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大限到 陳振遠呼籲公立大學全面減招

 

文/陳曼玲

攝影/王錦河


時限不斷進逼,令大學聞之色變的「105大限」今年終於到來,大一考生即將銳減5萬名,大家都等著看大學是否真的會出現倒閉潮。六年前曾在《評鑑雙月刊》提出「105大限」警告的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校長陳振遠接受本刊專訪,再次挺身呼籲政府立刻下猛藥,全面減少各公私立大學招生名額,破除國立大學「絕對學生人數」的迷思,並且規劃公立大學教師優退配套方案,否則今年恐連倒25所大學,到時「屍橫遍野」,就算換人執政也無力回天!以下是專訪內容。

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 校長 陳振遠

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校長陳振遠六年後再次呼籲政府全面減少各公私立大學招生名額,否則後果不堪設想。(圖/評鑑雙月刊)

 

今年恐連倒25所大學  速下猛藥才有救

問:少子化海嘯即將來襲,教育部已提出六年之內大學必須減至100所,您如何看大學整併?

答:大學整併對臺灣的大學是個must,日本與歐洲國家也都在進行大學整併,大陸更早起步,因為學校整併後規模變大,資源更集中,競爭力就提高,世界排名也上升,所以教育部力推「公公併」是正確的方向。但國立大學一定是找辦學績效旗鼓相當的學校整併,若併校之後整體招生名額不減,對於減緩大學倒閉潮將無濟於事,屆時招不到學生的後段私立大學還是會倒閉。

 

問:身為國立大學校長,您贊成辦學良好的國立大學與辦學不佳的私校一起減招嗎?

答:坦白說,我這樣主張對不起自己的學校與所有國立大學,但站在整個國家的立場,國立大學不能不顧後段大學的死活!18年前虎年出生的孩子今(2016)年就要進大學,考生人數一下子少掉5萬多人,平均減幅超過16%,而現在全國有159所大學,以最簡單的方法計算,減少16%就相當於有25所大學完全招不到學生,你可想像這情況有多嚴重!

目前全國只有2所大學退場,後續工會抗議、老師提告、民怨沸騰等問題,到現在都還無法解決,接下來若一次倒掉25所學校,大家可以想見將會釀成多大的社會風暴!政府今年必須立刻下猛藥處理,否則就算換人執政,神仙也難以解決這麼棘手的問題。

 

公私立大學同步減招  公校減幅可低於私校

問:減少國立大學名額是否不符合民意對於提高公立大學入學機會的期待?

答:既然整體出生人口減少16%,各大學通刪錄取名額16%就是最公平的作法,但輿論一定會有反彈。我認為若只有私校減招,公立大學都不動,將使公立大學的錄取率飆高太多,建議政府採取公私立名額都減、但私立大學減額比例高於公立大學的作法,例如全部私立大學減招16%、全部公立大學只減招10%,則雖然公立大學名額減少,但因為私立大學減得更多,公立大學的錄取率其實不降反升,還是可以達成社會對於提高公立大學入學機會的期待。

換個角度分析,假設目前全國排名前1%的學生可以考上臺大,如果少子化後臺大核定名額不減,說不定屆時前2%的人都可以進臺大,本來考不上的現在都進去了,這樣社會可以接受嗎?學生素質應該也是大學少子化必須面對的嚴肅課題。因此,我們應該打破公立大學招生名額維持「絕對人數」的迷思,因為分母(考生人數)已經大減,若分子(核定名額)也減少一點點,考上一流大學的機率不僅不會維持現狀,反而將逆勢上升。

政府千萬不能小覷20幾所大學一次倒閉所累積起來的民怨,到時若大批失業學者一起走上街頭,反動的力量勢必比收費員與關廠工人抗議來得更大,整個社會也將付出更大代價。我認為,國立大學應該體察大局,拿出社會責任,展現希望社會安定的作為,與私立大學同步減招,否則社會動盪不安,政府必須將預算用在救急,到時公立大學的經費資源也會被排擠,無法到位。

 

減招只能短暫應急  之後須汰弱扶強發展特色

問:減少招生名額就能避免大學倒閉嗎?

答:不能完全解決,但今年少子化的衝擊就像騎車下陡坡這麼快,如果不踩一點煞車,一路高速衝撞下坡,請問誰受得了?至少這個方法可以暫時踩一下煞車,不會一次倒掉這麼多間。接下來就要想辦法汰弱扶強,留下一些強的,並讓弱的學校慢慢轉型。既然大學有這麼多博士,為什麼不能自己想辦法賺錢,開創新財源?目前教育部推出特色大學計畫,將未來的大學分成「國際特色」、「學習創新」、「專業特色」、「產業研發創新」、「區域創新整合」幾類,我認為是大勢所趨與正確的方向。

過去有人主張大學分類評鑑,但大家都不願意被貼上「非研究型」的標籤,建議未來可透過計畫申請的方式,學校若一開始不清楚自己符合哪一型,可以同時申請不同類型的計畫,哪一件通過的經費最高,就選擇哪一型,若都沒有通過,可以下次準備好再重新申請,如此一來,各大學就會慢慢找到適合自己的歸類,往自己的特色集中發展,慢慢轉型。

而將來大學評鑑的指標也可有所不同,例如屬於國際型大學的類型,評鑑時當然須側重國際交流成果;若是地區型的大學就不必看國際交流,社區型的大學則不需要評估產學合作項目。

 

避免後段私校變「僵屍大學」  政府應與董事會進行債務協商

問:如此可以協助招生岌岌可危的後段私立大學改變體質嗎?

答:若學校數量沒有減少,真正有問題的學校還是救不起來。前經濟部長施顏祥曾經在一場大學少子化策略諮詢會議上提到,從產業觀點看,大學少子化是「產能過剩」與「產能供過於求」的問題,解決之道就像面板產業一般,只要關掉幾家,剩下的就可以活得很好。

所以我還是建議短期應急的方式是要讓公私立大學同減核定名額,因為私立大學也有好的前段班,不能讓他們活不下去。但為了顧及社會觀感,並且提升弱勢學生念國立大學的機會,國立大學招生比例不要減得比私校多。這樣至少可以讓私校多爭取二、三年的時間,趕快調整轉型,不要讓衝擊力道太急太快,否則一下子屍橫遍野,政府無法處理,社會也無法容忍。

長期來看,政府必須比照金融重建基金的模式設立「教育重建基金」,與私校董事會進行債務協商,讓董事會至少可以拿回一點點成數的資本,以鼓勵後段私校儘速退場,剩下的資產則可歸公並資遣教職員。

有人質疑私校董事會是公益性質,怎麼可以讓他們拿錢進口袋,這樣社會觀感不好;但問題是這些董事會如果真的完全為公益,老早就可以退場,為何到現在還不肯走?因為一毛錢都拿不回來,全部校產都得捐出,所以大家寧可慢慢耗。但是拖得愈久,窟窿愈大,愈難處理,若變成金融業所說的「僵屍銀行」(Zombie Bank),最後政府還是得出面收爛攤子,那麼何不早點壯士斷腕?難道要等到學校都死光了,棺材一具具浮出來,社會觀感才會比較好嗎?

 

公立教師提早優退  帶動私校教師階級流動

問:教育部正在為私校教師媒合到產業界找新出路,您的看法如何?

