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加拿大裁判長:亞洲國家竄起,將影響國際賽東西方勢力版圖

採訪/黃偉翔|攝影/黃偉翔

在談到近幾屆中國崛起現象,很難不去關注,尤其中國才參加第三次,世界排名已竄升到第五,雖然台灣目前排名為世界第三,卻是從1970年就開始參與。一種被追上、被超前的急迫感,連同技職教育的辦學也有這種壓迫感。趁著台灣舉辦第46屆全國技能競賽期間,《技職3.0》記者專訪了加拿大造園景觀裁判長Mrs. Sylvié Métthé,她分析了中國崛起的原因,或許是因為各國裁判不夠「注意」,另外,她認為亞洲幾個國家的崛起,將平衡過去國際賽勢力版圖過於偏向歐洲國家。

以下為專訪問答內容:(Q為3.0記者詢問,加為加拿大裁判長回答。)

Q:對台灣競賽選手有什麼印象?

加:這些年輕人很有熱誠,對造園景觀很有興趣,樂於看到年輕人投入其中。

Q:因為每個國家國情不同,加拿大那邊,青年對於投入競賽的氛圍如何?

加:不是每個人都想比賽,有些人比較有學習的熱忱、用心投入,參與比例應該跟台灣差不多。

Q:國際賽2017年主辦國為阿拉伯聯合大公國、2019年是俄羅斯,雖然2021年主辦國未定,但預計中國將積極爭取成為該屆主辦國,加拿大如何看待此現象?

加:每個國家都有機會去爭取主辦國,對年輕選手來說,能到不同國家參賽是很正面積極的事,會看到不同作法、不同國情。

Q:中國目前才參加第三屆,但上屆2015巴西聖保羅那年,總得獎數已衝到世界排名第五。請問加拿大如何看待這樣技能強勢國家的崛起?

加:在巴西聖保羅那屆(第43屆),中國第一次參加造園景觀職類,所以對各國裁判來說,沒人知道他們的狀況(實力)如何。競賽有主客觀分數,尤其裁判內心會有對自己國家的私心,會做一些衡量,如果是排名比較前面的國家,會更仔細去衡量其他國家的成品是否符合規範。我認為,中國能排名世界第五,主要原因是他們才剛開始參加競賽,各國裁判沒有太注意他們,所以同樣道理,不能說他們現在有很好的成績、往後也能保持下去。

Q:我確定一下您的意思。因為我們知道,競賽結果除了選手的努力外,各國裁判長間在評分上的博弈與角力,也是一大對結果的影響因素,尤其過往亞洲地區如台灣、韓國、日本等經常拿下世界前幾排名,所以各國對這些國家會更仔細去評分,或做一些配分博弈上的互動。但中國因為剛加入,大家並未「防範」它,所以竄起的現象可能會因日後「各國的關注」下而消失?

加:競賽有主客觀分數,在客觀方面中國基礎實力很好,譬如在造園景觀競賽上尺寸都很精確,世界排名才有辦法在前面,而在主觀方面,可能因為各國對他們不太抱期望,所以對他們打分數上沒有特別嚴格。但他們這次世界排名已到第五,假設他因此擠掉德國,那麼下次比賽後,德國裁判就會特別針對他「打分數」。

Q:上屆造園景觀職類,中國選手表現如何?

加:沒有奪牌,但選手具有競爭力。

Q:過去國際技能競賽,歐洲國家因參與國家數量多,在各種角力上佔有極大優勢,未來若亞洲地區的國家陸續崛起,如越南、泰國、印度、印尼,甚至中國大陸,這樣是否能平衡過去國際賽的勢力版圖,過度傾向歐洲的現象?能讓東西方具備均衡的競爭力?

加:我很認同!確實是如此,也樂於看見這樣的趨勢。

Q:以上屆世界賽來說,Samsung是很大的贊助商,未來中國大陸崛起,預計會有更多該國的廠商將成為國際賽的主要贊助商,競賽機具指定為中國大陸廠牌或規格機會將大幅提升,對於倚賴機具加工的職種來說,是否將影響未來競賽結果?

