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鑑》專訪/姚立德:國立科大帶頭附設五專

文/陳曼玲

「我不喜歡『困境』兩個字,因為天底下沒有太多事是no way out!」上任即將滿兩個月的教育部政務次長姚立德接受《評鑑雙月刊》專訪時如此表示。他直言,人才培育跟不上產業創新需求是臺灣高教最大的挑戰,為了衝破高教「困境」,他提出多項創新點子,最具突破性的是擬推動大學夜間部繼續教育學制轉型為無修業年限的「開放式大學」,開設符合產業需求的課程,不僅免筆試入學,還可終身隨進隨出、累積學分拿學位。

此外,姚立德也已說服數所指標性國立科大附設五專,希望在「領頭羊」帶動下重振五專優勢。他還計畫推出「2+X+2」的大學新學制,讓學生念完二專後先就業,再免試重返原校銜接二技完成學位。針對大學退場問題,姚立德則以堅定語氣強調,教育部會鼓勵退場,「全力避免辦學不佳的大學拖垮高等教育」!

臺灣高教最大挑戰:人才培育跟不上產業創新需求

問:上任近兩個月,您認為臺灣大學校院的挑戰在哪裡?最應優先解決什麼問題?

答:臺灣高等教育最大的挑戰不是少子化,而是高等教育無法配合產業創新需求。我們國家正從OEM、ODM的代工階段走向自創品牌,亟需產業創新,但高等教育培養的人才能否跟上產業升級的速度?我認為臺灣現在還沒有準備好。

就舉小英總統廢核政策為例,未來臺灣將會有很大比例的再生能源,但全國沒有一個再生能源的系所或學程,五加二產業的人才培育也不足。由於產業週期愈來愈短,沒人能預知五年後國家產業政策的走向,大學也未必需要設有相關科系,但至少人才培育的方式應能跟上產業創新的需求。

引進國外師資與教材教法  翻轉大學教學現場

問:教育部如何引導大學改變人才培育方式?

答:國外有些大學已經跟隨國家產業的發展,重新調整課程、教材與教法,我們也不能再故步自封,必須加緊腳步與國際接軌。教育部將編列經費與國外技職校院合作,針對國家所需的新興產業,引進新式教材教法和師資,直接進入大學培訓種子教師,引導大學開設相關課程,培育市場所需的人才。只要教育部找到適當的引進管道,相信一定有大學願意配合接受培訓與開課。

我認為,如何改變大學的教材教法以配合產業需求,是臺灣高教最大的挑戰!大學教學需要翻轉,許多老教授靠一本教材教了幾十年,但中小學老師的教材教法卻活潑得不得了!大學教授真的需要跟中小學老師學習如何教學。

為了縮短產學落差,這一個多月來,我每天都跟時間賽跑。當產學落差大到「有沒有念大學」都差不多時,我們真的得想想辦法!少子化下,一個孩子都浪費不得,如果還有學生白念大學,不是太可惜了嗎?

全力推動「開放式大學」  隨進隨出無修業年限

問:針對縮短產學落差,次長還有什麼想法?

答:我會用政策引導大學,鼓勵與產業發展相關的科系未來與產業走得更近。除了提供經費補助之外,招生名額與學制的放寬更是我們必須做的。我要努力推動「開放式大學」,也就是開放式的繼續教育。臺灣的繼續教育不及格,到現在還在以筆試入學。即使有些學校提供申請入學管道,但仍有招生名額與修業年限的限制,修業年限一到,無法畢業就得退學。繼續教育不應該這樣辦。

我會設法修正相關法規,推出一個可以「隨時進出」的開放式繼續教育,你想學兩門課就修兩門課,等過了幾年有興趣,再進學校多修幾個學分,等到有一天學分累積夠了,即可拿到學位,完全沒有修業年限限制;甚至讀好幾所大學累積的學分,能不能算在同一張畢業證書裡?應該如何認證?這些問題教育部都會好好釐清,包括法規、部裡同仁和學校的觀念,都必須做很大的突破。

必須強調的是,開放式大學所教的不是社會大學那種五花八門的課程,而是隨著時代變遷,提供真正符合產業需求的課程給夜間上課的繼續教育學生,當然也可開在日間部正規學制,讓更多學生修讀。另外,夜間部學生來來去去如過江之鯽,難以計算招生總量,因此,開放式大學的招生總量管制也要放寬。

免試入學活化繼續教育  兼任教師也有未來

問:招生免筆試,不怕被質疑入學公平性?

