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大學教職員的評鑑能力

 

文/曾淑惠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教授
兼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院長

自教育部透過政策性的引導,促使發展較為健全的大學得以透過自辦評鑑取代教育部主辦的外部評鑑,由於訊息公布之初整體規範並不完整,致使許多大學仍採觀望態度,少有大學積極從事教職員評鑑能力建立的工作,因而在開始啟動自辦評鑑的機制時,部分大學於欠缺完整資訊與評鑑專業能力的情況下,所規劃的評鑑計畫不完整或不正確,也因此教育部一再調整限縮大學自辦評鑑的自由度,造成學校因應制度變革的困擾。

為倡議建立大學教職員評鑑能力的重要性及其可行途徑,本文從大學自我評鑑對建立教職員評鑑能力的需求日增開始論述,說明學校教職員應建立的評鑑能力內涵與建立途徑,並提出依任務或需求分別規劃建立教職員評鑑能力的具體建議。

建立教職員評鑑能力的需求與日俱增

我國大學評鑑的發展雖然始自1975年五個學門的評鑑,但學者咸認為2000年以前大學校院建立自我評鑑機制的情形並不普遍(楊瑩,2006)。為鼓勵公私立大學校院辦理自我評鑑,建立自我品質之管制機制,教育部於2001年訂定《大學校院實施自我評鑑計畫補助申請要點》,提供學校辦理自我評鑑的經費補助,2001年有33所大學、2002年有20所大學獲得教育部補助並提出自我評鑑報告。然從各校繳交的自我評鑑報告中發現,部分學校的自我評鑑作為除發展各該校自我評鑑指標外,仍呈現出「合力填寫自我評鑑表件」的配合性自我評鑑樣貌,缺乏自我品質管制及自我研究的實質機制(潘慧玲,2005)。

2006年起,由教育部發動,結合各大學校院出資所成立的「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發展出大學校院系所評鑑實施計畫,明確指出,自我評鑑活動是整個系所評鑑的核心,受評大學之系所應依據設立宗旨與教育目標,依評鑑項目規劃自我評鑑機制以進行自我評鑑事宜,開始了「因應性自我評鑑」的新里程。

為進一步引導大學追求多元化的發展和學術卓越,教育部於2009年公布《大學自我評鑑結果及國內外專業評鑑機構認可要點》,2013年修正《大學評鑑辦法》,公布《教育部試辦認定大學校院自我評鑑機制及結果審查作業原則》、《教育部試辦認定科技校院自我評鑑機制及結果審查作業原則》,自此完備了國內大學以符合自我評鑑申請條件者不再接受例行性之外部評鑑,而由大學自主性地進行系所評鑑之規劃與實施的相關法源。換言之,在教育評鑑政策之公布與引導的外部趨力,與強調大學自主及特色發展之內部趨力影響下,大學自我評鑑的焦點又從因應外部評鑑的因應性自我評鑑,逐漸轉移至強調大學自主辦理之自發性自我評鑑樣貌。

由於大學面對外部要求實施自發性的自我評鑑日益增加,因而形成了大學中對教職員評鑑能力養成的需求。在國外,過去十幾年間評鑑能力建立(evaluation capacity building, ECB)的議題肇始於評鑑人員意圖使受評單位中的利益關係人了解評鑑,並逐漸建立起評鑑的文化與實務,然而隨著合作、參與及賦權增能評鑑的倡議,這些評鑑取向的目標和建立評鑑能力的目標十分相近,也促使在組織或機構中的成員,在評鑑自主性相對提高的環境中,對ECB相關議題投以愈來愈多的關切(Labin, Duffy, Meyers, Wandersman, & Lesesne, 2012)。如果將焦點置於大學校園對ECB的需求,Taylor-Powell和Boyd(2008)就指出,此乃起因於實務工作上之實證需求,並和大學所處之脈絡及學術文化有關;然而此一需求伴隨而來之內外在壓力,分別來自於教育機構外部對於績效責任及實證文件的要求,以及內部將評鑑視為內部核心功能,因而使得評鑑不但成為教育機構的責任,亦是每一個人工作的一部分。我國在教育部擬依大學校院自我評鑑機制之認定,認可大學自辦評鑑成果的評鑑政策引導下,各大學正逐漸意識到在校園內建立教職員評鑑能力的重要性。

