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淑芬/口語化考題道盡技職淪沒的嘲諷

 

 

文/林淑芬(大安高工國文老師)

『抽到眾人想得到的大獎,可能會開心地自問:「怎麼會是我?」莫名其妙被推舉為班長,可能會驚訝地問同學:「怎麼會是我?」在一場意外中受傷,可能會哀怨地問上天:「怎麼會是我?」

「怎麼會是我?」崇禎皇帝憾恨自己被大臣所誤,束手看著朝廷覆亡;「怎麼會是我?」孫悟空一度疑惑,最終堅定地協助唐三藏完成夢想。人生總有些事,突如其來得沒法抵擋,但手中可能因此多了些選項,心智也會因此多一分增長。

請以「怎麼會是我」為題,寫一篇完整的文章,述說你的經驗、體會或看法。』-取自105統測作文題目

 

缺乏思考深度的考題

這個考題如果是出在君主時期的科舉考試,出題官必有「滿門抄斬」之險;如果出在民國白色恐怖時期,出題官恐怕難逃綠島思想改造的牢獄之災;如果出在會考或是學測的考試,只怕引來全國的韃伐,教育部部長必定會為了考題中引導文不周延的設計而頻頻致歉,親上媒體的火線努力滅火。

可是關係了十二萬考生的105學年度統一入學測驗作文題目,出了「思考邏輯」與「舉例」不當的嚴重疏失,竟然「悄然無聲」,聽不到批判、聽不到檢討聲、更聽不到專家學者的相關意見。

寂靜無聲的默然,悄然無息的忽視,恍如《寂静的春天》這本書的書名,舉用技職人才的小苗,在一場評鑑度失準的統一入學測驗當中,失去了公平競爭的機會。

《寂静的春天》促使美國於1972年禁止將DDT用於農業上,促使公眾普遍關注農藥與環境污染,帶來了一個生意盎然的生活空間。而一個設計不周延的「怎麼會是我」作文題目,能夠掀起一番改革力,帶給高職生一個昂首立足的新契機?

 

設計不周延 考題錯誤百出

如果直接略過引文,粗略的看待寫作題目,會覺得「易寫、好懂、易發揮」,不過是生活中的一個情緒語言罷了,一般的高職考生都能夠寫出生命相關的經驗與體會吧!

大部份的學生多半都會切入對這句話的負面情緒想法,並且擷取生活的「失敗經驗」而著手,因為「怎麼會是我?」常常是失敗生活經驗的情緒出口語。

然而,若仔細的分析引導文就會發現暗藏著好幾個不專業的嚴重缺點:

 

、引導文設計粗略,事例中的反應不符人情

「情」是指「內在的心情」而「境」則是指外在的環境與事件,兩者是相生相成,必須發乎人情,才能帶動「因景生情、因事興懷」的共鳴。

一般而言,「怎麼會是我?」通常所表達的情緒是沮喪、生氣甚而憤怒。可是考題中第一個事例就令人匪夷所思—「抽到眾人想得到的大獎,可能會開心的自問『怎麼會是我?』」這個事例與情緒的反應非常不合常理了!一般人中獎的反應應該是非常歡樂性的高呼:「哇,我太幸運了!這就是我!」,誰會發出「怎麼會是我?」的哀怨,大概只有精神狀況不佳或是不正常的人吧!

設計出令人傻眼的事例,只為了要粗暴的的植入題目,是非常荒謬的題目設計。

而第二個事例:「莫名其妙被推舉為班長,可能會驚訝地問同學:『怎麼會是我?』」,也是一種污蔑,「班長」一職角色非常重要,甚至是一種榮譽,也不是同學之間在嬉鬧之間即可輕易推舉,被推選為「班長」時,常人的反應也不會如此輕蔑的自我反問。

只有第三個受傷的例子較合情理,然而三個例子中竟含有二個不合人情的例子,粗略的設計可得而知之。

 

標點符號使用錯誤

每一個事例都是不同的事件,三個事件中,應該在相同的「怎麼會是我?」後,立刻以「;」來標示,除了可以使文句各自獨立,並且也可以帶出排比的效果。十二萬考生的大考,竟然會發生標點符號使用不當的缺失,真是貽笑大方。

 

引文設計,二個段落的思考邏輯不相契合。

引文一、二段之間的說明不夠周延,主旨也沒有連貫性。一般老師在第二個段落,會延續第一段的的事例,接著引導出「面對上述狀況,自己當如何自處?或是如何掌握這個當下的時機,扭轉出更好的收穫。」如果,引文加上這段的設計,或許邏輯性會流暢許多,也可以降低首段事例舉用不周延的缺失。

結果,考題的第二段,竟然又突兀的例舉出與第一段毫無關連的史例,更令人丈二金剛摸不著頭緒。

例證的使用目的是要烘托出論點,第二段引文的論點在於本段的結論「人生總有些事,突如其來得沒法抵擋,但手中可能因此多了些選項,心智也會因此多一分增長。」論點很明確,也能帶動學生思考。只是本段所舉用的例子又令人罪夷所思,仔細推敲更讓人有隱藏嘲諷的不舒服感受。

史例一:「崇禎皇帝憾恨自己被大臣所誤,束手看著朝廷覆亡」既然是覆亡之君,在哀號後,就沒有任何選項,只能懸樑自盡,悲慘的結束王國;而孫悟空投入取經的行列,在桀驁不馴的個性下屢屢與唐三藏發生衝突,後被誆騙戴上金箍,是在被迫中幫助唐三藏完成夢想,他也沒有選擇權。出題者為何要以「亡國之君」的悲切與「被迫修行」的孫行者為事例,二個「末路」的事例如何能推論出本段的論點──「生命有許多選項」?

獨偏「乖蹇悖離」的末路悲劇,又沒有提出「柳暗花明」的轉折歷程,二個「沒有選項下的心智成長」如何能與考題的論點相吻合?

 

四、事例舉用令人不舒服

出題者對高職生究竟有何偏見,才會舉用如此悲涼且嘲諷的事例。是諷喻技職教育即將走入末路,或是暗喻不受重視的高職生如孫行者一般,因為缺少了「升讀高中」的動機而淪為「世俗緊箍咒」的失敗者。

多少高職生的選讀動機,是因為喜歡操作,想練就一技之長,卻在一篇決定他們未來發展方向的統測作文考題,以荒腔走板的例證中,暗諷著高職生是虛有表象,卻不脫粗鄙的本質,沒有遠見的「沐猴而冠」。

 

五、考題的狹隘格局

在豐富的文史資料中,信手拈來俱是真英雄大豪傑、多的是不向命運低頭的勇士,項羽自刎垓下的豪氣、諸葛亮「明知其不可而仍為之」的忠心、蘇軾「山頭斜照卻相迎」的自在,他們都曾在生命最低潮中頻頻發出「怎麼會是我?」的感慨,卻可以在明確的生命目標中,迎向挑戰,努力營造不凡的生命高度。

生命歷程本來即是「不如意者十之八九」,筆者也沒有鄉愿的希望作文題目要為年輕人過度渲染未來的絕對光明,但是每個作文題目,都是要帶動學生的「生命省思能力」藉著審己以度人的開闊思考,走出生命的陰影。

但是此次題目的例舉不宜,情緒反應既不合邏輯又不符常情、又仿如嘲諷,著實不當。出題學者一旦缺乏「正向、積極」的引述說明,也會使題目失去了明確的指引,失去了帶動學生自我省思的寫作目的。

關係著十二萬學子的大考作文,社會普遍認為這是入闈後的審慎考題,但卻十分不周延、令人齒冷,也讓參加統測的學子恍然被取笑一般。「怎麼會是我?」口語化俏皮句式,充滿嘲諷的引導文思,已經緊張萬分參加考式的考生,只怕在敘述的文思中也難以凝練出深度的生命情懷,技職教育的學養地位將更不受尊重。

 

多元人才立足的包容社會

統測作文考題的命題核心,是針對十二萬考生、是針對為國家技職人才篩選的重要機制,但是透過上述的分析,105學年度統測作文命題的嚴謹度明顯失去應有水準,不僅失去引導學生「審己以度人」的高度,更失去了出題教授的學養高度。

統一入學測驗關乎高職生努力三年後的出路,作文是思辨力的呈現,考題中竟如此的遭受嘲弄,學生豈會不知,但是要衝出未來的遠景,他們仍要卯足勁撇開心中的不快,全力迎合題目來書寫,其情可憫,其境無人照管,更是堪憐。

臺灣的教育如果再不重視技職教育,失去了一群群願意投入技術操作的實力基礎,而全力吹捧「重理論而輕實作」的學術追求,將又再度淪回「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失衡就業市場,那麼臺灣社會也將在「群體的漠視中」逐漸的失去了臺灣人引以為傲的「務實、勤奮、包容」的特質。

 

封面圖片來源:Kelly Teague@flickr

 

謝其政/別讓技職與高教雞兔同籠 務實致用才是本質

 

技職體系(註1)與高教體系(註2)因生原不同,教育目標亦有所不同,因此不要雞兔同籠,使用相同的飼料餵養之,除浪費飼料外,也養不出健康茁壯的雞與兔。

活在多元需求的社會中,人們必須多元分工。天生我才,必有我用。每一個人只要擺對了位置,找到合適的舞台,就可在這對的舞台,發光、發熱。也許各舞台會因為社會觀念,對不同屬性的工作,職務有不同評價,甚至有不同價格與價值。我們都不否認,尤其傳統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士大夫觀念作祟下,白領、勞心者,很可能因衣著光鮮,拿著筆桿、守著電、守著辦公桌,似乎高人一等。早年因大學資源有限只要能擠入這道窄門,便可鯉魚一躍龍門。有了大學文憑的加持就等於買了一張勝利人生組的保單。曾幾何時,大學不再是窄門,大學畢業生多如過江之鯽。以為只要有大學文憑加持,便可進軍白領,坐領高薪,已經成了另一個神話。

在22k低薪魔咒下,媒體更強力撻伐政府無能,資方無良,讓大學畢業生薪資倒退了16年(剛好是馬扁政府在位時的騙政府)。低薪,孰令致之?政府及資方當然有無可推卸的責任。但是,剛剛大學畢業的社會新鮮人難道不用負責嗎?

