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生在各自的位置上進行批判教育學式的戰鬥

 

文/林柏儀(英國倫敦大學Goldsmiths學院社會學博士候選人)

師生在各自的位置上進行批判教育學式的戰鬥 

我記得在唸大學的時候,就在回想、探究一個事情,我相信很多人一定都有這個感覺,就是臺灣的教育問題很多,包括我們自己自身經驗裡面,在中學裡面就會感受到很多,包括威權、控制、競爭壓力下的一些很荒謬的文化,例如藉由考試把人等第化、用分數或學校作為一個人的價值,這件事情到了大學以後甚至還是延伸著。在這種環境下,我們始終會有一種焦慮的感覺。我觀察到很多就是所謂順著這個求學的路上來的人,很多時候其實也是在焦慮自己有沒有價值。但對於教育裡面這很多不正義、很荒謬的問題,我有一個感覺是,好像我沒有辦法在教育的研究裡面,找到對應的知識,告訴我說那些問題到底是從哪裡來的,更遑論說告訴我說怎麼樣去改變。基本上不大有。

因為我不是教育科系的學生,大學念法律,後來研究所念社會學,但因為很在意教育的問題,想說應該還是要學習了解這到底是怎麼樣一回事。於是除了靠既有的經驗以外,我也到圖書館持續閱讀這方面的書籍。但在圖書館的經驗裡面,我發現固然我們有很多關於教育相關分門別類的書,例如中等教育、初等教育、幼兒教育、高等教育,各式各樣的,然後或者是說教育哲學、教育社會學、教育心理學……,這些知識都是有條有理的,但是對於我們自身在教育中的那些受壓迫經驗,例如現在很多中小學生都還是會感受到的,考不好會被老師或是被家長差別待遇,會感覺到被羞辱的那種感覺,以及為什麼會維持這樣的機制下來,為什麼讀不同的學校就可以給我們極大的差別待遇?這方面的討論很少。

所以我後來接觸到批判教育學,有種為之一振的感覺。我覺得這個應該是我們很值得大力來發展的,而且以臺灣的環境其實是蠻大有可為的,因為我相信多數臺灣人其實對教育經驗裡面是抱著一個批判、不滿的情緒憤怒。只是這些壓迫、不滿,還有待形成批判的論述與分析。

「開放教育」等於「批判教育」嗎?

我主要是想提醒幾件事情,如「開放教育」這件事情,其實有些地方對這個詞會有些質疑,它是不是一個經中產階級美化的東西?以及像我自己蠻好奇的一個問題,「批判教育」這件事情,和「開放教育」這件事情,是同一件事情嗎?在我自己的解讀裡面,我會試著把它區分,覺得兩者有點不太一樣。最主要的差別是,就我對Paulo Freire的理解來看,他的批判教育學是說,我們要去透過對話的方式來「意識化」或「意識覺醒」,意識化壓迫的緣由到底是什麼。這種意識化是透過對話的過程,所以不是透過灌輸來意識化,而是在對話當中意識化;那意識化之後呢,它會產生一個所謂「革命實踐」的過程,所以他把認知跟實踐是結合起來的,他認為說,如果我們試著在對話中認知到可以改變這個壓迫的結構,就能有實踐行動來改變壓迫。換句話說,壓迫結構之所以會維持下來,跟我們在意識的層次中「被壓迫」這件事情有關連,和意識型態對我們的控制有關。那這樣的一個批判教育的計劃,似乎應該是跟我們主流在談的開放教育,就我所認知應該是有一個落差。

臺灣過去二十年來,或是說三十年來,固然有一個很強大的開放式教育浪潮,就我理解,這也是教育改革中一項關鍵的理念改革。開放教育在挑戰傳統教育,它似乎是一個鼓勵創意的、尊重學生、以學生為中心的,然後更強調詮釋性的、而不是實證性的觀點,支持多元面向的智能……,這些價值,基本上我也認同。但我們通常會發現這些價值,跟我們在教育現場看到的是截然不同的。教育現場中是很多壓迫的、灌輸的、權威的、控制的東西,這些開放教育的價值不會出現,或者說,它就是出現,也變成是一種「展演」,例如我們說幼兒園在萬聖節會辦活動,這作為一種活動式的教學,應該還不錯,但結果在現實中,它反而變成是一種取悅家長或是取悅媒體的活動,而不是真的有教育性質。

我覺得這之中會有落差的原因,就是因為,我們教育改革過程中還缺了一種東西:就是真的去批判、真的去意識到底既有的教育出了什麼問題,以及真的去有機會挑戰它。如果沒有強化這些批判活動,沒有改變既有的體質,那我們就是期望更開放的教育環境,通常也是不容易達成的。我相信大家對這會有更多的觀察。

勞動權益保障作為批判教育的基礎

另外,之所以沒有辦法去批判,或者是說沒有辦法挑戰它,它其實還有一個前提原因,不只是說我理念層次沒有意識這些東西,而是因為我們在工作上是處於一個「不那麼有保障」的狀態,讓我們也不敢去挑戰它。例如說臺灣的教師運動,過去20年來當然是日益蓬勃了,特別在中學或是在小學裡面,但在幼教階段,就我所理解,幼教人員的工會組織是很薄弱的,幾乎是罕見的,最近兩年內開始有一些幼托產業工會,但是組織率還是非常低。這跟高等教育很像,高等教育也是工會組織率非常低。它導致一件事,就是現場中教育工作者的勞動權益缺乏充足的保障,特別是當你去挑戰管理階層時,你作為個人會面臨不小的風險。