加:在造園景觀職類方面,因為對機具依賴性不高,所以影響不大。但我認為中國未來必定持續竄起,主要原因是他們的軍事化訓練。因為目前國際賽的試題會在三個月前先公開,到國際賽上再做些微調,很多參賽國只是盲目地訓練同樣的題目,我們希望未來整個國際賽出題走向,是別讓參賽者有機會透過這樣軍事化訓練就能奪牌,應該給予材料種類、競賽大方向、大範圍就好,不然大家只是死練同一個題目,了無新意。

日韓驚訝:台灣怎麼都學生在參賽 企業選手呢?

(記者黃偉翔/台中報導)

第46屆全國技能競賽本週起跑,現場有其他國家選手、教練以及裁判長來台灣交流,甚至參加友誼賽。日韓代表樂見台灣學生投入競賽,但卻質疑為何沒看見企業代表選手?

日本機器人職種選手古久根秀治及三本椋大表示,他們是DENSO企業推出的代表選手,若能從十月的日本全國賽勝出後,就能代表日本參加阿布達比機器人職種比賽。古久根秀治及三本椋大補充,雖然日本也有高中生選手,但投入人數並不多,他們觀察,台灣高中製作的機器人已具備一定的水準。

韓國Samsung代表團教練Kong Yong Sun也提到,很喜歡台灣競賽氛圍,孩子們看起來樂在其中,反觀韓國的競賽,都是「肅殺之氣」,必爭個你死我活,甚至競賽選手間不太交談。

台灣分別有技能競賽與技藝競賽,但性質不相同,前者只要21歲(團體24歲)以下都可參與,所以不一定是學生,而技藝競賽則是統一高三學生參與,但一般來說,技術層面是技能競賽難度較高。

韓國裁判觀察,看起來台灣選手都以學生為主,企業代表選手數量比韓國少很多,他強調,Samsung一看到優秀選手,馬上就挖角進企業,或許企業端投入積極度將影響整個競賽氛圍。

台灣選手們正在觀賞日本選手的交流表演賽。(圖/黃偉翔攝影)

在台灣,技能競賽是統一先比北、中、南區分區賽,各分區勝出選手再晉級到全國賽。金泰源對此補充,韓國則是先透過16個地區各自競賽,每地區將推派一位裁判,共16位,然後再統一到首爾比全國賽,透過互相推選出裁判長。他還說,裁判長是透過韓國一個技職競賽單位來負責遴選,整個過程較官僚性質,人為因素居多。

不願具名的技能競賽圈人士則認為,目前台灣裁判長制度一面傾向學者擔任,如果以人才培養角度,應挑選真正經歷過競賽,且具備使命的人來貢獻、擔任裁判長,然而基層教練才是付出最多心力在培養選手,但最終功勞都被裁判長拿走,應讓基層教師被更多人看見。

不願具名的前台灣國手表示,台灣的部分裁判長已跟不上國際賽趨勢,但很難找到兼具技術、人脈資源,以及語言能力的裁判長,他強調,全國裁判長是否直接適任國際裁判長?這點是大家應該要注意的事情。前國手還指出,裁判長將大幅度影響整個競賽模式,當然,也影響選手最終競賽結果。

台灣選手跟教練都好奇,日本選手的機器真面目。(圖/黃偉翔攝影)
台灣選手跟教練都好奇,日本選手的機器真面目。(圖/黃偉翔攝影)

全國賽裁判認為板金應改集體創作賽 前國手:業界需要通才

 

(記者黃偉翔/台北報導)

明(2017)年第44屆國際技能競賽,台灣奪牌的常勝軍板金職類確定不舉辦,裁判長鄭慶民認為,因為技術內涵太廣,外國人參賽意願降低,導致無法成賽。對於此,全國技能競賽裁判鄭受謙認為:「板金應改成集體創作,才符合業界分工模式。」

第39屆板金銅牌國手黃湘禧直言,「讓外國人卻步的是繪製展開圖方式。」黃湘禧進一步解釋,國際賽早期是手工繪圖,現在已改成2D電腦繪圖,但這些都須有良好的立體觀念,並搭配交線展開原理,才能繪製出展開圖,也要憑經驗自己加入折彎係數。但在板金業界,目前都使用3D軟體繪製立體圖,只要設定好參數或套用資料庫數據,以及切割位置即可展開,完全不必學習任何原理。

黃湘禧還說,「交線展開原理與技術」是過去板金最主要的knowhow所在,但由於科技發達,在業界早已開發出3D軟體輔助展開,所以即便不懂原理的人,也能從事板金設計的工作。