答:繼續教育不應該用筆試,也不應有修業年限,這是大家在觀念上需要突破之處。哈佛大學理工科也有繼續教育,許多政府官員也去甘乃迪學院(Harvard Kennedy School)求學。我們應用全新的思維去看,畢業證書是要「有用」為重,而不是「稀有」為重!

此外,少子化代表「少人才化」,儘管招收陸生和外籍生可以略微止血,但解決生源短缺問題的更有效方法應該是活化繼續教育。當大學培養的畢業生不夠,就需要在職的國民透過繼續教育轉換跑道,從而形成市場需求,吸引更多在職國民接受繼續教育。

只要教育部制訂好法規,國人的價值觀也改變,開放式大學可以讓受到少子化衝擊的大學走出另外一條生路,未具本職的兼任教師也會有不一樣的發展空間。此外,非技職體系的優質大學也可以來開辦。

重振五專優勢  指標國立科大當領頭羊

問:您讀過五專,會推動五專學制發展嗎?

答:我要發揚(promote)五專,因為五專是企業領袖最愛的中級技術人才來源,但我不贊成年初新修訂的規定「教育部得命辦學不佳的科技校院向下改回專科」;這樣的論述不對,必須扭轉。五專不能再被污名化,我已經與國立臺北科技大學等多所指標性國立科大談好,由這些優質科大當領頭羊,帶頭附設五專,教育部補助經費,希望可以找回五專的優勢。

教育部最近也會推出「展翅高飛」計畫,鼓勵五專與企業合作,由企業提供每人每月6千元以上的獎學金「預約」優秀的專四、專五學生,畢業後直接進入公司服務。教育部也會幫這批學生付學雜費,以鼓勵專科生畢業後先進職場,未來可隨時再透過開放式大學的管道取得大學學位。

二專念完先就業  免試重返原校念二技

問:您覺得家長的觀念這麼容易扭轉嗎?

答:我會盡力一試,不做就永遠沒有扭轉的機會。只要將開放式大學做好,人人都可以念大學,到時就沒有人在乎文憑,「有沒有用」反而比較重要。

另外,我們要推動「2+X+2」的大學新學制,X指的是工作經驗,也就是高職畢業報考二專,兩年念完後拿到專科學歷文憑,可先中斷學業進入業界工作,此時學校還欠你一張大學文憑;待有了一定的工作經驗之後,如果還有學習需求,晚上可直接重回原來的學校再讀兩年二技,不必參加入學考試,畢業後即可取得大學學位。

當然,學生也可選擇二專前二年念完後,一邊工作一邊念二技,教育部會將業界與學校結合在一起。不過「2+X+2」只適用於二專加二技的新學制,無法套用在其他學制上;因為二專是終結式教育,學生念完已經具備工作能力,而一般大學一、二年級還在修共同科,不能相提並論。

鼓勵大學退場  全力避免辦學不佳大學拖垮高等教育

問:少子化引發的高教危機對技職校院衝擊最大,除了活化繼續教育,您還有什麼解方?

答:我認為,真正能解決少子化問題的方法只有大學退場和繼續教育,尤其當學生總人數減少後,只要大學數量隨之變少,每一所學校還是能招到一定數量的學生。

現在考生選填志願就像選「樂透」一樣,有沒有選對要看運氣,這樣不太好。無論公私立大學都必須公開更多的辦學和財務資訊,這些不是學校的隱私,而是人民的資源。人一輩子才念一次大學,萬一不小心念到退場的大學多傷呀!

