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鑑》高職輔導老師看學生選擇大學的考量因素──士林高商觀點

文/林詠齊(士林高商輔導主任)
高職學生究竟怎麼選擇大學?名聲嗎?特色嗎?師資嗎?其實學生很少真正理解到該學校的核心價值、很少看系所簡介裡面寫了那些字句,因為學生很多時候都是用「分數」來選擇志願的。高職跟高中很不一樣,從進來學校的那一刻,八成左右的學生就會走向本類科的道路,只有兩成會在求學過程中,正視到自己的興趣、能力不在這邊,開始轉向自己「稍微」有點興趣的科系去。只是不禁讓人思考的一件事情是那八成的孩子真的都對本科系有興趣嗎?還是迫於無奈、被家長說服以及種種現實考量之下,選擇了一條「看似」適合自己的道路。其實學生選擇大專院校就讀的時候,沒有想像中的自由:分數本身設立了一道艱困的門檻,家長給予一個無限的期待,社會媒體給了五花八門的世界觀,遑論這些還會交互影響,那學生該何去何從?透過這篇文章,我們來看看學生選擇志願時,到底在考量什麼?

學生選擇志願的主要考量分析

一、學生自己僅有的籌碼:分數

學生手上最為明確的資訊就是分數,每一年學生來到輔導室,最常詢問的問題不是自己適合念哪一個大學校系,而是自己的分數可以上哪一個大學校系。學生不知不覺地將自己的未來交給分數決定。大多數學生都信奉著只要考好分數、上好大學,人生就是璀璨光明的,所以都把高三的一切奉獻給分數。分數越高的學校,就是學生排序比較前面的學校。反過來說,學生也會因為自己在校程度跟名次、模擬考大致的落點與PR值,決定自己理想中的學校。

大學校系的選擇是被分數侷限的,也因為學生所知道的只有大學端的部分訊息,自我認識不高,手邊只知道分數的狀態下,就拿分數做選擇。他們看的不是學校資訊跟未來進路,而是落點分析跟去年分數,符合落點跟去年分數的話,只要「不排斥」的科系,就照分數填下來。甄選入學看分數可以填哪邊,就填哪邊,甚至不知道自己申請的科系可以做什麼。畢竟學生只知道他手上的分數,其他一無所知。

二、變化萬千的趨勢:市場需求

市場需求這一塊是學生滿常問的一件事情,學生常常問我哪個「熱門」?哪個科系出路多?只是熱門跟出路很難定義,我常常問學生一件事情,你要問哪個時代的熱門?學生時常希望我們給他一條安全的道路走,但到了現在,沒有一條路可以保證絕對安全,只有相對上市場需求高或者是長年都有職缺的工作,那麼這樣走就絕對沒有問題嗎?不敢保證。沒有人可以告訴我們哪一條路「絕對」怎麼樣,我們只能告訴學生,你的作為會決定你在這間公司或是機構的存活與升遷。回到選擇校系的時候,我們也只能告訴學生沒有絕對順遂或是絕對坎坷的科系,順遂跟坎坷取決於你走的方式、你走的時機跟你走的運氣。當不能決定時機跟運氣的時候,你唯一能決定的事情,只有你自己。

三、長輩提供的資訊:家長意見

家長會給孩子一些意見,也會對孩子抱以期望,大部分的孩子,沒有太多想法的話,也會跟著家長的話暫時走下去。學生來到商科學校、來到工科學校,真的想學商業或是工業嗎?可以打一個問號在那邊。部分家長存在著性別差異的觀念,認為女孩子就應該是念商科、當會計;男孩子就應該唸工科,當工程師,即便現在這個觀念少很多了,但還是社會上存在的思維與考量。另一部分是家長有名校思維時,會認為如果高中沒考好,那就念好一點的高職,這也是為什麼學生進來學校後,常常不知道自己為什麼進來這裡,甚至會覺得上當受騙。到了高職端還是沒想法繼續念上去的話,到了大學呢?研究所呢?學生會對他的學習跟未來有考量嗎?

有時候學生也常常問我一句話讓我覺得無言以對:「老師我適合唸什麼?」我時常反問他:「書是你要唸的,人生是你在過的,你確定要將人生的決定權交給旁邊的人幫你出意見嗎?更何況我沒有比你了解你自己。」學生也開始習慣這個社會的大人幫他出意見,給他答案,漸漸失去探索能力;也因為現在資訊發達,想要知道什麼事情,手指動一動就可以知道了,那又為什麼要那麼辛苦去探索自我呢?不就給我答案就好了?這也是我認為現在青少年很嚴重的狀況。

名聲、師資、環境也成為學生選擇因素

四、聲名遠播的學校:名望與知名度

選系不選校、選校不選系、選系又選校這些,一直是我們實務現場中,學生常常問的問題,當然選系又選校的這一批人,畢竟是有分數的籌碼才會討論到這個問題,只是有一群人會在選系還是選校中間搖擺不定。選校畢竟是為了名聲、聲望等因素,想要從這邊畢業,得到這間學校的資源;選系總是為著興趣,對於校跟系之間的決定,我最常問學生一件事情:「你的需求是什麼?」學生對大學的期待取決於學生該選系還是選校。