答:真正有本事的教師大概都能自己進入產業界,不需要政府媒合,出不去的可能就是人文社科領域、較無產學機會的教師,他們的專長就是教書,業界也未必需要他們。

建議政府應該改變思維模式,提供配套措施,以較高的退休金鼓勵國立大學教師提早優退,且優退的公立教授不得再進入私校,讓私立大學教師可以流動至國立大學,流浪博士就有機會進入私校任教,帶動教師的階級流動,教育活水才會起來。至於優退的國立大學教師,可以轉到私立民間機構服務,因為民間機構與公立大學接軌較容易。

 

問:最後請談談大學的創新。教育部鼓勵大學創新轉型,第一科大定位為創業型大學,其他學校若要走這條路,您有什麼建議?

答:第一科大以邁向國內第一所創業型大學為目標,培養學生具備創新的特質及擁有熱忱、投入與分享的創業家精神,提升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及創業能力,課程的特點是讓學生紮根在跨領域學習,包括大一必修「創意與創新」課程,且採跨領域上課,各系學生全部打散,與其他科系混班學習。

經由指導老師的訓練以及企業方式的培育,有些一年級學生真的提出許多好點子,展現創意的思維模式。訓練學生需要很長的時間,學校以學生為主軸,提供「創夢工場」的場地,讓他們慢慢磨,不急著看到具體的創業成果。創意發想真的快不得,不能讓老師一口一口餵你吃,必須自己思考問題,否則交出來的就是老師的東西,沒有紮根在自己身上,出去之後便無法獨當一面。老師必須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嘗試。

尤其關鍵的是,大學應該鼓勵學生放膽去做,就算錯誤與失敗也沒有關係,一定要能體會失敗、忍受失敗的過程。號稱矽谷搖籃的史丹佛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也是如此,不但讓學生跨領域學習,而且不斷經歷失敗,因為愈早失敗,成功機率愈大。

 

問:您認為其他大學可以複製第一科大的創新模式嗎?

答:每個學校都應該發揮自己的特色,不要鸚鵡學舌。創業是一個概念,學的是創業精神與創業技能,至於該在哪些領域創新,各校可以自己發想,找出適合自己的路。

 

圖片來源:評鑑雙月刊》第59期

本文轉載自合作媒體:評鑑雙月刊》第59期,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談科技校院認可制評鑑之實施

 

文/陳姿曲

社團法人台灣評鑑協會業務部業務經理

 

科技校院評鑑源自於民國64年教育部辦理之「專科學校評鑑」,因應社會大眾對學校教育績效之重視,當時的作法係採行「等第制」評鑑,並持續至98~102學年度科技校院綜合評鑑,評鑑結果亦作為教育部調整各校學雜費、增減系科班制或招生名額的依據。

從等第制走向認可制  鼓勵學校發展特色

近年在「去指標化」的評鑑思維下,為了讓不同類型的大專校院得以發展其多元價值,同時兼顧學校發展自我特色及發揮教育部監督科技校院教學品質之目的,實施將近40年的「等第制」評鑑遂於103學年度劃下句點,並自新一週期的科技校院綜合評鑑全面改採「認可制」評鑑。

自教育部規劃推動科技校院認可制評鑑以來,為使受評單位及評鑑委員確實掌握「認可制」評鑑之精神與目的,社團法人台灣評鑑協會即著手辦理各類相關主題之研討會、研習營及工作坊,參與對象包括受評學校一級主管、承辦人員、評鑑委員等,課程內容包括評鑑制度面、指標面及作業程序面等。

103學年度首次接受科技校院「認可制」綜合評鑑之學校共計7所,茲將觀察所得略述於後。

評鑑指標涵蓋學校辦學特色

認可制強調自我管理的價值,以學校發展特色為依歸,追求自我精進、持續運作不輟的品質改善機制。因此,在評鑑指標的設計上,打破一體適用的評判基準,針對各評鑑項目允許學校呈現自我特色之撰述彈性;易言之,學校可依其內外部條件,如規模、地理區位、環境資源與周邊產業發展特色等,訂定本身發展方向以顯現辦學特色。在認可制評鑑指標的脈絡下,學校發展不再受限於單一指標與門檻,初步已透過特色化指標的引導,結合全面品質管理之理念,依據PDCA四大環節──規劃(Plan)、執行(Do)、查核(Check)、行動(Action),持續改善與精進,自訂發展目標及自我品質改善機制,並藉由自我參照指標展現學校特色。

以學生學習成效為導向

認可制評鑑以學生學習成效為導向,注重「投入」、「過程」與「自我改善機制」;以專業類系所評鑑為例,其內涵以「學習」及「教學」為核心,強調學習成效與教育目標之連貫性與一致性,不做跨系或跨校比較,以營造出能與教育目標相融合之優質學習環境,進而確保人才培育目標之達成。

為實踐教育部督導科技校院辦學成效之品質保證機制,學生學習成效之檢核與落實情形亦為認可制評鑑觀察重點之一。主要目的在於了解系所能否依據學生特質、基本素養及核心能力,具體規劃及整合各項資源,制訂有效協助學生學習之策略,以達成教育目標;並針對學生學習、生活及生涯發展需求,鼓勵學生積極運用學校及系所提供的資源。

有關學生學習成效之主要觀察事項,包括核心能力之檢核方式;針對學生課業、生活、生涯及就業所採行之輔導機制;增進學生學習意願及提升學習成效之具體作法等。

充分考量不同學制教育目標之差異性

由於同一系所不同學制之教育目標有其差異性,為確保各項辦學策略能與教育目標相互契合,認可制評鑑係就不同學制核定其認可結果。臺灣科技校院之系所學制相當多元且複雜,各專業類系所同時並存三至四種學制的現象非常普遍,衡酌不同學制學生之專業發展趨勢,其教育目標之設定即應具備差異化取向,以落實適才適所之教育理念;此外,核心能力指標及相關達成策略(如配合的課程、學習成效檢核等)亦宜有所區隔,方能確保學生畢業時能具備符應教育目標之基本素養。

落實自我改善  推動持續成長

認可制評鑑的主要精神,即在於透過自我評鑑的過程,發揮學校自主與自我控管的能力,促使全校教職員共同參與,改進校務,達成提升辦學品質之最終目的。而在系所評鑑中自我改善精神的實踐,即希冀系所能建立一套學生學習成效之自我檢核機制,或可透過調查(如畢業生、企業雇主之意見)檢視教育目標與學生核心能力之妥適性;並有效運用檢核結果,持續精進課程規劃與設計,提升教師教學品質,調整學生學習成效評量方法,並檢視教學與輔導資源之適足性,以確保能營造一個優質的教學與學習環境。

「教學」是大學的首要任務,在追求卓越化之際,應先確立辦學特色與教育目標。有鑑於各校發展條件與資源有異,其校務發展目標、特色及定位自有不同,科技校院綜合評鑑工作已邁入另一里程碑,採行不做跨單位排名比較之認可制,由各校依其自我定位及教育目標,訂定教學與學習要求標準。整體評鑑過程強調自律精神,因此如何落實評量結果之資訊回饋,以作為持續品質改善之參據,可說是整體機制運作成敗的關鍵。未來期盼藉由認可制評鑑對學生學習成果之總驗收,讓科技校院回歸教育學生之核心價值、任務與功能。

 

