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報告/黃昆輝:技職與產業脫節 應徹底檢討

採訪、攝影/黃偉翔

本(11)月黃昆輝教授教育基金會公布「技職教育重要議題民意調查」,分析民眾對於社會經常討論的12個技職議題看法,基金會董事長黃昆輝強調,政府推動政策,民眾的共識是必須條件。

黃昆輝表示,在基金會先前調查顯示,技職教育是最不受政府重視的教育體系,忽略的結果,導致我們技職教育與產業結構脫節,供需失調、學用落差,更導致青年高失業、企業高缺工現況,很多專家學者認為,技職教育須被徹底檢討。

現場擔任評論學者的北科大技職所教授張仁家說,台灣過去經濟發展主要依賴技職教育所培育的人才,當年職校或台北工專等畢業生具備就業能力,但隨著時代改變,讓學生除了技術學習上,多了人文素養的需求,相對地把很多實作時間壓縮了,因此學生實作力不如以往。

黃昆輝教授教育基金會調查0001。
黃昆輝教授教育基金會調查0002。
黃昆輝教授教育基金會調查0003。
黃昆輝教授教育基金會調查0004。
黃昆輝教授教育基金會調查0005。
黃昆輝教授教育基金會調查0006。
黃昆輝教授教育基金會調查0007。
黃昆輝教授教育基金會調查0008。
黃昆輝教授教育基金會調查0009。
黃昆輝教授教育基金會調查0010。
黃昆輝教授教育基金會調查0011。
黃昆輝教授教育基金會調查0012。
黃昆輝教授教育基金會調查0013。
黃昆輝教授教育基金會調查0014。
黃昆輝教授教育基金會調查0015。
黃昆輝教授教育基金會調查0016。

政策轉彎!技專考招變革108上路仍有變數

採訪、攝影/黃偉翔

近期大力抨擊技專考招變革的全教總出示公文強調,政策溝通不足,倉促上路影響技職生權益,立委陳學聖更在立院背書質詢教育部;但公文內容透露,原本確定延後一年實施的變革,不只是107學年度煞車,108是否如期上路仍有變數。技專招策會執行長陳昭榮低調表示,108學年度起都未定案。

陳學聖在立法院抨擊教育部,107學年度變革的「甄選入學第二階段採計專題及專業科目報告成績」、「各校系登記分發自訂權重」、「繁星錄取生不得再報名甄選入學」對於目前高三學生太倉促,要求應該從107學年度起的高一(現國三學生)開始實施。

立法委員陳學聖在立院質詢教育部長潘文忠。

對此,原本已定案的技專考招,招策會於8月初召開北、中、南、東共7場公聽會,但本月7日教育部長潘文忠聽取陳昭榮報告後,於會議中決議107暫時不上路,記者追問陳昭榮,他僅低調回應,108學年度起的技專考招都還未定案,代表變革延後恐不只一年,仍得待教育部定案後,才能確定。

會議中,潘文忠也取消「原定111學年將刪除的甲、乙級技術士證報技優甄審資格」,但實作評量仍會繼續推動。

變革中,各校系登記分發自訂權重,將原本的國、英、數權重為1(各科總分為100*1),專業科目一與專業科目二權重為2(各科總分為100*2),共七百分的分數加權,改成技專校院可自訂權重,國英數權重可設定為1至2,間隔0.25,專業一及二的權重可設定為2至3,間隔0.25。但現在因擔憂技專端在國英數權重設定為2、專業一及二權重也為2,出現國英數總分六百、專業科目總分四百的「不重視專業科目」現象,加上了「專業科目兩科總分須大於國英數總分100分」條件。

教育部給立法委員陳學聖祭專考招公文。(圖/全教總提供)

家事類技藝競賽落幕 企業提供選手獎學金

採訪/黃偉翔

教育部主辦的106學年度家事類技藝競賽落幕,競賽期間辦理人才媒合活動,讓企業提供選手進修獎學金,更邀請學區內國中師生到競賽現場觀摩。

本屆競賽由嘉義家職承辦,共有來自全國86所高中職,403位選手報名參賽8個職種。競賽分為手工藝、服裝製作、服裝設計、烹飪、教具製作、室內設計、美顏、美髮等八項職種。

