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其政/別怕辛苦!自己的3K產業自己救

 

處在物價、房價雙漲,薪水卻毫無起色的台灣;處在國債高築,地方政府、中央政府都喊窮的世代;處在大學畢業生薪資水準倒退十餘年的今天。社會需要轉型正義,年輕人產生強烈的世代剝奪感,因債留子孫,國民平均餘命增加外加少子化……等多重衝擊,在可預見的將來,這些沉重的負擔將壓的年輕一代喘不過氣來。

情況確實是嚴峻的,但正誠如狄更斯在《雙城記》中寫道:「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It was the best of times,it was the worst of times)。」越是環境惡劣,就越能展現勇者的才華與毅力。雨果說的好:假設沒有暴風雨,船帆不過是一塊破布,有了暴風雨這塊破布就發生了作用。

如果可以選擇,相信多數的年輕人並不願意活在父執輩沒有電腦、手機的年代。這說明了人類文明的發展,是往締造出更舒適宜人的生活方式移動,一代不如一代或嚮往古代的說法,大都是用來激勵年輕人的,聽聽就好,千萬別當真,別怕明天會更好,明天真的會更好。

今日的就業市場,年輕人一窩風地往服務業方向跑,這個外表雖光鮮,但平均薪資低、工時長的就業市場,其技術含量是較低、願景相對暗淡的。傳統製造業如:汽車修護工、廚師(屬性雖為服務業但性質屬製造業)、機械加工……等等。這些工作都是典型的3K(日語Kitanai、Kiken、Kitsui,中文翻成骯髒、辛苦、危險)產業,雖然表面髒、工作環境非冷即熱、且必須付出較大體力,但都含有一定成分的技術含量,都是很有機會從工作中獲得成就感滿足的工作。

但很遺憾的是上述工作,或與上述工作屬性相似的工作,老闆縱使願意提供相對高薪,仍無法吸引年輕人的目光。更遺憾的是我們竟一面喊就業機會不足,我們的勞動部卻一面向越南、菲律賓、印尼……等國家引進大量的勞動力,搶奪本國勞工的就業市場。雖然引進的勞動力,大都從事3K產業,但筆者必須重申幾個重要的核心價值。

要讓3K產業活起來,一定得自己做,人生而平等,將3K產業委由引進的勞動力擔任,易產生種族歧視之弊,且汙名化了3K產業,減少了本國勞工參與3K產業之意願。

引進的勞動力大都從事家庭幫傭(保姆)、老人看護工及台灣政府在1989年以推動大型建設工程為名,專案引進的海外移工,立法院接著在1992年通過《就業服務法》,允許民間產業也能聘僱海外移工。此後,大量美其名為「補充性勞力」的東南亞籍移工,透過雙方仲介進入台灣,移工一方面替自己尋夢,一方面也替台灣築夢。在一般台灣人見不到的高鐵或捷運等公共建設工地,在一般人見得到的公園、醫院、安養院,以及在並未開放移工的農地、茶園、牲畜養殖場、或者大商巨賈的豪宅裡,都有合法或非法的移工身影(註1)。

上面由引進的勞動力所從事的工作,哪一項是本國勞工無法勝任的?有更甚者,台灣並不是勞動力不足的國家,年輕人的失業率一直都居高不下,且台灣正在為過剩的人力找出口。勞方低薪問題已經淪為國恥的當下,若能調整一下我們的外勞政策,逐年將目前或合法或非法盤據在台灣各角落的60萬外籍勞工遣送回國,將工作機會釋出,提供本國勞工更多的就業機會,依簡單經濟學供需法則,勞工薪資自然就提高了。

在大學錄取率已經超過100%的今日,頂著大學文憑光環,不代表能直接晉升白領。年輕人務必認清自己能力有多少,學本事不一定要在學校,在職場做中學,也是提升能力的重要管道。將自己的能力養成後,更要知道自己的優勢所在,然後將自己放在最能發揮所長的位置深耕、壯大。

因為我們曾經在高科技產業中嘗過甜頭,還是有很多人迷信發展高科技產業,才能讓我們的產業結構深耕,再創經濟之榮景與輝煌。殊不知卻跳入一個誤區,高科技產業的確可以創造巨大產值,但唯有將經濟成長的果實反映在消費上,才可將經濟成長果實普澤全民。否則這些高科技產業高度發展的結果,只是徒增國家GPD值,資本與技術過度集中在少數資本家或掌握關鍵技術的工程師手上,反而加速了貧富差距之惡化。

而且高科技產業具有單位人力產值和專業能力門檻相對高的特性,屬少數菁英的工作領域,是無法締造大量就業機會的,也並不適合每一位勞工加入。多數的勞工必須清楚認知,只有基層基礎傳統產業,才適合各種不同階層的勞工發揮所長,並勝任愉快。

人才確實也是帶領我們走向安定繁榮的指標,所謂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現實中,在戰場能運籌帷幄決勝於千里之外的將軍只須一人就夠!在承平期間,我們並不需要太多領袖,而是要有更多任勞任怨,敬業樂群的工作者。

最後請萬能的政府,透過國家機器有效運作,不要把產業過度集中在高科技產業。請政府與資方創造勞工免於被剝削及有尊嚴的工作環境,讓台灣產業再創輝煌。

 

註1:張正,台灣應停止引進藍領外籍勞工,這是一個飲鴆止渴的政策。獨立評論2015/07/13

 

張仁家/為技職教育正名與定位(下)

 

閱讀之前,歡迎先看前一篇:【張仁家專欄】為技職教育正名與定位(上)

 

