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仰光/七大面向看台灣不重視技能選手

 

今年7月,我國在第43屆(巴西)國際技能競賽中贏得漂亮的成績,凱旋回國後,舉著紅布條迎接、總統召見、頒發獎金,同時也不時聽到「調高得獎選手獎金」的建議。有人認為,奧運第一名獎金1200萬元,亞運第一名獎金300萬元,但有75個會員國(地區)的國際技能競賽,第一名的獎金才100萬元,顯然偏低。應適度調高,以資鼓勵。

所謂重賞之下才有勇夫。

第43屆國際技能競賽 汽車技術 曾品浩 銅牌

第43屆國際技能競賽奪下汽車技術職類世界銅牌國手曾品浩。(圖/技職教育3.0資料照)

 

我當然贊同,也必然會在旁敲邊鼓。但我更關心的是,我們要怎麼培養出這些選手以及照顧他們後續的發展。我們不能只等著選手們在場上奪獎時,喊爽。我們必須更關注下列議題:

 

一、提高國際技能競賽得獎選手獎金

按目前「國光體育獎助學金頒給基準」,奧運第一名獎金1200萬元或終身俸每月75,000元;第二名700萬元或終身俸每月38,000元;第三名500萬元或終身俸每月24,000元;獲得奧運正式競賽項目的世界正式錦標賽第ㄧ名獎金300萬元。但目前國際技能競賽獎勵辦法規定,國際賽第一名100萬元,第二名50萬元,第三名30萬元。偏低了吧,不足以稱為重賞。(延伸閱讀:頂級賽事待遇差很大!奧運奪金最高3千萬,國際技能競賽奪金卻僅1百萬

 

二、提高國際技能競賽得獎選手教練獎金

按目前「國光體育獎助學金頒給基準」及「有功教練獎勵辦法」,奧運第一名教練獎金300萬元;第二名教練獎金200萬元;奧運正式競賽項目的世界正式錦標賽第ㄧ名教練獎金50萬元。但目前國際技能競賽獎勵辦法規定,國際賽第一名教練獎金20萬元 (由該職類的全國裁判長、選手當前主要訓練老師、及國手加強訓練的老師依規定比例分配);第二名教練獎金10萬元(分配方式同前);第三名教練獎勵金6萬元(領取及分配方式同前)。大家簡單的算一算,那些辛苦了兩三年時間付出精力與汗水的教練到底能分到多少?微薄得很可憐吧?可能還不夠把一起付出心力的夥伴們、老選手們、同事們請來吃一頓慶功宴呢!

 

三、 激勵技能競賽選手和教練

能否培養出一個好選手,教練很重要,能夠有一個功夫好、認真、熱心又願意全心全力付出的好教練十分難得。這種教練,並不是為了那份不一定可以得到的微薄獎金,是為了對那項專業的喜愛與執著,對培植下一代充滿熱忱,這樣的老師讓人感佩。但卻聽說,有些教練想陪選手們去參賽,服務單位不給公假,不支付差旅費,得靠教練自己設法安排及張羅,似乎培訓選手是教練個人的事。好像教練願意做,就該甘願受。教練的激勵,不能只靠獎金。多給一點關心、關懷、照顧、協助,都是鼓勵。教練們平時得上課,也有規定的事要做,利用晚上及假期加班付出,有給加班費嗎?有列入考績嗎? 希望各學校、各機構能主動關懷與激勵教練們,更希望能由主管機關統籌協調與規定。

 

四、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想訓練出優秀的選手,必須付出時間、精力、耐性與汗水。要有好的教練,也要有足夠的訓練材料、機具、工具、量具。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有時想購買一台合乎競賽規定規格及性能的機具設備讓選手練習,上級會告訴你:沒預算、採購程序與規定不合、不能指定廠牌與規格 … 等等。你心涼了,只好憑著那股執著,透過人脈請廠商贊助,或向廠商及其他單位借用,然後自己背人情債。每當國際賽主辦國公告了各職類機具和設備材料表後,教練們更是像熱鍋上的螞蟻,仔細核對到處張羅,只希望選手們能早日進入情況。找不到又借不到時,只好靠選手屆時臨機應變自求多福了。結果得不到獎,能怪教練和選手嗎?選手的訓練,不是教練一個人的事,行政單位、各級長官、主管機關都應從旁關心與協助。

今年第45屆全國技能競賽銑床

技能競賽選手沒有機台,完全無法練習。(圖/技職教育3.0資料照)

