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其政專欄】老師們醒醒,別再扼殺技職生的閱讀習慣

 

閱讀之前,歡迎先看前一篇:

【謝其政專欄】高分選職校的迷思!另類升學掛帥?

 

讓學生從進入高職校園開始,學校就有責任營造一個具有人文素養的情境。讓高職學生畢業後,除具有一定程度的專業技能外,更應培養學生閱讀的習慣,讓書香滿校園,公民、人文素養便在潛移默化中形成。

在學校,我們所教育的對象是人,不是考試的機器。敬業精神、品德教育……等核心價值的型塑,是在高職必須做的功課。選擇了高職練就一技傍身,佐以敬業樂群的工作態度,就可以在職場發光、發熱。凡是使命必達,必可獲得掌聲與榮耀,有公民、人文素養你就能活出精彩。

筆者要強調此處所謂的大量閱讀的標的物,應將教科書排除。

就筆者所知,很多學校仍然禁止學生攜帶所謂課外書籍到學校,這對學生培養閱讀興趣,是一種無情扼殺。閱讀興趣就是要先讓學生先閱讀自己有興趣的讀物,從中獲得愉悅。但凡經過國家核准發行之出版品,學生閱讀後,都會有一定程度之幫助。學校怎可將之視為猛虎野獸,必除之而後快呢?當然有關課外讀物,若內容有暴力、情色、灰色思想……等等,教師當可以適當輔導之,但絕不是禁止。另外若於課堂上,老師在台上講課,學生卻在台下閱讀其他讀物,此種行為不可取應輔導之。至於學生若利用自由時間,不管是早讀、午休甚或課間休息的10分鐘,善加閱讀,是應給予支持的。此舉對提升人文素養當有所助益,學校宜有系統的導引循循善誘之。

閱讀誠品

 

很遺憾的是,有很多學校為了方便管理,或為了維持表面的所謂校園秩序,更規定早讀學生必須安靜坐在教室寫作業、預習或復習功課,嚴禁閱讀書報雜誌,更禁止交談。午休時間更沒有自由可言,就算毫無睡意,也必須趴下休息,就算想要利用午休時間,安靜地在自己座位用功作作業,也在禁止之列,更遑論閱讀書報,離開教室。

技職學校的學生,能自動自發拾起書本閱讀的動機本來就不強,而且高職這3年,很可能是學生最後接受正規教育的學習之旅,只要學生願意,學校自當有義務營造良好閱讀環境,讓學生喜歡閱讀、習慣閱讀,讓校園沉浸在書香滿校園中。

當然,讓校園沉浸在書香滿校園中,並非喊喊口號便可達成。除上開觀念之建立外,在校園定期或不定期辦理讀書心得報告比賽、演講比賽、世界名著導讀、邀請作家蒞校演講、讓藝術品進駐校園……等等。都是有利於提升師生閱讀風氣,人文素養之方向。全國高職從校長到第一線的教師們,能把施用於提高所謂升學績效的力度提撥10~ 20%到建立書香滿校園中。如果10~ 20%太貪心,那麼提撥1~ 2%總不算貪心吧!先求有,再求多,然後從量變,到質變。使高職畢業生都能昂首大步踏出校門口時,大聲的向就業市場說:我的技能、技術都已經準備好了,我的生活也將活出精彩。

 

圖片來源:flickr@traveller0311

 

譚仰光/政府想推國際證照?請先搞懂「證」與「照」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技能檢定中心表示:技能檢定是近代工商業發展的動力之一,先進國家在工業方面之所以能一直居於世界領先的優勢,事實上與該國早已建立職業證照制度有非常密切關係,由於我國產業結構已朝向高科技技術發展,各行各業技術日益專業化,因此邁向職業證照制度將是必然的趨勢。 技職教育3.0報導指出,教育部長吳思華透過線上直播強調,未來台灣技職教育期望邁向「國際化」,並讓國內證照能受到國際上認可。顯示了政府與各界都很關注建立職業證照制度。(延伸閱讀:內閣踹共 吳思華:台灣技職邁向國際化)

但是我覺得,對於技能檢定與證照制度,很多人似乎陷入一種混淆與迷思,有必要再來慎思與探討。

 

一、「證」與「照」:

嚴格的來說,「證」與「照」應該是兩種不同的東西。「證」是指「證書」或「證明書」,英文是「Certificate」,其意義是在證明一項事實、一項身分或一項資格,如「畢業證書」、「學士證書」、「結業證書」、「結訓證書」、「在職證明」、「住院證明」、「職員證」、「學生證」等等。

而「照」是指「執照」,英文是「License」。其意義是在許可從事某項特定的工作、行為或職業,如「駕照」、「行照」、「醫師執照」、「會計師執照」、「律師執照」等等。沒有駕照,你不准開車上路;沒有「醫師執照」,你不得行醫;沒有「律師執照」,你不得執行律師職務、不准開設律師事務所。

因此「證」與「照」是兩回事。各級學校畢業,你都會拿到一張「畢業證書」。參加某項研習或訓練,結束時,通過考驗,你可以拿到一張「結業證書」或「結訓證書」。但那只是「證書」,不是「執照」。