問:外界好像還在評估教育部讓大學退場的決心?您有時間表和數量的規劃嗎?

答:教育部沒有退場時間表,但我一定盡全力避免辦學不佳或不受學生青睞的大學拖垮其他大學,這才是對高等教育負責任的態度!相關配套措施目前已經啟動,包括將《私立大專校院轉型及退場條例》送到行政院,希望今年能立法通過。教育部有很大的決心鼓勵大學退場,減少學校退場的困難,必要時也會有強制作法。

全面宏觀調控  收回技職科系審查權

問:請再談談技職教育面臨的重大問題?

答:第一是少子化對技職校院的衝擊太大,教育部會用更活絡的繼續教育,讓技職體系大學扮演更積極的角色。第二是嚴重的科系傾斜。我們國家對於高職、技術學院與科大的設科系所缺乏整體宏觀調控,導致高職設科往餐飲、設計等無需數理基礎的類科傾斜,而技職校院為了招生,也拚命隨著高職設科的趨勢設系。但一間餐廳只需一個主廚,學校一年培養上萬個主廚做什麼?

人才培育過剩凸顯出欠缺宏觀調控的問題。我決定把高職到科技大學的科系設立審查權拿回來,從國家高度進行高職與技職校院的設科設系整體管控,防止科系繼續傾斜。這麼做的理由只有一個:現在我們的孩子一個都不能浪費!

技職教育第三個問題是產學落差,導致有些企業寧可缺人,也不聘科技大學的電機系畢業生,令人遺憾。第四是相較高等教育,技職教育經費真的不足。教育部會重新評估高教司與技職司的經費,根據人才培育目標努力衡平兩邊,希望每一筆錢都能用在刀口上,發揮更大效益。

本文轉載自合作媒體《評鑑雙月刊》第67期,非經許可不得轉載。

《評鑑》專訪/後段班大學恐成「釘子戶」?南臺科大籲:別讓制度逼死私大

 

文、攝影/陳曼玲

「高教大限」步步進逼,私立大學還能撐多久?即使是學生人數逼近2萬的大校,校長也坦言每年招生都是「剉咧等」!南臺科技大學校長戴謙即沉痛呼籲教育部儘速修法,考量類似「國賠」概念,同意後段班大學取得合理退場利益所得,選擇自己該走的路,以免到時淪為不願退場的「釘子戶」!

戴謙接受《評鑑雙月刊》專訪時也建議臺灣高教資源應儘速進行重分配,打破公私立之別,勿讓不公平的制度逼死私立大學!政府在學雜費審查上應扮演中立的裁判角色,授權評審委員依專業自由審查,開放大學調漲學雜費。對於外籍生政策,他主張將英語列為第二官方語言,讓臺灣真正國際化後,統獨政治問題也能迎刃而解。

教育資源不重新分配  臺灣高教無解

問:臺灣高等教育最主要與最應優先解決的問題在哪裡?

答:臺灣高等教育最大的問題就是教育資源分配不均,以及人人都要讀大學的文化問題。從前只有10%的學生可以上大學,現在幾乎百分之百都能讀大學,國家人力結構也從金字塔型變成了扁平化,結果導致一個非常嚴重的困境,就是基層的工作沒人做,這才是真正的社會問題。

今天臺灣學德國大談工業4.0,是否應先回頭想想,我們有資格做工業4.0嗎?是不是應該從工業3.0甚至2.0做起?如果大學畢業生有真功夫,就不必害怕失業,也不會有學用落差的問題。也就是說,書讀到大學後是否真的具有大學的功夫,才是最重要的。

問:如何解決教育資源分配不均的問題?