職業教育內涵
所謂「職業」是指個人所擔任支有報酬、有繼續性(可能有季節性或週期性),並為善良風俗所認可的工作職務。換言之,職業是由一組性質相近的工作或職務所組成。進一步細分,一項職業(occupation)往往包含了數個工作(jobs)、一個工作包含了數個職責(duties)、一個職責又包含了數個任務(tasks)所組成。

上述對於職業的定義,參照行政院主計處第六次修訂的「中華民國職業標準分類(Dictionary of Occupational Title, DOT)」而來。該分類典將我國的職業分為10大類、39中類、125小類、380細類和職業名稱(行政院主計處,2000)。不過,隨著科技化、網路化、民主化等潮流快速變動,許多新興職業往往來不及新增或過時淘汰的職業也未刪減,因此,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另外建置了[職業分類資訊查詢系統],可供一般民眾查詢,亦提供增刪職業名稱的功能。

而職業教育(vocational education)即是在後期中等教育階段中,透過高中職的學校教育、技術教學中心及五專前三年等提供以特定職業準備為目標的教育。此種對職業教育較狹義的定義原本是指在中等教育階段為職業做準備的教育,希望藉此充實學生工作與生活的能力,以便日後可以在某一職業領域順利就業,讓生涯得以順利發展。但由於接受職業教育的學生有愈來愈多升學傾向,導致原本以就業為主的職業教育乃逐漸變質為升學與就業兼顧的職業教育。

再加上許多成人工作者因產業技術升級或適應新的環境或法規變動等因素,參與職業繼續教育,以便將所學立即應用在工作中或適應未來工作的需求,因此,職業教育也從單純提供青少年的職業準備漸趨改為兼重提供成人職業準備和在職進修的服務了,這也就我們常稱的「職業繼續教育」。如要進一步了解有關職業繼續教育的相關規定與做法,可參考技術及職業教育法第20至23條的規定。

最後是技術及職業教育。為了區別中學和大專的職業準備教育,許多國家把中學所提供的職業準備教育稱為「職業教育」,技專校院所提供的職業準備教育稱為「技術教育」(含工程技術教育),故把這兩個階段的技術教育與職業教育合稱即為「技術及職業教育(technological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簡稱TVE),我們慣稱的「技職司」其實也是「技術及職業教育司」的簡稱,原本技職司所掌理技術及職業教育的業務已由原本的技術教育及職業教育,因應2014年1月14日「技術及職業教育法」的公布施行,擴大向下延伸到了中小學的「職業認識」、「職業試探」的範圍(詳見該法的第9條),因此,技職司號稱全國教育單位的第一大司並不為過。

美國則習慣使用(Vocational-Technological Education或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皆簡稱為VET);歐盟和中國大陸則慣用(Technical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簡稱TVE)。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美國於1998年在生涯與技術教育學會的大力倡議下,用生涯與技術教育(Career and Technical Education,簡稱CTE)取代了傳統的職業教育(Vocational Education)的稱呼。原因無他,就是為了摒除學生、家長、社會大眾對職業教育僅能擔任基層技術人力的刻板印象(Eirkle & Martin, 2012)。

此一改變,也讓美國國人認同技術及職業教育應由生涯教育的視角來審視,認為接受技職教育的學生與他(她)自己的未來生涯發展息息相關,對於性向較明確的孩子而言,更應及早接受生涯與技術教育才是有利於他們的未來發展(註:德國與瑞士都是10歲左右就讓孩童接受職業分流教育)。此一觀念的扭轉,值得當前我們對技職教育的定位與發展加以省思。

若以美國CTE的分類,職業教育可分為六大類:農業教育,商業教育、家庭與消費科學教育、健康照護教育、行銷(與物流)教育及行銷與工業教育。分別如下:

  1. 農業教育-培養學生未來生涯以投入農業及自然資源相關的職業準備。包括:畜產、食品科學、農經、園藝、自然資源、農業設備、綠色技術與環境科學。
  2. 商業教育-有別以往只以培養秘書為主,包括:行政管理技術、會計、法律事務管理、醫務管理、商業資訊系統、財務、資訊技術、及商業管理。此類商業及電腦技術的課程在一般的公立高中都有提供。
  3. 家庭與消費科學教育-早期的課程是為培養家事科學與家政手藝而設計,隨著科學及社會型態的改變,範圍已逐漸擴大到家庭相關的技能養成,包括:個人發展、生命規劃、營養與照護、嬰幼兒照顧、流行時尚、服裝與飾品設計、餐飲及旅遊管理,甚至有些在後期中等教育還納入園藝。
  4. 健康照護教育-包括培養護理師助理、牙醫助理、藥師助理、家庭醫學助理、病人照顧技佐、體適能及運動訓練師助理等課程。
  5. 行銷(與物流)教育-課程主要聚焦於零售,教導學生如何提供全世界與消費者有關的需求的商業計畫、生產、定價、配送及銷售產品及服務等內容。全美在2008年約有7000所以上的高中提供此類課程。
  6. 行業與工業教育-此種職業教育涵蓋範圍相當廣泛,包含:自動化技術、木工、繪圖與測量、電子、焊接、精密機械、消防員訓練、綠色建築等。

 

上述某些課程往往因工作環境改變及技術創新,許多學校會以群集(cluster)的方式開設,以培養學生從事該行業時有較大彈性的職業準備。此概念與1986年我國高職課程設有甲類課程(群集職業教育)及乙類課程(單位行業課程)頗為相似。

