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鼓勵高中畢業先就業,最多三年補助36萬

 

(記者黃偉翔/台北報導)

總統蔡英文選前提出「教育儲蓄帳戶」構想,認為「18歲青年不一定要急忙讀大學,可以先去工作、當志工,存一筆錢後,以利後續就業、進修或創業。」今(13)日教育部長潘文忠在行政院提出「青年教育與就業儲蓄帳戶」規劃,該方案是以「青年教育與就業儲蓄帳戶」為主軸,由「高中職生涯輔導計畫」向下扎根搭配「青年就業領航計畫」及「青年體驗學習計畫」,協助青年職涯探索及就業體驗。106年8月正式推動,105學年度高中職應屆畢業生可申請,最多三年補助36萬。

潘文忠部長指出,很多大專校院畢業生認為在校所學與工作內容所需不符,此外,有很多高中職繼續升學的學生並不清楚自己的目標。根據教育部統計,101至103學年度升學比例高達86.64%。有鑒於此,教育部透過跨部會合作規劃「青年教育與就業儲蓄帳戶」方案,鼓勵高中職畢業生除了繼續升學外,也有機會先去工作或擔任志工等。

「青年教育與就業儲蓄帳戶」105學年度高中職應屆畢業生均可提出申請,整體方案有兩大階段。第一階段是協助高中職職涯探索;第二階段則在高中職畢業後,透過「青年體驗學習計畫」協助學生進行國際與生活體驗,以及「青年就業領航計畫」協助學生進行職場體驗,前者每年120個名額,後者每年5千個名額為試辦目標。而「青年就業領航計畫」之職缺,將會特別重視優質職缺及傳統技藝人才傳承與培養。其中,參與「青年就業領航計畫」者,由教育部與勞動部分別補助參加者每月5千元,至多補助3年,計畫期滿可全數提領36萬元。全案預計自106年8月起推動試辦。另外,為了吸引雇主加入,勞動部同時撥補助每月5千元當雇主訓練費用,最多補助兩年共12萬元。

在配套措施方面,技專校院將有專案名額,可免參加統一入學測驗,或參加一般甄選入學時,工作經驗納入採計分數;一般大學部分,則將高中畢業生就業或體驗學習列為審查項目之一。另外,更預計放寬保留入學資格與休學期限的彈性,相關工作或學習經驗可抵免對應學科學分。

在兵役配套上,內政部將依徵兵規則第29條規定,延期徵集至本案申請期間結束。

潘文忠部長強調,畢業後無論參加「青年就業領航計畫」或「青年體驗學習計畫」,都是讓青年學子不急於畢業後馬上就學,對於扭轉社會大眾教育下一代朝升學進路之傳統作法別具突破意義。希望政策推動後,能協助青年多面向接軌社會並創造自我價值,拓展青年國際及生活視野,儲備青年儲蓄帳戶經費協助後續再進修、就業。

譚仰光/ 何謂學徒制度(Apprenticeship)?

 

學徒制度(Apprenticeship)一詞,是有其定義的。

今(2016)年9月,一個由韓國主辦在首爾的國際研討會,名稱是「為何政府推動學徒制並比較國際成效」(Why Do Government Promote Apprenticeships –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s Current Status Outcomes of Apprenticeships),探討政府推動實施學徒制度的政策與績效。該場次,我國勞動力發展署訓練發展組組長應邀前往發表專題演講。

我很好奇又疑惑的是,為什麼這場國際研討會的主題,選的是「探討政府推動實施學徒制度的政策與績效」?據悉,韓國與我國都是沒有實施過學徒制度的國家,能陳述什麼?能探討政府的什麼政策與績效?

