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邁向技能大國的野心

採訪、攝影/黃偉翔

台灣1970年起參與國際技能組織,中國於2011年開始參賽,2015年迅速爬上世界第五,2017年奪下世界第一寶座。面對這樣狼性十足的超趕,雖說早有預期,卻也激起各國防備心。

2016年中旬,加拿大造園景觀裁判長Mrs. Sylvié Métthé對《技職3.0》記者分析,中國客觀分數方面的基礎實力很好,主觀分數則視各國對他們的競合關係。當時她就預測,中國將持續竄起,主因是透過大量的軍事化訓練方式。

不只是人力的投入,銀彈更少不了。曾擔任勞動部職訓局長的林聰明多次帶領台灣各領域技能教練、選手及裁判長到對岸交流。「只要看過他們的設備,就覺得台灣都是小兒科,譬如CNC設備,都是滿滿一整片,大家看到這樣的環境都嚇死了!」林聰明當時便預言,「當他們設備、人才等資源都具備,只要累積競賽經驗,沒有一個國家贏得了對岸。」

林聰明更在媒體上,以本屆國際賽台灣成績遠落後中國現象,批評台灣技職教育的一落千丈,曾擔任教育部次長的他,這番話自然成為眾多媒體關注焦點。但板金國際裁判長鄭慶民認為這樣的批評並不公平,他在《技職3.0》投書表示,「對岸是用職業訓練體系的選手與台灣技職教育學生比賽,資源投入、培訓與選拔機制都不在同一個起跑線。」

替台灣拿下2017年汽車技術金牌的國手陳泯亨。(圖/黃偉翔提供)

《技職3.0》記者親自走訪2017年阿布達比國際技能競賽,現場目擊許多來自中國各省考察團、競賽團隊,官方媒體就來了七位,坐滿國際賽記者室一整排,現場更有多組對岸的「情資小組」,在許多職類皆派有以三人為一組的團隊,賽事期間都駐守各競賽現場。

以工業電子競賽現場為例子,台灣包括本屆已連三屆拿下金牌,自然是各國在該賽事重兵看守的對象,但《技職3.0》記者親眼目睹,對岸情資小組兵分兩路,一方先引開台灣裁判長林淵翔注意,刻意與他攀談,另一邊則趁機拿出V8拍攝台灣國手競賽過程,並隨時透過手機APP報備各種狀況。

中國這樣的投入,並非只著眼國際賽獎牌。

《技職3.0》記者捕捉到中國情資小組執勤當下的畫面。(圖/黃偉翔攝影)

2016年兩會上,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以「工匠精神」為口令號召全國上下投入技能人才培養,並配合《中國製造2025》、《一帶一路》等國家級戰略,因此,將更多資源投入國際賽與人才後續培養及就業、教學傳承的規劃。

目前在中國發展事業的第36屆汽車板金國手馬祥原說,一般人還得從助理教授慢慢當起,但對岸是直接用國家級待遇,把技職選手從最底層拉到正教授等級,待遇、社會地位完全一樣。2015年中國選手表彰大會上,汽車噴漆金牌楊金龍說,「希望能把我的技術傳遞給更多好學生,培養更多優秀技術人才。」雖然楊金龍僅有中專學歷,同等台灣的高職學歷,但破格被聘為「特級技師」,並擔任杭州技師學院的正式教師。

中國於2017年順利獲得2021年國際技能競賽主辦權,在上海。

中國領導人習近平為爭取國際賽主辦權的致詞。(圖/黃偉翔攝影)
中國在2017年阿布達比GA會議中,獲得2021年國際賽主辦權的一刻。(圖/黃偉翔提供)

「領導層級下令要辦一場無與倫比的國際賽!」中國的國際賽官方贊助商、西安開源電子實業公司董事長王公儒說,《中國製造2025》推出後,需要大量技工,所以包含企業、技工與職業學校都想參與其中。

《中國製造2025》是詳列未來中國10年從「製造業大國」邁向「製造業強國」的國家級戰略。

多年來,韓國三星為國際賽唯一指定贊助商,其LOGO隨處可見。王公儒指出,過去許多年幾乎沒有中文贊助商出現在國際賽上。當中國、香港、澳門等專家看到王公儒參與贊助後興奮十足,包含台灣的專家也在場說,「終於在國際賽上看到了中文了!」王公儒透露,國際組織很歡迎中國企業加入贊助,除了我們業界主動聯繫他們外,國際組織也主動邀請中國企業贊助。

中國的設備贊助商積極參與國際賽,有想與韓國三星競逐的態勢。

國際組織官方指定贊助商韓國三星,趁著國際賽期間舉辦國際記者會。(圖/黃偉翔攝影)