反觀臺灣的高職(現應稱技術型高中)也有六大類,但可細分為15群91個科,加上五專醫技及護理類科加以彙整,我們可將其職類群區分成7大類科:工業類(機械群、動力機械群、電機與電子群、化工群、土木與建築群)、農業類(農業群、食品群)、海事水產類(海事群、水產群)、商業類(商業與管理群、外語群、設計群)、家事類(家政類、餐旅群)、藝術類(藝術群)、醫技及護理類(護理科、醫事檢驗科、視光科、牙體技術科、生命關懷科等),與世界各主要國家的職業教育體系相較,臺灣的高職教育系統可說是相當完備的。

透過上述的說明,相信各位應該了解到「技職教育」就是技術及職業教育的簡稱,實質上包含了高等教育的工程技術教育及技術教育與中等教育的職業教育。在我國教育部技職司的業務範圍涵蓋了:國中的技藝教育課程、實用技能班、高職、二專、五專、技術學院(含二技、四技)、科技大學(含碩、博士)等。

 

【張仁家專欄】為技職教育正名與定位(上)

 

各位一定覺得很納悶,為何今天我要用「正名」這麼嚴肅的字眼,除了有不少朋友常誤解這個名辭,藉此釐清之外;同時,也要感謝一位在職專班的學生,她目前也是一位服務於高職的英文老師,有一天,她上完我的一門課後,滿腔疑惑地跑來問我;「老師,什麼是技職教育?技職二字的英文是什麼?」,如此清晰又明確的問題,讓我一時之間只能問她「你有幾分鐘可以聽我說答案嗎?」因為這兩個問題的答案實非三言兩語可以道盡,但卻可以以一個最簡約的方式回答-「技職教育就是技術及職業教育的簡稱,英文為Technological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這位同學似乎對答案不甚理解,似懂非懂地瞪大眼睛望著我,大概知道我有更詳盡的答案要說,她悻悻然回應:「老師,您何時有空?我帶好錄音機及筆記本改天再來請教您,謝謝老師。」一溜煙地消失在魚貫的穿堂中。之後會不會來找我,我也不知道,但她的問題,一直縈繞在我的腦海之中。

從字面上來看,技術及職業教育顯然是「技術教育」及「職業教育」的組合語。因此,要定義這個辭,非得先釐清什麼是「技術教育」、什麼是「職業教育」。

先從技術教育說起好了,大專層級的技術教育最終目的是要培養學生具備產業所需的實務能力。甚麼是實務能力呢?以工程為例,在我國雙軌體制的教育制度下,普通大學較注重理論科學,課程偏重複雜的數學與科學科目,以培育工程研發人才為取向;而技專校院的人力培育則以應用科學為基礎,實務為主,本質傾向技術能力的應用,偏重學生的實務(hands-on)經驗。普通大學的工程教育(engineering education)聚焦在理論與概念的設計能力,而技術教育(technological education )則著重在實際應用與實作的能力(ABET, 2005)。

當然這兩種教育所培育出來的學生生涯道路也不相同,普通大學的工程教育即以培養研發工程師(engineers)為目標,大多從事研發工作;而技專校院的技術教育則以培養工程技師(technicians)為目標,大多從事建築、製造、產品設計、測試、技術服務或銷售等工作(ABET, 2008; IUPIU, 2015)。因此,技專校院培養學生其能力內涵與一般大學有所不同,培育的策略亦須有所區隔。更確切的說,普通大學的工程教育培育理論導向的研發工程師,技專校院的工程技術教育則培育實務導向的製程工程師、測試工程師、品管工程師、維護工程師、銷售工程師等(蕭錫錡,2011)。

從這些人力需求觀察讓我們了解到,雖然普通高等教育與技職高等教育培育的人力並不相同,但對產業的發展都屬必要的人力,這也是為什麼技職教育體系必須使學生具備實務能力的緣由(張仁家,蕭錫錡,2014)。其實在工程(engineering)與技術(technology)中間,還有一個工程技術(engineering technology),以2015年QS大學排名89名的美國普渡大學(Purdue University) 為例,該校設有工程學院(College of Engineering)及技術學院(College of Technology,現改為Purdue Polytechnic Institute),同時培養工程、工程技術、工業技術等三類人才(Purdue University, 2015)。

美國 大學 校園

美國普渡大學設有工程和技術學院,培養工程、工程技術、工業技術三類人才。

 

工程教育課程著重理論性知能的發展,以複雜的數學和科學課程建構學生的基礎,注重理論性的科學原理,使學生成為一名設計者;工程技術教育課程則以實務應用為目的,教導學生數學和科學等基礎課程,提供工程的基本觀念,教導學生如何應用他人的設計(NSPE, 2014),亦著重專業技術的示範與實驗。為使學生獲得工程技術上的應用實務經驗,通常與企業機構訂有建教合作計畫。在數理、通識及實務課程上,工業技術教育與工程技術教育的課程相當類似,但工業技術相當重視管理科學,其目的在於培養作業管理人才。

再舉個例子,印第安納大學與普渡大學印第安納波里斯聯合分校(簡稱IUPUI,Indiana University-Purdue University Indianapolis)是印第安那大學和普渡大學共有的校區,位於美國印第安那州首府印第安納波利斯市內,有將近三萬名註冊學生(IUPIU, 2015)。而普渡工程與技術學院(The Purdue School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為IUPUI可獲得學位的最大學院之一,註冊學生人數大約2500人。所有的學位都是由普渡大學頒授。

該校工程技術學院是唯一提供工程(engineering)與工程技術(engineering technology)學程的單位。兩種不同的學程主要的差異在於,工程的學生學習規劃、設計、與創造新產品所需要的原理與理論,以便於具有達成解決工程問題的分析知能。而工程技術的學生學習應用技術的方法與實務,以成為解決現場實務問題的專家(IUPIU, 2015)

