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淑芬/口語化考題道盡技職淪沒的嘲諷

 

 

文/林淑芬(大安高工國文老師)

『抽到眾人想得到的大獎,可能會開心地自問:「怎麼會是我?」莫名其妙被推舉為班長,可能會驚訝地問同學:「怎麼會是我?」在一場意外中受傷,可能會哀怨地問上天:「怎麼會是我?」

「怎麼會是我?」崇禎皇帝憾恨自己被大臣所誤,束手看著朝廷覆亡;「怎麼會是我?」孫悟空一度疑惑,最終堅定地協助唐三藏完成夢想。人生總有些事,突如其來得沒法抵擋,但手中可能因此多了些選項,心智也會因此多一分增長。

請以「怎麼會是我」為題,寫一篇完整的文章,述說你的經驗、體會或看法。』-取自105統測作文題目

 

缺乏思考深度的考題

這個考題如果是出在君主時期的科舉考試,出題官必有「滿門抄斬」之險;如果出在民國白色恐怖時期,出題官恐怕難逃綠島思想改造的牢獄之災;如果出在會考或是學測的考試,只怕引來全國的韃伐,教育部部長必定會為了考題中引導文不周延的設計而頻頻致歉,親上媒體的火線努力滅火。

可是關係了十二萬考生的105學年度統一入學測驗作文題目,出了「思考邏輯」與「舉例」不當的嚴重疏失,竟然「悄然無聲」,聽不到批判、聽不到檢討聲、更聽不到專家學者的相關意見。

寂靜無聲的默然,悄然無息的忽視,恍如《寂静的春天》這本書的書名,舉用技職人才的小苗,在一場評鑑度失準的統一入學測驗當中,失去了公平競爭的機會。

《寂静的春天》促使美國於1972年禁止將DDT用於農業上,促使公眾普遍關注農藥與環境污染,帶來了一個生意盎然的生活空間。而一個設計不周延的「怎麼會是我」作文題目,能夠掀起一番改革力,帶給高職生一個昂首立足的新契機?

 

設計不周延 考題錯誤百出

如果直接略過引文,粗略的看待寫作題目,會覺得「易寫、好懂、易發揮」,不過是生活中的一個情緒語言罷了,一般的高職考生都能夠寫出生命相關的經驗與體會吧!

大部份的學生多半都會切入對這句話的負面情緒想法,並且擷取生活的「失敗經驗」而著手,因為「怎麼會是我?」常常是失敗生活經驗的情緒出口語。

然而,若仔細的分析引導文就會發現暗藏著好幾個不專業的嚴重缺點:

 

、引導文設計粗略,事例中的反應不符人情

「情」是指「內在的心情」而「境」則是指外在的環境與事件,兩者是相生相成,必須發乎人情,才能帶動「因景生情、因事興懷」的共鳴。

一般而言,「怎麼會是我?」通常所表達的情緒是沮喪、生氣甚而憤怒。可是考題中第一個事例就令人匪夷所思—「抽到眾人想得到的大獎,可能會開心的自問『怎麼會是我?』」這個事例與情緒的反應非常不合常理了!一般人中獎的反應應該是非常歡樂性的高呼:「哇,我太幸運了!這就是我!」,誰會發出「怎麼會是我?」的哀怨,大概只有精神狀況不佳或是不正常的人吧!

設計出令人傻眼的事例,只為了要粗暴的的植入題目,是非常荒謬的題目設計。

而第二個事例:「莫名其妙被推舉為班長,可能會驚訝地問同學:『怎麼會是我?』」,也是一種污蔑,「班長」一職角色非常重要,甚至是一種榮譽,也不是同學之間在嬉鬧之間即可輕易推舉,被推選為「班長」時,常人的反應也不會如此輕蔑的自我反問。

只有第三個受傷的例子較合情理,然而三個例子中竟含有二個不合人情的例子,粗略的設計可得而知之。

 

標點符號使用錯誤

每一個事例都是不同的事件,三個事件中,應該在相同的「怎麼會是我?」後,立刻以「;」來標示,除了可以使文句各自獨立,並且也可以帶出排比的效果。十二萬考生的大考,竟然會發生標點符號使用不當的缺失,真是貽笑大方。

 

引文設計,二個段落的思考邏輯不相契合。

引文一、二段之間的說明不夠周延,主旨也沒有連貫性。一般老師在第二個段落,會延續第一段的的事例,接著引導出「面對上述狀況,自己當如何自處?或是如何掌握這個當下的時機,扭轉出更好的收穫。」如果,引文加上這段的設計,或許邏輯性會流暢許多,也可以降低首段事例舉用不周延的缺失。

結果,考題的第二段,竟然又突兀的例舉出與第一段毫無關連的史例,更令人丈二金剛摸不著頭緒。

例證的使用目的是要烘托出論點,第二段引文的論點在於本段的結論「人生總有些事,突如其來得沒法抵擋,但手中可能因此多了些選項,心智也會因此多一分增長。」論點很明確,也能帶動學生思考。只是本段所舉用的例子又令人罪夷所思,仔細推敲更讓人有隱藏嘲諷的不舒服感受。

史例一:「崇禎皇帝憾恨自己被大臣所誤,束手看著朝廷覆亡」既然是覆亡之君,在哀號後,就沒有任何選項,只能懸樑自盡,悲慘的結束王國;而孫悟空投入取經的行列,在桀驁不馴的個性下屢屢與唐三藏發生衝突,後被誆騙戴上金箍,是在被迫中幫助唐三藏完成夢想,他也沒有選擇權。出題者為何要以「亡國之君」的悲切與「被迫修行」的孫行者為事例,二個「末路」的事例如何能推論出本段的論點──「生命有許多選項」?

