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瑞士職業教育考察日誌(三):支持男友轉職校 一對德國情侶的愛情故事

 

在德國的考察進入第三日,也是最後一天。我們早上參觀聯邦政府設立的勞工處(employment agency),下午拜訪法蘭克褔的工商業商會(chamber),內容與前兩天大同小異,但加深了解,特別是商會在推動職業教育的重要角色,日後有機會跟大家詳細分享。

這一回,倒不如跟讀者分享一個在旅程中聽到的愛情故事。

故事主角是一位年輕的金髮德國女孩,是這次考察團的陪同人員,幹練而自信。她自大學畢業,卻有一位讀職業教育出身的男朋友。

 

離開大學轉讀職業學校

兩人在讀大學時認識,她男朋友修讀社會學和英文,女孩子說他英語講得比自己好,聰明才智更遠在自己之上,說的時候甜絲絲的,充滿欣慕之情。可是,她男朋友對自己在大學的學習十分困惑,並非能力不逮,而是不知道為何要習學那一大堆抽象的知識,實際用途何在?困惑的嚴重程度,使女孩子不忍男朋友終日如此苦惱,勸他不如考慮退學。

她男朋友原本希望捱到大學畢業,但最終還是決定跟父母商量應否退學。父母十分開明,向他表示父母總是希望子女讀畢大學的,但如果他真的認為不適合,會尊重他的決定。就這樣,男孩子決定退學,轉到職業學校修讀保險課程。

在德國,像他這樣的例子其實並不少 (例如考察第一天參觀銀行從業員課程,就有不少學員已獲大學入學資格)。他轉到職業學校後,年紀比其他同學稍大一點,也是常見的。職業學校在某些情況下可讓曾修讀大學的學生扣減學分,但由於他大學修讀的學科跟保險無關,因此無法受惠。

女孩子說,德國職業教育的哲學十分獨特,不是為遙遠的將來做準備,而是一開始便已進入工作現場,實實在在地工作。每個星期來回於工作現場和學校之間,在學校所學的知識和技能,馬上可與真實工作環境互相印證。她認為男朋友較適合這種學習方式,十分支持他轉讀職業學校的決定。

保險是十分實用的職業課程,也頗為艱深,涉及複雜的運算,也涉及投資、金融和法律知識,對於學習能力的要求一點也不低。這位女孩子在大學修讀語言學,當男朋友向她講述一大堆複雜的金融知識時,她都大惑不解,對於男朋友的能力更是推崇備至了!

參觀法蘭克褔勞工處。(作者提供)

 

人人都可以是狀元

事實上,她男朋友確實也表現出色。保險課程非常熱門,報讀者眾,他闖進去了。畢業後表現優秀,收入亦很可觀。雖然底薪不高,但由於工作能力強,懂得向公務員推銷且頻頻得手,佣金令他總體收入比大學畢業的女朋友為高。以假期為例,女孩子的有薪假期每年只有12日,但她男友賺回來的有薪假期多達40多天,令她自愧不如。她認為德國人無疑較推崇大學教育,但職業教育也可以是另一條很好的出路;只要發揮才華,人人都可以是狀元。出色的廚師,出色的維修人員(她舉了一位懂維修古董車的朋友作例子),收入可比大學生豐厚得多。而更重要的是不埋沒才華,才是對社會最大的貢獻。

她說:做個熱愛烹飪而又表現出色的廚師,不是比一個平庸的大學畢業生要好得多嗎?

 

大學開始加入學徒課程

回顧她男朋友的抉擇,他倆都認為是正確的決定。數年過去,她男朋友對事物的看法也開始有了改變,現在正考慮返回大學深造。這多得德國教育制度的彈性,可以讓學生來回於職業教育和學術課程之間。

女孩子也提到,現在的最新發展是大學階段的學徒課程,即是大學生讀書同時到公司現場實習,為大學課程注入職業教育的元素。發展如何,且拭目以待。

上周末,男孩向女孩求婚成功。這是一個大學畢業的女孩子和職業學校畢業的男孩子的愛情故事,非常美滿,我謹在此祝願他們愛情永固,甜甜蜜蜜!

 

 

相關系列文:

德國、瑞士職業教育考察日誌(ㄧ):人盡其才

德國、瑞士職業教育考察日誌(二):政府大力推動 企業買單嗎?

 


圖片來源:灼見名家

原文刊載於《灼見名家》,經原作者授權刊登,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德國、瑞士職業教育考察日誌(二):政府大力推動,企業買單嗎?

 

德國政府大力推動職業教育,但到底企業和家長是否重視職業教育呢?