依此學程借鏡我國的學制,也就清楚地劃分了普通大學工學院(工程教育)與科技大學(工程技術教育)之間的分野了。說到此,我們可以歸納:我國普通大學的工程教育、科技大學的工程技術教育、技術學院的技術教育在高等教育的劃分應是涇渭分明,各自扮演不同的角色與功能。以工業類為例,工程教育以培養研發工程師為主,工程技術教育培養製程工程師為主,技術學院則以培養維修工程師、品管工程師、測試工程師、銷售工程師等為主。

繼續閱讀:【張仁家專欄】為技職教育正名與定位(下)

【謝其政專欄】教育不要淪為貧窮世襲的推手

 

閱讀之前,歡迎先看前一篇:

【謝其政專欄】技職生們,你是魚就別用爬樹能力衡量自己

 

貧窮是可怕的,但是若因財富過度集中,造成社會階級對立,可能更不利於社會之穩定和諧。有關社會公平正義之討論有二:

第一種為靜態的,看看在任何一個時點的所得分配平均與否。例如2014年如果台灣所得前1%的人佔社會總所得百分比過高,或是所得前5%高的人,與最低5%的所得比差距過大,那麼我們就說台灣社會靜態的所得分配不太公平。

第二種為動態的,其意義是希望父母屬中下階層者,只要其子女夠努力,仍然有很大的機會往上攀升;而富有的父母其子女不長進、不努力的,也該有很大的機會一蹶不振。一個動態公平的社會,不應是「財富世襲」現象,應該是「富不過數代」的(註1)。這種社會階級的垂直方向流動,可透過制度、教育、稅賦及對大型財團之經營做出若干限制達成之。

中國的科舉考試制度,士子們寒窗苦讀,從鄉試開始一路過關斬將,殺到殿試,高中狀元。鯉魚一躍龍門,不管狀元郎之出身有多貧寒,十載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雖然此種科舉考試,正如已故作家柏楊先生所說的醬缸文化,把中國讀書人整的醬氣十足,且弊端叢生。但不管怎樣,至少提供一般中、下階層子弟一個公平競爭應試的機會,讓貧窮階層有機會往上層流動。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科舉考試廢除後,教育又給社會階級之垂直方向流動,提供了養分。市井有此一說: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德、五讀書乃推動個人社會階層向上方向流動的動量。有關前四者,有些形而上學加上一點怪力亂神,聽聽就好。惟勤讀書確實是比較具體可靠。

對民國四、五十年出生的所謂4、5年級生而言,在大學聯考錄取率低於30%的年代,只要能擠進大學窄門,拿著大學文憑晉身白領是那麼的理所當然。筆者幼年生長在苗栗窮鄉僻壤的鄉下,世代務農的家父守著賴以維生的一畝三分地,一家人過著勉強溫飽的日子。因有幸擠進了當年大學窄門,大學畢業謀得一份教職,也算在社會階級之垂直方向流動走出了一小步。

高等教育端在技職體系開通了另一個通路後,上大學已經從考不考得上的問題,質變成有沒有錢念、要不要念的問題。如果你(妳)不幸出生在中、下工農家庭,父母收入原本就有限,砸鍋賣鐵的培養子弟上大學,因為有政府助學貸款此一德政,終可減輕不少經濟負擔。如果你又更不幸,只能考取私立大學,還要離鄉背井,負笈他鄉,讓我們好好為這張你寄予厚望的大學文憑算算帳,而且是保守的算。

大學學貸

 

私立大學一學期註冊費及書籍費,依科系不同約6萬元(此筆錢是可以辦理無息助學貸款);生活費包含食、宿、交通及雜支……等以每月1萬元計,約6萬元。兩項合計12萬元,大學4年8學期耗費共計96萬元。這96萬元一半由父母資助,另一半辦理助學貸款。畢業後的你(妳)一手拿著畢業證書慶功,另外恰有一支手正掐著妳的脖子,向你索要48萬助學貸款,並且開始計息。(延伸閱讀:104學年度技專校院大學部學雜費一覽表)

如果這張大學文憑真能助你脫貧致富奔小康,讓你擺脫貧窮世襲的枷鎖,那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如若不然,沈重的助學貸款還款壓力,將使你原本微薄的薪水更捉襟見肘。結婚生子、奉養父母、房貸、柴米油鹽……樣樣都要錢,如此這般,窮人怎能擺脫貧窮世襲的桎梏。

如此的教育政策,教育對中、下階層子弟施以無情剝削。我們的教育主管,或所謂學者專家,還要用美麗的糖衣精美包裝這些品管不良的私立大學,以高昂的學費、低劣商品唬弄我們年輕學子,這不叫欺騙,什麼才叫欺騙?政客們不講誠信已經是常態,反正見怪不怪。但在莊嚴的學術殿堂,仍不講真話,在我們這塊土地上,哪裡才能聽到真話?