「證」可以由承辦單位發給,也可由承辦單位的主管機關發給,但「照」,一般皆由目的事業主管機關發給。例如 醫師、律師及會計師,考試均由考選部主管,但執業執照的核發與吊銷,則係分別由衛福部、法務部及金管會主管。

 

二、我國目前的情況:

我國目前除了勞動部辦有「技能檢定與發證」業務外,實際上其他部會也辦有類似的專業人員鑑定與發證業務,諸如:金管會授權「財團法人金融研訓院」辦有信託業務人員、理財規劃人員、授信人員等金融專業人員之專業測驗;也授權「財團法人證券暨期貨市場發展基金會」辦有證券商業務員、投信投顧業務員、期貨商業務員、證券投資分析人員等專業人員資格測驗;經濟部工業局責交「財團法人中華民國電腦技能基金會」辦有各種資訊專業人員鑑定與認證等。所以我們有 檢定(或鑑定)發證制度。

我們也有「醫師執照」、「會計師執照」、「律師執照」等等的執照核發制度。

但並無所謂的「證照制度」

 

三、外國的做法:

首先,有類似我國技能檢定與發證制度與措施的國家,似乎只有日本與韓國。但它們都只做到「檢定與發證」,未涉及「照」的問題。

其次,一般認為德國有技能檢定與證照制度,好像指的就是它們學徒訓練的結業考試與結業證書,以及師傅(meister)的考試與證書制度。但德國並未規定,未通過學徒結業考試取得結業證書者就不得工作,只是他無法以正式從業人員的薪資起薪。師傅證書則是得招收學徒的必要條件。在手工藝業領域,師傅證書也是自行開設小工廠或小店的必要條件。德國這種學徒結業考試與師傅證書的制度,似乎不宜視為等同於我們所謂的技能檢定與證照制度。

最後,一般認為英國與澳洲有技能檢定與證照制度,好像指的就是英國與澳洲的NVQs,NQF與AQF。但NVQs (National Vocational Qualifications)或NQF (National Qualifications Framework)體系;與AQF (The Australian Qualifications Framework )體系,似乎應該算是一套各級學校教育與職業訓練的課程標準與學歷(力)的認證系統與架構。它並未涉及「執照」問題。其實有點像我們教育方面高職、專科、技術學院、科技大學與各級推廣教育的學制以及課程標準、畢業證書、結業證書與學分證明的體制。與我們所謂的「技能檢定與證照制度」,不很相似。它們之所以能把技職教育與職業訓練的課程規範與資格鑑定等整合成一個體系,主要是因為它們技職教育與職業訓練的主管機關都是教育部。

 

四、「證照制度」的探討

因此,各國的檢定(或鑑定、或考試)制度中,都只提到「發證」或「發給證書」,沒有提到「證照」或「執照」事宜。所謂「先進國家早已建立職業證照制度」一說,是有疑義的。在我國的技能檢定法規中,把「證照」成了一個名詞,「證照制度」也成了一個名詞。但是它的定義究竟為何?是說:「『證』就等於『照』」,或是說:「『技術士證』就是『執業執照』」,或是說:「憑『技術士證』就可以取得『執業執照』」?或是認為「證照」就是指「證書」的意思?或是認為「證照」就是指「執照」的意思?似乎還沒有明確的定義。

於是多年來,勞委會與職訓局一直為「技術士證的效用」與「技能檢定與證照制度」的問題困擾著。實際上說,「技能檢定與發證」業務的中央主管機關是勞委會(現在是勞動部),但各項執照核發的主管機關是各該執照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所以在「技術士技能檢定及發證辦法」第二條有關中央主管機關掌理事項方面所用的文字是「八、技術士證與證書之核發及管理; 九、技術士證照效用之協調推動」。換句話說,對於「證照制度」事宜,法規上只提到「技術士證照效用之協調推動」,並沒有說,證就是照,或憑證即可換照。

實際上,我國與外國都有『照』的制度,如:醫師執照、律師執照、會計師執照、駕照等等。也有考試、檢定、鑑定與認證的作為。但似乎找不到所謂「證照制度」

 

五、建立證照制度的商榷

(一)雖然「職業訓練法」第31 條規定:「為提高技能水準,建立證照制度,應由主管機關辦理技能檢定」。但第33 條中只規定「技能檢定合格者稱技術士,由中央主管機關統一發給技術士證」。並未提到執照發給事宜,因為各項執照發給的主管機關是各該執照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已如以上所述。因此所謂建立「技能檢定與證照制度」一語中的「證照制度」,究竟是一套什麼樣的制度?是否可行?是否必要?要如何建立?都是值得商榷的問題。所以「證照制度」的概念似乎陷入了一個籠統又模糊的迷思。

(二)在今天,產業發展朝向知識經濟、高科技產業及服務業發展之際,究竟「技能檢定」的定義與範疇是否應有新的界定?究竟所謂「證照制度」的定義、構想、目標與願景是否應有新的思考方向?

(三)如果從事每種工作都需要「證照」(或執照),有必要嗎?可行嗎?好嗎?在工廠做一個車床工要證照、做一個機械保養人員要證照、做一個繪圖員要證照、當一名會計小姐也要證照、在百貨公司當一名店員也要證照?有必要嗎?可行嗎?如果證照制度太過膨脹,是否會使勞動市場的流動性受到太多限制,使勞動市場僵化,導致失業問題會更趨嚴重,更難解決?

