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達賢:參觀工廠

 

我年輕時參觀過不少工廠,回憶起來都是頗有價值的經驗。在現場親眼看到各種原料或零組件經由作業員的操作和機器運轉,逐步變為成品,心裡感覺很充實而正面。

我曾在一次演講中提到,大學畢業時,我可能是全台灣同齡年輕人中,參觀工廠次數最多的人之一。高一暑假決定將來學企業管理,而當時認為企業管理就是開工廠或管工廠,因此報名參加了救國團的「南部工業建設參觀團」。當時最熱門的救國團暑期活動是金門戰鬥營、海上戰鬥營,以及合歡山或橫貫公路的健行,但我知道若不是救國團主辦,很多工廠是不會開放讓我們參觀的,機會難得,不可錯過。在一週內,我們參觀了中油煉油廠、唐榮鐵工廠、硫酸錏公司、鳳梨公司和高雄港等,是我第一次參加校外活動,也是第一次到高雄,因此印象十分深刻。後來曾擔任中華電信董事長的呂學錦博士,和我同年,當時也是團員之一。

大一暑假又報名參加了救國團的「北部工業建設參觀團」,和許多來自南部的學生一起參觀了北部的一些工廠。這些南部學生參加的目的之一是到台北看看,覺得我這個台北人還來參加此一活動有些奇怪。

政大企管系的創系主任任維均教授與業界關係十分良好,而且認為參觀工廠很有意義,因此在他擔任系主任期間,每學期全系各班都有正式的參觀工廠活動,全班坐遊覽車往返,像郊遊一樣。幾年下來,北部略有規模的工廠,又參觀了十幾家。這些加起來的確可能比當時絕大部分大學生參觀的工廠多很多。

預官退伍後到美國伊利諾大學讀MBA。我那時外向積極,遇有校辦課外活動就儘量參加。有一次去參加一個小鎮三天的感恩節活動,順便也參觀了兩個附近的工廠。第一個是巧克力工廠,感覺不錯。第二家一開始眾多外籍學生還不知是什麼行業,直到即將結束參觀,看到成品,才知道是一間製造鋁質棺材的工廠,也十分難忘。

現在回想起來,如果當年在參觀工廠之前,對相關產業及競爭的情況事先有些了解,導覽的人員在介紹說明時更有系統和技巧,我們會學得更多。

近幾十年來,我很少再參觀工廠,只喜歡訪問企業家。因為現在對企業高階人員的思維方式、決策考量、面對競爭時的對策,甚至家族關係與人事安排等議題更有興趣,而這些都無法在參觀工廠的過程中得知。

現在網路發達,對製造流程或技術有興趣者,可以從網上看到許多附有詳細解說的相關影片。不必像我們從前一樣奔波於道路,還要靠關係,才能看到一些皮毛。

 

圖片來源:darkday@flickr

本文轉載自合作作者 司徒達賢,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作者:

技職3.0

《技職3.0》為一個關注「技職教育」與「技能發展」議題的獨立媒體。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