圖片來源:《評鑑雙月刊》第56期

本文轉載自合作媒體:《評鑑雙月刊》第56期,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103學年度技專校院評鑑結果公布

 

文/陳曼玲

教育部今(104)年6月公布103學年度科技大學綜合評鑑結果,校務類部分共有6校獲評「通過」,1校列為「有條件通過」;專業類部分有108個班制評鑑通過(占90%)、10班制有條件通過(8%)、2個班制評鑑未通過(2%)。針對未通過評鑑的2個班制,教育部表示105學年度將調降所屬學院學雜費。

國立勤益科技大學太陽能行動電源景雯科技大學泰國國際廚藝競賽

技專校院首次實施認可制評鑑

這是科技大學綜合評鑑由「等第制」轉為「認可制」以來,首次公布評鑑結果,一改以往列等評鑑的方式,全面比照一般大學校院系所評鑑,分成「通過」、「有條件通過」、「未通過」三種評鑑結果。

教育部技職司長李彥儀指出,科技校院評鑑以往實施等第制,以績效責任為導向,強調學校的表現與成效,容易忽略自主改善。103學年度起,科技校院評鑑制度轉換為認可制,改以學生學習成效為評鑑基礎,加上師資、課程、實習等面向,由學校自訂目標與自我品質改善機制,藉由計畫性、系統性及定期的自我評鑑過程,了解自我定位特色,以不斷自我檢視及調整方向,達成多元適性、永續發展的績效。

另外,101學年度技專校院評鑑三等系科追蹤評鑑結果也已出爐,技術學院與專科學校各有1系追蹤評鑑獲評二等。以上各項評鑑結果皆公布於技專校院評鑑資訊網,供社會大眾參考。

 

 

圖片來源:《評鑑雙月刊》第56期

本文轉載自合作媒體:《評鑑雙月刊》第56期,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再論職能導向學位課程認證

 

文/張一蕃
台灣評鑑協會技專校院認證委員會主任委員
中國科技大學講座教授

教育部新部長上任,前任部長重要政績之一的《人才培育白皮書》將繼續推動抑或束諸高閣,命運未卜。筆者關心其中「精進大學評鑑行動方案」,曾在上期本刊提出「職能導向學位課程認證」之構想,願再進一步深入討論。

教育部評鑑與大學自我評鑑各司其職  無法相互取代

評鑑是一個廣泛的概念, 涵蓋評量(assessment)與鑑價(evaluation)。學者定義評鑑是「劃定、獲取、提供以及應用描述性和判斷性資訊的歷程。這些資訊涉及評鑑對象的目標、設計、執行以及結果的價值與優缺點,以利指導改進的決定,符合績效要求,並增進對評鑑對象的了解」(註1)。評鑑作業有四項要素:主體、目的、對象與範疇;每一種評鑑的方法及模式乃根據此四項要素而設計。「大學評鑑」除了評鑑對象必為大學事務之外,其餘主體、目的、範疇,均沒有一定的限制。要建立為一項普遍性的制度,則必須作更加明確的可操作定義。

《大學法》第五條大致規定了大學評鑑的主體及目的。第一項「自我評鑑」之主體是大學自身,範疇乃是學校依大學宗旨所進行的各項事務;目的雖未明言,但可理解是為謀學校改進而作自我檢視。本此原則,各大學自主建立適當制度,政府不宜干預,也無需作統一規定。第二項則明定教育部有評鑑大學之權責,並對其實施方式及結果之使用略作規範,目的乃在尊重大學學術自主的前提下從事宏觀監管。兩種評鑑主體與精神原不相同,各有必要,不能相互取代。

自我檢視及政府監管之外  宜再建立課程認證制度

教育部辦理大學綜合校務評鑑是依據《大學法》規定之當然權責,至於各系所的營運,就該留由大學去自我評鑑。《人才培育白皮書》「精進大學評鑑行動方案」的目標包括「建立以教學品質為核心、以專業認證為基礎、以國際接軌為目標的大學評鑑制度」及「回歸大學評鑑精神,以大學教學品質保證為基礎,發展多元專業自主的大學評鑑制度」,乃是在自我檢視及政府監管之外,進一步全面建立以權威專業機構為主體,以教學品質確保為目的的同儕評核課程認證制度。目前國內只有中華工程教育學會及管理科學學會在工程、技術、資訊、建築及華文商管等部分領域辦理品質確保取向的課程認證,教育部委託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及台灣評鑑協會辦理的系所或學門評鑑,仍屬考核監管取向。

作為高等教育機構,大學的首要使命為培育人才。人才培育的目標,在於培養學生特定的能力或素養;這一目標經由課程達成。若將人才培育比作工業生產過程,畢業生即是產品,而課程目標所列的各項能力或素養指標即是產品規格。要確保所有的產品品質均符合規格且滿足市場需求,必須規格設定、製程設計、原料選取、加工過程、品質管制等每一個環節都有嚴格的把關機制。課程認證即係對大學課程的目標設定、內容規劃、學生篩選、教學實施、成效評量進行評鑑,以確定品質保證系統機制的健全與落實;憑評鑑機構的專業權威,藉認證為該課程的教育品質背書,肯定所授學位之價值。除了發揮為教學品質把關的作用,亦可有如同「正字標誌」或「優良商品標章」等為產品聲譽加持之功效。

高等教育過度擴充,大學畢業生人數增加卻素質良莠不齊,導致學歷貶值現象;政府固然難以要求不良的大學退場,但建立課程認證制度,以確保學位之水準與價值,則有其正當性與必要性。教育部當可依據《大學法》第五條第二項之精神,授權專業機構執行課程認證,成為多元大學評鑑制度的形式之一,與大學自我評鑑及教育部原已辦理的綜合校務評鑑並行不悖,相輔相成。

技職教育特色彰顯在課程層次

《人才培育白皮書》列舉了未來人才必須具備的「關鍵能力」,並宣示大學教育的目標要「培養學生紮實專業學科能力以外之綜合能力,包含:就業力、公民力、創新力、跨域力、全球移動力,以適應國內外環境之變遷」。其中「就業力」與其說是一種特殊的能力,毋寧說是一種綜合的條件。廣義的就業力不應將專業學科(知識)能力排除,而狹義的核心就業力,也就是眾所樂道的「職場軟實力」,則包含通識教育所要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與素養。對一般大學教育而言,重視「關鍵能力」的培養就必須重視通識教育;而對畢業生所授予的學位即代表其在專門領域的學識造詣和一般的關鍵能力均已達到一定的水準。

對於技職教育則應有不同思維。無論《教育部組織法》或行政院新近通過的《技術及職業教育法草案》,都將技職教育與高等教育明顯區隔,定位科技大學及技術學院與一般大學不同。既要區隔,就必須有明確的特色差異。教育部僅以「務實致用」作為科技大學與一般大學區隔的技職教育特色,其實過於模糊。「學以致用」本是學校教育培育人才的核心理念,而任何大學應用科學及社會科學領域無不講究務實,故實在難以「務實致用」作為定義技職教育的特質。產業或職場將技職教育視為人力資源的提供者;從他們的角度,技職教育的特色在於與職場深度連結,人才培育目標與產業需求緊密結合。欲檢視此一特色是否彰顯,必須落實在課程層次