很多學生最大的考量還是這間學校是「赫赫有名」、「地方名望」還是「名不見經傳」的大學,這個名望不一定要整間學校,有時候是一個特色科系或者是特色學院。如臺灣一線私校中,幾乎都有自己的一片天,世新大學廣播電視電影學系、東吳大學法律學系、實踐大學服裝設計學系等知名校系已經深深烙印在我們腦海中。科大也有這種名校,如:設計類科去朝陽科技大學、商業類去致理科技大學等專才名校。這些是學生抉擇很重要的原因,不一定是學校實際上的條件,而是名校的招牌在那邊,會自動吸引學生過去。

五、特定人物的名氣:教授的個人特性

部分學生來到一間校園的考量是因為某個教授或是某個名人,很多學生是為了某一名教授在這個地方教書而去。有的時候是因為這個地方接觸的到業界名師或是客座講師,學生希望可以上到這位教授或講師的課程,才去這間學校的,如: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開設通識的馮翊綱、在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開課的宋少卿,或是業界名人在校內開課的不勝枚舉,有的學生會因為可以上到這位教授的課程而前去。選大學是這樣,研究所更是,希望給某教授指導等等的說法會出現。

六、生活的種種考量:學校地理位置與生活條件

最後來到學校地理位置與生活條件,這有點像是人類的優生學般,一開始就被決定好好的。學生考量的點不外乎就是離家遠近,生活機能是否方便,若是跨縣市就讀的同學則有回家方不方便,宿舍好不好抽,房子好不好租的問題。畢竟這是一開始就決定好的條件,不過每間學校還是會發展出自己的因應方式免對這項問題,如華梵大學有專車接送學生到公館、台電大樓等捷運站;國立中央大學則在校內設立公車站,讓學生可以在校搭乘公車等,交通部分得以改善。那食、衣、住等部分要怎麼改善呢?要我選擇一個在山上或是海邊的稍為好一些的學校跟一個普通但在捷運站或火車站旁邊的學校,照常理來說我會選擇一個交通方便的學校,但這是在雙方水準一樣的情形之下,若水平有所差距,當然會以學校水平與名聲進行考量,只是當最後學校都很優秀時,民生需求就會浮現。

圖為參與活化校園計劃的配管暖氣國手張翔舜。

分數、興趣、家長意見仍為三大主因  學生選擇理由各不相同

上面所列舉的部分,是學生較常考量的因素,當然也有一些學生較少考量到的因素,這邊也做一些說明。第一個是特殊科系設立,近期台南應用科技大學設立漫畫學士學位學程,不少學生看見這個科系眼睛為之一亮,原因是臺灣較少學校開設這樣的科系,而這科系卻是許多動畫與漫畫喜好者會有興趣的領域,近期也有漫畫出版社來臺開設補習班,要價昂貴且授課密集,相較之下系統性的四年學習,還是稍有幫助。

第二個是學校傳聞,部分學校因發生一些社會議題,也會傳出傳聞,讓學生在選擇上有所考量。如:特定政治立場、特定宗教信仰,這些會影響到學生選擇學校的考量,當學生對於學校認同較低時,自然學習上以及對學校的信任上也會沒那麼高;相反的,若是立場相符合時,學校學習上也會有所加乘效果,可以看見學生更加踴躍投入校園。

第三個是學校風氣,學生選擇學校時,會參考學校風氣與氛圍,部分學生選擇相對保守的學校、部分學生選擇校園風氣開放的校園,各有利弊,但不是學生唯一的考量。很多很多的考量因素在學生腦袋轉,不一定每個學生都會考慮上面的內容,但學生都會思考自己在意的是什麼?

既然學生在意的不一樣,那學生要怎麼樣選擇校系呢?學生選擇校系的流程大致上如下所示:學生是否有思考自己想要什麼出路?→有的話,學生會努力達成目標。→沒有,學生會先準備考試→考試後看看各大學介紹跟思考自己興趣在哪裡?→因為不知道跟家人討論→家人會以自己在工作場域的經驗與學生說明→學生照著走的話就會照著填選志願→學生不照著走的話就會詢問師長→師長協助學生討論志願→學生結果:一、照著分數由上向下填,交給命運決定;二、發現自己想念什麼,填自己希望的學系;三、不知道自己想念什麼,把討厭的刪掉之後,選擇自己不排斥的。最重要的還是前三項:分數、學生興趣與志向、家長意見這三件事情最為重要。

大學系所應發展自我特色以吸引學生

大學端要如何讓自己成為熱門名校呢?最重要的是發展學校特色,既然學生是依照學校名聲與特色選擇的話,那要把特色拿出來才能彰顯學校的優勢。很多事情是需要「口碑」的,當學校這邊做出口碑,那就不愁學生來源。特色不需要多,一個就好。學生有一個心態是我沒有進到最有特色那個沒關係,我可以先進去旁支的科系,我再轉系考或轉科考進去就好。學生們會以冒險的心態選擇其他學校不那麼出名的科系,再轉到學校裡面熱門的科系中。只是發展「口碑」的時候,千萬不能廢棄其他不是重點的科系,相信各位都知道「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如果其他學校學生知道貴校對於特色科目特別用心,對其他科系較為忽視的話,這件事情也會傳回每個高中生耳裡,學長姐會告訴學弟妹:不要填這間大學的其他系,因為她重點跟資源都在XX系而已,沒有那個系你就不要填這間學校。這樣的話也會成為困擾,你可以用普通力氣對待一般科系,特色科系做加強,但如果「全部」都給特色科系的話,學生都會知道這件事情並且回學校告訴校內師長。

