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盛/川普簽新《職技法》:賦權地方 限制聯邦干預和政治偏袒

原文107/9/11刊載於經濟部工業局人才快訊,《技職3.0》授權轉載。

 

文/李隆盛(中臺科技大學校長)

2018年7月31日,美國總統川普簽署了「加強21世紀職業與技術教育法案」(Strengthening Career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for the 21st Century Act,又稱Perkins V法案),這是他上任後簽署的第一個重要教育政策法案(以下簡稱新法案)。新法案是2006年國會大修之職技教育法案(又稱Perkins IV法案;旨在授權聯邦每年提供中學及大專校院職技教育班制約1.2億美元的經費支持)的重新授權。將在2019年7月1日生效至2023年,並取代2006年授權之Perkins IV的新法案,允許各州在無需教育部長批准下制定自己的職技教育班制(program)績效表現目標、要求各州朝向這些目標取得進展,並對聯邦的職技教育法律做出其它改變。川普宣稱:新法案將有助於美國蓬勃發展的經濟,超過1,100萬名學生和工作人員將因而有更多的機會獲得更好的訓練和更多的工作。

新法案透過四項重點變革致力於增多就讀優質職技教育班制的學習者

美國教育行政主要是由各州負責、聯邦參與、地方運作。美國當前各州和地方的職技教育班制主要在13個職業領域(農業與自然資源,商業管理,商業支援,傳播與設計,電腦與資訊科學,教育,消費者或個人服務,工程、建築與科學技術,健康科學,製造、營建、修護與運輸,行銷,防護服務,公共、法律與社會服務),提供學生在職場就職和發展所需的知識、技能和實作經驗。聯邦撥款資助職業教育(現名職業與技術教育/Career and Technical Education,簡稱職技教育/CTE;我國則將技術教育放在職業教育之前,而習稱為「技職教育」)的法案始於1917年的史密斯-休斯法案(Smith-Hughes Act),100多年來歷經數次易名和修訂,例如:1984 年的Carl D. Perkins Vocational Education Act即是Perkins法案第I版,……1998年的Carl D. Perkins Career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Act (即Perkins Ⅲ)開始採用CTE一詞……。

重新授權的新法案(Perkins V)目的在幫助更多的美國人(特別是年輕人),接受優質的職技教育,使能帶著對國家經濟至關重要之產業中薪酬好、需求高的工作所需知識與技能進入勞動力市場。根據其資料便覽(fact sheet),新法案的四項重點變革如下:

1. 賦權各州與地方社區領袖:透過簡化申請聯邦經費的程序,並提供更多運用聯邦資源的彈性,以因應不斷變化的教育和經濟需求。

2. 改善與業界所需工作的校準:透過支持創新的學習機會、建立更好的社區夥伴關係以及鼓勵和雇主加強互動,改善學校教育與業界所需工作的校準。

3.提高透明度和績效責任:透過精簡績效措施確保職技教育班制取得成果,賦予家長、學生和利害關係人者在制訂績效目標和評鑑地方班制效能時可發表意見。

4.規範聯邦的角色:透過控制教育部長的權威、限制聯邦干預和防範政治偏袒,以確保有限度的聯邦角色。

換句話說,新法案透過促進學校教育-業界需求、中學-大專教育之間的聯繫,加強績效責任制,提高學生的學術和技術成就等,更著重在系統校準和班制改善兩大面向,以確保職技教育班制的提供更符合學習者和雇主不斷變化的需求。

彰顯百年來美國聯邦持續力挺職技教育的新法案對我國至少有三項意涵

固然,我國和美國的幅員懸殊,教育行政體制亦不同,但新法案對我國技職教育至少仍有下列三項意涵:

1. 技職教育有賴長期持續的政策導向之經費等支持

技職教育和一般教育的主要差異在於特重「時」與「實」,亦即特別強調培養時需和實務的人才與能力。時需和實務的認定通常相當配合國家經濟發展與社會包容的需求,因此相對需要政府長期持續的政策導向之經費等支持。如前述,美國聯邦立法資助職技教育始於1917年,2006年授權的Perkins IV至2018年已逾十年未修而不合時需。因此,2018年重新授權的新法案,展現儘管百年來多次政黨輪替,聯邦均能透過立法長期持續支持職技教育。我國也該如此。