 

註1:朱敬一,改善台灣世代不公平五論(一)──靜態與動態公平之辨,獨立評論,2015/05/04。

 

譚仰光/七大面向看台灣不重視技能選手

 

今年7月,我國在第43屆(巴西)國際技能競賽中贏得漂亮的成績,凱旋回國後,舉著紅布條迎接、總統召見、頒發獎金,同時也不時聽到「調高得獎選手獎金」的建議。有人認為,奧運第一名獎金1200萬元,亞運第一名獎金300萬元,但有75個會員國(地區)的國際技能競賽,第一名的獎金才100萬元,顯然偏低。應適度調高,以資鼓勵。

所謂重賞之下才有勇夫。

第43屆國際技能競賽 汽車技術 曾品浩 銅牌

第43屆國際技能競賽奪下汽車技術職類世界銅牌國手曾品浩。(圖/技職教育3.0資料照)

 

我當然贊同,也必然會在旁敲邊鼓。但我更關心的是,我們要怎麼培養出這些選手以及照顧他們後續的發展。我們不能只等著選手們在場上奪獎時,喊爽。我們必須更關注下列議題:

 

一、提高國際技能競賽得獎選手獎金

按目前「國光體育獎助學金頒給基準」,奧運第一名獎金1200萬元或終身俸每月75,000元;第二名700萬元或終身俸每月38,000元;第三名500萬元或終身俸每月24,000元;獲得奧運正式競賽項目的世界正式錦標賽第ㄧ名獎金300萬元。但目前國際技能競賽獎勵辦法規定,國際賽第一名100萬元,第二名50萬元,第三名30萬元。偏低了吧,不足以稱為重賞。(延伸閱讀:頂級賽事待遇差很大!奧運奪金最高3千萬,國際技能競賽奪金卻僅1百萬

 

二、提高國際技能競賽得獎選手教練獎金

按目前「國光體育獎助學金頒給基準」及「有功教練獎勵辦法」,奧運第一名教練獎金300萬元;第二名教練獎金200萬元;奧運正式競賽項目的世界正式錦標賽第ㄧ名教練獎金50萬元。但目前國際技能競賽獎勵辦法規定,國際賽第一名教練獎金20萬元 (由該職類的全國裁判長、選手當前主要訓練老師、及國手加強訓練的老師依規定比例分配);第二名教練獎金10萬元(分配方式同前);第三名教練獎勵金6萬元(領取及分配方式同前)。大家簡單的算一算,那些辛苦了兩三年時間付出精力與汗水的教練到底能分到多少?微薄得很可憐吧?可能還不夠把一起付出心力的夥伴們、老選手們、同事們請來吃一頓慶功宴呢!

 

三、 激勵技能競賽選手和教練

能否培養出一個好選手,教練很重要,能夠有一個功夫好、認真、熱心又願意全心全力付出的好教練十分難得。這種教練,並不是為了那份不一定可以得到的微薄獎金,是為了對那項專業的喜愛與執著,對培植下一代充滿熱忱,這樣的老師讓人感佩。但卻聽說,有些教練想陪選手們去參賽,服務單位不給公假,不支付差旅費,得靠教練自己設法安排及張羅,似乎培訓選手是教練個人的事。好像教練願意做,就該甘願受。教練的激勵,不能只靠獎金。多給一點關心、關懷、照顧、協助,都是鼓勵。教練們平時得上課,也有規定的事要做,利用晚上及假期加班付出,有給加班費嗎?有列入考績嗎? 希望各學校、各機構能主動關懷與激勵教練們,更希望能由主管機關統籌協調與規定。

 

四、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想訓練出優秀的選手,必須付出時間、精力、耐性與汗水。要有好的教練,也要有足夠的訓練材料、機具、工具、量具。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有時想購買一台合乎競賽規定規格及性能的機具設備讓選手練習,上級會告訴你:沒預算、採購程序與規定不合、不能指定廠牌與規格 … 等等。你心涼了,只好憑著那股執著,透過人脈請廠商贊助,或向廠商及其他單位借用,然後自己背人情債。每當國際賽主辦國公告了各職類機具和設備材料表後,教練們更是像熱鍋上的螞蟻,仔細核對到處張羅,只希望選手們能早日進入情況。找不到又借不到時,只好靠選手屆時臨機應變自求多福了。結果得不到獎,能怪教練和選手嗎?選手的訓練,不是教練一個人的事,行政單位、各級長官、主管機關都應從旁關心與協助。

今年第45屆全國技能競賽銑床

技能競賽選手沒有機台,完全無法練習。(圖/技職教育3.0資料照)

 

五、 加強新聞報導與傳播

新聞報導是一項鼓勵,也是給全國青年學子、家長、老師、全社會的一項宣導。但我國參加國際技能競賽贏得漂亮的成績,凱旋回國,各位有看到新聞報導嗎?少棒賽、成棒賽、籃球賽、高爾夫球賽、奧林匹亞賽,林書豪上場、王建民出賽 … ,我們都會看到大幅的新聞報導,有時甚至占上半個版面,但國際技能競賽得獎的消息卻遍尋不著。難道我們的青年技術人才在 工業電子、資訊與網路技術、工業控制、機電整合、冷凍空調、板金、西餐烹飪、等等領域奪得金銀銅牌,把英美德法甩在後面,重要性真的遠不及林書豪連得幾個籃板球、王建民與陳殷偉能否進大聯盟、曾雅妮高球賽的表現?難道我們只想鼓勵學子們學體育,不希望他們學技術囉?顯然媒體對實質上有助於經濟發展及鼓勵青少年投入技職教育的技能競賽議題沒有興趣,亦毫不關心。

記得前幾年,馬英九總統趕下台中,為的是替全國技能競賽頒獎,這是有史以來第一次由總統親臨頒獎,多麼有意義的事,結果聯合報的頭版頭條是「總統專車爆胎」,po了一張大大的破輪胎照片,但全版卻沒有一個字提到總統去頒獎,令人不勝唏噓。不禁要問,今天的記者是怎麼了?他難道只能報導他當下所看到的表象?他不能、不該、不准、不應順便問一下,馬總統今天來幹嘛嗎?如果他知道馬總統當天是趕去頒獎,難道他不能順便報導一下全國技能競賽頒獎的事嗎?他就只能專注在那個破輪胎上嗎?