韓國在教育體制外另立職業訓練體制,於1967 年訂頒「職業訓練法(1976 年修訂為《職業訓練基本法》,1997 年又修正為《勞工職業能力開發法》)。其職業訓練的中央主管機關為勞動部,其實際作業是依法設立的特別法人「韓國產業人力公團」(Human Resources Development Service of Korea)辦理,在各地設有專責職業訓練機構。但我從未聽說過韓國曾實施過學徒制度。

我國雖在《勞動基準法》中設有「技術生」章,但並未訂過各項細則。而《職業訓練法》中雖列有「技術生訓練」一節,但從未訂定任何實施辦法。故以我國而言,何曾實施過「學徒制度」?(編按:台灣的法規中,學徒以技術生一詞取代)

在探討職業訓練議題,有關職業訓練制度與模式時,公共職業訓練所辦理的是養成訓練,其與學徒制度是兩個不同的對照組。

我國各專責職訓機構所辦的是《職業訓練法》第三章第一節中所謂的「養成訓練」(Institutional Training)。當年職業訓練局(編按:現改制為勞動力展署)號稱採用德國「雙軌制」訓練模式,以事業單位的工作訓練為主,學校的學科教育同步進行、雙軌合流,並採用德國工商總會的課程與訓練方法。

以事業單位的工作訓練為主,學校的學科教育為輔實施之「台德菁英計畫」,於92學年度起開辦,後又改稱為「雙軌訓練旗艦計畫」。似擬引進德國模式之二元制(Dual System)學徒制度。然而實際上,那只是一個「產學訓合作」的養成訓練班。(延伸閱讀:譚仰光/不要再強調德國模式,台灣產學合作專班只是「台灣模式」

日本於1969年訂頒《職業訓練法》,普設「職業訓練校」(編按:現在是單獨立法,把所有公共職訓機構拿出來,組成「獨立行政法人雇用能力開發機構」),轄有職業能力開發綜合大學校1所、職業能力開發短期大學11所、職業能力開發促進中心62所、都道府縣職業能力開發中心47所。

韓國於1967訂頒《職業訓練法》,設置「職業訓練院」,並依法設有一個特別法人機構,稱為「韓國產業人力公團」。該機構在勞動部督導下負責實際執行工作,轄有1所韓國技能教育大學(以辦理師資訓練為主)、19所技能大學(Polytechnic Colleges)及 22 所職業訓練院(Vocational Training Institute)。

大陸目前在「人社部」體系下所設置的技工院校,也是屬於職訓機構,而非學校。

以上不論日本普設的職業訓練校、韓國的職業訓練院,以及大陸的技工院校,都是勞動體系下的機構,而非教育體系。

根據國際勞工組織(ILO)的建議書(Recommendation)及有關文件,強調「學徒制度」必須具備下列幾個特性:

  • 雇主與所招收之學徒間必須依法簽訂有學徒契約;
  • 學徒應領有學徒工資;
  • 學徒依法有一定之訓練期間與規範;
  • 學徒應在雇主之督導下在企業內工作崗位上接受訓練;

凡職訓機構、職訓所、職訓中心所實施之全時制養成訓練及產學合作、校企合作、建教合作等計畫,均不得視為正規的學徒制度。(編按:請參閱 ILO 文件 「OVERVIEW OF APPRENTICESHIP SYSTEMS AND ISSUES」)

 

延伸閱讀:

譚仰光/政府別總用產學合作來應急,應讓學徒制度法制化!

譚仰光/不要再強調德國模式,台灣產學合作專班只是「台灣模式」

 

專訪/馬湘萍:技職政策很好,但應檢討落實面

 

採訪/黃偉翔|攝影/黃偉翔

去(104)年8月上任的技職司長馬湘萍,將於本(8)月底卸任,期滿一年。透過專訪,除了一探目前技職主要政策外,更探討台灣技職面臨的困境。馬湘萍無奈地說,產學攜手、產業學院等,這些「產」跟「學」共同培育人才的模式很好,問題出在政策落實面是否扎實,這是未來應該加強的部分。

以下為專訪問答內容:(Q為3.0記者詢問,馬為馬湘萍回答。)

開始發展技職招生端的實作測驗

問:科大招生端為人詬病的,就是無法測出實作能力,您任內做了哪些努力?