2. 技職教育班制需更對應產業中薪酬好、需求高的工作

如前述,新法案比Perkins IV更講求面對國家經濟發展至關重要之產業,培養薪酬好、需求高的人才與能力。我國有不少採取過度教育但卻培育出畢業生就業意願、薪酬與需求均低的技職教育班制,亟需加以盤整,並透過政策之重點支持使盡快轉化。

3. 宜加強技職教育的賦權與能和績效責任

如前述,新法案比Perkins IV更加強賦權予各州、地方乃至學校,但更講求問責於取得成果與程序透明。我國的技職教育要因應變遷加速的環境,也有待加強讓地方和學校有更多更好的賦權與能(Empowerment,指協助個人、組織或社群增進其本身生活或營運所需權力(即執行能力),使其能依照自己認定的優序採取行動的多面向社會程序或機制,有時簡稱「賦權」)和績效責任(Accountability,有時簡稱「問責」),使更有權、有能又有責地辦好技職教育。

申請專欄作者、讀者投書。您可以 Email 至 media@tvet3.info

技高課綱加入勞動法令認識與社會議題思辨

(記者黃偉翔/台北報導)

課綱審議仍如火如荼進行中,剛完成的各群科共同模組中加入對勞動法令、社會議題思辨、職業倫理與生涯發展等;目前已完成機械、動力機械群的審議並準備發布,另餐旅、商管、土木與建築、化工、電機電子領域完成第一輪審議,將進入第二輪。國教副署長戴淑芬表示,技術型高中(即高職)已經完成共同模組建立,預計進度將會加速。

上週末於國教院台北院區召開課審會審議大會第85、86次會議,由總召集人教育部長葉俊榮主持,出席委員人數分別為36、37人(全體委員共48人),本次會議針對新課綱技術型高中群科課綱草案機械群作第二輪審議並進行表決,經決議為修正通過。另審議大會也完成餐旅群第一輪審議,下次會議(9/15)將進行社會領域課程綱要草案之審議。

戴淑芬接受記者聯訪時表示,專業群科有共同模組,把核心素養放在專業群科領綱,希望老師在教學上,可以因應學生的多元文化背景與特殊需求,提供支持性和差異化教學與輔導措施,並讓學生養成尊重性別、族群與特殊需求等之多元文化差異。

戴淑芬還說,更需具備對工作職業安全及衛生知識的理解與實踐,探究職業倫理與環保的基礎素養,發展個人潛能,從而肯定自我價值,有效規劃生涯,以及對專業與勞動法令規章及其相關議題的思辨與對話素養,培養公民意識與社會責任。

戴淑芬補充,各領綱有特殊性可以再加,但以上是各群高職課綱都具備。

當有記者問到課綱審議進度時,戴淑芬說擔心接下來的颱風,但目前週六預定社會領域審議,社會領域結束後,接著是自然領域,另外因為各專業群科領綱已有共同模組的建立,預計速度會快一點,群科部分有15群,科比較多的群如機械、餐旅如一一順利過的話,其他科別人數比較少的,教科書編輯壓力不會那麼大,希望九月底可以順利完成

戴淑芬整理,已完成動力機械跟機械群審議,正要進行發布,而完成第一輪審議則有餐旅、商業與管理、土木與建築、化工、電機電子群,將要進入第二輪審議。

20180908課審大會。

范巽綠今上任教育部政務次長

(記者黃偉翔/台北報導)

教育部公告,總統府秘書長通知,任命高雄市政府教育前局長范巽綠為教育部政務次長,107年9月10日到任。

新任范巽綠政務次長,淡江大學美國研究所碩士,曾任立法委員、立法院永續發展促進會執行長、教育文化立法推動聯盟成員、科技協進會成員、教育部政務次長、高雄市政府顧問、高雄市政府教育局局長等職。

教育部政務次長范巽綠(左)部長葉俊榮(右)。

教育部:技專校院提供運動績優生專屬升學管道

(記者黃偉翔/台北報導)

教育部針對運動績優生在技專校院的升學管道部分,獲國際性、全球性運動賽會者,有專屬管道運動績優甄審及運動績優甄試升學,即使未獲獎也能透過特殊選才、甄選入學管道。

教育部表示,運動績優學生升學管道暢通,招生名額未減少,讓各技專校院可依學校發展的需求及目的,提供名額進行招生作業,具符合各升學管道報名資格的運動績優學生皆可自由選擇參加。