教職員應建立執行與使用評鑑的認知、技能及態度等能力

對ECB的定義,有些學者從個人的觀點論述,如Huffman、Thomas及Lawrenz(2008)將之定義為人類所擁有的評鑑知識、技能和性格;有的從組織的觀點論述,如Stockdill、Baizerman及Compton(2002)將其定義為是一個指引評鑑歷程與實務的、與背景脈絡相依的、意圖性的行動系統,是一些平常性且持續進行的實務,以便於在一或多個組織/方案中支持有品質的評鑑;也有從個人與組織觀點一起綜述,如Labin、Duffy、Meyers、Wandersman及Lesesne(2012)將其定義為是一個增加個人動機、知識與技能,從而促進團體或組織建構或使用評鑑能力的意圖性歷程。而無論其定義是植基於何種觀點,組織評鑑能力的建立仍然必須以組織中的個人建立良好的評鑑能力為基礎(Taylor-Powell & Boyd, 2008)。換言之,ECB就個人而言在養成個人的評鑑能力,就組織而言則在累積評鑑的能量。

在綜整文獻後發現,對於評鑑人員的應備能力可從三類文獻而來,第一類是在評鑑人員認證文獻中對評鑑人員能力的討論,第二類是評鑑課程對所需培訓能力的討論,第三類則是ECB相關文獻中描述的個人評鑑能力。而從這些相關文獻中可以看出,過去幾年來ECB的內涵所關切的議題,不僅仍有執行評鑑的能力,還包括使用評鑑的能力(Cousins, Goh, Elliott, & Bourgeois, 2014)。若檢視文獻中對個人評鑑能力內涵的論述,大抵均混合對內部評鑑與外部評鑑人員能力的論述;然而Torres及Preskill(2001)就認為在工作組織中,因應評鑑的決策焦點由外部轉移至內部的調整,由於脈絡性、經常性的變化,加以所擔負的政策責任,內部與外部評鑑人員這兩者所面臨之挑戰並不相同,內部評鑑人員更要能回應組織需求。鑒於文獻中對內外部評鑑人員的評鑑能力內涵仍可適度加以區隔,因之在彙整評鑑能力的內涵後,篩選出內部評鑑人員需要具備的能力,而其分類的概念,就評鑑階段而言可分「準備與設計」、「評鑑執行」與「結果運用」三階段;就教育目標的分類而言可分成「認知」、「技能/行為」與「態度」三大類,就其焦點而言,可分成「執行評鑑」與「評鑑使用」兩類,具體歸納如表一所示。

表一中所列的各項能力既非與生俱來,亦不是擔任過特定行政職務即視為已然具備,而是需要另外加以培訓或累積相當評鑑經驗,才能擁有較為完整正確的評鑑專業知能。

建立教職員評鑑能力的五大途徑

為使建立評鑑能力的學習或指導更具效率,許多學者紛紛提出建言以為指引(如Bakken, Núñez, & Couture, 2014; Huffman, Thomas, & Lawrenz, 2008; Ploeg, de Witt, Hutchison, Hayward, & Grayson, 2008; Stevenson, Florin, Mills, & Andrade, 2002),然而,若要貼近國內大學的評鑑實務需求,首要的工作在觀念性評鑑文化的養成,其次才是工具性的運用途徑,因之型塑評鑑文化是必要途徑,而提供評鑑的自我導向學習資源、提供對評鑑的技術服務支援、提供評鑑工作坊或訓練課程或參與專業社群活動、參與校外評鑑服務或其他專業服務等則是選用途徑,說明如下:

1.型塑評鑑的文化

國外評鑑實務的推動已有百年歷史,評鑑文化已然在校園及社會上多數人的意象中形成一種默會的知識與素養;但在國內,由於傳統上受到經歷大學評鑑經驗的影響,即使是身處最高學術殿堂的大學教職員,卻存在有相對多數人仍對評鑑有著深層的抗拒感或無意去理解何謂健全評鑑的現象,而此正是建立評鑑能力最大的阻礙。因而,對於正確評鑑文化的養成,必須先屏除舊有制度的思維,透過各種方式溝通傳播正確的資訊,並停止以臆測、望文生義、錯誤的相互參照等方式理解評鑑的應有作為,才能為建立個人或組織評鑑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礎

2.提供評鑑的自我導向學習資源

例如蒐集一些隨手可及的、友善的、經典的評鑑實施計畫、認證規範、網路評鑑資源列表、評鑑訓練教材、評鑑實用手冊等學習資源,提供教職員於有需求時或有機會了解時方便隨時參考取用。

3.提供對評鑑的現場、電話或互動網路式技術服務支援

成立聘有專責人員的評鑑作業辦公室,或尋求全面性的評鑑支持單位(如高等教育評鑑中心或台灣評鑑協會),或是透過外聘評鑑專家(如評鑑人員資料庫中的評鑑人員)提供技術協助,使教職員得以在執行評鑑任務需要技術支援時,可以獲得或學習到評鑑所需之方法與技術,並提供評鑑設計、資料蒐集與分析等評鑑任務的指引。

4.提供一系列的評鑑工作坊、訓練課程或參與專業社群活動

鼓勵教職員參與由校外如高等教育評鑑中心或台灣評鑑協會等評鑑專業團體辦理的工作坊或研習會等訓練機會,此類機會多採演講、研習、參觀、經驗分享、應用練習、小組討論與實際演練等方式進行,亦可參與國外評鑑專業社群活動如美國評鑑學會年度會議等;在校內則可運用校內外資源,以敦聘評鑑講座、藉由擔任評鑑委員的本校或他校教師分享經驗、觀摩本校或外校相關系所與行政單位評鑑實務等方式,累積教職員個人評鑑能力與系所及行政單位評鑑能量。

5.參與校外評鑑服務或其他專業服務

鼓勵教師承擔校內外評鑑任務,例如擔任不同層級學校評鑑的評鑑委員、承接各項委辦的評鑑計畫、觀摩他校的評鑑辦理經驗等,透過實際參與評鑑並基於實習研究的特性累積經驗,從不同層級他校學習經驗,進一步地專注於建立全面性的個人與組織評鑑能力之機制發展。

在上述的各項途徑中,觀摩與分享尤應留意敦聘評鑑專業人員加以指導,否則以訛傳訛的相互參照,不僅無益評鑑能力的建立,更有可能危害健全評鑑的發展。

建立教職員評鑑能力  須依任務或需求分別規劃

從組織的觀點來談個人評鑑能力的建立,可從Cousins等人(2014)描繪的組織執行與使用評鑑概念架構(如圖一)加以說明。圖中說明了在一個組織中,必須有一些如主管的承諾與投入及正式訓練的機會等支持性結構,配合評鑑人員專業能力的發展,才能具有執行評鑑的能力,以進行評鑑的任務並進而使用評鑑的過程與結果;要促進組織使用評鑑,必須妥善處理如關係人的參與、可靠的評鑑發現、回饋機制的本質與時程等調節條件;而使用評鑑的經驗不僅能回饋於建立執行評鑑的能力,也能與組織的支持性結構一同促進組織的學習能力。