獨偏「乖蹇悖離」的末路悲劇,又沒有提出「柳暗花明」的轉折歷程,二個「沒有選項下的心智成長」如何能與考題的論點相吻合?

 

四、事例舉用令人不舒服

出題者對高職生究竟有何偏見,才會舉用如此悲涼且嘲諷的事例。是諷喻技職教育即將走入末路,或是暗喻不受重視的高職生如孫行者一般,因為缺少了「升讀高中」的動機而淪為「世俗緊箍咒」的失敗者。

多少高職生的選讀動機,是因為喜歡操作,想練就一技之長,卻在一篇決定他們未來發展方向的統測作文考題,以荒腔走板的例證中,暗諷著高職生是虛有表象,卻不脫粗鄙的本質,沒有遠見的「沐猴而冠」。

 

五、考題的狹隘格局

在豐富的文史資料中,信手拈來俱是真英雄大豪傑、多的是不向命運低頭的勇士,項羽自刎垓下的豪氣、諸葛亮「明知其不可而仍為之」的忠心、蘇軾「山頭斜照卻相迎」的自在,他們都曾在生命最低潮中頻頻發出「怎麼會是我?」的感慨,卻可以在明確的生命目標中,迎向挑戰,努力營造不凡的生命高度。

生命歷程本來即是「不如意者十之八九」,筆者也沒有鄉愿的希望作文題目要為年輕人過度渲染未來的絕對光明,但是每個作文題目,都是要帶動學生的「生命省思能力」藉著審己以度人的開闊思考,走出生命的陰影。

但是此次題目的例舉不宜,情緒反應既不合邏輯又不符常情、又仿如嘲諷,著實不當。出題學者一旦缺乏「正向、積極」的引述說明,也會使題目失去了明確的指引,失去了帶動學生自我省思的寫作目的。

關係著十二萬學子的大考作文,社會普遍認為這是入闈後的審慎考題,但卻十分不周延、令人齒冷,也讓參加統測的學子恍然被取笑一般。「怎麼會是我?」口語化俏皮句式,充滿嘲諷的引導文思,已經緊張萬分參加考式的考生,只怕在敘述的文思中也難以凝練出深度的生命情懷,技職教育的學養地位將更不受尊重。

 

多元人才立足的包容社會

統測作文考題的命題核心,是針對十二萬考生、是針對為國家技職人才篩選的重要機制,但是透過上述的分析,105學年度統測作文命題的嚴謹度明顯失去應有水準,不僅失去引導學生「審己以度人」的高度,更失去了出題教授的學養高度。

統一入學測驗關乎高職生努力三年後的出路,作文是思辨力的呈現,考題中竟如此的遭受嘲弄,學生豈會不知,但是要衝出未來的遠景,他們仍要卯足勁撇開心中的不快,全力迎合題目來書寫,其情可憫,其境無人照管,更是堪憐。

臺灣的教育如果再不重視技職教育,失去了一群群願意投入技術操作的實力基礎,而全力吹捧「重理論而輕實作」的學術追求,將又再度淪回「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失衡就業市場,那麼臺灣社會也將在「群體的漠視中」逐漸的失去了臺灣人引以為傲的「務實、勤奮、包容」的特質。

 

封面圖片來源:Kelly Teague@flickr

 

投書/職校學生:請給我一個有水準的統測

 

我是一名台北公立高職電子科的學生。當初憑著一股技職教育的風潮和對電子的熱沉,我以基測PR90的成績放棄普通高中,轉而投入高職教育的懷抱。我一心以為高職是以練就一技之長為主、學科教育為輔的理念,來教育台灣對技術抱有一絲理想的青年,但經過了三年高職生活的體驗,我發現實則不然。

可能是台灣人總有一種「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謬思,再加上企業選才總是以學歷而非專業技能為優先考量,導致高職逐漸朝高中的授課模式靠攏。這幾年在高職期間,專業科目的上課時數偏少,而教學內容竟不是以理論探討為重,而是教導學生如何從四選一的單選題中取得正確答案,獲得考試分數的最大值。台灣這種透過選擇題來學習專業知識的方法可真是獨樹一幟,世界首創。每逢段考前,老師甚至會將一星期只有一天,少得可憐的實習課變成自習課,為的就是讓學生在段考時能有個好看的分數,在往後推甄時能用這膚淺的的學科成績進入理想的大學。這種教育歪風,讓我不禁多次懷疑當初進入高職就讀的選擇是否正確,也讓我對台灣的技職教育為之汗顏!

更令人不解的,便是高職生進入科技大學的唯一管道—『統一入學測驗』。

我在練習過近十年的統測歷屆試題後,我發現統測制度充滿弊病。試題缺乏一定標準,難易落差極大,由每年的登記分發差異極大的成績落點可見一斑。105學年度統測剛結束,這現象非但未見改善反而更益嚴重。

以今年的英文科來說,選擇題導向不只是中間偏易,而是極其簡單。跟我同試場的考生包括我在內,交卷最低時間五十分鐘一到,接近三分之一的學生立刻從位置跳起交卷走人。手寫題目中竟然還有 <airport 機場> 這種國小基本單字,而且一題還佔了三分,完全沒有鑑別度。

數學科試題就更加離譜,今年的考題可說是統測以來最難的,許多題型從未出現在教科書上,大部分同學看到題目的第一眼心都涼掉了,根本不知從何起手。數學試題的難度和英文比較起來有如天壤之別,但唯一的共同處就是五十分鐘一到,大家都搶著交卷走人,原因是因為題目真的太難,待再久還是不會。這次的數學試題讓很多平時成績優秀的同學都一敗塗地,反而是一些成績普通的同學因為運氣不錯,而能取得佳績。

