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技術與學術不能兼具?專訪金手獎、書卷獎常客張人傑

文/黃偉翔

不知從何開始,「不是技術好就是學術好」,已成為社會大眾對學生的既定分類,再加上現今技職生多以升學為主要目標,「技職學術化」是為人詬病的台灣技職教育現象,但身為技職生就真的不必學習書本知識嗎?又或者學術化後就勢必得放棄技術學習?答案或許就在眼前這位走進台科大校內餐廳的張人傑。

張人傑畢業於大安高工建築科,並進入台科大就讀,一路都是技職校院的第一志願。然而,追求學術棄技術的現象並未在他身上發生。

張人傑在大安高工時期,成績都是前三名,卻從沒去補過習,並在高三參加技藝競賽時,一舉拿下最高獎項的金手獎。

他是怎麼做到的?

「或許最大因素是沒有補習!」張人傑說,自己讀書效率不錯,比整天蹲補習班的同儕,多出許多時間可以嘗試讀書以外的事。

他說,在高二那年看見了技藝競賽的測量職種比賽,加上父母支持,所以選擇挑戰它。後來順利通過校內初選,成為校代表選手。

就讀大安高工時期的張人傑,正在練習測量技術。(圖/張人傑提供)

練習時,張人傑通常會在馬路上架設三腳架,雙眼僅盯一台類似望遠鏡的儀器,目的是為了測量兩地之間的垂直高度差與水平距離差,精度能到毫米等級。張人傑說,透過這台精密儀器測量到的角度與距離,就能進一步運用數學與力學原理算出各種應用,所以「技術與學術是相輔相成的」。

張人傑舉例,平時路上的車禍現場,警察會測量煞車痕跡長度與相關資訊,然後才能進一步推算出衝撞瞬間的瞬時速度、車的行徑方向與彼此的相對角度等。

測量職種比賽進行為兩人一組,但彼此成績分開計算,可說是一種競爭合作關係。張人傑坦言,能脫穎而出,除了自身技術與夥伴配合外,不同學校提供的設備也是決定因素之一。

因為測量儀器,少則幾十萬,動則上百萬,所以選手設備全憑學校提供。張人傑說,在比賽現場,不同學校因經費與投入程度不一,學校提供的「設備等級」也會不同,幸好大安高工提供的設備規格好過於其他學校,才能在比賽中不輸在起跑點。

量測比賽內容,會事先指定兩個地點,讓選手在有限的時間內,透過量測儀器測出角度與距離,並進一步計算其他進階數據。

由於獲得金手獎,同學仍在準備升學考試期間,張人傑早已獲得保送國立台北科技大學的資格。他說,當時同學非常羨慕,因為不必考試就可以確定錄取前幾志願科大。

但由於張人傑心中第一志願是台科大的營建工程系,所以放棄保送北科大的資格。他說,以自己平時學業表現,不論透過推甄或統測成績的分發,都有很大的機會錄取台科大。張人傑補充,比起嚴謹的北科大,更喜歡自由校風的台科大,希望上大學能不受太多拘束,多嘗試不一樣的事物。

難得的是,在備戰技藝競賽過程中,張人傑從未荒廢課業,反而透過平時努力,成績仍保持在班上前三名,才有更多的升學選擇。他說:「認識許多選手,只要一投入技藝競賽,就把課業荒廢掉,認為只要技術練好,就可以不必花太多心思在課業上,這是不正確的觀念。」

張人傑感嘆,因為比完賽已經接近統測,還好訓練過程有兼顧課業,否則統測難以表現的好。他強調,「這也是選手只能顧技術而在統測表現不好的原因之一。」

除了高職時期是班上前三名常客,張人傑進入台科大後更拿過書卷獎。

張人傑分享同時兼顧課業與技術的訣竅。他說,主要都歸功於高一高二打下的基礎,才能在參加技藝競賽過程中,保持課業上的競爭力。他指出,當初技藝競賽的隊友,只能靠保送升學,因為他在訓練過程中完全不顧課業,同學看在眼裡是羨慕,他看在眼裡卻是可惜。

在抗震盃國際邀請賽中,選手們必須搭建出不易受震倒塌的模型。(圖/張人傑提供)

