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偉翔/18歲先就業政策:問題不在「先」,而在「就業」的條件

原文刊載在udn《鳴人堂》網站,標題為「18歲先就業政策:問題不在「先」,而在「就業」的條件

 

文/黃偉翔

去年底我主持技職論壇討論18歲先就業議題時,當場立委、職校校長、前技職司長與聽眾們都對此政策保持很高的期待,但我真心認為,此刻政府更應該緩一緩並對執行細節做更多思考,別讓善意急就章,反而鋪成他人通往地獄的道路。

「青年教育與就業儲蓄帳戶」政策分兩部分,「青年就業領航計畫」及「青年體驗學習計畫」,這邊主要談前者。

可預期的,最終除5,000名參與該計畫的畢業生外,就業仍歸就業、升學仍拚升學,更不用說最極端狀況,是這5,000名計畫參與者只是原本就打算就業的畢業生,恐難達到政策預期效益。(延伸:18歲先就業方案,是敲響技職缺陷的醒鐘?

(圖/取自「青年教育與就業儲蓄帳戶規劃情形 」報告)

(圖/取自「青年教育與就業儲蓄帳戶規劃情形 」報告)

 

為什麼?

事實上,我們每年都有遠超過5,000人畢業不升大學,根據教育部統計,103學年度應屆畢業生253,501中,有20,901人直接就業,即使再多5,000人去就業,難道能發揮多少額外效果嗎?尤其在導引社會價值觀部分。

然而,該計畫總共花了72億元,雖有部分經費從就安基金中擠出,但總是有至少27億是台灣人民納稅錢,而這些錢,真有砸下去的急迫性與必要性?經費沒有排擠效應?難道用一些誘因與配套把孩子引導去業界,然後大家鼓鼓掌、放煙火,台灣教育問題就都解決了?

話雖如此,批評總是簡單,我內心仍盼望此方案能成功,並成為大眾關注焦點,甚至真能翻轉社會教育價值觀。以下給予執行面的幾點建議:

全面盤點:不是所有領域都適合18歲先就業

據我所知,目前勞動部正在盤點職缺,應該近日就會公告職缺類別,年中將正式公告職缺名額、工作內容及細節。

以海事水產類勞動力狀況為例,到海上跑船並非高三畢業生就能做的事,它需要更多先備技能、技術士證或相關資格證書,通常須到科大後才適合進職場。

至少在職校部分,應先全面盤點現有科系領域,哪些適合18歲先就業、哪些適合繼續升學?

像配管科、鈑金科學生,這些大學對應科系較少的科系,在孩子升學後都改攻讀其他領域學位,導致配管科畢業生大部分不從事配管、鑄造科畢業生也較少進入鑄造業,這樣的情況對學生所學所用、業界勞動力供給皆是雙輸結果。

或許像配管科、鈑金科這樣的科系,更應是18歲先就業的目標族群。

應追蹤過去先就業族群狀況

文章開頭有提到,103學年度高中職(技術型高中仍以職校稱之)畢業生總計253,501人,再進一步看數據細節,這之中普通科883人、專業群科14,717人、綜合高中950人、實用技能學程4,351人。

他們先就業經驗,值得參考。

這群人為何先就業?家庭因素?經濟因素?進入職場5年內薪資水平與職涯發展如何?另外,目前已具備工作經驗的大學新鮮人有多少人?工作後回學校表現有遇到什麼困難?學業會不會跟不上?甚至可以進一步討論資歷架構,讓學力與學歷相互轉換。

企業崗位實質內容須討論

對就業、升學志向明確的學生非目標,此計畫應是針對志向仍不明確的高中職應屆畢業生。

對於這群人,先有業界經驗再升學絕非壞事,但目前討論都集中在如何篩選才公平?優質職缺包含哪些?薪水要25,000以上?是否排擠現有建教合作資源與名額?兵役與創業、回流升學管道配套……等等,仍看不見實質內容規劃與執行上有多少琢磨。

怎麼說?

當這群孩子轉變成勞工後,進入企業崗位的職訓、教材教法、職涯發展規劃,以及計畫結束後如何輔導這群人銜接大學課程等,更多更多都須教育部與勞動部仔細研擬,其餘表面上薪水多少、如何篩選才公平並非最重要的事。

甚至有些職缺須具備證或照(法規效用證書、執照)才能就業,甚至各行業收人的潛規則,都須一一釐清。

透過法規,要求企業扮演更多培育人才角色

在我先前專欄有提到,在此計畫中,除了每月在工作薪資額外幫存1萬元外,政府還補助企業雇主訓練費用每位每月5千元,試行期間共補助企業18億。

其實在早年《職業訓練金條例》經驗,或是現有《職業訓練法》第27條起,都有要求企業繳交職業訓練基金,盼業界負擔更多培育人才的責任。只是現在有落實嗎?(延伸:18歲先就業每年還3億補助企業?應要求企業出資培育人才!

