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賽提名規則爭議 更應檢討臺灣技能選手培育環境

 

文/黃偉翔

日前我報導了一則「技能競賽擬更改規則 未來選手不得跨區提名」,爆出勞動力發展署擬的新草案,全國技能競賽提名規則將更改,未來擁有學籍學生不得藉由其他單位代提名。此報導引發許多技職與職業訓練圈內人士撻伐,認為不應為了齊頭式平等而縮限技能選手參與機會,而勞發署科長魏世鑫的「為了讓競賽更公平」解釋,似乎完全無法說服大眾。

一個提名規則修改有這麼嚴重嗎?或許必須先花點篇幅介紹一下「技能競賽」,大家就可理解其爭議點。

 

技能競賽精神:鼓勵更多人參與技術交流

技能競賽有他獨特的起源。大約距今69年前,西班牙需要大量技術人員。當時西班牙青年組織(Spanish Youth Organization)主席Mr José Antonio ElolaOlaso有個想法,他認為,應該說服所有家長、老師、雇主,甚至是學生們「一個有效的職業訓練制度將影響著西班牙的未來。」

為了進一步驗證此想法,Olaso找來了當時數名不同領域的人士進一步發想。最終,他們想出了一個方法,「透過技能競賽呈現技藝精神,除了年輕人的競爭心態將被喚醒,社會大眾更會討論比賽過程與結果,遊客們也能看到各行各業的技術。」

history of worldskills

隨著年輕的德國和瑞士工人的參與競賽,西班牙組織結識了雙系統,在這兩個國家成功運行的職業訓練模式。(圖/WorldSkills官網

 

從結果來說,這樣的「異想天開」被證明是一個巨大的成功,逐漸激起了人們對技術的重視。而此競賽,演變成現今有職業訓練界奧林匹克稱號的「國際技能競賽(WorldSkills Competitions)」。此競賽每兩年舉辦一次,目前會員國有72個國家,競賽職類共50種,是所有技能選手的最高競賽殿堂!

所以,國際技能競賽最終目標,「是透過競賽過程培養社會職業榮譽感,促進社會大眾重視技術訓練,與提升專業技術人員社會地位,鼓勵更多人參與技術交流。」國際技能競賽副會長林三貴曾對我說,透過競賽來激發輕人對學習技能的興趣,進而展開探索及學習,藉由競賽來肯定自我。

history of worldskills

來自台灣的林三貴(左二),目前擔任國際技能競賽組織(WorldSkills International)副會長。(圖/WorldSkills官網

 

那麼,我們如何選出代表台灣參加國際技能競賽的各職種選手呢?答案就是,國內舉辦的「全國技能競賽」。

全國技能競賽分區賽分為北、中、南區,各區前5名可進入全國決賽,決賽前三名可獲頒金銀銅牌獎,每年辦理一次,年齡限制為21歲,團體競賽職類則是24歲;而國際技能競賽再從決賽「總積分」前三名者進入「國手選拔賽」,再透過選拔賽選出一名正式國手,每兩年選一次,選拔該年稱為「國手年」。(避免混淆,此處教育部辦理的技藝競賽先不提)

技能競賽國手選拔賽規則細節

所有過去全國技能競賽前三名者,如果想爭奪國手選拔機會,可以在國手年跳過分區賽,直接參與全國決賽,但這些人並不列入該年的金銀銅牌名次,而最終全體選手的總積分前三名可進入國手選拔賽,再從中選出該屆國際技能競賽台灣代表國手。(圖/王尹伶設計)

 

全國技能競賽的客觀條件限制

在台灣,參加技能競賽選手大多來自高職(十二年國教後的技術型高中)學生,但由於台灣技職教育資源分布不均衡且普遍不足,導致每間高職強弱項不同,參與技術訓練的熱衷度也不同,學校間師資設備等資源狀況也不同。

在這樣客觀條件限制下,想參加技能競賽的師生,通常會試著與政府的職訓中心或私人企業合作,一起訓練選手,模式通常是職訓中心負責訓練,或職訓中心負責出訓練經費,也有職訓中心純粹掛名,而各區職訓中心強弱項、師資設備也不同,文化也不同……

在學校端,通常會希望與訓練該職類較優秀的職訓中心合作,而部分職訓中心也希望與特定職類較頂尖的學校合作,或說希望把經費投入在更值得投入的選手身上。

因為上述學校與職訓間資源不均衡的客觀條件限制,合作模式,跨區合作情形就顯得常見,甚至多年培養了某種情感。

 

為何修改提名規則會引發撻伐?