 

張人傑在台科大就讀期間,除了拿書卷獎,也拿到2012抗震盃國際邀請賽佳作與最具冠軍相雙獎,並進入工程公司實習。他對此感嘆,台科大在實務面教的不夠多,大學期間技術面成長不多。面對國際比賽與實習,技術都是靠高職時期所打下的基礎。

但張人傑又無奈地說,若非有台科大學歷,否則也難以獲得工程公司實習機會。

面對社會傳統價值觀,高職生更應該隨時準備好自己。雖然透過技藝競賽或技能競賽能較易錄取前幾志願科大,但若因此而放棄學業拚技術,升上科大後的適應程度卻又是另一個難題。面對未來產業變革,智慧化生產,或許僅是專注在技能上已遠遠不夠,像張人傑這樣同時結合學術與技術,才能讓人文與技藝精神相結合,產生出新的技職人才樣貌。

【技藝專題】 建築匠人,技藝傳承,專訪全國建築舖面銀牌官群峯

 

文/ 吳孟庭

圖/ 官群峯提供

「技藝擁有者,就是匠人。」官群峯說。他是第39屆全國技能競賽建築舖面銀牌得主,目前從事建築業的他,侃侃而談表示,競賽主要目的應不以名利為目標,而是視自己為傳承技藝的匠人,將技藝傳遞下去。

建築舖面在技藝競賽中屬於「建築花式藝術」,因此時常與他人切磋,才能使技術進步。然而,要使技藝與時代共進的方式,有三個 : 模仿、創新、發明。他表示,先透過模仿,進一步創新發明,才能使傳統技藝與時代相連。

受到父親從事水泥工作的影響,成為官群峯踏上建築科系的原因之一,但另個原因,則是一部日劇。

官群峯表示,國中時受到描述建築師一職的日劇,讓他心中的建築夢萌芽。憑著自修,在國中時完成了人生第一個手作建築模型,更在高中選擇建築科,成為第39屆全國技能競賽建築舖面選手,首次參賽即奪下銀牌,也成為佳話。

官群峯,對於建築有深深的迷戀。

「這是一件藝術品。」語氣溫柔的他,道出這項技藝的不凡之處。建築舖面列於建築競賽,結合空間學、色彩學,以及技術能力。主要將磁磚依照圖形、圖案做切割,並且將其完整舖貼於牆壁上。聽起來雖然簡單,但執行上卻處處下功夫。

建築舖面競賽可分五階段,依序為 : 放樣、切割、舖貼、填縫,以及刷洗。

放樣,將設計稿以1:1方式放大至磁磚上,此階段需要純熟的製圖技巧,才能將設計稿完整呈現於磁磚上,否則會「差之毫釐,失之千里」。

切割,運用機器將磁磚上的設計圖切割下來。在這過程中需留意磁磚切割的完整度與人身安全,官群峯表示,自己曾在比賽前,因處理不甚將手指的肉割下來,在比賽中只得忍著傷痛與血水,咬牙撐至最後一刻,完成作品。

在放樣與切割後,進行「舖貼」。將切割完成的磁磚黏貼在舖平的水泥牆面上,在此要特別注意磁磚的水平與垂直呈現,越是平整、作品越是精緻。由此能得知,建築舖面所需的細心靈活。

將磁磚舖上牆壁後,則進行「填縫」。將磁磚間的縫細填滿,使其光滑。

最後是「刷洗」,官群峯表示,此步驟最容易讓人忽略。刷洗重點在於將已舖好磁磚的牆面進行拋光、打蠟,使作品完整呈現設計圖案,吸引評審目光。

建築 技藝 銀牌

此為第39屆全國技藝競賽官群峯的作品。建築舖面比賽不僅是磁磚切割、舖貼,更包含立體設計、空間概念領域。(圖/官群峯提供)

 

官群峯回想當年訓練表示,這是一場體力與技能的試煉。

由於建築舖面的競賽時間長達3-4天,又屬腦力、勞動性質的比賽,因此體力要求相當大。「早上六點半起床晨跑。」官群峯說道,在賽前一個月進行特訓,並接受職訓局訓練師陳春木指導。他表示,高中時期的「金牌教練」林清順與學長,也給予相當多協助,除了技能,更分享許多資源與個人經驗,幫助選手克服緊張、得失心的障礙。