嘉義家職特別安排產學合作活動,辦理「技藝競賽選手企業認養」、「企業產品展覽暨人才媒合」,共有9家合作企業提供選手大學進修獎助學金,或提供寒暑假工讀名額,促成產業與技藝競賽選手銜接。

競賽活動期間,嘉義家職與嘉義市政府教育局合作,邀請學區內國中師生到競賽現場觀摩各職種競賽實況,協助「職業試探」,讓國中生親睹技職領域的經典風華。

金手獎名單

106學年度家事類技藝競賽。(圖/技職3.0)
106學年度家事類技藝競賽。(圖/技職3.0)

團體獎名單

106學年度家事類技藝競賽。(圖/技職3.0)

3.0直擊國際技能競賽,記錄台灣代表團身影/201709工作成果與捐款徵信

文/黃偉翔(《技職3.0》獨立記者)

先跟捐款支持者們說聲不好意思,由於10月中旬前往阿布達比國際技能競賽採訪,回國之後接著處理技專考招議題、選手後續獎金與發展議題等報導,所以原先10月20日要公佈的9月捐款徵信,延遲至今日才刊出,而10月的捐款徵信,預計如期在11月20日前刊登。

經過過去一年的籌措,很感謝善心人士陳大哥,特別捐專款十萬支持3.0去國際賽現場全程採訪,但這次去了才發現「我是唯一一位從台灣飛過去報導的記者」,看著各國採訪團隊,身為記者內心滿感慨的,也努力做了這一系列的報導(文字報導連結影像剪輯連結);另外,也感謝身在台灣的KOBE老師,將我從阿布達比傳回台灣的影音,加上官方與各職類老師的照片剪輯而成以下的台灣代表隊紀念影片,目前已破9萬人次觀賞,影片非常激勵人心!

當然,國內《技職3.0》志工夥伴們也沒閒著唷!國際賽期間,我們到華山文創園區的雜學校參展擺攤,為了就是讓台灣民眾知道,國外正有一群國家代表隊,正在為國爭光!期間除了展出技職國手作品、跟來賓們推廣技職教育外,更邀請歷屆技職國手開設7場工作坊,超過百位技藝體驗參與者,引發回響!

201709損益表(捐款徵信)
201709資產負債表(捐款徵信)
201709捐款明細(捐款徵信)

技專變革延後一年實施 擬維持乙證報技優甄審資格

採訪、攝影/黃偉翔

今(7)日上午教育部長潘文忠聽取新制技專考招變革方案後,決議將近期引發爭議的技專變革延後至108學年實施,即現在的高二生,且取消「原定111學年將刪除的乙級技術士證報技優甄審資格」。全教總強調,還有相關變革疑慮尚未釐清。

招策會執行長陳昭榮主動致電給《技職3.0》記者說,潘文忠肯定原技專考招方案,但考量到107學年實施太快,恐衝擊現有高三生權益,因而延後一年實施。

延後一年的變革包括「統測登記分發分數採各校權重制」、「甄選入學第二階段必採專題製作學習成果及專業實習科目學習報告」及「繁星入學者不得報甄選入學」等。

陳昭榮提到,潘文忠於會議中也決議取消「原定111學年將刪除的乙級技術士證報技優甄審資格」,因認為高職生考取技術士證仍值得鼓勵,招策會將持續做技術士證與各群課綱內容對準作業,讓報考的乙證對學生所學有相關,而非淪為升學工具。

陳昭榮強調,實作評量仍會繼續實施,且站在教育部立場,高職生應以實作評量為主,心有餘力再報考技術士證。

近期持續抨擊技專考招的全教總強調,雖教育部決議延緩實施,但基層師生對於繁星、權重等變革相關疑慮尚未解除。

教育部推實作評量取代乙證 全教總反對

採訪、攝影/黃偉翔

根據《技職3.0》乙證系列報導,四技二專技優甄審升學管道,有六成報名與錄取人數來自同樣三張乙級技術士證,教育部認為乙證淪為高職取巧升學工具,內容也無法對應課綱,因此決定111學年度起,刪除乙證報名技優甄審資格,改放到甄選入學第二階段作為加分項目之一,並打算重新建立一套對應新課綱的「實作評量」標準化檢測,取代過去多年來,乙證在升學管道上扮演的實作能力檢測角色。但全教總反對,認為教育部此舉緣木求魚,並提出諸多疑點。