答:臺灣一直是低學費政策,就連每年拿到最多教育資源的臺大都嫌經費不夠,其他學校該怎麼辦?當臺灣的大學要跟全世界搶頂尖人才,以現在的經費是搶不到的!如果我們想網羅香港大學的校長,請問臺灣出得起那個價錢嗎?出不了!如果教育資源沒有重新分配,臺灣的高教問題將是無解。

開放調漲學雜費  尊重委員審查專業

至於教育經費重分配的原則,我主張「使用者付費」,開放大學自由競爭。如果有大學想提高學雜費,教育部根本不需管制,只要審查學校想把增收的學雜費用在什麼地方、學校的規劃案是否合理就好。教育部也不需先制訂審查標準,一切交由審查委員自行評斷即可,委員可邀請擬調漲學雜費的學校逐一簡報,再根據簡報內容進行專業評量,決定是否通過調漲方案。

現在教育部的學雜費審查機制已經先訂好KPI標準,讓審查委員照著KPI審查,等於替教育部背書,無法發揮審查委員應有的功能。我過去長年在公務機關工作,非常了解公務體系,我認為公務員應該「多當裁判,少參加比賽」,選出稱職的審查委員,將委員派任出去,依審查專業自由評量,並且信任委員所做的決定;而不是像現在由公務員自己訂好遊戲規則,自己下來參賽,卻要審查委員照你的規則審查。

所以我贊成調漲學雜費,而且公私立大學的審查機制應該相同;教育部更不應插手,全部開放由委員自行審定,讓公務預算重新分配。

打破公私立之別  建立預算基本數

第二個高教經費重分配的原則是打破公私立之別,建立「預算基本數」的概念。每一個學生都是我們的國民,每一個孩子都是我們的心肝寶貝,無論就讀公立或私立大學,政府都應按人頭(學生人數)給予大學相同的基本補助,亦即學生數多、「基本數」就多,學生數少、「基本數」就少,讓學校可以先存活下來,無公私立之別,其餘不足之數再由學校各憑本事與能力,爭取教育部的「競爭型經費」。

現在國立大學得到的政府經費比私立大學多,學費便宜、師資好、資源好、什麼都好,公私立大學無疑在不公平的基礎上競爭,這個制度會逼死私立大學!請問哪一所國立大學的校長在招生時很緊張?沒有,因為考生自然而然會優先選擇他們的學校。

就以南臺科大為例,儘管現在我們有一萬八千多名學生,是南部大校,也是典範科大,但每年我都還是緊張到「剉咧等」!因為每一次的招生都是從零開始,有一個填進來就是1,然後2、3、4一直往上跳,當跳到不會動的時候,就是今年的學生人數。今天學校有多少努力,數字就會跳到哪裡;沒有這麼多的努力,停止的數字就會提早。說實話,每一次的招生都讓我感到心力交瘁,請問哪一個國立大學校長有過這樣的心情?

勿當「釘子戶大學」  後段班應選擇去留

問:高教105大限已經到來,這個問題如何解決?

答:學生少是一個事實,無能改變。過去我擔任南科管理局長時接觸許多公司,發現了「大者恆大」的道理。教育界也是如此,當少子化來臨,哪些學校會存活下來?我認為是往上提升的、辦學績效好的、參賽成績優的、產學合作多的、有許多學生創業的、推廣教育做得多的、不因學生人數停止成長而停止投資建設的,這些大學將來仍然可以存活。

「大者恆大」不是指學校大才能存活,而是要能做出績效,有生存的布局;而且績效是指多元績效,不是只有錢,還包括名聲和口碑。學校應從多元績效評估,不能單獨使用某一個面向。我堅信,未來只有具競爭力及力爭上游的大學,才可以在少子化下繼續強大。建議各大學可先從地緣評估有沒有競爭力,如果位處偏遠,很難招到學生,沒有競爭力,該放棄的時候還是要勇敢放棄,或者找其他人共同經營。

最好的範例就是興國管理學院,董事會毅然決然在該退場的時機退場,然後找中國信託接手,重新往金融方面布局,培養為自己產業所用的全球人才,走小而美的精緻路線。由此可見,即使小校也要找出自己的利基,要有自己的想法和責任,不能像「釘子戶」一樣硬撐在那裡。「後段班」不必堅持一定要存活,但必須自己選擇該怎麼做。

考量「國賠」概念  盼私校退場人性化

問:您認為政府能給予什麼協助?

