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優保送爭議 技職司:曾承諾固定名額、樂意持續討論

記者曾玉婷/臺北報導

四技二專入學管道多元,全教總今(12 日)針對技優保送管道,指出近年招生名額發生遞減,甚至發生有部分職種申請名額掛零現象,呼籲教育部確保各職種技優保送名額,並保障學生在高二投入技能訓練時,即能確認高三申請的保送名額;教育部技職司回應,去(2020)年底已承諾會以固定名額處理,不讓原有保送名額掛零,同時盡量鎖住國立科大名額,讓學生清楚未來願景,針對新訴求,都歡迎進行討論。

技優保送適用於取得國際級相關競賽獎項、全國相關競賽前三名、入選國手資格的學生,只要繳交證明文件並填寫志願,不採計統測、在校成績,就有保送至科技大學的機會。

全教總:保障技優保送名額,並提早公布

全教總檢視近技優保送管道,發現招生名額逐年銳減,且每年不穩定,由 101 年 633 人,減至 110 年 204 人;此外原設有名額的職種,今年差點掛零,例如商業類名額從 108 年 14 名,變成 110 年 0 人,後續經溝通後補回 8 人。

101 年至 110 年技優保送名額逐年遞減。(圖/全教總)

全教總擔心,此舉恐打擊技職教育發展,影響技高師生未來投注技能競賽的意願,加上技藝需要長期訓練,學生投入後,難同時兼顧學業成績,即使選手有技優甄審管道可申請,但門檻較保送高,還需參看學生在校學業成績,不利於在技能訓練花費大把時間的選手。

全教總提出兩大訴求,呼籲教育部應盤點各技職競賽職種與其對應招生科系間的關係,保障全國各職種科系現有基礎的技優保送名額,並最遲在學生高二投入訓練時,確認其高三申請時的保送名額,讓學生在資訊透明的情況下,做出最有利的生涯發展選擇。

立委林奕華、林宜瑾、張廖萬堅也到場支持。張廖萬堅表示,當技高逐漸高中化,升學壓力和高中生不相上下,回頭看年年設有技能、技藝競賽的技高,當保送名額逐漸減少,其實對技職教育是很大諷刺。

技職司:曾承諾固定名額,持續聆聽技高意見

關於保送名額減少原因,教育部技職司科長陳秋慧說明,技優保送自 99 年起開始辦理,技專校院起初放出 800 多個名額,後來發現技優保送報名人數每年僅 200 多人,報到人數又低於報名人數,才逐年調降成合適數字。現行技優保送名額,皆以「招生總量 10%」的條件下,由各技專校院進行調配,依去年技優入學情形,技優招生總名額(保送、甄審)應足夠學生入學需求,且包含所有職種。

去年 12 月,發生技優保送名額爭議,陳秋慧表示,當時經討論後形成共識,其實技專校院已承諾會固定維持 110 學年度的名額,即不讓原有保送名額的職種掛零,「一下子讓變動過大」,同時盡量鎖住國立科大名額,讓學生清楚三年後的願景在哪。

陳秋慧強調,共識當中若有新訴求,都歡迎提會討論。不過針對教團的質疑,陳坦言不解:「是希望讓全部(符合保送資格者)都能進科大嗎?」

問到調整招生名額,是否能提前在新一屆入學前公告?陳秋慧說,少子女化浪潮下,如名額固定 3 年,期間可能造成多校難以退場,或許過去學生多的時候做得到,如今學生數遠低於技專校院招生量,在此狀況下,卡退場的科大難保持教學品質,教學品質是保障學生學習權益的重點, 同時要考慮技專校院系科也要因應科技發展轉型,名額固定 3 年不見得對學生及學校有利,因此名額要固定不變較難。

陳秋慧說,技高學生升學議題是公眾事務,面對技優名額確切需求、各競賽職種及對應招生科系等議題,技職司都願意敞開大門,聆聽技高各群科意見,持續搭建技高和技專校院的對話橋梁,共同為技職學生努力。

