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黃偉翔/連線報導)
今(4)日起,國際技能競賽組織(WorldSkills International,WSI)展開為期四天的年會,將決定2018年會舉辦國以及未來發展策略,而在凌晨由全體會員國投票後,由荷蘭奪下。WSI副會長林三貴分析,2018年將競選下一任WSI會長,另名WSI副會長即為荷蘭籍,企圖心很強烈。
WSI目前有74個會員國,涵蓋全球人口約8成,其所舉辦的國際技能競賽(WorldSkills Competition,WSC)被譽為「技術競賽界的奧林匹克」,兩年舉辦一次。台灣自1970年就開始參賽,在2015年第43屆WSC成績為5金7銀5銅19優勝,排名世界第三。
《技職3.0》記者越洋訪問人在加拿大參加WSI年會的勞動部常務次長,同時也是WSI副會長的林三貴,他解釋,競賽兩年舉辦一次,而在未舉辦競賽該年時間較充裕,WSI會深度討論未來發展方向。林三貴舉例,上次俄羅斯爭取到2019年第44屆WSC主辦國,但飽受爭議,與其競爭到最後的法國十分不滿,因為過去部分國家(或地區),為爭取主辦權,動用太多競選資源,例如私下送禮物拉票、私自提早競選拉攏活動等。這些爭議都將在會議中逐一討論出更明確的規範。


WSI在2018年會主辦權由哥倫比亞,、荷蘭以及愛爾蘭競爭,最後荷蘭勝出。林三貴指出,對任何一個會員國(地區)來說,他們積極爭取主辦,不論是國際技能競賽或非競賽該年的年會,都代表國家對技能組織的重視,此舉動也對於爭取會長、常務理事都有幫助,主辦活動時也能搭配該國或地區的地方發展。
林三貴分析,以這次爭取年會主辦的荷蘭來說,他有另個目的,就是在2018年會競選下一任會長與常務理事。目前WSI副會長之一為荷蘭籍,若競選該年是由自己國家主辦年會則是利多,「畢竟很多時候要天時地利人和」。WSI理事會四年改選一次,下次將在2018年改選,2019年上任。

在〈荷蘭奪下WSI2018年會主辦國 林三貴:競選會長企圖心明顯〉中有 1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