馬:比起一般大學,技職校院更應注重實作面的技術養成,可是現階段統一入學測驗(簡稱統測)較難直接測出學生的實作能力,因為目前考試內容大部分為筆試,也讓不少高職孩子為了衝高筆試成績跑去補習,為了讓技職回歸務實致用特性,這是目前該持續檢討與改革的部分。

我們希望高職教學端能更注重實作課程,並讓實作能力在入學端受到同等重視,畢竟在台灣教育現場,考試經常領導教學。目前我們正在討論統測如何辦理實作考試,將從目前已有的設計類素描實作考試經驗,去發展大家有共識,且技術面可以突破的其他類群實作考試,希望導引未來的教學現場,讓高職生有真正實作能力,且具有真正就讀興趣而非依憑分數選科系。

統測考試品質也是須加強的部分。目前已請技專測驗中心去發展題庫,但它有許多技術面上的瓶頸,例如願意出題的老師並不多、技職類群考科比起高中過於複雜等。

技專端應加強實務選才

問:技專在甄選入學時,真正辦理實務選才的比例很低,教育部是否有要求改善?

馬:我們已要求學校設計出更好的選才措施,即便一般高教體系學校都會去用心地篩選學生,技專校院應該更認真思考收什麼樣人才,而非單單只看統測分數高低,這樣高職生會回到以統測為主的考試思維。技專端須辦實作選才,或檢測學生高職時期的實做專題、技能技藝競賽、證與照等,來選才。

尤其證照部份,不希望高職生一窩瘋取得一堆證或照,若是跟未來職涯沒有幫助,只是為了升學或加分而亂槍打鳥,並不鼓勵這樣的行為。

雖然部分技專學校對實務選才表示抗拒,但若未來幾年檢視通過,教育部將放寬(增加)甄選入學名額。目前先嚴格要求典範科大與教學卓越學校先試行,且標準拉高,其餘學校若有合適機制也可送到教育部,會一併處理。(編按:典範科大教學卓越學校為受教育部競爭型經費補助之學校)

加強檢核 預防實習把學生當廉價勞工

問:目前實習制度落實程度不佳,甚至學生被當作廉價勞工的現象,如何改善?

馬:之前確實發現一些問題,例如廉價勞工,以及學校課程是否有與實習內容搭配?還只是把學生丟到業界而已?對此我們做過深刻檢討後,未來實習機制會加強評核制度。

當然,我們也擔心學校為了衝量,把大量學生送到學生,但業界真的是從培育人才角度來做這件事?這值得我們進一步去思考。

另外,業界可能已有自己的實習制度,例如日曰光,他已經跟我們幾所科大密集合作,負責實習的主管要定期跟學校溝通學生實習狀況,教育部會提供適當的獎勵機制藉以鼓勵。

檢討產學攜手計畫

馬:跟實習有關的是產學攜手,一個十年的計畫但過程中都沒有檢討過。雖然此計畫理想很高,有學校端(高職、科大)、學生端、產業端的合作,但在過程中確實出現了些問題。學生端對於產學攜手,他的期待是什麼?是真的期待透過此計畫獲得實務工作經驗?還只是為了學歷?這是教育部應該對機制面做進一步的檢討。

改善評鑑制度形式化

問:評鑑制度與教師升等模式長期影響著技專端教學與師資面,未來會鼓勵更多技術升等取代論文升等嗎?

馬:過去技專評鑑被批評是形式化,以及評鑑指標太複雜。我們檢討後,指標真的太繁瑣,指標多等於沒指標,專科有將近一百個,現在已經簡化成幾個大項,這樣才能突顯各校辦學績效,過程中,也希望授權自審,技職是否也朝這方向,部裡面還在討論中。

大學裡面,老師最重要的生命是升等,技專這塊自審學校比較少,目前希望有自主權的技專可以強化技術升等這塊,教育部也在私校獎補助中,把技術升等與教師多元升等的比例與力道調得很高,藉以導引到技職務實致用特性。

問:技專評鑑已從過去等第制改為認可制,這樣意義差別在哪裡?

馬:目前技專校院評鑑已從等第制改為認可制,五專也會朝這方向,等第制類似有一個統一的級別標準,大家用統一標準來看待,但認可制則是希望技專端把評鑑當作是跟自己比較的工具,而非與其他學校比較。

技職嚴重傾向服務類科 應加強職業試探藉以改善

問:目前科系傾斜服務類,高職農工越來越少且學生就讀意願低,教育部在科大端用外加名額開放高中生源補足,卻引來許多罵聲,您怎麼看待這件事?

