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仁教授:童子賢當「多錢入學」守護神,無視人才斷層?

 

閱讀此篇前,歡迎先點閱【路仁教授專欄】童子賢棒打李家同,捍衛「多錢入學」?

 

李家同教授批評「多錢入學」勞民傷財,和碩童子賢立刻反批李家同、力挺「多錢入學」,阻擋了此波教改檢討風。童子賢在高科技業中的「低科技」代工廠,靠龐大人工組裝蘋果等產品賺錢,感受到教改後的人才斷層嗎?

比和碩大5倍的鴻海,亦在低利代工業掙扎,想投資軟體、機器人等產業,丟出上萬職缺,卻找不到人才,清楚看見人才斷層。需要創意研發的高科技廠,現在多是五、六年級當家,以下即人才大斷層,兩壁長滿不能受壓的草莓族,陰暗底部是迷網繭居族。

人才斷層不斷擴大,逼企業外移,餘耗水耗電的代工業,此即低薪成因。為何台灣有人才斷層? 松柏般的人才要有著根時間,根穩樹幹才能抵擋風雨。歐美小學生忙著在遊戲中學習人際能力,台灣小學生卻忙著補才藝。

大陸與印度中學生,忙準備會考打好基礎,台灣中學生卻忙於添購西服,舟車勞頓參加口試,在6分鐘誇大長處。在工作面試時,台灣的大學畢業生都能說出遠大夢想,真正工作後,遇到挫折卻馬上退縮,不願吃苦耐勞,只想錢多事少離家近。

整個社會也在追求不切實際的第一,讓青年人追隨而好高騖遠。台灣人蓋出世界第一高樓,卻不關心都市發展已在亞洲落後;台灣人守著電視等待王建民成為美職第一名投,卻放任本土職棒衰退;台灣投入五百億要追逐大學世界排名,卻不管大學生素質在後退。

台灣教育也在追求變質的多元。現在的學生頭髮多元,頭腦卻趨於單元,都想快速成名;課本多元,影響學生最深的老師卻趨於單元,熱情消失、只想趕快休假;入學方式多元,大學升學目標卻趨於單元,拼明星大學風氣越來越盛。

真正的多元是人生目標的多元,有人想進建中,有人卻喜歡溫馨的教會高中;有人要念台大,有人卻覺得某些私立大學的理念更好;有人畢業後想成巨富,有人卻願意到偏鄉服務。每個人各爬各的山,走向自我實現之路。

在追求真正多元目標時,考試是將人生一些問題,簡化在紙上,如同訓練一個人先爬小山坡,對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一定有幫助,也絕非童子賢所言:「社會不需求會考試的人。」否則,盛行紙筆考試的以色列,不會產出那麼多諾貝爾獎得主,又成為科技人才搖籃。

社會不需求會考試的人,為何台灣高科技業界,總是不斷發起遊說,要政府開放中國大陸、印度學生來台,以解決台灣人才斷層的危機?中印施行的升學制度,不就是台灣教改前的制度?台灣教改這麼好,為何改到人才斷層不斷擴大?力挺教改的童子賢,可以回答深受多錢入學之苦的家長嗎?

 

圖片來源:泰德@flickr

本文轉載自路仁教授談教育,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作者:

技職3.0

《技職3.0》為一個關注「技職教育」與「技能發展」議題的獨立媒體。

在〈路仁教授:童子賢當「多錢入學」守護神,無視人才斷層?〉中有 2 則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