建築舖面全國競賽共四天,每天約7-8小時不等。在競賽前會提供練習題目讓選手進行練習,但比賽當天,題目約有7成更改,因此選手的靈活性相當重要。除了靈機應變能力,官群峯指出,各執行步驟的時間分配也很關鍵,「先求有、再求好,好再求精。」他認為在分配的時間內完成各步驟,再進一步要求精細,是經歷多次比賽後的心得,也是比賽的制勝點。

第一次參加全國技能競賽就獲得銀牌的官群峯,雖然拿到保送科大的入場券,但卻沒因此荒廢課業,反而更努力學習建築科系相關學科,提升與大學課程的銜接。大學畢業後即進入建築公司工作,名副其實的「學以致用」。回首經歷,他強調,技藝在身,是一輩子的責任,必須不斷地將技藝延續下去。

 

 

【技藝專題】「我,想成為棒球選手!」專訪交大校隊捕手蕭宇傑

 

文/吳孟庭

圖/吳孟庭

美國小說家Louisa May Alcott曾說 :「我們都有能力追求美好人生、編織自己的夢想─只要我們持續相信。」如果夢想從小就開始萌芽,我們是否願意追求它?如同接下來要介紹的故事主人一樣, 勇敢踏上結果不明確的夢想道路?

「我想當職業棒球選手。」蕭宇傑語氣堅定的說。蕭宇傑就讀交通大學外文系,當初以「大專運動績優生」(又稱體資生)多元入學管道進入學校就讀。蕭宇傑表示,自己運氣很好,求學路上都有棒球相伴,覺得感激,雖然還沒有完成職業球員的夢想,但一直朝這個方向邁進。

「從國小的時候就夢想當職棒選手了。」蕭宇傑說。

蕭宇傑受到曾是慢壘球隊的父親影響,從小就耳濡目染。不僅與爸爸討論台灣職棒發展,也參加過兄弟象棒球隊(現已改名為中信兄弟棒球隊)每週所舉辦給小朋友的棒球訓練營,蕭宇傑的棒球底子在此時期開始深耕。

「因為太喜歡打棒球,所以國小二年級時,要求轉學到另一所有棒球校隊的小學唸書。」語氣帶點調皮感的蕭宇傑微笑說著。升高中時曾猶豫是否要走上體育選手的道路, 但在考慮未來就業現實下,而選擇繼續升學,並在大學校隊裡擔任捕手。

捕手強調的訓練都較過去紮實,因為棒球比賽時間較長,捕手最注重下盤肌耐力的表現,所以球隊對於捕手的訓練也會特別注意。「再來重要的是與投手間的配球默契。」蕭宇傑表示,整場比賽當中,捕手的角色就如同比賽中的教練,要夠沉穩,才能隨時冷靜地分析賽況,適時在比賽中輔助投手的節奏,引導賽事發展。

「曾經想要放棄!」蕭宇傑說道,因為球隊要求再加上父親嚴厲指導,曾讓他萌生放棄的念頭。但在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將動作改正,他終究撐了過來,回想起那段訓練的過程,蕭宇傑表示自己也覺得不可思議。

棒球 校隊 交大 捕手

從小懷有棒球夢的蕭宇傑,期望未來工作與棒球都能兼顧。 ( 圖 / 吳孟庭 )

 

雖然練球時間長,而導致參與系上活動的機會變少,但蕭宇傑認為,自己仍滿意以體資管道進入大學就讀。「目前希望盡所能將球技發揮、幫助球隊,未來還是會朝著棒球有關的路走。也許是加入企業球隊、或是擔任棒球相關的翻譯工作。說不定還有機會接觸職棒環境。」

「想做就一直努力前進,雖然選擇的路不同,但最終達到目的相同就好。」蕭宇傑緩緩說道,就如同Louisa May Alcott所言- 只要持續相信,就能有成真的可能。

 

台科首創雙師制,培養國際專業人才

 