在德國的第二天,立法會代表團一行七人前往黑森州的首府威斯巴頓( Wiesbaden)。黑森州是德國16州之中較大的州分,人口600萬,法蘭克褔是它最大的城市。在威斯巴頓的活動有兩項:早上拜訪州政府總部,下午到州議會與相關議員交流。

雙元制職業教育課程

在州政府總部的會議長達四小時。我們得到州政府聯邦及歐洲事務部部長 Ms Lucia Puttrich 和六位不同部門的官員代表會面,講述一系列的政府政策。當中包括文化部的 Mr Klaus Müller,向我們介紹德國的職業教育,特別是德國雙元制職業教育模式。Mr Müller 所介紹的德國雙元制職業教育模式,涵蓋職業與專業領域包括六大項:金屬技術;電工技術;建築、木材與塗料技術;經濟和管理;食品;衛生和養生。各州之間互相合作,互補長短,例如他們會送釀酒學徒到巴伐利亞州,因為當地有全國最佳的釀酒學校。

致送紀念品給主管聯邦及歐洲事務的 Ms Lucia Puttrich 部長。(圖/作者提供)

 

在德國雙元制的職業教育模式下,學生每周有三天半在辦公室或工廠實習,一天半在職業學校上課。職業學校上課每周約12小時,整個課程一般為期3年半,合共1,020小時,有嚴格的標準化課程。12小時之中,5小時修讀語言、數學、政治和經濟、宗教和體育等共通課程,另外7小時則學習職業相關的知識。

為何德國企業願意投放資源?

財政方面,整個職業教育的財政來源來自兩部分:政府和企業。政府負責營辦職業學校,而企業則負責企業內部的培訓。規模較大的企業甚至會設立專門的培訓機構,在各方面作有系統的訓練。但德國企業以中小企業為主,規模較小,有些小型企業的業務涉及的工作較為簡單和單一化。以專門製造窗簾的公司為例,避免課程過於狹窄,學生除了學習如何製作窗簾之外,也需學習其他技能,例如裝修、其他物品的生產製造等。在這種情況下,中小型企業除了提供工場內的實習機會外,還需借助企業外的訓練中心,以提供它們本身無法提供的實習訓練。

Mr Müller 介紹完畢後,議員們向他連番追問,特別是不少議員想了解企業為何願意付出大量成本訓練學徒。假若學徒將來轉投其他企業工作,企業的培訓豈非血本無歸? Mr Müller 指出,企業是有回報的,儘管培訓初期(如第一年)學員能力有限,培訓成本遠遠超過學員為企業賺的回報,可以說是淨虧損,但隨著學員能力不斷提高,學員為企業賺到的得益也相應提高,何樂而不為?

德國各政黨均認同職業教育

下午,我們到訪州議會(Hessischer Landtag)。州議會的建築 Wiesbaden City Palace 最初在1841年建成,加上2008年落成的新翼,成為一座新舊混雜的建築物。這座建築最初由拿騷公爵威廉姆興建,原為他的大宅。後來州議會開會,就徵用了這個地方。改建後,設計重視議會透明度,多處使用透明玻璃,令人印象深刻。

我們與四位來自綠黨、自由黨、社會民主黨及左翼黨的教育政策發言人交流。當中來自自由黨的 Mr Wolfgang Greilich 是議會的副議長,他是一位律師,其餘三位都是教師或心理學家。在討論的過程中,我們涉獵了不同的議題,例如近期的難民問題、社會褔利問題,但主要仍是討論職業教育。

與綠黨州議員交談。(圖/作者提供)

 

我問他們,德國家長對職業教育的態度如何?四位代表雖來自不同政黨,但意見十分相同,都認為家長對職業教育的重視程度近年有所下降。可是四人都認為,修讀學術或職業課程各有好處,最重要的是課程是否適合學生。當中副議長也提到自己的兒子曾在雙元制職業學校讀書,笑言享用過兒子努力賺取的金錢,亦不用為兒子的花費操心。

毫無疑問,德國企業非常重視職業教育,家長則偏好學術課程,但在觀念上也能接受職業學校。德國朋友指出,如何令社會更重視職業教育和投入更多,令職業教育制度繼續維持高水準,是德國的挑戰。至於香港,要推動職業教育,鼓勵家長和企業參與,可能會遇上更多困難和挑戰。

 

註:雙元制職業教育課程:台灣一般譯為雙軌制。

 

 

相關系列文:

德國、瑞士職業教育考察日誌(ㄧ):人盡其才

德國、瑞士職業教育考察日誌(三):支持男友轉職校 一對德國情侶的愛情故事

 

圖片來源:灼見名家

原文刊載於《灼見名家》,經原作者授權刊登,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德國、瑞士職業教育考察日誌(ㄧ):人盡其才

 

9月21日清晨,立法會代表團飛抵德國法蘭克褔,開始我們考察德國和瑞士職業教育之旅。第一日行程給我的感覺,是職業教育的重要在於人盡其才。德國不論政府、企業、工會、學校,對於職業教育均非常有承擔,這是造就德國職業教育成功的關鍵。

