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柏翰:為什麼學生會缺乏「自主性」

 

文/黃柏翰

在和網友們聊到,為什麼現在的學生會缺乏自主性;我在想,真的是學校教育「奴化」了學生嗎?

如果說是學校教育太死板、沒有讓孩子在小時候先「學會找到自己要什麼」,才讓他們在大學、在出社會後茫然;那中國的學校理應比台灣更制式化,為什麼中國的青年不會「茫然,不知道自己要什麼」、反而能有「狼性」?

同樣的,十年前的台灣、十五年前我們小時候的台灣,教育體系和現在相比也相去不遠,九年國教+補習文化很早就有了;那為什麼當時沒有這種自主性的危機?

首先,會不會是,社會文化低競爭感 (被競爭輸了、還能怪社會、怪上一代 ) 和物質資源的滿足、娛樂管道的充足,對學生缺乏自主性的影響更多呢?

以前我們那一代會說「考不到公立的就去工作」,現在這麼說的家長還有多少?光看十二年國家的實施,拿「反正有高中念」去反嗆家長的學生,在我週遭就有一個。

 

行為科學裡,把動機分成「正向驅力」和「負向驅力」;缺乏負向的驅力,而正向的道路又千百條,是人都會想偷懶,而這個「缺乏負向的驅力」又包括了「允許拖延」、「鼓勵任意嚐試而失敗」,這又讓選項多更多了;而這些選項裡面,還包括過度浪漫主義「看起來很(熱血)有趣」,卻明顯沒有實力達成的。

這些選項,本來應該被捨棄掉,但主流媒體、出版文化又偏偏最愛這種。 被採訪的當事人,也多半喜歡掩蓋自己「已有的實力」,而把自己盡可能講成一個「逆境奮鬥」的鬥士。

多了很多「想要卻又似乎不該」的選項、甚至有「沒關係再拖嘛」的選項;又缺乏一個「不成功就……」的負面驅力,然後可以短暫取悅自己的高強度娛樂又這麼多。
那制度再怎麼改,自主性要如何提高?

—–

「自由」是一種心理狀態,並不是外部一定要怎樣才叫自由。

— 當你一心一意想飛、一直覺得自己飛不起來,就會覺得人好不自由、都不能像鳥一樣飛。

當你不想飛了,把心思放在自己生活的週邊,就會發現自己很自由、有好多事等你決定。

也許,對「自主性缺乏」的省思,需要走向的並不是「讓學校教育更開放」好讓學生看起來更自由;而是「大刀闊斧地分流」 — 分流後,你的進路被鎖定了,不想其他的那麼多,反而不會迷惘。
我們那個年代,甚至更久遠前還有「黨國教育」的年代,學生都沒有像現代這樣的自主性危機,為何呢?

其實「考不到公立的就去工作」,是一個很大的、有利的因素。因為有了這種想法,老師對於班上跟不上進度的…… 會放棄 — 這很好。

現在的老師、家長、社會,就是太難去放棄一名學生了。 導致學生不論資質上適不適合,都必需學完一整套的學校課程;學的不好的還要補習、甚至新制度裡還有「補救教育」。

以前的分流,不論是制度上的升高中職考試,還是社會文化上「會讀書」和「不會讀書」的分流,其實解放了許多人。

這些人裡面,當然也有天資聰穎、也許適合讀書,但因為個性、因為社交活動豐富、個人價值觀早熟(批判思想覺醒),或是家境因素,而沒把書給讀好的。

他們會被分流到「不適合讀書」的一塊。 但,這也未必不好,這就讓他們在不同領域各自精采;

而且這種「被淘汰」的處境,更成為了一種負向的驅力。

——-

但是呢,就連我,也沒辦法如此率意地去「放棄」學生。 除了因為教書的,不少都體驗過「學習的樂趣」而傾向讓學生「夠聰明的話,就應該要積極去學」,也因為,學生也不想「被放棄」。

如果說放棄的同時,我們能提供不同的多元發展、持續給予支持和關愛,那學生也許不會「被放棄」;但老師、家長也不是神人。

又既然師長並沒有辦法給他什麼多元的引導,那麼只是眼看著他又把時間投入在電玩,這當然很難接受。

家庭文化,是社會文化的碎塊;寫到這裡,我不禁在想,現在的家長太關注在孩子的成長了,反而不能像以前那樣「不會讀書,就去工作」,對孩子是好還是壞?

嗯…… 其實「因為家長忙、不瞭解,而粗概地讓把學生分流」和所謂北歐式的「不重視分數,希望孩子多元探索」,好像沒有很大的不同嘛,只是「沒在關心」和「看似有在關心,其實自然地放心了」的分別。

就好像戀情裡,覺得自己很在乎另一半,但「我相信 (不論怎樣的互動) 他都不會變心」的人,其實往往就是被指控「沒把對方放在心上」的人吧?

 

圖片來源:flickr

 

作者:

技職3.0

《技職3.0》為一個關注「技職教育」與「技能發展」議題的獨立媒體。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