我在統測前的五次模擬考成績都在全國前50名,如果統測能正常發揮,台科大可以說是勢在必得。然而,就因為數學的敗筆,讓我輸給許多平時名不見經傳的同學,能不能留在台北繼續就讀大學仍是個未知數,我真的心感不平。此時,我的心情正好跟國文作文題目「怎麼會是我」不謀而合。

如果說高職生唯一進入大學的方式,是以統測這種一次定生死的標準也可以,但至少要確保每一科試題是對全體考生都公平的,讓考生們都能將三年來的努力發揮到極大。我在此強烈建議教育部能將每年十二萬學生的統測納入國家考試,比照學測辦理,讓每一道試題都是經過再三的審慎評估,而不是由民間機構詭異的出題方式來左右技職生的未來。

 

技職再造成果展 吳思華喊話新內閣應重視技職

 

(記者黃偉翔/台北報導)

教育部今(7)日舉辦第二期技職再造成果展,共35所技職校院參與展示。教育部長吳思華強調,未來新內閣應持續重視技職,並在經費分配上要與高教齊一。鴻海集團總經理戴家鵬批評台灣跟風狀況,認為技職校院應先做好實作基本功,再來談工業4.0。

今日抱病前來的吳思華,雖沙啞著聲音卻堅定強調,技職教育一直是最重要的一環,行政院大力支持技職再造,於102至106年編列202億元經費,工作重點是將學校的設備更新、提升學生實作機會,邀請業界業師協助教學、讓技職人才能與國外接軌。

吳思華盼望未來新內閣能持續落實幾個新政策,第一是產學攜手專班,讓更多企業協助技職院校學生有實作機會、瞭解業界實務;第二是落實「技職為首」觀念,希望高教與技職投資要齊一;吳思華坦承,台灣過去對技職體系投資不足,希望在106年教育經費增加後,可以給予技職更大的實質幫助。教育部政務次長陳德華也喊話,課綱是迫在眉睫,新政府應最先處理,因為十二年國教後,技術型高中將大量增加實習、實作課程時數。

2016教育部第二期技職教育再造計畫成果展

成果展中開放給民眾的3D列印體驗課程。(圖/黃偉翔攝影)

 

民眾莊美玲支持政府重視技職,她認為不是所有孩子都要往學術發展,目前台灣高學歷太多,但有能力的太少,願低頭踏實做事的更少,所以基層只能引用外勞。莊美玲感慨,一般家長若想讓孩子讀職校,卻不太敢送去,因為除了少部分好職校外,學校環境與同儕間的氛圍還有待改進,畢竟在高中職階段,孩子人格受同儕引響很大。

高雄第一科技大學校長陳振遠指出,教育部雖努力在翻轉技職,但現在最重要的是翻轉學校課程,例如金融 fin tech,未來將有更多科技技術投入在金融業上,現在課程還不改變,以後一定找不到人才。對於類似產學攜手這樣學生與業界互動的政策,陳振遠強調,業界不能把學生當成替代勞力。

2016教育部第二期技職教育再造計畫成果展

吳思華說,目前世界工業發展有兩大趨勢,為工業4.0與自造者運動,盼透過動手實作,讓學生可以有創意,可以喜歡學習、實踐過程,並看得到真實成果。而5/5為自造教育日,兩個5代表著雙手。(圖/黃偉翔攝影)

 

鴻海集團總經理戴家鵬批評台灣跟風狀況,他說,其實很多人並不真的了解工業4.0,只是追求時髦,它是將在做產品過程中的數據搜集起來並分析,然後來做改善的應用。戴家鵬認為,技職學校如果還不到這地步,實作基本功應該先扎實訓練,只要先有工業4.0概念即可。

論壇上,陳德華提出問題,「要求技職校院專業科目老師,每六年要有半年去產業,產業人士怎麼看?」戴家鵬舉了一個例子回應,過去雇了一位國內大學員工,但兩個星期後,人資打電話來說,這位員工的媽媽抱怨兒子週六要上班,戴家鵬對此喊冤,週六其實是排給員工上課,認為年輕人的心態應該調整。戴家鵬說, 老師要負責把好的價值觀教給學生,所以若老師能有產業經驗,是很好的一件事!

台灣IBM行銷暨公關副總經理高孟華則提醒,8年後將有40%的工作機會與現在不同,人才一定要透過不斷參與,及動手做的過程,隨產業發展而進步,才不會被市場淘汰。她指出,企業看重的是人才的能力與知識,學歷並非重點,而現今產業需要的STEM型人才,Science(科學)、Technology(技術)、Engineering(工程)與Mathematics(數學),未來仍有發展空間。

現場建國科大校長陳繁興受訪表示,今天來的與談者都是大企業,但政府更應該注重中小企業,這才是台灣的主體,若中小企業起來,台灣才能全面提升,應該把著力點擺在此。

2016教育部第二期技職教育再造計畫成果展

現場有全國技能競賽選手展現技藝。(圖/黃偉翔攝影)

 

去(2015)年初發佈的《技術及職業教育法》,其中產業學院政策正是邀請業界與學校共同設計課程,讓課程更貼近實務,根據教育部統計,目前產業學院已有2,375間產業與18,690人次學生參與。

2016教育部第二期技職教育再造計畫成果展

教育部表示,設備更新計畫部分,則透過更新學校教學設備,並調整課程規劃,增加實習實作課程,計補助580所高職、技專校院230案;此外,透過大規模校外實習,累計有逾13萬人次學生參與,使學生於就學階段接觸職場,促使學生改變原有學習模式和工作價值觀,可更快融入職場。(圖/黃偉翔攝影)