 

五、 加強新聞報導與傳播

新聞報導是一項鼓勵,也是給全國青年學子、家長、老師、全社會的一項宣導。但我國參加國際技能競賽贏得漂亮的成績,凱旋回國,各位有看到新聞報導嗎?少棒賽、成棒賽、籃球賽、高爾夫球賽、奧林匹亞賽,林書豪上場、王建民出賽 … ,我們都會看到大幅的新聞報導,有時甚至占上半個版面,但國際技能競賽得獎的消息卻遍尋不著。難道我們的青年技術人才在 工業電子、資訊與網路技術、工業控制、機電整合、冷凍空調、板金、西餐烹飪、等等領域奪得金銀銅牌,把英美德法甩在後面,重要性真的遠不及林書豪連得幾個籃板球、王建民與陳殷偉能否進大聯盟、曾雅妮高球賽的表現?難道我們只想鼓勵學子們學體育,不希望他們學技術囉?顯然媒體對實質上有助於經濟發展及鼓勵青少年投入技職教育的技能競賽議題沒有興趣,亦毫不關心。

記得前幾年,馬英九總統趕下台中,為的是替全國技能競賽頒獎,這是有史以來第一次由總統親臨頒獎,多麼有意義的事,結果聯合報的頭版頭條是「總統專車爆胎」,po了一張大大的破輪胎照片,但全版卻沒有一個字提到總統去頒獎,令人不勝唏噓。不禁要問,今天的記者是怎麼了?他難道只能報導他當下所看到的表象?他不能、不該、不准、不應順便問一下,馬總統今天來幹嘛嗎?如果他知道馬總統當天是趕去頒獎,難道他不能順便報導一下全國技能競賽頒獎的事嗎?他就只能專注在那個破輪胎上嗎?

有人說,少棒賽、成棒賽、籃球賽、高爾夫球賽、奧林匹亞賽等都是屬於體育及文教新聞,報紙有文教版體育版等專版,那些專版平常大事不多,所以林書豪連連得分,曾雅妮得獎都可以博得很大的篇幅。但勞動部的新聞被分配在要聞版,而要聞版每天的要聞很多,如選舉啦、馬習會啦、恐怖攻擊啦、烏來坍方啦,根本沒有空位排技能競賽,嗚呼哀哉!如果真的是如此,能不能請教育部與勞動部邀請各大媒體的採訪部門和編輯部門共同研究協商一下?如何提高技能競賽新聞在媒體上的能見度?

 

林來瘋

即使紐約尼克隊時期的林來瘋風潮過後,台灣媒體對林書豪的報導量仍然不減。
(圖/
Houang Stephane@flickr )

 

六、 發動業界參觀及贊助

本年度教育部所主辦的年度全國工業類科技藝競賽,據悉有多家企業提供獎品,如汽車3台、機車12台,另外家具木工優秀選手也有2萬元獎學金等,主辦單位嘉義高工也特別提供150台平板電腦、多台腳踏車等摸彩大獎給全國參賽師生。嘉工並稱,此次更首創產學媒合活動,31間企業共提供154個有薪實習機會,學生更可獲得在學期間獎學金。

勞動部在舉辦全國技能競賽時,也可試著發動業界前往參觀及贊助,除了鼓勵企業對優勝選手及其教練提供獎品以表鼓勵之外,亦可藉機鼓勵參賽選手以及來觀摩打氣的學生們參加產學訓合作計畫或前往業界實習或服務。

 

七、 得獎選手領了獎金之後呢?

得獎選手領了獎金之後,似乎只有保送升學一條路。進入科大之後,能否讓他的專業技術與水準更精進?能否讓他日後的前途更寬廣順利?應該也是我們要關注的。目前很多國手進入科大後,都進到不分系學士班,這對他們有幫助嗎?依照現行的課程與學分標準,他們不得不去修一堆他們不喜歡,也對他們沒什麼實質上有幫助的課。況且很多教授都是從一般大學轉過來的,只會講理論,並無專業的實務經驗。是否能請教育主管機關研究一下在科大設置些較有特色的課程架構與機制?