高等技職教育課程宜側重「職能」  跨部會攜手合作達到產業職能標準

普通教育體系培育的人才多數也終將進入職場;業者挑選條件較優秀的畢業生,加以在職訓練,就可以成為稱職員工。但對技職教育的期許則不止於此:業者希望技職校院的畢業生已具備較純熟的技能,就職後立刻即能上手,否則與一般大學何異?因此技職教育要與職場無縫接軌,同時滿足學生和業主的需求,就必須落實培養業界進用人才所特別要求或重視的知識、技能、價值觀等能力(competence)。相對於一般學位課程偏重學術傾向的「學力」,技職教育應格外重視從事特定職業所需要的「職能」。技職教育既然旨在面對產業發展需求培養職場所需人才,大學有意辦理高等技職教育,就應本此宗旨,在學術自主的原則下,規劃相關課程,培育學生。各課程的目標應針對特定職能的養成,達到既有的國家或產業職能標準;而課程中職能導向科目或模組之設計與實施,亦宜參照職能訓練的標準規範;尤其對學生學習成效的評量,必須確實具備信度與效度。果真如此,學生修畢課程後所取得的資格(學歷),即能同時兼顧學力與職能兩個面向。

這原來順理成章。然而在我們政府組織中勞動力發展屬於勞動部職掌,職場所需人力的培訓與提供,並非教育部主管業務。有關職能的標準制定、技能檢定、課程認證都由勞動力發展署依據《職業訓練法》及其他勞動相關法令負責辦理。政府部門之間若不能有共同的施政理念、捐棄本位、充分合作,想要讓學校教育與職場無縫接軌,談何容易?

建議以教學品質認證為基礎  委託專業評鑑機構實施課程評鑑

目前狀況,科技校院的正規課程,依據教育法規,大體均為學位導向;有關就業所需職能的培訓,則歸為「產學合作」。因此科技校院的正規學歷完全不能反映畢業生所具備的職能;加上一些由專科升格改制的科技校院畢業生,甚至根本不具備學士學位所應代表的學力,所以才會產生學歷貶值以及嚴重學用落差的現象。當務之急該是確保並強化技職教育的品質,提升科技校院學歷的價值。教育部要改進技職教育,推動「證、能合一」,應該設法讓技職校院的畢業證書能確實代表學生須具備的各種能力,而不是增加學生負擔,在正規課程以外學習一些未必真正有用的技能,取得多樣證照。《人才培育白皮書》中「要讓證照比大學畢業證書有用」的主張,無形中更加自貶學歷價值,誠然有失教育主管機關應有之立場。

高等技職教育的課程,應該將職能培訓明確納入目標,融合教育與訓練,以培養學生立即與職場接軌之能力。若能經由獲得政府行政授權並具備專業權威的公正機構,對各課程實施以教學品質認證為基礎的評鑑,協助大學確立技職教育品保系統,確保畢業學生不僅具備符合學術界公認大學學位所代表的學力,同時也具備滿足產業界需求的特定職能,則可為高等技職教育學歷加值。希望相關政府部門以及民間專業機構,都能站在協助大學發揮人才培育功能的立場,共同促成大學「職能導向學位課程認證」制度的建立,以確保並提升高等技職教育品質,彰顯特色。

◎附註

1.參閱王全興著:〈CIPP評鑑模式的概念與發展〉文中引譯Daniel Stufflebeam之論述;文載於2009年出刊之《慈濟大學教育研究學刊》第5期,頁1-27。

 

圖片來源:噘噘@flickr

本文轉載自合作媒體:《評鑑雙月刊》第51期,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學生為本 放眼全球──香港城市大學的教學與品保制度

 

文/馮剛
香港城市大學協理學務副校長

香港城市大學(城大)創校以來,短短30年間飛躍發展,為社會培育眾多專業人才,造福社會。城大的全球排名持續上升,成就廣獲各國高教界認同。如此卓越表現,原因之一是城大努力不懈地提高教與學的質素。

城大創立於1984年,現已規模漸成,設有七所學院:商學院、人文社會科學院、科學及工程學院、創意媒體學院、能源及環境學院、法律學院與動物醫學院。學生總數約20,000人,教職員逾3,000人。根據國際高等教育資訊機構Quacquarelli Symonds(簡稱QS)公布的排行榜,2013年城大在全球最佳大學之中居於第104位;2014年在「建校未滿50年的全球50所最佳大學排名榜」上居第四位、在亞洲最佳大學之中居第11位。

多方措施以改善學生的學習經歷

為充實學生的學習經歷,城大建立了一個架構來增進教與學活動的成效,並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以提高整體教學質素。

城大的《2010-2015年策略性發展計畫》為大學清晰勾勒出一個長遠目標──發展為亞太區領先的全球一流學府,致力於優異的專業教育與卓越的問題導向型研究,既執行長遠規劃,又能及時應對全球環境迅速變化而帶來的新要求和新挑戰。

這份計畫指出城大的發展方向,擬訂了主要的策略和目標,也明確劃定了一系列行動指南,其中有關學生在校學業和事業發展規劃的措施,包括下列諸項:

1.加強課程改革,落實「成效為本」的教學方針,拓寬國際視野,以促成優質的研究和專業教育。

2.設計出具前瞻視野的專業課程,以切合香港、中國內地、亞太地區乃至全球所需。

3.增強語文能力及電子學習技能的培訓,增強圖書館的支援功能,以助提高學生學習成效。

4.為學生拓寬畢業前實習及服務學習的機會,並輔導學生為就業做好準備。

● 重探索求創新課程

為了落實上述目標,城大在2012年開始重點推行「重探索求創新課程」。新課程將「探索與創新」設定為學術課程的兩大支柱,務使所有城大學生在學習期間皆有機會參與原創性探索,學會如何創造、交流和展示新知識,並加以改進,用以造福社會。

「成效為本」的教學方針早已在城大全面落實。課程主任和授課教師預先為學生訂立了修畢某一學科之後應取得的成效,據此安排和協調各科目的教學重點、內容和相關活動,並確立相應的審核方法,以評鑑學生的學習進程及成果。「成效為本教與學」方針乃城大的教學規範,也是實施「重探索求創新課程」的堅固基礎。

城大更推出促進探索創新及跨學科研究的措施,其中包括設立及推行「創意搖籃計畫」和「跨學科專業發展獎勵計畫」。前者幫助城大師生將自己的創新意念付諸實踐,以促進知識轉移。後者促使學術背景不同的各方教研人員合作,設計出注重探索創新、跨越學科界線的「精進教育」課程。

投入資源  為學生拓寬全球參與

開拓視野亦是學習經歷的重要一環。高等教育國際化是世界大趨勢,城大積極與世界各地的著名學府建立夥伴關係。截至2013年,城大與逾40個國家或地區的近350所院校,簽訂了超過550項合作協議或備忘錄,藉此擴大學術交流與學生交換的機會,並設立雙聯學位課程或合辦學位課程,與海外夥伴共同開展教學及研究工作。如今可在校園內,見到越來越多不同國籍的學生交流切磋,也有不少完成海外交流的學生回校與同學分享經歷和體會。

● 外地實習 積累實踐經驗

實習可增進學生的工作與溝通技能,培養領導能力,加深對世界的理解和社會意識,並增強社會歸屬感。城大積極四處聯絡,為學生爭取本地及海外的實習和暑期工作機會,累積工作經驗,或取得與工作相關的學習機會,在專業環境下實踐所學的知識和技能。