首先筆者大膽挑戰提出一可能招來萬箭穿心攻訐的一個說法:有些人(有很多人)是不適合,也不需要上大學的。依大學法第一條大學以研究學術,培育人才,提升文化,服務社會,促進國家發展為宗旨……。學術研究講的是科學論證,邏輯推理、統計分析……等等,凡事都必須使用數學作為工具,讓數字說話,論證推理才具說服力。就算是社會科學,也要想辦法透過有效工具量化後,再經過數學模組之計算推出結論。我們必須承認,有很大比例的學生數理能力較差,相對邏輯推理能力也較薄弱。勉強上大學,尤其是勉強上學術研究型大學,原本就是一種美麗的錯誤。

就算是科技大學,也因背負著大學教育「學術研究」的神聖使命。雖然明知有很高比例的學生在課堂上是有聽沒有懂,尤其是在技職院校工學院的工程數學、機械系的力學、電機系的電學……等等都是必修課,都是艱深難懂的學科。在技職院校工學院除微積分、微分方程、傅立葉級數、線性代數…..等數學課程外,力學進入三維座標系統、電學的RC電路、RL電路、RCL電路……等課程強加在科技大學的大學生們身上,成為他們無法承受之重。就筆者任職期間所接觸的學生,基本三角函數之定義、計算都還搞不清楚,二維座標的力系概念都還一知半解的學生,面對上開進階課程時,除少數具有數學及抽象概念思考能力者外,大多數的學生修習進階課程之後,搞不懂得還是搞不懂,一知半解的還是一知半解。若干年後頂著○○科技大學畢業(有些還是碩士)的光環,以傑出校友身分返回母校。當然這些傑出校友,確給這些曾為人師的我們,帶來些許的與有榮焉。但若深探之,則難免有些惆悵。

筆者多次強調技職教育實習課程為其核心,不只在高職端如此,就算在科技大學端,亦復如是。然現存於台灣從專科學校一路升格到科技大學,其師資結構主要來自高校體系,他們大都頂著台清交等知名大學博士的光環,用高教體系之思維與標準,要求技職體系的學生。在科技大學的師生之間,因腦子裏頭裝著兩個世界的想法:

來自高教體系在技職體系的老師們,因為有堅實的數理基礎,在其觀念中,任何學理都必須經過證明之後可在實務上應用之。是笛卡爾Descartes(1596~1650)的忠實信徒,是無可救藥的懷疑主義(Skepticism)者,堅信任何未經證明的事件均不承認其為真。在大學背負著「學術研究」的神聖使命的桂冠下,此種嚴謹治學態度與方法,是令人敬佩的。

技職體系的學生原本數理基礎較薄弱,這本來就是客觀存在的事實。社會科學或語文訓練,可經由增加課程練習、反覆訓練以提其能力。但數理課程,並非多加幾堂課、多背幾則數學公式便可提升數學能力的。在部分學生的觀念裡,別跟我講那麼多的學理,推導這些不是我們這個世界的人能理解,或應理解的定理、原理,你只需告訴我應如何操作?告訴我基本操作的SOP及安全守則,然後我依此基本操作的SOP及安全守則反覆練習直到精熟即可。

在科技大學老師認真的教授,可能是不食人間煙火的艱深學理裡,沉浸在其數學符號的王國中。學生則陷入學習無功的深淵中,過著大學生活的每一天,在這1460個日子裡,很難找到舞台,盡情揮灑,獲得成就感得滿足,因自信心被嚴重打擊,甚至懷疑自己是不是適合上大學?畢業後因專業技能、基本素養與業界期待有太大落差,再加上這些大學生們,頂著大學畢業的光環,往往放不下身段,畢業即失業成了這一代年輕人揮之不去的夢魘。

 

註1:技職體系泛指國中畢業後便進入高職就學,以學習各種不同行業技能為主要目的。其後為因應民意,將若干專校大幅改制科技大學,從高職到科技大學此教育管道稱技職體系。

註2:高教體系泛指從普通高中一路拼升大學,這些大學以學術研究為主,屬學術型大學。

 

圖片來源:Bosque Village@flickr

 

楊泮池:105大限是倒果為因 照顧學生比學校生存更重要

 

文/陳曼玲

攝影/陳秉宏

少子化衝擊讓105大限一觸即發,究竟是大學的危機還是學生的轉機?國內高教發展正站在歷史的轉捩點上,龍頭大學的意見又是如何?

國立臺灣大學校長楊泮池今(2016)年2月甫接任國立大學校院協會理事長,他於接受《評鑑雙月刊》專訪時表示,「高教105大限」的說法是倒果為因,外界不能只從學校的立場看問題。他認為,學生人數減少將使每位學生擁有更多教育經費,教育部應趁此時集中資源,提升學生競爭力,學校存亡問題則應交給市場機制。

台灣大學校長 楊泮池

楊泮池也建議政府鬆綁相關法令,讓大學教師可以開公司,給予教師走入企業界的誘因,創造產學雙贏局面。以下是專訪內容。

看學校不看學生  高教大限倒果為因

問:許多人擔心大學今年開始將出現倒閉潮,請問您對105高教大限的看法。

答:把學生人數大量減少當成高教生死攸關的「大限」,是從學校角度看問題,這是倒果為因,因為教育的目的是為了教育好學生,而不是為了辦學校。大學的責任在培養有競爭力的年輕人,學生人數減少後,每一個學生將可享受到更多的高教資源,學校可以把學生教得更好,讓學生得到更高品質的學習,更有競爭力與能力。

因此,學生減少的意義並不是負面的,這是趨勢,我們不能只為了學校的生存,就把105年界定為高教大限,而應反過來從學生的角度看,這是危機也是轉機。

現在進入全球化時代,當貢獻社會的人力不足時,政府除了繼續鼓勵生育外,勢必得從外部引進高階人才,但最應關心也最重要的課題,還是優先把臺灣自己的年輕人教好,讓他們更有國際競爭力,能夠幫助社會,而不是只關心學校生存不下去該怎麼辦。

集中資源顧好每位學生  學校存亡交給市場機制

問:教育部提出五年內讓50所大學合併轉型政策,您認為臺灣現有158所大學會太多嗎?

答:是太多,市場機制是無法不面對的。教育資源應該更集中,高教的方向不是為了150多所大學,高教的目的是為了讓臺灣17萬名孩子更有競爭力,而不是只關心有多少大學未來會變成怎麼樣。政府應該跳出學校的框架,站在更高點思考臺灣的高教問題在哪裡,看看其他國家如何提升國際競爭力。

荷蘭、瑞士的人口比我們少,競爭力卻很高,因為國家將每一個孩子照顧得很好,讓每個小孩適性發展,很有自信,可與國際競爭。所以我們應該反向思考,臺灣的人口不在多,而在精,整個高教的發展也是如此,應著重在如何讓每個小孩、每個學生得到更多教育資源,學得更好、更有競爭力、更能幫助社會。而現在正是一個契機,有機會讓這些孩子可以學得更好。

比起香港、澳門、中國大陸、新加坡,臺灣的大學生可以分得的高教資源明顯偏低,北大與北京清大每位學生享受到的資源是臺大的四、五倍以上。但其實臺灣投入的整體高教資源並不算少,卻被太多學校給分散了。高教資源應該分給學生還是學校?當然是以學生為主,可見問題在哪裡已經很清楚了,政府應該照顧好每一位學生,學校問題反而比較次要,而且也要考慮學校的轉型配套。

高教資源重分配  產學合作創雙贏

問:您贊成計算出每生單位成本,讓高教資源進行重分配嗎?

答:當大學生人數從20幾萬掉到17萬人,教育經費等於相對增加約40%,因此教育部應趁此時機重新分配高教資源;至於每生單位成本及學校定位,各校可有所不同,不必採取齊頭式的平等,否則只會讓臺灣高教完全沒有競爭力。

高教研究型大學與技職型大學應有不同的發展目標,在資源集中之下,各自培育出不同專長的學生,讓他們適才適性發展,在每個領域都能找到尊嚴,有自信做更好的事,共同協助讓社會更和諧、國家更有競爭力。

問:學生人數減少就會影響學雜費收入,教育資源不會相對減少嗎?

答:臺灣的大學學雜費與其他國家相較是偏低的,公立大學學雜費收入大多只占學校總經費的10%至15%,私立大學的占比則較高,但以目前的經濟情勢來看,國內大學要大幅調漲學雜費並不容易,且社會對於學雜費的看法也不盡相同。

除了政府經費挹注以及學雜費收入外,大學還有許多開源的方法,其中一個重要的管道就是與產業連結,將外界資源導入校園。大學應與民間企業適度合作,引進企業資源,培育出可以協助企業發展的人才,創造雙贏局面,讓臺灣的企業在各領域都能與世界競爭。

彈性鬆綁法令  給教師誘因走入業界

問:臺大在這方面做了很多,能否給政府或其他大學一些建議?