當年開設保送師大的制度,是想鼓勵選手們之後可繼續培育新苗,但如今師大畢業不見得當得了老師;想去職訓中心當老師,也有困難,因為如今中心員額凍結,且也沒了「職訓中心」的招牌。

 

 

【謝其政專欄】技職生們,你是魚就別用爬樹能力衡量自己

 

閱讀之前,歡迎先看前一篇:

【謝其政專欄】老師們醒醒,別再扼殺技職生的閱讀習慣

 

先談談文憑主義與升學主義,此對難兄難弟,在台灣教育史上一直都背負著惹人詬病的原罪。多年來不管是民間企業亦或政府公部門,在徵才時大多會以學歷作為門檻,尤其是知名企業的高階職務,更將門檻提高為限國立大學或若干特定大學畢業。也因為有此用人文化,似乎沒有文憑加持,就註定與人才永遠絕緣,也因此更加助長升學主義之風。

知名企業徵才,設定特定名牌大學畢業生方可應聘,當然有其企業文化。但不可否認的事實是,這些名校是用嚴格的品管,及歷任校友在企業界傑出表現所擦亮的金字招牌,成就了「名校」二字。從此觀點切入,如果文憑主義在用人市場中還存在,即表示學校教育在人力素質之提升上,是有發揮一定成效的。反之,如果你手上的大學文憑,秀在就業市場上,並不能為你的能力證明什麼時,文憑主義當會自動式微,升學就不再是「主義」而只是一種「選擇」。

如果我們把時間推移到三、四十年前,大學窄門的錄取率僅30%的年代,大學或大學生都因稀少而彌足珍貴。頂著大學文憑,確實在就業市場上能有很多優勢,雖不敢說大學畢業就是能力的同義詞。但因為有嚴格篩選機制把關,文憑的價值是被肯定的。物換星移,如果大學品管不佳,文憑形同廢紙時,市場上那隻看不見的手,自然就會讓文憑不再是「主義」,而只是一張「證書」而已。

台灣有很多技職體系優秀的學生,對若干專業技能有特殊天賦,這些技優生們,原本可以在自己所擅長的舞台發光、發熱。但一直都圍繞在學生、學生家長、老師及更多是來自社會根深蒂固的士大夫觀念作祟,以為優秀的人才,若沒有大學文憑的加持,就很難優秀。

技專技優工業控制鄭啟得

 

黃偉翔在【技藝專題】人才培養做半套,技優生反成四不像的報導中指出:一位全國技能競賽金牌冠軍直言,在就讀彰師附工三年期間獲獎無數,曾獲得全國技能競賽網頁設計第五名、金牌,以及預備國手的資格。以技優生身分進入台科大就讀後,一切不如預期。在高職三年期間幾乎都投入在技能訓練,學科能力較弱,學科程度想跟上一般生,非常吃力,所以一不小心就會被當,甚至二一、被迫退學。

另一個例子是全國賽工業控制銀牌得主,原保送到國立臺北科技大學電機工程系就讀後,卻同樣因為學科成績跟不上其他同儕,大一上學期便被二一,目前已休學。因為學科能力顧不好,技術能力也沒獲得訓練,大家都是為了一紙學歷而死撐著。

上開兩個活生生的例子,將原本雍有的優勢放棄經營;就如同那條只知羨慕善於爬樹的猴子的魚一般。受傳統士大夫觀念之羈絆,勉強走進大學校園,投入自己所不擅長的領域,在大學校園鎩羽而歸、打擊自信心。最終不僅僅爬樹技能沒練就,就連游泳的看家本領也荒廢了,既可悲、又可笑。再次強調技優生們,如果你的數理、邏輯推理能力基礎確有不足,還是把心思花在技能與技術訓練上頭吧!在國家經濟發展的大道上,不差一你個大學畢業生,卻不能缺少你這一位技藝超群的一流技工一展長才。

 

【張仁家專欄】因應工業4.0而生的「技職教育 4.0」

 

相信各位都知道最近臺灣,從政府機關到民間單位,颳起一陣「生產力4.0」的旋風。「生產力4.0」究竟是甚麼?在面對未來「生產力4.0」的技職教育又應該如何因應?經濟部曾對「生產力4.0」下了一個簡單的定義:「生產力4.0為運用智慧機器人、物聯網及巨量資料等技術於製造業、服務業與農業等,內涵為提高人均產值,促使整體產業產值持續攀升」。

臺灣的「生產力4.0」,說穿了,其實是源自於的德國的「Industry 4.0」(即工業4.0)。被稱為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工業4.0」是德國政府推進的「高科技戰略」(High-Tech Strategy)之一。德國的高科技戰略始於2006年,當初規畫是集所有政府機構之力,整合不同領域的多項研究和創新活動的國家計畫,目標是要藉由創新,克服成本劣勢,使德國保持全球市場領導者的地位。

