億元補貼私立學校學生。到了102年度,低收入補貼額度已經增加到23億元,超過20億元補貼私立學校學生。

工讀助學金補助方面,96年教育部弱勢學生的助學金計畫補助總共約10億元,其中私立學校學生比例超過七成,到了102年,助學金補助額度接近15億,其中受助學金補助的私立學校學生超過八成。

最後在學貸方面,政府為了減輕申請學貸家庭的利息負擔,因此另外編了預算補貼利息給銀行,雖然無法看到公私立學校學生申請的狀況,但是也可以看到利息補貼預算的成長。90年度利息補貼需要編列25億元預算,之後每年平均要補貼超過30億元的利息給銀行,96年甚至一度增加到41.6億元。102年度的補貼支出32.4億元。

上述這三項支出,102年度總共約70億元,雖然大部分的支出都是資助私立學校的弱勢學生,然而這種補助只有協助學生進入大學,卻沒有考慮到其所接受的高等教育品質。我們光是從師生比來看,就可以看到私立學校的教育品質比公立學校差,103年度公立學校的生師比為19,私立學校的生師比卻高達25。這些數據其實告訴我們的故事是,我們雖然提供了不少資源補助高等教育的弱勢,但是仍然不夠,而且補助方式有問題

本文並不是認為上述三項政策應該全面取消或是沒有降低不平等的效果。但是我們也同樣該反省這種補助的額度、方式及其效果。否則這個故事就是政府不斷地將學生推向高等教育,卻沒有投入對應的改革資源改善高等教育,「重量不重質」的政策使得許多學生無法獲得良好的高等教育,畢業進入勞動力市場以後,這些學歷甚至有可能變成勞動力市場的負向訊號。使得我們的高等教育雖然走向大眾化,卻無法帶來降低不平等的許諾,反而再製社會階級不平等。

 

圖片來源:國立教育廣播電臺

 

劉世雄/職業類科學生更需要培養關鍵能力

 

上週我的課程內容是培養學生關鍵能力的教學策略,我仔細地呈現關鍵能力的內涵與教師應有的教育作為。課後有一位職業類科的師資生留下與我討論,他提及我說的內容都不會在高職學校發生,他曾經請教過許多高職教師,高職的教學就是訓練學生基礎知識與技能而已,而他本身也是這樣過來的,我相當納悶,反而認為高職學生更需要培養高層次的關鍵能力。

這讓我想起去年暑假,我有一個國家型的計畫,需要一位專案助理來幫忙,大學畢業即可,月薪三萬一,我想應該可以吸引一些人來,不過,來應徵的人並不多。我面試第一人,對談之後,發現這個應徵者雖然年輕,但誠意十足態度很好,我打算錄取她,錄取前,我提出一個任務,想要請她試試看。

我請她規劃一個工作坊流程,並給她一部電腦用。一個小時後,我前去看她,只見電腦螢幕只有三行字,我質疑地問:怎麼只有這些啊?她轉頭看我,眼框泛淚。

她告訴我她從科技大學畢業一年多,都找不到工作,她很珍惜這一次的面試,但是她真的不會規劃工作坊流程。我不怪她,我怪學校教育,多數學校教育可能沒有培養她這種「規劃」的關鍵能力。

培養這種關鍵能力很難嗎?我到過一所國中觀課,上課教師教導學生台灣交通運輸工具的優缺點等內容之後,給了學生一個任務:我們家住在高雄火車站旁邊,中秋節前一天爸爸要到國家圖書館開會,會議十點開始,下午四點結束,結束後爸爸要到板橋叔叔家看阿嬤,叔叔家在板橋林家花園旁邊,我又希望爸爸能夠在晚上十一點回到家。請幫爸爸安排行程。

學生已經學會了台灣各種交通工具的內容與細節,也指導過時刻查詢與Google地圖查詢能力,這個任務就是要讓學生將所學習的內容加以進一步的應用,並綜合整理成一個有意義的行程表。這樣的教學,對中小學教育難嗎?不難,有三分之二的學生在當天就完成了。這個國中教師就是在培養學生能力,她的學生是幸福的。

我利用時間看了統測的題目,或許我看得不多,我看到的那一份試題,竟然接近一半都是「下列哪一項…」為題目起始語的記憶性、事實性的考題,由此推估,大概多數學校教育也多半是這種記憶性的知識或基礎技能了。

我不反對教導記憶性、事實性知識或訓練基礎技能,或者更明確一點,學校應該要教導核心知識與技能。不過教了之後呢?也考了之後呢?學校是否提供更高層次思考的練習機會?

再想想那位眼框泛紅的助理應徵者,高職類科真的無法培養學生高層次思考能力嗎?或許我的學生告訴我的現象只是剛好遇到特殊例子,不過我從統測的題目來看,我也相信真的有些高職學校教育沒有認真地去思考高層次能力的問題,即使複雜的技能也是由教師的示範講述與多練習,忽略了學生思考能力的培養。再進一步地說,我們國家的統測題目是不是應該改變?還是只是認為高職生就只能學習這樣?

