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焦重點產業、培育專業人才 產業學院2.0再出發

記者曾玉婷/臺北報導

為鼓勵技專校院對焦國家發展產業,培育專業人才,教育部推動「產業學院計畫」,以兩種辦理模式進行,包括以重點產業人才需求的培育專班,及鼓勵師生接軌業界的實務職能方案。

產業實務人才培育專班方面,媒合技專校院和產企業,輔導學生畢業前通過專業證照,強化實務及創新能力,培育出務實致用的人才,在 109 學年度核定通過 18 件計畫,涵蓋光電半導體、資通訊、數位經濟、塑膠橡膠、智慧機械、智慧紡織、綠能及風電、鋼鐵金屬、海洋科技及新農業等十大重點產業領域,共計 99 家企業、培育 526 名應屆畢業生。

教育部技職司科長陳玉君指出,該計畫目的在於回應國家重點產業需求,讓學生經培育茁壯後直接進入就業市場。過去計畫是讓單一教師自行申請,以個人力量尋找合作產企業的方式進行,但教師自身專業不一定明確對焦企業需求,因此後來建置「促進產學連結合作育才平臺」協助媒合,並要求專班要由兩所學校以上共同辦理,讓課程規劃更完善,盼提升產學媒合率和企業留用率。

其中,北科大結合華科集團、長春石化等公司,透過校內的能力培育中心,推動課程聚焦在智慧製造、先進製程及先進材料等領域的專班,並輔導學生考取 iPAS 相關職能認證,培育具有實作力和就業力的專業人才,回應近年工業 4.0 及智慧製造成為製造產業發展核心的趨勢。

另在精進師生實務職能方案方面,則鼓勵技專校院組成師生團隊,針對各領域產企業營運或技術需求,赴業界進行技術服務或專題研究,提升中小企業技術及研發能量,強調精進師生專業實務能力並回饋系科教學。在 109 學年度核定通過 164 件計畫,參與學生達 560 名,合作機構產業別以製造業、技術服務業及資通訊服務業為主。

以農業領域為例,虎尾科大企管系為農牧場打造智慧管理系統,用於電子化管理、牧場田野調查等需求;嘉南藥大資管系則結合微溫室農作物栽培與物聯網感測技術,讓農家可隨時監控作物生長,均在對應臺灣農業面臨人口老化、人力欠缺、氣候變遷及耕作面積縮小等挑戰。

教育部鼓勵技專校院透過「促進產學連結合作育才平臺」,積極與產企業共同評估規劃,針對人才培育或技術合作等需求申請該計畫補助方案,加強技職端與產業界的鏈結。110 學年度申請計畫須知可至計畫網站,或洽詢臺科大產業學院計畫專案辦公室。

教部砸3500萬 虎尾科大建智慧機械人才基地

記者曾玉婷/臺北報導

為發展智慧機械產業,虎尾科大「人才培育基地」揭牌,盼以貼近產業現場的教學場域,連結產官學資源,培育開發、運用智慧即時輔助系統所需的專才。

教育部《優化技職校院實作環境計畫》補助虎尾科大 3,500 萬元經費,打造以虛擬數位科技輔助智慧化人機協作的「智慧製造類產線人才培育基地」,訓練學生具備實境技術、精密量測、人機互動及工業網路安全等能力,並推動種子教師培訓、技優生培育及企業技術人力訓練,共同開設培訓課程及開發實作教材,強化教師與學生的實務經驗。

虎尾科大該計畫團隊表示,建立基地是為因應產業智慧升級,新型態工作情境將由機器智慧主導,且以人機協作方式進行,未來技術人員的工作型態將大幅調整,故建造該類產線基地,以提供產業智慧製造相關的數位智能輔助技術,培育人機協作的技術人才。

計畫團隊表示,校內開設「智慧輔助科技與創新應用學程」,以專業的教學場域結合自動化、機電輔、工管、資管、資工及多媒體設計跨院系的技術與資源,內容涵蓋智慧製造、虛擬/擴增實境技術、AI 視覺辨識、精密量測、物聯網等跨領域知識,藉各校種子教師的教學,深化學生的技術與能力,以培育可銜接的新工作形態人才。

針對學程特色,計畫團隊指出將培訓學員藉 AR/VR 智慧介面的操作,提示技術人員手作技術或引導決策,執行故障排除、更換治具、品質檢測、設備操作及教育訓練,並以即時、完整的技術指導,強化學生實務上的專業技術與職能養成。

教育部政務次長劉孟奇表示,該技術可望廣泛應用在遠距離的技術指導或售後服務,引領產業快速升級,提升產業的國際銷售能力,並促進我國成為亞太服務中心優勢。直接受惠的產業則涵蓋工具機、航太、汽車、自行車、設備製造等機械/電機產品加工、組裝、維修及服務等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