如何成為名校又會因為私立與公立受到不同的待遇,很簡單──因為「錢」跟「資源」這兩件事情,不是說私立學校一定資源就不好,但學費在家長眼中一定是問題。學費跟CP值的問題一直以來都是私立學校的弱勢,因為公校錢少名聲好,出去眾所皆知;私校又貴又不一定大家聽過。很多學校開始積極拓展資源,發展自己的特色,重要的是要想留住學生,或是想要招收到更加符合需求的學校,這邊提供一些想法做為參考。

學生在意名聲跟名望,畢竟要聽過而且未來出路好找;學生在意金錢與資源,需要一些金錢與資源挹注,讓學校有更多資產可以幫助學生在各科學習;學生重視民生需求,所以要讓自己的學校能夠滿足學生民生需求;最後是學生重視分數,再怎麼樣,分數還是主宰著學生選擇,很多時候提供門檻是讓學生知道你有實力,而不是一種限制行為。希望各位學校都能發掘自己的亮點,開展自己招收學生的路,讓學生更加願意朝向您那邊前進,更加容易填您們的志願。

本文轉載自合作媒體《評鑑雙月刊》第76期,非經許可不得轉載。

高浩基/高職群科歸屬問題,應改以職能作為分類基準

文/高浩基(技職教育出身,曾任學校行政人員)

107年10月7日課審大會於第100次會議決議,要求教育部儘速啟動技術型高中類群科歸屬調整研究,並於一年內提出類群科歸屬對應關係表草案,據以發展未來群科課程綱要。因此,筆者提出群科歸屬現況問題及未來歸屬建議架構,作為相關規劃的參考。

群科歸屬與15群的分野問題

以時尚模特兒科的群科歸屬為例,依專業職能/大學學門分類應歸入藝文與影音傳播領域/藝術學門,而非課程綱要歸屬的家政群。據技職司會中發言,新設科的群科歸屬由申請學校依辦學條件自行決定,以至於課程綱要與專業職能/大學學門的歸類並不一致。由此可知,現行群科歸屬及15群的分野不夠嚴謹,將影響未來新設科的歸屬、專業及實習課程的分類與統整,也與《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發展建議書》所提技術型高中需重視對準職類、職種和職能的訴求相悖。

新設科審查與重疊設科的問題

另一問題在於〈高級中等學校群科學程設立變更停辦辦法〉的規範不足,使得主管機關審查新設科時,未能釐清改名與轉型的定義,或未以職業群集(職類)的角度考量設科,導致新、舊科別重疊設置的現象。「改名」指新、舊科別具高度同質性,且新科別設立後即停用舊科別,如服裝科改名流行服飾科;「轉型」指新、舊科別內涵有明顯不同,涉及課程、師資及設備的調整,如汽車科轉型軌道車輛科。

所謂重疊設科以下列舉兩例說明:一是電腦繪圖科(試辦)改名電腦機械製圖科(100學年設立)而與製圖科產生重疊,造成教師甄選及專門科目認證的困擾,同時突顯甄選科別與師資培育的彈性不足。二是依前製、後製區分的多媒體設計科(100學年設立)及多媒體應用科(101學年設立),但餐飲業也有內、外場之分卻僅設餐飲管理科,以此分科符合職業群集的精神嗎?

職能基準的內涵與應用

「職能基準」指為完成特定職業(類)工作任務所需具備的能力組合(知識、技能、態度),其概念與「核心素養」類似。根據勞動部《職能基準發展指引》,職能基準的發展以具影響性、重要性及創新性的關鍵職業(類)為主,故不全然對準技術型高中(或基礎技術人才)相應的職業(類)與級別,或相關職能尚在發展中,並不表示「職能基準的參考價值比職業分類典低」或「職能基準無法對接技術型高中層級與職能內涵」。從表1的架構與內容來看,其實對下一波課綱專業科目學習重點的呈現方式、實習科目評量標準的建立,有相當參考價值。

表1 工藝產業陶瓷工藝師職能基準(節錄)
表1 工藝產業陶瓷工藝師職能基準(節錄)

群科歸屬調整建議

筆者參照勞動部職能基準領域類別架構,從16個領域及66個職類中,擷取與15群最相關的10個領域及26個參考職類,作為歸屬建議架構(如表3)。職類用以界定領域的分野;職類的選擇主要考量是否具代表性、符合基礎技術人才範疇,譬如金融財務領域的證券及投資、銀行金融業務等職類,其徵才條件及證照要求與技術型高中就業目標市場不符,故未納入。

未來技術型高中建議以「領域類別」歸屬,其與「群」歸屬比較如表2所示;調整做法如下:

做法一:以「領域類別」歸屬,現行15群調整為10領域,並重新檢討群的定位,明確劃分歸屬原則,亦可考慮建置技術型高中層級就業職能平台。

做法二:維持以「群」歸屬,並參照表3領域類別建議架構,分群以不超過10群為原則。

 