國家需要人才,如果技職教育在培養學生技術之後,也能夠培養高層次關鍵能力,這樣的人才會更具有優勢,不是嗎?我想,國家技職教育要改變,不能只靠我這個師資培育的教授在大學課堂吶喊而已。

 

圖片來源:flickr@Yada Liao

 

【張仁家專欄】技職教育應從小「做」起

 

 

在技職教育的理論或實務中,只要一提到「動手做」,大概都免不了要提到美國學者杜威(John Dewey, 1859-1952)「做中學 」(learning by doing)的概念,甚至有許多技職教育的工作者都將此概念奉為圭臬。雖然「做中學」三個字大家耳熟能詳,但我們是否確實理解杜威做中學的真正涵意?

前一陣子剛好有機會主持一場研討會,其中一位發表者正是長期研究杜威教育哲學思想的一位資深教授,他在會中提及,綜觀杜威的教育思想(38大冊的杜威全集),從頭到尾只出現了一次”learning by doing”,反而是以”occupations”的概念貫穿所有的著作(他翻成「工作活動」。但杜威早期把手工訓練(manual training)和工作活動(occupations)兩詞相互使用)。杜威所謂的「工作活動」,有五大重要的概念:1.工作活動是一種真實生活的面對,而不只是訊息的給予;2.工作活動是一種社會生活中的工作,而不是忙碌的勞動或操練;3.工作活動是一種智能的內在呈現,而不是一種娛樂的外在結果;4.工作活動是一種自覺性的工作,而不只是一種動手的例行公事;5.工作活動是著重理智與實踐的均衡發展,而不只是行業職業技術的習得。透過這位資深教授的闡釋,讓我對「做中學」更深刻的體會,或許我們可以嘗試進一步解釋「做中學」就是透過實際動手進行與生活有關的工作活動,以培養良好的心性及具有符合邏輯、有組織的知識。

杜威最重要的教育思想之一:實踐中學習(或譯從做中學)
杜威最重要的教育思想之一:實踐中學習(或譯從做中學)

回顧杜威的思想,反思當前我們對技職教育人才培育的政策定位,似乎有些可借鏡之處。

技術及職業教育法在多年各界的企盼之下,終於經立法院三讀通過,並於 2015年01月14日由總統公布實施,全部條文共29條,雖然該法的施行細則與配套措施尚在研議中,不過,該法的立法精神是為了要建立我國技職教育之人才培育制度,落實技職教育之務實致用特色,及以培育社會所需之專職人才。

該法依職業試探教育、職業準備教育及職業繼續教育為歷程,以向下扎根技職教育,深化學生專業能力,陶冶職業倫理,強化技職教師實務經驗,培養在職場能發揮所長之實務人才。

從人才培育的觀點來看,該法希望從職業認識與探索教育出發,逐步建立職業繼續教育的人才培育系統,該法的第9條第2項載明:「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之課程綱要,應納入職業認識與探索相關內容;高級中等學校及國民中學應安排學生至相關產業參訪。」但何謂職業認識?簡單地說,就是認識職業。

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以下簡稱小學及國中)學生,如何認識職業?我想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編製一套:「臺灣百工圖說」(分上、中、下三集),該圖說採取職業群集的大類別進行編排,例如:對於國小3年級以下的學生,該圖說可從臺灣常見的職業出發,以繪本的方式表現(視為上集),隨著年級逐步增加文字量的說明,除了可有效廣泛地介紹各行各業之外,也可藉此打破性別角色的窠臼。

對於國小4年級的學生,可考慮以泥塑、木板、摺紙、針線、彎鐵絲等手工訓練為主,另外增加介紹職業間的關連性,也就是瞭解職業間的合作與上下游的連結關係,逐步建立產業的系統觀念(視為中集);對於國小5-6年級的學生,除了接續4年級的產業觀念認識外,可以進一步增加對職業的體驗及對工作的責任感,也就是在課程中導入某些試探性的體驗課程,讓學生有機會嘗試接觸到家電修護、簡易機械、花果栽種、化工調製、土木防震、家事烹飪、美工設計等,透過動手操作的標準化作業流程(SOP),藉此培養學生的職業倫理與對工作的責任感(視為下集)。

公東高工木工科是創校時便成立的科系之一,也是學校的招牌(圖/公東高工提供)

就讀國中的時候,持續深化對職業的認識與探索,相信學生對自己的性向會更加了解。到了面對升讀高中或高職各職科的選擇時,會更能符合自己的性向與能力,以真正符合12年國教所強調的「適性揚才」,如此才能與有效引導學生瞭解自我的性向與興趣、社會職場和就業結構的基本型態的目標相扣合。

 

圖片來源:flickr@Cli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