(四)「證」與「照」的業務分散在各部會,有可能整合嗎?如何整合?

 

六、 結論與建議

(一)、「證」與「照」是兩個不同的東西,所以「證照」一詞是不通的,「證照制度」一詞也是不通的。技能檢定業務應該只管「檢定與發證」;讓「照」的事宜,由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各依其法規與需要辦理。「技能檢定」的主管機關不必去干涉或操心「發照事宜」。教育部,也只管把教育辦好,只管畢業證書核發事宜。至於各級學校的畢業證書,用人單位如何看待、如何利用、如何起薪,由各用人單位(包括企業界與公家機關)自行依其需要及其人事制度處裡。建議今後在文件及法規上,把「證照」一詞及「證照制度」一詞均刪除。不要再陷於建立「證照制度」的迷思,也不要再強調「建立證照制度」。因為實際上,各國並沒有所謂的「證照制度」

(二)、不要把考取技術士證列為技職教育的目標,讓各級技職學校變成了考證補習班,形成另一種考試(檢定)領導教學的模式。

(三)、參考「金管會」與「經濟部」的作法,把「技能檢定」(或專業職能的鑑定)工作,授權或責交給各專業的財團法人或社團法人機構辦理。

(四)、將「技能檢定」一詞,改為「專業職能鑑定」,把「技術士技能檢定及發證辦法」變更為「專業職能鑑定與發證辦法」,俾便涵蓋各業別、各職類與各層級的人員。參考英國的NVQs,NQF 體制與澳洲的AQF 體制,以及歐盟正在研發的EQF 體系,建立一套台灣的「全國專業資格鑑定與發證制度」(NPQs, National Professional Qualifications System),並尋求國際的認同。

(五)、由於我們公共專責職訓機構的訓練能量不足,所以目前職訓局(現在是 勞動力發展署)的很多訓練是委託或補助學校(或學校的推廣中心)或補習班辦理的,如:多元就業開發方案、產學訓人才投資方案、在職勞工進修訓練計畫、資訊軟體人才培訓計畫等。這些措施已經為「教育系統」與「職訓系統」間初步建立了一套共構結構,奠立了很好的環境基礎。建議利用這個機會,讓勞動部與教育部之間,成立一個聯合的工作小組,先小規模的試行研究建立一套教育部與勞動部間,類似NVQs 或AQF 的「課程規範」、「學分採認」、「學歷採認」與「專業職能鑑定與資格認證」制度之間的 ETF 共構體系(Education & Training Framework)。

(六)、配合上述之共構結構體系與當前及未來企業界之需要,重新檢討與整理一套嶄新的「專業職能鑑定」之項目、級別與規範體系,讓那張「證」能充分表達出持有人所具專業職能的種類與程度,成為謀職時一張有用的憑證,也成為生涯學習上一張有效的銜接證明。

 

延伸閱讀:

魏崢:證照是否等同專業能力?

教育部審議通過「證照及技藝競賽獎勵辦法」草案,鼓勵技職重視技術能力

 

圖片來源:flickr@Northern Ireland Executive

 

謝其政/高分選職校的迷思 另類升學掛帥?

 

學子們國中畢業後,不管是參加早期的基本學測,或是最近推出12年國教配套之會考。有很多資料顯示在各學區若干辦學績效(更露骨的說應是升學績效)佳的職校,受很多考生及家長青睞。有些成績優秀考生,放棄明星高中而選擇高職者眾,此現象是否意味著技職教育的抬頭,亦或有一些不能說的秘密,潛藏其中?

如果說有若干成績優秀生,放棄明星高中而選擇高職,意味著技職教育抬頭,這可能有部分是事實,但也有些過度樂觀。所謂辦學績效,大多以學生升學績效作為評比依據,透過技職教育體系此一升學管道,可能是進入國立大學的終南捷徑。

這可能是成績優秀考生選擇高職,潛藏著的不能說的秘密。

秘密噓小聲

 

技職教育最重要的精神是培養各領域的基礎專門技術人才,專注的重點在技術與技能。養成教育側重在實務應用,在技職體系中的實習課程是最能體現其特色的教學活動。也因為有此一課程設計,從「做中學」,學得技術與技能,也從技術與技能精進中獲得成就感,激發無窮潛能與學習動機。走出校門,走進職場,用手藝展現出自信,獲得掌聲與榮耀。在此多元轉軌的時代洪流中,應調整步伐,讓技職教育高中端,不須高等教育端加持,便可發光、發熱創造輝煌。

推行12年國教以適性揚才為主軸,各校都以辦理特色招生來吸引國中端學生。高職端的特色在哪裡?升學率高絕對不是一個好的選項。

彭明輝在萊茵模式(1)──德國的雙軌制職業教育一文中提到,在全球的大學畢業生都面臨供過於求以及學非所需的困境時,德國卻只有大約三分之一左右的年輕人會選擇唸大學,另外約三分之二的年輕人選擇進入職業教育體系──有些人是因為志在技術,有些人是因為成績未達進入大學的門檻。這些年輕人的目標是在三年以後取得專業證照──這些專業證照的領域分類很精細,從製造、銷售業務(sales)到市場行銷策略(marketing)共有大約三百五十種。