答:國家的制度一定要鬆綁。臺灣的高教資源與國外相差甚多,在政府短期內無法挹注大學龐大資源的情況下,教育部與科技部等部會應鬆綁相關法令,將產業資源引進大學。現在大學教授的薪資缺乏國際競爭力,連澳門都可以提供四、五倍的高薪挖角臺灣教授,請問我們要如何留住人才?政府不能一直用「愛國心」留人,要教授為國家社會無私奉獻,這只能感動一下子,絕非治本之道。

美國的大學教師一年只領九個月薪水,寒暑假不支薪,教授必須設法從研究計畫、建教合作或產學合作計畫為自己爭取額外的經費,若我們能將國內制度鬆綁,讓教授也參與業界研發,提出與業界發展方向有關的題目,然後將產學研究計畫或建教合作計畫的經費,一部分轉作教師的計畫主持費、一部分支持研究、一部分提供學生獎學金,並且讓大學教授在外兼職更有彈性,甚至在法令的規範下可借調至業界開公司,如此才能將研發成果產業化,也讓外界資源得以進來,大學才能更有競爭力。

問:您曾向政府部門提出這些構想嗎?

臺大一直向教育部提議,也在國家法令容許的範圍內做了許多突破,甚至還建議教育部開放大學設立衍生企業讓研發成果產業化,我認為臺灣未來勢必得這麼做。儘管有部分項目教育部已經在動了,但包括讓老師開公司、借調至業界、大學成立衍生公司等,整個制度面都應該更鬆綁,否則大學的研發成果只能留在校園。不給老師誘因,老師不會走出去。

政府應建立機制  鼓勵學校對外募款

問:臺灣的法令有時防弊重於興利,給老師誘因或與產業走太近,不怕被說是圖利老師嗎?

答:大學與產業結合做得最好的是美國史丹佛大學,每個老師都擁有好幾家公司,不僅教學好、研究強,創新更是世界有名,可見只要給老師動力(incentive),他們一定可以做得更好。當然,學校還是得評估教師在教學、研究上的表現是否良好,假如各方面都很好,就放手讓教師去做吧!

但現有的機制反而容易造成大家不夠努力、寧可吃大鍋飯的心態。曾有一所大學對外募款,一名企業主表示願意捐款,這對學校來說本來是件好事,沒想到其他學校得知後,便向教育部與科技部抱怨這學校既然有錢了,政府就不必給太多經費,結果該校經費甚至老師個人的計畫費,果真被大幅刪減。但事實上,捐款的經費大部分是專款專用,無法挪用至校務發展上。而且學校募款愈多,政府就應給予更多相對配合款作為鼓勵才對,若因為捐款愈多,經費就被刪減愈多,到最後還有學校敢對外募款嗎?

救失業  大學企業攜手開設博士專班

問:大學倒閉會造成教職員大量失業的社會問題,該怎麼處理?

答:輔導學校及教師轉型,與企業合作甚至投入企業,都是可行的方法。另外,博士生的就業問題往往出在博士只想找教職,不願意「就」其他行業才會失業,而非真的找不到工作;但企業也應為此負點責任,因為業界給博士的薪資,未必比一個碩士畢業生工作三、五年後來得高。建議企業界除了調整薪資,也可與大學合作,共同開設博士專班或學程,培育專門領域的博士級高階人才,才不會影響年輕人就讀博士班的意願。

縮減上課時數  提供學生創新環境

問:臺灣高教目前最大的困境與最應優先解決的問題是什麼?

答:我們的高教資源不集中,無法讓學生得到最好的發展,將會讓臺灣的國際競爭力陷於非常危險的處境。另外,臺灣的高教資源與國際差距太遠,聘不到好老師又頻被挖角,這是很危險的警訊。臺灣至少應有幾所大學能在亞洲地區與國際競爭,現在臺大還不錯,但若資源沒有繼續挹注,將會完全被拋在後面!

另外,教學制度的設計應該更有彈性,一學期上18週的課實在太長,全世界很少有像臺灣的大學一般,一學分設計如此多堂課,政府應該容許更短、更密集的課程,甚至有些課程不必在教室學習,網路上課即可承認學分。建議大學教授無需給學生太多知識的填鴨,而應給他們正確的觀念,以及發掘問題、解決問題與自主學習的能力,否則學生永遠無法比老師更卓越。

臺灣的優勢是人才,我們的孩子很聰明,應該多給他們機會學習創新。臺大希望能在制度中尋求最大彈性,創造一個友善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可以圓夢,盡情發揮想做的事,與不同領域的同學一起實現夢想。無論其他大學做得如何,我認為臺大一定得如此做,才不會辜負這麼多來臺大就讀的優秀學生的期望。

 

圖片來源:《評鑑雙月刊》第61期Jirka Matousek@flickr

本文轉載自合作媒體:《評鑑雙月刊》第61期,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延伸閱讀

【衍生企業專題1】什麼是衍生企業?

【衍生企業專題2】台灣大學面臨倒閉潮?中國大陸大學憑著校辦企業營收而自給自足

 

25年來臺灣大專校院學生數變動趨勢

 

文/許品鵑
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專員
/謝秉弘
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專案助理

 

學校能永續發展,最重要的關鍵在於源源不絕的生源。本文旨在探討臺灣25年來大專校院學生數的變動趨勢,分別從一般校院與技職校院、公立與私立學校、各學制等三面向之學生數變動進行探究,以了解高教發展現況與趨勢。

 

高教技職雙軌確立

由於臺灣早期係以勞力密集產業為主,配合國家產業發展,需要大量初、中階技術人員,就整體學生數而言,1990至2006年間技職體系(包含博士、碩士、學士與專科等級)學生數皆多於一般體系(包含博士、碩士與學士等級)學生數,直至2007年一般體系學生數成長至66.5萬人左右,才開始超越技職體系,並於2010年達到高峰之68.3萬人後,人數開始下滑。1990年一般體系有學生25.6萬人,技職體系有32萬人,至2014年,一般體系學生已達67.8萬人,占總學生50.6%,技職體系學生則有66.1萬人,兩者之差距逐漸縮小。

此外,由於1996年教育部開始推動第二條國道政策,確立了高等教育雙軌併行發展制,原本為主流之專科學校紛紛改制升格,學生結構也隨之轉變。技職體系學士等級(包含四技與二技)的學生數逐年攀升,從1990年僅有4,269人,至2003年已成長到39萬人,並於2008年突破50萬人,甚至超過一般體系學士等級(包含學士與二年制)的學生數。

 

私立學校學生數為公立學校兩倍多

由於解嚴與410教改運動之訴求,政府逐漸開放大專校院設立,然因政府經費有限,因此主要藉助私人興學的力量,公立學校數僅占整體大專校院數約三分之一,總體學生數以私校學生為大宗。1990年公立學校學生數為16.7萬人,私校為40.9萬人,至2014年,公立學校有學生43.5萬人,私立學校成長至90.5萬人,近25年間私立學校學生數約為公立學校之2倍至2.7倍。

此現象在技職體系更為明顯,25年來私立學校技職體系學生占總學生數之比例約在39.6%至49.0%,而公立學校技職體系學生之比例僅約8.8%至10.9%。這種公私立學生數的差距,一般體系相較於技職體系來得平衡,公立學校一般體系學生數占總學生數約17.8%至22.9%,私立學校一般體系學生數則約占25.1%至28.5%。

 

技職體系以培育學士生為主

在各等級的學生數變化部分,1990至1998年間以專科等級學生數所占比例最高,達總學生數之49.4%至54.7%,後因學校改制升格,專科等級學生數逐年遞減,學士等級學生數則隨之增長。期間因我國產業結構由勞力密集轉變為資本及技術密集產業,高級專業人才需求激增,亦使碩、博士培育數量大幅增加。學士、碩士及博士等級之學生數,1990年分別為23.9萬、1.8萬、4,437人,至2014年各增加為103.7萬、17.3萬、3.1萬人,成長約4.3、9.6及6.9倍。而計算各年度學生數差距與前年度學生數比的成長率,以碩士生在1999至2003年間成長最多,成長率皆在17.9%至27.8%左右。碩、博士等級學生數至2010年達到頂峰,分別為18.5萬和3.4萬人,占所有等級學生數13.8%和2.5%。

若就培育學生性質看各等級之學生數變化,技職體系之人才早期以培育專科等級學生為主,至2003年開始轉變以學士等級學生為主軸,且逐年增長,2014年已占技職體系學生數之79.1%。而博士生之培育則明顯集中在一般體系公立學校,約占7成以上比例,且私立學校自2002年才開始招收技職體系博士等級學生,至2014年,私立學校之技職體系博士等級學生數亦僅239人。

 

 

少子女化的挑戰

從1990年至2014年高等教育學生數與學制結構變化可知,技職校院在高教之人才培育已可與一般校院並駕齊驅,但也顯示技職教育的定位不再鮮明,逐漸向普通教育傾斜,且目前高等教育之人才培育也以私立學校為主。在面臨少子女化的衝擊下,臺灣已從學生沒有大學可讀的時代逐漸淪為大學沒有學生來讀的窘境,可以想見在教育資源分配上,原本就居於相對弱勢的私立學校與技職校院,勢必將面臨更巨大的挑戰。

 

圖片來源:《評鑑雙月刊》第60期

本文轉載自合作媒體:《評鑑雙月刊》第60期,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謝其政/教改N年不變的是:技職是「磨」出來而非「考」出來

 

文/謝其政(退休教師)

12年國教風風雨雨的走過2年,也被媒體、學生、家長與基層教師撻伐了2年。教改20年了,到底尚未教改的20年前,我們教育出了什麼問題?犯了何種滔天大罪而觸犯天條,必除之而後快。

為方便說明,本文將教改前定義為:大學聯考一試定終生,大學錄取率仍在50%以下;高中(職)亦使用學測成績,各個學區使用相同試題,依此試題之原始分數排序由學生選填自己喜歡的學校,也是一試定終生的時代。