另外,經歷這次一例一休後,企業釋出更多資源(優質職缺)恐更難了。

先不提他國校辦企業或衍生企業發展狀況,光各國政府投入在學校的教育經費,確實比台灣多很多……經費有限可以理解,重點是如何有效運用!在這般情況下,我們又總是拿人民納稅錢丟給企業卻只追求短期效應,那就太可惜了。

職業試探很重要,尤其是教師角色的發揮

這次「青年就業領航計畫」中,實施策略將透過高中職生涯輔導計畫協助學生介接職場體驗,另外值得一提的就是《技術及職業教育法》也要求專業教師須有業界經驗,但我認為,國中小教師才是重點。

從台灣現有分流制度來看,第一次分流是國中升高中職。如果我們孩子在國中小就對升學展開算計、對考科排名強烈競爭,卻不夠認識多元職業內涵,讓具有實作傾向的孩子不讀職校、選錯科系,甚至對未來新興職業沒有概念或想法,是很可惜的。

根據教育部統計,104學年度專業群(職業)科與普通(含綜合高中)科學生數比為47.9:52.1,前者33萬7千人,後者36萬6千人,這代表國中選讀技職體系的孩子佔了一半,但這些國中生如何選擇未來科系?除了家長外,最能影響著這群學生的就是國中小老師,這些老師是否對職業有足夠的認識或概念?對於這點,我打了一個大問號。

即使《技術及職業教育法》規範加強國中小職業試探,老師更要扮演引領孩子的角色,但目前看來,辦辦認識技職的研習,或請老師到技職學校參觀,是非常不夠的。(延伸:關於技職教育,國中小教師其實還很陌生

技職選手,或許是突破點

勞動部技能競賽或教育部技藝競賽是以職校生為主的技術比賽,若考量到同時參加兩賽事狀況,每年因競賽而投入技術訓練的青年大約6千人,將「技職選手」與「18歲先就業」一併處理,或許是個突破點。

目前競賽趨勢除了更與業界接軌,兩邊也都在努力透過獎助學金、企業預聘、協助媒合職缺等方式,吸引技職選手先就業,但成效並不好,甚至坦白說,大部分選手參賽仍以升學加分、保送為主要目的。

如果連這群孩子都對18歲先就業沒意願,甚至職校都以明星科大榜單當招生口號,我們如何奢望社會價值觀會有大幅翻轉?(延伸:鼓勵青年18歲先工作,蔡英文可以為技職選手做什麼?

鼓勵18歲先就業?技職拚升學沒錯 錯在沒落實實務選才

我真心覺得職校拚升學非問題,問題是透過什麼途徑升學?目前升學率破8成的職校,專業技術教學是否有落實?尤其在未來新課綱專業時數增加的情況下,課程是否對應職能基準?究竟高三職校生所具備的職能,真能符合業界所需的人才規格?

除了繼續在核心職能開發上努力,更須靠招生制度來改變教學現場狀況。平心而論,目前技專招生制度設計上,「真正的」實務選才比例並不高,所以職校學習的整股力道往紙筆考試、非技術學習方向傾斜。(延伸:6成學生選技職代表「技職出頭天」?只是另類的升學捷徑罷了

我們缺的從來都不是學歷,而是學力(技術),或是說對畢業生品質的品管,部分碩博士班都有畢業生品質把關問題,也不單單只是職校的事了。

若技職教育定位明朗,且升學管道能反映職校實作能力,透過技專校院招生制度導引教學現場,對以升學為主的台灣社會才是務實作法。但諷刺的是,政府能為了一個18歲先就業政策擠出72億,難道不能撥個幾千萬給測驗中心研發更多技專的實務考題嗎?

「青年就業領航計畫」是值得肯定的政策方向,但應該緩一緩別急就章,因為目前看來仍偏向表面上的討論,勞動條件與教育制度學用落差才是問題本質,而目前該計畫在執行面上的困難,也看得出我們有更多基礎工程該努力。

黃偉翔/外交空間緊縮?打破思維,技職也能救外交

原文刊載在udn《鳴人堂》網站,標題為「外交空間緊縮?打破思維,技職也能救外交

 

文/黃偉翔

先說,我非國際關係專家,更不曾深入研究外交相關策略。但或許在技職深耕經驗可以提供一點參考。

台灣前友邦聖多美普林西突然宣佈與台灣斷交,引發眾多討論,政府表示因無法接受聖國獅子大開口64億台幣援助要求,不想與中國大陸在外交上進行金錢競逐,從而終止與聖國外交關係。至今,台灣邦交國僅剩21個。中國外交部直言:「歡迎聖國回到一個中國原則的正確軌道上來。」

台灣透過官方管道跟外國交朋友過程中,經常碰到「困難」。雖然邦交國仍有他的意義,例如國際上對中華民國的承認,但基於現狀,「務實外交」就變得很重要,台灣能否參與、甚至能否獲得國際非政府組織(INGO)決策位置就變得很重要。

技職教育與職業訓練圈有個世界比賽,其為具有技術圈奧林匹克之稱的「國際技能競賽(World Skills Competition,WSC)」,該國際技能組織(WorldSkills International,WSI)會員國近80個,雖與奧運133個有段差距,但也不算少了。目前該國際組織副會長即是台灣人,再加上台灣歷年技職競賽表現優異,即使面對中國施壓,尚不至於發生未能參與國際民航組織、國際刑警組織等情況。

據悉,各國經常透過WSI方面與台灣相關單位洽談,表示願意出錢引進台灣職業訓練師資與設備,但他們都不想碰觸太多政治問題,所以希望在WSI的架構下來互動,而非經由國與國的途徑。例如尚比亞曾接受台灣某大工具廠商捐獻器具,韓國三星或FESTO也經由WSI給予東非國家很多協助,「當然背後是有跨國商機的」。