 

謝其政/別讓技職與高教雞兔同籠 務實致用才是本質

 

技職體系(註1)與高教體系(註2)因生原不同,教育目標亦有所不同,因此不要雞兔同籠,使用相同的飼料餵養之,除浪費飼料外,也養不出健康茁壯的雞與兔。

活在多元需求的社會中,人們必須多元分工。天生我才,必有我用。每一個人只要擺對了位置,找到合適的舞台,就可在這對的舞台,發光、發熱。也許各舞台會因為社會觀念,對不同屬性的工作,職務有不同評價,甚至有不同價格與價值。我們都不否認,尤其傳統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士大夫觀念作祟下,白領、勞心者,很可能因衣著光鮮,拿著筆桿、守著電、守著辦公桌,似乎高人一等。早年因大學資源有限只要能擠入這道窄門,便可鯉魚一躍龍門。有了大學文憑的加持就等於買了一張勝利人生組的保單。曾幾何時,大學不再是窄門,大學畢業生多如過江之鯽。以為只要有大學文憑加持,便可進軍白領,坐領高薪,已經成了另一個神話。

在22k低薪魔咒下,媒體更強力撻伐政府無能,資方無良,讓大學畢業生薪資倒退了16年(剛好是馬扁政府在位時的騙政府)。低薪,孰令致之?政府及資方當然有無可推卸的責任。但是,剛剛大學畢業的社會新鮮人難道不用負責嗎?

首先筆者大膽挑戰提出一可能招來萬箭穿心攻訐的一個說法:有些人(有很多人)是不適合,也不需要上大學的。依大學法第一條大學以研究學術,培育人才,提升文化,服務社會,促進國家發展為宗旨……。學術研究講的是科學論證,邏輯推理、統計分析……等等,凡事都必須使用數學作為工具,讓數字說話,論證推理才具說服力。就算是社會科學,也要想辦法透過有效工具量化後,再經過數學模組之計算推出結論。我們必須承認,有很大比例的學生數理能力較差,相對邏輯推理能力也較薄弱。勉強上大學,尤其是勉強上學術研究型大學,原本就是一種美麗的錯誤。

就算是科技大學,也因背負著大學教育「學術研究」的神聖使命。雖然明知有很高比例的學生在課堂上是有聽沒有懂,尤其是在技職院校工學院的工程數學、機械系的力學、電機系的電學……等等都是必修課,都是艱深難懂的學科。在技職院校工學院除微積分、微分方程、傅立葉級數、線性代數…..等數學課程外,力學進入三維座標系統、電學的RC電路、RL電路、RCL電路……等課程強加在科技大學的大學生們身上,成為他們無法承受之重。就筆者任職期間所接觸的學生,基本三角函數之定義、計算都還搞不清楚,二維座標的力系概念都還一知半解的學生,面對上開進階課程時,除少數具有數學及抽象概念思考能力者外,大多數的學生修習進階課程之後,搞不懂得還是搞不懂,一知半解的還是一知半解。若干年後頂著○○科技大學畢業(有些還是碩士)的光環,以傑出校友身分返回母校。當然這些傑出校友,確給這些曾為人師的我們,帶來些許的與有榮焉。但若深探之,則難免有些惆悵。

筆者多次強調技職教育實習課程為其核心,不只在高職端如此,就算在科技大學端,亦復如是。然現存於台灣從專科學校一路升格到科技大學,其師資結構主要來自高校體系,他們大都頂著台清交等知名大學博士的光環,用高教體系之思維與標準,要求技職體系的學生。在科技大學的師生之間,因腦子裏頭裝著兩個世界的想法:

來自高教體系在技職體系的老師們,因為有堅實的數理基礎,在其觀念中,任何學理都必須經過證明之後可在實務上應用之。是笛卡爾Descartes(1596~1650)的忠實信徒,是無可救藥的懷疑主義(Skepticism)者,堅信任何未經證明的事件均不承認其為真。在大學背負著「學術研究」的神聖使命的桂冠下,此種嚴謹治學態度與方法,是令人敬佩的。

技職體系的學生原本數理基礎較薄弱,這本來就是客觀存在的事實。社會科學或語文訓練,可經由增加課程練習、反覆訓練以提其能力。但數理課程,並非多加幾堂課、多背幾則數學公式便可提升數學能力的。在部分學生的觀念裡,別跟我講那麼多的學理,推導這些不是我們這個世界的人能理解,或應理解的定理、原理,你只需告訴我應如何操作?告訴我基本操作的SOP及安全守則,然後我依此基本操作的SOP及安全守則反覆練習直到精熟即可。

在科技大學老師認真的教授,可能是不食人間煙火的艱深學理裡,沉浸在其數學符號的王國中。學生則陷入學習無功的深淵中,過著大學生活的每一天,在這1460個日子裡,很難找到舞台,盡情揮灑,獲得成就感得滿足,因自信心被嚴重打擊,甚至懷疑自己是不是適合上大學?畢業後因專業技能、基本素養與業界期待有太大落差,再加上這些大學生們,頂著大學畢業的光環,往往放不下身段,畢業即失業成了這一代年輕人揮之不去的夢魘。

 

註1:技職體系泛指國中畢業後便進入高職就學,以學習各種不同行業技能為主要目的。其後為因應民意,將若干專校大幅改制科技大學,從高職到科技大學此教育管道稱技職體系。

註2:高教體系泛指從普通高中一路拼升大學,這些大學以學術研究為主,屬學術型大學。

 

圖片來源:Bosque Village@flickr

 

專訪/林聰明:未來國際技能競賽是中國的天下

採訪、攝影/黃偉翔

今(2016)年4月初,台灣各領域約30位的技能教練、選手以及裁判長,到中國做深度技術交流,其中擔任交流團團長的林聰明,是前勞動部職訓局局長、教育部政務次長。林聰明對中國的快速發展感到驚訝,更在專訪時直言,中國設備、師資、人才全到位,全國上下齊心發展技能人才,「未來一定是中國的天下。」

以下是專訪內容:(技職3.0以3.0簡稱,林聰明以林簡稱)

3.0問:請問是在什麼機緣下,才有這次兩岸技能競賽交流團?