教改後是指近20年來為減輕學生升學壓力,及為了照顧各種不同族群學生之興趣、性向所推出大學多元入學方案,這些多元包含有:繁星計畫、推甄、聯合登記分發、指考……等等。在這個時代,也正是各類型技職院校大量從專校升格技術學院、科技大學的年代。

四技二專也開通了另一條升學管道,技職體系學生也開啟升學之風,上大學成了這個時代的全民運動,高等教育錄取率超過100%,原始分數滿分500分,僅需18分便可上大學,道盡了此一時代大學端教育的量變與質變。

考試 104年度技藝競賽海事水產類
技藝競賽前的筆試。(圖/黃偉翔攝影)

 

在本專欄中筆者已從各種不同面向,提出技職體系應揚棄一窩峰升學的士大夫觀念。種種跡證顯示,只要身懷技術就就能創造舞台,舞台上的你必因被需要而獲得掌聲。所謂台上十分鐘台下十年功,要在舞台上獲得滿堂彩,那是一個「磨」的技術活。

技職體系的教育對象本來就不屬於精英教育,在民國六、七十年代台灣有所謂的八大省工(註1) ,八大省工的學生在學期間,幾乎都埋首於技能學習,並從中「磨」出各單位行業所應具備的厚實基本功。從八大省工走出校門的畢業生,幾乎都不升學,也沒有相關升學管道,直接投入台灣工業建設,成為當時台灣經濟建設中不可或缺的技術尖兵。

看看過去,想想現在,展望未來,八大省工自今仍在。在過去,台中高工、高雄高工,是學長們用精湛的技術擦亮了他們的金字招牌。現在的大安高工,以亮麗的升學榜單,展現其卓越。未來呢?現在的技職教育因為以升學為導向,在高工的核心課程「實習課」從早期每週授課14節課,縮減到每週4~12節課,且被縮減授課時數的「實習課」,真正落實學生自己動手做的畫面已不多見。反諷的是,在號稱黑手的若干實習課程中,學生經過半日或整整一日課程洗禮後,雙手依舊是潔白如初的場景是常態。筆者不願指控學生不認真學習,或老師不認真教學。其實他們確實是在上實習課,只不過是因應四技二專升學考試之需,改上「紙上實習」罷了。缺少了實兵演練的「實習課」,怎能「磨」出各單位行業所應具備的厚實基本功。

實習 汽車技術 技職 技能競賽分區賽
學生努力做汽車引擎的故障排除。(圖/黃偉翔攝影)

 

全民都上大學的時代,除若干仍能堅守原則者外,量大且又近乎零篩選的科技大學所培養出的「所謂大學畢業生」,對個人能力及競爭力上的提升有限,已是不爭的事實。為了準備升學,在考試引導教學的氛圍下,最最能讓技職體系學生在學習的路上找回信心、舞台與成就感的實習課,怎可被無情閹割?教改20年,真正要改的不是入學方式,也不是把心思放在如何降低學生的功課負擔上。要改的是,認清每一個階段在各種不同屬性的學校之功能與定位。在技職體系,要贏得尊敬,首要為技術,次要仍為技術,第三還是技術。有關學生課業負擔乙節,至少在筆者30年職校教學經驗,不是學生功課壓力太大,而是時間太多,尤其是職校學生,這也許只是筆者個人短見,可能有賴嚴謹論證,方可定論。不過多位同為職校老師都有此看法,也是事實。

在台灣經濟建設大道上,技職教育體系應扮演何種角色?筆者以為首要功課是在「磨」技術。在自己的專業技術領域中,展現他人無法取而代之的獨門技術,不僅可以獲得舞台,更應要有「只要我具有他人無法取而代之的獨門技術,就可以創造舞台,並且可以在自己的舞台上,獲得滿堂彩的信心與霸氣。」

教改20年,12年國教也已上路2年,面對技職體系學生將漸漸失去競爭力,失去舞台的嚴峻問題著墨不多。大環境應強力倡導職業無貴賤理念,並在政策面營造只要「座擁技術便是座擁金山」的環境。在技職教育此一環節上,就應好好的「磨」出技術的基本功,問題在技術水平,不在考上哪一所技專院校,也不在有幾張技術士證。技術、技術還是技術,在技職體系中能「磨」出技術,就是王道。

 

註1:八大省工從北到南為大安高工、新竹高工、台中高工、彰化高工、嘉義高工、台南高工、高雄高工及東部的花蓮高工。

 

延伸閱讀

謝其政/職校老師們 請捍衛工科實習課的核心價值

謝其政/拼升學、辦學績優 被綁架的技術士證

 

廣播特輯/3.0邀技職司長與北科校長聊技職生權益與趨勢

 

國際青年節(3/29)當日,《技職教育3.0》創辦人黃偉翔受邀當教育廣播電台節目《技職最前線》當一日主持,現場訪問技職司長馬湘萍以及北科大校長姚立德,探討關於技職選手權益、校園實做課現況,以及技職未來發展趨勢等議題。

針對「技優生進明星科大後,卻因為學科能力不足被退學或是轉系,技藝並沒有延續下去」的問題,馬湘萍表示:政府將會加強就業輔導、接軌以及技術精進,並已經預計未來在106學年度對對此進行技優生的輔導計畫。

而黃偉翔則點出「學校重視升學忽略技術」的情形,姚立德表示,北科大在這方面已經與勞動力發展署合作開辦產學訓專班,讓夜間部的學生第一年就接受1800小時的訓練,希望一年之後可以獲得乙級技術士證。後續三年讓學生到業界工作,晚上在學校學習理論,到最後一年再到職訓中心接受訓練,以甲級技術士證為目標,扎實的培養學生的實作能力。

節目中黃偉翔也詢問到「工業4.0」,對於未來自動化、智慧化、互聯網、物聯網的趨勢,技職教育如何面對這樣的挑戰,馬湘萍司長表示去年10月已經邀請科大來討論課程、學習該怎麼做改變,希望未來的人才會更紮實、並具備跨領域協調和溝通的能力。

最後黃偉翔問到「科技大學招收高中生,其與技職生之間的互動或研究上的表現」的差異性?姚立德認為,高中生進入科大就讀,雖然教學上有所不同、需要適應,但多元一定是有利的環境,可以為雙方學習效果加成。高中生數理基礎較好、實作能力較弱,在就讀大三大四的時候,高中、高職生已經無異了,但是彼此之間互補的能力卻是可以互相切磋,彼此扶持成長。

 

《技職最前線》3/29,「技職最前線」青年站上主播台 56週年台慶特別企劃!技職教育3.0創辦人黃偉翔與教育部技職司司長馬湘萍、國立台北科技大學校長姚立德對談技優生發展與技職教育未來趨勢

廣播連結(收聽點我)

 

 

 

以下為逐字稿 

文/蔡明純、陳宥達、林哲維、曾建翔、葉建宏

潔:季潔主持人;愷:陳愷主持人;馬:馬湘萍司長;姚:姚立德校長;翔:黃偉翔創辦人

潔:歡迎所有聽眾朋友進入今天的技職最前線,我是季潔。

愷:我是陳愷。

季:好的,我們今天呢算是我們臺慶的特別企劃,就是青年站上主播臺。

愷:是,我們這個臺慶是在3/29,青年節不過這個青年節對我已經太遙遠了。

潔:噢不會!你今天在錄音室非常的年輕(愷:謝謝,OK.)雖然聽眾朋友看不到。

愷:好!今天我們臺慶噢!從早上到現在,我們整個電台是做了一系列一個一般講的特殊節目,(特別節目)一般講的是節目內容,可是我們是進行節目的方式,那我們今天節目的方式就是,真正讓我們的青年進入到我們的主播臺,然後把我們的主持棒交給他們,由他們來發聲。

潔:是!然後今天我們節目當中也請到了重量級的來賓要陪伴我們。

愷:是!讓我們青年好好地把我們不敢問的話來問他們 (季潔:哈哈哈哈) 。

愷:好!那我們的特別來賓到底是誰介紹一下。

潔:好!今天非常開心,因為我們這個節目最主要就是教育部技職司的大力支

持,所以今天司長親自來到節目當中,我們要歡迎的就是教育部技職司的馬湘萍司長,歡迎司長~

馬:聽眾朋友大家好,我是教育部技職司長馬湘萍,很開心來到教育廣播電,跟

大家聊聊技職教育 (季潔:是)。

愷:OK,我們第二位特別來賓是我們季潔母校的校長 (季潔:對~沒錯) 。

年輕帥氣 (季潔:哈哈哈哈),我覺得我應該把我的皮衣給他穿。

潔:而且他非常的用心,他是我們國立臺北科技大學的校長,他同時也是國立

科技大學校院的協會理事長,姚立德校長,校長好~

姚:各位聽眾大家好,我是臺北科大校長姚立德。

愷:是,那第三位來賓呢,我自己這樣講,是我們今天的主角,季潔幫我們介紹

一下。

潔:好,他呢,真的非常的不容易喔,年紀很輕,然後靠自己的力量成立了一個

網路的平台,叫做《技職教育3.0》,他是創辦人也是總編輯也是執行長,而且最近呢我們《技職教育3.0》也進入了《第十二屆Keep Working夢想資助計畫》的決賽,哈囉歡迎偉翔。

翔:各位聽眾朋友大家好,我是《技職教育3.0》的創辦人黃偉翔。

愷:是,那偉翔今天你是我們主角,我們剛雖然有簡單的介紹,可是我們說今天是青年站到主播臺,那你到底多年輕阿。

翔:我今年26歲 。

愷:唉!26歲(的我)我到底在幹嘛阿,對社會議題毫無關心,不過你真的很棒喔!(因為)這個《技職教育3.0》,你真的對我們技職教育做了很多的分想法和貢獻。那我們就來談一談,你當初為什麼會想創辦《技職教育3.0》。我覺得年輕人應該是走一些娛樂性、走一些其他那種其他創業、可以賺大錢的東西,你怎麼會去做這個網站。

