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退場誘因,葛自祥籲教部訂定大學優退方案

 

文/陳曼玲
圖/陳秉宏

少子化海嘯來襲,私立技職校院首當其衝,私立科技大學校院協進會理事長、龍華科技大學校長葛自祥呼籲教育部勇敢碰觸大學退場最敏感的「資產處分」議題,給予大學退場誘因,並且研擬分級防弊與營運績效評估系統,訂出大學「優退」方案,避免學校一拖再拖,最後付出昂貴的社會成本。

而未來大學得以生存的關鍵,葛自祥認為應靠就業、學生口碑與境外生來「突圍」,特別是大學能否協助學生順利就業,將是學生最「有感」的部分。

以下是訪談紀要:

 

退場無誘因  學校硬撐害慘學生

問:教育部計畫八年內合併8至12所公立大學,減少20到40所私立大學,您有何看法?

答:八年時間很快就過去,私立大學應該都要有危機意識。如果以未來可能有40所私立大學倒閉的「極大值」預估,我研判其中10所可能是普通大學,30所是技職校院,因為全國私立大學中,普通大學僅35所,屆時可能有10所約三分之一停辦;私立技職校院則有73所,其中15所專科學校多為醫護類,近年招生情況良好,另外58所技職校院則已有永達、高鳳兩所技術學院停辦,因此預估剩下的56所私立技職校院中,恐將會有過半數、近30所大學面臨關門或轉型命運。

在此情勢下,很遺憾教育部至今還未能提出讓大學退場的「誘因」,以致一些註冊率偏低、甚至被列為退場名單的學校所採取的策略就是「撐到底」,因為一旦退場,學校資產將全部充公,董事會什麼都拿不回來,所以學校一定是能撐就撐,不會積極思考是不是該退場,也不會有多餘資金投入辦學,結果弄壞了教學品質,倒楣的將是學生!如果撐到最後一刻仍然不得不倒閉,則學生轉學、教師失業、國家資源虛耗,受害的將是整個社會。

 

分級防弊加營運績效評估  為資產處分解套

問:依照法令,私人捐資興學就是做公益,校產處分後不能流進私人口袋,這部分如何解套?

答:這是非常理想的說法,我也不排除真有這種「理想家」董事會願意將校產全數捐出來,但實際上會有多高比例的學校願意這麼做?建議教育部處理大學退場轉型問題,應該碰觸最敏感的神經,針對校產處分後的所得歸屬,研擬分級與防弊方案,並且做好配套措施,避免學校從惡性倒閉中牟利,否則根本解決不了現在的問題,也不會有學校承認自己已經活不下去。

所謂分級,就是根據學校董事會成員的出資比例來分級,例如現在的經營者如果還是創校時的原始董事,因為創辦時期投入的資金較多,校產處分後可以拿回的比例即應較高,且與第二代、第三代董事,甚至教育部指派的公益董事有所不同。我不否認董事分級問題有點複雜,但只要比例不要訂得太高,例如前監察院長王建煊建議的10%至20%不等,而且必須先把負債、人員資遣等經費清償完畢,剩下的資產再依分級辦法分配給董事個人,應該還是合理可行的,學校也才有誘因主動退場。

至於防弊,有人擔心學校停辦後的資產若流入私人口袋,恐將使都會區的私校故意惡性倒閉,不肖董事即可坐收校地建物變賣的高額利潤;教育部對此可制訂一套營運績效評估系統,規範位於何種營運狀態的私校不得停辦,若董事會故意讓招生績效變差,政府將祭出處分,甚至在學校關門後,董事會一毛都拿不到。

針對10餘所列入退場口袋名單的私校,建議教育部也可訂出「優退」方案,以資產處分後可拿回的比例隨退場時間遞減為原則,逐一跟學校協商;亦即董事會愈早提出退場計畫,校產處分後可拿回的比例愈高,時間拖得愈久拿回的比例則愈少,以鼓勵大學儘早處理退場問題。

 

地點、屬性與教師戰鬥力  攸關學校能否成功轉型

問:除了退場之外,您怎麼看教育部提出的高教創新轉型方案?

答:大學能否順利轉型,我認為「地點」是關鍵因素,另外也與學校本身的屬性及類科有關。例如工科為主的大學有許多重型機器設備,為了逐漸轉型成老人院,必須再投入新的花費,但為了兼顧招生又不能賣掉原先的設備,這樣轉型能成功嗎?董事會願意轉嗎?