測驗中心執行長林尚平解釋,從108新課綱修訂後,就接到教育部指示,建制一套檢測全國高職生實習狀況的綜合性評量(即實作評量);目前在各群命題架構研發,還沒真正實行,最快接下來110學年度的高二生開始使用,有的群要到高三上才會實施。

據悉,實作評量將在未來高職高二暑假到高三寒假期間實施。

全教總:用實作評量取代乙證 跟政府推技術士證方向矛盾

全教總公開痛批實作評量。全教總政策部副主任張文昌認為,政府在職校現場推技術士證多年,執行面雖有檢討之處,卻也有不少成效,反而教育部要弄自己一套實作評量,排擠乙證在升學管道上扮演角色,非常矛盾。

張文昌還說,雖然技術士證跟課綱學習無法對準,且每一個群所要培養的能力,乙證確實無法完全涵蓋,但實作評量應該是輔助現有技術士證的漏洞,而非打掉重練。「哪有人窗戶壞掉,是把整棟房子重新打掉重蓋,蓋完之後窗戶還不一定修得更好。」張文昌比喻。

招策會執行長陳昭榮反駁,職校(技術型高中)學生本份是把課綱學好,行有餘力再去準備技術士證。陳昭榮還說,因為透過乙證的技優甄審升學管道,不必採計統測成績,會讓部分學生只拼命考乙證,而不作原本該做的學習。

據悉,實作評量將放入學習歷程檔案中呈現,當作甄選入學第二階段分數之一,但佔比分多少,尚未定論。

張文昌提到,政府推技職生先就業,就應以考取對應職場的技術士證為主,而非縮限在教育體系內的學習。

瑞芳高工校長顏龍源對此表示,同意實作評量方向,可以確實強化實作技能,但如何做好評量,將會是重點。顏龍源以他多年職校教學經驗說,有些科目不容易標準化評量,教育部也將面對實作評量與技術士證檢定差異,都須進一步討論。

全教總:師生疲於奔命

張文昌建議,職校教學仍應以乙證為主,實作評量可以當作輔助不足的角色,例如藝術群、外語群沒有對應的技術士證,實作評量應以支援這些領域檢測為主。張文昌痛批,未來職校學生須同時準備實作評量與技術士證,兩邊燒而疲於奔命。

對此,陳昭榮認為,實作評量是對應新課綱學習,若教學現場的實習課程有落實,不該是「額外的負擔」,況且,考試是考同樣群的共同必修實習科目。

陳昭榮強調,職校學生學習應以課綱為主,乙證確實代表某部分的技能學習,但無法涵蓋全部,實作評量涵蓋整個新課綱學習,應以對應課綱實作評量學習為主,心有餘力再考乙證。

有不願具名的知情人士建議,實作評量的技術檢測會與技術士證術科考試內容重疊,教育部可與勞動部協調,讓通過實作評量測驗的學生,抵免技術士證術科考試,只要再通過學科考試,即可取得技術士證。但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對此回應,雖然曾與教育部開會討論過比照技能競賽,前幾名可以抵免術科,但由於實作評量非競賽性質,且內容是對準學校學習,而非職場,法源依據也不同,所以暫不給予抵免。

過去統測試題錯誤多 全教總擔憂實作評量命題品質

張文昌批評,過去全教總檢測每年統測試題,錯誤與品質狀況令人堪憂,而實作評量也是測驗中心在執行,執行面恐怕不太樂觀。

林尚平對此回應,統測命題開發與實作評量命題有本質上的不同,統測為入學考試,試題以技專端教授命題為主,而實作評量將請高職老師來開發考題,因此會更貼近職校現場的實作學習。

也有聲音質疑,實作評量監評委員恐怕是第一難關,因為同領域的老師間彼此認識,可能淪為放水測驗。林尚平說,監評委員將委託外部團隊負責,將大大避免此現象。

全教總:耗費大量人力經費

張文昌質疑,實作評量將耗費大量經費與人力,經費哪裡來?

