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月刊》專訪/黃偉翔:用媒體力量改變技職環境

本文轉載自《科學月刊》571期專訪:「黃偉翔:用媒體力量改變技職環境

作者:陳其暐/嘗試在混亂的時代當一名稱職的觀察者,關注新媒體的同時,仍然熱愛雜誌與紙本。

〈裁併箭在弦上!立委直指招策會黑機關〉、〈《兵役法》修正三讀!技職國手只須當12天補充兵〉、〈破碎後的完整廚心 西餐烹飪銅牌簡勝男〉,一進入《技職3.0》網站,便看見一篇篇與技職切身相關的重要議題或人物故事,這些報導,從採訪、撰稿、上文,都由黃偉翔一手包辦。

《技職3.0》是黃偉翔所創辦的非營利組織,成立兩年多以來,已累積上百篇的報導成果,從人物專訪、技能競賽,到法規擬定、政策實行,每一篇都圍繞著「技職」主題。他所撰寫的文字,不只在社群媒體上獲得廣大的迴響,甚至因而改變了政策的走向。

一年前,他以一則《為國爭光 社會卻容不下他》為題的報導,專訪一名曾參與國際技能競賽的臺灣國手陳逸家。他擁有世界級的電器裝配技術,卻在進入臺科大後因為學科能力不足而自請退學,在社會上也找不到可供發揮的場域。

後來,有立委拿著這則報導到立法院質詢,因而孕育出了《技優領航計畫》——在教育部的補助下,技優生能夠透過技優管道進入明星科大,並開設針對技優生的專班、學習輔導、技術精進與就業銜接的照顧,改變技優生長期以來的困境。上個會期更有驚無險通過《兵役法》修正三讀,讓技職國手能比照體育國手當12天補充兵,是自1970年來兵役配套上的大突破,這些改變都來自於他的報導。「報導真的能夠影響政策實行。」黃偉翔深切地說。

黃偉翔過去歷經新北高工機械科,臺灣科技大學機械工程系,並進入臺灣大學機械所就讀。原本黃偉翔也和同學一樣以工程師作為生涯目標之一,人生卻因為媒體而大幅轉向。黃偉翔於臺科大期間,同時在南陽街的升科大補習班擔任導師。幫助技職生考試升學的當下,他的內心卻開始有了困惑與矛盾:「為何有這麼多技職生在拼升學?」這樣的迷惑,開始在他的內心裡埋下了種子。

進入臺大後,受到臺大校風的影響,他帶著問題意識和以前的求學經歷、自己面對的社會觀感、在補習班的所見所聞,促使黃偉翔思考透過媒體改變技職的可能性。黃偉翔開始在臺大新聞所、師大工教所等學校修課,嘗試用不同的觀點來觀察社會:「我先從最基礎的採訪寫作、新聞編輯開始修起,累積自己處理報導的能力,想說自己開始寫,然後放在一個網站。」因為擁有理工背景,架網站對他來說並不是難事,甚至可以利用程式語言做到互動化、視覺化。

《技職3.0》黃偉翔接受科學月刊專訪。(圖/科學月刊提供)

一開始,他撰寫了許多技職生的專訪,後來發現,報導還是要跟政策、制度、體制對話,才會更具有穿透力,發揮更多效益。所以他從報導人物,慢慢轉變為報導政策。黃偉翔在不斷的實戰之中,逐漸磨練出自己觀察與報導的實力,深入了解一個政策形成的過程中,有哪些方式可能會影響政策走向,包括政黨之間的攻防、來自民間利益團體的力量、關鍵人物的影響力,從宏觀的角度分析事情的本質後,進而獲得更精準的報導。

當《技職3.0》具有報導影響力之後,開始有利益團體會對報導有一些意見:「有時候報導一寫出來,電話就會一直響,說偉翔你怎麼可以這樣寫,甚至有一些人會打來罵你。因為當一個報導可能會改變政策時,就會影響一大群人的利益,無論是升學的遊戲規則,或是經費的分配。」有些主管機關因為受到壓力,會向黃偉翔要求把文章下架,但他會頂住這些施壓,表達除非是數據或事實上的錯誤,否則不會對文章有任何的更動:「自己要有個界線,要頂得住壓力,《技職3.0》沒有廣告主,我就對報導負責就好,所以相對會比較獨立。」另外,黃偉翔認為,要維持記者與媒體獨立性,拿捏距離的方法之一,就是基於專業去討論,並藉由自身的判斷就事論事。

《技職3.0》經營以來,經費都來於黃偉翔的兼職家教、演講收入、媒體專欄稿費與募款。過去他曾經因為一則重要議題而從臺北南下高雄採訪,因為經費有限,他為了省下住宿費,特地搭夜班車,到了高雄剛好早上,隨即開始採訪行程。但他說:「經費不會是最主要的問題,更缺乏的是處理報導的專業學術和實戰經驗。」要判斷一個議題是否修法,可能要考量民間團體的各自立場、教育部對於議題的決定權等,這些都仰賴長期經驗的累積。

其實,在媒體之路上,他也曾在內心拉拔過,因為他的臺科大或是碩士班同學,在本土或外國企業裡都有不錯的待遇:「今天在臺灣做媒體,不管要去報社、刊物,或者新興媒體,都不是一條容易走的路,包括經濟負擔、各種壓力,報導真的有這麼好跑嗎?」最後他決定持續走這條路,還是因為自己的初衷——為了技職環境下的孩子們:「在技職教育上,如果孩子都有機會發掘自己想要的事物,並且敢勇於去學習。他們就能在尋找自我的過程中練習基礎,建立自信心,養成人格特質跟態度,進而成為未來就業的人才。」

從國家的觀點,學技術可以引導孩子們的人格特質,譬如學木工的人去幫忙社區蓋東西,幫弱勢的人做傢俱,這是對社會的關懷,對個人性格的陶冶,最終提升整個社會的福祉跟競爭力後,又回過頭來去幫助更多人去帶動個人志向,不斷循環:「當你用這樣的觀點來看待的時候,就不會只是把孩子們當做來填補缺工的勞動力,把人工具化。他們每個人都是一個生涯,你用不同的價值觀去看待,就會做出不同的報導。」黃偉翔認為,技職教育不是臺灣經濟跟產業發展的附庸,或是配合經濟發展的工具或體系,而應該以人性陶冶為目標,使技職教育具有主體性。

未來黃偉翔還會如何擴大《技職3.0》的影響力?他希望能夠在社群媒體上開設直播節目,推廣軟性的人物故事、業界人物與技職生的對談,甚至是討論重要的技職政策,透過白話的方式解釋專業術語,同時能夠和觀眾直接互動,拉近政策與民眾之間的距離。

深受臺大新聞所教授林照真的影響,他體會到媒體如何形塑社會、建構價值觀。直到現在,他仍然維持著每天看報紙的習慣,遵循著林照真等人所傳達的理想,以及作為一個記者、媒體的道德。他堅信著,一則報導或一支筆,真的可以替社會弱勢或是社會缺角處發聲:「讓沒有被燈照到的地方,比較暗的地方,有光影,有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