第42屆板金金牌國手高正嘉認為,板金內容份量還可接受,但他建議,過去板金都是一人參賽,或許改成團體競賽,甚至改職類名稱,可以增加他國參賽意願。

鄭受謙同意高正嘉看法,鄭受謙說,板金應該改成集體創作賽,如果按照工廠的生產模式,每人專職一個技能,再集體創作、組合完成作品,才符合時代朝流。鄭受謙認為,若改為集體創作,外國人參賽意願會大幅增加,且「純手工的時代已經過去,可以用機器設備就應該用機器設備,否則板金很難再登大雅之堂了!」

已在業界打滾多年的黃湘禧感慨,目前業界「專才」很多,就是缺乏了解所有製程的「通才」,若要從事板金設計工作,必須是個真正了解所有製程的人,「若只懂3D製圖而從事板金設計工作,往往會產生許多製程上的衝突與矛盾」。黃湘禧強調,站在教育的立場上,板金應該要一人參賽,這樣未來才能獨當一面。

 

延伸閱讀

下屆國際賽板金停辦 裁判長:競賽內容對外國人太難

 

立委何欣純:技職生為升學而競賽 教育部應檢討

(記者黃偉翔/台北報導)

日前立委何欣純請教育部長潘文忠檢討,目前技職學生參加技能競賽只是為了在升學上有優勢,並非為了培養技術。她要求教育部關注選手畢業後的出路,應更加主動參與技職國手的選拔與培訓過程。

台灣在2015年的第43屆國際技能競賽,拿下5金、7銀、5銅、19優勝,獲獎數排名世界第三。何欣純提出質疑,曾經這麼多位技職國手,這些重要人才的出路為何?針對選手透過獲獎而升學後的就業狀況,以及技術經驗傳承部分,教育部是否有建立人才資料庫?

另外,何欣純還請教育部與勞動部共同檢討,國手的選拔過程。根據國際技能競賽組織規定,參加競賽年齡限制為21歲,部分團體參賽職類則是24歲,何欣純對此指出,許多技術國手都是來自技專校院學生,但過去大多由勞動部提名與培訓,教育部相對被動,盼教育部能更積極參與其中。潘文忠允諾,會帶回部內討論與處理。

技優生求學求職上吃虧

教育部技職司科長張惠雯表示,技專校院若招收選手,應設計一套計畫,照顧選手學業與就業端狀況。技優人才資料庫部分,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技能檢定中心科長魏世鑫說,過去參與過技能競賽,以及部分教育部技藝競賽的資料都在資料庫中,只是他強調,教育部與勞動部對技優定義不同,教育部比較廣泛,科展、相關競賽都算是技優生,而勞動部則認為具備乙級技術士證,以及競賽選手才是技優生。

魏世鑫還說,在求學部分,此資料庫將提供四技二專入學單位做資料比對,但就業端應用目前面臨瓶頸,魏世鑫進一步說明,技檢中心想把技優人才推廣出去、協助媒合,但就業媒合複雜因素居多,例如雇主提供的工作內容、就業環境,想吸引企業聘用技優人才,甚至用更優渥的待遇,並不容易。

日前在「推動企業聘僱技優人才座談會」上,北科大就業輔導組組長賴冠如說,技優生在就學上面臨困難,經常二一退學,在企業仍重視大學學歷的現今,如何讓技優生職場接軌?她舉了一個例子,曾有技職國手被退學後,因為學歷只有高職因而求職困難,再加上競賽內涵與台灣職場所需技能並不相同。但現場沒有企業主對此問題做出直接回應。

南港高工冷凍空調科主任林謙育認為,目前升學管道只有技優,而技優生在學校幾乎跟一般考試入學的學生一起上課,雖然有些選手資質好,課業學習狀況不錯,但也有部分技術傾向孩子,礙於台灣環境迫使他們必須升學,學業卻跟不上,可以考慮用新的學制,譬如技優企業公費生,讓他們有條路可以選擇,因材施教。

