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柏翰:關於 教改 近期的一些討論集

 

(一) 關於 柯文哲提出「高中職均優」+「分散優秀學生

免試、就近入學、均優質。這放在四年前,還能叫政見,但現在看起來,一件已經做了而且沒什麼成效的事,還要拿來當願景……

現在補救教育做的就是不好、現在的高中職都宣稱「已經完成均優質化 (跑完專案了)」結果連特招都拿不出有點特色的課程來跟明星高中比拼。
這些,「高中職均優質化」的專案跑完了還是沒起色,難道明年就會變好嗎?

搞到特招反而是明星高中在享用、然後還把特招污名化、還要減少特招名額 — 十二年國教的重點方針裡,「均優質高中職」的另一個,不就是「特色化高中職」嗎?

也不分流、也不特色化,妄言適性;
就算推動了小學區,那在遷籍效應下,明星高中難道就會少嗎? 現在國中就沒有明星國中、明星學區嗎?
再說了,影片一開頭說什麼:「研究發現優秀學生分散到各學校更好」,根本不知道他是從哪看到的研究;

很簡單的邏輯是,如果有一個建中的二十名跑到社區高中當第一名,就會讓社區高中原本的某人丟失他第一名的位置,也會讓那名原建中生失去當第二十名的體驗。

所以不要幻想明星高中,或是社區中學就一定比較好,總之就是把「第一名」、「第二十名」的體驗,給這個人、或給那個人罷了。

和資質不同的人在一起,會有不同的體驗,但是和資質同樣好的人在一起、「發現自己原來不是超強」也是一種很有價值的體驗。

從另一頭來說,我認識過兩個高職畢業生,都跟我說過「我們(高職)班那個第一名,超會念書的」;也認識過真的在高職拿前幾名的,他們都很有自信 — 這樣不是很好嗎? 為什麼一定要把明星高中搬來跟他們比較呢?

我倒是真的看過一個研究顯示,說「男校」的男生有更多元的表現;因為在男女合校的班級裡,男生容易被定型、男生在女生面前會搶著「表現得像個男人」,
大家都去練籃球、橄欖球、重訓;女生都去看時尚、化妝,反而容易失去個人的特色。

明星高中也是,這裡面的學生可能從國小到國中,都扮演著「班長」、「小老師」的角色,而失去了發展他本性上,不見得想當領袖、不想乖的色彩。
在建中考吊車尾,這不正好嗎?
anyway,說回十二年國教上,
一個已經上路的政策,而且做得不好;就算要支持它的大方向,也該真的把什麼地方要改進的拿出來分析。 而不是重複丟出那些老願景、那些早就已經破滅的願景……

如果柯 p 能讓這些高中變得優質,那現在的政策到底為什麼沒做好,就要去想、要講。

產學合作也已經有了,為什麼大家還是想讀高中勝過高職?
大學也有和高中合開課程,但是這些課程,反而更適合北一女建中這些優秀學生上啊。
社區高中資源也拿了,辦學成效有上來嗎? 教師準備好要扶植優秀學生、又能兼顧中段生、又能兼顧技職生嗎(有些社區高中是綜合高中)

現在的補救教學,太慢,而且關鍵的檢定是國三都學完了才考的「會考 — 待加強」;
柯p 真的要說,就應該提出改革內容,也就是要「提撥經費,提前補救教學、公辦學年、學期檢定考」 — 那當然,他就要面對那些討厭考式的家長團體的挑戰。

如果只是說「補救教學很重要」誰不知道很重要? 現在就有補救教育啦,有成功嗎?