林答:國際技能競賽目前有分區域,如歐洲、中南美、美洲、東南亞等,這些地區都會先舉辦各自的競賽,再參加國際技能競賽,但亞洲這邊還沒有,所以透過前立委,也曾是賢德惜福文教基金會董事長的周荃,她希望亞洲區可以成立一個區賽,彼此互相了解、切磋。

雖然中國在三年前才開始參加國際技能競賽,但他們崛起很快,設備很好、人才很多,又具備企圖心,我認為未來是中國的天下,所以開始思考兩岸可以開始相互交流,這是交流的起源。

由賢德惜福文教基金會主辦,帶領台灣技術菁英組織到中國做技術交流。(圖/吳世興攝影)

3.0問:國際賽上除了選手努力,各國裁判間的賽局也影響著競賽結果,另外,2021第46屆國際技能競賽主辦國的爭奪,中國似乎略佔上風,這也是搶先與中國交流的原因嗎?甚至希望亞洲區的國家可以團結起來?

林答:2021主辦國部分,中國很有機會。雖然歐洲那邊國家都很團結,但要亞洲競賽國間合作很難啦!因為過去前三名都是日本、台灣、韓國,爭來爭去都是這三個國家,所以彼此會互相提防。即使如此,還是可以相互切磋,特別是華人地區,馬來西亞、新加坡、澳門、香港,以及中國語言可以通,交流起來很方便,如果亞洲地區能有區域聯盟會更好,所以我們從兩岸深度交流開始,再進一步推展到亞洲,是當初的構想。

3.0問:這次交流,主要接觸中國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人社部),可否介紹一下此單位扮演的角色?

林答:這組織很龐大,業務相對起來,是我們的勞動部加上部分內政部的業務,主要負責職業訓練,還有養成訓練等。

中國很有企圖心,我們去的時候,他們的重要高級幹部都親自接待,但是因為政治關係,是以民間組織中國就業促進會來跟我們接觸,中國官方在後面,此組織的會長也是前人社部副部長,等於半官方的性質。我們也有官方的人一起去,但也是因為雙方政治問題,透過民間組織交流比較方便。

中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口。(圖/吳世興攝影)

3.0問:我們全台灣職校不到5台的5軸加工機,中國居然買了一整排,可見對競賽砸下了重金成本,這6天的行程中,他們哪些設施最讓您印象深刻?

林答:他們的設備沒有話講,一流的,台灣只是小兒科,譬如CNC或機器人,「他們擺滿整大片啊!」全部都是設備,完全可以容納世界賽的規格,譬如我們也有去天津職業訓練中心,真的太大了,每一個去看的校長或專家裁判都嚇死了,中國有的是錢跟設備,設備一流、人才又這麼多,選出來的人才也是一流,唯一就是缺少經驗或不夠瞭解競賽,如果他們一旦崛起,沒有一個國家贏得了他們。

一整排的設備讓台灣技術交流團瞠目結舌。(圖/吳世興攝影)
一整排的設備讓台灣技術交流團瞠目結舌。(圖/吳世興攝影)
中國人員解說設備。(圖/吳世興攝影)

3.0問:除了金錢與設備外,在培訓制度面上,有任何讓您印象深刻,覺得台灣可以學習中國的地方嗎?

林答:台灣值得學習的是團結。中國是整個國家動起來一起努力,中央到各省全面在提升技術人力素質。

3.0問:台灣在2000年政黨輪替後的一些政策,真的讓職業訓練受到重傷,甚至一蹶不振嗎?

林答:當時政黨輪替,民進黨對職業訓練的看法與過去差異很大,當時他們認為國際技能競賽只有一個人出去比賽,但他們不懂,這一個人是龐大一群人選出來的,沒看到背後的金字塔基底,所以砍了競賽預算,原本有30幾個職類,砍掉剩下10幾個,所以整個國際技能競賽表現進入了黑暗期。

一個政策影響層面很大,再加上他們(民進黨)認為應多發展服務業,所以把傳統機器設備讓民間處理,許多設備因此出問題,然後把職訓師調去從事就業服務,無形當中,許多職訓師就提前退休,然後被中國、越南延攬,人才外流,我認為台灣從當時就「一落千丈」!

2008年輪替後又開始起來,所以近幾屆台灣在國際技能競賽上的表現又回溫了。

過去參加30幾個項目,一下砍掉剩下10幾個,被砍掉的項目職類人才從過去得獎高峰跌了下來,中國因此介入,慢慢取代國際上的表現。

有金銀銅牌在前面當誘導,才會有人去練習,帶動培訓等;目標消失後,都往升學靠攏,無形中技能水準受到衝擊與下降。師資與設備都出問題,中區職訓中心也被迫轉型,整個結構都被破壞了。

以職業訓練來說,要從點點滴滴、基礎知識技術到專精、卓越,現在的話,訓練沒目標,何去何從?國家不重視,學校當然也就不重視。

3.0問:社福進入職訓後,有何影響?