表 3 未來技術型高中歸屬建議架構

 

兩天審完3群科課綱 教育部:目標仍是108上路

(記者黃偉翔/台北報導)

週末課審會趕進度,目標是108學年度新課綱如期上路,國教署代理署長許麗娟表示,技術型高中外語群及設計群第二輪審議修正通過,將儘速發布,加上昨日通過的餐旅群,兩天審完三群科。

許麗娟說,餐旅群的觀光餐旅業導論等科目,涉及博弈娛樂業及酒類服務,考量學生未滿18歲,於教學注意事項增列《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有關賭博及酒類等相關警語文字。根據法規第43條,「兒童及少年不得為吸菸、飲酒、嚼檳榔;觀看、閱覽、收聽或使用有害其身心健康之暴力、血腥、色情、猥褻、賭博之出版品、圖畫、錄影節目帶、影片、光碟、磁片、電子訊號、遊戲軟體、網際網路內容或其他物品」

外語群部分則已擷取英、日語共通基礎技能形成職場實務技能領域,供學生跨域學習,另於中階及高階英語聽講練習科目教學注意事項,加入教師以採全英語授課及評量為原則等文字。

設計群部分,專業科目設計概論的教學注意事項,增列智慧財產權包括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與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保護條例。

有記者問何時審完?許麗娟說,今天審完還剩六群科,目前有加速往前走,下週仍朝向兩天都審議的預設,若有共識課審委員們就會審得比較快,但為了新課綱品質,也急不得。

記者問到,課審委員任期怎麼解決?許麗娟說,第一屆非政府代表有1/2任期兩年,任期到11/24,早已重啟相關作業,大部分會重新續任,少數沒意願者新聘,目前名單還要經過立法院審查會。

許麗娟提到,普高、國中、國小都通過了,現在都審群科,剩下還有一些特教師資規範要處理,但目前課綱因為考量到教科書部分,技高已有群科中心協助,整個程序看起來沒問題。

 

 

餐旅群新課綱完成審議 將發布

(記者黃偉翔/台北報導)

昨(10)日課審大會由總召集人教育部長葉俊榮主持,完成餐旅群的審議,將發布

葉俊榮說,現在是技術型高中群科課綱關鍵時期,衷心期盼在各位委員的付出與努力下,新課綱能如期如質於108 學年度正式實施。

會議針對餐旅群及食品群進行群科課綱草案第二輪審議,其中餐旅群已完成表決,經決議為修正通過。教育部表示,上開餐旅群課綱草案已完成審議,將儘速依行政程序發布。

海事水產競賽落幕 范巽綠:台灣需培養海洋人才

(記者黃偉翔/台北報導)

107學年度海事水產技藝競賽落幕,參賽學生來自全國10所高中職海事水產學校在台南海事一較高下。教育部次長范巽綠表示,台灣是海洋國家,需培養海洋人才。

競賽包括輪機、漁業、水產食品、水產養殖、航運管理、航海、船舶機電等七大職種,經過學科、術科競賽,共有76位選手脫穎而出,其中33位選手獲金手獎,43位選手獲優勝。

范巽綠說,96年教育部第一次發佈了海洋政策白皮書,十年以後也作了一個大的修正,在十個海事學校,培育超過6千名的海洋人才,希望這六千個學生和台灣未來的海洋發展有密切的關係,得獎的學生也會安排到國外的頂尖海洋國家,作專業的學習和參訪,對學生專業的精進和視野的開闊有很大的幫助。

范巽綠還提到,台灣是海洋國家,在各個領域都需要海洋人才,特別是離岸風力發電,這是國家的重要政策,需要的人才超過八千人,所以要看到海洋產業和國家的發展方向,所需要的人才培育願景,讓學生立定志向,家長也會支持。

台南海事特別安排產學合作活動,一方面辦理「技藝競賽選手企業預聘暨人才媒合」意向合作,促成產業與優秀技藝競賽選手銜接,使企業尋獲一流技術人才,另一方面,也邀請學區國中端學生參觀技藝競賽。

參賽學校包括國立臺南高級海事水產職業學校、國立基隆高級海事職業學校、國立蘇澳高級海事水產職業學校、國立澎湖高級海事水產職業學校、國立東港高級海事水產職業學校、國立成功商業水產職業學校、國立鹿港高級中學、國立金門高級農工職業學校、國立馬祖高級中學、新北市私立中華商業海事職業學校等10所學校。

107學年度海事水產類學生技藝競賽入圍名單。

張仁家/全美第一技職教育如何煉成?看俄亥俄州怎麼做

編輯的話:這篇由北科大技職所教授張仁家在美國當訪問學者期間,看見了台灣制度的結構性問題,對比台灣現有技職政策,我覺得精準到位,透過張仁家在本文介紹俄亥俄州政府如何運作技職教育,並進一步對照台灣現況,發人省思。

俄亥俄州立大學(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是如何成為全美排名第一的技職教育?張仁家在擔任訪問學者期間,理解到台灣技職教育在「生涯試探與規劃」、「技術教學與設備專精化」、「專業學習齊一且執照化」三面向做得不夠,導致讓人覺得做半套。