經過多年的努力,2010年又進化到《高科技戰略2020》(High-Tech Strategy 2020),重點關注於氣候變化與能源、健康與營養、移動、安全和通信等5大領域。並於2012年提出工業4.0未來計畫,這是《高科技戰略2020》的一項規劃,在戰略之建議中強調充分利用資訊通訊技術和網路空間虛擬系統-資訊物理系統(Cyber-Physical System, CPS)相結合的手段,將製造業向智慧化轉型。

在德國工業4.0發展規劃的概念中,重視建立具彈性的數位化產品與服務生產模式。在模式中,傳統的行業界限將消失,並會產生各種新的活動領域和合作形式,也因為製造型態與活動的轉變,使得創新過程與產業鏈分工也可能被重新調整。

根據德國西門子高級技術副總裁Dieter Wegener指出:以製造業為例,在製造業領域,德國的客戶主要面對的課題有三個:生產效率、速度、靈活性。生產效率不單單是員工的生產效率,速度也不是指在短時間內製造出單元。企業需要具備的,是「投放市場的時間」(Time-to-market),應對客戶多樣化需求的靈活性。這代表的是「隨選生產」(Production on Demand),也就是即時制定生產計畫。

德國雙軌教育 培養學子實務工作力  西門子

 

當工業4.0解決這些重大課題的時候,製造的形態或許將發生翻天覆地的改變。這聽起來很抽象,會有甚麼天翻地覆改變,他也沒說準,但可以想見的是,工業4.0帶來的影響,足以成為第四次工業革命,對世界各主要國家的影響甚鉅,各國都必須及早因應,洞燭先機培育人才,以因應此一變化。我們都知道,一個國家要能夠有競爭力,它的關鍵在於製造業,而非服務業,因為製造業有許多核心技術是他國偷不走的,反倒是服務業,是很容易就被取代的。因此,未來我們國家的經濟要復甦,非得靠製造業不可;而技職教育正是培育製造業人才的最主要來源,這就是為何我要以技職教育4.0為題的真正原因。

 

工業4.0的趨勢與樣態

根據德國「工業4.0」的介紹以及拜讀西門子公司的鄭智峰博士在2015年行政院生產力4.0科技發展策略會議中以「德國工業:臺灣邁向未來製造」的演講內容後,可以發現工業4.0大致有四個主要的趨勢:

(一)以顧客價值為重

強調產品或服務的需求客製化、物美價廉,以及快速取得等需求增加。舉例而言,為了滿足顧客即時的需求,將強化現有的手機功能由「智慧型」,改為「智動型」手機;成立許多異業結盟或介接的社群,讓各項服務業務更到位,以及對電子商務的依賴性提高,重視顧客的評價,一旦在消費之後,顧客的回饋與分析,就成了供應者改善及創新價值的重要參考依據。

(二)物聯網的興起

根據維基百科的定義,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縮寫IoT)是網際網路、傳統電信網等資訊承載體,讓所有能行使獨立功能的普通物體實作互聯互通的網路。在物聯網上,每個人都可以應用電子標籤將真實的物體上網聯結,在物聯網上都可以查出它們的具體位置。通過物聯網可以用中心電腦對機器、裝置、人員進行集中管理、控制,也可以對家庭裝置、汽車進行遙控,以及搜尋位置、防止物品被盜等,類似自動化操控系統,同時透過收集這些小事的資料,最後可以整合成巨量資料,包含重新設計道路以減少車禍、都市更新、災害預測與犯罪防治、流行病控制等社會的重大改變。物聯網將現實世界數位化,應用範圍十分廣泛。物聯網拉近分散的資訊,統整物與物的數位資訊,物聯網的應用領域主要包括以下方面:運輸和物流領域、健康醫療領域範圍、智慧環境(家庭、辦公、工廠)領域、個人和社會領域等。

(三)競爭加劇

因應前述需求導致產能快速增加,但少子女化及全球化之後,需求產生質變,導致競爭加劇,邁向高度競爭的市場。因此,企業更佳重視效率與效能。例如:巨量資料的分析與運用。

(四)異業結盟、跨域整合

綜觀當前國際產業發展趨勢,以往涇渭分明的產業分佈已逐漸模糊,取而代之的是以跨領域整合為主力的產業創新型態。以歐美為例,主要國家為保持世界製造強權地位,提出「再工業化」的產業升級計畫,積極推動製造業轉型,以期再次推升經濟動能。許多先進國家的產業發展趨勢,也以提升創新力與競爭力之產業升級與轉型為目標。由此可見,產業具備跨域整合的功能愈益重要。

台灣如何因應工業4.0的來臨?