文 / 吳孟庭

圖 / 吳孟庭

國立台灣科技大學(以下簡稱台科大)102學年度設立了「應用科技學士學程」(以下簡稱應科學程),因應大部份技優生升上大學後,受制度限制而中止了技術的精進,因此設立此一學程,讓有意繼續增進技能的學生報名。應科學程主任李維楨表示,為了延續技優生的能力養成,除了原有的專業技術上的培訓外,還特別強調外語能力及工作態度的培養,而非只有給予技優生「半套」的教學。

透過技優管道進入台科大的學生,最快在大三時,可依照自身興趣與技術表現,透過校內推選方式進入應科學程,並在修滿學程後,可獲得應用科技學士學位。李維楨特別強調,每年招生人數約10人左右,凡有技能專長的技優生也都在招收範圍內。

但並非所有學生程度都相當,身為大四應科學程機械製造組的張智翔就表示,技術能力為主的技優生,與一般生相比,學科程度落差更為明顯。「過去技優的朋友,上了大學後因為程度落差,有九成都會放棄繼續升學、或是轉到其他科系,以求順利畢業。」張智翔語帶惋惜說道。

針對學生能力不同產生的落差,李維楨強調,學校在寒、暑假都有開設先修班供學生選擇,並且大一、大二學生可以針對自身程度、選擇不同科系所開設的同名稱課程進行修習。李維楨進一步表示,還有小班制的英文教學以及伴讀輔導供學生選擇,以彌補程度上的落差。對此,張智翔表示,應科學程的設立帶給技優生更多發展的空間,並且在學科能力的輔導中增加更多自信。

對於輔導課程,學生也特別有感觸。張智翔就特別指出,英文先修課程,並非單純彌補技優生與一般生程度上的落差,設立目的在於提升技優生語文能力,並且透過小班制,在老師的帶領下可以增加技優生升上大學後的自信。無獨有偶,同樣是機械製造組的吳玟頡表示,剛進入大學時,技優生的學科能力相對較一般生不足,因此參與輔導課程的確有實質上的幫助。

台科 雙師制 國際人才

應科學程主任李維楨表示,希望透過語文訓練、專業與實務的結合,培養學生正確的工作態度。
(圖 / 吳孟庭 )

 

在應科學程內主要分為 : 電資技術、機械製造、建築營建、化工材料、生活設計,共五個組別。每個組別內的主修科目、專業必修、學程選修皆不同,目的在於滿足學生的專長發展、給予選課彈性。李維楨表示,課程設計主要在於提供學生「專才教育」,而非一般大學的「通才教育」。

在課程規劃上,李維楨表示,大四課程主要鼓勵學生進行校外、海外實習、出國交換,並且同時加強學生的外語能力,實習的企業包含國內外工具機廠、自動化機械、園藝等等。「台灣英文好的人多、專業強的人也多,但同時具有兩項能力的人才卻有限。」李維楨說。身為第一屆參與海外實習的學程學生吳玟頡表示,經由交換至德國的經驗,瞭解德國在技職教育上與台灣的不同處,並且增進自身的外語能力,不僅只有英文,更隨著交換、實習國家的不同而再學習其他語言。

應科學程中,最特別的是「雙導師制」,意即每位應科學生同時有二位導師,一位是行政導師、另一位則為專業導師。前者為學校的各系專任老師,專門處理學生課業、行政上的事務後者是具有實務經驗的業師,包含台科大老師以及校外老師,主要指導學生專業技能與實務上操作。

在實務操作上,學生參與校外比賽成績也相當亮眼,如許智琨曾獲102學年全國大學校院積體電路設計競賽大學部可程式邏輯設計組第一名,以及周莉玲獲今年中華花藝研究推廣基金會主辦的第三屆薪傳獎佳作。

台科大首創「雙師制」以及「實習制度」,讓技優生在教育路上,開啟更多發展的機會。

 

圖片來源:Alan Sung@flickr

 

【技藝專題】寫程式成全民運動!專訪網頁設計金牌李仲澄

 

文/黃偉翔

圖/黃偉翔、李仲澄提供

隨著網路普及,寫程式成顯學。美國總統歐巴馬多次公開呼籲,「寫程式是全民運動!」英國更直接將寫程式列為中小學的必修課程。而台灣,據經濟部工業局調查顯示,未來國內長期對程式設計人才需求看漲,網頁設計更被列為民國104年至106年「立即需求型」的職缺。

