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榮耀的技職國際賽幕後,不能只靠勞動部在拚

原文2017/10/31刊載在udn《鳴人堂》網站,標題為「榮耀的技職國際賽幕後,不能只靠勞動部在拚

文/黃偉翔

技職國際賽上,看不見台灣教育部身影。也曾幾何時,教育部長官認不出技職國手的臉孔,對技職競賽項目更不如體育賽事熟悉。然而,若將這般陌生看回過去數十年,也可以理解為什麼為國奉獻青春的青年始終得不到政策的支持,更何況選手的後續發展了。

這些陌生,或許是因為賽事歸屬勞動部底下業務,但從教育部過去的公開發言發現,把技職教育視為經濟的附庸,每每提到技職,就只是冰冷冷的就業率、填補缺工的工具,而非一個具備主體性的生涯發展體系,這些年還多了個熱門詞:私校退場。

我所提到的技職國手,雖然是勞動部每兩年選拔一次的國際技能競賽代表選手,卻幾乎是正在就讀技職校院的學生,項目包含西餐烹飪、汽車技術、機器人、門窗木工、花藝、冷凍空調、焊接、餐飲服務……等51項;台灣1970年加入主辦該賽事的國際技能組織(也是世界最大技能組織),除了青年技術競賽,各國更透過這個國際平台,交流技職教育與職業訓練;目前國際技能組織的會員國已近80個。

甫落幕的第44屆國際技能競賽共有58國、1,251位技能好手,台灣奪4金1銀5銅27優勝,獲獎率88%排名世界第四。看似風光的成績單底下,究竟還有哪些問題?而為什麼我認為這不該只是勞動部單一部會的事而已?更是經濟部、教育部等部會可以一起共同努力的國際賽事。

競賽作為人才培育的樞紐

以俄羅斯跟中國為例,他們才參與不到五屆,在今年的競賽表現上都超越了台灣,主要原因不只是砸資源,更是將國家人才培育政策融入競賽之中,厚實整體勞工技能水準。

2015年俄羅斯爭取到2019年第45屆國際技能競賽主辦權,令我驚訝的是,俄羅斯主辦國際賽的其中一個KPI是「四年培養100萬名技能選手」,從2015年開始到2019年國際賽,增加幼年、青年到企業三層級的技能選手數量,全面厚實俄羅斯技術人力。這有更深一層的思維:如果選手是每5人中選一位,代表100萬選手背後有500萬青年投入技能學習。

中國更是積極,將競賽基地設置在主要技工學院或產業園區,並放入《中國製造2025》高階技能人才培養政策中,數週前也爭取到2021年第46屆國際技能競賽主辦權,這些都與中國近年積極發展技職人才培育方向相呼應。

或許有人會拋出質疑:「競賽歸競賽,業界歸業界,會不會比的內容在實務上無法使用?」早年確實如此,但至少近幾屆,國際技能組織將競賽內容與產業職能連接,部分競賽內容委由業界出題,技職國際賽不再只是無意義的「單一技能重複演練」過程。

看回台灣,雖然勞動部好像有心要發展職能基準,但教育部體系的學校等應用端,尤其是技專校院,是否願意開設職能基準導向課程?讓所學對準業界能力所需,又是另一個困境。

競賽激發青年學習技能的興趣

競賽是手段,目的是激發青年培養技能的興趣!

勞動部次長、同時也是國際技能組織副會長的林三貴不斷積極宣導上述的理念。確實,這次主辦技職國際賽的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四天賽程有超過8萬名當地學生到場參觀、體驗技藝,進而勾勒他們對未來職業的想像。

沒錯,選手比賽過程,不論是美容、餐飲或是工程類賽事,全程開放給民眾觀賞、國際媒體攝影,現場更有體驗工作坊,不讓學科知識獨厚,技能學習更能成為普世價值。——而這就是教育部應該努力的職業試探部分。

當然,用技職國際賽事來比較,對台灣政府的行政單位有些不公平,但至少,政府可以從國內每年舉辦的技藝競賽、技能競賽開始,配合國中小與民眾,推廣職業試探及職業介紹這樣的鏈結,不論要試著對應到課綱技能領域的學習,還是勞動體系的職能,都是可以去規劃的。(編按:今年教育部技藝競賽有開始往職業試探方向努力)

目前有此規劃的,就是每年舉辦全國技能競賽的勞動部中彰投分署,會邀請中彰投地區的國中學生到競賽場走一圈,但若教育部能加入並一起規劃,視之為職業試探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對青年學習技能興趣的培養、職業的認識,勢必有大大提升。

直至現在,好多人到大學、碩博士畢業,才開始意識到「未來要做什麼?」問題,這問題的本質是,台灣教育體系不夠重視國中小職業試探,全民對於職業沒有想像,只能依循升學途徑不斷地盲目走。