甚至以中小學而言,實習老師都不敢站出來爭取權益,因為他們「害怕會黑掉」。實習教師說,「教育界很小,你如果這邊黑掉的話,你以後會考一輩子都考不上」,所以,他們在實習中遇到各種不合理的對待,例如說被當雜工,實習都在用訂書機,都在用碎紙機,倒廚餘……,反正各種他們不喜歡的東西,都只能接受。其他像是沒有試教的機會,被老師要求一個禮拜只能有一天到班級、其他四天被老師命令「你經過都不能經過那個班級」,他說那老師因為覺得學生都喜歡實習老師,這樣正式老師會有一種「失寵」的感覺……。這麼荒謬的事情,展現出實習老師沒有尊嚴沒有地位,但他不能夠站出來,因為他要去競爭一個正職工作,現在是非常的困難。

所以回歸來看,批判教育的前提有一個很大的重點,應該是教師本身的勞動權益跟工作權,要有妥善的保障。這件事情沒有辦法從天上掉下來,因為基本上政府跟學校是反對這件事的,他們基本上是只想讓教師成為更符合他們期望的工具而已,來讓他們訓練出更符合他們想要的世界。教師是這體制底下的訓練者,而不是真正的站在孩子或者站在人性這邊的角色。基於這個原因,所以政府所推動出來的和教師相關的政策,例如各種評鑑、還有各種指標,基本上基層都會感覺到與我們真正想要的東西是格格不入的,我們要為它做很多paper work,甚至它會阻礙我們的教學活動,因為本來雙方設想就不同。那要怎麼來對抗這些校方、園方,甚至是政府或是資方弄出來的這些東西?其實當然是需要有受雇者組織,這在各種領域都是如此,教育領域當然也是。如果沒有的話,我們的這些不論是批判教育學或開放教育的理念,很容易會覺得沒有一個承載的機制,變成是個人的在夾縫中試著去做一些東西,那總體而言,我們應該是經常會感覺到很無力。

把幼教場域的壓迫作為課題

《受壓迫者教育學》這本書若是社運工作者或是教育工作者的人來看,他們的感受性很快就會起來。所以我要說,批判教育學的推動這件事情,看來是蠻取決於那個接觸的人他「想要改變問題」這件事情。也因此,我們的推動需要和要面對的問題連結起來。如果擺在今天討論的具體脈絡來看,那可能就是,到底幼教場域中各種大家觀察到的荒謬問題,我們該怎麼辦?例如說,我們發現童書文本裡面有些「殘缺文本」,偏好某些美化過的主題,某些衝突性的、批判性的主題則都不准談;主流兒童媒體的內容也都是在「開開心心」,不能有批判的東西在,因為他們覺得兒童就只喜歡那些美化過的東西、不喜歡批判的;幼教課程則是商品化的、只迎合家長的期望;幼教體制也有很嚴重的公私雙元的差別對待,公立幼兒園保障好、私立的保障不好,但有超過半數是私立的──這跟臺灣高教一樣,臺灣高教有六成六是私人在興學,裡面老師也是缺乏保障。總而言之,這些我們認為不公不義的現象,到底我們今天能夠做點什麼呢?這些是批判教育學該來討論的課題。

我會有個想法是說,其實我們能夠在政大這個幼教研究所,應該是一個有機會作戰的位置。作為幼教的研究所,除了有機會研讀幼教的理論之外,它同時也是把願意花時間對幼教議題反思與學習的人,聚集在一起。也許我們所上的學生活動,或是像今天的研討課程,我們可以持續地來研究這些幼教裡面壓迫性的現象,討論怎麼來我來真正挑戰它。而過去一定有些成功的經驗,當然也有失敗的經驗,我們可以多來分享這些經驗,讓我們的學術可以是有戰鬥性的。

學生的批判教育學戰鬥位置

最後,我覺得所謂批判教育學的文本,它本身就會產生某一種的殘缺文本,尤其是引進之後……我想想看要怎麼說這件事,我在英國念書,我的感覺是,英國可能跟美國有點不一樣是說,他沒有一個叫做critical pedagogy這樣顯著的學派,但是他有非常多的批判教育研究,不少學界的批判人士也是隨著過去20年高等教育的崩壞、中小學教育被評鑑化、指標化、新自由主義化,做出非常多的檢討。這類聲音在我看來,應該有佔學界將近三分之一這麼多。所以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脈絡,來怎麼批判教育這件事。那我們在臺灣看到的這些東西,當然已經有很多人試著做努力了,但是好像還缺乏一種「怎麼去戰鬥」、「怎麼去分析教育現場是怎麼一回事」的文本與討論。這可能是因為學界有某些偏好使然,禁制某些東西不要去講它、要回歸到比較妥適的講法,或者說是我們整體在這方面的投入,普遍來說還不夠。

怎麼補足這個,其實就可以靠在座的我們試著去做這件事。就我的觀察來看,教師在學術評鑑的壓力下面,它本身就面臨某一種的控制,所以學生有時候是可以補足這件事情的,因為學生無論如何批判,其實位子也不一定比老師不安全。今天教師要被開除的機率,應該比學生被開除的機率大,現在大學教師除了經常要面對評鑑之外,新任教授六年沒有辦法升等,就要被開除了。升等的審查,應該比畢業還要難一點吧?我意思是說,大家其實可以放手努力各自發揮,來發展我們自己的批判教育學!

 

圖片來源:沒大沒小教育學

本文轉載自合作媒體:沒大沒小教育學,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作者:

技職3.0

《技職3.0》為一個關注「技職教育」與「技能發展」議題的獨立媒體。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