馬:目前大方向是,服務類不能增只能減,農工類只能增不能減,外界可能覺得緩不濟急。本來有考慮增班國立科大農工系所,但與國教署討論後,認為主因是少子化,高職端沒人來讀,所以增班也解決不了問題。

目前最大問題是土木、建築類,高職供應端比較少,甚至不足額科大需求端,所以會開放外加名額補足這部分的生源。

我認為主因是我們從小就被鼓勵唸書,但卻對職涯沒有太多認識,能力、性向等,在制度面沒有太認真被落實,如果職業試探可以從小做到位,相信可以協助學生選擇科系,改善後來的學用落差。

對於媒體與民間抨擊科大收高中生部分,其實是外加名額處理,在高職原有名額外再開放名額,所以不會排擠到高職入學權益,但學生心情上會受影響,尤其開放台科、北科等前端學校時。

盼企業投入資源 緩衝少子化衝擊技專端

問:少子化衝擊,未來許多技專面臨倒閉或轉型,目前教育部態度是?

馬:處理退場學校這端,教育部已找出一些有問題的學校,不論是招生、財務、人事等方面,若這些學校不願退場,那我們會要求他的辦學品質一步都不能減少。若學校遇到經營危機,我們會鼓勵透過各種管道來改善。

例如透過國營企業,讓他們直接培養自己所需人才。最近的例子應該是台電與桃園農工(現已改為北科附工)的合作,在學校開設台電專班,學生選讀該班專業科目外,寒暑假將到台電見習,學生畢業後,該班及至少有10名學生會進到台電工作,起薪三萬元。另外,因為教師每六年要有至少半年的業界經驗,公營機構也願意提供這樣的機會。

目前營運有問題的學校,教育部將祭出更大力道。學校要找出路,招生可能難以加強,但如果可以透過與產業合作,例如中信金例子,科大透過產業挹注轉型,體質與系所都將調整,但仍保有科大模式,產業若能進來幫忙,未來技職面臨退場時,各面向的衝擊將會減少。

 

黃偉翔/鼓勵青年18歲先工作,蔡英文可以為技職選手做什麼?

 

原文刊載在udn《鳴人堂》網站,標題為「鼓勵青年18歲先工作,蔡英文可以為技職選手做什麼?

 

文/黃偉翔

2016年里約奧運即將在8月6日展開,台灣選手取得18項參賽資格,共58位選手拿到比賽門票,是歷屆最佳成績,舉國上下都期待本屆能奪下幾面奧運獎牌,尤其是過去表現傑出的競賽項目。然而,不說或許知道的人也不多,8月10日起將有另場重量級賽事要舉辦,即是「第46屆全國技能競賽暨第44屆國際技能競賽國手選拔賽」,不意外的,這件事沒有獲得太多國人的關注。

今年除了選出台灣各職種如家具木工、花藝、汽車技術、美容、美髮……等金銀銅牌好手外,更會進一步選出國手,代表台灣參加2017年,素有「技能界奧林匹克」之稱的國際技能競賽,這些國手將在阿布達比與來自75個國家的選手競爭,用技藝為台灣爭光、奪牌!延續或挑戰台灣上一屆世界排名第三的奪獎紀錄。

好現象是,總統蔡英文在選前,數次喊話技職的重要性,她提出三大方向,分別是鼓勵技職學校找到新定位、職業教育授課的彈性化、強化校園跟職場的連結,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從總統蔡英文、行政院長林全,到政務委員林萬億都在喊的,「鼓勵18歲青年先工作再進修」,先不論現實中的可執行性,光是能稍微扭轉學歷迷思、對於技職學校往升學靠攏的社會價值觀,就很值得讚賞,這凸顯新政府對技職議題的重視。