開展聯課活動促進學生全面成長

城大除了注重探索及創新,也關心學生的全人發展。城大銳意為學生營造富有挑戰的學習環境及多姿多采的校園生活,讓學生全面成長及發展。

● 火焰計畫

城大的「火焰計畫」是香港高等教育界的首創之舉,這項社會創新教育計畫涵蓋四大範疇:專業及學術發展、研究及知識轉移、社會創新的培育、學生服務領袖才能的訓練,目標是推行跨學科教育,培養學生的「社會創新力」,亦即洞察力、探索精神、創新能力之綜合體,讓學生能將眾多學科的知識融會貫通,用以促進社會持續發展。

● 城青優權計畫

城青優權計畫鼓勵學生投身於社區服務,增強與社區的聯繫,使本地社區及居民的生活更充實。該計畫有助學生在義工服務中展現「持續義工精神」,增強社會歸屬感,為社區的團結、和諧、穩定有所貢獻。

● 學業導師計畫

為了優化學生的學習體驗,城大特別推行學業導師計畫。每名新生入讀城大時,均會獲派一位教師為其學業導師。學業導師會對學生提供學業上的建議,幫助學生適應大學的學習環境,並協助學生建立同儕之間的互助網路。

其他學業上的支援

現代學習不能缺少電子技術及網路方面的支援,城大致力加強圖書館電子資源及網上學習的支援,以促進學習成效。城大電子圖書館館藏逾2,530,000冊,合訂本期刊數量為213,200冊。電子資源及多媒體資源的數量亦不斷增加,成為館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另外,城大在2011年推出協調流動學習,在兩岸四地的高教界屬創舉。2012年,城大利用在資訊科技方面的既有優勢,進而推行「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提供更多空間讓學生在課堂上與導師及同學互動,從而提升課堂教學的效果。為進一步提供先進教研工具,城大今年在網上學習平臺中增添雲端服務,以便利跨媒體、跨平臺的教研合作及知識共享。為方便學生網上學習,率先推出城大網頁的智能手機版,為重要系統配備了流動應用介面。更採用特殊技術,讓視障人士使用大學的資訊科技系統。

完善的品質保證制度

為落實上述教學理念和確保其成效,城大建立了一個全面監察學術質素的架構,使全校的質素保證程序能貫徹統一,並清晰釐定管理層和教學部門之間的權責和學術事宜的審批安排。

《優質教育之原則、政策及實踐》是城大學術質素保證的框架,明訂大學須致力令學生獲得優質的教育及學習經歷,並確保所頒發學位符合國際公認的標準。

● 學術審批

所有城大課程均根據學術規程而制定:學分的設定須符合大學的標準;教學質素的標準須恰當,並與其他類似課程的國際標準相若;課程或科目的內容須符合大學教育的總體目標;教、學、評估三者的方法均經過細心審查,符合課程和科目的預期目標;並有足夠財力物力以供推行這些課程或科目。《大學修課式課程的評估政策和原則》亦清楚列出課程評估的方法及其理念,釐定評估的方式和制度之標準,以便監督評估政策和評估方法。

● 教學評估制度

為評估教師表現及教與學的質素,城大已制定一個全面的評估制度,其中包括「教與學問卷」、自我評估(透過「績效獎勵計畫」進行)、同儕評估。

● 年度課程報告

所有的課程主任均須呈交年度課程報告,內容涵蓋招生、學生的表現與成果、支援學習的設備與情況、校內外利益關係人(stakeholders)的意見、「重探索求創新課程」成效的佐證、學生全球參與的情況等。

學系須訂立制度,以保持和改善課程質素,並須每年向所屬學院呈交課程報告,以確保課程及課外學習活動的設計和實施能符合優良質素的標準。

● 校外學術顧問

城大邀請校外學術顧問提供專業意見。學術顧問由各學院的院長任命,主要職責是協助教學部門確保其課程符合國際標準,為教學部門及大學整體的長遠發展提供意見。校外學術顧問直接向教學部門提交報告,再呈送相關的院長或負責質素保證事務的協理學務副校長。校外學術顧問亦包括頒發認證的專業團體。

各學系的顧問委員會亦參考本地及海外商界領袖和學者的學術意見,邀請他們提供各專業領域對大學畢業生的最新要求,並給予有關的改善建議。

● 傑出教學獎

為表彰在教學及相關領域有傑出表現的教師,城大領先設立「傑出教學獎」,以助提升大學整體教學質素。獲獎者除獲頒獎金,並由學校撥款補助其推行教育發展項目,其姓名亦將被鐫刻在「傑出教學獎得獎者」牌匾上,以昭褒揚。

建立全面性的教學品保架構  貫徹教學品保程序以確保學習成效

為充實學生的學習經歷,增進教學成效,城大訂定了嚴謹的品保制度。憑藉全面監察教學質素的架構以及來自全球各地的優良師資,全校的質素保證程序得以貫徹統一,教學質素得以確保,學生的學習能遵循大學既定的方針發展,為其成長及事業發展作好準備。城大期望畢業生不但是傑出的專業人士,更有廣納新知、靈活應變、細心思慮、兼容並蓄的特質。城大將精益求精,進一步改善教學環境,提供切合時代要求的先進專業教育,以助學生應對社會不斷轉變而帶來的挑戰,並引領高教界的革新,促成推動社會的持續發展。

 

圖片來源:《評鑑雙月刊》第51期

本文轉載自合作媒體:《評鑑雙月刊》第51期,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建立大學教職員的評鑑能力

 

文/曾淑惠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教授
兼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院長

自教育部透過政策性的引導,促使發展較為健全的大學得以透過自辦評鑑取代教育部主辦的外部評鑑,由於訊息公布之初整體規範並不完整,致使許多大學仍採觀望態度,少有大學積極從事教職員評鑑能力建立的工作,因而在開始啟動自辦評鑑的機制時,部分大學於欠缺完整資訊與評鑑專業能力的情況下,所規劃的評鑑計畫不完整或不正確,也因此教育部一再調整限縮大學自辦評鑑的自由度,造成學校因應制度變革的困擾。

為倡議建立大學教職員評鑑能力的重要性及其可行途徑,本文從大學自我評鑑對建立教職員評鑑能力的需求日增開始論述,說明學校教職員應建立的評鑑能力內涵與建立途徑,並提出依任務或需求分別規劃建立教職員評鑑能力的具體建議。

建立教職員評鑑能力的需求與日俱增

我國大學評鑑的發展雖然始自1975年五個學門的評鑑,但學者咸認為2000年以前大學校院建立自我評鑑機制的情形並不普遍(楊瑩,2006)。為鼓勵公私立大學校院辦理自我評鑑,建立自我品質之管制機制,教育部於2001年訂定《大學校院實施自我評鑑計畫補助申請要點》,提供學校辦理自我評鑑的經費補助,2001年有33所大學、2002年有20所大學獲得教育部補助並提出自我評鑑報告。然從各校繳交的自我評鑑報告中發現,部分學校的自我評鑑作為除發展各該校自我評鑑指標外,仍呈現出「合力填寫自我評鑑表件」的配合性自我評鑑樣貌,缺乏自我品質管制及自我研究的實質機制(潘慧玲,2005)。