技能競賽網頁設計職類包括網站企畫、網頁設計、網站建置等,是因應全球產業的需求,近年才新增的技能競賽職種,並在2001年韓國釜山舉辦全球第一次的示範賽。

李仲澄是趕上這波全球性趨勢的青年之一,他在就讀彰化師大附工時期便打下網頁設計的基礎,曾獲得全國技能競賽網頁設計第40屆第五名、第41屆金牌,以及42屆備取國手的資格,並直接保送國立臺灣科技大學應用科技學院。

寫程式 網頁設計

獲頒金牌時與總統馬英九握手合照。(圖/李仲澄提供)

 

「一切都是命運。」他強忍笑意解釋,因為父母都畢業於彰化師大附工(以下簡稱彰工),都有很好的職涯發展,所以國二時就決定讀高職。但因高職太多科別,李仲澄無法決定往哪個領域投入,只好先選彰工的綜合高中,本應無緣投入選手培訓。

彰工有一個資訊技術學程,學程的老師正在培訓網頁設計選手,而李仲澄正好是此學程的學生。

老師在課堂上詢問,是否有人想學深一點的東西。「反正下課後也很閒,不如就去試試看,或許還能親手寫出自己設計的遊戲呢!」李仲澄按耐不住興奮地說。李仲澄便在這樣的因緣際會下,意外與程式設計結緣。

但所有的成功並非天注定,其實李仲澄在國中時期就開始接觸電腦,甚至已架過數個論壇。除了興趣與緣分,更多的是李仲澄的積極個性。

「既然可以學到更深入的技術,當然去!」他發自內心的說。第一次到選手室,老師便丟了幾本書給李仲澄自學。李仲澄表示,程式訓練大多仍須自己先「動手做」,再「做中學」。李仲澄進一步說明,訓練過程中,所有問題都問學長,或是與同學互相切磋,老師也會適時給予指引,並陪伴選手到當日訓練結束。

自從加入選手培訓那一天起,李仲澄便把青春獻給網頁設計。

「噹噹噹噹。」放學鐘聲響起,學生們三五成群地踏出校門,但對於選手來說,這是「另一堂課的開始」。每天放學後,選手們都得到電腦室集合,至少練習到九點後才會回家,且周末都會去學校練習,早出晚歸。當時,李仲澄下定決心投入程式設計領域,更從綜合高中轉到了高職資訊科。

過了春夏又秋冬,鍵盤上的敲擊持續不斷。

除了平時紮實的訓練,辛苦更在後頭。全國賽技能競賽的決賽選手,由全國賽的各分區初賽前五名,以及全國高中技藝競賽前三名、工科賽、商科賽第一名所組成。想拿到最終決賽金牌並不容易。

「比賽期間,大家乾脆直接睡在學校。」他說。因為比賽一年只有一次,初賽大約在五、六月,決賽在九月。進入狀況後,選手們的目標只有「金牌」!所以選手們在寒暑假也會去學校做賽前的最後衝刺。

辛苦訓練絕不會白費。李仲澄在高一時便拿下網頁設計全國第五名,次年拿下金牌,最後更獲得備取國手的資格!

雖然目前李仲澄才大三卻完全不怕找不到工作。

「比起一般高職生,當選手訓練的技術扎實多了!」李仲澄說,相較於選手,其他同學在高職時期幾乎都在準備升學考試,技術訓練相對少之又少。李仲澄感嘆,進入科大就讀後,才發現不是所有資工系學生都能在大學找到定位,好在當初自己走上選手這條路,才累積一定的就業競爭力。

 

李仲澄 寫程式 網頁設計

李仲澄小檔案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應用科技學院大三

彰化師範大學附工畢

第42屆全國技能競賽網頁設計備取國手

第41屆全國技能競賽網頁設計金牌

第40屆全國技能競賽網頁設計第五名

(攝影/黃偉翔)

 

【技藝專題】一球入魂!投手丘上的浴火鳳凰郭哲寧

 

