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人淬鍊 | 張明輝讓齒輪轉動鐘錶教育

 

決定一個人的生涯規劃最關鍵時期是甚麼時候?從現行教育系統來看似乎是著眼在高中、大學之後,不過如果你有讀過村上龍《希望之國》,應該也會同意─國中三年才是定義一個人的人格和人生,未必是最後,但卻是最好的時機。這也是為什麼當我知道張明輝開始在國中推廣鐘錶教育的時候會深感佩服的理由。

1990年代張明輝投入成品錶款的製造,其間也推出過客製化紀念錶款
1990年代張明輝投入成品錶款的製造,其間也推出過客製化紀念錶款

鐘錶之於張明輝可以說是家業,當年家中由父兄經營的錶店算是台北數一數二的老店,不過他本人真正跨入這個業界回溯到1980年左右,一件腕錶維修個案開啟張明輝不同視野;有間錶店收到了一只錶殼嚴重變形的勞力士,沒人修得好,又因為錶殼上有顧客自行改裝加鑲的鑽石,事實上這類的案例在當時並不罕見,那個時候錶買來加鑲一圈鑽、改兩節K金鍊帶相當尋常,倒不僅以台灣為然。但勞力士原廠也不收,眼看這一只錶就要報銷了,最後輾轉到了張明輝手上,當時張明輝專注在車床、銑床等等設備的生產,由他專業看來要自行重作一個錶殼並不為難,於是便抱著半嘗試心態修復這只勞力士,結果竟然在業界大獲好評,從此也開始了他生產鐘錶外裝零件的事業。

早在1980年代初期買錶改裝的風氣盛行,張明輝的加工技術高超開始自製金幣錶,將金幣剖開挖空裝入機芯,龐大的市場需求下張明輝的事業規模著實可觀,當時甚至有不少仿製錶商找他合作,面臨龐大利益仍不為所動,一路堅持原則,至今始終跟業界保持著良性的關係。

女兒瑞士同學隨手修復腕錶經驗,感受到鐘錶教育之於瑞士人是一件多麼自然的事情
女兒瑞士同學隨手修復腕錶經驗,感受到鐘錶教育之於瑞士人是一件多麼自然的事情

1990年代張明輝投入成品錶款的製造,其間也推出過客製化紀念錶款、自有品牌玉山錶;不過真正讓他轉向台灣鐘錶教育的理由還有個契機。張明輝女兒曾在2007年參加扶輪社青少年短期瑞士交換學生,留學期間自己戴的錶壞了,結果瑞士同學隨手就修好了,「對他們來說,這是在小學的時候就學過的基礎。」女兒帶回來的故事讓張明輝見識到鐘錶教育之於瑞士人是一件多麼自然的事情,再加上2008年扶輪社和捷安特協辦為罕見疾病單車環島募款,認識董事長劉金標體悟到捷安特品牌在台因教育和推廣的重要性,種種理由讓他不顧家人反對,毅然決定號召曾經活躍在台灣錶界第一線的前輩們投入鐘錶教育領域。

2012年底針對北市12所國中推行三期鐘錶教育培養種子教師,推廣機械鐘錶實做教育
2012年底針對北市12所國中推行三期鐘錶教育培養種子教師,推廣機械鐘錶實做教育

2009年張明輝開始在高工、社大開課講授鐘錶組裝維修。課程反應極佳,來向他們求教的除了想求得一技之長謀職的人之外,還有不少本身是高級錶玩家級的大老闆、或是目前已經在錶界中業內人士進修。不過張明輝還是覺得這樣太慢了,他所追求的教育推廣是要從更基礎的階段開始,所以2012年底,針對北市12所國中推行三期鐘錶教育培養種子教師,2013年開始由生活科技老師推廣機械鐘錶實做教育,學生要在這些孩子真正面臨人生選擇前,告訴他們在一味地升學之外的世界有多麼廣大,又多麼複雜。

鐘錶是一隻最完整有動力的機械結構,鐘錶教育也從小至鐘錶大到輪船都是靠齒輪傳動開始講起,齒輪是機械之母,甚至可以說是工業之母、科技之母,而對於從車床起家的張明輝來說,這個元素的原始性格更是別具一番意義。聽他說話,你可以感受到,只要有適合的工具,任何東西都可以靠自己的手打造出來;對台灣鐘錶教育來說,他既扮演教育工具,更默默的推動這項工藝的傳承。

 

圖片來源: 城邦國際名表

本文轉載自城邦國際名表,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作者:

技職3.0

《技職3.0》為一個關注「技職教育」與「技能發展」議題的獨立媒體。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