有人說,少棒賽、成棒賽、籃球賽、高爾夫球賽、奧林匹亞賽等都是屬於體育及文教新聞,報紙有文教版體育版等專版,那些專版平常大事不多,所以林書豪連連得分,曾雅妮得獎都可以博得很大的篇幅。但勞動部的新聞被分配在要聞版,而要聞版每天的要聞很多,如選舉啦、馬習會啦、恐怖攻擊啦、烏來坍方啦,根本沒有空位排技能競賽,嗚呼哀哉!如果真的是如此,能不能請教育部與勞動部邀請各大媒體的採訪部門和編輯部門共同研究協商一下?如何提高技能競賽新聞在媒體上的能見度?

 

林來瘋

即使紐約尼克隊時期的林來瘋風潮過後,台灣媒體對林書豪的報導量仍然不減。
(圖/
Houang Stephane@flickr )

 

六、 發動業界參觀及贊助

本年度教育部所主辦的年度全國工業類科技藝競賽,據悉有多家企業提供獎品,如汽車3台、機車12台,另外家具木工優秀選手也有2萬元獎學金等,主辦單位嘉義高工也特別提供150台平板電腦、多台腳踏車等摸彩大獎給全國參賽師生。嘉工並稱,此次更首創產學媒合活動,31間企業共提供154個有薪實習機會,學生更可獲得在學期間獎學金。

勞動部在舉辦全國技能競賽時,也可試著發動業界前往參觀及贊助,除了鼓勵企業對優勝選手及其教練提供獎品以表鼓勵之外,亦可藉機鼓勵參賽選手以及來觀摩打氣的學生們參加產學訓合作計畫或前往業界實習或服務。

 

七、 得獎選手領了獎金之後呢?

得獎選手領了獎金之後,似乎只有保送升學一條路。進入科大之後,能否讓他的專業技術與水準更精進?能否讓他日後的前途更寬廣順利?應該也是我們要關注的。目前很多國手進入科大後,都進到不分系學士班,這對他們有幫助嗎?依照現行的課程與學分標準,他們不得不去修一堆他們不喜歡,也對他們沒什麼實質上有幫助的課。況且很多教授都是從一般大學轉過來的,只會講理論,並無專業的實務經驗。是否能請教育主管機關研究一下在科大設置些較有特色的課程架構與機制?

當年開設保送師大的制度,是想鼓勵選手們之後可繼續培育新苗,但如今師大畢業不見得當得了老師;想去職訓中心當老師,也有困難,因為如今中心員額凍結,且也沒了「職訓中心」的招牌。

 

 

【謝其政專欄】技職生們,你是魚就別用爬樹能力衡量自己

 

閱讀之前,歡迎先看前一篇:

【謝其政專欄】老師們醒醒,別再扼殺技職生的閱讀習慣

 

先談談文憑主義與升學主義,此對難兄難弟,在台灣教育史上一直都背負著惹人詬病的原罪。多年來不管是民間企業亦或政府公部門,在徵才時大多會以學歷作為門檻,尤其是知名企業的高階職務,更將門檻提高為限國立大學或若干特定大學畢業。也因為有此用人文化,似乎沒有文憑加持,就註定與人才永遠絕緣,也因此更加助長升學主義之風。

知名企業徵才,設定特定名牌大學畢業生方可應聘,當然有其企業文化。但不可否認的事實是,這些名校是用嚴格的品管,及歷任校友在企業界傑出表現所擦亮的金字招牌,成就了「名校」二字。從此觀點切入,如果文憑主義在用人市場中還存在,即表示學校教育在人力素質之提升上,是有發揮一定成效的。反之,如果你手上的大學文憑,秀在就業市場上,並不能為你的能力證明什麼時,文憑主義當會自動式微,升學就不再是「主義」而只是一種「選擇」。

如果我們把時間推移到三、四十年前,大學窄門的錄取率僅30%的年代,大學或大學生都因稀少而彌足珍貴。頂著大學文憑,確實在就業市場上能有很多優勢,雖不敢說大學畢業就是能力的同義詞。但因為有嚴格篩選機制把關,文憑的價值是被肯定的。物換星移,如果大學品管不佳,文憑形同廢紙時,市場上那隻看不見的手,自然就會讓文憑不再是「主義」,而只是一張「證書」而已。

台灣有很多技職體系優秀的學生,對若干專業技能有特殊天賦,這些技優生們,原本可以在自己所擅長的舞台發光、發熱。但一直都圍繞在學生、學生家長、老師及更多是來自社會根深蒂固的士大夫觀念作祟,以為優秀的人才,若沒有大學文憑的加持,就很難優秀。

技專技優工業控制鄭啟得

 

黃偉翔在【技藝專題】人才培養做半套,技優生反成四不像的報導中指出:一位全國技能競賽金牌冠軍直言,在就讀彰師附工三年期間獲獎無數,曾獲得全國技能競賽網頁設計第五名、金牌,以及預備國手的資格。以技優生身分進入台科大就讀後,一切不如預期。在高職三年期間幾乎都投入在技能訓練,學科能力較弱,學科程度想跟上一般生,非常吃力,所以一不小心就會被當,甚至二一、被迫退學。

另一個例子是全國賽工業控制銀牌得主,原保送到國立臺北科技大學電機工程系就讀後,卻同樣因為學科成績跟不上其他同儕,大一上學期便被二一,目前已休學。因為學科能力顧不好,技術能力也沒獲得訓練,大家都是為了一紙學歷而死撐著。