教育部補充,針對獲獎者,提供運動績優甄審及運動績優甄試的升學管道,招生方式著重運動成績優異選手的學科能力及術科能力。以國立臺中科技大學為例,即是透過此入學管道來招收運動績優的學生。

針對未獲獎者,教育部亦提供2種升學管道,由學校自訂報名資格。四技二專特殊選才重視具有特殊才能、特別經歷或優異成就的學生,提供具有運動潛力與才能之學生,培養優質專業人才;四技二專甄選入學部分則著重於學生學科及術科能力的養成,並具有第二階段指定項目甄試,透過術科項目使學校適性選才。

教育部強調,運動績優學生多種升學管道,使學生透過聯合招生機制選擇較多學校的機會,同時減省學生因透過單招所花費多校報名費及避免學生舟車勞頓所衍生的問題;至有關學校辦理單獨招生作業,如學校經教育部核定單獨招生名額,得自訂簡章辦理招生,並未排除招收上述學生。

勞動部公布人力需求調查 製造業與技藝工作人員需求增最多

(記者黃偉翔/台北報導)

勞動部公布「107年第3次人力需求調查」,根據員工規模30人以上的3163份有效樣本,顯示107年10月底人力需求增3.73千人,其中行業別以製造業需求增加17.9千人最多,職業別則以技藝相關工作人員、機械設備操作及組裝人員人力增13.2千人較多。

根據調查,事業單位107年10月底較同年7月的人力需求,其中預計增加人力者占24.83%、需求不變65.57%、減少人力5.02%、無法預估4.58%;在需求人數方面,預計増加49.6千人、減少12.3千人,計增加37.3千人。勞動部對此表示,全球景氣穩定增溫,新興科技應用持續擴展及機械自動化需求熱絡,國內消費市場維持動能,雖逢暑假消費旅遊旺季結束,事業單位仍有增僱員工的需求。

工業部門預計人力需求淨增加19.2千人、服務業部門淨增加18.1千人。按行業別觀察,以製造業人力需求增17.9千人較多(電子零組件製造業增加3.8千人,金屬製品製造業與機械設備製造業均增加2.4千人),批發及零售業增4.4千人次之,醫療保健及社會工作服務業淨增2.5千人再次之。

各職類預計人力需求均呈增加,以技藝有關工作人員、機械設備操作及組裝人員增加13.2千人較多,技術員及助理專業人員增加12.6千人次之,服務及銷售工作人員增加4.9千人,餘依序為專業人員3.9千人、事務支援人員1.5千人、基層技術工及勞力工1.1千人,主管及經理人員0.1千人。

勞動部表示,整體而言事業單位增加人力原因以「退離者之補充」占36.86%較多,「需求市場擴大(含設備或部門擴充)」占32.05%次之,「提升勞動條件」占18.64%居第三。

依行業別觀察,製造業與批發及零售業增加人力原因以「退離者之補充」分別占34.52%與40.64%較多,「需求市場擴大(含設備或部門擴充)」占32.5%與32.99%次之,另分別以「長期缺工」占16.5%與「提升勞動條件」占16.64%居第三;醫療保健及社會工作服務業增加人力原因以「退離者之補充」占35.58%較多,「提升勞動條件」與「長期缺工」亦分別占32.45%與30.05%。

【公告】國際技能發展協會成立:用技能與社會對話

文/黃偉翔

跟大家分享個好消息,我們籌備許久的 國際技能發展協會,昨天舉行了第1屆第1次會員大會與理監事會,預計再半年跑完政府申請程序,協會將正式立案!