2006年起,由教育部發動,結合各大學校院出資所成立的「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發展出大學校院系所評鑑實施計畫,明確指出,自我評鑑活動是整個系所評鑑的核心,受評大學之系所應依據設立宗旨與教育目標,依評鑑項目規劃自我評鑑機制以進行自我評鑑事宜,開始了「因應性自我評鑑」的新里程。

為進一步引導大學追求多元化的發展和學術卓越,教育部於2009年公布《大學自我評鑑結果及國內外專業評鑑機構認可要點》,2013年修正《大學評鑑辦法》,公布《教育部試辦認定大學校院自我評鑑機制及結果審查作業原則》、《教育部試辦認定科技校院自我評鑑機制及結果審查作業原則》,自此完備了國內大學以符合自我評鑑申請條件者不再接受例行性之外部評鑑,而由大學自主性地進行系所評鑑之規劃與實施的相關法源。換言之,在教育評鑑政策之公布與引導的外部趨力,與強調大學自主及特色發展之內部趨力影響下,大學自我評鑑的焦點又從因應外部評鑑的因應性自我評鑑,逐漸轉移至強調大學自主辦理之自發性自我評鑑樣貌。

由於大學面對外部要求實施自發性的自我評鑑日益增加,因而形成了大學中對教職員評鑑能力養成的需求。在國外,過去十幾年間評鑑能力建立(evaluation capacity building, ECB)的議題肇始於評鑑人員意圖使受評單位中的利益關係人了解評鑑,並逐漸建立起評鑑的文化與實務,然而隨著合作、參與及賦權增能評鑑的倡議,這些評鑑取向的目標和建立評鑑能力的目標十分相近,也促使在組織或機構中的成員,在評鑑自主性相對提高的環境中,對ECB相關議題投以愈來愈多的關切(Labin, Duffy, Meyers, Wandersman, & Lesesne, 2012)。如果將焦點置於大學校園對ECB的需求,Taylor-Powell和Boyd(2008)就指出,此乃起因於實務工作上之實證需求,並和大學所處之脈絡及學術文化有關;然而此一需求伴隨而來之內外在壓力,分別來自於教育機構外部對於績效責任及實證文件的要求,以及內部將評鑑視為內部核心功能,因而使得評鑑不但成為教育機構的責任,亦是每一個人工作的一部分。我國在教育部擬依大學校院自我評鑑機制之認定,認可大學自辦評鑑成果的評鑑政策引導下,各大學正逐漸意識到在校園內建立教職員評鑑能力的重要性。

教職員應建立執行與使用評鑑的認知、技能及態度等能力

對ECB的定義,有些學者從個人的觀點論述,如Huffman、Thomas及Lawrenz(2008)將之定義為人類所擁有的評鑑知識、技能和性格;有的從組織的觀點論述,如Stockdill、Baizerman及Compton(2002)將其定義為是一個指引評鑑歷程與實務的、與背景脈絡相依的、意圖性的行動系統,是一些平常性且持續進行的實務,以便於在一或多個組織/方案中支持有品質的評鑑;也有從個人與組織觀點一起綜述,如Labin、Duffy、Meyers、Wandersman及Lesesne(2012)將其定義為是一個增加個人動機、知識與技能,從而促進團體或組織建構或使用評鑑能力的意圖性歷程。而無論其定義是植基於何種觀點,組織評鑑能力的建立仍然必須以組織中的個人建立良好的評鑑能力為基礎(Taylor-Powell & Boyd, 2008)。換言之,ECB就個人而言在養成個人的評鑑能力,就組織而言則在累積評鑑的能量。

在綜整文獻後發現,對於評鑑人員的應備能力可從三類文獻而來,第一類是在評鑑人員認證文獻中對評鑑人員能力的討論,第二類是評鑑課程對所需培訓能力的討論,第三類則是ECB相關文獻中描述的個人評鑑能力。而從這些相關文獻中可以看出,過去幾年來ECB的內涵所關切的議題,不僅仍有執行評鑑的能力,還包括使用評鑑的能力(Cousins, Goh, Elliott, & Bourgeois, 2014)。若檢視文獻中對個人評鑑能力內涵的論述,大抵均混合對內部評鑑與外部評鑑人員能力的論述;然而Torres及Preskill(2001)就認為在工作組織中,因應評鑑的決策焦點由外部轉移至內部的調整,由於脈絡性、經常性的變化,加以所擔負的政策責任,內部與外部評鑑人員這兩者所面臨之挑戰並不相同,內部評鑑人員更要能回應組織需求。鑒於文獻中對內外部評鑑人員的評鑑能力內涵仍可適度加以區隔,因之在彙整評鑑能力的內涵後,篩選出內部評鑑人員需要具備的能力,而其分類的概念,就評鑑階段而言可分「準備與設計」、「評鑑執行」與「結果運用」三階段;就教育目標的分類而言可分成「認知」、「技能/行為」與「態度」三大類,就其焦點而言,可分成「執行評鑑」與「評鑑使用」兩類,具體歸納如表一所示。

表一中所列的各項能力既非與生俱來,亦不是擔任過特定行政職務即視為已然具備,而是需要另外加以培訓或累積相當評鑑經驗,才能擁有較為完整正確的評鑑專業知能。

建立教職員評鑑能力的五大途徑

為使建立評鑑能力的學習或指導更具效率,許多學者紛紛提出建言以為指引(如Bakken, Núñez, & Couture, 2014; Huffman, Thomas, & Lawrenz, 2008; Ploeg, de Witt, Hutchison, Hayward, & Grayson, 2008; Stevenson, Florin, Mills, & Andrade, 2002),然而,若要貼近國內大學的評鑑實務需求,首要的工作在觀念性評鑑文化的養成,其次才是工具性的運用途徑,因之型塑評鑑文化是必要途徑,而提供評鑑的自我導向學習資源、提供對評鑑的技術服務支援、提供評鑑工作坊或訓練課程或參與專業社群活動、參與校外評鑑服務或其他專業服務等則是選用途徑,說明如下:

1.型塑評鑑的文化

國外評鑑實務的推動已有百年歷史,評鑑文化已然在校園及社會上多數人的意象中形成一種默會的知識與素養;但在國內,由於傳統上受到經歷大學評鑑經驗的影響,即使是身處最高學術殿堂的大學教職員,卻存在有相對多數人仍對評鑑有著深層的抗拒感或無意去理解何謂健全評鑑的現象,而此正是建立評鑑能力最大的阻礙。因而,對於正確評鑑文化的養成,必須先屏除舊有制度的思維,透過各種方式溝通傳播正確的資訊,並停止以臆測、望文生義、錯誤的相互參照等方式理解評鑑的應有作為,才能為建立個人或組織評鑑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礎

2.提供評鑑的自我導向學習資源

例如蒐集一些隨手可及的、友善的、經典的評鑑實施計畫、認證規範、網路評鑑資源列表、評鑑訓練教材、評鑑實用手冊等學習資源,提供教職員於有需求時或有機會了解時方便隨時參考取用。

3.提供對評鑑的現場、電話或互動網路式技術服務支援

成立聘有專責人員的評鑑作業辦公室,或尋求全面性的評鑑支持單位(如高等教育評鑑中心或台灣評鑑協會),或是透過外聘評鑑專家(如評鑑人員資料庫中的評鑑人員)提供技術協助,使教職員得以在執行評鑑任務需要技術支援時,可以獲得或學習到評鑑所需之方法與技術,並提供評鑑設計、資料蒐集與分析等評鑑任務的指引。