答:大學無論是後段班或前段班,都是政府生的孩子,既然生了,就要有一個good ending。雖說私立學校是公益事業財團法人,但如果當時有人的目的是把學校當成事業經營,且是因為政府鼓勵私人興學,並且讓學校看到了希望,私校校董才願意花錢投入,那麼現在希望破滅了,是不是可以考量類似「國賠」的概念,讓私校申請一點補償呢?

於情理法上,私校校產本來就非政府所有,學校退場後政府若要白白收走,在財產處理完之後,能否也讓當初的創辦董事拿回一點回饋?我覺得這是人性。教育部如果不能轉變思維,從修法上突破,讓私校取得合理的退場利益所得,將無法處理學校變成「釘子戶」的問題。

英語列第二官方語  臺灣真正國際化

問:招收外籍生與推動新南向政策,有助於化解大學招生危機嗎?

答:好的學生,所有國家都搶著要,我們應該有一個認知,臺灣是為了培養諾貝爾獎得主才招收外籍生,而不是為了處理少子化問題。臺灣不是英語系國家,來臺的外籍生有多少人會讀中文課程?況且目前臺灣也沒有幾所大學的全英語教學環境建置得非常好。

沒有國際語言就無法招收外籍生,日本是個典型的例證,他們原本將目標鎖定在歐美學生,最後卻是陸生來得最多,因為漢字與日文比較相通。試想,連日本大張旗鼓招收外籍生都只能吸引陸生的興趣,臺灣又能有多少機會?現在大陸祭出「窮臺」策略,又衝擊了陸生來臺。

如要藉由外籍生填補少子化的缺口,建議思考兩個作法,一是強化大學的全英語課程,並且招收臺灣學生就讀,而不是只收外籍生,因為國際化不是教外國人國際化,而是教臺灣人國際化!二是將英語列為第二官方語言。當大家都講英語,就能吸引更多外商進來投資,臺灣的競爭力就愈強,臺灣的安全就愈有保障,因為外資將錢押在臺灣,不能讓臺灣發生任何風險。

當臺灣真正國際化,我相信無論是統是獨,所有政治問題都將迎刃而解,因此,如何將臺灣人的英文教好很重要,政府也應儘快修法,讓外籍生畢業後能留在臺灣就業,而不是教完後就趕他們回去。至於新南向政策中,訓練新住民子女返回東南亞工作,為東南亞臺商建立良好的地方關係,以及鼓勵大學多開設東南亞小語系課程,協助臺商融入當地文化,我是支持的。

鼓勵師生創業  勝過提升就業率

問:最後請您談談高教轉型期下的大學該如何面對未來的挑戰?

答:每個大學一定要有特色,正如教育部次長陳良基所言,其實不是少子化挑戰我們,是機器人挑戰我們!能做出特色的大學才有存活希望。

第二則是多鼓勵師生創業。只提升就業率是太傳統的作法,現在應該鼓勵學生「帶著公司」畢業,自己創業當老闆、有自己的團隊,因為創業之後,才會有企業慢慢茁壯,茁壯之後的回饋才可能是大宗的。未來大學一定要走到產學鍊結的方向,建構親產學的校園優質環境。

另外,少子化的相對就是高齡化,與其一直在少子化上動腦筋,不如在高齡化方面多布局。南臺科大開設老人服務學程,教老人寫回憶錄、將輝煌的人生拍成「小人物大故事」微電影,結合數位設計學院與通識教育人文領域共同設計規劃課程,是很成功的作法。我認為永續教育與成人教育將是大學未來重要的發展方向。

本文轉載自合作媒體《評鑑雙月刊》第64期,非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