翔:其實技職教育裡面也有很多很好玩的,像現在再推的Maker,等一下司長應該也會有提,那為什麼要做這個,那(可能)分享一個小故事就是說,我剛考上台科大的時候,那時候我記得我在班上當導師,那時候班上有個學生,他很喜歡玩模型,(可能因為)他那時候高三他必須面臨考試,但另一方面我去進一步了解之後,他其實是個業餘的玩具模型家,是個小有名氣的,那模型都是自己做,那為什麼對他印象深刻呢,因為他有一次(就是)請我去介紹旁邊的復興美工的設計(學生),因為他想要替他的模型上顏色,他想學色彩學,那時候從現在看過去就是說,他可以因為一個動念、一個興趣,他去做選擇,這樣很好嘛對不對,可是那時候畢竟高三,他就是必須學習,然後就去考試,後來就是到了私立科大去,因為學術基礎可能不是那麼好,那後來兩年後,我們再見的時候,他已經沒有再談論他的興趣了,那一般我們就會覺得說,像我們現在會很常談到,像吳寶春、李安,他們追求技藝,可是再回頭我過來看,像他們這樣的孩子,這些吳寶春們,怎樣去幫助他們、去持續他們的技藝,對,那我想這是一個,可能想說是做這件事情的初衷。

愷:是,我覺得,你這理想真是太大了,可能比很多的教育家更偉大你知道嗎,我不知道待會你這樣談完,是不是歷任的從事技職教育的人都汗顏,不過你講的沒有錯,「吳寶春們」,我覺得你這故事太棒了。好,那季潔,你有沒有什麼問題要問一下我們偉翔。

潔:其實我覺得偉翔蠻特別的,他其實高職在畢業的時候你好像拿到了機械類的我們在北區的榜首這樣子,其實你在技職教育這塊,後來你也去念了臺灣科技大學,那你可不可以也跟所有的聽眾朋友來分享(就是說),《技職教育3.0》的開始,因為我覺得這是非常不容易的,因為一開始是非常辛苦的狀況。

翔:一開始的話,其實就有點類似像選技職好好讀這種觀念,就是說我想把技職好的一面給呈現出來,因為我研究所的時候到台大,台大是比較相對比較多科系,那就到了些,像新聞所或是用臺灣大學聯盟到師大去學一些基礎教育的理論,後來方向就轉了,從原本想要介紹那種正面(但我現在也是會去報導那種勵志的翻身的故事),但後來我更著重在譬如:像政策或是說權益,像我(剛剛)等一下會問到這一塊。

愷:好,不過說(問題你)這邊你有跳了一下,剛剛就是說你有發覺吳寶春們,你看起來是個會讀書的孩子,乖寶寶不做,去搞這樣一個,所謂的《技職教育3.0》的網路,然後開始去做這樣一個討論,那這個剛開始做有遇到怎麼樣,我常講說你年輕人也是一種創業或者一種行動,那麼技職孩子重要的就是他的執行力,你是怎麼去做這麼一個東西,那麼有沒有遇到什麼困難。

翔:困難其實蠻多的,因為譬如我本身我是機械背景,但做這個你需要教育背景專業,那你可能還要懂立法的一些流程,那你還要有媒體的專業,剛好我是在台大讀書,那資源我是可以取用的,我基本上在一些專業上的,因為做這些事,最重要的是專業,專業上的技能,我都是透過像學校的資源,然後去做進一步的技能的加強,應該這樣講。

愷:OK我想偉翔先初步的介紹他這樣的一個《技職教育3.0》,以他這樣的背景我想,聽眾們已經對他這樣的熱情已經有了初步的印象,我想接下來我們另外兩位特別來賓還是趕快來先問一下,要不然今天我們的機會就沒了。

潔:(哈哈哈),沒錯,尤其我們技職司的司長是親自來到我們教育廣播電台來陪伴所有聽眾,那現在就是說我們技職教育大概會朝幾個出發,譬如非常重視實作,還有創新製造的部份還有國際化,那可不可以先請司長聊聊就是說,現在的技職教育的狀況是怎麼樣呢。

馬:跟聽眾朋友很簡單的說明一下技職教育的發展背景跟現在的一個狀況以及正在推重的幾個重大政策,那其實在民國50年代左右,當時臺灣的社會是整個進出口的擴張時期,中小企業他的蓬勃發展,他需要的是比較基礎的工商的人力,所以當時是有我們的高級職校也是現在講的高職來support這樣的一個基礎的人力,另外的就是專科學校,當時的專科學校大約有14所左右,到了這個60年代,整個資本技術密集我們需要更高層的技職人力,在民國63年就成立的第一所的技職校院,臺灣工業技術學院,這也就是臺灣科大的前身,那在當時呢,需要建立的一個技職體系,高職、專科、跟技術學院的一貫體系,到了70年以後,臺灣的整個經濟發展面臨到國際化跟自由化高等技職人力的需求大幅提升,所以到85年到95年間我們讓優質的專科整個改制升格為科大,所以有發展出現在74所的科技校院及13所的專科學校,那其中有15所是公立、59所是私立、13所是專科,這是整個技職校院發展的背景,校數非常的多,整個體系也非常的多元,只要你願意選擇技職他有各種各式各樣的一個學制跟體系,整體我們面臨的當然有面臨了一些問題,因為校數很多,再加上這幾年整個少子化這樣的風暴,即將在今年即將來到,我們今年的招生入學的學生人數就少掉2萬人,那明年後年,一直到112年10年之間,會少掉八萬七千多名的學生,這是技職會面臨到一個招生的問題,另外一個是我們一直在談的,學用落差的問題,技職學生他到底在整個未來的就業,他整個跟一般的高教體系的比較,他的專業實務的能力是不是能夠勝出,另外一個就是整個高教普及化之後剛剛講的也是一個招生的問題,那針對這些問題,我們陸續有85年的教學卓越計畫、99年到目前的技職再造的第一期及第二期,以及102年的典範科大計畫等等,投注相當大的資源來提升技職的水準,尤其是著重在技職的務實致用、跟產學的連結,以及專業技術的能力提升,讓技職畢業的學生能夠更具有競爭力。

潔:真的非常謝謝司長,把這個技職教育的演變、發展、政策、問題,包括說些教學卓越、典範計畫還有我們的技職教育再造,幫我們先點了出來這樣子,那其實在這一塊,我們國立臺北科技大學也依循了這些政策,譬如說教學卓越、典範科大、技職再造也真的哦,發揮了務實致用的精神,可不可以也請我們的姚立德姚校長,來就這一塊,學校經由這些政策有了怎麼樣的一個豐碩的成果。

姚:好,剛才司長所提到的教學卓越計畫,主要我們就是做為學生爭取、整合更多的學習資源,那典範科大計畫呢,就是提升學校的研究,那另外最近在推動的這個第二期技職再造,他其實是有三個策略九個方向,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就挑經費比較多的這一項,這一項是設備的改善,這一塊技職司其實是給我們技專校院非常多的經費,希望能去改善我們的設備,那第一年呢我們主要是著重在教育部規定在大機電領域,在機械方面我們就請車輛系規劃,利用這個經費來買了全臺灣唯一的一座油電混合車的實體的模型車,那這個部份呢讓我們的學生對油電混合車在實驗課能夠有更深入的了解,那麼電機系的部分呢,規劃積體電路設計的這樣一個實驗室,配合積體電路實驗室的完成,我們也很高興得讓我們兩個校友一個是裕隆電子的董事長一個是友達光電的董事長,兩個董事長合力的配合這個積體電路設計實驗室,合力的再捐一個實驗室,就是物聯網實驗室,讓我們的學生對於這個最新的,不管是積體電路設計或是積體電路設計應用在物聯網的這樣一個學習有更符合產業趨勢的這樣一個學習,所以非常感謝!

愷:OK,謝謝我們今天的三位來賓喔,分別就我們三個問題先跟聽眾做了一些這個分享,我想我們先休息一下,待會我們要把我們的主持棒交給我們的青年,然後看看是不是再有更多的問題,來問一下我們的司長跟校長。


 

潔:歡迎今天所有的聽眾朋友收聽我們的技職最前線,我是季潔。

愷:我是陳愷。

潔:好的歡迎大家收聽我們這個專屬於技職教育的節目,今天,我們進行的方式就是,青年站上主播臺,教育電台56臺慶特別企劃,我們今天就邀請到《技職教育3.0》的黃偉翔,他是我們的創辦人,要擔任今天的青年主持人。

愷:是,我今天還在想,如果找個青年人對技職教育不了解那怎麼可以對不對,結果偏偏找的是黃偉翔,那我就心甘情願 (季潔:哈哈哈) 。因為最近這段時間,他對技職教育有很多的意見,說實在話,我自己在看都覺得很佩服他,因為很多的想法我都沒有想到,那我們就準備把技職主持棒交給我們偉翔,偉翔!那我們的司長及校長就好好幫我們大家問一些問題好不好,(謝謝) 。

翔:(謝謝!) 好,這機會真的很難得,那我當然要好好把握,那第一個就我就是好奇說我在過去,我訪了很多選手,或者他是教育部技藝競賽,或者說勞動部技能競賽那些選手,那他們都表現優異,甚至出國替臺灣爭光得獎。但是問題是,(他們)我發現他們回來,他們都會升學,不管透過技優甄審或是保送,但因為他們學術基礎不是這麼好,那在學校就會遇到很多,譬如說他要學微積分阿、學英文阿,他是有那個落差或困難的,那我訪到不少例子是休學不然就是轉系不然就是轉主修,又混淆了他原本升學的那個目的,因為他的技術沒有延續,那在那樣的情況下那我想請問一下司長,就是說,教育部是否有去關注這樣的情況,或者是有相關的政策或配套去幫助這些技職的選手們。