至於教師移動至產業界的構想,平心而論,真正研發能力很強、具有「戰鬥力」的教師,大多已經與業界產學合作,一旦學校退場,極可能會被其他大學挖走,若想去業界發展,也有自己的管道,不需政府轉介。但對於能量比較一般的教師,業界並不是慈善機構,一定會仔細評估其是否具有競爭力、對公司生產力有沒有幫助,因此教師移動至產業界未必容易。另外,教師的專長領域也很重要,若業界不缺該領域人才,教育部即使做了轉介平臺,助益可能也有限。

 

辦理衍生企業  加強就業、口碑式行銷與招收境外生

問:教育部希望大學強化產學合作,透過辦理衍生企業等方式轉型,您的看法呢?

答:與企業合作很重要,也是創新轉型方案中最可行的方案。這是未來大學一定要做的投資,透過產學合作成立衍生企業,創發與販售具有專利的好商品,拉高學校整體收益,降低對學雜費的依賴。現在確實已有大學朝這個方向思考。

問:未來大學生存的關鍵與挑戰在哪裡?

答:大學一定要將品質做好,找出特色,迎合市場需求,調整系科,最重要的是必須讓學生「有感」。因為學生最關心的就是就業,學校必須讓學生感受到與業界有密切的互動,透過過程的參與,學生就會認定自己的所學對未來就業有幫助。

第二是行銷,最有效的行銷不是砸錢買廣告,而是靠口碑,也就是當學生畢業時願意告訴別人「我這所學校很好」。有大學要求教師不准當學生,這絕非好的經營策略,雖然一時討好了學生,但學生畢業後會回頭罵學校,還會建議他人不要去念,因為「隨便都可以混畢業!」反倒成了負面宣傳。所以學校的品質把關非常重要。

第三,欲補充少子化短缺的生源,最重要的還是靠境外學生與陸生。龍華科大這學期約有800名境外生,其中470人是陸生,其他則分散於馬來西亞、越南、日本、韓國等國家,對私校來說,這是不錯的收入來源。有了收入才能投入學校經營,做出績效,再爭取教育部的競爭型計畫,學校品質、教學環境與學習設施才能持續改善,招到好學生,形成良性循環。

 

開放進修部單招  搭配業界進行課程改革

問:如何提高學生的就業力?

答:科技大學必須進行課程調整與改革,降低理論性必修課的時數,改以選修為主,並且增加實務性課程的比例,因為學生畢業後強調的是就業,不會走研發也不會變成諾貝爾獎得主。學校應定位清楚:只要雇主覺得學生好用,學校辦學就成功了。

教育部在這方面的作法很開明,鼓勵科技大學調整課程,但學校可能會面臨內部的阻力,因為必修課改為選修課可能會影響老師的飯碗。所以學校必須不斷與老師溝通,希望他們願意面對業界,接受挑戰。

我常比喻,經營學校就像開餐廳,食材就是課程,教師就是廚師,有頂級的牛肉還得搭配手藝精湛的廚師,因此有好的教材還得引進好的教師(例如業師)來教,將教師的能力與業界搭配。最後則是要有好的用餐環境,所以學習環境(如教室與設備)也很重要。這些都需要投資,學雜費不能漲就會影響辦學品質。

問:學用落差問題如何解決?

答:龍華科大於二、三年前推出「訂單式就業學程」,由企業向學校下訂單,量身訂製適合企業的課程。企業並且協助大學開課,提供大四一整年的實習機會給表現良好的學生,實習結束甚至有可能獲聘為正式員工,成為學校的招生亮點。此一概念後來衍生為教育部推動的契合式專班與產業學院,有效縮減了學用落差。

另外,建議教育部放寬招生管制,開放四技二專進修部完全單招,才有助於學校與業界合作,創造誘因吸引學生報考。受惠於學校周邊有許多產業,龍華科大進修部目前有將近200名學生由企業認養,不只四年學雜費由企業負擔,還可以正式員工身分獲聘,填補企業的人力需求。此也再度凸顯出學校能否成功轉型,地點很重要。

 

科大教師評鑑應著重教師教學表現

問:既然要提升教師能量,如何避免教師評鑑重研究輕教學?

答:技職校院的教師評鑑不能獨尊研究,以龍華科大來說,教學項目的採計比例至少要達30%,研究、服務與輔導最低則可降至10%,可見「教學」在教師評鑑的地位比「研究」更重要。龍華科大正在規劃教師教學升等,不過困難點在於教學績效不易量化。

此外,學生對教師的問卷評量成績不會列入教師評鑑計分,因為可能會有學生不滿老師過於嚴格而心生報復的爭議,因此,龍華科大只將教學評量問卷提供老師作為自我改進的參考,若專任教師分數未達70分,我們會請老師到微縮教室參加教學研討,透過錄音錄影等設備給予教學方式的建議,但也會邀請優良教師一起參與,以免有老師被貼上教學評量成績不佳的標籤。

 

圖片來源:Yuu@flickr

本文轉載自合作媒體:《評鑑雙月刊》第55期,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作者:

技職3.0

《技職3.0》為一個關注「技職教育」與「技能發展」議題的獨立媒體。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