林謙育強調,競賽應強調學習技藝的價值,而非當做升學的捷徑。

立委盼重視選手技術傳承

何欣純提出質疑,選手都升學去了,教育部與勞動部應重視技術傳承,而非讓學生為了升學而競賽。

張惠雯說,技職司討論過選手的技術傳承,目前技專校院可以聘用這些選手當專業技術科目老師,教授技藝,而職校端則因為師培制度,選手仍需經過師培管道,才能成為正式教師。

魏世鑫表示,技檢中心在國手培訓時,都會邀請前幾屆的國手當作培訓師資,技術傳承就在此培訓計畫中,而勞動部已請勞動力發展署(簡稱:勞發署)各分署,協助轄區內技職校院參與技能競賽,目前有的學校很積極,但部分學校對技能提升的活動並不在意。

對於何欣純盼教育部更積極參與國手選拔與培訓部分,張惠雯說,因為技能競賽為勞動部系統,業務大多由他們主責。

部分學校敷衍了事 選手任意挑選

魏世鑫還說,技能競賽部分,有些學校老師只是隨便選幾個學生當選手,有些會優先辦校內選拔賽挑選手,兩者給予學生的價值觀就不同,勞發署希望學校別敷衍了事。

大湖農工機械科教師吳世興指出,部分學校只是為了升學保送名額,才推派學生出來比賽,也很少透過校內正式選拔制度,挑選選手。第42屆國際技能競賽國手李承達也說,自己一開始只是自願當選手,並未經過校內選拔。

國際賽板金停辦 裁判長:競賽內容對外國人太難

(記者黃偉翔/台北報導)

明(2017)年將在阿布達比舉辦的第44屆國際技能競賽,板金職類確定不舉辦,對於常勝軍的台灣無疑是一大打擊,裁判長鄭慶民分析,主因是其他國家難以精通競賽內涵。

國際組織規定,職類參賽國家達不到12國就必須停辦,根據統計,板金職類過去十年獲得6金2銀2銅成績,是台灣奪牌的固定成員。鄭慶民坦言,板金在這幾屆的國際賽上參賽國經常達不到規定的12國,上一屆還拜託中國大陸報名,才湊齊開辦職類比賽下限的12國,但正式比賽時又有幾個國家沒出賽,所以上屆就宣布第44屆板金停辦,幾個國家裁判努力爭取都沒用,現在盼2019年第45屆時可以再開辦競賽。

鄭慶民分析,主因是板金職類內涵太廣,而其他國家的選手通常來自公司,難以精通所有競賽內容,所以減低了參賽的意願。第42屆板金金牌國手高正嘉說,有的國家覺得板金競賽內容太多,既要會畫圖,還要會做板金實作。雖然高正嘉認為內容份量還可接受,但他建議,過去板金都是一人參賽,或許改成團體競賽,甚至改職類名稱,可以增加他國參賽意願。

新竹高工板金科主任陳奇明感慨,科上原本打算徵選國手的學生,都是從高一就拼博練習到現在,今年分區賽更在前五名中奪下四個名次!真是可惜。但陳奇明也驕傲地說,雖然學生很失望,但他們並未因為國手選拔暫停而放棄,繼續秉持著運動家精神,至今仍每天來學校磨練技術。

鄭慶民表示,國際賽是各國職業教育及職業訓練成果展現,台灣的訓練才是正確的,無奈外國人因難度高而不參賽狀況。鄭慶民強調競賽內容與就業的關聯性,他說,選手習得各種技能,在未來職場都用得到,學到一定程度可以直接擔任廠長。

勞發署推企業聘技優人才 黃秋桂:重視選手後續職涯發展

(記者黃偉翔/台北報導)

技能選手後續發展議題受關注,27日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簡稱:勞發署)邀請工業職類為主的廠商進行座談會,共同討論建立企業聘雇技優人才的模式。勞發署長黃秋桂:企業與學術界應共同來培育技術人才!

黃秋桂說,培訓技能競賽選手過程中投入很多資源,除了有形資源外,無形資源包含歷屆選手經驗分享、裁判長與教練的指導,而台灣在國際技能競賽上表現屢屢獲獎,代表技藝得到世界肯定。黃秋桂繼續說,目前勞發署關心發光發熱後,選手如何有更好的職涯發展,他們可以被企業所用,或成為技術教師傳承技術。

勞發署技能檢定中心科長魏世鑫表示,在選手出路方面,已經開始建置技優人才資料庫,提供企業查詢,並研議企業預聘技優選手制度,讓企業先提供在學期間學生獎學金、實習機會甚至海外訓練等方式培訓在學技優選手,技優生畢業後到該企業服務,最後,更獎勵贊助競賽的企業,贊助證明有租稅優惠,根據統計104年企業贊助技能競賽與達人盃近460萬。