 

重視實踐的職業教育

這一日我們考察了兩個機構,早上一間公立職業訓練學校,下午則到訪法蘭克褔的工業園 Industriepark Höchst 中的私立職業訓練機構,兩者都令我們眼界大開。

我們接觸了幾批學生。其中一批是修讀銀行課程的年輕人,表現有禮、斯文大方。他們大都讀過文法高中的課程,有機會升讀大學,但他們最終決定轉到公立職業學校修讀銀行的相關課程。他們每星期有兩日回校上課,其餘三日則到銀行上班。由基本的接待工作開始,逐步涉獵其他深入的工作範疇。他們告訴我們,在工作中獲得很大滿足感;老師也勉勵他們將來可選擇直接投身銀行業,或選擇繼續進修,待擁有更高學歷再投身銀行界。然而,大部分同學都希望完成課程後立即投身工作,只有小部分表示會繼續進修。他們解釋,直接投身工作可讓他們更了解銀行的工作實況,僱主亦可對他們有更深認識,對他們的前途和發展更有幫助。

我們在工場接觸了另一批修讀電子學的學員。他們完成初中課程,但成績欠佳,找不到實習機會,無法升讀「雙元制職業教育課程」(註1),但公立職業學校仍給他們機會,修讀兩年制「準備課程」,以爭取更佳的實習機會。其中一位女同學英文十分流利,她說雖然暫時未能到企業實習,但她不想像過去一樣讀書,吸收一大堆抽象的知識。她喜歡學以致用,親自動手,因此實用的學習對她來說十分重要。

工廠 設計

工場的女學員,志在從事產品設計工作。(圖/作者提供)

 

政府和企業均願意投放資源

毫無疑問,實習在德國的職業教育中地位極其重要。德國職業教育最著名的是「雙元制職業教育模式」,學生通常每周有一天半在職業學校上課,學習包括語文、數學等基本知識,亦有跟工作直接相關的實用知識。同時學生要在相關的企業或公司實習,每周三天半。他們須完成兩方面的要求,並通過考試才可獲得資歷證書。這些資歷跟「歐洲資歷架構」掛鈎,令他們畢業後得到獲認受的資格。

學生如果希望修讀「雙元制職業課程」,首先要到相關企業、工廠或公司申請實習,在得到對方聘用成為學徒後,才有資格申請入讀職業學校。值得注意的是,德國的職業教育有別於大多數國家,後者大都要求學生繳交學費接受培訓,但德國的職業教育學校不但免費,公司或工廠更會向學徒發放工資。雖然金額不高,甚至比法定最低工資還要低,但年輕人獲得工資後,至少可以邁向更獨立的生活。因此,對年輕人來說,職業教育也是一個有吸引力的出路。

跟其他國家不同,德國政府提供全面的免費教育,企業則需要提供工資,並且要向學徒提供其他培訓。把政府和企業的投放加起來,德國職業教育所耗用的資源十分龐大。為何德國政府和企業要投放那麼多資源於職業教育呢?今日我在參觀私營職業培訓機構 Provadis 時,執行經理向我解釋:企業家和政府均十分清楚,德國缺乏的是類似東亞的廉價勞工,因此必須致力進行人才培訓,提升質素,才可令相關產業繼續生存和發展。因此,他們十分樂意投資在下一代身上。這不僅對企業發展有利,也關乎社會的未來。

職業教育令年輕人各展所長

從參觀者的角度看,我們覺得德國對教育極有的承擔。但陪同我們參觀的當地政府官員卻私下對我說,德國對年輕人的投入和承擔仍然不足,不少問題尚待解決。例如德國青年的語文水平不足,未能書寫優秀的德文。她認為,問題在於每班人數較多,老師不能充分照顧每一位學生(雖然德國不論中小學,每班人數均在25人以下,相比香港已經好得多)。她又指出德國一些校舍殘舊,沒有妥善維修(香港的校舍陳舊的情況恐怕比他們更惡劣)。不過,她對教師質素整體是滿意的,德國教師的學養和能力都十分高,只是由於其他因素限制,未能全面發揮。

無論如何,我們在第一日參觀看到,德國的教育讓不同類型的青年都獲得發展機會。任何一個社會的年輕人都有不同的才華,這些才華能否發揮,是決定一個社會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德國通過學術型學校和不同層次的職業學校,令年輕人的才華充分發揮,十分值得我們借鏡。


註:雙元制職業教育課程:台灣一般譯為雙軌制。

 

相關系列文:

德國、瑞士職業教育考察日誌(二):政府大力推動,企業買單嗎?

德國、瑞士職業教育考察日誌(三)

 

圖片來源:灼見名家

原文刊載於《灼見名家》,經原作者授權刊登,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