這些已經做了的政策,成效卻不理想,而混材教育的問題才正要浮現……

如果要重彈老調,那現有的問題就必需面對,不然就跟連勝文沒說他要如何讓「市民心聲」落實成政策,就拍隻廣告說「最重要的是,要傾聽市民心聲」一樣 — 只是自欺欺人罷了。

(二) 關於柯文哲提出「公辦 課後留校 課程 」:

這個政見我是支持的。 但是裡面所提的有點矛盾,這個有待再設計。
也就是柯文哲一方面又說「不應該加重課業壓力」,一方面又說要利用這時段補救教學。

我認為不需要刻意說「不上課內課程」,只要

  1. 設計多樣化的課程,甚至可以納入退休職人教授技藝,也以讓師長組織讀書會、再在課後帶學生讀報、思考、
  2. 開放自選課程 (除了需補救教學的學生外 )
  3. 補救教學都真的只是複習已經上過的知識 — 可以規定這些課堂裡,教學所用的「新題目」比例不可以超過 1/4;也就是已經大致學會的學生,都沒有必要去上這些課。

很多像 科學實驗、英語會話、程式語言,也都可以開課。 我覺得不需要劃地自限。 只是在課程設計上,不需要那麼「補習」 — 可以「一綱多本」,然後在「課綱」裡要求要多一點多元、多一點生活化、多一點實作、多一點運動和社區融入,

專業講師的時數少一點,這樣也可以便宜一點啊。

其實,換個角度來說,也可以說是在課後搞「學校社團」;只是這個社團不限學科、也不限才藝、也不走流行娛樂或團康。
而是透過課綱、透過一定的經費和師資招攬,讓這些社團課程更有競爭力,即便不是補習國英數,也能和校外的補習班、安親班競爭。

另外,柯文哲有另一個政策「志工銀行」,提議用老人照顧老人,用老人照顧失能;我認為這是很正確的方向。 設置點數換取社福偶務也算可行。

其實還可以考慮,讓高學歷的老人幫弱勢學童作課輔 (像街頭藝人那樣,可以辦一個簡單的檢定考)

讓有技在身的老人跟學校規劃課程 ( 比如說週三、五放學後在定點教授。週一去各國中巡迴開講 ),課程要有哪些、要準備什麼教具,可以跟學校一起規劃;然後在學校聽了、有興趣的就在週三、週五自己過去學這樣,社區幫忙找地點,也算是社區營造的一種模式。

開課傳技的部份可以用半開放「推舉」的,課輔則是開放報名 + 簡單審核。
可以要求養護機構、社區村里長 積極配合「團報」;同時拿出一點點獎勵讓國中小也極積一點投入規劃。

老人需要被肯定、需要充實他的生活,下一代和上一代需要更多的聯結。
更何況,這是知識經濟的時代,某些老人身上還有許多知識可以分享。

(很多課程可能要重新設計;比如說老人家的技藝可能是為了謀生「吃苦學來的」,但教給學生的卻不適合採用這種角度,又比如說要盡量安全,避免刀傷火傷。)

(三) 關於「明星高中 搶占 特招名額 = 假特招」:

從來就沒有人不準社區高中搞他的「真特招」,痛批特招淪為明星高招資優招生的人,應該要看清事實,事實是社區高中根本也就拿不出夠吸引學生的特招課程。

如果今天社區高中有人開「駭客班」,請駭客來當講師、指導三年出師當專業資安人事。或是開「太陽能專班」、「動畫特效專班」

…… 難道真的會怕建中的「數學特色班」嗎?

當初教育部就一度放話,要禁止明星高中直接拿特招名額,後來又曾經傳出「國英數理資優不能當特招」; 雖然說後來讓步,但這段卡住明星高中的期間,為什麼社區高中、技職沒有湧現大量的特色班來搶占25%的比例?

為什麼各縣市的特招名額,最後還是讓明星高中拿去? 因為社區高中沒特色啊….

社區高中自己就受限於現有老師的教學類型,能開出什麼特別的課程?

就算拿錢請外師,那要真的有效的「特色化」、夠完整的訓練,可能需要的不是一兩堂課,而是整個課表的重訂。 社區高中有這個魄力重訂課程、不會混淆高中與高職的界線? 罵明星高中「假特招」,事實上他們「真」得起來嗎?