上開兩個活生生的例子,將原本雍有的優勢放棄經營;就如同那條只知羨慕善於爬樹的猴子的魚一般。受傳統士大夫觀念之羈絆,勉強走進大學校園,投入自己所不擅長的領域,在大學校園鎩羽而歸、打擊自信心。最終不僅僅爬樹技能沒練就,就連游泳的看家本領也荒廢了,既可悲、又可笑。再次強調技優生們,如果你的數理、邏輯推理能力基礎確有不足,還是把心思花在技能與技術訓練上頭吧!在國家經濟發展的大道上,不差一你個大學畢業生,卻不能缺少你這一位技藝超群的一流技工一展長才。

 

【張仁家專欄】因應工業4.0而生的「技職教育 4.0」

 

相信各位都知道最近臺灣,從政府機關到民間單位,颳起一陣「生產力4.0」的旋風。「生產力4.0」究竟是甚麼?在面對未來「生產力4.0」的技職教育又應該如何因應?經濟部曾對「生產力4.0」下了一個簡單的定義:「生產力4.0為運用智慧機器人、物聯網及巨量資料等技術於製造業、服務業與農業等,內涵為提高人均產值,促使整體產業產值持續攀升」。

臺灣的「生產力4.0」,說穿了,其實是源自於的德國的「Industry 4.0」(即工業4.0)。被稱為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工業4.0」是德國政府推進的「高科技戰略」(High-Tech Strategy)之一。德國的高科技戰略始於2006年,當初規畫是集所有政府機構之力,整合不同領域的多項研究和創新活動的國家計畫,目標是要藉由創新,克服成本劣勢,使德國保持全球市場領導者的地位。

經過多年的努力,2010年又進化到《高科技戰略2020》(High-Tech Strategy 2020),重點關注於氣候變化與能源、健康與營養、移動、安全和通信等5大領域。並於2012年提出工業4.0未來計畫,這是《高科技戰略2020》的一項規劃,在戰略之建議中強調充分利用資訊通訊技術和網路空間虛擬系統-資訊物理系統(Cyber-Physical System, CPS)相結合的手段,將製造業向智慧化轉型。

在德國工業4.0發展規劃的概念中,重視建立具彈性的數位化產品與服務生產模式。在模式中,傳統的行業界限將消失,並會產生各種新的活動領域和合作形式,也因為製造型態與活動的轉變,使得創新過程與產業鏈分工也可能被重新調整。

根據德國西門子高級技術副總裁Dieter Wegener指出:以製造業為例,在製造業領域,德國的客戶主要面對的課題有三個:生產效率、速度、靈活性。生產效率不單單是員工的生產效率,速度也不是指在短時間內製造出單元。企業需要具備的,是「投放市場的時間」(Time-to-market),應對客戶多樣化需求的靈活性。這代表的是「隨選生產」(Production on Demand),也就是即時制定生產計畫。

德國雙軌教育 培養學子實務工作力  西門子

 

當工業4.0解決這些重大課題的時候,製造的形態或許將發生翻天覆地的改變。這聽起來很抽象,會有甚麼天翻地覆改變,他也沒說準,但可以想見的是,工業4.0帶來的影響,足以成為第四次工業革命,對世界各主要國家的影響甚鉅,各國都必須及早因應,洞燭先機培育人才,以因應此一變化。我們都知道,一個國家要能夠有競爭力,它的關鍵在於製造業,而非服務業,因為製造業有許多核心技術是他國偷不走的,反倒是服務業,是很容易就被取代的。因此,未來我們國家的經濟要復甦,非得靠製造業不可;而技職教育正是培育製造業人才的最主要來源,這就是為何我要以技職教育4.0為題的真正原因。

 

工業4.0的趨勢與樣態

根據德國「工業4.0」的介紹以及拜讀西門子公司的鄭智峰博士在2015年行政院生產力4.0科技發展策略會議中以「德國工業:臺灣邁向未來製造」的演講內容後,可以發現工業4.0大致有四個主要的趨勢:

(一)以顧客價值為重

強調產品或服務的需求客製化、物美價廉,以及快速取得等需求增加。舉例而言,為了滿足顧客即時的需求,將強化現有的手機功能由「智慧型」,改為「智動型」手機;成立許多異業結盟或介接的社群,讓各項服務業務更到位,以及對電子商務的依賴性提高,重視顧客的評價,一旦在消費之後,顧客的回饋與分析,就成了供應者改善及創新價值的重要參考依據。

(二)物聯網的興起

根據維基百科的定義,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縮寫IoT)是網際網路、傳統電信網等資訊承載體,讓所有能行使獨立功能的普通物體實作互聯互通的網路。在物聯網上,每個人都可以應用電子標籤將真實的物體上網聯結,在物聯網上都可以查出它們的具體位置。通過物聯網可以用中心電腦對機器、裝置、人員進行集中管理、控制,也可以對家庭裝置、汽車進行遙控,以及搜尋位置、防止物品被盜等,類似自動化操控系統,同時透過收集這些小事的資料,最後可以整合成巨量資料,包含重新設計道路以減少車禍、都市更新、災害預測與犯罪防治、流行病控制等社會的重大改變。物聯網將現實世界數位化,應用範圍十分廣泛。物聯網拉近分散的資訊,統整物與物的數位資訊,物聯網的應用領域主要包括以下方面:運輸和物流領域、健康醫療領域範圍、智慧環境(家庭、辦公、工廠)領域、個人和社會領域等。

(三)競爭加劇

因應前述需求導致產能快速增加,但少子女化及全球化之後,需求產生質變,導致競爭加劇,邁向高度競爭的市場。因此,企業更佳重視效率與效能。例如:巨量資料的分析與運用。

(四)異業結盟、跨域整合

綜觀當前國際產業發展趨勢,以往涇渭分明的產業分佈已逐漸模糊,取而代之的是以跨領域整合為主力的產業創新型態。以歐美為例,主要國家為保持世界製造強權地位,提出「再工業化」的產業升級計畫,積極推動製造業轉型,以期再次推升經濟動能。許多先進國家的產業發展趨勢,也以提升創新力與競爭力之產業升級與轉型為目標。由此可見,產業具備跨域整合的功能愈益重要。

台灣如何因應工業4.0的來臨?