 

根據上述產業的發展趨勢,因應德國「工業4.0」,技職教育體系是不是也應該有「技職教育4.0」? 未來的技職教育將可能有下列的風貌:

技專校院的系科特色越加明顯,而高職學校以群代科設置:由於少子女化的關係,技專學校不斷創新轉型,許多不合時宜的學校或科系將關閉轉型,許多學校併校後,校內科系數量將逐漸減少,僅有少數具特色的系科仍具招生競爭力,因此,高中職畢業生將以學校特色科系作為擇校考量。相對而言,高職學校將以群(或專業課程模組)取代科的設置,換言之,當前7類15群91科的群科歸屬,都將因為同群併(廢)科而將轉變為少類多群的樣態存在,課程也以群的專業課程模組方式開設。

能源與節能相關科系熱門:地球的天然資源有限,隨著天然資源的減少,開發替代能源將是未來的重要課題。溫室效應將迫使人們對土地利用與資源取得更為珍惜。因此,省能、省油、省水、省電等節能裝置與環境改善、材料研發所需的相關科技人才更為需要,包括航太科技(如:流線機身、機艙座椅與尾翼改為碳纖維材質)的節能發展都將成為各國競相努力的目標之一。

跨領域人才需求日趨增加:傳統單科單一專長的人才需求已逐漸減少,跨領域的人才需求提高。例如:機電整合人才,因傳統機械系科或電機系科的發展受到「智動化」的影響,使得機電整合的人才需求提高;又例如:餐旅觀光休閒之國際管理人才,因臺灣的美食與人情味吸引大量外國遊客造訪,所以觀光、餐飲、住宿、休閒的整合行銷與「一條鞭」管理成了必然的需求,此一條鞭的國際管理人才將是炙手可熱。如此需求也將導致學校的課程、師資、空間、資源等邁向整合的發展。

學徒制 英國 技職 卡麥隆

 

網路軟體人才需求量大增:物聯網改變了人們的消費行為,網路購物及電子商務將蓬勃發展;第三方交易、資安維護等需求增加。臺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先生曾經說過:「物聯網是下一個Big Thing!」同時預示最會賺錢的將是能整合各個系統的公司。國際研究調查單位Gartner的報告顯示:2015年全球所使用的物聯網裝置將會達到49億,比2014年成長30%。因此,網頁設計、資料庫設計、網路行銷、金流與物流管理、巨量資料分析、雲端技術等軟體人才需求量大增。

綜合上述,技職教育4.0將有四大特性:「客製化、智慧化、高效化、整合化」。因此,技職教育對於人才培育更應該及早因應,技職教育政策應該因應工業4.0的趨勢發展,與時並進。以下是我大膽提出「技職教育4.0」的架構方略:

 

辦學客製化

這裡的「客」已不再是學生了,而是企業。技職學校的辦學責任已不是將學生送出校門而已,而是要替企業找人才、替學生找出路。企業的人力需求也不再是被動等待技職學校的供給,而是主動打造自己要的人才。因此,技職學校將透過各項公開、透明的校務資料(包括軟硬體建設、學生學習、課程教學、師資專長等資訊),主動尋求有社會責任、具教育熱忱的企業合作,為企業量身打造人才。如此,將使技職學校的人才培育將更聚焦,也更具有立即就業的能力。同時,政府可透過提供校外實習名額的企業予以減稅措施或補助企業開設產業專班的方式,鼓勵企業與技職校院密切合作,更積極有效培育人才,甚至開放設立校辦企業或校設企業。

運作智慧化

校園無論在師資、課程、資源、空間等更強調整合的必要性與可能性,以提高運作效益,達到「智慧互聯」的目的。因應少子女化,形塑學校特色成了必然,學生依其特色系科及興趣做出選擇,學校的聲譽也將影響畢業生的就業率及薪資水準,以達到「智慧生產」的目標;校園充分運用創客空間(maker space/lab)、翻轉教室、u-learning、RFID等雲端技術,讓校園的運作達到「智慧工場」的目的。