讓技術選手以就業、而不以升學為優先

在我數次撰寫技優生議題的報導與專欄後,教育部技職司與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開始更重視這群技術選手的出路,目前雙方都已經在醞釀新的制度或模式來補強這塊。但若能從行政院層級來統籌,將「技職選手」與「鼓勵18歲青年先工作再進修」一併處理,其力道將比部會間各自努力還強大許多,而我認為,眼前即將舉辦的技能競賽便是一個現有且良好發揮的場域。

在104年度技藝競賽工科賽中,主辦學校嘉義高工校長林文河做了一個創舉,就是讓參加競賽的選手與廠商媒合,當時31間企業共提供154個有薪實習機會,學生更可獲得在學獎學金。雖然就業與實習仍有段差距,但此模式或許可以當作技能競賽良好的借鏡。從分區賽的3244位選手、8月舉行的全國賽968位選手、一直到最終選出的42職種國手,若這些大部分為高職生的選手,都有良好的就業出路,不再只是拿競賽成績去升學加分,或保送上明星科大,這不只對「鼓勵18歲青年先工作再進修」政策有示範作用,更能彰顯學習技術的價值!

若能導正風氣且政策配套得宜,在技職教育系統,學生願意在高職畢業後先就業,等累積幾年工作經驗再進修,不論四技,或二專再接著二技,這種間斷式學習才是最適合技術人才的養成過程。

蔡總統能在技能競賽做什麼?

目前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透過建置技優人才資料庫,提供企業查詢,並研議企業預聘技優選手制度,讓企業投入資源培養選手,但選手到業界與一般求職者待遇會有差別嗎?工作職位會因為競賽經驗而有所不同?企業真的願意投入資源,培養年輕選手成業界所需的人才?這些目前都仍是大問號,也是執行面的困難點。

但有做事總比沒做來得好,至少開始重視了。相信大部分技能圈內人士普遍的陰影是,在上一次民進黨執政期間,始終不夠重視技能競賽。

2000年台灣政黨輪替後,政策對於職業訓練的重傷至今仍未恢復。當時政府認為國際技能競賽只有一個人能出去比賽,所以砍了競賽預算,但事實上,這一個人是從龐大的一群人中選出來的,政府沒看到背後的金字塔基底,還把原本有的30幾個職類,砍掉剩下10幾個,所以整個國際技能競賽表現進入了多年的黑暗期,直到最近幾屆成績才慢慢回升。

畢竟,有金銀銅牌甚至國手稱號在前面誘導,才能吸引更多青年人投入技術訓練,進而帶動培訓能量,這也是國際技能競賽舉辦的由來。當技能競賽失去目標,技職發展又更往升學靠攏,無形中台灣整體技能水準大幅下降,更嚴重的是,過程中部分職訓單位被迫轉型,職業訓練結構都破壞掉了!那些年間更把職訓師調去從事就業服務,無形中使許多職訓師就提前退休,遇缺不補,職訓師都變成沒保障的約聘研究員,誰會願意待著?難怪都被大陸、越南延攬去,技術、技職人才外流,其外流數量,更是政府完全無法掌握的。

但這些都過去了,若能從現在起,真正重視這園地,技職教育與職業訓練將會更完善。距離上次前總統馬英九來全國技能競賽頒獎已經是5年前的事了,這5年間多是前副總統吳敦義親臨現場;總統蔡英文數次喊話重視技職,相信若能撥空前來,為這些技職孩子加油打氣,將會對國人展現重視技職的示範作用!

 

登記分發今放榜 較上學年度少5千6百人

 

(記者黃偉翔/台北報導)

今(2)日公佈105學年度四技二專日間部聯合登記分發錄取榜單,並開放考生上網查詢,具登記分發資格少千6百人。

根據技專校院招生委員會聯合會(簡稱聯合會)統計,計有82所公、私立科技校院,分20招生群類別,提供3,008個系科(組)、學程參與招生。招生名額計有一般生名額42,227名、特種生外加名額13,185名,總招生名額合計為55,412名。各群類招生名額與錄取人數最多之前5群為商業管理群、餐旅群、電機與電子群資電類、設計群及機械群。