林答:當初是勞工學者跟勞動部裡面建議的,但他們對職業訓練並不了解、對經濟體系不了解,沒有深度參與職業訓練,卻用有限的經驗來影響整個政策,職業訓練整個被扭曲,即使2008年政黨輪替,職業訓練似乎有點起來,但也為時已晚。這部分對台灣競爭力是重傷。

3.0問:中國參加國際技能競賽才第3屆,總得獎數卻已達世界第5,您如何看待中國急起直追的現象?

林答:我在中國實際參觀設備與深度座談,他們在技能面絕對是國際強者,台灣不是他們的對手,我們自己設備沒他們好,人才沒他們多,他們一個省的人口就比台灣多,就怕沒有國際級師資栽培,但他們也陸續找德國、日本、韓國等世界各國菁英協助培訓,台灣政府早就應該警覺!例如馬祥原這位資深國手,卻因為台灣沒前途,而到了中國發展,這樣國際人才就被挖走了,當然就會帶動中國技能的發展。(延伸閱讀:專訪/馬祥原:明年技能競賽台灣就要被中國超越了

中國上海確定舉辦2021技職國際賽。(圖/技職3.0資料庫)

3.0問:技能競賽成果是否反應一個國家整個教育與職業訓練系統的好壞呢?

林答:每一個人學到技能,都希望得到表彰,技術受到肯定,所以對基層的人是很大的鼓舞,代表國家重視,彼此互相切磋。以CNC為例,中國各省都有比賽,再透過全國選拔出最終的菁英,這榮耀多大?這對於他們一生的榮耀沒有話講,對於整體結構來講,行行出狀元的價值觀就出來了,不一定要念到碩博士,加上一些獎勵措施進來,整個技術層次就提升,包含韓國與日本也是一樣,因為前方有足夠的誘因,大家就會拼命,透過篩選過程,國家的整體技術素質就會提高。

譬如機器人,中國一個命令,就全體發展機器人,雖然短期不如台灣,但大家透過不斷的磨練,最後就會出頭。另外,中國策略性地分地區並結合產業特色發展重點職類,譬如北京、深圳等,各地區重點都不同,但資源集中。

延伸閱讀

專訪/馬祥原:明年技能競賽台灣就要被中國超越了

砸錢投資人才!中國六年追上中華隊競賽表現 科長:他們的方式不健康 

中國金牌技能選手 享受教授級待遇 國手酸:台灣選手不升學就沒飯吃

楊泮池:105大限是倒果為因 照顧學生比學校生存更重要

 

文/陳曼玲

攝影/陳秉宏

少子化衝擊讓105大限一觸即發,究竟是大學的危機還是學生的轉機?國內高教發展正站在歷史的轉捩點上,龍頭大學的意見又是如何?

國立臺灣大學校長楊泮池今(2016)年2月甫接任國立大學校院協會理事長,他於接受《評鑑雙月刊》專訪時表示,「高教105大限」的說法是倒果為因,外界不能只從學校的立場看問題。他認為,學生人數減少將使每位學生擁有更多教育經費,教育部應趁此時集中資源,提升學生競爭力,學校存亡問題則應交給市場機制。

台灣大學校長 楊泮池

楊泮池也建議政府鬆綁相關法令,讓大學教師可以開公司,給予教師走入企業界的誘因,創造產學雙贏局面。以下是專訪內容。

看學校不看學生  高教大限倒果為因

問:許多人擔心大學今年開始將出現倒閉潮,請問您對105高教大限的看法。

答:把學生人數大量減少當成高教生死攸關的「大限」,是從學校角度看問題,這是倒果為因,因為教育的目的是為了教育好學生,而不是為了辦學校。大學的責任在培養有競爭力的年輕人,學生人數減少後,每一個學生將可享受到更多的高教資源,學校可以把學生教得更好,讓學生得到更高品質的學習,更有競爭力與能力。

因此,學生減少的意義並不是負面的,這是趨勢,我們不能只為了學校的生存,就把105年界定為高教大限,而應反過來從學生的角度看,這是危機也是轉機。

現在進入全球化時代,當貢獻社會的人力不足時,政府除了繼續鼓勵生育外,勢必得從外部引進高階人才,但最應關心也最重要的課題,還是優先把臺灣自己的年輕人教好,讓他們更有國際競爭力,能夠幫助社會,而不是只關心學校生存不下去該怎麼辦。

集中資源顧好每位學生  學校存亡交給市場機制

問:教育部提出五年內讓50所大學合併轉型政策,您認為臺灣現有158所大學會太多嗎?

答:是太多,市場機制是無法不面對的。教育資源應該更集中,高教的方向不是為了150多所大學,高教的目的是為了讓臺灣17萬名孩子更有競爭力,而不是只關心有多少大學未來會變成怎麼樣。政府應該跳出學校的框架,站在更高點思考臺灣的高教問題在哪裡,看看其他國家如何提升國際競爭力。

荷蘭、瑞士的人口比我們少,競爭力卻很高,因為國家將每一個孩子照顧得很好,讓每個小孩適性發展,很有自信,可與國際競爭。所以我們應該反向思考,臺灣的人口不在多,而在精,整個高教的發展也是如此,應著重在如何讓每個小孩、每個學生得到更多教育資源,學得更好、更有競爭力、更能幫助社會。而現在正是一個契機,有機會讓這些孩子可以學得更好。

比起香港、澳門、中國大陸、新加坡,臺灣的大學生可以分得的高教資源明顯偏低,北大與北京清大每位學生享受到的資源是臺大的四、五倍以上。但其實臺灣投入的整體高教資源並不算少,卻被太多學校給分散了。高教資源應該分給學生還是學校?當然是以學生為主,可見問題在哪裡已經很清楚了,政府應該照顧好每一位學生,學校問題反而比較次要,而且也要考慮學校的轉型配套。

高教資源重分配  產學合作創雙贏

問:您贊成計算出每生單位成本,讓高教資源進行重分配嗎?

