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用落差與產學合作系列1】學用落差

 

「學用落差」這個名詞在這幾年時常被提及,主要是因為很多拿到學位的人找不到的好工作,所以大家開始有此批判。但仔細想想,難道「學用落差」真的是這麼新鮮的東西嗎?

古代的學用落差才嚴重呢!請問熟讀四書五經、善寫好文好詩,對於真正的經世濟民的工作有什麼幫助呢?考上狀元,就有官做,仕途要順,要巴結長官才行,這些我們在「儒林外史」「官場現形記」這類諷刺讀書人的小說就可以看得清楚,中國古代的教育體制,完全不存在「學用落差」的議題,因為朝廷只在乎能否把持政權,讀書人只要乖乖的幫朝廷管束人民、不造反就好,根本不在乎他們有沒有實際用處。

時至今日,有多少人的意識型態還是類似上述的古代人?四十多年前,當我還小的時候,也就是台灣從農業社會轉型為工業社會,九年國民教育在1968開始實施,那時候我們的長輩,受過中等教育的都不多,更不用說高等教育了。但大多數的長輩,即便沒念過書,不知道念書有什麼用,也希望子女好好念書;即便自己辛苦,也要供養子女念大學,為什麼呢?說穿了,他們的意識型態就是古代的考試科舉,只要上得了大學,就有機會翻身。

那時候,有很多家長和學生根本搞不清楚科系的差別,這似乎也不重要,只要照著去年的聯考志願序一路填下來就行了,有的偏好台大,就先填台大的科系,不然就是填離家近的,很少人在高中的時候真的搞懂自己適合的科系。連我的同學鄭文燦這麼聰明的人,當年也是進了台大電機之後,才知道不適合,到大三才降轉到社會系,所以你說有多少人在填志願根本沒有深入研究?

這類「沒有深入研究」的狀況,在十多年前的過去幾十年,就像在古代一樣,不是什麼問題,因為大學畢業生少,所以當年我們說大學是「由你玩四年」( university的諧音),只要拿到學位,就有工作,所以沒有人談什麼學用落差。

當時的業界,跟今天的相比,也真的比較不在乎「大學」教些什麼。反正所需的知識不需要太多,技術的門檻相對低,所以業界花點時間訓練這些素質不錯的大學畢業生,也沒太多的怨言。但是對於中階勞工的職業訓練,他們比較在乎學校的訓練,因為他們需要即戰力,但那些需要反覆訓練的專長,例如電工技師和會計員,不可能短期間訓練出來。

到了現在,大學畢業生到處都是,業界把大學畢業生當成上述的中階勞力,希望有即戰力,但家長、學生、教授、教育部對於「大學」的看法和作法,很多似乎還是停留在舊時代。如果不是經濟狀況糟糕到一定的程度,誰會在乎學用落差?

那既然在乎的話,這是誰的責任?中肯地說,家長、學生、教授、政府、業界都有責任。如果讀者不能全面看到這點,很容易從我後面要講的東西中斷章取義,那反而是可能做出瞎子摸象、互推責任的蠢事。至於如何從各界的角度和各個層面去看待今天所謂的學用落差,就是這個研究報告所嘗試要探討和分析的議題。

白話版「降低學用落差與促進產學合作 」系列之1

對應報告原文(P.124):

華人社會中「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傳統文化,以及多次教育改革及廣設大學的政策(李政釗,2010),使得大學成為台灣的現行教育脈絡下與職場銜接以及階級流動最主要的窗口。倘若依此推論在大學錄取率超過100 %(蔡明學,2007)之後,職場銜接的成功比例應可大幅提高,但實際的結果卻是許多學生上了大學,卻無法順利銜接至業界。我們可看到近年的非學術性論述中,對此大加韃伐,將這樣的落差結果歸因於:家長和學生盲從於升學主義而忽略社會與產業實質需求,教育體制內對生涯發展及就業輔導的忽視,使得學生喪失課本以外的生活能力(范疇,2014)以及對就業的準備不足(Career雜誌,2014年3月25日),同時也產生就算能進入職場但離職率也高(李健鴻,2011)的現象,對此業界大聲疾呼「弭平學用落差」,希望學界培養能為業界所用的人(臧聲遠,2007)。

原版報告可在此下載

 

學用落差與產學合作系列:

【學用落差與產學合作系列2】各界在學用落差上的責任

【學用落差與產學合作系列3】痛定思痛、解決根本問題

【學用落差與產學合作系列4】技術官僚的養成教育

 