我從2014年起建置《技職3.0》網站,並持續把報導刊載在上頭,4個年頭以來,產生許多政策對話與影響,促進技職相關議題的公共討論,並於2017年2月,透過財團法人中華工業教育研究發展基金會發起公益勸募,專款專用支持《技職3.0》產製報導與推廣技職的費用。

2018年,我們決心成立社團法人,即國際技能發展協會,雖然預計將增加不少行政事務負擔,但這是組織走向正常化必經的旅途。

國際技能發展協會(Skills for U)核心理念為「用技能與社會對話」,我們相信技能學習不只是為了牟利賺錢,而是跳脫產業與經濟附庸思考,回饋社會、幫助社會,透過技能傳遞社會議題。目前有兩大方向,第一是持續透過《技職3.0》獨立報導耕耘政策的公共討論,第二是持續展開技能公益行動,如2018年《技能國手活化老舊校園計畫》對準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的 教育、永續城鄉與促進目標實現夥伴關係指標,透過技能行動讓社會看見偏鄉議題。

我們相信,落實「用技能與社會對話」理念,透過技能與大眾產生連結,拉近彼此距離,傳達技能價值的真諦!

第一屆理監事名單出爐

國際技能發展協會第一屆理監事

理事會

理事長/張仁家/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教授

常務理事/古文旻/古栻設計工作室負責人、WorldSkills2011 花藝國手

常務理事/陳冠龍/冠洲冷凍設備有限公司負責人

理事/許芯瑋/Design for Change, Taiwan 發起人

理事/林凱衡/台大社會所博士候選人

理事/陳曉郁/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副研究員

理事/劉美慧/南港高工校長

理事/陳乃綺/上尚文化執行長

理事/謝佳廷/Corporate Affairs, 外商科技公司

監事會

常務監事/呂逸鵬/長虹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國外業務/PM

監事/余欣融/科技公司海外行銷

監事/葉亭君/財金智慧教育推廣協會企劃專員

工作人員

秘書長/黃偉翔/Skills for U執行長、《技職3.0》獨立記者

副秘書長/黃于貞/Skills for U 活動策劃&視覺設計、WorldSkills2017平面設計國手

顧問

顧問/林三貴/國際技能組織(WorldSkills International)副會長

顧問/胡茹萍/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工業教育學系 副教授

Skills for U:這就是技能價值的真諦!/工作成果與2018年7月捐款徵信

Skills for U 技能國手活化偏鄉校園計畫 獲大迴響!

文/黃偉翔

每次對外分享 《技職3.0》獨立報導、Skills for U 用技能與社會對話理念,接收到的回應總讓我感動不已。

8月初我全程採訪國內技能界第一盛事「全國技能競賽」,遇到幾位不算熟的技職老師,他們一看見我,急忙對我說:「我們班級的孩子被你們改變了,自從他們在天下雜誌看見國手們用技能回饋偏鄉學校,班上高職學生居然主動來找我,問說是否可以到學校周遭社區,用我們的設計技能幫助…」話聽到一半,我意識到離理想又更近一步了

很多人問,為何要大費周章改造一間國小,發包給廠商不是比較快?這話不算錯,卻也不算對。當我們持續透過《技職3.0》獨立報導耕耘政策時,如何將多年來累積的政策專業落實?這就是Skills for U存在的原因!事實上,《技能國手活化偏鄉校園計畫》主要目的在於,透過技能行動讓社會看見偏鄉處境,在Skills for U的視野中,技能學習不再只是為了賺錢牟利,而是為了回饋社會、幫助社會,甚至成為承載社會議題的重要媒介,用技能與社會對話,而我認為,這才是技能的本質與價值。

Skills for U背後有著一幅更大的圖像,當全台灣、全世界具備各種技能的專業人士,都能用技能與社會對話,將促使技能與社會產生更緊密的連結,讓社會大眾進一步認識技能本質,從而理解他的價值。

我相信,隨著《技職3.0》與Skills for U不斷努力,一方面政策得以獲得更充分的討論,另一方面用技能與社會對話理念將影響更多學技能的族群,為此,我們7月完成改造校園行動後,就開始展開一連串的討論,思考明年如何更近一步達成技能理想,當然也努力思考下半年的成果推廣。

跟各位支持好友們分享,整個技能公益行動費用全由慈濟基金會贊助,未動用到捐款,捐款則持續支持我們跑報導,以及做更多技能推廣的人事費支持,謝謝大家,沒有你們,技能價值無以推展至今。當然,除了定期定額,歡迎持續單筆捐款(點我),我們會善用每一分錢在推動台灣本土的技能價值!


2018年7月捐款徵信

201807損益表(捐款徵信)
201807資產負債表(捐款徵信)
201807捐款明細(捐款徵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