社區高中就算開了夠特色的課程,如果是高附加價值、具有知識專業的;他們不擔心學生根本跟不上進度嗎?

很多人在說「找大學教授來開先修課」,結果這些課都開在哪邊? 還不都是明星高中 — 這很合理啊,如果你的學生高中讀起來都辛苦、又讀不透,再塞個微積分、初會、民法 課給你,那只是在瓜分你的學習時間而已啊。

那麼再去怪明星高中占特招名額,適當嗎?

這就好像,原本比賽跑,結果第一名總是小明;然後改比籃球,以為小華會有好名次,結果小華根本不參賽 — 因為他跑得慢所以籃球也打得不好。
那就算高聲大喊:「下次比籃球,不該讓小明參加」也只是讓整場比賽更沒意義而已,硬就是要讓小華贏,為什麼不直接把獎給他?

如果學生不應該去更有競爭力的特色班裡,而是要去一個「能讓社區高中獨搶學生」的特色班裡
— 那乾脆就考基測,然後限定成績好的直接分發進社區高中算了嘛。

然後有網友提到「特招只考國英數」、「特招辦法被建北主導」一事。我要提醒一下,這裡面有時間軸的先後順序要理清:
如果當初在教育部卡著建北、不讓他們直接拿特招名額, 一下子說「所有高中都要有75%免試」,一下子又說「國英數資優不能當特招班」 的那時候,

如果當時社區高中就能拿得出足以吸引學生、閃瞎家長、給教育部撐腰的特招班級設計的話。

還輪得到建北搶占名額嗎? 不是建北他們把名額占了,會走向「特招只考國英數」的設計嗎?  不是因為名額在他們手上、或想讓建北的老師參與考題設計,會讓他們來主持嗎?

所以說到底,還是要回歸問題的本質:

「社區高中,究竟能不能、要如何才能設計出有吸引力的特色課程?」

(四) 關於「完全 真免試」、「升學制度 被 “公平” 兩個字綁架」:
許多人是事情鬧大了才去了解教改的相關政策;但其實「十二年國教」在 2012年 因為大選效應星急火撩地推動之前,就已經研議了很久、也丟過許多次風向球都沒得出好結果。

簡單一句話「不考試,那要怎麼決定誰唸哪間」;當初研議的時候就有丟出過「學區直升」,結果引發遷戶籍的浪潮,然後許多人抱怨這樣加重貧富差距,於是政府放棄這個做法。

然後又有提出過「抽籤」的;但是同樣被巨大的反對聲音逼得教育部自己都承諾「絕對不會抽籤」

所以才有了後來的「會考」  — 原本會考,應該是每學期的檢定考,用來找出「待加強」的學生,進行補救教學;
之所以會用會考成績來比序,就是因為要解決:

「如果有超過名額的學生填報同一間學校當第一志願,要讓誰進去?」 的這個問題

不抽籤,就要「超額比序」那不比在校成績、不比競賽得名,不就得考?
那又何來「真正免試」?

那如果用抽籤,又何來「適性分流」 — 搞錯了,我們國家的國中生,原來是靠「抽籤分流」的,

那所謂「因材施教」,其實是「依籤運施教」嘍?

那又何必假腥腥地填志願呢? 只接讓電腦把學校科別的缺額,跟學生學號作隨機排列就好。

那說起來,既然要讓籤運決定,為什麼不早點抽,從一出生就抽,這樣你可以利用幼兒到高中的十幾年的時間,為你由電腦決定的「資處科」or「美容美髮科」的人生從早做準備,這樣不是更好、更沒有壓力 (那名額一定是你的)、更特色化教育?

台灣人能接受這樣的制度嗎?

所以我說所以說,這些妄言「100% 真免試」的,不是想太少,就是明知道不可能,還要把全國學生拉進他的幻想世界裡。

同樣的道理,很多人說反教改的人只在乎考試「公平」;其實教育部自己也需要這個制度「公平」。 要不然有人進高中、有人進高職、

有人進了自己不愛的科別或學校、有人進了雜費高的私校、有人進了以流氓械鬥聞名的學校…… 這個分流的機制,不靠「公平」兩個字要怎麼壓得住?