圖/取自WorldSkills Abu Dhabi 2017

透過國際賽平台拓展產業跨國合作

產學交流與合作,是技職的另一個重點。舉例來說,Samsung是目前技職國際賽官方的主要贊助商,據悉,這一屆贊助了5千萬美金,換算台幣約15億,背後目的是什麼?除讓技職國際賽的各國選手、教練團及廠商,都用Samsung相關產品,也為企業佈局加以盤算。今年在國際賽上更舉辦國際記者會,雖然一些比賽項目贊助商來自世界各國包括中國,但完全看不見台灣產業的蹤跡。

曾在專欄中提過,對於台灣國際空間現況,可以讓企業透過技職國際賽這國際NGO平台,讓產業得以在非國與國架構下,跨國實質合作。

透過技職國際賽進行產業佈局的趨勢,對此,中國的競賽贊助商、西安開源電子實業公司董事長王公儒受訪時指出,中國政府領導層級下令要透過技職國際賽拓展人才培育與產業版圖。據悉,技職國際賽剛結束,中國人社部已經在規劃帶領產業贊助技職國際賽,以及籌備接下來的培訓計畫。「亞洲企業都想參與其中,在技能最高水平賽的賽事,卻沒有選手用你的產品,那還算是一流的企業嗎?」王公儒強調。

圖/作者自攝

國際技職論壇不見教育部蹤跡

作為主辦競賽的國際技能組織,在組織定位上已從過去舉辦競賽的角色,轉型為世界技能發展的主要推手,除展開各種技能發展研討以外,技職教育與職業訓練制度的探討也蓬勃發展。在今年賽事上,就有各國技職教育與職業訓練論壇首腦論壇,共同思考全球技能發展趨勢,各國的發展經驗也得以在其中獲得交流。

值得留意的是,在這場研討人才培育政策,以及產業探討技能發展的國際重點場合,卻看不見台灣教育部的人員出席,也許,這樣的缺席呈現了台灣技職發展在各部會分工架構下的發展困境。

圖/取自WorldSkills Abu Dhabi 2017

技職選手的後續培養

過去數十年間,這些國手大部分保送到明星科大就學。然而,技職國手與體育國手最大的不同,前者比完一次後就得回歸一般教育體系就讀,後者則是在體育生涯結束前,一直比賽下去,所以「技能特化」下的技職選手,如何回歸到原有的教育體系,甚至他們的後續培養及投入產業後的定位是否明確,這些仍須政府多花心思去瞭解並解決;這不只是技職國手,國內技職選手、廣義技優生都有這份需求。(編按:教育部砸2千萬,送國際技能競賽選手出國增廣視野

技職國際賽所追逐的不僅是成績所代表的國族榮耀,也是推廣青年與婦女學習技能、產業尋求合作的場域,政府更可透過技職國際賽檢驗人力資源的佈局是否完善,缺失如何改進,並研討未來的人才培育政策、擘畫產業藍圖。

這樣的國際技能組織,目前全球已有歐洲、美洲等區域型的組織,亞洲地區則尚未成立,若台灣政府願意重視此平台,也不妨以參與國際事務的大戰略思維積極參與運作,如透過技職國際賽推動新南向等,它都是一個充滿想像以及可能性的平台。

而這,終究不是勞動部單一部會的事而已,更需要教育部、經濟部的跨部門合作,甚至是行政院層級的政策研擬,才能協助台灣的技職教育走向國際,也才能夠以技職教育參與國際社會。

圖/取自WorldSkills Abu Dhabi 2017

評論/載浮載沉於「厭世代」的技職人

原文2017/9/22刊載在udn《鳴人堂》網站,標題為「載浮載沉於「厭世代」的技職人

文/黃偉翔

近日我與《關鍵評論網》「厭世代」專題製作人有場對談,談論青年世代的低薪、貧窮與看不見的未來,讓我感嘆,強調就業力的技職教育畢業生,居然也是「厭世代」的一部分,甚至更慘。

「厭世代」是指大約20-35歲青年,這群人頂著高學歷並熟悉網路生活環境,應該是蓄勢待發的一代,卻因為低薪與食衣住行花費掐住了夢想的脖子,不只脫離不了貧流層,教育學用落差更是雪上加霜,若再加上助學貸款,青年看不到未來的希望,只能寄望各種「小確幸」稍微彌補自己無能為力的空虛感。

如果這群象徵台灣未來的年輕人看不到希望,那這國家還令人樂觀的起來嗎?