「這實際上是一個技能發展產業鍊」。從技能發展面向來看,考慮要素不外乎職能基準、職能課程、職訓師資、教材教法、設備。其中設備又可分為軟體跟硬體,有設備後又可能需要材料,這樣的關聯性,讓國內廠商得以有更多發展空間,尤其台灣又是工具機重鎮。

雖然國內對於技職教育與職業訓練的體系仍有改善空間,但對於他國來說,尤其是東南亞國家來說,已是個相對完整、進步的體系,也是各國紛紛嚮往與學習的對象。事實上,雖然台灣與中國雙方政治關係詭異,卻並非沒有交流,在檯面下兩岸間有很多技職學校與職業訓練師資也經常有往來與交流。

台灣的技職教育也已與部分國家進行輸出或合作。舉越南為例,2003年底台灣有13校與越南16校簽署「台越雙方技職教育合作共識」,到了2015年「臺越教育論壇」雙方達成的技職合作多項共識。在台灣少子化日益嚴重的未來,加上越南經濟快速崛起,當地台商又多,如何強化技職教育輸出是值得在思考的新南向策略之一。

建議台灣突破單純援助的思維,台灣要做務實外交,比如透過台灣相對優良的技職體系,借此協助邦交國或非邦交國。舉實例來說,國際援助的意思,就像今天手上有一百塊,就把一百塊丟進池塘,最後一毛也拿不回來,但按照前述所提出的策略思維,其中至少有75元的價值會回到台灣。

而除了國際交流面向,台灣部分政策或目標,更可以透過INGO平台的架構得以實現。就以小英總統推出18歲先就業的「教育部青年教育與就業儲蓄帳戶」政策,政府投入72億經費,希望台灣孩子別盲目升學,此即認識職涯與學習一技之長也非常重要,但若能透過WSI的模式選拔技職國手,並有計劃地培養國手在國際上發光發熱,同時搭配相關政策,過程中形塑的技藝價值,會讓更多青年願意投入學習技術領域中,逐步發展自身職涯,最終也能回饋於社會,提升全民福祉,相信效果會比18歲先就業政策有用許多,也不必投入這麼多億的經費。(延伸閱讀:18歲先就業每年還3億補助企業?應要求企業出資培育人才!

不過即使有一個個INGO擺在那邊,如果台灣人在組織裡沒有一定決策影響力也是枉然。例如先前國際扶輪社領導是台灣人,而台灣世界展望會、慈濟等都在國際上發揮一定角色,這些組織都幫台灣做了很多事。回到前面所提的技能發展產業鍊,如果台灣上下游能有共同目標時,可以形成一個緊密結合,此時台灣就不一定要靠國家外交計劃,而可以藉著非政府國際組織的平台進一步發展;雖然政府也應持續在其他面向努力,但INGO是一個台灣應該好好重視與應用的平台,讓台灣站上國際舞台,善盡國際社會一份子,進一步達到期望的目的。

黃偉翔/18歲先就業方案,是敲響技職缺陷的醒鐘?

原文刊載在udn《鳴人堂》網站,標題為「18歲先就業方案,是敲響技職缺陷的醒鐘?

 

文/黃偉翔

技職圈內人士一看到18歲先就業的「青年教育與就業儲蓄帳戶」方案(備註1),很直覺會拿產學攜手合作計畫、雙軌訓練旗艦計畫(備註2)作比較,並質疑為何政府不擴大辦理這兩計畫就好?我反而認為,這方案只是提供青年多一個職業試探管道而已,不需這麼嚴苛看待它。但另一方面,從此方案在落實層面所遭遇的困難上,應反思並審視現今台灣技職教育體質,確實有許多缺陷之處。(延伸:教育部勞動部各自為政,技職教育與職業訓練更加疏遠

擴大高中職就業率政策目標恐難達成

我最先關心的,就是這方案5千個名額都是哪些人?

根據教育部說明,徵選的應屆高中職畢業生自行提案後審核,但家庭間文化資本差異以及學生間能力差異,是否將影響提案的結果?還是最後變成作文大賽?錄取名額是否採取比例原則?例如新住民、原住民、高職(技術型高中,但仍以高職稱之)與高中……等各佔幾%?

說白一點,103學年度高中職畢業生總計253,501人,其中畢業後直接就業佔8.2%共20,901人,這之中普通科883人、專業群科14,717人、綜合高中950人、實用技能學程4,351人,可見原本就有遠超過5千人高中職畢業直接就業,是否這5千名額的補助都被原本就打算直接就業族群吸收,而沒有達到增加高中職就業率的政策目標?不是說這些先就業的青年不該申請,而是若沒達到政策效益,這18歲先就業方案就會變成單純的社會福利補助,或另類的綁N年替代役工作(但方案結束後還要面對兵役),就可惜了。

比起18歲先就業,政府更應加強國中小職業試探

再來,這5千名額要去哪工作?

根據了解,除了職缺須優於勞基法薪資待遇外,產業類別鎖定在:傳統技藝、農業、文創、工業、商業及「五加二」創新產業(亞洲矽谷、智慧機械、綠能科技、生技醫藥、國防航太、新農業及循環經濟)等。教育部特別強調此方案,要培養臺灣傳統技藝及區域產業人才,提升高中職畢業生就業率。

問題就來了,首先,高中畢業生在未分科系情況下,如何選擇要從事何種職業工作?而哪些技藝與具備發展性的正職職務,是尚未具備專業技術能力的高中生可以勝任或有興趣的?我們更應該加強的,是過去幾十年來政府政策對國中小學生職業試探的不足。

技專招生制度實務選才影響高職教學現場

相比之下,高職生或許狀況好一點,至少已有明確的科系專業,但以目前升學率破8成的職校,專業技術教學是否有落實呢?目前高三職校生具備的職能,真能符合業界所需的人才規格?