4.提供一系列的評鑑工作坊、訓練課程或參與專業社群活動

鼓勵教職員參與由校外如高等教育評鑑中心或台灣評鑑協會等評鑑專業團體辦理的工作坊或研習會等訓練機會,此類機會多採演講、研習、參觀、經驗分享、應用練習、小組討論與實際演練等方式進行,亦可參與國外評鑑專業社群活動如美國評鑑學會年度會議等;在校內則可運用校內外資源,以敦聘評鑑講座、藉由擔任評鑑委員的本校或他校教師分享經驗、觀摩本校或外校相關系所與行政單位評鑑實務等方式,累積教職員個人評鑑能力與系所及行政單位評鑑能量。

5.參與校外評鑑服務或其他專業服務

鼓勵教師承擔校內外評鑑任務,例如擔任不同層級學校評鑑的評鑑委員、承接各項委辦的評鑑計畫、觀摩他校的評鑑辦理經驗等,透過實際參與評鑑並基於實習研究的特性累積經驗,從不同層級他校學習經驗,進一步地專注於建立全面性的個人與組織評鑑能力之機制發展。

在上述的各項途徑中,觀摩與分享尤應留意敦聘評鑑專業人員加以指導,否則以訛傳訛的相互參照,不僅無益評鑑能力的建立,更有可能危害健全評鑑的發展。

建立教職員評鑑能力  須依任務或需求分別規劃

從組織的觀點來談個人評鑑能力的建立,可從Cousins等人(2014)描繪的組織執行與使用評鑑概念架構(如圖一)加以說明。圖中說明了在一個組織中,必須有一些如主管的承諾與投入及正式訓練的機會等支持性結構,配合評鑑人員專業能力的發展,才能具有執行評鑑的能力,以進行評鑑的任務並進而使用評鑑的過程與結果;要促進組織使用評鑑,必須妥善處理如關係人的參與、可靠的評鑑發現、回饋機制的本質與時程等調節條件;而使用評鑑的經驗不僅能回饋於建立執行評鑑的能力,也能與組織的支持性結構一同促進組織的學習能力。

然而,評鑑既是教育機構中每位教職員工作的一部分,就必須於在職或職前訓練中融入對評鑑能力的培養,其循序漸進的四個層次包括:(1)進行最少的訓練以支持教職員對自我評鑑的理解;(2)依任務分別規劃自我評鑑能力建立的訓練課程;(3)確認所有教職員的訓練需求,並規劃執行的流程;(4)監督訓練的品質,確保所有成員具備有效能的年度自我評鑑及改進歷程的能力。這種循序漸進的教職員評鑑能力培養有一個重要的概念,即並非在發展自我評鑑機制之初,組織中的所有人在同一時間都要具備相同的評鑑能力內涵與程度,而需依照所扮演角色與擔任職務,有不同程度的評鑑能力項目與程度需求,開設不同的評鑑能力培訓課程。例如擔任職員或助教工作的同仁,在評鑑中必須負責與各行政單位協調聯繫以取得各項系所運作的歷史資料(如經費、圖書、教師表現等),也必須擔任聯繫接待評鑑人員的任務,則在表一中有關溝通能力的培養就十分重要;要蒐集資料進行分析與資料詮釋的教師,對於評鑑工具的發展或選用,以及相關的質化與量化資料蒐集分析之社會科學研究技術,應有正確的認知與實作能力;要彙整評鑑報告並做簡報的單位主管,尤應重視以多元方式傳播評鑑資訊技巧的養成等。

但即使針對不同身分或角色規劃或開設不同的評鑑能力培訓課程,為避免工作日益繁重以致無法負擔,仍宜將評鑑任務內化至日常工作中,同時在不同崗位的學校教職員,仍需藉由經驗傳承或從評鑑實務中累積經驗,來建立評鑑能力,而職務輪調制度的配合則是加速能力建立的催化劑。唯有如此,在自辦評鑑制度實施多年之後,學校教職員的評鑑能力才能逐漸養成,並為學校評鑑能量的建立及永續經營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楊瑩(2006)。我國大學評鑑制度實施之探討。載於黃乃熒(主編),教育政策科學與實務(231-275頁)。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潘慧玲(2005)。美國大學認可制中的自我評鑑。教育研究月刊,135,136-145。

Bakken, L. L., Núñez, J., & Couture, C. (2014). A course model for building evaluation capacity through a university community partnership. American Journal of Evaluation.Advance online publication. doi: 10.1177/1098214014523671

Cousins, J. B., Goh, S. C., Elliott, C. J., & Bourgeois, I. (2014). Framing the capacity to do and use evaluation. New Directions for Evaluation, 141, 7–23.

Huffman, D., Thomas, K., & Lawrenz, F. (2008). A collaborative immersion approach to evaluation capacity building. American Journal of Evaluation, 29(3), 358-368.

Labin, S. N., Duffy, J. L., Meyers, D. C., Wandersman, A., & Lesesne, C. A. (2012). A research synthesis of the evaluation capacity building literature. American Journal of Evaluation, 33(3), 307-338.

Ploeg, J., de Witt, L., Hutchison, B., Hayward, L., & Grayson, K. (2008). Evaluation of a research mentorship program in community care. Evaluation and Program Planning , 31(1), 22-33.

Stevenson, J. F., Florin, P., Mills, D. S., & Andrade, M. (2002). Building evaluation capacity in human service organizations: A case study. Evaluation and Program Planning, 25(3), 233-243.

Stockdill, S. H., Baizerman, M., & Compton, D. W. (2002). Toward a definition of the ECB process: A conversation with the ECB literature. In D. W. Compton, M. Baizerman & S. H. Stockdill (Eds.), The art, craft, and science of evaluation capacity building. (pp. 7-26). San Francisco, CA: Jossey Bass.

Taylor-Powell, E., & Boyd, H. H. (2008). Evaluation capacity building in complex organizations. New Directions for Evaluation, 120, 55-69.

Torres, R. T., & Preskill, H. (2001). Evaluation and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American Journal of Evaluation, 22(3), 387-395.

 

圖片來源:《評鑑雙月刊》第51期

本文轉載自合作媒體:《評鑑雙月刊》第51期,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技專校院認可制評鑑的準備方向:以景文科技大學為例

 

文/李弘斌
景文科技大學教務長

技專校院之評鑑方式,自103年度起由「等第制」改為「認可制」,評估的標準也從校際間比較調整為學校自我改進的評估。這樣的改變,能讓每一所學校,不再受到校際間比較基礎不同的限制,而能依照自身的條件,制訂具有辦學特色的評鑑檢核指標。技專校院「認可制」評鑑的精神,也在台灣評鑑協會103學年度科技大學評鑑訪視相關工作學校說明會中清楚指出:「認可制」評鑑在於引導學校訂定自我品質管制與改善機制,藉由計畫性、系統性及定期的自我評鑑過程,協助學校了解自我定位和特色,並持續自我檢視及調整方向,以達成多元適性、永續發展之績效(社團法人台灣評鑑協會,2014)。

除此之外,「認可制」評鑑的檢視重點,不再僅限於檢視學校師資、課程及教學措施的安排,更重要的是評估學生學習成果的逐年精進。在定期評估及檢討學生學習成效措施之下,學校每年針對各項的學生學習成效都有檢討改善教學安排的機制,以逐年提升學生的學習成果。所以景文科技大學也把認可制評鑑準備的重點,聚焦在學生學習成效的檢討及PDCA(Plan-Do-Check-Act)定期評估改善過程,以期逐年提升學生學習成效。