不過,由去年底的技優保送名額爭議能看出,政府端和技高端的認知仍有差距,教學現場師生和最新資訊距離太遠,讓許多教練和選手摸不著原因,只覺得努力半天,卻無法順利保送到理想學校,感到權益受損,對此,《技職 3.0》將持續追蹤後續報導。

因應疫情 五專優免、聯免採認會考補考成績

記者曾玉婷/臺北報導

國中教育會考本週末(5/15、5/16)登場,為保障受疫情影響需要補考的學生,招策會制定應變措施,針對五專優先免試入學及五專聯合免試入學招生管道,採納會考補考成績,提供外加錄取機會,保障考生權益。

技專招策會公告,需補考的考生仍需依五專優免及聯免規定日程,完成報名。五專優免是五專最大的招生管道,今年報名日期為 17 日至 21 日,近 200 個科組參與,學生可在 6/3 至 6/8 上網選填 30 個志願,錄取名單將在 6/10 宣布。

五專聯免方面,分為北中南三區,報名日期為 6/17 至 6/28。報名時,一區僅可選擇一所招生學校,學生收到招生校通知後,需在 7/7 到招生校進行現場登記分發報到,學生及陪同人員應遵守體溫量測、配戴口罩及填寫健康聲明書等防疫規定;若當天因為特殊原因或受疫情影響,本人無法親自到場,需依照招生簡章的委託制度,填妥委託書請他人攜帶指定文件到現場。

技專招策會提醒,因個人因素出國者,不適用應變方案,如有相關問題,請洽各招生委員會。

技專招策會主委王錫福表示,五專是提供國中畢業生進入技職專業的重要學制,擁有大專等級師資及教學設備,重視適性且多元學習內容、鼓勵考取職場必備的專業證照,以及校外實習提早體驗工作職場,修業 5 年可取得副學士學位,畢業後 3 年直接報考研究所深造,是升學的好選擇,請考生不要錯過。

科技校院繁星放榜 錄取率57.9%

記者曾玉婷/臺北報導

110 學年度科技校院繁星計畫今(11日)放榜,共計 52 所科技校院,提供招生名額 2,721 名,報名人數 3,614 名,錄取人數 2,094 名,錄取率為 57.9%,較去年少 0.5%。

據技專聯合會統計,有 97% 的技高推薦考生,錄取國立科技校院至少達 1 名以上;錄取生以前 5 志願錄取理想學校的比例達 74.6% 以上,相較 109 學年度增加 3.6%;此外,偏鄉地區技高推薦考生的錄取率提升至 80%,相較去年增加 15%。

考生於今天上午 10 時起,可至招生網站查詢相關放榜資訊,不另寄分發結果的書面通知,考生需自行上網查詢、下載或列印分發結果通知單。若對分發結果有疑義,需於明天(12 日)中午 12 時前,向「110 學年度科技校院繁星計畫聯合推薦甄選委員會」以傳真方式提出複查申請。

技專聯合會主任王錫福提醒,經科技繁星分發錄取的考生,無論放棄與否,均不得參加 110 四技二專甄選入學;如欲參加技優甄審、日間部聯合登記分發,需於 17 日中午 12 時前傳真「放棄錄取資格聲明書」至錄取學校,以電話確定錄取學校收到傳真,完成放棄程序,如未依規定期限及方式聲明放棄,則不受理。

因應技職繁星報到率逐年下降,教育部宣布自 108 學年度起,技高生一旦錄取技職繁星管道,一律不得參加甄選入學。根據統計數據,技職繁星報到率從 100 學年度 95.5%,一路下降至 107 學年度 56.2%,而到了 108、109 學年度,則回升到 80.5%及 82.4%。

技優甄審今起受理報名 12日下午5時截止

記者曾玉婷/臺北報導

110 學年度四技二專技優甄審入學,今天起(6 日)至 12 日下午 5 時截止,開放報名費繳交及資格審查登錄申請,提醒考生先於網站系統取得繳款帳號,於 11 日晚上 12 時前完成繳費,並於 12 日下午 5 時前完成資格審查資料登錄。

今年計有 71 所科技校院及大學,提供 865 系科(組)、學程、5,694 招生名額;本招生不採計統測成績,只要是高級中學畢(結)業生,或具同等學力的學生,並符合簡章規定者均可報考。