圖片來源:flickr@安

本文轉載自合作作者:洪士灝,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李忠憲:業界才是產學合作的主角

 

德國高中畢業,一般是念十三年,大學念五到七年,大學畢業要寫論文,拿到的學位是碩士。德國產學合作中,有一個部分是一般大學的碩士論文,基本上這個碩士論文的題目是德國公司需要解決的問題,由一般大學的研究生來加以解決,很多企業會提出他們專業的問題,請大學的研究生來解決,一方面可以訓練研究生很快的進入職場,同時企業可以得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獲得有用的人才。

這樣的方式可以成功的先決條件是,首先,企業有足夠的創新問題要解決,這些企業是有技術,且願意投資在創新和接受新的人才;其次,大學要有足夠解決問題的人才,德國現在有一個叫做「論文要點」(thesispoint) 計劃,上面隨時有一、兩仟個企業提出來的碩士論文題目,包括工程科學、自然科學、資訊科技、經濟企管和其他五大類。每個問題的描述和範圍都很具體,例如賀來(HELLA) 公司的問題「利用滲透測試檢驗系統安全:發展連續安全檢查策略的方法」,賀來公司全球有 30000 員工,在三十五個國家,超過一百個據點,汽車零件製造商,家族企業,已經超過一百年歷史。

除了題目外,還有具體任務:支援分析 ISO 26262 在軟體測試安全相關產品的挑戰和困難,適合科系:物理系、資訊系、數學系,和工業資訊系。

在這個平台上,每個企業都很驕傲的描述,自己多年經營的成績,和未來的發展前景,每個問題的提出和現狀描述都有具體和詳細的內容,因為這也是一個企業展現自己競爭力與吸引力的平台,不是在股東會或是增資要錢的時候,才盡心盡力,在召募人才時,更要展現企業的領先技術、未來前景和永續經營的理念。

在台灣產學合作,很多情形就是產和學想辦法跟官騙一筆錢,然後交差了事,把產學合作的責任和考核,放在學術界,根本就是搞錯重點,企業沒有永續經營的理念,沒有領先技術,沒有培養新血和善待員工的打算,自己也提不出什麼合適的題目。每次和業界討論的結果,大多是「學界比較知道怎麼寫計劃書,怎麼申請計劃,所以就請老師…」業界才是產學合作的主角,如果沒有合適的題目,怎麼會有正確的解決方案?

一個沒有真正產學合作關係的國家,企業永遠只能代工,用壓榨員工血汗來存活,然後大學就是只好繼續追求發表論文,解決別的國家的問題,即使台灣學術界努力再多,有十幾所大學進入所謂的世界百大,台灣的產業能夠有所提升嗎?

 

圖片來源:Hella (company)@WIKI

 

司徒達賢:產學合作應由企業主導

 

歐洲產學合作的雙軌制技職教育,對台灣技職教育政策雖富參考價值,但配合國情,執行上需要略加調整。

推動產學合作的最大障礙是企業界的合作意願。由於「學徒」們在實習結束後留任機率不高,企業不會熱心教導這些將來極可能為競爭對手效力的年輕人。企業不願意接受實習生,使每年為學生安排實習機會已成為學校的一大人情負擔。(至於將學生視為廉價勞工的「產學合作」不在本文討論之內)

若欲促進產學合作共同培養實務及理論兼具的學生,必須將產學合作的主體從學校轉變為企業。換言之,應從過去的「學校送學生去企業實習」改為「企業將員工送去學校在職進修」。亦即是企業依其本身人力需求以及標準聘用專任員工,同時支持他們每週一、兩天去學校進修,並在帶職進修的情況下取得學位或文憑。

此一做法的優點之一是,企業會將這些學生(或在職進修的同仁)視為「自己人」,因而更樂意傳授技術;

優點之二,既然是自己的員工,企業應願意分攤進修的學費;

優點之三,由於有進修機會,可提升年輕人及早進入職場的意願,不僅畢業後沒有就業問題,而且學得更為扎實;

優點之四,學生在學校上課時,可以掌握機會針對工作中遭遇的技術問題及專業問題,向教師請教。這樣不僅可以充分達到學用結合,而且學校教師也能從此一過程中體會業界的長處與不足,進而活化自己對學理的認識。

優點之五,企業送學生去不同學校進修,學生回到工作崗位上可以交流所學,而企業也可以藉機評估各校的教學水準與教師素質,有利學校之間的良性競爭;