 

根據上述產業的發展趨勢,因應德國「工業4.0」,技職教育體系是不是也應該有「技職教育4.0」? 未來的技職教育將可能有下列的風貌:

技專校院的系科特色越加明顯,而高職學校以群代科設置:由於少子女化的關係,技專學校不斷創新轉型,許多不合時宜的學校或科系將關閉轉型,許多學校併校後,校內科系數量將逐漸減少,僅有少數具特色的系科仍具招生競爭力,因此,高中職畢業生將以學校特色科系作為擇校考量。相對而言,高職學校將以群(或專業課程模組)取代科的設置,換言之,當前7類15群91科的群科歸屬,都將因為同群併(廢)科而將轉變為少類多群的樣態存在,課程也以群的專業課程模組方式開設。

能源與節能相關科系熱門:地球的天然資源有限,隨著天然資源的減少,開發替代能源將是未來的重要課題。溫室效應將迫使人們對土地利用與資源取得更為珍惜。因此,省能、省油、省水、省電等節能裝置與環境改善、材料研發所需的相關科技人才更為需要,包括航太科技(如:流線機身、機艙座椅與尾翼改為碳纖維材質)的節能發展都將成為各國競相努力的目標之一。

跨領域人才需求日趨增加:傳統單科單一專長的人才需求已逐漸減少,跨領域的人才需求提高。例如:機電整合人才,因傳統機械系科或電機系科的發展受到「智動化」的影響,使得機電整合的人才需求提高;又例如:餐旅觀光休閒之國際管理人才,因臺灣的美食與人情味吸引大量外國遊客造訪,所以觀光、餐飲、住宿、休閒的整合行銷與「一條鞭」管理成了必然的需求,此一條鞭的國際管理人才將是炙手可熱。如此需求也將導致學校的課程、師資、空間、資源等邁向整合的發展。

學徒制 英國 技職 卡麥隆

 

網路軟體人才需求量大增:物聯網改變了人們的消費行為,網路購物及電子商務將蓬勃發展;第三方交易、資安維護等需求增加。臺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先生曾經說過:「物聯網是下一個Big Thing!」同時預示最會賺錢的將是能整合各個系統的公司。國際研究調查單位Gartner的報告顯示:2015年全球所使用的物聯網裝置將會達到49億,比2014年成長30%。因此,網頁設計、資料庫設計、網路行銷、金流與物流管理、巨量資料分析、雲端技術等軟體人才需求量大增。

綜合上述,技職教育4.0將有四大特性:「客製化、智慧化、高效化、整合化」。因此,技職教育對於人才培育更應該及早因應,技職教育政策應該因應工業4.0的趨勢發展,與時並進。以下是我大膽提出「技職教育4.0」的架構方略:

 

辦學客製化

這裡的「客」已不再是學生了,而是企業。技職學校的辦學責任已不是將學生送出校門而已,而是要替企業找人才、替學生找出路。企業的人力需求也不再是被動等待技職學校的供給,而是主動打造自己要的人才。因此,技職學校將透過各項公開、透明的校務資料(包括軟硬體建設、學生學習、課程教學、師資專長等資訊),主動尋求有社會責任、具教育熱忱的企業合作,為企業量身打造人才。如此,將使技職學校的人才培育將更聚焦,也更具有立即就業的能力。同時,政府可透過提供校外實習名額的企業予以減稅措施或補助企業開設產業專班的方式,鼓勵企業與技職校院密切合作,更積極有效培育人才,甚至開放設立校辦企業或校設企業。

運作智慧化

校園無論在師資、課程、資源、空間等更強調整合的必要性與可能性,以提高運作效益,達到「智慧互聯」的目的。因應少子女化,形塑學校特色成了必然,學生依其特色系科及興趣做出選擇,學校的聲譽也將影響畢業生的就業率及薪資水準,以達到「智慧生產」的目標;校園充分運用創客空間(maker space/lab)、翻轉教室、u-learning、RFID等雲端技術,讓校園的運作達到「智慧工場」的目的。

人才培育高效化

技職教育應有效提供產業所需各級人力,「具國際移動力的人才」、「訂單式人才培育」、「產業導向專班」、「人才一貫培育專班」等形式將大量增加,如此,技職體系培養的人才畢業後即具備不同產業所需的就業能力。

專業課程整合化

教育的人才培育應配合國家未來發展所需,回顧台灣的技職教育發展與經濟發展息息相關,從早期農業化、工業化、電腦化、資訊化,到現在的智慧化,無不與技職教育設校、系、科的發展唇齒相依,因此,未來台灣邁向智動化的同時,我們技職教育的人才也應加以思考,及早因應。例如:傳統的科系已無法滿足快速變動的工作需求,未來將打破科系分明的現況,取而代之的是以群類等跨科系的專業課程模組提供給學生,讓學生可以在主修的專業領域之外,透過選修的方式進行跨域的學習。物聯網興起及智慧工廠所帶來智慧生產與智慧服務,都凸顯了跨域整合的重要性,在在顯示跨領域整合人才的需求性與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