以「生涯試探與規劃」為例子,俄亥俄州有具體的職業試探與職業藍圖規劃,讓學技能的青年理解到當下學習與職業路徑的意義,但台灣讀技職多半沒濃烈興趣,轉領域就讀難度不低,再加上以教育體系課綱為學習基準的內容與技職師資茲結構,導致技職學生與真實職場距離遙遠。

再看向「技術教學與設備專精化」面向,俄亥俄州統一設備與技術教學,讓周遭學校集中學習,學校不必再購置設備與準備大量專業老師,但台灣確是臨近技職校院學校設備重複購買,效率低,以這觀點來看真是浪費納稅人的錢。

最後看向「專業學習齊一且執照化」面向,俄亥俄州專業課程有層次之分,並按造技能規範,技術執照更能穩卻對準職場,但台灣不只技職校院技術教學難以直接對接職場,青年在學習課程時,難以理解當下技能學習可以幫助自己走向什麼職業發展與薪資水準。

以下是張仁家介紹俄亥俄州運作與建議專文。(責任編輯:黃偉翔)

文/張仁家(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教授、俄亥俄州立大學人力發展與教育系訪問學者)

CTC如何與學校共同培育技職人才?

由俄亥俄州政府設立的生涯及技術中心(Career & Technical Center,簡稱CTC)是提供國、高中學生對職涯探索與職業準備的訓練基地,「學生畢業即能就業」是它設立的宗旨,因此吸引了許多技能性向明確或經濟弱勢的學生就讀,它不是學校,但卻與學校密切配合,肩負了學校無法提供的技能教學的工作。

不像臺灣的技術型高中,學生的一般科目(國英數等)及專業理論課程在教室上課,遇到專業實習科目的課程就到校內的實習工場或實習銀行或實習餐廳上課,在俄亥俄州的專業實習課程,則是將學校的學生抽離並集中到CTC上課,CTC除了提供專業實習的技能教學之外,還提供了職涯試探、職業準備以及執業證照等一系列的輔導與課程。

在CTC中,學生雖然來自不同學區、不同學校,但在具有業界實務經驗的專業技師教導下,對於學生專業技能的要求有一定的水準,也幾乎都能拿到執業證照。這裡所說的執業證照是學生能據此找到就業的工作,也符合州政府的技能規範。

俄亥俄州在州政府的經費支持與規劃之下,設置了9個生涯及技術中心,這9個CTC所提供的職涯課程都涵蓋了美國技職教育的6大生涯群集(類似臺灣技術型高中群科歸屬表的類),包括:農業教育、商業教育、家庭與消費者科學教育、健康護理教育、行銷與物流教育、工業教育等,為了因應學區的產業特性與學生的性向,有些CTC尚提供略有不同的職涯課程。州政府對生涯及技術中心投入的經費每年約有1500萬美金,所以,學生除了必要的工作服及午餐須自費之外,在CTC的學費是免費的,只需繳交原有學校的學費,不會因為到CTC學習專業技能而增加額外的學費。

CTC如何運作?

以機械見長的托勒斯生涯及技術中心(Tolles Career & Technical Center,簡稱Tolles)為例,該中心是在1971年成立,於1974年開始招生,Harry E. Tolles擔任第一任的學區督學,故以他為名。當時成立時,是以學區技術教學中心的概念成立,目的在服務鄰近高中學生的技術養成。後來逐漸擴大服務的學區與課程領域,在對象上也擴及國中及高中,目前已是該州9所生涯及技術中心學生人數最多,生涯進路課程(career pathways)最完整。

目前Tolles服務7個學區,包含9所國中及11所高中,共20個學校,涵蓋6大生涯群集、13種生涯進路、22種技術學程,大約有50門核心課程。換言之,在生涯及技術中心的課程架構,其涵蓋範圍由大而小有生涯群集、生涯進路、技術學程、核心課程等層次的劃分,與臺灣技術型高中專業群科中類、群、技能領域、專業實習課程相當類似(如表1所示),學生可從多元多樣的課程中自由選擇技術學程進行學習,學生擇定了一個技術學程之後,便可以在該技術學程下修習相關的核心課程。

這裡並沒有限制學生選修技術學程的數量,但多數學生僅會選擇1-3種技術學程,如果想要拿到執業證書,也都在1-2個技術學程之內選課。由於學生選課相當自由,少則半天,多則兩天會到Tolles上課,各校參與職業學群的人數與興趣不一,Tolles必須與學校充分溝通,以利於人員、時間與課程的安排,有時還會跨校混班上課,通常在學期之初,即將一整年當中每個月召開一次的協調會議排定,讓學校代表都有足夠的時間準備,協調會結束之後,也將會議紀錄公告在網頁上,供相關單位參考。

Tolles 的主校區位於俄亥俄首府哥倫布的近郊潘蘭市(Plain City Campus),主校區有650位學生,衛星學校的學生約有850位學生,平均原就讀高中的畢業率達95%。這裡除了提供國中與高中學生學習技術課程,也提供了學區內的成人與繼續教育,因此,每年的學生都大約在1500人左右。

CTC技能課程模組對接職場

Tolles除了以機械見長之外,也是官方指定「機器人和卓越製造技術的教學合作中心」(Robotics and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Education Collaborative, RAMTEC Center) ,因此,該中心的運作經費主要來源也是靠州政府每年1,500萬美金對9個技術中心的經費支持,平均每個生涯及技術中心每年約有166.7萬美金,相當於5000萬新台幣。而該中心的經費補助是9個生涯及技術中心最多的一所,近三年每年平均獲得635.6萬美元的補助經費。