為了鼓勵企業提供高新職缺聘用技優人才,發展署舉辦「企業聘僱技優人才座談會」,現場近60人參與,由精密機械、冷凍空調、機電整合、光電半導體、自動化控制、電氣裝配(室內配線)、資訊技術等相關領域企業主,以及技能競賽教練、裁判長與學界關心技優人才培育教師為主。(圖/黃偉翔攝影)
為了鼓勵企業提供高新職缺聘用技優人才,發展署舉辦「企業聘僱技優人才座談會」,現場近60人參與,由精密機械、冷凍空調、機電整合、光電半導體、自動化控制、電氣裝配(室內配線)、資訊技術等相關領域企業主,以及技能競賽教練、裁判長與學界關心技優人才培育教師為主。(圖/黃偉翔攝影)

曾擔任機電整合職類裁判長的Festo Taiwan教設部經理江友良說,Festo工程技術部門人員100%為技職教育體系畢業人才,主管會先評估他們的技優人才,然後導入適當的執行專案。江友良認為,技優人才有扎實的技術,且對工作環境的適應力很高,在選手磨練期間培育出來的專注心志更是企業想要的員工。

黃秋桂坦言,政府資源有限,必須靠學術界與企業界支持,共同培育技術人才,而總統蔡英文政見之一便是支持青年就業,上週政務委員林萬億找了教育部與勞動部為主的相關部會,討論讓高中職學生先工作後就學,先在職場上學技能,同時思考適合自己的工作,如果只依循考試或父母期望而繼續讀書,會浪費很多時間。

座談會現場也有不少技能競賽教練與裁判長出席。(圖/黃偉翔攝影)
座談會現場也有不少技能競賽教練與裁判長出席。(圖/黃偉翔攝影)

教部送金手獎選手出國研習 讚嘆日本敬業精神

 

(記者黃偉翔/臺中報導)

根據《技職3.0》報導指出,去(2015)年11月底前教育部長吳思華表示,教育部國教署將送技藝競賽選手出國研習,共投入1千1百萬經費。今(28)日教育部國教署舉辦選手赴日成果展,學生紛紛強調,印象最深刻的是日本人敬業精神。

研習內容由員林家商團隊負責規劃,校長劉澤宏更親自率隊去日本,團員為104學年度技藝競賽家事類與商業類金手獎第一名選手各8名,做企業實習與文化參訪12天,包含日本當地旅館業、餐飲業、美容美髮業,以及當地學校與日本文化景點。教育部次長林騰蛟補充,選手是去國外校園「long stay」,目前規劃將依選手類科分別送德國或日本研習,有參與德國師徒制學習並親上企業生產線實做,也有出海捕魚,體驗日本漁業文化。

員林家商實習主任陳麗華說,研習選手專長各異,原希望能夠安排讓每一個同學都有屬於自己專長領域的實習,但洽商日方企業和學校提供學習機會,全仰賴千葉縣商工勞動部觀光誘致促進課的協助,尤其要感謝飯田好典先生及先前在旅遊業任職的人脈,部分沒有屬於自己專長領域實習的學員,也藉此機會,認識其他領域的學習,擴展未來職涯的選擇。

選手到千葉縣商業高校研習,藉由英語和日本學生互相交流兩國文化、學校運作模式等。(圖/員林家商提供)
選手到千葉縣商業高校研習,藉由英語和日本學生互相交流兩國文化、學校運作模式等。(圖/員林家商提供)

就讀於恆春工商的餐飲服務職種選手許育軒表示,學習到日本企業虛心受教的心,在經營過程中不自滿,答應顧客的事情會全力以赴,沒有為了賺錢而捨棄服務品質。

台南高商職場英語簡報職種選手張舜恩則說,在文化服裝學院裡體驗零錢包、車縫提袋、印製T恤圖案等手作活動,也參觀了他們展示及保存歷年學生作品的地方。而在八千代高校與千葉商業高校都參與了英語課,藉由英語和日本學生互相交流兩國文化、學校運作模式等。張順恩強調,這次到日本幾乎用英文與日文與當地人溝通,外語能力大幅進步。