現象一:專科與大學收入差不多,數據支持教育部修《學位授予法》

數據會說話。根據我比對勞動部106年4月公告的近五年畢業生薪資狀況與提繳勞退資料共817,106人的結果,包括博士8350人、碩士149539人、學士607116人、專科52101人,發現專科學歷與大學學歷薪資分布差不多,以20-25k為最大宗占約三成,其次依序是25-35k及30-35k區間都約兩成,但值得一提的是,雖然25-40k區間大學薪資分布人數比例略勝,但40-70k高薪區間卻是專科些微勝出(表格紅字處)。

專科學歷,代表國中畢業讀五專,或是高三畢業讀二專,整整比大學畢業生少了兩年時間在校園,卻在薪資中與大學學歷畢業生表現差不多,那為何要人人都要搶著大學畢業?再看整體包含專科、大學、碩士、博士的薪資分布,仍以20-35k區間為大宗。

根據我掌握消息,教育部打算修《學位授予法》,未來某些大學學程,在調整過課程後,不一定要讀完四年,而是可以讀完兩年先拿到專科學位並且先就業,累積數年工作經驗後,再同時就讀二技(或所謂的大三、大四)夜校半工半讀,繼續取得大學學歷。

這樣的數據或許不夠全面,但確實給了這修法有力的支持。

(資料整理:作者;製表:鳴人堂)

現象二:碩博士學歷對薪資有明顯影響

碩士與博士學歷所獲取的薪資,比起專科與大學明顯高出不只一個層次,碩士主要分布在30-55k、博士則是55-80k。這更加支持了「先拿到學位再說」現象,導致整個台灣教育制度不重視職業試探與生涯發展,學校的生涯輔導都淪為升學輔導,青年太多歲月在校園中度過,根據教育部公布最新統計,台灣平均就學年數逐年升高,勝過日本、中國與香港,這一切都是被「薪資」因素所箝制,而我認為,台灣對「學歷」重視性仍然遠遠超過「學力」,是背後的問題本質。

大家讀研究所主要是什麼原因?大多是為了「更好的起薪」、「更好的升遷機會」、「薪資比照學歷」、「可以修教育學程」、「獲得報考XXX資格」……但你很少聽到,我對研究很有興趣,碩博士課程內容對我職涯很有幫助,不是說讀研究所歷練沒用,而是整個台灣青年除了薪水薪水還是薪水考量的原因外,就不知道為何而讀。

在上面表格還是近五年畢業生的薪資表現,新鮮人起薪狀況勢必比這些數字還要「慘」。

這裡我想扣回這「厭世代」專題所討論到的起薪與生活費支出壓力。它寫道

2015年的大專生起薪為27,655元,較2000年下滑了1.3%,即使是碩士畢業生的起薪,也僅有3萬1千元左右。若將物價指數考慮進去,2013年的大學生起薪甚至較10年前倒退8.8%。」更重要的是「2015年台灣地區平均每月消費支出是20,421元,這個數字已經非常接近22K。在首善之區台北市生活,則每個月平均需要花費27,216元,全國最高,22K根本無法在台北市生活……

如果還有助學貸款或其他來自家庭的經濟壓力,根本活不下去。對於剛畢業的青年,能有份穩定工作、三餐溫飽,已是「大確幸」,根本沒有追夢、實踐理想的餘力,只能任憑社會輿論批評不夠狼性、爛草莓等。

現象三:載浮載沉於「厭世代」的技職人

面對「厭世代」現象,政府強調務實致用的技職教育,似乎沒好到哪去,或許情況更險峻。

立法院上會期立委蘇巧慧拿出中研院調查,技專校院有14.94%認為所學毫無幫助,反而一般大學僅7.15%;另外,根據教育部委託資策會研究2010年至2014年技專校院畢業生資料指出,認為所學內容與職場非常符合的約佔15%,認為一般符合的約佔38%,這對於強調務實致用的技職教育來說非常諷刺,其他更有將近一半畢業生都認為沒特別學以致用。

除了學用落差,近期爆出一間間學校因招生不佳而面臨倒校的危機,而這些學校皆為私立技專校院。此外,技專校院公私立比約2:8,私校占技職教育的多數,再加上技職生家庭平均社經地位與文化資本較低,家裡能給的資源少。這些技職生辛苦考上科大後,卻無法得到較多的資源,甚至有可能踩到退場地雷學校,這多麽不公平?

我曾在升科大補習班服務多年,看到不少學生考上私立學校後,平時必須打工,雖然四年後換到了一張畢業證書,卻也背了沈重的學貸,更不用說所學是否有增加就業職能與競爭力,似乎學校生存重要性遠大於技職生受教育品質。

台灣正面對人才外流、政府資源不足、過度教育、低薪、學用落差、房價高等議題,而技職教育畢業生除了同時面對這些議題外,更有屬於自己的問題待解,包括上面討論的學用落差、私校退場以技專居多、定位不明、經費不足、課程重視升學內容、師資普遍與產業脫節……等。

載浮載沉於「厭世代」的技職人,所處情況是不是比我們想像中還嚴峻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