除了繼續在核心職能開發上努力,更須靠招生制度來改變教學現場狀況,也代表目前技專招生制度誘因結構設計上,「真正的」實務選才十分不夠,所以職校學習的整股力道往紙筆考試、非技術學習方向傾斜。(延伸:6成學生選技職代表「技職出頭天」?只是另類的升學捷徑罷了

技職教育實質定位仍不清楚

另外,還有一點值得深思,究竟是職缺先出來,還是5千人名單先出來?白話一點,若今天盤點結果,鑄造技術人員只有3個職缺,但卻有10個高職鑄造科同學申請,難道要剩下7名同學去做非鑄造工作?反過來,如果盤點結果是鑄造技術人員有10個職缺,但卻只有3名高職鑄造科同學申請,要請誰來填補剩下7個鑄造職缺?模具科?鈑金科?汽車科?機械科?即使高職早已從單位行業課程走向群集(備註3)後似乎較能跨領域,但以設計群為例子,包括美工科、陶瓷工程科、室內空間設計科、圖文傳播科、金屬工藝科、家具設計科、廣告設計科、多媒體設計科、室內設計科、家具木工科等,同一群各科所學內容差異不小,專業上難以跨科。

這凸顯了面對未來的產業革新,技職教育是否能快速呼應產業變化而做調整?更重要的是,究竟技職教育在高職端與科大端的定位是什麼?各自教育目標又是什麼?所對應投入的勞動力市場位階、職位又是什麼?這些在過去許多年來一直是個大問號,教育部不能總用「務實致用」口號來搪塞吧。

以我自己經驗為例子,XX科大機械工程系跟XX大學機械工程系訓練出來的學生在求職目標沒有太大不同,那麼又何須分科大與普大?商管、語言、電機電子、資工、資管……等領域科系都有類似的狀況。教育體系間差異、定位與該培育何種人才,值得深思。

階級複製與職涯發展性影響

最後,回流教育準備好了嗎?

假想一下,一位18歲先就業青年回到校園,高等教育端的課程內容已經準備好接收這些孩子嗎?這跟技優生議題有幾分相似,真正重要的是方案過程與過後的輔導機制,甚至是否需要針對回流就讀的學生客製化教學,都值得進一步討論,否則這些由善意鋪好的道路,就會變成通往地獄的道路。(延伸:被放生的萬名技優生何處去?

況且,他們工作幾年後真有回到學校的誘因?透過36萬領取機制來導引?而在產業現實上,一位18歲先就業青年與大學畢業後再工作青年,未來成長性也不同,青年會不會18歲先就業後,就永遠卡在該階層而無法跳脫呢?或許對產業勞動力的供輸是好事,但對於還沒思考清楚的方案參與者呢?

工作後學力、學歷的銜接與轉換

如我先前專欄所提,「若要鼓勵18歲孩子別升學先投入就業市場,除了大學招生制度要更友善於擁有工作經驗的報考生外,這期間累積的工作經驗、技術士證,或其他證書等,如何與主流學歷相採認,並受產業端當作敘薪聘人標準,應是接下來多元人才發展時代應面對的問題。」

目前教育部已有《入學大學同等學力認定標準》,但在產業快速變革下,各行業的職能快速演變,技術士證內涵與分級定位也應隨之改變,所以此認定標準也該定期全盤檢討。總不能當吳寶春EMBA事件,或這次小英總統強推18歲先就業政策後,才來思考特定狀況下的學力與學歷轉換,應該重啟建立國家資歷架構的討論,或是全盤檢視目前學力與學歷的轉換機制。(延伸:18歲先就業?蔡英文先搞好人才培育的基礎工程吧!

就以吳寶春EMBA事件來說,當初關鍵是他只有國中學歷,再加上所持有的烘焙技術士證最高只開辦到乙級而沒有甲級,所以不能以同等學力報名EMBA,教育部便修正同等學力標準,增加「職類以乙級為最高級別者具五年以上工作經驗」而放寬。但還有其他更多狀況該統合,例如手工電銲技術士證只有單一級、餐飲服務只有丙級、石油化學只有乙級、職業安全管理只有甲級、西餐烹飪只有丙級及乙級、工業配線只有乙級及甲級……等,教育部如何針對各行各業的未來變遷狀況進行差別取用學力標準,同時勞動部技術士證內涵如何做調整,都值得去深入討論。

仔細、仔細、再仔細

如同前面強調的,我認為此方案提供青年多一個職業試探管道,應該去鼓勵它,因為難得教育部提出「讀書不一定是直達車般不斷唸書到碩博士,或許應該像區間車般,高中、大學畢業可以先就業,再視需要再進修」的價值觀。若能導正風氣且政策配套得宜,在技職教育系統,學生願意在高職畢業後先就業,等累積幾年工作經驗再進修,不論四技,或五專、二專再接著二技,這種間斷式學習才是最適合技術人才的養成過程。