技職教育雙軌制師徒制

 

彰顯畢業校友都具有成熟的專業技術、良好的敬業精神崢嶸於職場,並散發出不凡品德及公民、人文素養,才是技職教育職值得驕傲的績效與特色。惟敬業精神、品德教育及公民、人文素養都很抽象,成效益很難立竿見影。本來教育就是百年樹人的春秋大業,方向對了路就不遠。站在歷史轉點上,用最平凡的核心價值一以貫之。讓若干年後有良好品德教育及公民、人文素養外加成熟的專業技術,及良好的敬業精神成為高職畢業生的同義詞。

讓學生從進入高職校園開始,學校就有責任、有義務營造一個具有人文素養的情境。我們只承認高職學生只是數理基礎較薄弱,邏輯推理能力稍差。但其他面向之能力當毫不遜色,只要有心經營,培養學生閱讀的習慣當不困難,讓書香滿校園,公民、人文素養便在潛移默化中形成。

學校教育我們所教育的對象是人,不是考試的機器,敬業精神、品德教育的精神與核心價值由應在高職3年中教育學生,選擇了高職,只要有一技在身,佐以敬業樂群的工作態度,就可以在職場發光、發熱。凡是使命必達,必可獲得掌聲與榮耀,有公民、人文素養你就能活出精彩。

物必自腐,而後蟲生,人必自侮,而後人侮之。如果高職的學生,無法在三年學習生涯中自我要求,紮實的把自己專業技能訓練成企業所需求之水準,敬業精神與工作態度又沒有養成,怎能期待在職場不受歧視、不招白眼?職場如戰場,能否在職場受到肯定,無關乎你來自哪裡,重點在你會什麼?你能否為組織解決問題,創造利潤?

正如小平同志所說的名言,不管黑貓還是白貓,會抓老鼠的就是好貓,你抓老鼠的本事練就了嗎?這才是重中之重。至於各所高職,亦應以此標準自我檢驗辦學績效,這才是當今技職教育體系應興應革的大方向。

 

圖片來源:flickr@Amnesty International UKWorld Bank Photo Collection

 

【謝其政專欄】盲目鼓勵技職升學只是殘害幼苗

 

職業學校法第1條:職業學校依中華民國憲法第一百五十八條之規定,以教授青年職業智能,培養職業道德,養成健全之基層技術人員為宗旨;高級中學法第1條:高級中學以陶冶青年身心,培養健全公民,奠定研究學術或學習專門知能之預備為宗旨。

職業學校與高級中學雖同屬高級中等學校,但其教育宗旨有本質上的不同。前者強調培養基層技術,換句話說,選擇了職業學校,對多數學生而言,這是他們進入職場前的最後一個正規學校教育之旅,為落實此一精神,在職業學校設有實習輔導處,實習輔導處下再設一就業輔導組,顧名思義,就業輔導組乃專司職業學校學生畢業後之就業、安置、追蹤、輔導……等業務。後者則側重奠定研究學術或學習專門知能之預備為宗旨,就是做好進入大學,研究學術的基礎教育工作。

用大白話說,就是準備升大學。

職業學校法所設計的職業學校組織架構,在在都說明職業學校學生不以升學為主要目的,如果我們定調大學是以學術研究為主的精英教育。年輕的朋友你(妳)一定要知道,國家真的沒有那麼多的可以雕琢成和氏璧的璞玉,我們也真的不需要那麼多的和氏璧。如果你只是普通的石頭,何必自欺欺人,自以為是可以雕琢成和氏璧的璞玉,如此的瞎折騰,石頭還是石頭。

石頭看起來雖然卑微,但很多很多的石頭聚集,成就雄偉的大霸、聳立雲霄的大樓。做自己,找到本我,不管當初是何種因緣際會,你選擇了職業學校,還是務實的在職業學校把基礎技能學好。畢業後先走入職場,用技能、技術、敬業精神及不怕苦、不怕難、任勞任怨等美德縱橫職場,當可在職場贏得尊敬、掌聲與肯定。

冷凍空調職類國手阮培皓於國際技能競賽時專注參賽之情形

本屆冷凍空調金牌國手阮培皓於國際技能競賽時專注參賽之情形。(圖/技職教育3.0資料庫)

 

選擇了職業學校,不代表你是二、三流或者不入流。如果一定要和選讀高中的同儕做出區分,你唯一要認知的是,我可能因數理基礎不好、邏輯思考能力稍差,所以我選擇了高職,也請父母要有此認知,子女數理學不來、邏輯思考能力稍差,有很大的比例是受限於基因遺傳,千萬不要勉強孩子。

因為在高職的課程設計,依各類科之不同,每週有4~12節數不等的實習課程。在實習課程中,可透過課程設計,從實務操作中將不同領域的基本技能,從基礎開始一步一步的邁向精熟。更可從一次又一次的精熟訓練中受到肯定,引發學習動機與興趣,進而獲得成就感的滿足,真正達到快樂學習的效果。如此作法,總比勉強選擇高中要強的多。高中教育宗旨本來就是為升大學做準備,如果9年國教你坐在教室,都如坐針氈,英文、數理等課程又大多有聽沒有懂,何苦難為自己,選擇高職,可能更能走出自己的康莊大道。

