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教育或就業 台灣都不能沒有「技職」!

 

 

作者:高宜凡

曾幾何時,台灣廣設高教院校、人人都能上大學的現象,變成了一種國際「趣聞」。

台灣人到底有多愛升學?一位南部技職的校長分享,「以前有個學生基測考不到 100分,家長還是要他念大學,」也不管孩子願不願意,似乎把自己未能得嚐的「大學夢」,硬套在下一代身上。

台北市的大安高工校長陳清誥也觀察,以前因為考大學實在不容易,很多人才被迫「認命」去念技職,「結果現在沒有一個人想認命,每個都要念大學!」升學主義反而比以前還嚴重。

當年為解除學生聯考壓力,而發動的一連串教育改革,如今卻造成高學歷高失業、學用落差嚴重、產業界人才荒等諸多後遺症,讓台灣經濟缺乏轉型及再次起飛的動能。

直到這個時候,大家才猛然想起技職,發覺以往被視為「黑手」搖籃的技職教育,其就業導向及實務教學為主的內涵,才是締造台灣「經濟奇蹟」背後的無名英雄,是亟需拾回的珍寶。

看看歐洲,如今最能挺過經濟低潮及青年失業風暴的,都是擁有發達技職教育的國家,舉凡德國的三明治教學、瑞士的學徒制,都不斷有人學習、取經。即便崇尚高教風氣的美國,最近也有紐約市長彭博丟出了「念哈佛,不如當水電工」的言論,引發廣泛討論。

回頭看我們自己,台灣過去也是「技職強國」的一員,在技職教育最鼎盛的 1980年代,七成高校生都讀高職,整體失業率低到只有 1~ 2%。我們不是沒有技職,只是自廢武功而已。

好不容易,政府最近終於肯端出預算超過 200億元的「技職教育再造方案」,打算恢復既有的務實學風。然而,當社會跟產業不斷進步,技職教育也必須跟著演化、升級。

細數近來探討技職的焦點,多半還是集中在學生的出路、就業能力、收入水準等面向。

然而,歐洲技職教出來的是「工匠」「技師」「達人」。但台灣技職人的代名詞,卻等於「黑手」跟「藍領」。所以除了用技職強化就業率,台灣更得學習對於多元價值跟專業尊嚴的肯定。否則即便月薪十萬、年薪百萬,家長也不願意孩子投入技職,依舊寧可大學畢業後領 22K、在辦公室吹冷氣。

如過去被認為低階勞力的美容工作,現在已經升級成造型設計師,不少車廠技師也都改用電腦系統修車,而非全身烏漆麻黑、談吐粗魯的黑手。

復甦技職,不是要學校變成職業訓練所或企業徵才中心,而是鼓勵學生動手嘗試,讓教育的內容貼近產業現場,把教室搬到真實的職場,讓學生及早跟外面的社會接軌,確認自己的專長與志趣,減少產學脫鉤跟人才錯置。

「台灣是個小國,經濟得靠外銷,企業要到全世界打仗。所以我們教育這邊,一定要當大家的後援!」台北科大校長姚立德的這番話,清楚說明了新時代技職教育的命題。

 

圖片來源:psychosteria@flickr

本文轉載自合作媒體:《遠見雜誌》,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作者:

技職3.0

《技職3.0》為一個關注「技職教育」與「技能發展」議題的獨立媒體。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