聯合會指出,具登記資格人數為36,936人,較104學年度減少5,670人,減少主要原因為105學年度報名四技二專統測人數,比104學年度減少13,044人,或大部分考生已在甄選入學管道獲得錄取;完成上網選填登記志願人數,計有一般生34,530人、特種生424人(含原住民生370人、退伍軍人34人、僑生18人、蒙藏生1人、政府派外工作人員子女1人),合計34,954人。

經依考生選填登記之志願序統一分發,錄取人數計一般生31,940人、特種生193人,合計32,133人,分發錄取率為91.93(略高於104學年度之91)

四技二專分發結果查詢網站

 

黃偉翔/批評前請先釐清:讀技職學校不等於研究技職教育

 

原文刊載在udn《鳴人堂》網站,標題為「批評前請先釐清:讀技職學校不等於研究技職教育

 

文/黃偉翔

「為何教育部長不是讀技職教育出來的?」「為何教育部技職司長不是讀技職教育出來的?」「為何技職政策掌舵者都是一般大學背景的人來擔任?」這就是部分技職圈內人對政策制定者無理的要求,我每每聽到都覺得不可思議。

我開始寫技職報導,以及一些媒體專欄後,越來越常被讀者罵……但現在也習慣了。有些人對於報導角度或評論論述不滿,我覺得這樣很好,至少引發更多技職議題的討論。但可惜的是,常見的台灣讀者,鮮少對文本進行進一步論述,反而找起不相干的點來攻擊,我最常被攻擊的,就是「自己讀了台科大後,又跑去讀台大碩士」,部分人認為,對於技職生我不是個好榜樣,根本是鼓勵技職生追求學歷,而非技術。

我想,「讀過技職學校」並不等於「研究技職教育」,前者頂多算默會知識,只是經歷技職教育過程的經驗累積,然而這些經驗仍缺乏學理基礎;後者則是學院知識,是有系統的學術理論組成。當然,若你能兩者兼具,極佳。

就像西語,台灣人都不能學嗎?

歐美文學,亞洲人都無法研讀嗎?

唱歌劇,非義大利人就不能唱、不能研究嗎?

以技職相關議題的光譜綜整來看,技職教育與職業訓練在同一軸線上,密不可分,從職能基準、職能課程、教育與訓練實施、教育學習評量及職業能力鑑定,再到職涯發展等等,你說,光以上提及的幾點,是一般讀過技職學校的人可以研究的嗎?更不用說擔任政策制定者的各種包袱考量。真正投入技職研究的前輩們都能理解,要鑽研技職,須具備許多跨領域知識,以及政策實務經驗,不只廣博更要深入。

難道我不能以哲學觀點看待技職教育?

難道我不能以社會學觀點看待技職教育?

難道我不能以心理學觀點看待技職教育?

每個人對公共政策都有屬於自己的想像,尤其是教育政策。正因為大家多少都有受過教育的經驗,所以都以想像中的烏托邦來論述、批評「教育應該怎樣」,積極討論著表面上的大方向、大框架,但對國際(研究)趨勢知悉甚微,甚至對執行細節與桌底下各種角力拉扯渾然不知、不感、不明、不白。

像我這樣無知的大眾或許沒差,但在台灣技職圈,事實上,很多自認的專家也是如此,而他們持續影響著政策的轉彎、直衝,甚至飄移——或許這些搖擺不定的政策走向更來自民眾的激情與吶喊,民粹所形塑的政策走向,好、或不好,我想讀者們心中都有屬於自己的答案。

以高中生到科技大學就讀議題為例,許多人認為,這是壞事,技職生入學權益受損,但事實上,高中生申請入學為外加名額,大致是總量的10%,完全不影響到技職生的名額總數,要討論,也是高中與高職生入學後的衍生權益,例如交換學生申請名額上是否有做比例上的劃分?校園資源分配?其實一般的高中生來就讀科大,也不失為一種模式,但是後面的學校生源拉扯,以及對高職跟一般高中的教學現場影響,所以至今量並沒有開放很多。更重要的是,在此議題中,我們關切的是「什麼人才規格是台灣需要的?」還是「科技大學一定要給技職生讀?」