Tolles提供了13種生涯進路(career pathway)的技術學習途徑,讓學生可充分自由選擇。每個生涯進路下又可分為數個技術學程(technology program),每個技術學程下則包含了多個科目的核心課程(core course)。

Tolles有農業與環境、藝術與溝通、商業財務與行銷、建築技術、國中職涯體驗、美容美髮、幼兒保育、健康科學、醫護服務、法律與公共服務、資訊技術、RAMTEC製造與工程、運輸系統等13種生涯進路。以RAMTEC製造與工程領域為例,在該領域又分為兩大學程,一為工程與製造技術(Engineering &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另一為焊接與組建技術(Wielding & Fabrication Technology)。其中,工程與技術學程是提供給對工程和機器人有興趣的同學,未來可在機械製造領域擔任機械技工、生產管理、機械技術員、品管檢測員等工作。

此外,Tolles給予受聘的技師相當大的彈性,某些專業理論課程,為了配合學生,他們也可以在住家鄰近的高中上課,這樣學生就不用跑來跑去,擁有技師的身分進入學校並在學生面前以教師的身分上課,成了名符其實的雙師;甚至有的技師經年都在學校授課,但他受聘於Tolles,也接受Tolles的考評。

Career & Technical Center Tolles。(取自Tolles FB粉絲團)

美國俄亥俄州CTC三特點,反思臺灣可借鑑之處

一、生涯試探與準備多元化

俄州的學制是小學五年、國中三年、高中四年。CTC提供了多樣的職業探索課程給國中學生進行職業試探,學生可以在多元的學程中自由選修課程,輔導教師以循序漸進的方式,先施以性向測驗與解說,再讓學生了解CTC有提供那些生涯進路。最後,學生藉此反思自己的性向與未來職涯的適配度,在學程上做出自己喜愛的選擇,並在與真實工作世界相近的工場內實習。

對於高中學生,多數學生已對職涯的發展較有明確的方向,學生並無限制從哪一個年級開始,僅需從生涯進路中選擇有興趣的技術學程及核心課程進行學習,通常花兩年的學習時間,也都能拿到至少一張執業證書。反觀臺灣,學生進入技術型高中真正對某個職業學群有高度興趣的實在少之又少,代表著我們在中小學對學生的職業試探與性向的探索不足。

更糟糕的是,學生進入技術型高中對某一科系沒有興趣,要轉科系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毫無彈性可言。普遍的現象是,學生的學習是在高中逐年學習之後,才有可能引發學習興趣,而不是一開始就帶著高昂的學習動機來就讀的。事實上,學習動機才是影響學習成效最重要的關鍵因素。

二、技術教學與設備專精化

俄亥俄州在國、高中的學校教學除了一般科目之外,尚有專業的理論課程,但技術的學習就交給CTC的技師來教,每週大約兩天的時間,學校就會用校車將學生送到CTC學習技術。

CTC所購置的設備不僅質優且數量充足,最重要的是各校不必設置實習工場,不必重複購置相同的設備,也不用聘這麼多相同的專業技術教師。州政府將這些省下來的錢,都花在CTC的師資、設備、設施及營運成本上,CTC聘請具有業界經驗,且技術精良又富有教學熱忱的技師擔任技術教學的工作,設備也可常常汰換,幾乎都跟得上產業或證照需求的腳步。

反觀臺灣,我們會在不同的學校中,依據課綱及設備標準,在相同的科系重複購置相同的設備,以機械科為例,A校機械科要買車床、B校也買車床、C校也買車床,但三校可能相近不到10公里之遙,不同學校重複購置相同的設備,也規劃空間放置相同的設備,教育部及各縣市政府教育局經年花了大筆的經費幫學校進行設備更新及空間維護,資源重複浪費,實在浪費不少納稅人的錢。

三、專業學習齊一且執照化

CTC的核心課程是以執業證照的技能規範為標的,培養學生都具備拿到執業水準以上的技術證照,換言之,經由CTC畢業的學生,他們在專業領域的技能要求是一致的,並將技能學習、執業證書與就業薪資緊密連結。學生入學之初,CTC除了教導學群的課程內容之外,更重要的是他們還介紹學習這個學群的課程畢業後及取得專業執照後,你能夠在職場擔任何種職業,還有這個職業的平均月薪及時薪是多少。

反觀臺灣,學校的技能教學雖然都是教師依課綱在教,但由於師資的經驗與背景不同,教出來的學生技能並不一致,更有甚者,學生所具備的技能水準也無法得知是否符合業界需求。

其次,當前技術型高中鼓勵學生取得丙級或乙級技術士證,大多是為了鼓勵學生的技能學習或升學加分使用,但畢業後,真正用技術士證找到工作的寥寥可數。根據「職業訓練法」第31 條規定及第33 條的規定,勞動部僅辦理技術士技能檢定並發證,但認證與認可單位則是目的事業主管機關的權責。換言之,拿到技術士證能否被承認是由該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決定。

