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技職政策解方 前教育部次長周燦德:不該勉強鴨子學飛

 

(記者陳俐穎/台北報導)

針對近年來的技職教育政策,曾任技職司長、前教育部次長周燦德提出見解,認為技職教育的政策應在教育的本質與實用性上取得平衡,且應偏重於實用面。「不該強求鴨子學會飛」,技職體系的訴求不該與一般大學合流,要以「學以致用」為目標。

周燦德於財團法人中華教育研究發展基金會的年度聚餐上,針對技職教育的政策規劃進行專題演講。「一般大學的學生是鳥,技職體系的學生是鴨子,不能因為同樣有翅膀就要勉強鴨子學飛。」周燦德認為,在現行以「學業」為考核標準的體制下,技職院校的學生在學業上相對弱勢,不能以教導高中生的方式教導,而要因材施教,讓實務重於理論。

回顧過去的教育制度,周燦德認為,在「自由、民主化」的時代脈絡中,教育隨著這股浪潮也朝本質性傾倒,跳脫過去以就業為導向的教育,現代教育更強調自由,這種做法雖能夠創造教育的多元性,但卻讓技職教育與大學教育合流,這並不是技職的學生需要的。周燦德認為「現在社會已經不需要那麼多決策的人,但是卻缺少實作的人。」

技職教育政策究竟該如何制訂?周燦德以自身經驗為例,他提到在擔任技職司長時,曾研擬過「台德菁英計畫」與德國廠商合作,結合技術、證照與工作聘書的三合一條件,讓技職生能提早對公司產生認同感,而非普通的實習單位,也彌平了產學之間的落差。但由於《專科學校法》中有規定必修的學分數,學生無法有足夠的時間投入計畫中,實施還需要修法,只差最後一哩路,就在教育部長的輪替下不了了之,十分可惜。

在過去的經濟經驗中,中小企業一直是支撐台灣經濟的重要角色,周燦德表示,由於中小企業的資本額較小,請不起高學歷的研發人才,研發人才多半流向大專院校,這些研發成果也就成為「一疊疊放在牆壁上的論文」沒有實際運用的機會。

技職體系的初衷是「實務大於理論」,但實務工作日新月異,在校園中的教師是否有足夠的知識與能力傳授學生新技能呢?先前教改的期間,在技職體系中,助理教授比例要達到21%才能升格為技術學院、達到40%才能升格為科技大學。周燦德表示,有許多技職院校為了升格,而聘請取得博士學位的教授,但教授所理解的理論與實務經驗脫鉤,讓技職院校的學生無法學到原先要學的實務能力。

要改善技職教育的現況,周燦德認為,重要的是要把核心專業能力轉化為課程,彌平學校課程與產業界的落差,且要尋找到各系或科的適性定位,不該「勉強鴨子學飛」,並與產業界產生連結,不應該只是成為學生實習拿學分的單位,要建立起對公司與產業的情感與認同。但周燦德遺憾的說,過去實際落實政策的技職院校只有約略3、4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