馬:好的,那其實這個問題技優學生他入科大之後的就學問題一直是偉翔非常關注的,他最近在臉書上的幾個論點包括對於技優學生後續的升學都有提出相關的一個看法喔,那其實技優的學生,我們分技優甄審跟技優保送,技優保送每年大概有250左右的人,那技優甄審大概七千到八千人左右會進到我們的科大去,那進去之後一般的學生他可能跟一般的學生一起就學,有些學校他可能有大一不分系的方式讓學生整個學習之後再去選擇科系。但是技優學生進到科大之後的一個學習,我們分析有三個面向的問題,第一個就是他高中時期他的這個實作能力非常強,所以他才有辦法用這樣的方式入學,可是相對他的學科能力可能是相對的較一般學生來的弱,如果這塊進到科大沒有去做補足,或者有所配套的話這個學生在這方面的學習就會受到挫敗,就會像剛剛偉翔講的,我可能不是學習得很不好,勉勉強強的畢業之後拿到一張畢業證書,最後我的技優的那個技也沒有得到發展;那第二種當然可能就是轉學了,轉學、轉系轉到一個勉勉強強也是可以畢業的系去就學,我想這是第一個問題。第二個就是我們分析在技優甄審裡面,乙級技術士證是比較大量用技優甄審方式進來的一個管道,那乙級技術士證裡面,又有大概四成左右是屬於電腦軟體應用的乙級技術士證,他的取得也比較容易,所以變成你進來之後真的技優的東西好像不是那麼的專精,這是第二個問題。第三個就是我剛剛講的在第一個問題也提到了,有些像美髮、美容科系,他是一種技優,可是他進入到科大,他找不到相對應的系可以去讓他銜接,所以會造成他無法選擇更適當的系所去歸屬跟學習,最後會產生偉翔剛剛講的學習失敗,或者是說勉強選擇相類似的系來做就讀,那其實技職司已經召開過幾次會了,找了科大來談過,那也在我們的入學的工作圈針對技優入學這塊提出對應的方向,第一個就是針對於技優學生我們要有配套的專案,包括他的學習輔導以及後面跟你的技優這塊怎麼樣讓他更精進,然後未來會銜接他的就業,他的三個方向是就業、輔導、技術精進,未來的就業接軌我們希望能夠在106學年度能夠開始來推動整個技優學生學習輔導的配套。

翔:謝謝司長的說明,那因為現在時間的關係,我們就先休息一會,我們等一下再回來繼續訪問我們北科大校長跟技職司司長馬湘萍。


 

歡迎回到技職最前線,我是今天的青年主持人,《技職教育3.0》創辦人黃偉翔,那今天很開心我們要請到教育部技職司司長馬湘萍,以及北科大校長姚立德,那其實我昨天晚上的時候我還在跟一個花藝的國手,今年巴西聖保羅的國手他們得優勝還是世界銅牌吧,記得他說他是台科大不分系大一,其實我就有浮現剛剛司長說的疑問,就是說那今天學花藝,如果台科大他沒有花藝,他上去要讀什麼科系,所以說我現在想要問北科大的姚立德校長,就是說那在學校方面是不是有曾經討論過說透過怎麼樣的課程設計或者是客製化來去幫忙這些有技藝或者是比較需要協助的孩子們。

姚:其實這個問題在我們學校內部討論過很多次,我個人也是天人交戰,因為主

要我們是著重在技優保送的這些學生,這些學生主要都是工科的學生,那工科他的數理門檻又特別的高,那因為同學在高職的階段,他著重在技藝的訓練,他的這個數理或者是英文有所偏廢,那當然我先說明一下我們目前的一些做法,我們目前的做法是大一進來的暑假時候,我們要他到學校來,我們給他特別在高中的數學跟高中的英文要給他特別特別的幫他們加強,把他們的基礎希望打好一點,然後最後我們發現班上的同學在學業上協助他是最有效的方法,所以我們學校有小老師的制度,我們學校花錢讓班上功課比較好的同學帶著他學習一路帶著走,那另外我們也修改我們的學則,我們的學生是累積兩次二一,二一不及格我們就退學,那我們針對技優保送的學生,我們是累積兩次三分之二不及格,我們才退學,大概是這些措施,這些措施夠不夠,坦白說還不夠,但是我在天人交戰,我們到底要做到什麼程度,因為我自己在美國唸書的時候,坐我隔壁的是我們那時候學校的校隊,足球校隊,他其實也天天都在踢足球,我看到的是他花很多的心思在學業上面,你不要看他只會踢足球,他學業還是過得去,學校也沒有因此而把門檻降低,沒有,所以我看到是也許對他真正真正好的幫助是一個機制,但是還是要鼓勵他能夠盡量跟上其他同學去學習,我覺得這個才是最大的幫助,這是我天人交戰的地方。另外,我們有一個校友,現在是南部的一家大的機械廠老闆,他就跟我講,他以前念臺北工專的時候就是這個技優保送的學生,他來了以後自己去補習,去把學業跟上,他的技藝沒有忘掉,畢業之後因為有了學術的基礎讓他可以精益求精,最後成為一家大的公司董事長,所以這點一直是我在天人交戰的地方,那這是我們學校目前的狀況。

翔:謝謝校長,那其實有時候我們在跟一些孩子們訪問他或討論的時候,其實我們會去自我檢討,就是說是不是其實他有更適合的學校,當然他不一定要讀前幾志願,他可能有其他比較中段是有專門的科系,那會不會有時候我們會反思說家長他反而是推了一把,反而我們不應該這麼去責怪制度方面的關係。好,再來我想在用一點時間就問,那當然就問到選手,那我們再來的路上跟司長有討論道就是說,我們在校園中,我們現在高職或是技術型高中他的升學率大概是八成左右,我去偷看一下去年大概八成二吧,當然我們就會去討論說那我們在校內的時候,那我們那個技術傳承,或是說那個實作課有沒有辦法去還是這樣的環境下來去鎖住他實務致用或是實作的這種性質,我想請問司長您怎麼看待這個現象,或者有沒有做甚麼討論。

馬:好,偉翔真的一針見血,這是第二個技職非常重要的問題,實作能力,八成二的學生都去升學了,那怎麼樣因為這樣一個升學機制讓我們技職生實作能力能keep住,第一個當然我們在相關的工作會議、工作圈也討論過,你的入學考試招生會影響學校導致教學,所以我們試著在招生的策略上可以去看的到學生妳在學校的實作能力表現,因為我們在新的課綱的實作課程已經有累積15到35個學分,如果說我們能夠要求我要看你高中職的一個實作表現,包括你修課的一個情況,我相信可以落實到這個實作的教學,因為實作的教學會跟學生的技術能力表現有關。第二個當然就是有一部份的科系他可能真的可以去設計實作的考試,那這個部份我們也請招策會去思考用什麼樣的方式去設計出幾個領域的實作考試,在入學考試端就可以去執行,讓高中職的老師包括學生也能夠重視這一塊。那另外一個就是在入四技之後,我們有產學攜手專案,還有產業學院,還有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的產學訓專班等等,其實他強化的就是他技術能力的一個培養跟精進。

翔:好,謝謝司長的回應,那其實我想起我以前高職的時候,有些實作課我都是拿去準備升學,那我當然現場當然還是要問一下北科大姚立德校長,就是說那以您不管跟職校校長的交流或是跟科大校長間的交流,那你們是怎麼去討論這個議題,或是說你們會不會特別去關注說現在進來的孩子他在職校的時候有沒有很札實的去做那種實作課,還是都是拿來去準備升學考試呢?

姚:我們其實確實是有看到有一部分的學生,他們因為我們現在的高職實習的課程跟20年前差非常的多,以前高職的學生基本上禮拜一到禮拜五早上上理論課,下午全部都在上實習課,但是現在已經不是這樣了,所以學生的實作能力確實下降的非常的多,所以我們學校就想到一個做法,剛才司長也有提到的產學訓專班,我們夜間部的學生進來以後,第一年送到我們這個勞動部的職訓中心合作,第一年受1800個小時的職業訓練,那麼一整年的時間都去針對他所屬的系這個職類好好地對實作能力做一個培養,希望一年之後他能夠獲得乙級技術士證,那有了這個乙級技術士證之後,有一定的工作能力,大二、大三、大四白天我們幫他找本質學能最適合的工作,讓他到業界去工作,晚上再回來修這個理論的課程,大四畢業之前,再送回職訓中心受800個小時的職業訓練,希望能得到甲級技術士證,甲級技術士證非常非常難喔,那這個職類通常一年都只有兩三個人,所以我們的目標就是希望說我這些學生他的實作能力她能夠札札實實的去培養,那麼老實說我為甚麼要跟職訓中心合作呢?因為我們學校也沒有這樣的設備,因為這個要培養實作能力的設備學校比較屬於研發的設備,師資上面我們也沒有很好的師資,所以我們跟勞動力發展署來合作,其實產學訓專班是我們最早提出來的,後來風行草偃很多人也覺得很成功,所以我們也把這樣的經驗分享給其他的學校。

黃:我想可以更多讓技職教育還有職業訓練那一塊,對這一塊著力,那麼我想未來可能會是不錯的方向,那我剛剛其實聽校長在分享,我就想說太晚出生了,像我在讀高職的時候,我大概是應該快十年前,那如果是現在才出生,或許我的實作能力會更精進,好,現在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就先休息一會,接下來在繼續訪問我們教育部技職司司長馬湘萍,以及北科大校長姚立德。


 

翔:歡迎回到技職最前線,我是今天的青年主持人,《技職教育3.0》創辦人黃偉翔,今天很開心邀請到教育部技職司司長馬湘萍,以及北科大校長姚立德,我們剛才討論說技職選手升科大之後面臨課業的困惑以及在實作課上是不是有扎實去做或鎖定實務致用的本質,那我剛剛其實在兩位來賓的討論中我自己就在回想,像剛才師長就有提到以前我們(技職)是需要基礎能力,所以開始設置這些職校來配合產業的發展。像我剛才來的路上我就跟師長提到說以後不是說在推工業4.0或者是說生產力4.0,結果以後我們需要互聯網或物聯網這種趨勢的人才,那在這樣的前提下我們的教學還要像以前那樣是這種單位行業制 像這種我以前練鉗工就一直練一直練…嗎?還是說我們現在可能更需要具備這種具有知識基礎的專業技術人才呢?基於這種背景那當然我想問師長像政策方面順應這種產業未來趨勢會不會作一些調整或是說相關政策呢?

