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正光:民選政府如何改善教育體質

 

文/黃正光

台灣公民社會所憂心的種種底層現象中,與技職教育有關的不乏:菁英學校訓練的學生只會考試、根本學習及邏輯能力弱化;進了校門的學子被教育成不准這樣、不准那樣、什麼都不允許的腦子以後哪能應付變化;老師不是懷抱有教無類的初衷而來教書、當然教出來的學生也沒有正確價值觀;繳稅的企業對於技專院校畢業的學生重新施予技術訓練、技職教育的設備、場地與材料之投資比普通教育要高出許多、而實際分配到的經費反而比普通教育短少;學制、課程未能與社會需求脈動結合;更嚴重的是學生實務、實作的學習時間減少和實作能力減低。

「12年國教」與「技職教育」問題必須以教育專業角度剖析,並結合當前面臨之經濟、社會、財政等重大問題,以非教育之政治手段進行統合,無法再堅持本位主義繼而固步自封。面臨嚴峻之少子化、老人化與青年住屋等影響未來教育發展問題之際,或可借鏡意大利教育家蒙特梭利結合勞工住宅與國民小學以及丹麥成人教育之父葛龍維結合學校、職訓中心、國民住宅構成完整社區,以及我國社區中心實驗學校之往例,有效利用空廢之國小校區如老松、秀朗等。可請各位教育家與專業建築師共同設計。

九〇年代過於鬆綁之技專院校設立家數過多,應直接賦予學校財團法人以現有師生得以實習或訓練型態經營公司對外營業,其中特殊專業、行業之技專院校也應獲得鼓勵,以支持其所提出之產學合作與學用合一目的計畫。只要無不適當的行為、或是違犯編列經費的依據,否則就應該行使行政裁量權予以核定。公司股本宜由師生、業界、政府出資,不與原財團法人發生財務關係,且盈虧自負。否則即允退場。退場計劃包括轉型職業訓練機構或高齡照護機構,偏遠地區學校若改為青年住宅,需考慮就業機會問題。都會區學校較無廢校、閒置問題。

接續前任遺留許多未面對或解決之問題,組織領導不可頭痛醫頭、否則輕則毫無目標、重則為人擺佈;行政學上多年推崇之「功能理論」、「組織理論」也無法繼續提供藥方;也由於政府科層體制的中層官員為了減輕工作、便宜行事,往往以沒有法律規定的就不能做。因此必然限制了很多有創造性的構想!

地方政府以技職教育之「產學合作」及「學用合一」政策,社會、教育、財政、青年等問題於一統合解決問題進程,是不分黨派、阻力最小、大眾必定支持的政策,進而可合縱影響中央政府12年國教及第二期技職教育再造等重大施政方針與施政作為為全民造福,絕對是最符合黃金比例之政策效益。如此人民對於所選出的領導以能知且行的知人善任,並以有效的管理、清新的思考及勇敢的承擔責任來帶領這個政府,方有善始。

 

圖片來源:Pixabay

原文刊載於獨立評論@天下,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作者:

技職3.0

《技職3.0》為一個關注「技職教育」與「技能發展」議題的獨立媒體。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