彰師附工

國立彰師附工校門口。彰師附工@wiki

 

高職畢業生確實是,也應該是整個國家人口比例最高的中堅份子。高職也請務實扮演好職業學校法所規範的,養成健全之基層技術人員為宗旨此一神聖使命。至於技職體系高等教育端,除了「諫」請教育部對多如牛毛的科技大學,進行整改及規畫具體可行之退場機制外,更寄語教育部,考慮規範高職畢業生,必須先有1年或更長的工作經驗後方可報考四技二專。或高職畢業生在職場闖出一片天後,若知學之不足,此時可再重拾書本,以在職進修方式走進校園。此時的你,因為知道自己要什麼而走進校園,遠比當年年少,少不更事,隨波逐流的被捲入大學。然後在大學由你玩四年,拿著一張一點都不值錢的大學文憑,背著近50萬元的助學貸款壓力,走入職場應強的多。

《論語‧八佾》爾愛其禮,我愛其羊。在就業市場,爾愛文憑,我愛能力。龜兔賽跑中,烏龜因為選錯了舞台,要不是兔子偷懶,烏龜永遠是輸家。如果改成游泳比賽,烏龜的優勢馬上就彰顯。技優生,你們的舞台在技能、技術,如果你迷信大學,靠技優生此一終南捷徑,進入大學,問鼎學術殿堂。除非你有把握,能補實過去所不足的基礎學科能力。否則,就和烏龜的舞台在水中一樣,想在陸地上與脫兔一爭長短,就算加倍努力,也註定是輸家。想贏,且要贏的輕鬆、精彩,就必須先知道自己優勢在哪裡?再根據自己的優勢慎選舞台。有一流的技能與技術在身,技能與技術的優勢,當可將自己的生命畫布彩繪得的美麗、豐富,多姿多彩。

用人唯才不能說說而已,所有的用人單位都應有此共識。職業因需要有不同分工,有人勞心、有人勞力,無關乎貴賤。但凡只要以敬業態度完成使命,在不同領域都有其貢獻,都應受到肯定。當爸爸大手牽小手,看見勞工在烈日下揮汗如雨的辛勤工作情境,應教育孩子流下汗水的臉、留下厚繭的手最美;以告誡的口吻教育孩子,要努力用功讀書,如果現再不努力讀書,將來你就會和他們一樣,此種帶有歧視勞工的橋段,應從地球表面消失。技職生必須有以下認知:太乾淨的手賺不了錢,在職場不管是危險活、苦活、難活均能面對,讓自己無可取代,你就是職場達人。如同謝一平在【公器公用】工匠 v.s. 文憑所說:「每個人都是天才,但如果你用爬樹的能力來斷定一條魚有多少才幹,牠整輩子都會相信自己愚蠢不堪。」

最後筆者要強調的是,我並不是反對職業學校的學生升大學。只要你是自己經過深思熟慮,審慎評估後,再做出準備繼續升學的計畫,我都尊重、支持與祝福。我反對的是今時今日這種近乎0品管,一窩峰的往奔向大學的反智行為。上這樣的大學,對幫助你(妳)脫貧致富,擺脫貧窮世襲的桎梏助益有限。

 

【張仁家專欄】找回技職教育的本質

 

上週有個難得的機會,受邀參加了國內知名機械大廠的產學座談會,會中廠商的代表還是不免抱怨地說:「當前高職畢業生都跑去升學了」,「我們都找不到好用的高職畢業生!」。由於機械是工業之母,我相信這些攸關台灣製造業命脈的機械大廠代表肯定有許多想法值得我們省思。他們對我國當前的高職教育憂心忡忡,除了熱心協助培育產業人才之外,也藉此場合連聲疾呼,希望我們這些與會的教授們能一起想想辦法幫幫他們。

這聽起來有些傷悲,卻也充滿了無奈。我真想了解他們內心的想法,於是當下提出「那你們可否提出對教育部的建議呢?只要有機會,我樂意嘗試將你們的心聲反映給教育部。」他們似乎把藏在心中已久的悶氣一股腦地傾洩而出,你一言我一語,有的抱怨、有的無奈、有的語重心長、有的緬懷過去,甚至有一位副理開玩笑地說:「若能關掉一半的大學,我們的高職教育就能正常了!」。

在許多代表的發言之後,我嘗試著歸納他們的心聲,大致如下:1、大學及技專校院過多,讓我們的高職畢業生原本該就業的,都跑去升學了,應該適度縮減;2、應該強化高職生的技能水準,恢復以前高職「畢業即能就業」的技術能力;3、應該恢復辦理五專,培養中堅的技術人力;4、建立家長及國人對技術的重視與尊嚴,從事黑手不應有等而次之的看待。以上四點,似乎都不是一時之間可以解決的,有些建議在目前的現實環境中不能也無法解決,更不可能走回頭路,倒是第二點「強化高職生的技能水準」,在當前的教育環境中仍有努力與改善的空間。

