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景彩繪大師侯壽峰重現當年內臺戲風光

 

採訪/黃秋卿

早期農業社會,戲劇演出不像現在,燈光布景完全電腦數位化,而是以手工彩繪完成,也因此發展出獨特的「戲台布景彩繪」技藝,侯壽峰先生是這項傳統技藝唯一登錄保存者,特別公開他多年成果,重現當年布景彩繪場景。

在電視還沒攻佔客廳,占領我們生活的年代,早年純樸的台灣人難得的聲光娛樂就是廟會歌仔戲,而台灣的「內臺戲」也就是在室內演出戲劇,起於1925年,當時以歌仔戲為主,稱為「內台歌仔戲」,觀眾必須買票進場看戲。而為了吸引更多觀眾,增加票房收入,演出前演員會穿著戲服到街頭綵街,當年最紅的劇團「拱樂社」,以自創劇本演出內臺歌仔戲,演出場場爆滿盛況空前,甚至跨足電影拍攝。

侯壽峰先生就在劇團擔任布景師,為豐富演出視覺效果,布景便成為重要關鍵,因此發展出獨特的舞台美術,及神奇變幻精彩絕倫的機關變景設計。侯壽峰老師表示,布景彩繪要在有限舞台空間,表現無盡意象,完全靠手繪,考驗畫師功力,除了繪畫技巧,更重設計與思考。

只是現在戲臺布景製作市場沒落,學的人少,已經瀕臨失傳,臺中市文化局因此在102年特別登錄「戲臺布景彩繪」加以保存,也是國內唯一。

臺中市文化局表示,侯壽峰老師技藝非凡,是國內少見的布景彩繪大師,104年文化局特別爭取補助款,辦理侯壽峰戲臺布景彩繪紀錄專書,希望為臺灣特有的民間傳統技藝留住歷史的光影片段,加以保存延續。

 

圖片來源:wiki

本文轉載自合作媒體:國立教育廣播電台,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作者:

技職3.0

《技職3.0》為一個關注「技職教育」與「技能發展」議題的獨立媒體。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