文/吳孟庭

是否還記得歷經多次挫敗,仍拿下台灣旅美投手中,勝投數最多的王建民?是否記得在美國小聯盟載浮多年後,成為台灣第一位在大聯盟中擊出全壘打的左投郭泓志?這些選手的故事,似乎都在訴說著 :  「即使路上不斷遇到阻礙,也阻止不了那份對棒球的熱忱。」每個校隊裡,可能都存在著動人的築夢故事。這次,是歷經手術而重生的體資生─郭哲寧。

「小學的時候看雅典奧運的棒球賽,才開始對棒球產生興趣。」有著深遂眼睛、語氣流露自信的郭哲寧說。郭哲寧就讀國立交通大學材料工程系,是即將升上大四的棒球體資生。

郭哲寧談起自己走過的棒球路,訪談中隱約露出一點捥惜感。「媽媽害怕我走上體育這條路,會讓人看不起。」他談起家人對棒球的看法。雖然從小到高中沒有機會接受棒球正式訓練,但郭哲寧心中仍沒有忘記過這個棒球夢,直到進入松山高中就讀,才有更一步的接觸。郭哲寧高中與大學時期都在棒球校隊,他說,球隊訓練很紮實,可以增進棒球技能。但郭哲寧是體資生,平時有義務留在校隊練習,因此無法像一般生相同地隨意請假、錯失與同學相處的時間。

幫球投手郭哲寧

神情專注的哲寧,過去高中曾得過冬季、夏季聯賽的三振王及勝投王MVP。 ( 攝影 / 吳孟庭 )

 

郭哲寧曾是高中棒球社隊長、更是主力先發投手。郭哲寧解釋,拿手的直球與變速球,強調球速與尾勁,這兩種球在比賽中相互使用可以造成打者速差的錯覺,讓球更加難以捉摸。平常除了球隊的基礎訓練,私底下也會進行重量訓練加強肌耐力,藉此延長投球局數,並藉由觀看職棒選手的影片來調整自己的配球及投球節奏。郭哲寧強調,最重要的是進行「意象訓練」,想像與打者之間的對決狀況,可以讓自己更加熟悉實戰情況。

然而,郭哲寧大二時因為投球超出負荷,造成左肩關節唇撕裂傷,因而進手術房、休息將近一年的時間。他表示,「很想打球,但知道如果不休息,傷口不會好起來。」

肩傷的復原需要時間,但球隊的比賽仍在繼續。郭哲寧在養傷期間,看著球隊成員上場比賽、享受棒球的美好,心裡一度很難調適。他坦言,去年大專盃因為傷勢而沒有上場,「爸爸走到我面前,跟我說 :從來沒有一場比賽,看到你缺席。」郭哲寧描述的語氣仍有點哽咽,接著說道,「我當下忍住了眼淚,但一轉身,淚珠卻失守潰堤。」

幫球投手郭哲寧牛棚

郭哲寧肩傷休養期間無法上場,經常在場邊指導其他學弟。 ( 攝影 / 吳孟庭 )

 

想起自己受傷期間,對球隊沒有太多貢獻,郭哲寧對此很過意不去,一直希望可以盡早回歸球隊、幫助球隊贏球。「升上大四這一年,我還是會待在球隊裡」郭哲寧眼神中散發著對於棒球的熱忱,表示自己仍會利用最後一年的時間,盡力協助球隊。

面對許多比賽的身份限制,郭哲寧與大多數體資生一樣有著相同的感觸,「雖然以體資生的身份升上大學,但很多比賽根本無法上場。」岔岔不平的哲寧語氣有點重,認為有些比賽規則對體資生的限制非常不公。郭哲寧認為如果再次選擇,他希望自己以一般生的身份到校隊打球,並表示「比較自由、而且可運用的時間更多」。郭哲寧說,現在對於我來說,棒球是生活的一部份、也是種責任。

雖然對於體資身份有想像上的落差,但郭哲寧表示,「其實滿驕傲的,能讀書又有第二專長。」追尋棒球的路還有無限可能,即便在大學期間裡受到不少阻礙,但郭哲寧的棒球夢,仍在編織中。

 

【技藝專題】工業4.0浪潮來襲!專訪工業控制銀牌鄭啟得

 

