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編輯部專欄】德國雙軌教育 培養學子實務工作力

 

編譯 / 繆謙伶

在德國,完成中學學業的學生有三種方式可以繼續升學,其中兩種類似台灣的普通高中和高職體系,而第三種便是德國獨特的雙軌教育制度,讓學生可以一邊念書一邊實習,及早和職場接軌。

要瞭解雙軌教育制度的運作方式,先舉個例子。假設有兩個學生,安娜和愛麗絲。16歲的安娜想要成為攝影師,而15歲的愛麗絲則想成為電工技師。他們可以參加兩至三年半的職業訓練課程來學習這些技術,這些課程涵蓋了超過350種政府和企業認可的職業。

首先安娜和愛麗絲可以到各家公司尋覓實習的機會,而順利找到實習工作的機會很大。根據德國勞動局的統計顯示,2013年有超過45萬個實習職位,其中一些甚至可能招不到人。國外媒體Young Germany報導指出,德國工商總會的烏瑞克‧法瑞奇(Ulrike Friedrich)便曾表示,2012年和2013年有大約7萬個實習職位招不到學生(學徒)。有這麼多實習機會,找到實習工作並非難事。實習機會還涵蓋了各種不同專業程度的工作,也會因應市場需要隨時調整、增減,並聚焦於實務操作。

雖然越來越多人加入雙軌制訓練制度,但由於德國的少子化現象,代表許多職位沒有人遞補。另一個問題是實習的機會不一定是學生所想要的,但通常在某些領域像是金工、健康照護和社工等都有許多實習機會。

結果安娜在一家攝影工作室找到實習工作,愛麗絲也在一間電器修理公司實習。他們每周會花三至四天和專家一同工作,向同事學習,並記錄學習成果。另外還會在職業學校上相關領域的課程,這樣一來便能結合理論和實務,發揮最大的學習效果。

參與訓練的學生,他們的學業和實務表現都會列入評估,並且將成績向上司呈報。整個訓練過程,學生必須通過兩個考試,內容包括筆試、口試和實作測驗。第一個考試會評估學生的學習進度和不足之處。在課程結束前,學生得考第二個考試,評估是否有進入該領域職場的資格。例如愛麗絲除了筆試外,還得實際操作電路,而安娜考完筆試和口試後,必須根據指定的許多攝影主題拍照,並將照片集結成攝影集。最後兩人都順利通過考試,數年的額外訓練讓他們的前途一片光明。

大約有60%的德國中學畢業生和安娜及愛麗絲一樣,選擇雙軌制的訓練計畫。這些職業訓練讓他們找工作更加容易,結訓證書在職場也是有力的能力證明。有超過一半的學生直接在原本的實習公司轉為正職,在課程期間甚至還有薪水拿,一個月平均約690歐元(約合新台幣2萬7千元)。

根據國外媒體Young Germany報導,德國經濟代表處(RGIT)的處長湯瑪士‧易克表示,雙軌制度的成功得歸功於企業的配合和投資,每年花在一位實習生身上的費用大約是1萬5千3百歐元(約合新台幣58萬),但也有1萬1千7百歐元(約合新台幣45萬)的回報。因為學生的工作內容和一般員工一樣,正式上工後的員工訓練相對簡單,公司也能減少打廣告徵人的費用,所以雙軌教育制並非看起來那樣所費不貲。除此之外,企業也能影響學校教學,將教學內容導向符合業界的真正需求,培養未來的優秀人才。

相較於歐盟的其他高失業率國家,德國的失業率在2015年1月創下了4.7%的歷史新低,青年失業率也僅有7.1%,而台灣同期的青年失業率則高達12.52%。德國之所以在歐盟國家中擁有最低的青年失業率,得歸功於成功的雙軌教育制度。

德國的雙軌教育制度也吸引了許多歐盟甚至非歐盟的外國人參加。德國政府建議外國學生盡早向公司直接申請,為了避免簽證問題,也應洽詢國際安置服務部門(ZAV)。

全球許多國家都以德國的雙軌成功經驗為標竿,台灣也不例外。勞動部與教育部自2009年開始合作推動的「雙軌訓練旗艦計畫」便以德國的雙軌訓練制為基礎,發展本土化的雙軌訓練制,期望能和德國一樣營造政府、企業和學子雙贏的局面。