然而,評鑑既是教育機構中每位教職員工作的一部分,就必須於在職或職前訓練中融入對評鑑能力的培養,其循序漸進的四個層次包括:(1)進行最少的訓練以支持教職員對自我評鑑的理解;(2)依任務分別規劃自我評鑑能力建立的訓練課程;(3)確認所有教職員的訓練需求,並規劃執行的流程;(4)監督訓練的品質,確保所有成員具備有效能的年度自我評鑑及改進歷程的能力。這種循序漸進的教職員評鑑能力培養有一個重要的概念,即並非在發展自我評鑑機制之初,組織中的所有人在同一時間都要具備相同的評鑑能力內涵與程度,而需依照所扮演角色與擔任職務,有不同程度的評鑑能力項目與程度需求,開設不同的評鑑能力培訓課程。例如擔任職員或助教工作的同仁,在評鑑中必須負責與各行政單位協調聯繫以取得各項系所運作的歷史資料(如經費、圖書、教師表現等),也必須擔任聯繫接待評鑑人員的任務,則在表一中有關溝通能力的培養就十分重要;要蒐集資料進行分析與資料詮釋的教師,對於評鑑工具的發展或選用,以及相關的質化與量化資料蒐集分析之社會科學研究技術,應有正確的認知與實作能力;要彙整評鑑報告並做簡報的單位主管,尤應重視以多元方式傳播評鑑資訊技巧的養成等。

但即使針對不同身分或角色規劃或開設不同的評鑑能力培訓課程,為避免工作日益繁重以致無法負擔,仍宜將評鑑任務內化至日常工作中,同時在不同崗位的學校教職員,仍需藉由經驗傳承或從評鑑實務中累積經驗,來建立評鑑能力,而職務輪調制度的配合則是加速能力建立的催化劑。唯有如此,在自辦評鑑制度實施多年之後,學校教職員的評鑑能力才能逐漸養成,並為學校評鑑能量的建立及永續經營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楊瑩(2006)。我國大學評鑑制度實施之探討。載於黃乃熒(主編),教育政策科學與實務(231-275頁)。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潘慧玲(2005)。美國大學認可制中的自我評鑑。教育研究月刊,135,136-145。

Bakken, L. L., Núñez, J., & Couture, C. (2014). A course model for building evaluation capacity through a university community partnership. American Journal of Evaluation.Advance online publication. doi: 10.1177/1098214014523671

Cousins, J. B., Goh, S. C., Elliott, C. J., & Bourgeois, I. (2014). Framing the capacity to do and use evaluation. New Directions for Evaluation, 141, 7–23.

Huffman, D., Thomas, K., & Lawrenz, F. (2008). A collaborative immersion approach to evaluation capacity building. American Journal of Evaluation, 29(3), 358-368.

Labin, S. N., Duffy, J. L., Meyers, D. C., Wandersman, A., & Lesesne, C. A. (2012). A research synthesis of the evaluation capacity building literature. American Journal of Evaluation, 33(3), 307-338.

Ploeg, J., de Witt, L., Hutchison, B., Hayward, L., & Grayson, K. (2008). Evaluation of a research mentorship program in community care. Evaluation and Program Planning , 31(1), 22-33.

Stevenson, J. F., Florin, P., Mills, D. S., & Andrade, M. (2002). Building evaluation capacity in human service organizations: A case study. Evaluation and Program Planning, 25(3), 233-243.

Stockdill, S. H., Baizerman, M., & Compton, D. W. (2002). Toward a definition of the ECB process: A conversation with the ECB literature. In D. W. Compton, M. Baizerman & S. H. Stockdill (Eds.), The art, craft, and science of evaluation capacity building. (pp. 7-26). San Francisco, CA: Jossey Bass.

Taylor-Powell, E., & Boyd, H. H. (2008). Evaluation capacity building in complex organizations. New Directions for Evaluation, 120, 55-69.

Torres, R. T., & Preskill, H. (2001). Evaluation and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American Journal of Evaluation, 22(3), 387-395.

 

圖片來源:《評鑑雙月刊》第51期

本文轉載自合作媒體:《評鑑雙月刊》第51期,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作者:

技職3.0

《技職3.0》為一個關注「技職教育」與「技能發展」議題的獨立媒體。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