進一步思考,誰說「高中生升大學」、「高職生升科大」才是人才?難道「高中生升科大」、「高職生升大學」就不是人才?面對工業4.0的趨勢下,我們還需要像過去這麼多,只會單一實作技能的技職生嗎?我認為,我們更需要具備知識理論背景的實務技職人才。當然,這端看教育部在濃厚升學主義的台灣,如何去定位高職與科大。

討論技職議題,請勿民粹,請勿「為了技職而技職」。但可悲的是,回想起從小到大的教育,我們確實缺少「建設性批判」的訓練,導致台灣多得是「痛批型亂罵」。

台灣不缺鍵盤砲火,唯獨缺建設性批判,更缺對問題本質的洞察與剖析。

 

黃偉翔/關於技職教育,國中小教師其實還很陌生

 

原文刊載在udn《鳴人堂》網站,標題為「關於技職教育,國中小教師其實還很陌生

 

文/黃偉翔

我最近受邀的幾場演講,主要是對國中小老師介紹技職教育制度以及未來技職趨勢,而令我驚訝的,是幾乎在場的老師們對技職的陌生,別說技職學制了,連有什麼學群、系科領域都一知半解。大家想想,如果連老師們都對技職不認識或不友善,那麼學生如何從小認識職業,甚至引導已經具備技藝傾向的學生選擇未來高職科系領域呢?

在台灣,許多言論都批判「華人士大夫」價值觀,長期忽略勞動與職業價值,這是導致技職教育走向今日四不像的主因,而家長的唯有讀書高觀念,更總在每次論述此議題時,必定被拿來當箭靶的對象。但我認為還有一大部分是我們鮮少注意的,正是「國中小教師對技職的陌生」。在近幾場演講中,聽眾紛紛表示自己來自一般高中、大學體系,雖然經過師培訓練,但對技職根本只有模糊概念,很難正確引導、溝通家長與學生去選擇未來所讀學校,因為老師自己本身也不夠認識技職。

若以升學角度來看,我們主要可分成這四塊:高中升大學、高職(已改制成技術型高中,但此處仍以高職稱之)升科大、國中升高中、國中升高職或五專。

通常高職升科技大學前,都已是某類群學生,譬如某科大機械工程系的學生通常來自於高職機械類、西餐廚藝系學生通常來自於高職餐旅類,所以在選填志願上,通常不會有太多困難,頂多是在類似科系中抉擇。

國中升高中是延續學理學科,而高中升大學雖面臨選填科系,但至少高中時期已分1類2類3類組,唯獨最需要輔導的一群,是國中選填高職或五專的學生。

根據教育部統計,104學年度專業群(職業)科與普通(含綜合高中)科學生數比為47.9:52.1,前者33萬7千人,後者36萬6千人,這代表國中選讀技職體系的孩子佔了一半,但這些國中生如何選擇未來職校科系?是否有經歷過適當的職業試探?甚至除了家長外,最能影響著這群學生的國中小老師,是否對技職教育制度與職業有足夠的認識?對於這點,我打了一個大問號。

《技術及職業教育法》發布後,正式將技職教育分為三階段,職業試探、職業準備及職業繼續教育。職業試探主要是透過技職向下扎根精神,規範國中小課程綱要須納入職業認識與探索內容,而職業準備則是我們在技職校院學習內容,職業繼續教育是指畢業後的在職者或轉業者的階段。其中,職業試探正是過去數十年來,台灣技職教育所嚴重忽略的部分。

相對於一般教育體系,技職學制有其複雜性,政府除了透過法規加強國中小學生的職業試探,目前也陸續建置區域職業試探中心,或透過國中技藝班,學生每週到附近職校上一天課。但國中小教師對技職制度的認知教育,也是極其重要的一環。

12年國教上路後,老師更要扮演生涯輔導角色,但目前看來,辦辦認識技職的研習,或請老師到技職學校參觀認識,是非常不夠的。是否有必要透過現行師培課程內容著手?或是透過其他更深度、有效的計畫內容來宣導?政府若重視技職扎根,台灣這群教師正是下一步可以努力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