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鼓勵學生讀大學前具備職場經驗

採訪、攝影/黃偉翔

政府大力推行的「青年教育與就業儲蓄帳戶方案」近期公告申請人數2376人,比先前意願調查結果7653人少上許多,教育部專案辦公室執行秘書王俊權在全國教育局處長會議中強調:「方案不是為了彌補缺工,第一年上路人數非重點。」

教育部:鼓勵升學前先具備職場經驗

王俊權強調,方案不是要學生去職場不升學,而是希望升學前有職場體驗,不是為解決缺工,而是站在人才培育觀點。

教育部長潘文忠說,給學生多一個選擇機會是規劃初衷,因為根據相關統計,有三成學生不清楚為何自己要讀大學,畢業後也有相當比例不知為何讀書,這現象源頭是學生18歲的抉擇思考,在未確定志向前,盲目選擇升學。

潘文忠喊話,雖然第一年僅2376人申請,遠比剛開始的意願調查有7653人少上許多,但這些申請人中不乏傳統拼升學的明星學校,而這如何減少意願調查與正式申請人數的落差,是接下來應該繼續去了解的部分。

現行規劃的「青年教育與就業儲蓄帳戶方案」就學配套有三個,第一部分是特殊選才管道,大學與科大採取聯合招生,免持統測或學測,著重2年以上職場體驗,學生在職場過程每2週都要寫工作誌,內容不只會影響補助撥款,更是升學審查重要資料;第二部分是現有個人申請與甄選入學管道,大學端開出的名額是獨立出來,審查同樣不看統測或學測,以職場體驗內容為主;第三部分是彈性選系,讓已獲得大學入學資格學生,可以保留學習或休學,職場體驗結束後再繼續學業。

高中職生涯輔導淪為升學輔導

101至103學年度高中職升學率達86.64%。王俊權說,方案剛推行時有學校打電話來抱怨「學生都在準備升學考試,希望不要透過政策來影響學生」,可以看出高中職生涯輔導還有很多加強空間。

不願具名的教師推測,有些學校不太願意推,誰會願意讓可以成為國立大學榜單的孩子去就業?現在又面臨少子化的招生危機。該名教師直言,一個公文下來,理論上會照著公文指引去做宣導,積極做為可以大力推廣,但消極作為,可以只是貼個告示而已。(延伸閱讀:18歲先就業政策申請人數不到一半 基層教師:主因是職缺內容不明

職場輔導是方案下一步重點

18歲青年進職場是否會被剝削?甚至淪為廉價勞工,是社會主要質疑聲音。王俊權說,教育部將與勞動部組成輔導團,透過線上聯繫、學生預約諮詢與實地訪視持續追蹤青年進入職場狀況。

王俊權指出,勞動部會要求企業有對應的工作訓練計畫,也配置職場導師「1對1」協助在職場的穩定。

台少盟秘書長葉大華受訪時對此不以為然,她強調不能靠非專職的輔導團,如果只是打電話追蹤、定期去訪視,難以真正協助學員入職後的穩定。

葉大華強調,職缺勢必很多元,有專職輔導人力才能深入理解該行業樣態,累積輔導經驗,高中畢業才18歲,大部分沒有社會經驗,很需要專職就業輔導人力與他討論、陪伴初入職場的磨合期,甚至遭遇輔導轉安置的情形。

職缺條件部分,王俊權強調職缺具備發展性、技術性、安全性、優於最低工資、優良勞動條件,產業類別以傳統技藝、農業、文創、工業、商業與新政府主推「5+2」創新產業(亞洲·矽谷、智慧機械、綠能科技、生技醫藥、國防航太、新農業及循環經濟)等產業。

作者:

技職3.0

《技職3.0》為一個關注「技職教育」與「技能發展」議題的獨立媒體。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