但透過此18歲先就業方案,可以看出台灣技職教育還有許多基底工程該努力,雖然消息指出,方案細節年底才會研擬出來,卻能趁著討論此方案時回頭檢視現今技職教育體質上的缺陷與不足。在此方案研擬過程中,政府應思考得仔細、仔細、再仔細。

 

備註

(1)該方案試辦三年,分為兩部分,每年職場體驗5千人跟志工體驗120人,前者政府不只協助媒合優質企業,更補助每月1萬元存入專案帳戶,最多補助三年,期滿可用在就業、升學與創業上。

(2)這兩計劃就是讓職校生每週3-4天在業界實習,1-2天再配合的學校單位上課,整合教育、企業資源,美意是希望訓練生能兼具理論與實務經驗,更能獲得學歷與津貼。

(3)單位行業課程:學生針對某一行業所需的知識與技能,施予明確的教育與訓練。以鑄造科來說,在單位行業制裡,就只專門學鑄造的範疇,並不像現在,還會學習其他機械領域的共同專業科目;群集課程:職業教育課程的一種型態,學生從此種課程所學的,不是從事某一單位行業所需的知識和技能,而是一個群集職業,也就是一群工作性質、工作環境極為相近的職業所共同必需的知識和技能。

 

黃偉翔/18歲先就業每年還3億補助企業?應要求企業出資培育人才!

原文刊載在udn《鳴人堂》網站,標題為「18歲先就業每年還3億補助企業?應要求企業出資培育人才!

 

文/黃偉翔

先算筆帳。

鼓勵18歲先就業的「青年教育與就業儲蓄帳戶」規劃中,除了每月在工作薪資額外幫存1萬元外,政府還補助企業雇主訓練費用每位每月5千元,若以試行的5千人來算,每年須拿出納稅人的3億元給企業端。

先不討論職場勞動權益、教育體制學用落差、回流教育銜接等問題,我認為在政策方向上,與其花錢給予企業短期誘因,更應該建立長期制度,讓企業負擔更多人才培養的責任。

這就浮現一個命題,為何台灣在培育人才這塊,總是政府補助企業或檢討教育單位失責,而非企業應負擔更多社會責任?能聽到的業界反對聲音大多是:台灣大多是中小企業、怕培育的人才跳槽、培育人才是教育單位的責任、企業培育人才是額外福利……等,乍聽之下有些確實有理,尤其台灣超過97%的中小企業,本來就很難跟大企業一樣有許多資源培育人才。

為何德國企業與教育單位共同培育人才較成功?事實上,很大的關鍵之一是法規與制度的配套,尤其德國《職業訓練法》規範企業每年營業淨值應繳給德國工商總會做為二元制(Dual system,我比較喜歡稱它為二元制而非雙軌制)訓練費用。(延伸:18歲先就業?蔡英文先搞好人才培育的基礎工程吧!

其實台灣曾做過類似的事。

18歲先就業青年教育與就業儲蓄帳戶

「青年教育與就業儲蓄帳戶」中,政府補助企業雇主訓練費用每位每月5千元,這就浮現一個命題,為何是政府補貼企業?而不是企業應負擔更多社會責任? (圖/取自公共電視《有話好說》)

 

民國61年2月頒布實施的《職業訓練金條例》仿造英國制度,要求企業應負擔人才訓練費用,《職業訓練金條例》第2條規定「凡經登記設立之公私營製造業、礦業、建築業、水電煤氣業、交通運輸業及其他生產事業,僱用員工四十人以上,而各該業別有舉辦職業訓練之需要者,應依照本條例之規定,提繳職業訓練金。」

當年理念就是「企業員工的訓練費用就應該是企業端自己出錢!」

《職業訓練金條例》是台灣第一條職業訓練法規,依照規定,企業每月應繳納職業訓練金約員工薪資總合5%,由「全國職業訓練金監理委員會」來統籌,負責該職業訓練金的收繳、保管與運用,讓企業申請辦理訓練費用。(當初尚未有勞動部,主管機關為內政部,執行單位為內政部勞工司)

據我所知,職業訓練金共收繳了7億5千多萬(該制度實施了21個月),最後因相關制度設計不適當、企業端持續反彈,以及民國63年面臨的石油危機這引爆點,才暫時全面停止收繳企業的職業訓練金,當然,一但停之後就沒再恢復收繳了。好在當年英明的「全國職業訓練金監理委員會」前輩們,運用職業訓練金剩餘款項建置了遠東地區最大的中區職訓中心給後代,也就是現在的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中彰投分署。《職業訓練金條例》在民國72年《職業訓練法》發布後廢止。

廢止了就沒戲了嗎?才不是。

現行的《職業訓練法》第五章「事業機構辦理訓練之費用」中,第27條即要求業界應負擔員工訓練費用,第27條第2項的施行細則也規範「職業訓練基金設置管理運用辦法」,甚至第40條指出,「依第二十七條規定,應繳交職業訓練費用差額而未依規定繳交者,自規定期限屆滿之次日起,至差額繳清日止,每逾一日加繳欠繳差額百分之零點二滯納金。但以不超過欠繳差額一倍為限。」但目前訓練經費多來自公務預算編列,且費用比率、差額繳納期限等都未有相關規範,《職業訓練法》第27條形同虛設!