文/黃偉翔

圖/黃偉翔、鄭啟得提供

行政院主計總處在今(2015)年4月時表示,台灣去年工具機出口總值達37.7億美元,全球排名第四,除了領先中國大陸與瑞士,更逐漸追上義大利。在這樣的利基下,台灣正積極推動工業升級,效仿德國工業4.0,透過大數據及物聯網技術,朝向生產自動化、智慧化邁進。在這樣的趨勢下,工業控制的基層技術人力便顯得格外重要。

鄭啟得剛結束大三課業,卻已經是某間科技公司的助理工程師。他畢業於嘉義高工電機修護科,手上擁有多張技術士證照,是第41屆全國技能競賽工業控制銀牌得主,並保送到國立臺北科技大學電機工程系。

技專 技優 工業控制 鄭啟得

鄭啟得正在為全國技能競賽準備。(圖/鄭啟得提供)

 

工業控制包含先進的控制技術與自動控制設備。鄭啟得說,傳統的工業控制是工業配線,現在比較著重在自動化生產,但仍需大量的動手操作。

對於「動手做」這回事,鄭啟得從小耳濡目染。鄭啟得的母親畢業於復興美工,由於工作上的設計案居多,所以鄭啟得從小就跟著媽媽做室內設計的模型,再加上經常看日本電視冠軍節目,很多動手做的內容,因此,許多動手做的基因早已注入鄭啟得的血液中。

鄭啟得驕傲地提起,「當時就可以把故障的機車修到可以發動!」鄭啟得國中參加了技藝學程班,每週都會利用社團時間去附近的高職實習,一週半天。雖然班上同學都是抱著玩樂的心態,但鄭啟得把握了每次實習的機會,跟著老師學習機車修護。當時期末考試是考補胎,鄭啟得說,「我完成時間總是最快又最正確。」

因為在技藝學程的優良表現,鄭啟得優先保送到嘉義高工實用技能班,畢業後選擇不升學,直接到台南職訓中心進修。

在台南職訓中心期間,鄭啟得除了拿到工業配線乙級、室內電器裝修乙級、冷凍空調丙級等證照,還透過一年半的努力,拿下了全國技能競賽工業控制銀牌!

工業4.0

台南職訓中心的教練正在跟學徒們講解。(圖/鄭啟得提供)

 

如此佳績,鄭啟得透過技優保送管道進入北科大電機工程系就讀,但因校園生活水土不服,大三時決定休學。

鄭啟得表示,在科大讀了三年,看到了許多不同的人事物,做人處事、視野都有所成長,但「唯一停擺的就是技術」。鄭啟得說,因為大一大二學科必修科目很多,上大學後就沒有時間精進實作技術。從小到大,鄭啟得大部分時間都投入在技術訓練,學科能力較弱,難以跟上學校的進度,也因此逐漸迷失在人人都羨慕的「高學歷漩渦」之中。

「其實要不被北科大踢出門很簡單,只要作弊就好。」鄭啟得指出,作弊已成為校園裡盛行的風氣,而他一直昧著良心作弊,全為了保有北科大學籍。然而,身為基督徒,鄭啟得對於自己的作弊行為深感不安。所以鄭啟得不希望把歲月浪費在應付考試上,想重新找回自己的人生定位。

鄭啟得說,休學唯一阻力,就是怕辜負了父母的期望。「只要知道自己要做什麼,才是我們的期望。」別於一般父母,鄭啟得跟家人討論後,都非常支持他休學的決定。

「因為技術好,不怕找不到工作」鄭啟得說,休學後,覺得如釋重負,也在工作崗位上找回選手時期的熱情。

鄭啟得指出,現在的年輕人只會順應社會價值而活,越是在意,越活得像囚犯。鄭啟得勇敢走出自己的路,就像逃離牢籠的老鷹在天空自由盤旋,興奮地張開雙翼,往未知的天空翱翔而去。

 

工業4.0 鄭啟得

鄭啟得小檔案

土地公科技有限公司助理工程師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電機工程系大三休學

嘉義高工電機修護科畢

第41屆全國技能競賽銀牌

工業配線乙級技術士

電器修護乙級技術士

冷凍空調丙級技術士

(圖/鄭啟得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