 

圖片來源:WIKI

資料來源:Germany’s Dual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雙軌訓練旗艦計畫勞動部教育部全球資訊網

 

朱雲鵬:借鏡德國 提升技職教育實用性

 

文/朱雲鵬

去年年初因為法國總統大選,有一個故事被西方媒體廣泛注意。在法國阿爾薩斯區中部,有一個古老的小鎮塞萊斯塔,以擁有一座歷史可溯至十五世紀的人文圖書館聞名,不幸的是,目前這個法國小鎮的失業率高達約百分之八,其中二十五歲以下青年失業率更高達百分之二十三。

距離塞鎮才二十英里的德國埃門丁根鎮人口有二萬七千人,比塞鎮的二萬一千人稍多,但失業率卻低於百分之三,其中二十五歲以下青年失業率不到百分之七,埃鎮一個月內的工作機會更是塞鎮的十倍。這兩個小鎮地理位置相近,文化連結很深,如此懸殊的經濟差異令人訝意,也成為法國總統大選辯論的焦點之一。

負責塞鎮就業服務處的皮雷爾說,法國家庭子女人數多於德國,因此更多女性勞動力加入市場,求職人數比德國多。但德國對年輕人的職業訓練做得的確比法國好,特別是學徒制。許多勞工專家亦指出學徒制是德國主要的競爭優勢。

德國現行的技職教育制度正式名稱為雙軌教育制度,這項傳統可溯自十二世紀;使年輕人在十六歲時離開升學之路,接受技能訓練;在修習技職學位的同時,也有工資收入,並可取得專業證照,畢業生通常可在產學合作企業得到全職工作。目前更推廣至大專院校,如今每年約有百分之六十的學生選擇此方案,且比例仍在上升中。

不同於法國其他地方,阿爾薩斯區曾數度歸於德國統治,也曾發展了學徒制,但在法國統治下較不普及且不太受歡迎。許多法國家長及其子女覺得,技職學位或學徒身分是愚笨或失敗的代號。皮雷爾說:「在法國這意味著壞學生,在德國則不會因此貶低一個人的評價。」不過目前已經看到轉變,塞鎮本地的公司與學校正合作推展學徒制,也有更多年輕人開始認為有正當收入的工作比失業好。

該鎮鎮長鮑爾認為該制度應該推廣至全法國,但是不同於德國職業教育制度是由各邦制定符合當地狀況的政策,有意合作提供職業教育的企業先提出完整計畫,僅須經各邦教育單位審核通過即可,在法國所有事務都由教育部中央統籌、控制。法國人的工作態度也和德國人不同,鮑爾說:「德國勞工願意在金融危機時共體時艱,為了保有工作而接受減少工時和收入。」但是「我們法國人馬上開始抗爭、罷工、示威遊行。」

兩個小鎮的故事也是德法兩國的縮影,金融風暴以來,德國經濟表現穩健,失業率是東西德統一以來最低,究其原因,成功的技職教育功不可沒。德國政府還有步驟地將該體系出口到西班牙、義大利、大陸、印度、土耳其等國,美國亦考慮引進。

我國對技職教育的態度如法國一般,受限社會價值而飽受歧視,更糟的是,錯誤的政策導致技職體系整體的扭曲。在教改和廣開技職院校升等之下,職校學生以升學為目標,缺乏實務經驗,使得業界找不到人才,學生畢業即失業,長期以來更將產生嚴重的社會問題。

教育部雖自九十八年以來推行「技職教育再造方案」,希望平衡學用落差,但並沒有好好地利用畢業生出路的資料,直接作為技職教育獎補助款的分配標準。我們希望能趕快改進,劍及履及,提升技職教育的實用性。

 

圖片來源:wiki

本文轉載自:朱雲鵬教授的部落格,經原作者授權刊登,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歡沁凱若:我家德國人 曲折的求學與工作過程,談德國的技職教育系統