今年第45屆全國技能競賽銑床

台灣很多人都在呼籲應找回昔日技職實務精神。(圖/技職教育3.0資料照)

 

前教育部長曾志朗院士,兩個月前在「科學人」雜誌中,發表了一篇「成智五步:仿、借、存、轉、聯」,認為人類之所以形成智慧應有模仿、假借、儲存、轉換、聯結等五個步驟。這五個步驟是指高層次的認知學習所必須歷經的歷程,「模仿」不是複製,而是重建,並非單純地聽別人說之後自己說一遍,看別人做之後自己做一遍,而是讓腦神經調整生理結構重新組合,使模仿的機制發生有效的一一對應,最常見的例子就是教師在教導之後,自己能夠無誤且無人提示的情況下,講解或操作一次

模仿學習所得來的經驗是有限的,知識的擴張來自「假借」他人的智慧,例如,聆聽演講與閱讀書本及賞析他人作品,都是屬於假借;我們學習如何「儲存」大量的知識,才足以面對外在多樣的世界,但大量的儲存就必須靠有意義的編碼,才能打破我們有限的記憶容量,例如坊間有許多口訣背誦、圖像記憶等學習方法,都是運用有意義的編碼來增加記憶;再其次就是「轉換」,我們可將有限的元素轉換成無限的訊息,而同樣的元素,經過不同的排列組合,可產生完全不同的表面徵象,換言之,把相同的知識應用在不同場域解決不同的問題,就是轉換的具體表現,例如我們利用槓桿原理於千斤頂,也可以利用槓桿原理於開罐器;最後就是「聯結」,我們把一組知識和另一組知識依附在共同的環境平台裡而聯結在一起,形成智慧的網絡,人類高層次的學習靠的就是這種有意義的聯結。換言之,創新與創意的產生就是將不斷地將不同的知識模組,作有意義的聯結,例如把LED燈從照明的功能,改裝到鞋子底下就具有安全的功能了。

在這場產業座談裡,部分代表對技能養成的殷切期盼,不禁也讓我想到上述的成智五步驟,恰好也與技能的學習頗有雷同之處。

曾前部長提的是形成智慧的歷程,而技能的學習,如果要達到純熟,也有五個很重要的步驟,包括:第一,觀察,學習者觀察專家的技能操作,可以了解操作的重要步驟,有別於只看到成品來推敲如何操作(類似模仿與假借);第二,程序,任何動作技能都有一定的操作程序(我們也可稱此為程序知識)以及安全與衛生的觀念,要學習之前可以將這些動作拆解成小部分,學習者可以一部分一部分地逐步學習(類似儲存);第三,練習,即便學習者有經歷觀察經驗,也有豐富的程序知識,如果沒有親身練習,他還是只會說不會做。就像我們常說某人只會「講了一口好球」或是「說了一口好菜」等,仍舊不會打球、不會燒菜一樣;第四,聯結,技能的學習有賴知識的理解與聯結,這也就是說明為何技能的學習,總是要在操作之後去學習理解這些動作技能背後的原理原則。換言之,動作技能的學習必須有觀察、記憶、想像、思維等認知成分的參與(類似轉換)。動作技能水準越高,越是需要學習者有較高水準的認知。讓實務與理論做緊密的聯結,如此學習者的技能才能精進與創新;最後,也就是第五,熟練,技能的熟練無他,就是不斷地練習,除了可以強化程序知識之外,也可讓學習者的生理能力增強,提高適應力(類似連結)。

國際技能競賽國立大湖農工基業科劉育運 機器人國手 104教學卓越獎

今年代表台灣參加國際技能競賽機器人職類的選手吳培志與劉育運,競賽中需大量用到實務與理論。(圖/技職教育3.0資料照)

 

不幸的是,掌握了上述五個學習步驟,不代表你的技能就會優異,因為,技能學習有別於知識的學習,舉凡肢體動作、手眼協調、肌力耐力、彈動氣力、穩定細心等生理的條件,都將影響我們對於技能學習的成效,這也說明了為何在技職體系中技能表現優異的同學,往往都伴隨著某些異於常人的生理機能。

走筆至此,各位應該可以發現智慧形成的五步驟與技能學習的五步驟,有異曲同工之妙。具體而言,技職體系的教師在技能的教學上應掌握上述技能學習的五步驟,包括:

  1. 觀察除了教師應正確示範動作技能給學生看之外,現場最好能提供半成品或成品或剖面圖或作品的展示櫥窗。
  2. 程序教師應提供動作技能的操作步驟與流程,讓學生按圖施工,都能成功。教學時,可將複雜的程序拆解成小單元,讓學生透過小單元的學習累積成完整的學習。同時,亦應提供給學生在操作安全與衛生的觀念。
  3. 練習教師應提供適量的材料與充足的環境,讓學生觀摩教師示範後得以充分練習,唯有讓學生親自參與才能真正確保學習的發生。
  4. 聯結教師往往在技能的學習之前,說明了許多原理之後才讓學生動手操作,事實上,這樣的程序也可以因應不同的學科屬性做調整,讓學生先動手操作之後再說明原理原則,對學生或許有更深刻的學習經驗。
  5. 熟練所有的技能要能成為該領域的專家,非得經過一連串的練習才能達成,因此,教師可以藉由作業指派或參加競賽,讓學生熟練該技能。