答:當大學生人數從20幾萬掉到17萬人,教育經費等於相對增加約40%,因此教育部應趁此時機重新分配高教資源;至於每生單位成本及學校定位,各校可有所不同,不必採取齊頭式的平等,否則只會讓臺灣高教完全沒有競爭力。

高教研究型大學與技職型大學應有不同的發展目標,在資源集中之下,各自培育出不同專長的學生,讓他們適才適性發展,在每個領域都能找到尊嚴,有自信做更好的事,共同協助讓社會更和諧、國家更有競爭力。

問:學生人數減少就會影響學雜費收入,教育資源不會相對減少嗎?

答:臺灣的大學學雜費與其他國家相較是偏低的,公立大學學雜費收入大多只占學校總經費的10%至15%,私立大學的占比則較高,但以目前的經濟情勢來看,國內大學要大幅調漲學雜費並不容易,且社會對於學雜費的看法也不盡相同。

除了政府經費挹注以及學雜費收入外,大學還有許多開源的方法,其中一個重要的管道就是與產業連結,將外界資源導入校園。大學應與民間企業適度合作,引進企業資源,培育出可以協助企業發展的人才,創造雙贏局面,讓臺灣的企業在各領域都能與世界競爭。

彈性鬆綁法令  給教師誘因走入業界

問:臺大在這方面做了很多,能否給政府或其他大學一些建議?

答:國家的制度一定要鬆綁。臺灣的高教資源與國外相差甚多,在政府短期內無法挹注大學龐大資源的情況下,教育部與科技部等部會應鬆綁相關法令,將產業資源引進大學。現在大學教授的薪資缺乏國際競爭力,連澳門都可以提供四、五倍的高薪挖角臺灣教授,請問我們要如何留住人才?政府不能一直用「愛國心」留人,要教授為國家社會無私奉獻,這只能感動一下子,絕非治本之道。

美國的大學教師一年只領九個月薪水,寒暑假不支薪,教授必須設法從研究計畫、建教合作或產學合作計畫為自己爭取額外的經費,若我們能將國內制度鬆綁,讓教授也參與業界研發,提出與業界發展方向有關的題目,然後將產學研究計畫或建教合作計畫的經費,一部分轉作教師的計畫主持費、一部分支持研究、一部分提供學生獎學金,並且讓大學教授在外兼職更有彈性,甚至在法令的規範下可借調至業界開公司,如此才能將研發成果產業化,也讓外界資源得以進來,大學才能更有競爭力。

問:您曾向政府部門提出這些構想嗎?

臺大一直向教育部提議,也在國家法令容許的範圍內做了許多突破,甚至還建議教育部開放大學設立衍生企業讓研發成果產業化,我認為臺灣未來勢必得這麼做。儘管有部分項目教育部已經在動了,但包括讓老師開公司、借調至業界、大學成立衍生公司等,整個制度面都應該更鬆綁,否則大學的研發成果只能留在校園。不給老師誘因,老師不會走出去。

政府應建立機制  鼓勵學校對外募款

問:臺灣的法令有時防弊重於興利,給老師誘因或與產業走太近,不怕被說是圖利老師嗎?

答:大學與產業結合做得最好的是美國史丹佛大學,每個老師都擁有好幾家公司,不僅教學好、研究強,創新更是世界有名,可見只要給老師動力(incentive),他們一定可以做得更好。當然,學校還是得評估教師在教學、研究上的表現是否良好,假如各方面都很好,就放手讓教師去做吧!

但現有的機制反而容易造成大家不夠努力、寧可吃大鍋飯的心態。曾有一所大學對外募款,一名企業主表示願意捐款,這對學校來說本來是件好事,沒想到其他學校得知後,便向教育部與科技部抱怨這學校既然有錢了,政府就不必給太多經費,結果該校經費甚至老師個人的計畫費,果真被大幅刪減。但事實上,捐款的經費大部分是專款專用,無法挪用至校務發展上。而且學校募款愈多,政府就應給予更多相對配合款作為鼓勵才對,若因為捐款愈多,經費就被刪減愈多,到最後還有學校敢對外募款嗎?

救失業  大學企業攜手開設博士專班

問:大學倒閉會造成教職員大量失業的社會問題,該怎麼處理?

答:輔導學校及教師轉型,與企業合作甚至投入企業,都是可行的方法。另外,博士生的就業問題往往出在博士只想找教職,不願意「就」其他行業才會失業,而非真的找不到工作;但企業也應為此負點責任,因為業界給博士的薪資,未必比一個碩士畢業生工作三、五年後來得高。建議企業界除了調整薪資,也可與大學合作,共同開設博士專班或學程,培育專門領域的博士級高階人才,才不會影響年輕人就讀博士班的意願。

縮減上課時數  提供學生創新環境

問:臺灣高教目前最大的困境與最應優先解決的問題是什麼?

答:我們的高教資源不集中,無法讓學生得到最好的發展,將會讓臺灣的國際競爭力陷於非常危險的處境。另外,臺灣的高教資源與國際差距太遠,聘不到好老師又頻被挖角,這是很危險的警訊。臺灣至少應有幾所大學能在亞洲地區與國際競爭,現在臺大還不錯,但若資源沒有繼續挹注,將會完全被拋在後面!