常有台灣的朋友問:「你家德國人是什麼職業?」,我說:「他是學生。」
朋友:「幾年級啦?」,我:「他現在一年級。」
朋友通常接著的結論就會是:「喔!研究所吧!他主修什麼?」

如果我這時澄清,不是不是~他是「大學一年級」,很多人就會用驚訝的眼神看著我,一副我怎麼可以吃嫩草到19歲的年輕人身上去…
我承認我家德國人的確比我小很多,但是也沒到這麼幼齒啦…

他會現在才開始唸大一,是有其「歷史淵源」的!這與德國的教育系統有很大的關係。

德國的教育系統和台灣有著很大的不同,特別在於「職業訓練」這塊(詳細德國教育系統請見此),各邦也會有各自不同的規定。

大約在四年級的時候(10歲左右),就會依照學生的個性與表現,依照父母親的想法與老師的建議,讓學生至三種不同的學校就讀。中等教育主要有三種學校可供選擇,依次為職業預校(Hauptschule)、實科中學(Realschule)以及文理中學(Gymnasium)。

「文理中學」多半是學業成績較好或者想要繼續往「學術」方面邁進的學生,若要進入大學(Universität)則一定要於文理中學畢業。
「實科中學」則是「技職」與「學術」並進。結束後可以選擇實科的實習工作,或者進入高級職業學校,或者兩者並進(白天工作,晚上進修)。
「職業預校」則強調職業訓練,主要目的在於培養一技之長。

在台灣人的眼光來看,就馬上會覺得一個是「好學生」的學校,一個是「中等生」,再來可能就是「放牛班」這樣的區分。然而在一般德國人的眼光裡,卻不是這樣的。

他們不一定完全根據學業的表現來決定,而是考量包括學生的興趣與個性。例如我家德國人,其實在小學的學業表現很好,但他喜歡實務的操作,不喜歡總是在教室裡面讀書,所以當時他就進入了「實科中學」。而實科中學也可以在未來轉入以各行專業為主的大學(Fachhochschule)就讀,或者繼續職業的訓練,所以算是比較彈性的一種選擇。

談德國的技職教育

在實科中學裡面,與我們一般的中學一樣,都要學習語言、數學、自然科學、人文科學、體育…等等,接著大概在16歲的時候,他們可以選擇進入職場做「實科訓練」。那時,就真正在「工作中學習」了。
這個階段大約需時三年半,然而既然工作了~就有收入。

我問了德國人當時他的收入,第一年(16歲)大約600歐元(24,000台幣,稅後現金),最後階段(約19~20歲)已經超過800歐元(32,000台幣,稅後現金)(這個薪資依照不同職業別會有所不同,看『工會』的能耐囉)。
接著如果你的表現優良,公司想要繼續聘用你,可以繼續在公司工作。那時候他才20歲,薪資就馬上跳到1700歐元(68,000台幣,稅後現金)!而之後如果繼續待在公司,薪資當然就隨年資成長。身為一個專業技術人員,薪水可以到十萬台幣以上沒有什麼問題。這是沒有大學畢業,但完成技職訓練的待遇。

我跟他說,他「實習」的薪資就比我們的22K要好很多啊!而且所有工作相關的保險與福利,這邊是絕對不會缺的。一天不能連續工作超過七個小時!德國人有一次就因為已經在公司待超過七小時,被主管趕回家!