技術型高中開設專業及實習課程,即是希望透過這些課程培養學生具有工作倫理與專業精神的優秀專業技術人才。唯有培養學生良好的技能,方能讓產業找到人才;唯有強化學生精實的技能,方能貢獻所長於社會。技職體系的教師對此都應有體認,讓我們一起努力找回技職教育的本質「強化技能教學」,再次擦亮技職教育這塊閃亮的金字招牌。

 

圖片來源:flickr@Asian Development Bank

 

譚仰光/技職教育今後走向的探索與抉擇

 

文/譚仰光

圖/林三貴攝影

日前,有技職教育界的朋友,問了我一些問題,希望我能幫忙想一想,並提出一些建議。

他所提問題的重點是,如何改善技職教育的「學用落差」與「就業接軌」?另外附了一堆小題目。

最近,聯合報民意論壇上一連刊出了三篇文章《9/19政大企管系韓志翔教授的「看德國怎麼做提升技職教育 從法令、觀念下手」》、《9/20德國林穎楨先生的「技職,想教出怎樣的『人』?」》、《9/21樹德科大副研發長張鐸的「破技職迷思 需企業投入」》,都在談這個問題。顯示了社會各界對這個問題的關注。

我給了我那位朋友一個令他驚訝的答覆,我說:「我不想幫忙想主意。因為瞎忙,沒用。」。我說:「在我們現有的技職教育制度下,支離破碎的招數,只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急救章,花再多的錢也沒用。瞎應付而已。」

我為什麼會這樣說,容我細細道來。 目前,國際上有關技職人才的培育(),大體上有兩個主要的模式,即『美國技職教育模式』及『德國學徒制度模式』。

『美國技職教育模式』的主體是「技職學校」,完成九年國教畢業的青少年,升學進入「技職學校」。技職學校為了追求改善「學用落差」與「就業接軌」,紛紛採取了「加強實習」、「建教合作(近來喜稱 產學合作)」、「引進業師」、「強化設備」等等措施。但,學校的機工場,買了許多車床、銑床,有一天當你發現業界已普遍在使用CNC車床、CNC銑床,於是學校又得花錢去買CNC車床、CNC銑床。過一陣子,發現業界在流行使用複合式機台,你又得花錢去買複合式機台。當有一天你發現業者已開始流行用CNC加工中心機,你又得花錢去買CNC加工中心機,但舊的又還沒到報廢年限,怎麼辦?永遠追不上也追不了。 你今天請了東元電機的業師來上課,或洽妥了東元公司產學合作,但學生畢業後,不見得都到東元去工作,而東元也有擇優錄用的權利。因此很多畢業生或許有的到大同、或許有的到三洋,或許有的到士林電機、或許沒找到工作機會。因此還是會有學用落差與就業接軌問題。

美國模式以學校為主體的職業教育制度,先天上,就對「學用落差」、「就業接軌」等問題,沒有免疫力。不管你怎麼鍛鍊身體,練成肌肉男,但一旦遇到傳染病,你還是病倒了,原因是你先天上就缺乏這方面的免疫力。「學用落差」與「就業接軌」等問題,是美國模式以學校為主體的職業教育制度下,無法克服的本性。所以美國在企業管理方面,很重視「企業內訓練」,強調企業必須自行加強「企業內訓練」,來補強學校畢業生與實務工作間的gap

『德國學徒制度模式』( 德國Dual System 教育訓練制度),是一項法定的制度,而不只是一種模式。是一種「畢三項功能於一役 (訓練、教育及就業)」的制度。

(※ 註:德國的Dual System,我不太喜歡目前流行的譯名「雙軌制技職教育」。雙軌,有分道或分流或兩條軌道分頭並進的味道,就像9/22聯合報民意論壇上張光球教授文章的標題「技職可雙軌 教師何不也分流」的說法。且德國的Dual System,也不只是技職教育的一種學制而已。)

依照德國學徒制度,事業單位招收國中畢業生(完成九年義務教育之青少年),依勞動法規簽訂學徒契約僱用為學徒後,除了依規定在事業單位的工作崗位上接受實務訓練外,並需依規定,定期定時將學徒送到附近的技職學校(Berusschule)去接受教育(相關理論、文化課程等),為期一般為三年,也是十二年國教的後三年)。學徒是事業單位的受雇者,而非學生。是事業單位將其學徒送去學校讀書,而非學校把學生送到校外去實習。三年結業,一方面從就讀的技職學校取得高職畢業證書,完成12年國教。一方面經各該管轄之工商總會(或手工藝總會)考試及格取得正式職工資格,已正式員工身分,領取正式員工薪資,繼續在原事業單位工作。(三年學徒期間,依法領取學徒薪資)

所以不要說,德國的企業重視社會責任,重視教育,願意出錢辦技職教育。他們是在實施他們的『學徒制度』。他們是在培訓自己的學徒,發給學徒應得的薪資。

我們在技職教育方面既然採用了『美國技職教育模式』,所以也就不能不連帶承受對「學用落差」與「就業接軌」沒有免疫力的體質。千萬不要以為只要加強校外實習或產學合作,就能成為德國的所謂雙軌制技職教育模式。以為把羊套上狼皮,就真的能變成為狼。