馬:工業4.0其實我們在去年10月是提出生產力4.0的策略因應德國的工業4    .0,那美國、英國、日本、韓國…等等都提出針對於未來產業結構變化的一個產業的計畫或者是說人才培育的計畫,那在這個生產力4.0裡面的背景是像剛剛偉翔提到的智慧製造、智慧機器,以及物聯網,然後經由巨量資料的分析以及雲端運算還有虛實整合的系統讓整個未來不管是製造或者是工業甚至是服務業,它產生非常巨大的變化,在整個行政院的生產力4.0裡面分為三大領域:工業、商業跟農業。那其實技職司在去年10月份生產力4.0的計畫公布之後,我們非常快速啟動我們的人才培育機制,我們已邀請科大討論未來這個生產力4.0的人才到底是要具備甚麼樣的能力,整個課程包括學校的學習應該做怎麼樣的改變,那我們也分別委請三個學校來做這三個領域的課程模組,像工藝的部分我們是委請台科大邀集北科大以及相關的學校來開發這個課程模組,商業的部份我們邀請了高第一科大,農業的部分是邀請屏科大來規劃跟開發整個模組,那整個課程的模組它有核心就是未來的人才,他的專業必須要是更加的扎實跟精進,但是他在他自己的專業領域之外,必須要有跨領域、溝通協調跟認知的能力,就是專業能力加上跨領域能力這是未來生產力4.0裡面所需要技職人才的一個特性,那在幾個課程模組整個完成之後我們也會請這些學校來召開工作坊,因為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師資,那我們會由這些學校規劃怎麼樣來訓練我們的老師除了在國內之外,我們也會讓我們的老師有機會到國際上去學習跟了解在國際上針對於不管是工業4.0也好或者是其他國家對於未來整個生產製造的一個模式,他怎麼樣能夠feedback到他在教學現場上的教學的一個狀況!

翔:好!謝謝司長的回應,那當然我接著就要趁機問一下北科大校長姚立德就是說那在學校的定位上那順應這樣的趨勢,那我們教學現場是不是要順應做怎樣的改變?或者說是老師、教授需要做教學上的調整呢? 謝謝。

姚 :好! 我們其實剛才有提到我們(北科大)的典範科技大學計畫就已經協助我們去開發了很多個實驗室,這個實驗室我給他一個名字叫作工廠型實驗室,我們全校有十幾個實驗室,他那個實驗室就像工廠一樣他有甚麼特點呢?

他的設備一定是跟業界同步的,第二那個負責的老師,他的技藝一定是精湛的,然後他的實驗室基本上是可以作小批量的生產,除了這個之外剛才司長提到的工業4.0;工業4.0我們不僅僅滿足於現在的工廠型實驗室,我們在我們的學校會作一個小型的實驗工廠,這個實驗工廠是整線全部都是自動化,那這個部份我跟我們的機械系的老師講自動化組的老師講,絕對不可以把國外設備買過來裝一裝就算了,我要求他們全部都要用國產的設備,因為生產力4.0最主要的目標就是要讓國產的設備協助我們的廠商去改善他們的製程,所以我們老師花很多的時間去整合我們國內的這個設備感測器這個伺服器網路設備…等等來作實驗工程,除了在我們學校有了小型實驗工廠之外,我們要創全國之先,我們會在鄰近的工業區會做一個更大的實驗工廠,那個實驗工廠基本上是可以生產的,那這個部份我們會有個完全新的一個作法,希望用這樣的工廠型實驗室加上實驗工程來帶動我們國內的生產力4.0,尤其是工業4.0這一塊,那我們有經濟部這邊合作,我們這個實驗工程要能夠去協助我們國內的廠商需要是自動化需要是工業4.0服務的廠商,我們協助他怎麼樣要用國內的設備來作這個工業4.0這是我們的作法。

翔:好!謝謝 那我當然想要追問一下就是說剛才聽起來是非常有趣,因為我如果身為一位學生,我不知道學生是否可以參與其中,譬如我能在這裡面學習呢?

姚:是的! 我們剛才講的那個實驗工廠就是他既可教學又可生產,所以學生也會這樣做,那另外我們也跟我們校友做兩個聯合實驗室,他們進駐十幾個工程師進來,我們的老師帶著學生一起去做研究怎麼樣去協助他們的工程做成自動化。有好幾家上市公司都在我們學校裡面設這樣的實驗室讓學生實際上知道怎麼樣去把工業4.0實際運用在這個產線上面。

翔:那我們另外關心一個小議題就是說現在科大他會收高中生,那我也覺得我們今天不要用太民粹的來看待這件事,說一定要收技職的學生。像剛剛討論到是因為物連網、互聯網的趨勢,那我們以後的人才呢,我們一定要是技職生加科大的人才規格組合嗎?那如果像高中生加科大,也會不會這樣培育出來的人才,他是更符合或是說更能適應未來的產業。那我覺得這個問題我想先請問司長馬湘萍對於這個的看法。

馬:好的,高中生來就讀科大其實從民國88年開始,我們就有小幅的一個開放,比例不是很高,大概有10%左右。那我們的技職生也就是高職生也可以去就讀一般的大學,也差不多也是這個的比例,一年。因為讓兩個不同的軌道的學生,可以有一個非常微幅的一個交流,跟讓學生可以去做選擇。

當然這個問題的背景是因為我們科大原則上就是高工職的學生來做就讀,那一般的高中生他就是就讀一般的大學。原來他有他的一個量的一個規範,因為目前高工職跟一般的高中,他的比例大概,高職的比例是比一般的高中的比例來的多。

那我們大學的融合、跟技職的融合、四技的融合其實也有它的限制,所以我們開放小幅的比例,讓這些學生在科大裡面他想要去追求,也許是比較重學術這塊的學生有機會可以透過這個交流的管道來就讀,比例是比較低,但這也考量到生源的問題,生源互相拉扯的問題。所以這個政策上是技職司跟高教司我們做了一個這樣的調整。

那也回應剛剛偉翔所說的,其實一般的高中來就讀科大,其實他也不失為一種模式,但是後面的一個生源的拉扯,以及高工跟一般的高中的一個教學,他本身有教學上的一個不同,所以我們的量並沒有開放的非常的很大,只是非常微小的一個比例。

翔:記得我以前在技職升學補習班教書的時候,我有學生,他…我記得是大安高工吧。就是他後來因為成績很好,他就是申請上我記得是台大還是成大,剛剛你在討論的時候,我就想說這孩子後來現在也應該也到業界了,我不知道他可能表現的,我可能有時間以後再來追問。

當然還有一點時間,我當然是問校長姚立德,就是說那在學校是怎麼看待我現在是一個科大,那我現在招收高中生跟技職生,那他們進來呢,他們在校內的互動或是說在研究上,我不知道校長是怎麼看待這樣的學生。

姚:我想這樣說,任何的環境,只要是多元只要是開放,一定都是有利的環境,

所以基本上我是非常贊成司長剛才提到這樣的一個教育部的政策。我們一方面,因為科技大學要維持一個比較寬的管道給高職的學生來升學,但是我們又維持多元開放這樣的基本精神,我們也容許一部分高中的學生他對技職務實致用的這樣的教學的基本精神很嚮往,我們也讓他有這樣的機會進到科技大學這邊來就讀,所以基本上我們科技大學大概都是在這樣的政策之下來做學生的升學管道的開放。

那就臺北科技大學來說,我們其實有做過追蹤,高中的學生進來的時候,數理的基礎真的會比較好一點,但是他的實作能力比較差一點。所以在大一大二的因為基礎學分比較多,他們的成績可能略略會好一些,也沒有好很多,平均成績大概高個1~2分而已。但是到了大三大四的時候,我們已經看不到差異了,到了大三大四的時候,高中生和高職學生其實他們在學業成績的表現我們看起來是差不多的,所以我覺得這樣是我們所預期到這樣的一種現象,在這邊給大家做這樣的一個說明。

翔:謝謝校長的回應,那其實我回想我以前在台科大求學的時候,我們班上也有高中生。但其實在互動的時候,其實有時候有我們專業能力比較強,但他們基礎數理比較強。我們在工程數學或動力學,因為我學機械的,但其實這種互動交流,校長提到的是一種多元開放的環境下,其實很多時候對於學習上是有加乘效果的,所以說我還蠻同意校長的觀點。

好,謝謝校長,那因為時間的關係,那我最後當然還是謝謝教育部技職司司長馬湘萍跟北科大校長姚立德來今天來接受我的訪問,謝謝。

愷:好,偉翔,我可以把主棒接回來了嗎?