所以意思就是說,在德國人的眼中,如果你能有一技之長,不需要是「大學畢業」,一樣能過很好的生活的!一樣有房子可以居住,一樣有完整的社會福利(醫療基本上都不需要額外費用,子女也有免費的教育可享受,包括許多育兒的津貼等等),一樣受到社會尊重,甚至還能夠常常享受旅遊(因為假期多,收入足夠)。很多人說,但是德國的物價也是比較高啊,所以薪水當然也高。然而在這邊生活半年的感覺是,雖然許多德國人過得不能算「富裕」(特別是從亞洲人的『富有』觀點來看),但生活相當有「品質」。

在台灣,如果子女告訴你~「我不想上大學」,你可能馬上的反應就是質疑「那你能做什麼工作?」
在德國,同樣的狀況你會仍舊覺得安心,你會關心的是:「那你想做些什麼呢?」
而不管他選擇什麼,幾乎都有相對應的「職業訓練」可以一邊工作一邊學習,既能養活自己,也真正能學到實際工作上需要的技能。

我家德國人的哥哥和妹妹,都選擇「護士」的職業訓練。哥哥現在已經是多年的護士,也是地區的義務消防員,已經結婚,生活過得很舒適,在他們居住的鄉村,買車買房不是什麼大問題。
妹妹剛開始這樣的職業訓練,雖然她並不想一輩子當護士,但因為個性適合,她每天開開心心去工作,雖然薪水不多(已經比台灣好),但可以有自己的收入,存起來打算三年後讓自己放一整年假環遊世界…。
這些不是在德國的特例,而是每個家庭都可能出現的狀況。

而我家德國人,三年半的實習過後,他覺得每天重複的工作實在有點無趣,所以再在原公司工作半年(沒錯!領著每個月七萬元台幣的薪水)~接著回到學校,唸一年高中後申請實科大學。
沒想到就在升大學的暑假和朋友到紐約玩的時候,我們認識了…所以他念了一個學期之後決定休學一年到台灣,接著又在台灣與我一起四處趴趴走的過程裡~更清楚自己要什麼,所以決定回德國後轉換專業,現在在漢堡讀「國際貿易」。

很曲折的過程吧…這是不是也是特例?不是唷!他們同個班上有很多同學有與他相似的過程,甚至也有到南美洲「流浪」了一年,生了個孩子才回來唸大學的。

反倒是在他們班上從中學直接沒有間斷就上大學的,佔的是少數。這在德國的應用大學裡面,非常常見(當然學術性的大學就比較多直接升學的學生)。而在德國,社會和家庭中並不會對於這樣「曲折」的選擇覺得否定,反而他們多了很多故事可以說,多了很多不同階段的經歷,更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

反觀台灣,雖然我們也有所謂的「技職教育」,然而對於大多數的學生來說,從國小一路不間斷地升上大學(中間可能有停頓的~但大多因為準備考試或重考),甚至研究所,是很正常的一條路。任何人想要走一點「岔路」,就會接受到很多身邊人的質疑與反對,似乎擔心這樣會不會「毀掉」一個人的一生。

所以為什麼台灣許多出國「壯遊」的朋友,都是已經出了社會獨立之後,才敢於做這樣休息一年或者打工度假的決定。而德國的青年們,尋找喜歡做什麼的過程開始得比較早,雖然這樣可能讓某些仍舊決定完成大學的人,畢業都已經快要三十了,然而這整個過程他們「意識清楚」,而不是被社會或家庭的壓力推著走,這是我很羨慕的地方。

當然,德國的教育並非完美,他們也有許多人質疑這麼早就分不同的中學,而且是老師和家長的建議與意願,會不會讓某些其實很有學術潛力的孩子沒有得到發揮?所以現在也有些邦,開始有「綜合中學」的設置,讓學生能夠接觸更多不同角度的教育,再來決定自己要什麼。而在某些家庭裡,還是有「唯有讀書高」這樣觀念的家長,也有壓力很大的學生。

但至少,當他們想要做什麼,在國家的體制下都有一套培訓的系統來幫助他們。不像台灣,許多人只是拼命考證照。拿了一堆證照,卻還沒有真正到職場有系統地經過磨練,有的只是空殼的知識而已,這樣的「技職教育」能夠有多少成效?值得大家深思。

另一個附加的好處是~我家德國人因為從16歲到現在,擁有了很多不同的經歷(讀書、工作、壯遊、移居國外、結婚…到現在要生子啦),所以個性上比許多台灣同年齡的人要成熟許多。而因為追求的都是自己想要的,所以仍然保有對生命的熱情,我想~做為他身邊的另一半,也算是蒙受其利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