培育人才絕對不是政府、教育單位單方面的責任,以台灣現況來看,新政府應該硬起來,透過設置長期制度與落實法規,讓企業端擔負起更多人才培育的投資!即使部分企業認為培育人才不是自己的義務,至少為了提升企業本身競爭力,也必須投資更多在培訓自己員工上。

政府別總是拿人民納稅錢丟給企業來應急,卻只追求短期效應,經費有限可以理解,但重點是如何有效運用有限資源,這值得在未來政策方向擬訂上深思。

 

黃偉翔/18歲先就業?蔡英文先搞好人才培育的基礎工程吧!

 

原文刊載在udn《鳴人堂》網站,標題為「18歲先就業?蔡英文先搞好人才培育的基礎工程吧!

 

文/黃偉翔

近日總統蔡英文在青年政策論壇再次拋出「18歲不必急著唸大學,先去工作」構想,盼扭轉升學主義盛行的台灣,此話讓大眾都驚呆了。但事實上這是蔡英文選前的政策支票,同時也為他們設立帳戶,由政府、雇主提撥一定金額,成為未來升學或創業的基金。據悉,目前教育部已在研擬中,預計106年實施。但回頭看看技職教育,理想上本應如此?

我數次提過,若能導正風氣且政策配套得宜,在技職教育系統,學生願意在高職(專業群科高中,但仍以高職稱之)畢業後先就業,等累積幾年工作經驗再進修,不論四技,或二專再接著二技,這種間斷式學習才是最適合技術人才的養成過程。

但現實總與願違。

技職生擁有就業力,變成理想中的烏托邦

根據教育部統計,高職升學率在2000年才37%,近幾年都破80%,高職早已升學化、去專業技術化,在高職的教學現場是不爭的事實,尤其面臨招生壓力,市場力道傾向供給方(家長端),職校招生大多都以升學榜單當口號,而非能培養出多麽務實致用的技職生。

科技大學部分,又因長年一般大學化、定位模糊化,所以目前技職教育讓基層到高層的技術人力培養都與產業所需有著極大落差,但學生在專業理論與一般能力卻又難與一般大學學生相比。

根據教育部委託資策會研究2010年至2014年技專校院畢業生資料指出,認為所學內容與職場非常符合的約佔15%,認為一般符合的約佔38%,這對於強調務實致用的技職教育來說非常諷刺,其他更有將近一半畢業生都認為沒特別學以致用。

同樣的在2007年《大專畢業生畢業後一年調查報告》中發現,即使經過2至3年的職場磨合,仍有近半數畢業生認為低就,所學超過工作所需。此一結果代表著許多教育資源的浪費。

二元制產學專班、公費生都非解藥

當然,也有特殊解決方案,例如德國二元制的輪調式建教合作、階梯式建教合作、產學攜手計畫、雙軌旗艦計畫,甚至是產業學院等,是近幾年政府時常拿出來講的政績,培育出的學生較能符合業界所需,但97%為中小企業的台灣,業界並沒有多少能量來容納這些班級,不可能完全取代現有的技職教育系統。

德國二元制(Dual System)職業訓練模式,讓技職生每週3-4天在業界實習,1-2天在配合的學校單位上課,整合教育、職訓、企業資源,美意是希望訓練生能兼具理論與實務經驗,更能獲得學歷與津貼。

類似的還有技職公費生模式,例如前陣子台師大工教系與6家鑄造企業合作,由企業負擔公費生的學雜費、生活費,學期間與寒暑假到企業實習有津貼拿,畢業後綁約3年,月薪4萬以上。但每間企業都只提供1個名額,代表總共才6個,都受限於台灣產業體質與企業提供能量不足。

上述看起來似乎符合蔡英文青年先就業的政策方向,但事實上,這些模式也並非無敵,除了受限產業能量不足,無法擴大辦理當作人才主要輸出系統外,還有廉價勞工、課程銜結、專班流失率高等爭議,在此先不深究討論。

 

學習沒有目標,應投入更多資源建置職能基準

更嚴重的是,目前技職校院教育定位模糊,是因為我們對於工作層級與所需職能不清楚,所以在培養人力目標無法對接產業,這就牽扯到職能基準,但台灣起步太晚。

職能基準就是透過職能分析,描述完成特定職業工作所需的人才規格,讓我們知道從事任何一個職位須擁有何種能力組合。除了依照產業創新條例而建置外,依據《技術及職業教育法》第11條第3項,職能基準須根據產業變動做滾動式調整。

職能基準對於強調務實致用的技職教育或許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它能讓我們了解業界對於能力的要求,且以此檢討課程內容,或作職能導向課程規劃,並讓個人進行自我能力的進修選擇,或是其他能力指標發展應用,如技術士證內涵發展。

2012年第八屆第二會期的施政總質詢時,前立委陳碧涵提出建立鑑定核心職能標準要求,當時的行政院長江宜樺指定政委,率領教育部、勞動部發展核心職能,進一步邀請公私立產業協會加入研議職能基準。

以澳洲政府為例,每年提撥約台幣13億支持產業發展職能基準,目前已完成近兩千項,反觀台灣,歷經10年來的推動,目前僅約百項,還有很大努力空間。而在江宜樺指示後,104至106年投入2億多經費發展與推動職能基準應用,但力道似乎仍嫌不足。

例如最近火紅的FinTech(金融科技)人才,該領域的職能基準也應隨之調整,強化既有金融從業人員的科技專業部分,此一新的人才規格,除了讓目前從業人員當作人才轉型的參考,也讓未來將進入該產業的學生了解應具備何種能力。