審查結果 5/20 公告、通過者 5/27 前報名

資格審查結果將在 20 日上午 10 時公告,通過者需於 26 日下午 5 時前,至網站報名系統完成選擇報名甄審校系科(組)、學程,考生最多可報名 5 個校系科(組)、學程,但各招生學校也能限制考生僅能報名該校 1 個系科(組)、學程。在 27 日前,考生必須以限時掛號郵寄指定項目甄審費用的匯款證明影本及備審資料到所報名甄審學校。

技專聯合會表示,如考生已獲技優保送、科技繁星、特殊選才或其他招生管道錄取報到者,不得再報名技優甄審入學招生,違者取消報名資格。

技專聯合會提醒,考生如果受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疫情影響,可到聯合會網站下載填寫「因應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疫情影響專案申請生特殊需求申請表」,於第二階段須到校參加指定項目甄審前提出申請,經審查通過,才具備專案考生資格。

統測專業科目 教團:審題不嚴謹、章節及答案分配不均

記者曾玉婷/臺北報導

110 四技二專統測日前落幕,今年考生僅計 88,310 名,報考人數持續下降。全教會今天(5 日)針對統測專業類科命題舉辦評論會,指出多數試題有 4 大爭議,包括科目難度偏易、審題不嚴謹、命題技巧差、組卷品質不佳,呼籲技測中心改善。

著重記憶性題目、出題超綱

今年評論會有 114 名技高教師,針對 20 群類總計 40 個考科進行試題檢視。全教會指出,雖有備受評論教師稱讚的試卷,如藝術群影視類專二,但多數試題皆有改善空間,衛生與健護類專二、農業類專一、餐旅類專二的飲料與調酒、海事類專一、海事類專二、藝術群影視類專一,均偏重記憶性題目,答題容易。技高著重專業科目,出題過於簡單,可能不利於技高教學現場。

此外,全教會指出,部分科目審題不嚴謹,超出範圍,包括海事類專二的國際公約規範、商管群專二會計學第 8、14 題超出範圍、工程管理群專一物理超出 4 學分課綱版本等;食品群專二第 45、46 題及農業群專一題幹,均有語意不清或陳述不明的狀況。

出題章節及答案分配不均

組卷品質方面,全教會認為多科題目章節分配不均,例如食品群專二,未出現定量分析或檢測結果等相關計算;土木建築類專二共 4 章節未出題等。而機械群、電機與電子群電機類、商管群等共 10 群,選項答案分配不符合命題原則,土木群專二共 40 道選擇題,答案 A 僅 4 題、D 卻多達 16 題;海事群專一共 60 題,答案 A 有 6 題、C 有 17 題,呼籲技測中心重新檢討統測組卷 SOP 流程。

全教會指出,統測專業科目有選項答案分配不均問題。(表/全教會)

建議速公布完整素養、實作命題範本

全教會呼籲,技測中心針對命題教師辦理命題工作坊,改善今年多科反應章節分配不均、題義敘述不清、圖文無法相互搭配等問題,同時建議各科建立題庫,技測中心應多與技高教師交流,避免再發生題目超綱現象,影響學生權益。

全教會表示,明年新課綱學生將上考場,呼籲技測中心儘速公告 108 課綱完整的素養、實作命題範本,或比照大學端安排各類科試測,讓學生能盡早準備。(編按:目前現有統測素養導向試題公布於技測中心網頁

王昊軒/商管群命題缺創意、素養 籲專業科目分開測

文:王昊軒(臺灣會計師、補教老師)

本年度統測會計學考試難易度偏易,一年級範圍佔13題(52%),二年級範圍佔12題(48%),試題分配於各年級相對平均,惟若分配至各章節,仍稍顯各章節分配不平均。

一年級範圍之考題,包含商業會計法之基本規範、加值型營業稅計算、會計程序基本觀念、會計要素、調整及財務報表分析。惟各題難易度稍顯偏易,可能未能產生鑑別度。

二年級範圍之考題,雖考出最新國際財務報導準則之科目,惟題型偏舊,與 105 年題型幾乎相同,未能測驗出學生是否瞭解新會計準則公報,這也是統測考試長期未能跟上實務的一大詬病,其餘二年級範圍題目,仍有程度偏易的問題,亦可能未能產生鑑別度。