若大量採取這種做法,目前以「全職學生」為主流的教育制度勢必有一些調整。由於每週上課時數少,因此學制上要接受甚至鼓勵長達數年的在職進修。例如專科可以從三年延為六年。而對「在校生總數管制」的政策、在職班次課程是否計入教師教學鐘點等,都是有待突破的關鍵細節。

其實除了技職教育之外,也應鼓勵就業導向的專業學院(企管、傳播、設計等)將「碩士在職專班」視為更核心的任務。其道理、優點及配套措施,和上述技職教育是相同的。

 

圖片來源:安@flickr

本文轉載自司徒達賢教授論壇,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孫全文:德國雙軌教育制 夯全球

 

 

同時重視理論與實務,是德語系國家,如德國、瑞士、奧地利等國教育的特色。近年來,德國的所謂職業教育導向的雙軌教育制度,不僅受其他歐洲國家青睞,世界先進工業國也逐漸重視與稱許。最近德國電視台ARD報導,美國總統奧巴馬也考慮引進此雙軌教育制度。大陸教育部已與德國國際合作協會簽約,於大陸25個專科學院實施推廣此雙軌制度。國際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在今年的重要報告中,稱讚德國的雙軌教育制度為卓越的體制,並稱這種制度的特色,在於使學生從學校至職業環境連結成為堅固的基礎,使畢業學生在未來的職場上,可以順利繼續發展。

雙軌制度是學校教育與職場教育並行的教育制度。學生對未來職業上所需知識同時在學校及職場兩地接受教育。專業性理論及一般性訓練在學校,與職業實務相關的教育,由企業提供。

雙軌教育對象原以高中生為主要對象,但現已逐漸推廣到專科大學及一般大學。同時有意願接受雙軌教育的大學生比例繼續增加中。德國各學校的職業教育,按德國《聯邦職業教育法》,依各邦教育計畫推動,並接受各邦教育單位的監督。學校裡教育採集中授課方式:每周12小時或2天的課程,包括專業理論課程及一般課程。其餘3─4天時間留給學生到職場接受實務教育。

企業裡的實務教育,依據教育訓練內容及各邦規定,必須先由企業提出參與雙軌教育訓練意願,以及完整教育訓練計畫,一周提供1─2天或3─4天實務教育訓練。這種雙軌制度的優點,可免除一般畢業生初次面對職業時的衝擊,節省整個教育時程,這些進入職場的新手可獲更高待遇及良好升遷機會,負責訓練企業也得以多了解未來的工作夥伴。

德國雙軌教育制度1969年起步,如今廣受年輕學子青睞。目前愈來愈多高中畢業生,在接受大學教育一開始參加此種雙軌教育訓練。2007年全德已有24,000家企業提供大專學生雙軌教育訓練計畫,而超過55%以上德國企業願意參與雙軌教育訓練。

目前德國企業與大專院校共提供43,000個雙軌教育訓練機會。如在專科學院3年教育中,參加此雙軌訓練的學生,2年後即可獲得「財務助理」或「工業推銷員」證照。3年後,可得學士學位。如在北德漢堡邦的大學雙軌教育模式,可使某學生在4年當中,同時取得「健康管理」學位及一所醫院健康醫學部門的「採購員」證照。至少縮短一年半教育時程。目前德國大學的雙軌教育內容,呈現愈來愈多元,並以每年約10%速度成長。

歐洲金融危機衝擊世界各國經濟,造成無數企業倒閉,失業人口大增。首當其衝的是年輕人。近年來德國在世界不景氣當中創造有史以來最輝煌的經濟發展與最高就業率,與德國重視理論與實務的教育制度有必然關係。

我國早就放棄五專技職教育,皆改為科技大學或大學,使人人讀大學及研究所。但學校教育與實務往往嚴重脫節,產業界苦於難找有實務經驗的基層技術人員及幹部,而學生在大學待4至6年才開始接觸實務界,往往無法適應職場需求,使畢業生躊躇不前。「延畢」是目前大專院校裡流行的新名詞。

近年政府認識到大專教育與實務脫節的嚴重性,漸漸改變大學評鑑的態度與辦法,鼓勵各大專院校發展特色,重視學校教育與產業合作,不再以研究型國立大學為唯一發展指標。

問題是,只靠評鑑與鼓勵恐難解決目前學校教育與產業脫節的根本問題,遑論解決年輕人大量失業及待遇過低的問題。面對國際競爭壓力,我們需重新思考全方位的大專教育與變革。德語系國家可提供我們完整而具體的參考資料與成功案例。

 

圖片來源:Luke Ma@flickr

原文刊載於《中時電子報》,經原作者授權刊登,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