在台灣,學力遠不如學歷

這就牽扯到學歷與學力的轉換,若要鼓勵18歲孩子別升學先投入就業市場,除了大學招生制度要更友善於擁有工作經驗的報考生外,這期間累積的工作經驗、技術士證,或其他證書等,如何與主流學歷相採認,並受產業端當作敘薪聘人標準,應是接下來多元人才發展時代應面對的問題。

國家資歷架構,白話說就是讓學力與學歷轉換的機制。

舉個例子,在短期人力的供給上,台灣的公共職業訓練扮演著一定的角色,但由於公家或私人單位聘人,大多都以學歷當聘用標準,其所頒發的訓練成效證書並無法與教育系統的學歷證書相齊,是一大問題。

所以國家資歷架構便是其中一條路。

舉例,目前英國資歷架構分為九個等級,其中第六級為學士學位、第七為碩士、第八則為博士,為了簡化論述並方便讀者理解,我以台灣的技術士證當比喻。丙級技術士證同等於第四級,乙級同等於第六級,甲級同等於第七級或附帶其他條件後可同等於第八級,所以理想面貌下,今天我擁有乙級技術士證,在就業市場就應被同等於學士畢業看待。

如此,才能從就業現實根本,打破唯有學歷高的認知,增加青年先就業而非一味升學的誘因。類似討論還有證書執照化,但此不討論。

而如香港資歷架構、澳洲資歷架構,以及英國資歷架構等,國際間資歷架構互相轉換,將是最終理想面貌。而台灣過去並不是沒討論過發展國家資歷架構,但後來就沒有下文了。

2013年吳寶春國中學歷無法進修EMBA事件就是個徵兆,若他的技術士證或其他證明學力的證書可以同等學歷,或許也不會去新加坡學校讀書了(但事實上,這件事並不能這麼簡化討論)。

可惜,台灣光是技術士證、民間單位辦理證書、各領域工作經驗等,如何採認?質有到位嗎?還是各處充滿空洞待補?如果是這樣,與其喊出或制定出符應選舉支票的表面政策,不如先把過去還做不足的基底工程打好吧!若一棟大樓基底充滿空洞,又如何期待,新的政策大樓能穩穩地蓋在這一地基之上呢?

圖/取自蔡英文 臉書

 

黃偉翔/教育部勞動部各自為政,技職教育與職業訓練更加疏遠

 

原文刊載在udn《鳴人堂》網站,標題為「教育部勞動部各自為政,技職教育與職業訓練更加疏遠

 

文/黃偉翔

行政院主計總處最近公布的7月失業率已突破4%,創下近二年新高,雖然可想而知是由於畢業潮的季節性因素,但我們仍可去思考,主要負責長期人力培養的技職教育,以及短期人力培養的職業訓練是否正常發揮?為何我們技術人力總是缺人呢?除了極複雜的市場因素外,政府部門間是否配合得宜,是另一個我們應關注的重點!

有許多國家將技職教育與職業訓練整合在同一部門,並與非營利組織、私人機構共同承擔培養技術人力的責任;但在亞洲大部分國家則是兩者分離,由學校端負責長期人力培養,再搭配公共職業訓練機構辦理職業訓練,優點在於主管機關職責明確,但缺點也是台灣長期面臨的問題——政府機器協調運作不易,部會間本位主義濃厚。2012年政府組織才剛再造,其中部會間技職教育與職業訓練統整狀況值得我們深思。

我先舉一個例子。

為了促進青年就業,補充企業技術人力並引入企業資源培育人才,行政院勞委會(勞動部前身)在民國92年與教育部合作,推動「台德菁英計畫」,透過引入德國二元制(Dual Sysem)職業訓練模式為基礎,發展適合台灣的訓練制度,現更名為我們常聽到的「雙軌訓練旗艦計畫」,目前由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推動該項業務。

雙軌旗艦就是讓技職生每週3-4天在業界實習,1-2天再配合的學校單位上課,整合教育、職訓、企業資源,美意是希望訓練生能兼具理論與實務經驗,更能獲得學歷與津貼。

但這可不是只有勞動部獨有的。

民國95年起,教育部也開辦了類似的模式,並以特殊類科、缺工產業為優先,但模式更多元,有3+2(高職加上二專)、3+2+2(高職加上二專與二技)、3+4(高職加上科大)、5+2(五專加上二技)。

當我們把雙軌旗艦跟產學攜手擺在桌上一看,目前勞動部體系優勢是掌握訓練資源、教育部則是主導教育資源,技職校院端配合勞動部意願較低。先不討論廉價勞工、課程銜結、實習內容、專班流失率等爭議,先來想想,為何類似的模式辦理超過十年,仍要各自為政的呢?