 

學生學習成效的基礎與定義

學生學習成效是否良好, 在於學生學習後,是否能具有學校或系所所訂的能力指標(Kennedy, Hyland, & Ryan, 2006)。所以景文科技大學檢視學生學習成效的首要工作,在於協助各系所訂定合宜的教育目標。並依教育目標,制訂相對應可量測的共通「基本素養」與系所「專業核心」能力(教育部,2012),同時也建置更具體評量能力指標的直接或間接方法;最後再建立教育目標、能力指標及直接或間接評量方式這三者的關聯性,以作為檢視評量工具與學生學習成效達成與否的參考。

表一是景文科技大學針對全校性的共同教育目標、基本素養、直接或間接評量方法,所發展出的關聯表。舉例來說,當學生通過國語文綜合測驗時,可視為獲得「人文關懷與身心均衡」及「批判思辨與溝通表達」等基本素養能力,間接可對應學生達成「人文關懷情操之能力」、「重視生涯規劃與終身學習之能力」、「身心健康與積極進取之能力」、「國際宏觀視野之能力」等教育目標的一部分。這個關聯表,也是景文科大每一系所課程規劃的一部分;所以景文科技大學的每一名學生入學後,從各系所的課程規劃中,可以清楚了解未來四年,學校期待每一位學生所需具備全校性的共同教育目標及通識教育的基本素養能力,以及自我檢視的各種評量方式。

除了共同的通識教育部分之外,在各系的課程規劃表中,也建立各系專業的教育目標、核心能力及評量方式的另一張關聯表。不管是共通的通識教育或專業核心課程的關聯表,學生都能清楚了解,要達成全校性或系所的教育目標,就先必須找出對應的基本素養和核心能力,再藉由這些所設定的評量結果,來了解自己的各種學習成效。

 

學生學習成效評估

既然學生學習成效的評估,在於檢核學生能力指標是否達成,所以景文科技大學各系所也依照本位課程之精神,先調查學生區域就業之產業所需的技能,再考慮系所發展目標、學校自身條件和學生背景,訂定適合的能力指標,並適時參考學生就業情形及雇主滿意度調查結果,定期修正能力指標之內容及彼此的權重,藉此建立一個適當的能力指標雷達圖,作為未來檢視課程規劃、師資安排,和學生修課輔導的參考依據。

圖一是某系所依據課程對應核心能力指標權重,繪製課程規劃雷達圖(藍色),並與標準雷達圖(橘色)比對其能力發展趨勢是否相符。經檢視「ERP系統管理能力」相關課程略顯不足,而「網管與資安實務能力」相關課程開設較多,建議可調整或增加相關領域的開課數。此即為利用標準的雷達圖協助檢視該系所規劃出來的課程,其所培養的核心能力加總,是否符合預期。若有偏差,可以立即修正課程規劃,或利用辦理活動與工作坊,來彌補課程規劃不足之處。另外,學生每年學習的修課結果,也可與標準的雷達圖比較,並參考大專校院就業職能平臺(UCAN)和其他性向測驗結果,來輔導學生未來的選課。

為了達成各系所訂的教育目標,景文科技大學藉著正式課程、非正式課程及情境教育之訓練,培養學生具有基本素養和核心能力等能力指標。其中又以正式課程之實施,更直接也更有效的協助學生獲得能力指標。圖二呈現了景文科技大學為達成全校教育目標,所對應的開設通識教育課程;同時為了檢驗教學效果,也制訂了直接的評量方式(畢業條件)及改進措施。

 

在圖二全校共通的基本素養檢核部分,景文科技大學規劃了其他國文大會考(國語文綜合學習能力測驗)、校外英語證照、生涯規劃報告和e-Portfolio製作等直接評量方式,並作為畢業條件之一;同時也實施勞作教育前後測的問卷、規劃校務研究等間接評量的評估方式。利用這些直接與間接評量結果,可以協助檢視學生的學習成效,是否與我們所設定的基本素養及教育目標一致,進而作為檢討教學規劃與措施的參考依據。

 

學生學習成效的改進

認可制評鑑是一種持續的辦學評估機制,所以景文科技大學也針對每一評量方式定期做一檢視與改進。表二以景文科技大學某班英語檢定畢業條件(直接評量方式)為例,呈現過去三年評估結果與改進情形。在表二中,100學年度檢討學生參與英語檢定「歐洲共同語言能力分級架構」CEF的A2級通過率僅45.2%,所以經過與學生座談及自我檢討後,在次學年度整理出以下幾大面向進行改進:

在課程方面,另開設一系列英語補救與提升非正式課程及活動,如英語補救系列課程、英檢輔導系列課程、英語提升課程及多元化全英語學習競賽活動,以提升學生英語學習能力。在措施及設備方面,景文科技大學積極推動校園英檢、建置英語模擬測驗平臺及設置自學/寫作中心,以強化學生全方位自我學習能力。其中「校園英檢」測驗是仿多益全真試題為測驗題庫,分不同單元進行測驗,目的為幫助未通過英語檢定之學生,可藉由所建置之英語模擬測驗平臺(EasyTest、空中美語、APPC多益平臺)等,反覆測驗練習,使學生在報考正式英語測驗前更了解自己的英語能力。

另固定安排全校英語教師於自學/寫作中心輪值,並擔負輔導和轉介學生使用英語自學資源、協助解答英語學習之疑問,進而提升學生英語檢定通過率。經過完善的改進措施, 次一學年度學弟妹參與CEF的A2級通過率已跳躍式成長到75.72%,因此102學年度以精進學生英語能力及營造全英語學習環境為目標, 在課程面於暑期開設密集英語訓練課程(IEP),讓學生高密度暴露在全英語環境中學習,全力協助學生英語應用及口說能力達到英檢成績進步20%以上之明確目標,強化學生英語檢定能力。

另在實習面,以培訓學生出國實習為目標,開設「英語學習築夢培訓計畫」,協助學生順利通過教育部學海系列計畫之門檻,讓學生可以出國實習、留學或參與雙聯學制。培訓學生英語能力,必須用對策略及營造學習情境,因此,必須藉由每年持續性的改善機制,才能讓學生學習成效逐年提升。

除了英語能力以外,景文科技大學也針對基本素養及核心能力所對應之各類直接與間接評量方式,逐項逐年作檢討改進。直接評量方式除校外證照考試外,也包括校內大會考、終端學習課程(Capstone course)、校外實習、畢業展演或專題等。間接評量方式,除各項師生定時問卷外,也可將畢業生調查、雇主滿意度調查納入。現學校也正將各項問卷融入整體校務研究,藉由各項問卷的整合,以更有效追蹤學生學習成效的變化。

 

定期檢視PDCA機制  達成認可制評鑑精神

景文科技大學各系於每年定期檢視對應能力指標的評估結果,並且作出因應的改善措施,再整合各項精進措施,陳述在評鑑報告書各章節,以落實學生學習成效的定期檢視PDCA機制,達成認可制評鑑之精神。

 

圖片來源:《評鑑雙月刊》第51期hcdrmaster@flickr

本文轉載自合作媒體:《評鑑雙月刊》第51期,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