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偉翔/技職地基已掏空,整天推蓋帝寶政策有何用?

原文刊載在udn《鳴人堂》網站,標題為「技職地基已掏空,整天推蓋帝寶政策有何用?

 

文/黃偉翔

一棟大樓要轟立百年,重點在地基打得深不深、穩不穩,舉台北101大樓為例,當初光地基工程就進行了15個月,透過筏式基礎工法、防震球等工法,讓101不怕風吹雨打和地震的影響得以轟立至今,同樣道理,台灣若為技職體制長期發展著想,那麼政策地基就得紮得穩,這遠比蓋帝寶、放煙火等政策重要的多!(延伸閱讀:18歲先就業?蔡英文先搞好人才培育的基礎工程吧!

要說最近技職圈有什麼大事?必當是教育部打算刪去乙級技術士證的技優甄審報名資格,雖最終該提案因各方施壓、反對聲浪大,而暫不調整,但在我看來,若說這件事是技職前3大重要議題,很難再想出前兩名。

在我過去的報導數據曾指出,104學年度技優甄審報名人數共18533人,其中有16935人是透過乙證報名,而當中超過6成人是拿透過電腦軟體應用、電腦硬體裝修、印前製程這3張乙證報名,又有超過6成人透過這三張乙證錄取。

但技職生盲目考乙證為升學,而非為累積就業職能現象,「還不是最嚴重的事!」

由於考取乙級技術士證提供給技職生甄試報名資格,而產生了學校、學生盲目考取乙證,但非為累積就業職能的現象。只是這「還不是最嚴重的事!」 圖/聯合報系資料庫

 

職校教學不正常化,再多補助計畫恐無效益

昨日立委徐榛蔚質詢教育部長潘文忠時,引用我報導的表格痛批,「許多偏鄉職校學生學科較弱,都要透過乙證才有錄取科技大學機會,砍掉等於阻斷偏鄉孩子的升學發展。」徐榛蔚反應的其實也是大多學科弱勢職校的聲音,而另外還有些人會覺得,面對自我放棄、不願學習的職校生,須透過考乙證、升學等誘因,引導他們投入技術學習。

那麼教育部為何要刪?除了意識到取巧用乙證升學的歪風,教育部也希望能借此改變部分職校教師「上課都在教乙證,而沒完整落實課綱內容」的現象。不論教育現場的出發點是為了引導學生、經費補助、評鑑、拼升學榜單,以考證為導向的教學方式,都不利於未來新課綱中職校技能領域課程的落實。

坦白說,過程只學技術而不重視課綱基本素養學科,不如去參加職業訓練,訓練週期更短、內容更扎實。

不過從乙證甄審的例子來說,我認為最嚴重的問題在於,不管是目前技職再造N期、深耕計畫、均優質化、產業學院…等,這一個個技職校院的強化計畫,都可能因為職校最核心的「教與學不正常化」,難以發揮真正效益。技優甄審乙證僅是不正常化其中一個因素。

雖能理解目前透過乙證升學、引導技術學習的重要性,但若教育部不提出完整配套通盤解決,放任這生態持續下去,不論未來多少補助計畫投入,很可能僅是原地打轉,各方都短視地為了自身利益而非競爭力。

教育部之所以刪除乙證甄審資格,除了意識到取巧用乙證升學的歪風,也希望借此改變部分職校教師「上課都在教乙證,而沒完整落實課綱內容」的現象。 圖/聯合報系資料庫

 

技優生困境,應從源頭處理

不只如此,在我過去專欄〈被放生的萬名技優生何處去?〉中提到,多年來,許多技術優良學生透過非筆試升學管道進入科技大學,幾乎混不下去休退學,不然就是被迫轉系到好畢業的系所,雖然教育部後來祭出「技優領航計畫」來補強,但也只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對於「製造技優生的源頭」並未徹底解決,技優甄審乙證就是最大來源之一。

日前我到花東地區職校演講,教師們紛紛表示透過乙證拼上科大的孩子,課業經常遇到困難,讀不到幾年就休退學或轉系,但由於學生已經從職校畢業,就不知道學生出路;而在高教端,休退學的孩子,科大也沒有系統性的追蹤後續發展。

一群被送到政策太極區的技優生,以為是翻身途徑,結果只是虛晃光陰走一回。

 

利益鏈結,難以斬斷

我不願多加針對「職校相關補助指標跟乙證關係」評論,但就以取得證書過程,有時還包含培訓、補習、購置用具等,開辦一張證可帶來龐大商機與利益結構,部分學生在取得證書前,就已花了不少費用。

曾有乙證命題委員對我說,主因在於命題多年來鮮少配合實務所需修改,甚至部分擔任命題委員為了利益,操控命題內容,「只為了讓自己編的教科書好賣」。

多方來源也指出,廠商與學校接洽,私底下不是沒有「分贓」,所以學生考證成功比率高,只是因為多花了許多錢罷了!意圖不軌的校方、乙證補習班、補助、升學榜單環環相扣,整體利益鏈結,如何斬斷?背後一個又一個的山頭,恐不是教育部單一部會能夠對抗的。

但對於證、照內涵如何與就業所需連結,是勞動部的職責,更是問題核心,所以教育部在資格取用上的誘因結構設計,應更謹慎思考。

開辦一張證可帶來龐大商機與利益結構,部分學生在取得證照前,就已花了不少費用。 圖/聯合報系資料庫

 

核心問題不解決,技職難翻身

回到技職教育的初衷,教育工作者們應自問,「這過程真能夠增加孩子們職場競爭力?」課程、考證如何對應到職能、落實新課綱、教學正常化並真正務實致用,才是最大重點。

無奈,這些真正須改變的核心問題,總被許多放煙火政策所遮掩。18歲先就業政策雖然值得稱讚,終究非為解決核心問題,可是這樣的煙火政策,政府資源反而高度投入。

就以我在〈教育部長,請還給技職生學習自主權〉一文中強調的,技專測驗中心總考科至少超過50個,還被賦予開發實作考題任務,相比於指考及學測不到10個紙筆考科,技專試題開發成本絕對遠高出許多。

然而在要求更多資源投入,卻因為少子化、考招單位收入減少,仍不見政府願意出資協助,反而寧願花上72億於「18歲先就業」這樣宣示性的政策上,其中27億甚至是上次教育部法定提升的0.5%預算(約180億)而來,多少技職圈呼喊教育資源分配不均,何時實質改善過?

若我們真為台灣未來著想,就別短視眼前的升學、乙證引導學習、補助、教學不正常化等問題不願彼此對話,應用更大的格局看待制度變革,思考技職真正的長遠發展;教育部也應頂住壓力並提出完整配套,讓職校乙證生態更健康、教學盡量正常化,相關計畫與政策得以落實。

唯有解決這核心問題,我們的孩子「選技職、好好讀,才會真的有前途!」

回到技職教育的初衷,課程、考證如何對應到職能、落實新課綱、教學正常化並真正務實致用,才是最大重點。 圖/聯合報系資料庫

作者:

技職3.0

《技職3.0》為一個關注「技職教育」與「技能發展」議題的獨立媒體。

在〈黃偉翔/技職地基已掏空,整天推蓋帝寶政策有何用?〉中有 2 則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