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學通識教育評鑑看大學的自願性服從

 

文/林從一

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系教授
大學校院通識教育評鑑委員
教育部105-108大學學習生態系統創新計畫主持人

吳明錡

教育部105-108大學學習生態系統創新計畫博士後研究員

為了讓大學能更加重視通識教育的發展,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從101年度起所推動的第二週期評鑑,已參照系所之規格,將「通識教育」獨立為「通識教育學門」進行評鑑,讓通識教育評鑑的位階不再只是校務評鑑之下的一個教務行政工作項目,而是對全校整體人才培育工程的系統檢視。

通識教育評鑑通過率偏低  三個意涵值得省思

而從通識教育評鑑實施的現況來看,受評學校通過率偏低是一個值得關注的議題,特別此刻正值我國高等教育創新轉型的關鍵時機,更需要大學教育工作者深入探討通識評鑑通過率偏低背後所代表的意涵。筆者此文拋磚引玉,分享個人在相關實務工作的觀察及心得,供未來高教評鑑中心調整評鑑設計和各校精進通識教育參考。

基本上,未能通過通識教育評鑑的受評學校,其原因不外乎在評鑑規劃、評鑑執行和評鑑結果的追蹤及應用上與認可要素有相當程度的落差。有關受評學校在不同評鑑階段所遇到的問題,劉金源(2014)和蘇錦麗(2014)已經相當完整的討論,在此筆者想從校務發展和系統思考的角度來談通識評鑑通過率偏低背後所代表的三個意義。

● 從忽視、定位失誤到受害者心態

院系所已經透過第一週期評鑑的引導,大體完成各項院系所發展所需之基礎建設,而通識教育也在第二週期獨立成項,且近幾年有獎勵大學教學卓越計畫和相關計畫來支持學校發展大學通識教育,通識理應與院系所一般,已經奠定好教育基礎建設。

然而,仔細觀察通識教育現況,卻並非如此。多數學校事實上疲於回應各項計畫的關鍵績效指標(KPI),再無餘力發展通識教育;少數有心的學校,校長、副校長和一級學術或行政主管未能理解或太晚才意識到通識教育實為全校性(跨處室)事務,而僅將其當作「通識中心的業務評鑑」;此外,通識教育專責單位及相關處室人力的數量以及教職員對高等教育和通識教育的認識也較為不足,無法解讀及轉化高教評鑑中心所規劃的相關評鑑措施和政策文件,而這些沒有消化過的行政工作,層層轉嫁,最終只能任由少數教師或(約用)行政人員承擔,這使得通識教育評鑑在過程中逐漸失去其引導學校自行發現問題和自我改善的精神,讓學校教職員面對評鑑時,總是不安、焦慮,或以被壓迫(受害者)的心態來詮釋之。

● 儀式化的評鑑和脆弱的大學

受評學校的「自評報告」是特定政治與社會脈絡下的產物,其所呈現的除了是學校「自我認識」的程度,同時也反映出「學校期望被看到的樣貌」。欠缺課程發展、教師社群和自我改善機制的大學,往往不了解評鑑的意義和功能(why),也不深究評鑑的執行方法和步驟(how),只能僵化地蒐集每一個通識認可指標項下可能需要的資料,或帶著想要找到「最佳通識實務」的迷思,希望透過校外學者專家得知「什麼是教育部要的通識教育」,藉以為學校覓得解決問題或創造亮點(爭取計畫補助)的機會。

於是,當大學對評鑑存疑、也迴避(或害怕)重新自我檢視的過程,評鑑對學校成員來說不再具有自我教育或組織學習的意義。同時,反而成為一種不假思索、理應遵循的慣習。一旦大學缺乏組織學習的能力,那麼在快速變動和複雜的環境裡,學校將無力回應組織內外發展的形勢,容易在壓力下瓦解衰退,無法適應環境變遷,為學生創造價值,實踐其人才培育的社會責任。

● 政策工具對通識教育發展的結構性制約──大學的自願性服從

就教育部引導大學教育創新的幾個政策工具來看,如:第二週期「大學校院通識教育及第二週期系所評鑑、獎勵大學教學卓越計畫、大學校院增設調整院系所學位學程及招生名額總量發展審查、學雜費調整與學校辦學績效結合及高等教育創新轉型方案等,我國高等教育政策工具的設計重點,多鼓勵大學發展能立即展現學習成果且有助學生就業的專業教育,但對於能引導學生自我探索、行動實踐、批判反思、開拓眼界格局、培養領袖特質的通識教育就相對缺乏政策性的支持,常常只能點綴、曖昧地出現在各個政策的角落。特別是當前述各項政策工具組合後所產生的綜效,讓大學教育發展的重心更是傾斜,不利通識教育的發展。

除了有形的法令規章之外,上述各項政策工具對大學通識教育的影響,還包含無形的價值規範(norm)和校園文化。筆者觀察實務現場最常出現的問題之一,是教育部常成為大學自我限縮的代罪羔羊,大學習慣將各種問題歸咎於外部管制而要求鬆綁,然而細究各項規範,往往是大學自願性服從後的結果。一旦大學為自己築起心靈的牢籠,在日常行政運作中就容易以我們習焉不察的方式扼殺教師、學生和行政人員的創造力。

打破框架與慣性  帶動大學創新轉型

對症,才能下藥。繞過評鑑執行的技術問題,釐清通識評鑑通過率偏低此一現象背後所代表的意義,才能把相關的討論放到一個更根本的面向來談,而不糾結在評鑑執行的技術細節或大學應培養通才或專才這種可能會無疾而終的理念爭辯。同時,也才能幫助我們在複雜的討論中,始終以學生學習為念,不斷思考如何打破框架,顛覆長久以來教師教學、學生學習和行政運作的慣性,創造有利通識教育發展的生態,進而以通識教育來帶動大學教育的創新轉型,使自身更具特色,也為師生創造價值。

◎參考文獻

劉金源(2014)。如何藉由評鑑協助通識教育改進的一些看法評鑑雙月刊,50,19-21。

蘇錦麗(2014)。解讀102年度下半年通識教育暨第二週期系所評鑑結果評鑑雙月刊,50,10-14。

 

更多關於通識教育

通識教育的美麗與哀愁

103年度下半年大學通識教育及第二週期系所評鑑結果公布

 

圖片來源:《評鑑雙月刊》第56期

本文轉載自合作媒體:《評鑑雙月刊》第56期,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作者:

技職3.0

《技職3.0》為一個關注「技職教育」與「技能發展」議題的獨立媒體。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