王公儒還提到,國際賽各職種大部分的總裁判長都非華人擔任,中國希望爭取更多「位置」。王公儒舉例,過去參加重點都是歐洲國家,所以沒有中餐或中華料理賽事,如果中國有機會主辦國際賽,就會成立該職種賽事。

高階技能人才是中國的發展重點,國際賽的參與只是一個破口,從數個破口中可窺見各種技能人才發展策略。

近期熱議的惠台31項中,更是吸納台灣技能人才的手段,不只台灣企業能同等對岸企業參與《中國製造2025》,台灣人還可以參加對岸53項專業技術人員執業資格考試、81項技能人員職業資格考試等。

中國近年在國際賽上攻城掠地,甚至奪下2021國際賽主辦權,這都只是國家發展技能人才的戰略之一。

勞動部次長、國際組織副會長林三貴,接受《技職3.0》記者專訪。(圖/黃偉翔攝影)

2018年初勞動部次長林三貴飛往上海一趟,以國際組織副會長身份參加國際組織常務理事會,更親自走訪未來中國主辦賽場,在室內面積40公頃、室外面積10公頃的國家會展中心。「上次阿布達比國際賽只用了20多公頃,看起來場地、設備等資源沒什麼問題,」參與國際組織與中國人社部副部長湯濤、上海市長應勇簽2021年主辦國際賽MOU的林三貴說。

除了簽約,檢討阿布達比國際賽舉辦成效,更是這次常務理事會的重點。湯濤更找機會與林三貴交換意見,表示希望看見什麼問題,可以跟他們分享,讓2021年國際賽可以辦得更完美。

林三貴直言,國際組織並不滿意這次阿布達比國際賽的舉辦,例如有職類在賽事開始前還沒準備好所需設備,這最直接影響競賽;而在一些制度面設計並不成功,以賽事中立機制為例子,過去裁判主席是各國的裁判代表擔任,本屆阿布達比團隊引進競賽經理機制,有一半職類找外部人員來擔任裁判主席,但因為角色定位不清楚,沒發揮太大功用。「但競賽經理機制是國際賽未來要走的方向,」林三貴強調。

深入分析結構面,林三貴認為問題出在執行團隊與政府高層溝通過程。「阿布達比請主辦2011年國際賽的倫敦團隊當核心籌備、2013年國際賽德國團隊當中堅幹部,實務上經驗十分豐富,那為什麼競賽執行面不如人意?因為這些團隊與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王室溝通過程,太多複雜程序,」林三貴說。

不只如此,當阿布達比團隊在國際賽前半年的準備會議,找了各國技術代表、技術助理討論細節,但以國際組織的後續追蹤與分析報告中發現,各國與執行團隊並未真正跟上阿布達比的規劃。

阿布達比雖然找了有經驗的團隊來籌備競賽,但因內部往上的程序、外部與阿布達比當地執行團隊結合度上,都不好。「中國狀況則相反,因為政府體制關係,從上層決策到基層執行應該沒問題,也因為大力發展技能人才,中間規劃團隊從外國引進的機會不高,代表屆時他們籌備經驗恐怕不足。」林三貴對湯濤直言。

「2017年中國成績確實很好,但成績好壞與主辦賽事經驗沒有直接關係,」林三貴說。

中國在國際賽上,宣傳2021年國際賽將在中國上海舉辦。(圖/黃偉翔攝影)

《技職3.0》記者追問,是不是因為2021年剛好碰上中國共產黨創黨百年,想要更多賽事自主權?林三貴並未直接回答問題,他只強調,舉辦國際賽不只是單一會員國的事,還要密集與國際組織、各會員國來往溝通。「我們會請中央人社部多支援上海人社局的國際賽籌備,」上海市政府秘書長對林三貴承諾。

林三貴認為,中國技能人才發展是否走在台灣前面,大家沒有必要對此擔憂,應該多思考台灣如何提升自己,「但台灣政府資源已沒有太多空間,接下來須開發更多業界資源來支持。」若大家擔心中國主辦該屆,將對台灣採取進一步政治行為也沒必要,國際組織將保證各會員國不會受到差別待遇。

《技職3.0》記者問,接下來兩屆國際賽,對台灣來說是關鍵點,還能做些什麼?「競賽一定越來越激烈,但競賽之外還有許多國家戰略可以去深思,如果耗盡氣力只是為了培養幾十位國手、奪幾面牌,這並不是整個競賽的目的,」林三貴說。

台灣在阿布達比國際賽上的攤位,設計以展現台灣文化為主軸。(圖/黃偉翔攝影)

作者:

技職3.0

《技職3.0》為一個關注「技職教育」與「技能發展」議題的獨立媒體。

在〈中國邁向技能大國的野心〉中有 1 則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