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課綱】一、豐盈學習歷程 留給技高學生自由舞台

記者曾玉婷/臺北報導

108 課綱上路,接受新課綱洗禮的首批學生迎來高二下,明年將面臨技專考招變革,其中學習歷程檔案是外界備受討論的焦點之一。

學習歷程檔案未強制要求學生上傳,但在技專校院升學方面,採計學習歷程檔案的入學管道包括甄選入學、技優甄審,以及面向普高生的四技申請入學。甄選入學作為招生校數最多、規模最大的入學管道,在第二階段採計上,「學習歷程檔案」和「專題實作及實習科目學習成果」為必採項目,至少占總成績比率 40% 以上,顯示其重要性。

111 學年度甄選入學第二階段採計方式。(圖/擷自招策會簡報)

現行的備審資料檢視不易,真偽難辨,部分坊間補習班提供「模板」供學生套用已見怪不怪,不只做不出特色、無法反映真實學習狀況,加上未限制項目數量,最後恐淪為軍備競賽,對家庭社經地位較高、能取得更多資源的學生更有利;另外,什麼都放且急就章的情形下,成果厚厚一本,通常讓技專教授難以檢視。

隨著 111 學年度起的考生全面以學習歷程檔案取代備審,教育部雖然做出多項調整,例如,改為各學期(年)階段性上傳、需經教師認證、建置中央資料庫系統彙整格式等,不過實務現場當前,仍有值得討論的聲音。

退回重改?重新思考學習歷程意義

學生學習歷程檔案做不好,教師怎麼辦?

學習歷程檔案推行約一年半,師生累積經驗期間,高雄高工教務主任許靖卿引述國教署說法,只要教師確定學生的作業是在課堂內完成,即確認檔案真實性,就可認證通過。許卻留意到,少部分教師相當介意學生資料做得「不夠好」,擔心交出去會不會丟學校、群科或教師的臉?

彰化高商英語教師巫彰玫還發現,很多都市學校,當學生上傳檔案後,教師退回去要求重做,儘管是基於好意,卻已經違背學習歷程在「成果記錄」的意義,回歸到為學生「評分」。究竟教師是以升學目的為重,還是以課程需求為重,兩者不徹底互斥,卻需要反思。

面對教師的擔憂及考量,許靖卿認為,當教師覺得學生做差,對學生來說,或許已是全力以赴的成果,盡量勿以評量的標準決定通過與否,要把評分和認證切開來看,「大家都在陸陸續續調整習慣和觀念。」

巫彰玫補充,若今天有一份新聞英文報告,學生將其傳上歷程檔案時,在技術面,應要表達為何選擇這篇文章?準備中遇到什麼困難?如何解決?而在歷程面,可藉由選出的新聞,進而說明自己的興趣和相關知識學習等,比「好累」、「好刺激」等抽象形容詞更加具體及完整。

「學習歷程檔案的重點在於,回歸學生要的是什麼。」羅東高工汽車科教師洪進源認為,過去臺灣家長習慣干涉孩子,而教師總會擔心學生不夠好,建議多給學生空間,會發現他們也能做到,甚至做出意料之外的成果,「如果學生什麼都不要、不想動,那任何政策和鞭策都沒辦法。」

表現多元化 細節需持續調整

技高分各群科,在檔案的表現方式各有不同,有教師舉商業類科,學生影片作品容量較大,雖然國教署建議掛在外部平臺即可,但對學生有風險,可能上傳到 YouTube 後未來會被下架,導致成品無法完整呈現;另有學生透過歷程檔案,呈現自己每個月的畫作,並以文字說明媒材和理念,如何解決困難等,卻受限於容量和解析度,教授難從電子檔看出畫技進步歷程。

「在多元的情況下放框架,難免會限制學生發揮的可能性。」全教總高中職主委張瓊方認為,或許未來需考量如何依細節分批處理,盡量放寬界線。

收到相關建議後,國教署將原本容量規定為文件 2 MB、影音 5 MB,目前調整至 4MB 和 10 MB,盼學生有更多呈現空間;另外針對上傳期限,原要求學生在期末上傳,但現場聲音認為會撞期末考,於是後來也發公文,請學校開放至休業式結束後兩週。

學習歷程檔案資料格式規定。(圖/國教署)

非都市地區資源落差

此外,有技高現場端教師反應,非主要都市學校資源較少,有時學生只能「跨縣市」參加相關說明會,教育部應規劃更普及、具公共性的方式傳達資訊,讓不同社會階層和城鄉的學校和家長,在資訊平等的狀況下準備學習成果。

國教署表示,署內一直有陸陸續續邀請學生和家長互動交流,包括分享會、說明會及論壇等,以 3/21 活動為例,以世界咖啡館的方式,以學習歷程檔案為題,進行跨校經驗分享,而針對偏遠地區學校的推動,也提供相關補助,開放學校向署內申請舉辦座談會。

國教署舉辦學生學習歷程檔案分區分享會。(圖/國教署)

針對偏遠學校的資源挹注,國教署表示會鼓勵校方多用師資,創造多元開課,目前有一項「高級中等學校均質化」計畫,就有師資媒合措施;在選修課程方面,則會補助學校教材費或另外聘請教師的鐘點費,強化高中職和大學技專端的交流。

至於有聲音擔心,學習歷程檔案需要一定的資訊能力,對技高端或偏遠地區學生是否有影響?國教署指出,如果學生在學習歷程的檔案或製作上有疑慮,可參考署內在草屯商工網站的懶人包,提供檔案互轉、能以何種軟體製作和記錄學習軌跡等說明;但有教師認為,都市和偏遠地區的落差仍比想像中得大,需要更多關注。

國教署認為,技高分不同群科,學習歷程出來都是各特長下的成果,當學生在記錄學習產出時,最重要的是完成「自己的作品」,只要不是假借他人代做,都是學生真實的呈現。去年大學招聯會公布「三重二不」審查原則,普高技高均適用,包括重視學習校內學習活動、資料真實性及重質不重量等,如有疑義,署內都願意聆聽各界建議。

【108課綱】專題報導:
一、豐盈學習歷程 留給技高學生自由舞台
二、科大教授期待的技高生?技職端審查成熟嗎?
三、跨領域課程推動困境 需師生共同實踐

作者:

技職3.0

《技職3.0》為一個關注「技職教育」與「技能發展」議題的獨立媒體。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