根據記者了解,在《前瞻基礎建設》計畫中的「人才培育促進就業之建設」部分,即有優化技職校院實作環境經費共6億元經費,補足實作評量考場所需設備不足。

技職國際賽獎金與培訓費應提高?林三貴:有討論空間

採訪、攝影/黃偉翔

第44屆國際技能競賽剛落幕,但《技職3.0》記者發現,技職國手優勝獎5萬元,居然少於國內銀牌的6萬元,更有不少技能圈認為應提高培訓經費與教練團獎金。對此,勞動部次長林三貴回應,有討論空間。

依照現行的《技能競賽實施及獎勵辦法》,國際技能競賽金牌100萬、銀牌50萬、銅牌30萬,優勝獎5萬,全國技能競賽則是金牌8萬、銀牌6萬、銅牌4萬。國際賽優勝獎金少於全國賽銀牌獎金。

當國手在國際賽得獎,訓練團隊可分別再拿到金牌20萬、銀牌10萬、銅牌6萬、優勝獎金2萬,但由於訓練團隊不只一個人,仍得依照比例分攤,一份獎金有25%屬於裁判長,25%為啟蒙教練(當選國手前的訓練老師們),50%為國手訓練期間的老師,若訓練老師不只一人,再按照人數分攤。

競賽獎金。(圖/黃偉翔製)

國手:優勝獎金不應少於國內賽事獎金

不願具名的國手指出,相對國內的全國技能競賽只需訓練幾個月備戰,國手要接受近一年的培訓,競賽水平又更高,優勝獎金不該低於國內比賽獎金。該名國手還提到,若優勝獎金提高,金銀銅牌獎金也應同步提高。另位不具名國手強調,除了獎金,更希望後續發展被重視,包括就業的保障。

校友獲得電子世界金牌的內湖高工校長林振雄指出,能拿到國際賽優勝獎,代表台灣國手面對國際級比賽仍保有一定的競爭力,居然比國內金牌、銀牌獎金還低,非常不合理。況且,若要把國際技能競賽當作技職界的奧運,也多少應參考體育奧運獎金。

資訊與網路技術裁判長梁德昭提出不同看法,國際技能競賽國手一輩子只能參加一次,但體育選手可以參加很多次比賽,拿獎金機會不同。梁德昭還提到,不一定非得跟其他國家比較,這主要看國家對競賽項目的獎勵態度,況且有些國手雖拿優勝獎,但實質上是第四、第五名,差一點就奪牌。

對於優勝獎金,同時身為國際技能組織副會長的林三貴認為可以考慮提高,他說,參加過國際賽可理解,拿到優勝並不容易。

林三貴:金銀銅牌獎金暫不考慮提高

根據記者調查,自第42屆開始,從原本的金牌50萬、銀牌30萬、銅牌20萬,提高至金牌100萬、銀牌50萬、銅牌30萬。裁判長召集人侯世光解釋,由於台灣在第41屆國際技能競賽表現下滑,因此勞動部祭出獎金攻勢,希望大家改變,獎金就是個誘因,而以結果來說,成績有明顯成長。

侯世光強調,「台灣的對岸」金牌獎金是100萬人民幣(約450萬台幣),培訓經費更是我們50倍,當前《技能競賽實施及獎勵辦法》需要調整,盼勞動部支持。

林三貴還提到,目前金銀銅牌獎金沒有考慮要提高,畢竟國際技能競賽跟體育奧運不一樣,大部分體育選手參加是在職涯的巔峰期,但技職國手只是生涯起點。《技職3.0》記者提問,沒得獎選手是否考慮提供獎金?林三貴則說目前沒有,這是整體通盤考量後的結果。

另有不具名國手教練認為,技職老師為了訓練選手,經常陪練到半夜,卻沒有半點獎勵,而在獎金部份更是少之又少,缺乏誘因,對於賽事長期發展並非好事。

裁判長召集人:培訓經費不應齊頭式平等

侯世光認為,目前每個職類訓練材料費為30萬,有額外需求再提出來,看業務單位經費狀況再調整,但實務上不同職類的訓練經費需求狀況不同,不該齊頭式平等,應比照國際賽模式,給不同的經費。侯世光感慨,像配管與暖氣職類很難拿到獎,就是因為訓練的材料費很貴,另外侯世光建議,企業可以提供資源支持選手的培訓費用。

林三貴強調,各國競賽培育過程,經費都是相當龐大的,台灣目前因經費限制,沒辦法給予這麼多,但勞動部內部有討論空間,如何在培育過程,增加各職類培育經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