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訓練人才 學子圓夢兼領高薪

 

作者:李雅筑

攝影:陳之俊

近幾年來台灣技職校院畢業生成為不少企業最愛的人才,原因之一是強調動手做的產學合作愈來愈緊密。位於台南的南台科技大學就是一例。

2013年,德國率先宣示「工業4.0」時代來臨,生產全面自動與智慧化已非夢想,讓自動化人才成為未來最搶手的人才。身為全球四大液晶顯示面板廠之一,群創光電為了儘早準備人才,開始與南台科大合作。

大二申請學程 大四就實習

走進南台科大的自動化人才培育室,耳邊即傳來嘎嘎聲響,一套LED植入機和連接器植入機,立刻映入眼簾。一旁的四隻EPSON自動化機器手臂,不斷來回擺盪。這是群創光電三年前捐贈的設備,總共價值600萬。

「這些設備一進來,老師也不太會用,得先到業界學習才行,」南台科大工學院院長郭聰源摸著機器說道,未來等新的實驗室開張,將有更多機器進駐,讓師生享有最好的教學設備。

事實上,打從一開始談產學合作,群創光電就釋出最大誠意。

2012年,為因應觸控生產一條龍布局,群創積極連結學校,第一次便集結主管一行七人到南台科大拜訪,之後連董事長段行建也親自到校參觀,「原以為他只是來學校看一下,沒想到整整待了2小時,」校長戴謙驚嘆。

經由討論,雙方決議以「產業學院」的形式合作,初期以實習為主,之後是包含設備更新、課程,到全學年實習的一貫學程。

學生在大二申請學程,並規定班排名前30%才有資格,接著上課兩年,大四到群創實習一年,實習前還得經過面試。一關關嚴謹作業,就是為了確保品質。

戴謙強調,產業學院的成立有深層涵義,當全球產業結構轉變,產學必須要攜手因應,不再是企業到學校要人,而是要跟學校共同培訓人才。

課程內容也由企業與學校共同討論。群創主管們盤點全台所有機械相關科系課表,找到不足之處,針對機械系的機構設計、電機系的機電整合和資工系的影像處理領域等,群創自動化發展總處長王敏政從實務經驗,親手撰寫兩本訓練手冊,成為教材。

共同參與課程設計的南台科大機械工程系教授沈毓泰觀察,群創十分重視技術應用。以機械系為例,加重了機構設計和工程材料等內容,更務實。

不僅如此,群創更不定期派任部門主管和工程師到校分享業界案例,還講解機器人課程,讓學校能掌握第一手產業發展。

「我們希望把原本的新人訓練,往學校延伸,」群創中央人資管理總處經理張仁勇說,新人進到公司要先歷經一段學習期,現在這些都能在學校就完成,「讓雙方都受益!」

實習則是產業學院中的最後一階段,也是最大賣點,優渥薪水和福利,讓不少學生趨之若鶩。

實習結束 九成學生獲得留用

群創在2013年甄選26名實習生,實習津貼為2萬8000元,實習一結束,高達九成學生獲得留用,其中9名成為自動化部門副工程師,起薪3萬7000元。

特別的是,群創更大方讓學生享有留職停薪福利,無論是服兵役或讀研究所都適用,拿到碩士後回任,薪水還能提高至4萬。

目前就讀南台科大碩士班的陳彥賓和王郁涵,就是獲留用的群創員工。陳彥賓先前在自動化光學設計部實習,負責光學檢測工作,當時還設計出一款檢測功能,讓他很有成就感。

從小就對機構設計感興趣的王郁涵,則說自己像是達成夢想一般,「沒想到設計的機構能安裝在機台上,難以形容地開心,」她笑說。

電機系大四的洪瑞志,同樣難掩興奮。去年7月開始實習的他,從機台原理、電路配置到撰寫程式,樣樣都學,「扎實的學習生活,每天到公司都很開心,」他說:「這是看再多課本也學不到的!」

「這是客製化,自己要的人才自己訓練!」張仁勇以此形容產業學院的成果。

 

圖片來源:《遠見雜誌

本文轉載自合作媒體:《遠見雜誌》,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作者:

技職3.0

《技職3.0》為一個關注「技職教育」與「技能發展」議題的獨立媒體。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