『美國技職教育模式』及『德國學徒制度模式』是兩個絕然不同的專業人才培育制度。

所以我對我的朋友說,除非我們今天能改走德國模式的學徒制度,否則「學用落差」與「就業接軌」的問題就永遠無法避免。

當初,我們之所以選擇了美國模式,或許是有人嫌德國模式分流過早,不適合青少年的生涯發展。於是國中畢業時不分流,高中階段也不講求分流,高職的數量減少,綜合高中愈來愈多;甚至到了科大,還弄個不分系學士班。魚與熊掌不可兼得,選擇了美國模式就不能不承受他免疫力差的毛病。同樣的,若選擇了德國模式就不能不承受他分流過早的疑慮。

採用了美國模式,恰想要避開他「學用落差及就業接軌」的毛病,是不可能的。 這是一個教育哲學與政策層次的問題,是一個戰略問題。不要企圖以戰術的技巧來克服戰略問題。所以究竟要 熊掌?就要教育界及就業界的大大們,選擇了。不要一邊選擇了美國模式,一遍又要求技職學校要克服「學用落差及就業接軌」,又苛責企業界缺乏教育責任與社會責任。一旦採用了『美國技職教育模式』,我們就該另一面加強推動企業界自辦企業內員工訓練,以資補強落差。(有關『德國學徒制度模式』比較詳細的敘述,請參閱我在【技職教育3.0】的另一篇專論『不要再強調德國模式,台灣產學合作專班只是「台灣模式」』)

目前,有關十二年國教的架構,似乎也仍在討論中,莫衷一是。或許這也是可伺機試行德國模式的時機。

下面是一個草擬的試行德國模式學徒制度的我國12年國教構想示意圖,提供各位大大參考。

德國模式學徒制度的我國12年國教構想示意圖

                        德國模式學徒制度的我國12年國教構想示意圖

 

【張文昌專欄】推動「勞動教育」此其時矣 觀念與價值的澄清

 

文/張文昌


近日宜蘭團協引發爭議,凸顯勞動教育與勞動意識之不足,筆者想藉此文釐清幾個價值與觀念:

一、「勞動教育」是什麼?

「勞動教育」就是把「尊嚴勞動」的意識透過教育的方式傳達給其他人, 其內容包括勞動人權、勞動關係、勞動條件、社會保障、職場安全衛生、勞動倫理等,並兼顧認知(如對於相關法規之認識瞭解)、情意(如對於不同職業平等尊重的態度)、技能(如對於工會組織運作、勞資談判協商之實務技巧)等層面,應屬人權教育、公民教育重要之一環。

二、「尊嚴勞動」又是甚麼?

1999 年 lLO 國際勞工組織秘書長胡安索瑪維雅(Juan Somavia)提出尊嚴勞動(Decent Work)的概念。他指出一份有尊嚴的工作,必須是權利受到保障、獲取足夠收入又得到充分社會保障的工作。並由這樣的概念發展出四大策略,包括:(一)促進勞動權益(二)促進就業發展(三)建置社會保險制度(四)組織工會進行對話。

三、誰需要「勞動教育」?

依據勞動基準法第二條:「勞工:謂受雇主僱用從事工作獲致工資者。」所以「勞工」一詞實際上就是「受雇者」的同義詞,絕不僅限於藍領階級,而是包括勞資關係當中非屬「雇主」的所有人,當然也包括受雇於學校(政府)、領取薪資的老師以及各樣的專業工作者(如醫師、律師,除自己開業當老闆者例外)。

在上述定義與前提下,絕大多數的人在一輩子數十年工作生涯當中都具有「勞工」的身份,只有少數人長時間擔任「雇主」,然而不管是「勞工」或是「雇主」都應具有「尊嚴勞動」的意識,也就需要接受「勞動教育」。「勞動教育」應為全民教育,更應落實於各層級教育之中,身為教師亦有責任率先學習、落實勞動教育於生活與課程教學中。

四、推動「勞動教育」此其時矣

近年以來,勞動權益議題逐漸得到關注,勞動部為推動勞動教育,已研擬勞動教育法草案,其內容包括擴大勞動教育實施對象、規範其辦理方式及經費來源、納入學校教育、師培課程及教育人員進修等,本會亦多次受邀參與諮詢,惟尚未經立院通過。

另檢視現今我國中小學課程中勞動教育相關內容,只有在國中小九年一貫課綱分段能力指標主題軸「6權力、規則與人權」「7生產、分配與消費」「9全球關連」以及普通高中、職業學校課綱「地理」「歷史」「公民與社會」「生涯規劃」「法律與生活」等科目當中稍有觸及,而且相當零碎缺乏系統性與完整性。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成立以來,除積極研發相關影片教材,並與各縣市教師工會合作辦理多場次勞動教育種子教師研習,新北市勞工局亦研發推動「高中職勞動權益課程」,惟仍有相當大的努力空間,有賴全國教師一起努力,透過勞動教育,讓尊嚴勞動成為未來國民素養不可或缺的一部份。

 

圖片來源: coolloud@flick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