針對本年度國文與英文考試,雖未適用 108 課綱,由於已採素養考試命題,多數題型將課本內容融合生活情境,使學生將課本內容應用於實務,要能活用、思考才能作答,使學生不再「死讀書」就能把考試考好,貼近新課綱命題精神。

題型缺乏創意和素養

針對本年度統測專業科目而言,以商業管理群專業科目為例,會計學考試缺點頗多,除考題偏易外,題型多與歷屆試題高度相似,缺乏創意,題型之設計,完全未見 108 課綱素養導向題型,反而出現 108 課綱較不樂見的考題,只要「死讀書」就能考取高分。

針對經濟學考題,本年度考試程度適中,並有 22 題(88%)採用下列何者正確(或錯誤)之問法,與去年度之命題方式相同。惟題型仍然與歷屆試題多有類似,考題未能發揮創意,並未能貼近活用理論與知識之新課綱精神,實屬可惜。

呼籲專業科目分開測驗

另外,藉由本年度考試,再次呼籲統測測驗入學中心,應考慮將所有專業科目分開測驗,以商業與管理群之專業科目(二)為例,多數學生認為,難易度雖較難量化,但學習過程確實認為會計學與經濟學之負擔與難度較專業科目(一)為高,且各科考試難易度不同,若將不同科目合為同時段考試,容易因某科目之難易度與另一科目不同影響另一科目之作答水準。

例如:若考生本年度認為經濟學較難,可能會壓縮會計學作答時間,而去年,多數學生認為會計學較難,此亦可能壓縮會計學作答時間,再此種情形下,學生之能力與考試水準,除受本科目之難易度影響外,亦會受到同時段考試之另一科目所影響。

建議各專業科目分開測驗之理由,第一,誠如前述所言,學生較不會因其他科目之難易度影響另一科目之作答水準,進而影響測驗出學生對於該科目之能力。

第二,各專業科目分開測驗,有利技專端精準選才,使技專端於選才時,能夠針對各系發展重點設定選才標準,進而挑選適當學生。

以科大之會計資訊系為例,現今的會計系教學重點已不再單純僅有傳統會計理論之教學,亦強調學生資料處理之能力、對資訊科技的瞭解,進而能將資訊科技應用於會計領域,資訊科技與會計學之結合,不但是現在會計領域教學之期望,亦為會計實務之進行式,如於專業科目分開測驗之情況下,技專端之會計資訊系即能將會計學與數位科技概論之成績作為選才之標準,若學生能再提出相關證照佐證相關能力,技專端更能精準選擇適當人才,並能呼應各系發展與教學重點。

【想抒發對技職教育的看法嗎?】​

長久以來,技職教育議題被社會漠視,但技職人才的培養是社會的基石,需要大家一起持續關注及發聲。​大聲說出你的觀點和故事,歡迎投稿給我們!​投稿者請包涵下列事項:​

一、來信主旨請加註「讀者投書_姓名」字樣,並請在信中註明姓名(or 筆名)以及個人簡介(100 字內),寄至「news@skillsforu.org」。​
二、凡來稿必回信,若兩天內未回覆是否刊登,請再聯繫我們一次。​
三、本站有權決定是否刪修、刊登。​
四、《技職3.0》為非營利組織,目前並無支付稿費。

110統測答案公告 5/6前受理疑義

記者曾玉婷/臺北報導

110 學年度統測落幕,今(3)日技測中心公告參考答案,非選擇題型則不公布。技測中心表示,對試題或參考答案有疑義者,應於 5/6 下午 5 時前於網站反應。

技測中心表示,填寫疑義申請時,必須載明試題、答案不當或錯誤之處,並敘明理由及上傳佐證資料,同一道試題以提出一次為限。若逾期、未上網填寫具體理由、身分、聯絡方式者,不予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