員林家商烹飪職種選手廖姿伶印象深刻,日本環境整潔、交通秩序很好,汽車都會禮讓機車或行人,行人一定會走斑馬線。嘉義家職美髮職種選手陳湘琪也說,日本車輛不亂按喇叭,車輛在行進間也是保持正常車速,而在禮儀方面,吃飯前會先說「先開動了』,讓人覺得很新奇,研習中不管是學校還是企業,讓我感受到日本人對每一件事都秉持高熱忱與認真的態度,儘管是一件小小的事,都會把它做到最好。

選手在成田Marrod International Hotel實習西式旅館房務整理、法式圓形宴會桌餐具布置,在鴨川館傳統日式溫泉旅館見習大浴場清潔、料亭及料亭廚房,實習住客接待奉茶、日式宴會場靠椅、坐墊配置、日式懷石宴會配膳,在吉夢溫泉旅館見習旅館內場設施、實習盥洗用具配置,體驗戶外泡湯。(圖/員林家商提供)
選手在成田Marrod International Hotel實習西式旅館房務整理、法式圓形宴會桌餐具布置,在鴨川館傳統日式溫泉旅館見習大浴場清潔、料亭及料亭廚房,實習住客接待奉茶、日式宴會場靠椅、坐墊配置、日式懷石宴會配膳,在吉夢溫泉旅館見習旅館內場設施、實習盥洗用具配置,體驗戶外泡湯。(圖/員林家商提供)
選手在資生堂公司實習化妝和最新款少女髮型梳理。(圖/員林家商提供)
選手在資生堂公司實習化妝和最新款少女髮型梳理。(圖/員林家商提供)
選手在金田屋實習甜點和日式粽子製作、松花堂定食配置,餐飲類學員見習廚房設施,在米屋參觀羊羹博物館,了解日式甜點發展歷史,實習日式甜點製作。(圖/員林家商提供)
選手在金田屋實習甜點和日式粽子製作、松花堂定食配置,餐飲類學員見習廚房設施,在米屋參觀羊羹博物館,了解日式甜點發展歷史,實習日式甜點製作。(圖/員林家商提供)

國教署長黃子騰指出,送學生赴海外研習是教育部全球移動力計畫的一部份,透過此次研習創造同學們難得的學習經驗,未來國際性的學習將系統性的推動,希望讓年輕人走向全世界。

劉澤宏說,實際活動時,提供實習課程的企業和學校準備周到,很用心的指導學員,學員也以努力學習回應,良性互動為彼此留下好印象,藉由本次活動的經驗,希望有利未來海外學習活動順利洽辦。

下屆主辦海事水產類技藝競賽的澎湖海事校長謝旻淵表示,通常企業不太願意開放參觀,尤其在某些門檻較高的領域。金牌選手在教育部的安排下,能到國外看到不同技能領域是非常好的一件事情,值得鼓勵跟喝采。謝旻淵還說,畢竟臺灣是海島型國家,不能閉門造車,有些國際技能競賽國手也會想辦法到其他國家從事友誼賽或參觀,也是要透過這種機制,提升技能水準。

本屆主辦商業類技藝競賽的士林高商校長曾騰瀧並未完全認同,他說,技能培養應該是整體考量,想要鼓勵學生,出國研習並非唯一方式,且短期研習成效有限。

曾騰瀧認為,應該根據各職種客製化研習內容,他分析,應該就臺灣在國際賽上表現優異與表現較差的職種分類。經常得獎的職種選手,其實不必特地送出國,同樣經費轉為補助選手未來出國比賽的經費,效益會更大;對於國際上技能相對弱勢、較難奪獎的職種選手才建議送出國,甚至可以考慮聘請國外教練來台,引進國外教學系統。

本屆主辦工業類技藝競賽的嘉義高工校長林文河大口稱讚,他說,從此政策看出教育部日漸重視技職教育,林文河強調,不論選手出國學到多少,送選手出國將發揮拋磚引玉功效,持續正向地影響臺灣技職教育,讓企業界與學術界更肯定技職人才。

 

延伸閱讀:

教部送金手獎到德日 工廠師徒制實習 凌晨出海捕魚

教部送金手獎出國研習 學生:德國教育造就工業強國

教部送金手獎出國竟不含全部職校 被漏掉教師:原來有這件事

教部送金手獎出國 竟有選手被遺落 教部:下次擴大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