() 關於 「補救教學

有新聞報導,說「高中職數學補救教學,半數仍不及格」;在新聞中官員們回應,說那是因為「有些人學得太難」。

我必需說官員不太了解現實。 他們還以為高中職數學落差是因為「數學不好的學生,去讀數學太難的科別」。

但事實上,是許多學生國中數學都呈半放棄狀態;考試的時候憑著記憶要拿到一半的分數還有點可能,再升學的時候要用這個當基礎把高中職的數學學懂那是不可能的。

學不懂,就又只好憑記憶猜題寫題,多半容易是「也不清楚為什麼要這樣寫」。

這跟科別無關。
比如說,高職數學也要教極抽象的「對數」、這是極抽象的運算,如果學生沒有建立在對指數律十分熟悉的前提,只是去背「對數計算公式」,那學得會又痛苦又差。

所以要教對數,要先補強指數律、再強化對數符號和指數的關係。 這不會因為高職的題目比高中簡單一點,就不需要這種基本功。

數學的基礎知識重要,數學的「思考習慣」也很重要;學生在半放棄狀態久誕,因為不懂,容易養成「抓到重點字,就猜是這樣算」的習慣、不會讓自己想個清楚 — 因為想了也想不清楚。

那這不會是一兩堂課能夠改變的。補救教育一定是越早做越好;至少國一就要開始,要讓學生對學數學、理化有正確的習慣。
要不然,到了高中職,再想要改變學生的思考習慣,就一定要手把手地教,一步一步問他、讓他想、帶他想,當他自己想通了鼓勵他 — 但這樣一對一的教學,就又不可能是教育部能提供的補救方法了。

很多人不知道,其實在十二年國教研議的初期,「補救教學」本來就是要在國中每個學期考一次「檢定考」後實施的。

但結果可能是因為「反對考試」或「國中缺乏師資、反對留校加課」;再加上免試升學採記了會考,所以變成是用國中畢業才考的大考來作檢定 — 但這樣根本就為時已晚了……

(六) 小結

新的教育部長上台了,許多人「期待」也罷、「看衰」也罷,仍然是各吹各的調。

有人要希望教長「懸崖勒馬」,有人期待新教長硬起來「落實全面免試、就近入學」

要我說,我覺得升學制度根本就不是重點;國高中課程的改革,包括因應免式開發 「螺旋式」課程、讓國文課更有助於生活、賞析和創作,讓生物課更貼近「生物」,讓學生更沒壓力卻又學得更好。

包括從國小開始,即時的「補救教學」和國、高中畢業後想回頭念的「補充教育」。

包括技職教育的專業化、高附加價值化。 和 國中、普通高中 的輔導 與 社團功能活化、去才藝化 — 為了真正做到自我探索和分流,就要先探索這個社會。
包括正確金錢觀的建立、同理性、情緒整理與表達、社會化的能力。

也許  一時間不知道該怎麼做  ,教育部不需要總是裝得「成竹在胸」的樣子;

可以不需要「獨尊」哪一種教育主張、教法;而是讓有良好成果、經驗的教師在政府補助下成立「學派」分享教法;

然後規定教師要參與一個以上的學派提升自身競爭力

要在校內組織 教師的讀書會、學生的讀書會,甚至是學生的創業活動

然而這些都不是我一個人,在這邊講講幾句就能成事的;這需要全台灣人的投入。
但「全台灣人」在幹嘛呢? 在分成兩派,一派要全面免試看起來才爽,一派要恢復基測才不心慌恐懼。

而教育部自己,也急著在這兩派中間選邊站 — 其實何必能;承認自己還不確定,大家一起努力改善教育成效嘛,可以做的事、應該要先做的事太多了……

 

作者:

技職3.0

《技職3.0》為一個關注「技職教育」與「技能發展」議題的獨立媒體。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