經查107 年各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核發、委託、認證或認可證照一覽表,在勞動部辦理的近140項技術士證中,僅佔了68項,且多數集中在工業類。很明顯,有一半以上的技術士證並不被認可,因此也無法用技術士證找到可據以執業的工作。

所以,衷心建議勞動部應即刻盤點所有的技術士證,主動與相關的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研議納入核發、委託、認證或認可的可行性,如無法納入的技術士證就應立即停止辦理檢定與發證,徹底檢討為何該技術士證對應之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未納入認證或認可?是否這些技術規範與檢定內容過時?待這些技術士證檢定項目修正或調整,並修法之後再上路。

否則勞動部辦檢定發證,但其他部會又不承認該證書,政府部門之間的矛盾將一直存在。這也造成多數產業在聘僱技術人力時並未採用技術士證,也不認可技術士證所具備的技術能力的原因。因此,企業在沒有可依循的參照標準之下,只好用學歷當作聘僱或薪資的依據,這也是為何技術型高中(高職)升學率超過八成的主要原因之一。

(備註:目的事業主管機關係按章程所訂宗旨任務涉及之目的事業之性質而定,應受各該事業主管機關之指導監督。例如:交通部公路總局規範從事汽車修護的從業人員必須持有汽車修護技術士證,這是從業人員執行職務所必須具備的技術士證,那麼交通部公路總局就是該技術士證的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又例如內政部營建署特別規定從事園藝技術的公司行號,就必須聘任特定比例的人員持有園藝技術士證才能營業,那麼內政部營建署就是該技術士證的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

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

評論/如何打造新時代技職人才?——從《技職教育政策綱領》談起

原文2018/10/29 刊載在udn《鳴人堂》網站,標題為「如何打造新時代技職人才?——從《技職教育政策綱領》談起

文/黃偉翔

台灣技職教育的長期處於定位不明的狀態,若鼓勵學生畢業後先就業,直接面對快速變化的產業經濟,似乎不能只有高職學歷與學力;若鼓勵學生繼續升學或追求明星科大,又會被扣上技職教育「要拚就業力、不是拚讀書力」的大帽子。

究竟技職教育該何去何從?答案或許就在2017年3月行政院公佈的《技術及職業教育政策綱領》之中。

不要小看這份技職政策綱領,它規範了台灣未來技職教育的發展藍圖,包括願景、目標與具體方向。綱領中明確指出技職教育目前所面臨的困境——學用落差問題嚴重——這表示技職教育體系的培育內容,未能回應產業需求。

這份由行政院層級的「技術及職業教育審議會」定制的政策綱領,由林萬億政委、跨部會首長、各領域專家所組成。第一次會議中,召集人林萬億說「技職教育的翻轉,雖由教育部主責,但屬跨部會議題,需有上位的國家教育政策引導,重新思考技職教育方向。」

誠然,跨部會協調出的技職政策綱領,正是多年來技職工作者們的期望。以農業人才舉例,教育部就必須跨部會與農委會討論;醫護人才需與衛福部討論;觀光運輸人才則需與交通部協調,以強化實務與課程的連結。更何況,技職教育領域多元豐富,需要教育部跨部會協調的單位不少,而這些單位皆有列於政策綱領中。

過去,「跨部會」總被戲稱為「跨過部會就不會」,但這審議會是由行政院層級召集,負責協調各部會,並共同制定的技職政策綱領,明指技職教育的未來圖像。這份政策綱領,會成為各技職相關政策制訂過程的依據,因此綱領是否具備遠景,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

圖為參與活化校園計劃的配管暖氣國手張翔舜。
圖為參與活化校園計劃的家具木工國手鄭欽豪。

未來的技職人才圖像:是專業人士,也是創新者

政策綱領指出,技職教育未來將朝著更彈性的學習制度、創新的教學內容、暢通的回流教育管道。綱領又為回應國際上的《2030年仁川教育宣言及行動框架》與《2016-2021技術及職業教育與訓練策略》,強調未來技職教育不只教授各領域的實作技術,技職生更需具備改良技術能力,以及對未來世界的想像、創業家的精神等,並以未來職業創造者作為目標,帶動產業朝向創新發展。

簡單說,就是技職人才不能只學技術,還要具備知識基礎與創造新興職業的潛力,就像技職教育資深學者、前教育部長楊朝祥所說的「具備知識基礎的專業技術人才」。

我認為,這定位相當符合國際趨勢。前陣子我到台灣IBM討論導入美國IBM的P-TECH課程模組到五專學制,P-TECH是根據企業需求人才所提出的能力發展藍圖(skills mapping),與學校共同規劃課程與授課,並導入IBM的資源。IBM眼中的技職人才,不是藍領、白領,而是新領(new collar)人才,即指具備科技能力、軟實力的科技工作者及中階技術人員。

不論是政策綱領所指的「創新創業技職人才」,或是外商公司IBM強調的「新領人才」,都回應了同一件事:在機器自動化與數位經濟時代,技術人才勢必具備一定的知識基礎,解決國外所謂的技能落差(skill gap),並且具備解決問題能力、實務經驗與數位科技能力。

若「培養具備實作力、創新力及就業力之專業技術人才」為今後技職教育的願景,技職教育或能逐漸脫離以往被視為產業與經濟的附庸,改以創新與技術改良為目標,從而帶動產業發展。