翔:不行,我還不是很想給你。

愷:不行,我還是要拿回來,我知道因為時間的關係。不過我說實在話,偉翔

剛剛一直在談的時候我還蠻感動的。今天是青年節,時代創造青年的機會,但是青年也創造了時代的趨勢。我們總是相信青年節給我們的青年帶來美好的希望,那麼在技職司立場來講,今天請偉翔上節目能夠分享一些技職教育的一些相關問題,我想代表的是青年的聲音喔,季潔。

潔:沒錯,真的。今天真的非常開心有我們偉翔的參與。那當然今天也謝謝我們

教育部技職司的馬湘萍司長還有國立臺北科技大學的姚立德校長,一起陪我們一起慶祝教育廣播電台56歲的生日,也透過這樣的對談,讓大家更了解技職教育。

愷:好,那我們的節目就謝謝三位的貴賓來我們的節目一起來參與這樣的活動,

謝謝。

 

譚仰光/大陸技能競賽崛起 看職業培訓的茁壯

 

我們不必因大陸在技能競賽場上的成績凸起而大驚失色,大陸與韓國同樣是傾國家之力爭取競賽場上亮麗的光彩。我們學不了也學不起。

但我們也的確應藉此機會,莊敬自強地,深自檢討我們在技職教育及職業訓練方面的政策與作為,不要再一味陶醉過去的亮麗成績而自我得意。競賽成績領先德國瑞士與日本,並不代表我們真的比德瑞日成功;也並不表示,我們技職中堅精英的人力素質已普遍勝過了德瑞日。但成績若出現負成長現象或停滯不前,卻可顯示我們在技職教育、職業訓練及技能競賽方面的政策與作為,存在有需要修正的問題。

大陸在國際技能競賽場上成績凸起的原因,首先,我們可以從大陸參加第43屆國際技能競賽的選手名單中看出一些端倪:

大陸選手與背景:

第43屆國際技能競賽中國大陸選手

第43屆國際技能競賽中國大陸選手。(表/黃偉翔製)

 

從名單中可以看出,國手大部分來自『技工院校(含技師學院)』,也有部分來自幾個有名的國營大企業。

例如,「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员工6千人,專門從事各類鋼結構、工業爐窯、壓力容器、鋼管道及配套工程。又如「成都飞机工业公司」,员工15,000人,是美國波音及法國Airbus客機零組件的供應廠,以及大陸歼5、歼7、歼10系列戰鬥機的生產工廠。就像韓國,很多國手來自現代、三星集團;像日本,很多國手來自日立、松下、Sony等。反觀我們,現在有哪家大企業附設有員工養成訓練所?

再說,『技工院校』是一個不可不提的中堅技術人才培訓體系,我在【技職教育3.0】前面刊出的幾篇文章中曾經提過,國際上有關技職人才的培育(訓),大體上有兩個主要的模式,即『美國技職教育模式』及『德國學徒制度模式』。鮮有在技職教育體系外,即在教育部的教育體系外另立一個「職業訓練體系」的。但日、韓、中、台卻在技職教育體系外,由勞動主管機關另立一個「職業訓練體系」。原因是教育體系無法培養出企業界所需的基層技術中堅人才。按發展的年代與時程,應該是日本最早,然後韓國學日本,台灣學日、韓,而大陸則學台、日、韓。

日本早於1958年就制定了「職業訓練法」,1969年做了一次修訂。但重點內容與精神上並無太大的改變。職業訓練的重點在積極辦理「公共訓練」,尤其是「技能者的養成訓練」以及技能檢定。同時也鼓勵大企業附設企業內認定職業訓練機構。職業訓練的中央主管機關是「勞動省」的「職業訓練局」。1985年,「職業訓練法」又做了一次較大的修改,並改稱為「職業能力開發促進法」。中央主管機關「職業訓練局」也就改名為「職業能力開發局」。在「職業能力開發」(職業訓練)方面,實際的執行機構是依法於公元2004年成立的「獨立行政法人雇用能力開發機構」。由「厚生勞働省(職業能力開發局)」督導。「獨立行政法人雇用能力開發機構」轄有『職業能力開發綜合大學校』1所、『職業能力開發短期大學』11所、『職業能力開發促進中心』62所、都道府縣『職業能力開發中心』47所。

大陸也是因為在教育體系下的中職、中專等成效不彰,乃由勞動主管機關另立「技工院校」體系(含技工學校及技師學院),積極推展職業培訓,建設高技能人才。尤其在2006年4月,制定出臺了《關於進一步加強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見》後,更加強各技工院校的質量,積極推展校企合作,並透過國際合作設置重點培訓基地。 (大陸的勞動主管機關,原稱「勞動部」,後改稱「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現已改稱為「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簡稱人社部〉)。

以下介紹幾份資料及幾張照片:

061031-01-於北京-應邀參加中國高技能人才國際論壇-01

2006年10月大陸 「社會和勞動保障部」 與 「國際勞工局」 合作舉辦「中國高技能人才國際論壇」,我應邀參加,並發表論文。(圖/譚仰光提供)

061031-11-北京-中國高技能人才國際論壇-參觀培訓示範基地合影)

勞動科學研究院院長及勞動出版社社長陪同 應邀參加國際論壇的國勞局北京分局長及德、日、韓、澳、台等國外專家一行,參觀北京附近的一所培訓示範基地。(圖/譚仰光提供)

L1010427

20120118172133270064

L1010431

L1010436

L1010422

L1010425

L1010428

以上圖皆由作者提供。

 

從以上的敘述,可以看到,大陸方面經過多年來的努力,包括國家資源的投入、國營企業的支援、外商投資公司的技術合作及國際組織協助下,如今在推展職業培訓,建設高技能人才方面的規模、設備及內容上,均已非昔日吳下阿蒙。反觀我們自己,多年來仿效日韓所建立的公共專責職訓中心體系垮了,招牌也都已被卸下,資深的訓練老師大多退休了,不再是金牌國手的搖籃。技職教育一再被普通教育化。各界均殷切期盼技職教育及技職院校的改進與調整。

另一方面,就技能競賽本身來看,依據大陸人社部報導,去年8月於巴西舉辦的第43屆世界技能大賽上,大陸隊成績表現優異,回國後獲獎選手受到了英雄般的禮遇。從國家領導人接見座談到人社部舉辦表彰大會,從省裡領導接見、表彰大會到省、市、學校頒發獎金,有的金牌獲得者獲得的獎金超過100萬元,除了獎金以外,國家給榮譽,地方給政策,學校給職稱,一時間技能人才風光無限,技能成才成為熱點話題。人社部職業能力司司長張立新說,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完善人才評價激勵機制和服務保障體系”、“提高技術工人待遇”等指示精神,為貫徹中央要求,目前人社部正在研究制定《高技能人才激勵辦法》(以下簡稱辦法),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考慮:首先,要使獎勵做到規範有序,從國家層面把獎勵技能人才納入制度體系,建立長效機制,防止一陣風,因人因事而為,促進高技能人才激勵工作持續健康發展。其次,獎勵的種類和範圍要擴大,獎勵不能僅僅停留在獎金,還要在職業技能等級、職稱評定、編制、崗位聘任、工資、學習進修、退休、休假、體檢等方面加大激勵力度,享受相應待遇。要推廣技能等級同大城市落戶掛鉤的做法。

張立新認為,可考慮建立世界技能大賽、國家技能大賽、省級技能大賽等競賽獎勵指導線,建立完善的激勵體系,針對不同級別的比賽,明確不同層級的獎勵標準,引導各條戰線技能勞動者積極參與競賽。「我們希望整個職業技能競賽能夠在全國蓬勃發展,形成崗位大練兵、技術大比武的氣氛,造就更多更好的技能人才。並以此促進各級政府、行業企業、各類院校和社會加大投入,提高技能水準,激勵和指導廣大職工都能參與其中,形成技能競賽熱潮。」

 

◎ 我右邊是成都職訓副局長,右邊第二位女士是香港職訓局長,第三位是廣州職訓副局長,

成都職訓副局長(右三),香港職訓局長(左三),第三位是廣州職訓副局長(左二),作者本人(右二)。

 

去年我應邀以聯誼身分赴香港參加『第九屆穗港澳蓉青年技能競賽會議』。大陸方面原擬邀請台灣派選手參加友誼賽,但因考慮到該項活動似屬城市間之活動,台灣有所不便,且經費無著,乃婉拒參予。但參加會議結果,發現該項競賽活動實屬大陸選拔國手過程之一。其若干活動內容頗有可供台灣方面參考之處:

一、本屆競賽項目為下列五項:

1. 网站设计2. 美容3. 移动机器人4.信息网络布线5. 橱窗展示  (其中兩項是我們還沒參加過的);

二、因悉國際賽機器人項目將採用新型設備,決定本次競賽採購該型設備使用;

三、本屆競賽將使用國際賽之CIS系統評分,俾讓裁判、教練及選手熟悉國際賽之評分眉角。

四、為便於參與單位及人員之意見交換及討論,已仿效WSI,設置網路論壇區塊。

處處可見其用心用力之處,並已走在我們前面。不要老認為大陸是學我們、靠我們、跟著我們走。我們必須從各個方面分頭並進共同努力。技職教育、職業訓練、技能競賽都是建設及充實高技能人才的環節,必須環環相扣,發揮相乘的效果。

我也想在此跟大家打氣的是,大陸雖已茁壯,但終究拔得太快,根還不穩不牢,尤其一體化教師 (指既會教理論,也會教實作的教師) 的質與量都還不足以支應。我們必須把握此優勢,發憤圖強,再造台灣技能優異的時代!

 

國際技能競賽 入場

第43屆技能競賽台灣選手入場畫面。(圖/技職教育3.0資料庫)

 

封面圖片:WorldSkills@flick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