分區賽分為北、中、南三區,各區每間學校、職訓單位、企業等具有提名資格的法人單位,都最多只能提名3人(組)參賽。按照常理說,每間學校的選手都應該在各自區域競賽,但由於每間學校各科資源、參與熱衷度極度不同,導致許多「不得已現象」。

假設A學校對某職類競賽參與熱衷度很低,平時都沒在訓練,3個(組)名額可能還嫌太多,而B學校對技能訓練很熱衷,甚至一次就訓練超過3名(組)選手,多則雙位數,所以可能發生同一職類,B校排名第4的選手,有能力勝過A校排名第1的選手。如果A、B校分區,那也罷,但若不同分區呢?

對於B校,通常會希望所有選手都能參賽,爭取晉級決賽機會,除了原分區的3個(組)提名,也會透過別區職訓單位或企業代為提名,所以會有一個情況發生,明明B校在中區,結果北區與南區都有該校選手出沒,甚至更極端狀況是,北、中、南區分區賽前5名都由同校包辦,全國決賽時就是另場「校內生死鬥」。

所以派選手跨區參賽,會擠壓到該區原本競賽生態。

另外,由於各校與合作單位的過去合作歷史皆不同,導致某些學校與職訓單位已是固定聯手狀況,資源較多,而某些弱勢學校難以找到合作單位,資源較少。

很混亂吧!更不用說競賽結果能當作學生升學加分的影響,每間學校目標不同,有的只要讓學生透過競賽升學保送,有的希望學生能從國手選拔賽中勝出。

臺北科大阮培皓專注於訓練時的神情技能競賽

第43屆國際技能競賽冷凍空調職類金牌阮陪浩。(圖/黃偉翔攝影)

 

對於這樣的狀況,雖然偶有學校抗議競賽不公平,但過去總是維持著這種「詭異平衡」,而大多競賽圈人士認為,目前的跨區提名狀況,能夠促使更多同校技術強勢的選手參賽;進一步想,若某分區某職類很冷門,參賽人數很少,若不能跨區參賽,通常會因為人數過少,無法舉辦競賽,珠寶金銀細工職類就是個例子。

為了導正以往競賽跨區混亂狀況,技能強勢學校擠壓別區的競賽生態,日前勞發署擬了新的競賽草案,未來只要具有學生身分,不得透過其他單位代為提名,意思就是,「學校選手不得跨區參賽」。

以目前提名狀況的「詭異平衡」,修改提名規則當然引發多數人的撻伐!以獨立媒體《技職教育3.0》讀者反應來看,大多數圈內人認為,「這次修改沒有太大好處,不應為了齊頭式平等而縮限技能選手參與機會,只是扼殺更多技術優秀的選手」。

國際技能競賽 進場 鼓舞 歡呼

第43屆國際技能競賽台灣代表團,在巴西聖保羅競賽會場進場畫面。(圖/林三貴攝影)

 

到底有沒有修改提名規則的必要?

我個人認為,有修改的必要,但在政府未能解決上述問題前,非常不適合。

我們更應該檢討的,是台灣整體技職與職業訓練的選手培育制度、資源分配、跨部會合作狀況,甚至國手競賽歸國的後續培育環境都需要全面檢討,而並非單就分區賽名額、是否跨區來爭論,因為這件事的本質是「各校與職訓單位的資源不均等所致」。

技能競賽應該回歸本質,就是鼓勵更多人參與,而不是某校獨大;應該是透過競賽,讓整體參與技術的狀況提升,而非「拔尖」。

第43屆國際技能競賽 汽車技術 曾品浩 銅牌

第43屆國際技能競賽汽車技術職類銅牌曾品浩。(圖/林謙育攝影)

 

以台灣在國際技能競賽狀況,本屆5金、7銀、5銅、19優勝,總得獎數世界排名第三,雖然帳面成績很好,坦白說,台灣僅是前端一小群人在練;在他國,雖然不一定有技藝超群的好成績,但國家人民投入技術熱衷度,尊敬的氛圍狀況,相對於台灣卻是平均、整體上的好。

這才是競賽最終目標,也是台灣技職與職業訓練圈共同努力的目標。

國際技能競賽 回國團照

第43屆全國技能競賽台灣代表團賽後歸國。(圖/技職教育3.0)

 

原文刊載於獨立評論@天下,經原作者授權刊登,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作者:

技職3.0

《技職3.0》為一個關注「技職教育」與「技能發展」議題的獨立媒體。

在〈競賽提名規則爭議 更應檢討臺灣技能選手培育環境〉中有 3 則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