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仁家/被遺忘的一角:農業教育(下)

 

我國農業目前面臨「農民平均年齡高達62歲,農業人力面臨斷層危機」及「小農經營型態缺乏規模效益」等問題,政府為了根本解決農業發展困境,提出「引進青年投入」的政策方向(國發會,2015)。但引進青年投入最好的方法就是,培養在地的青年並建構吸引年輕人返鄉從農的環境,畢竟「人不親土親」,期待透過在地青年投入農產業、產銷互助合作、品質與創意加值等策略,為當地農業發展注入新驅動力。

以宜蘭縣為例,宜蘭縣舊稱噶瑪蘭,為平埔族噶瑪蘭族生活之地,農業發展盛極一時,以水稻為最主要的農產品。宜蘭縣向來也以環保立縣,歷年來致力永續經營農業、無污染觀光產業有目共賭,加上2006年6月北宜高速公路通車之後,帶來大量的觀光人潮支撐其產業。有關農業生產及行銷、自然資源永續利用的人才需求,必定求才若渴,較為知名的三星蔥、上將梨、礁溪溫泉蔬菜、各式農場、植物園、森林遊樂區等蔬果養護與精緻農業,皆需要農業人才的投入。因此,質精量多的農業人才的重要性已不言可喻。

目前宜蘭縣內有26所公私立的國中,每年畢業人數約6,000人,而宜蘭縣內的技術型高中有5所,普通型高中有4所,招收五專的技專校院有3所。我們以104學年度宜蘭區高級中等學校(含部分五專)免試入學招生名額來分析,普通型高中招收1,845人,綜合型高中招收434人,技術型高中招收1,616人,其中,技術型高中以商業類招生651位最多,工業類則招生488位(如表3及表4所示)。

最令人訝異的是,宜蘭境內沒有一所設有農科的職校。職校的設立不是應該結合產業人力需求與地方特色嗎?為何在強調精緻農業的宜蘭縣,竟沒有任何一所農校?這與「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及其分校分部設立變更停辦辦法」第13條明文規定,學校設立應有助於學校未來發展、國家社會及地區需要,似乎有些悖離。


表3  104學年度宜蘭區高級中等學校(含部分五專)免試入學招生名額

104學年度宜蘭區高級中等學校(含部分五專)免試入學招生名額

 

表4   宜蘭縣技術型高中的招生類群與名額

宜蘭縣技術型高中的招生類群與名額

 

其次,根據2015年行政院農委會農糧署的統計,臺灣本島的20個縣市當中,以稻作種植(含水稻及陸稻)、收穫面積或產量的排名前10名,分別是雲林縣、彰化縣、台南市、台中市、嘉義縣、宜蘭縣、花蓮縣、臺東縣、屏東縣、高雄市等(行政院農委會農糧署,2015),這些縣市都設有相關科系的農校,唯獨第六名的宜蘭縣沒有設立,實在令人匪夷所思,如表5所示。連稻作產量相當稀少的臺北市與新北市,都還有松山工農與淡水商工培育農業相關人力。


表5 臺灣稻作種植面積縣市排名前10名與相對應地區的農校

臺灣稻作種植面積縣市排名前10名與相對應地區的農校

資料來源: 整理自行政院農委會農糧署(2015)、教育部(2015)。

 

宜蘭縣政府一向強調要以農立縣,農地農用,找回農人的尊嚴與傳承,希望下一代的年輕人能繼續將農地發揚光大。但這樣的願景,在老一輩的農夫逐漸凋零,加上年輕一代的接棒人不願回鄉繼續當農人,似乎顯得有些遙不可及。在當前少子女化、學校生源大量減少、許多學校面臨創新轉型之際,或許培育在地農業人才才是一個釜底抽薪的好辦法。

依據2014年1月10日教育部公布的「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及其分校分部設立變更停辦辦法」第10條,明訂農業類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應另有五公頃以上的實習農場用地之外,其他相關標準均依規定辦理。農業群類科計有農場經營科、畜產保健科、森林科、園藝科、造園科、野生動物保育科等,這些設科都十分符合宜蘭境內的各類生態與環境需求。如果宜蘭縣政府能把境內學校缺額嚴重或閒置空間的校舍增設或調整為農業類科,有效培育農業人才,相信對宜蘭以農立縣,發展農業觀光與有機農改等大有助益,也是為宜蘭立下百年扎根的里程碑。

 

圖片來源:David Clow@flickr

 

作者:

技職3.0

《技職3.0》為一個關注「技職教育」與「技能發展」議題的獨立媒體。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