人才培育高效化

技職教育應有效提供產業所需各級人力,「具國際移動力的人才」、「訂單式人才培育」、「產業導向專班」、「人才一貫培育專班」等形式將大量增加,如此,技職體系培養的人才畢業後即具備不同產業所需的就業能力。

專業課程整合化

教育的人才培育應配合國家未來發展所需,回顧台灣的技職教育發展與經濟發展息息相關,從早期農業化、工業化、電腦化、資訊化,到現在的智慧化,無不與技職教育設校、系、科的發展唇齒相依,因此,未來台灣邁向智動化的同時,我們技職教育的人才也應加以思考,及早因應。例如:傳統的科系已無法滿足快速變動的工作需求,未來將打破科系分明的現況,取而代之的是以群類等跨科系的專業課程模組提供給學生,讓學生可以在主修的專業領域之外,透過選修的方式進行跨域的學習。物聯網興起及智慧工廠所帶來智慧生產與智慧服務,都凸顯了跨域整合的重要性,在在顯示跨領域整合人才的需求性與必要性。

 

【謝其政專欄】老師們醒醒,別再扼殺技職生的閱讀習慣

 

閱讀之前,歡迎先看前一篇:

【謝其政專欄】高分選職校的迷思!另類升學掛帥?

 

讓學生從進入高職校園開始,學校就有責任營造一個具有人文素養的情境。讓高職學生畢業後,除具有一定程度的專業技能外,更應培養學生閱讀的習慣,讓書香滿校園,公民、人文素養便在潛移默化中形成。

在學校,我們所教育的對象是人,不是考試的機器。敬業精神、品德教育……等核心價值的型塑,是在高職必須做的功課。選擇了高職練就一技傍身,佐以敬業樂群的工作態度,就可以在職場發光、發熱。凡是使命必達,必可獲得掌聲與榮耀,有公民、人文素養你就能活出精彩。

筆者要強調此處所謂的大量閱讀的標的物,應將教科書排除。

就筆者所知,很多學校仍然禁止學生攜帶所謂課外書籍到學校,這對學生培養閱讀興趣,是一種無情扼殺。閱讀興趣就是要先讓學生先閱讀自己有興趣的讀物,從中獲得愉悅。但凡經過國家核准發行之出版品,學生閱讀後,都會有一定程度之幫助。學校怎可將之視為猛虎野獸,必除之而後快呢?當然有關課外讀物,若內容有暴力、情色、灰色思想……等等,教師當可以適當輔導之,但絕不是禁止。另外若於課堂上,老師在台上講課,學生卻在台下閱讀其他讀物,此種行為不可取應輔導之。至於學生若利用自由時間,不管是早讀、午休甚或課間休息的10分鐘,善加閱讀,是應給予支持的。此舉對提升人文素養當有所助益,學校宜有系統的導引循循善誘之。

閱讀誠品

 

很遺憾的是,有很多學校為了方便管理,或為了維持表面的所謂校園秩序,更規定早讀學生必須安靜坐在教室寫作業、預習或復習功課,嚴禁閱讀書報雜誌,更禁止交談。午休時間更沒有自由可言,就算毫無睡意,也必須趴下休息,就算想要利用午休時間,安靜地在自己座位用功作作業,也在禁止之列,更遑論閱讀書報,離開教室。

技職學校的學生,能自動自發拾起書本閱讀的動機本來就不強,而且高職這3年,很可能是學生最後接受正規教育的學習之旅,只要學生願意,學校自當有義務營造良好閱讀環境,讓學生喜歡閱讀、習慣閱讀,讓校園沉浸在書香滿校園中。

當然,讓校園沉浸在書香滿校園中,並非喊喊口號便可達成。除上開觀念之建立外,在校園定期或不定期辦理讀書心得報告比賽、演講比賽、世界名著導讀、邀請作家蒞校演講、讓藝術品進駐校園……等等。都是有利於提升師生閱讀風氣,人文素養之方向。全國高職從校長到第一線的教師們,能把施用於提高所謂升學績效的力度提撥10~ 20%到建立書香滿校園中。如果10~ 20%太貪心,那麼提撥1~ 2%總不算貪心吧!先求有,再求多,然後從量變,到質變。使高職畢業生都能昂首大步踏出校門口時,大聲的向就業市場說:我的技能、技術都已經準備好了,我的生活也將活出精彩。

 

圖片來源:flickr@traveller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