技職不應淪為產業與經濟的附庸

技職教育非職業訓練,不應完全淪為產業服務的角色。實際上技職人才在勞動力市場中,受到人才光譜的兩方夾殺,一方是自由人本的博雅教育,另一方是貼近產業需求的訂單式培訓,如職業訓練等。

技職教育長期在兩端光譜中游移,僅僅隨著不同時期教育首長的政策理念,時而學術課程多一些、時而實作課程多一些,如最近108新課綱中,高職就增加不少實作時數。

此外,實驗教育三法通過,諸多新興培養技能人才的實驗教育、自學型態出現,再加上少子化、私校退場的衝擊等,讓原本就處於弱勢的技職教育辦學受到更多挑戰。因此,實質定位必須先確認,技職教育才能往前走。

然而,我認為至今難以實質定位的問題源頭在於,台灣政府對「技術及職業教育」尚未有精準定義。「技職教育」四個字,不該只是教育部行政單位管轄的劃分,或僅是「務實致用」來稱呼其精神,這樣的定位並沒有踏實的意義。

舉例來說,屏東大學是由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商業技術學院合併成立,校內學生一半來自高職、一半來自高中,那屏東大學算不算技職教育?

另一個層次的舉例,外科醫師具備許多技術含量,從事深度技能的不斷操作與演練。然而,這不但不會被視為技職教育,且還能獲得不同於技職體系的政府資源與社會呼聲,試問這公平嗎?這可當作台灣在教育發展上資源分配的依據嗎?

所以,「技術及職業教育」究竟如何定義?這定義不該只是「教育部技職司」所管轄的學校,才稱作技職教育。唯有定義明確,才能進一步確立技職教育在人才培養的光譜上要站在哪個位置,並合宜地與職業訓練、大學教育及實驗教育有所區隔。

Skills for U集結八位技職國手攜手高職生團隊,協力將一個貨櫃吊進國小,活化校園閒置花圃。
高職生團隊協力將一座大鵬國小校園閒置的花圃,改造成多功能藝文展演貨櫃教室。

技職不只回應產業需求,也應回應社會需求

技職教育真正要回應的不只產業需求,而是「社會需求」。很多人在談論,如何讓技職被看見、被重視?我想,這不能只強調技職教育的經濟面功能,還要讓社會看見技職群體的社會參與。

我認為,新時代技職人應透過「技能」為媒介,促進社會融合。舉個例子,今年Skills for U與八位技職國手及數間高職學校,一起活化偏鄉老舊、擁有閒置空間的大鵬國小。位於新北萬里的大鵬國小,是班級數18以下的偏鄉小校,不只校園中有塊閒置空地,當地小朋友一直以來都缺乏表演藝術課程的展演舞台。

Skills for U從今年初開始規劃、設計,一直到暑假為期20天的改造過程中,不僅集結八位技職國手攜手高職生團隊,技能涵蓋油漆、花藝、配管、板金、木工、造園、設計與配電等領域,更將一個貨櫃吊進國小,協力將一座校園閒置花圃,改造成多功能藝文展演貨櫃教室。

參與的四間高職六科系學生,有機會透過專題實作課程,一改過去校內單一目的性的技能學習,讓技能所學實踐在「社會目的」的改造偏鄉行動中。

社會目的指向的社會問題、議題不只有偏鄉,若以更大格局來看,應是指向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SDGs)所關乎的教育、海洋生態等17項目標及169項具體目標,而這些正好能發揮技職教育各領域所學技術。

此外,還有擁有80會員國的國際最大技能發展組織WorldSkills,也開始展開一系列的BeChangeMaker賽事,該競賽的目的是基於技能,發展社會創新,並同時回應社會永續SDGs與自由市場(商業模式)。這意味著技職人才使用所學技能時,應融入更多社會議題,嘗試透過技能解決社會問題。

因此,技職人才的培養過程,不僅包含基礎技術與技能、創新創業思考,還得加入社會人文關懷、國際格局、社會永續思考等,才是新時代的技職人才。

非營利組織角色的參與,也是總統蔡英文教育政見中「重新架構技職教育」具體指出的部分。 圖/取自蔡英文教育政見PPT。

技職教育發展應納入更多利害關係方

政策綱領目標三提及,產官學協力培育技職人才,我認為,應該再加上「非營利組織」,才能讓政策發展過程,吸納民間豐沛能量,作為政策推動與論述的動能,並涵融更多元利害關係方的互動。

建構多方利害關係人共同促進技職教育革新,是讓技職教育發展不再淪為少數人決定,而是涵融多元意見、價值、思想、領域,建立更完整論述的過程。只有涵融更多元的完善論述,才能保有技職教育的發展,不會因非專業因素影響發展過程與結果。

非營利組織角色的參與,也是總統蔡英文教育政見中「重新架構技職教育」具體指出的部分(如上圖)。

若說《技術及職業教育法》是技職教育的憲法,那麼《技術及職業教育政策綱領》就是技職教育的發展手冊,但受討論度卻十分低落。期待有這麼一天,大眾在討論技職教育不再只有學用落差、外國技職比台灣好、就業率等表面議題,應討論更深層的議題,而技職教育的核心就在這份技職政策綱領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