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科學生下田耕種 食材品質從源頭把關

實習記者吳桂芳/宜蘭報導

「這與其他餐飲科追求證照的方式不一樣,西部學生無法在升學的面試階段勇敢的告訴教授,他們在高中時做過哪些轟轟烈烈的事!」其他學校的餐飲科專精於考取證照,但羅東高商校長秘書簡瑛欣並不認同「唯證照是圖」的作法。希望未來從事餐廳經營的學生能了解時令蔬菜和環境保育的重要性,因而將食農教育並融入至學校正規課程中。

全台首創將米穀粉作為餐飲科烘焙課題材 盼提升糧食自給率

羅東高商餐飲科一年級的學生先淺略接觸食農教育並下田實際耕作,二年級則要運用農村的食材製成料理。簡瑛欣自豪地笑著強調「跟你保證,羅東高商的米穀粉烘培絕對獨步全台,全台灣沒有一個餐飲科跟我們在做一樣的事情。」,因為羅東高商的餐飲科烘焙課以米穀粉作為上課教材,將米穀粉烘烤成米吐司、米麵包和米蛋糕。

米烘焙的技術並非不重要,甚至不少新創的烘焙坊以米料理作為主打。然而,米麵包的製作與證照檢定考試項目無關,因而其他餐飲科的課程並不會多涉獵,但簡瑛欣認為學生理解到烘焙在生活上有不同應用性和理想性更加重要。

「設想以米麵包取代速食店的漢堡麵包,縱然米麵包只有百分之40的比例是米穀粉,雖然不是百分之百吃到白飯,但它使用到的是台灣生產的稻米,多少依舊可以提升台灣糧食自給率,避免糧食危機發生。」

晶華酒店廚師曾朝勇教餐飲科學生如何製作米穀巧克力蛋糕。(圖/羅東高商官網)

未來廚師前往原食材故鄉 慢食運動引入課程大綱

餐飲科三年級的課程為「食農與地方美食製作」,老師帶領學生前往不同食材的原產地,如就近的三星蔥、茭白筍田、蓮花池,觀察有機種植和農藥噴灑不同的方式所栽培出的農田管理,以及作物價格落差大的原因。師生也會參訪飼養台灣豬的牧場,穿上媲美科技大廠所穿戴的無塵衣,飼養環境不只乾淨,還會播放音樂讓豬隻保持心情愉悅,由牧場管理人員親自對每位「未來的廚師」講解豬肉部位及處理方式。 

課程恰巧與國際上提倡慢食運動的理念相同,向學生教授園藝並倡導本地美食,以及鼓勵良知消費,期望消費者在購買時,挑選當季時令的有機蔬果,並選擇無潑灑農藥的食材。

羅東高商餐飲科學生聽講如何種植蔥苗。(圖/羅東高商官網)

用「吃」將所有人聯繫在一起

其實剛推動食農教育並不順遂,老師們一開始會懷疑,甚至拒絕簡瑛欣的提議,但凡事最難總是跨出第一步,只要簡瑛欣作為領頭羊往前走,後來支持的老師會慢慢跟上。或許只是因為「每天都要吃東西」的念頭,老師們漸漸認識合作的農友,甚至私下購買農友所耕種的農作物,簡瑛欣說:「我們很幸運耶!不僅知道今天吃的蔬菜是哪位專業農夫栽種、種在哪個場域,連種植灌溉的水源位於何處,我們都感受的到。」

餐飲科學生經由一學年的水稻見學課程,歷經春耕插秧、除草、收割等田間管理作業,體會稻米耕種的艱辛。(圖/羅東高商官網)

「如果我們有一些夢想, 支持的人就會慢慢進來,漸漸會形成一股力量,那個力量會各自散回自己的專業科系上」例如英文科的老師在課堂閱讀文本會挑選生態教育相關的主題,或是探討國外農村的現況。簡瑛欣甚至成立全國首創教師社群「農學工作坊」,食農教育成為一個老師們共同的交集,讓不同科的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持續圍繞在「吃」的議題上,希望師生們吃得健康,也一併關懷宜蘭在地的生態。

各科參與食農教育跨領域課程的各科老師名單。(圖/羅東高商官網)

作者:

技職3.0

《技職3.0》為一個關注「技職教育」與「技能發展」議題的獨立媒體。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