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記者林昱汶/新北報導
「我對於SDGs的第五項『性別平等』這個目標有非常大的興趣想深入了解及探討,因為……」學生們在學習單上寫下對SDGs的認識與想法,這不是公民課,而是三重商工跨領域課程「創意行銷」,將國際議題帶入課程中,並透過各類創意性質的活動來進行行銷推廣,此教案也在2021年獲獎。
配合新課綱 融入國際議題擴大視野
三重商工國際貿易科老師鄭美蘭說,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自千禧年發展已行之多年,卻發現熟悉SDGs的學生極為少數。在如同地球村的現今時代,如何訓練學生拓展國際視野,是她一直以來的教學理念。配合108課綱強調核心素養的養成,鄭美蘭因此想要藉由課程融入議題,讓學生能在運用所學同時又能探索SDGs目標的概念,進而從中產生行動力。希望透過課程培養學生面對全球化的時代,隨著社會變遷更進一步思索如何成為世界公民。
.jpg)
跨群合作 不同領域教師為學生共同努力
學生們認識SDGs後,選擇自己有興趣的目標進行探索,以自己的想法手繪設計 SDGs概念圖,並到學校實習工廠使用鐵片與手工電弧焊做出窗櫺小模型。
鄭美蘭認為,三重商工是同時具備工科和商科的學校,難得有機會遇見彼此的專業,對於不曾接觸電焊的商管群學生來說,這是一種全新的體驗方式,也能在過程中深化記憶,讓學生自己所設計的模型理念深植入心,進而產生更強大的行動推廣意識。而在斜槓青年盛行的社會,多元專長成為未來就業職場上的必備能力,透過工商融合,設計跨領域的學習課程,藉此可以讓學生可以一窺不同樣貌下的教學方式。
.jpg)
本次跨領域教學的設計,結合不同專長領域的老師為著學生以及共同目標一起努力,鄭美蘭邀請模具科老師合作,將學生所設計的圖稿加以實體化呈現。身兼教案合作夥伴、教學組長及模具科老師等多職的林于超負責工科教學,除了準備學生需要的工作服、手套、設備外,考量商科女性學生較多,他先測量並裁切學生能夠操作的鐵片厚度,且為了使學生能順利凹折鐵片,他量身打造專屬冶具,降低困難度。
.jpg)
由於這是首次由教師自行規劃的跨領域課程,林于超認為雖然這並不是一個完美的教案,但能跨出原有的教學模式已經是很大的進步。期盼有了這次的經驗後,能使更多的老師投入跨領域教學,引起更大的成效。
鄭美蘭說,跨領域課程設計需耗體力、腦力甚多,從初步規劃、謀思、製作課程所需簡報,教學歷程、執行中所需設備工具等,無論人力、財力均需仰賴友情贊助,耗盡心力也不一定能看見預期成果,這是起步之前需要有的勇氣,但也因此有難能可貴的突破,讓原本單向的學習不再只透過一門科目或一位老師的引導,而是多面向的角度思考與學習。
課程如期完成作品,雖不盡完善,但可在進步中求成長,尚且可喜,最終能將此課程於新北市高級中等學校課程實驗與創新行動研究徵件實施計畫中獲得優選殊榮,也算是一種分享的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