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植物人甦醒 靠花藝重拾人生

記者劉以羚/台北報導

花香四溢,別緻的新娘捧花和新郎胸花,陳列在大理石桌上;白紅花瓣和綠葉交錯堆疊的餐桌花,優雅地陳列在每位選手的競賽桌上,好似以無聲的言語,訴說著它們對這個世界的期待,也以它們的花色,與選手共同創造曼妙的樣貌。

花藝職類。(圖/勞動部提供)

走進第16屆全國身心障礙者技能競賽的現場,共有26職類,505位選手、手語翻譯48人及聽打人員23人與賽。來到花藝職類的競賽教室,選手們無不卯足全力,聚精會神創作、修剪眼前的花藝作品,一個閃神,有選手不小心剪到手,為完成比賽,忍到最後一刻才舉手尋求協助,受傷的她是聽障人士,只見她用力地比著手語,請手語翻譯員告訴裁判長林惠理:「我是因為太緊張,才不小心剪到手啦,不要擔心我!」面帶笑容,歡欣繼續迎接下半場的競賽題目。

競賽結束後,選手們沒有直接離場,而是聚在休息室透過手語、肢體語言彼此交流,特別的是,一位開泰式按摩店的選手還教起按摩技巧來,耐心指導剛才在比賽中因呼吸不順而戴上氧氣罩的選手陳美珍,像是開同樂會般,花藝的競賽現場,有股暖流穿梭在選手與裁判之間。

七年植物人 甦醒後從花藝中重拾勇氣

陳美珍拿著平板馬不停蹄地拍作品,喘口氣後才坐下受訪,很難想像,眼前的她曾是在病榻上躺了七年的植物人。當年身懷六甲的陳美珍,因為一場意外,腹中胎兒緊急剖腹生產,而她也因傷勢嚴重,陷入重度昏迷,這一躺就是七年,當年緊急出生的小兒子,也都準備上小學了。2007年的某天,陳美珍從沈睡已久的狀態甦醒,她說:「醒來第一件事就是摸肚子,問先生孩子在哪呢?」因為長期昏迷,陳美珍的記憶停留在意外發生前,原來,眼前的小男孩就是當年腹中的小兒子。

陳美珍甦醒後又花了四年的時間重新學說話、走路,漸進式復健才慢慢融入社會。好不容易漸入佳境,無奈好景不常,又遭逢丈夫因胰臟癌病逝,從發病到離世僅短短21天就撒手人寰,頓時失去家庭支柱,一度罹患憂鬱症,回憶當時情景,她說道,自己食不下嚥也不說話,真的快活不下去了。

擔心媽媽倒下的兒子,鼓勵陳美珍走出家門,報名花藝課程,兒子說:花雖靜默,但仍有氣息,就像媽媽妳曾經躺在病床上那麼多年,清醒後仍讓自己的生命延續跳動。在兒子的鼓勵下,她逐漸在花藝上找到熱情,現在還開了花藝工作室,甚至到國中校園藉由園藝治療陪伴青少年,帶他們從植物中認識自己、覺察情緒,也學習自我情緒管理。談到陳美珍,花藝裁判長林惠理總在字裡行間流露出敬佩之意,欣賞她對生命的堅持,也佩服她在艱難的環境中,勇於嘗試新事物,不僅學花藝,也懂籐藝繪畫,參賽經歷豐富,也看見陳美珍這幾年的成長。

花藝選手陳美珍分享過去從病榻上甦醒後的人生。(圖/記者何宇軒攝)

突破限制 花藝成溝通語言

花藝裁判長林惠理,是知名的國際花藝師,同時也是台北花苑的藝術總監,八年前因朋友邀請開始擔任全國身心障礙者技能競賽花藝職類裁判長,起初完全不懂競賽相關內容,僅是抱著協助的心投入,沒想到自己竟從中受益良多。談及這幾年擔任裁判長的經歷,林惠理笑說,有次賽前拿到選手名單後,想打電話提醒他們帶合適的工具到場比賽,沒想到打了好多通,選手們都沒接,當時還覺氣餒而失意,直到後來才發現,原來這些選手們都是聽障人士,難怪接不到電話,有了這樣的開場經驗,讓她知道,往後無論是在競賽場合或培訓國手,自己要轉換模式和教學方法,才能在指導培訓選手時更加順利和流暢。

花藝選手們和林惠理好像老朋友?林惠理說,大部分學花藝的人,通常都是花藝界、開花店、貴婦或未來想當花藝師的,我就很好奇,那這些身障朋友學花藝的動機是什麼?每次競賽評分結束後,就會和選手們交流,瞭解他們的動機,進而就有很多故事出現,也讓林惠理發現,原來有這樣一群人,對花的生命有期待,花能感動他們,也能帶給他們寄託,花藝讓這份職業變得更有價值和意義。

全國身心障礙者技能競賽花藝職類裁判長林惠理談及歷年培訓國手經歷。(圖/記者何宇軒攝)

面對生命有許多可能,陳美珍在經歷喪夫之痛後,選擇抬起頭來面對傷痛,也因接觸花藝所帶來的改變,成為她生命的養分,進而影響更多的人;享譽國際花藝界的林惠理,以花藝教學走入身障者的生命,在理性與感性間,多了份溫度和勇敢,花藝的美好,也在她們的生命裡顯得更為芬芳。

花藝選手陳美珍與她當日競賽作品。(圖/何宇軒攝)

作者:

技職3.0

《技職3.0》為一個關注「技職教育」與「技能發展」議題的獨立媒體。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