另外,教學制度的設計應該更有彈性,一學期上18週的課實在太長,全世界很少有像臺灣的大學一般,一學分設計如此多堂課,政府應該容許更短、更密集的課程,甚至有些課程不必在教室學習,網路上課即可承認學分。建議大學教授無需給學生太多知識的填鴨,而應給他們正確的觀念,以及發掘問題、解決問題與自主學習的能力,否則學生永遠無法比老師更卓越。

臺灣的優勢是人才,我們的孩子很聰明,應該多給他們機會學習創新。臺大希望能在制度中尋求最大彈性,創造一個友善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可以圓夢,盡情發揮想做的事,與不同領域的同學一起實現夢想。無論其他大學做得如何,我認為臺大一定得如此做,才不會辜負這麼多來臺大就讀的優秀學生的期望。

 

圖片來源:《評鑑雙月刊》第61期Jirka Matousek@flickr

本文轉載自合作媒體:《評鑑雙月刊》第61期,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延伸閱讀

【衍生企業專題1】什麼是衍生企業?

【衍生企業專題2】台灣大學面臨倒閉潮?中國大陸大學憑著校辦企業營收而自給自足

 

25年來臺灣大專校院學生數變動趨勢

 

文/許品鵑
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專員
/謝秉弘
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專案助理

 

學校能永續發展,最重要的關鍵在於源源不絕的生源。本文旨在探討臺灣25年來大專校院學生數的變動趨勢,分別從一般校院與技職校院、公立與私立學校、各學制等三面向之學生數變動進行探究,以了解高教發展現況與趨勢。

 

高教技職雙軌確立

由於臺灣早期係以勞力密集產業為主,配合國家產業發展,需要大量初、中階技術人員,就整體學生數而言,1990至2006年間技職體系(包含博士、碩士、學士與專科等級)學生數皆多於一般體系(包含博士、碩士與學士等級)學生數,直至2007年一般體系學生數成長至66.5萬人左右,才開始超越技職體系,並於2010年達到高峰之68.3萬人後,人數開始下滑。1990年一般體系有學生25.6萬人,技職體系有32萬人,至2014年,一般體系學生已達67.8萬人,占總學生50.6%,技職體系學生則有66.1萬人,兩者之差距逐漸縮小。

此外,由於1996年教育部開始推動第二條國道政策,確立了高等教育雙軌併行發展制,原本為主流之專科學校紛紛改制升格,學生結構也隨之轉變。技職體系學士等級(包含四技與二技)的學生數逐年攀升,從1990年僅有4,269人,至2003年已成長到39萬人,並於2008年突破50萬人,甚至超過一般體系學士等級(包含學士與二年制)的學生數。

 

私立學校學生數為公立學校兩倍多

由於解嚴與410教改運動之訴求,政府逐漸開放大專校院設立,然因政府經費有限,因此主要藉助私人興學的力量,公立學校數僅占整體大專校院數約三分之一,總體學生數以私校學生為大宗。1990年公立學校學生數為16.7萬人,私校為40.9萬人,至2014年,公立學校有學生43.5萬人,私立學校成長至90.5萬人,近25年間私立學校學生數約為公立學校之2倍至2.7倍。

此現象在技職體系更為明顯,25年來私立學校技職體系學生占總學生數之比例約在39.6%至49.0%,而公立學校技職體系學生之比例僅約8.8%至10.9%。這種公私立學生數的差距,一般體系相較於技職體系來得平衡,公立學校一般體系學生數占總學生數約17.8%至22.9%,私立學校一般體系學生數則約占25.1%至28.5%。

 

技職體系以培育學士生為主

在各等級的學生數變化部分,1990至1998年間以專科等級學生數所占比例最高,達總學生數之49.4%至54.7%,後因學校改制升格,專科等級學生數逐年遞減,學士等級學生數則隨之增長。期間因我國產業結構由勞力密集轉變為資本及技術密集產業,高級專業人才需求激增,亦使碩、博士培育數量大幅增加。學士、碩士及博士等級之學生數,1990年分別為23.9萬、1.8萬、4,437人,至2014年各增加為103.7萬、17.3萬、3.1萬人,成長約4.3、9.6及6.9倍。而計算各年度學生數差距與前年度學生數比的成長率,以碩士生在1999至2003年間成長最多,成長率皆在17.9%至27.8%左右。碩、博士等級學生數至2010年達到頂峰,分別為18.5萬和3.4萬人,占所有等級學生數13.8%和2.5%。

若就培育學生性質看各等級之學生數變化,技職體系之人才早期以培育專科等級學生為主,至2003年開始轉變以學士等級學生為主軸,且逐年增長,2014年已占技職體系學生數之79.1%。而博士生之培育則明顯集中在一般體系公立學校,約占7成以上比例,且私立學校自2002年才開始招收技職體系博士等級學生,至2014年,私立學校之技職體系博士等級學生數亦僅239人。

 

 

少子女化的挑戰

從1990年至2014年高等教育學生數與學制結構變化可知,技職校院在高教之人才培育已可與一般校院並駕齊驅,但也顯示技職教育的定位不再鮮明,逐漸向普通教育傾斜,且目前高等教育之人才培育也以私立學校為主。在面臨少子女化的衝擊下,臺灣已從學生沒有大學可讀的時代逐漸淪為大學沒有學生來讀的窘境,可以想見在教育資源分配上,原本就居於相對弱勢的私立學校與技職校院,勢必將面臨更巨大的挑戰。

 

圖片來源:《評鑑雙月刊》第60期

本文轉載自合作媒體:《評鑑雙月刊》第60期,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