我再舉一個例子。

一講到技職選手,大部分的人都會搞混,原因在於教育部與勞動部業務性質重複性高,因此經常被混為一談。

教育部國教署主辦的技藝競賽,是每年高三學生參加的技術比賽,主要分為工業類、商業類、農業類、家事類與海事水產類,各類別下再細分組,例如家事類下還有烹飪組、手工藝組、服裝製作組……等。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技能檢定中心(簡稱技檢中心)主辦的技能競賽,不只限限定只有學生參加但有年齡上限,個人是21歲,團體是24歲,共辦理47個職種,如汽車技術、花藝、國服、麵包製作……等,每年會先舉辦分區賽,各技能競賽分區賽優勝選手以及教育部技藝競賽排名在前的金手獎選手,可再進入全國賽一決高下,另外,每兩年各職類將選出一名國手,參加擁有75格會員國(地區),有技能「奧林匹克」之稱的國際技能競賽(Worldskills Competition),並由勞發署負責國手培訓與出國比賽事宜。

技藝競賽都是學生在參加,而技能競賽則鼓勵企業多參與其中(雖然台灣還有很大努力空間),但同樣如雙軌旗艦與產學攜手狀況,技能競賽與技藝競賽不也是類似的情況嗎?雖然兩者任務面向多少有點差異,不一定須整併為一個賽事,但政府資源與人力調度等,難道就沒有整合與共同策劃出更具備遠景的合作模式的空間嗎?

剛產出的政策也是同樣狀況。

過去一陣子,我積極透過報導與專欄,監督政府在技優生議題上的作為,終於,技職司與技檢中心開始動了,但同樣各自為政的現象又發生了。

技職司在教育系統內開設技優專班或輔助教學形式,分別以強化學業輔導、技術精進以及就業銜接等面向努力,而技檢中心則以建置技優人才庫供供企業查詢、研議企業欲聘技優選手制度等。事實上,先前雙方有意就此議題整合資源來合作,但磨合來磨合去後,又變成各自施政了。

我們常說,技職教育與職業訓練關係著台灣技術人才的培養,在台灣兩者分離的行政體系下要能成功,須讓國發會、經濟部、勞動部以及教育部間緊密配合。而我們也聽了「跨部會溝通」一詞多年,究竟何時才能真正的跨部會協調呢?

總統蔡英文對技職教育數次喊話,其中一政見就是:「讓職業教育授課和證書彈性化,打破只在學校受教育模式,創造非營利組織、職場、職訓和學校網絡式的技職教育,學生修課不會只在學校,而是著重實務能力。」另外,蔡英文更在總統就職典禮上說:「總統該團結的是整個國家,拋下過去的對立、成見。」

眼前正是兌現政見的時候了!台灣資源相對他國較少可以理解,但在有限資源中又因人為因素而沒有妥善整合、運用,那就實在太浪費了,更何況技職教育與職業訓練關係著台灣整個短中長期技術人力的培養。

 

黃偉翔/技職競賽窮途末盡?「相忍為國」的技職國手團隊們

 

原文刊載在udn《鳴人堂》網站,標題為「技職競賽窮途末盡?「相忍為國」的技職國手團隊們

 

文/黃偉翔

近日網球國手謝淑薇槓上台灣網協、羽球國手戴資穎贊助鞋爭議等,引起社會討論體育國手們的權益,在社群上一片撻伐。而在技職圈,每兩年舉辦一次的國際技能競賽,是所有技職選手的最高舞台,它是一個擁有近80個會員國,涵蓋全球超過7成人口,有著「奧林匹克」之稱的規模最大的技術賽事。在上一屆(第43屆)台灣國手們共得5金、7銀、5銅、19優勝,獲獎數世界排名第三,僅輸給韓國與巴西。

但各位知道嗎?在號稱全球前五大技職強國的台灣,對技職國手團隊待遇也沒好到哪去。

國家榮耀背後瘋狂燃燒的教練們

在台灣,技能競賽教練大多是學校老師擔任,因為平時還有教書等正職要做,只能奉獻自己平日課餘跟週末時間來訓練選手。若你的選手經過層層考驗,最終選上國手,那才是煩惱的開始。

在國手培訓期間,裁判長會擬定培訓計畫,然後由教練團執行,教練團通常必須設法聯絡歷屆國手加入培訓團隊,完全靠人情在支撐整個訓練模式,這樣該如何維持訓練品質呢?

更常見的狀況是教練、選手與裁判長在不同單位,所以交通上就更辛苦了……曾有教練跟我抱怨,他想陪選手去國際競賽現場,但由於政府只補助裁判長、翻譯、國手各1名(如果不需要翻譯則可換成補助教練1名),教練則沒有補助。

有人會說,帶國手去比賽的裁判長外語能力本來就要好啊,何必要翻譯?但事實上沒有這麼簡單。

我以汽車技術職類為例子,國際賽比賽有5站,每一站都由不同國家的裁判長駐守,可能遇到來自韓國、巴西、瑞士、德國、印度等非英語系國家之裁判長,而即使是以英文溝通,難道多種口音是一般未受過口譯訓練的人,能在短期間內習慣的嗎?

更何況,我們都知道,競賽中評分團隊是各國裁判長所組成,所以除了國手競賽表現外,其中各國裁判間的爾虞我詐、團隊結盟,都可能影響比賽結果,所以專業溝通的翻譯,是極其重要的!

第43屆國際技能競賽 汽車技術 曾品浩 銅牌
汽車技術國手曾品浩,替台灣拿下世界銅牌。(圖/技職3.0資料庫)

再者,部分國家之國情愛國主義極為濃厚,以韓國為例,韓國的代表裁判會故意多扣排名在前的選手的分數,設法協助自家選手提升國際排名。如果在爭議出現(時機到了),該好好大吵一番時,若因為外語能力而無法完美達意、吵個痛快,那真是無奈到最高點。

至於跟我抱怨的那位教練,最後自己掏錢、募款了數十萬後才得以一起出國,只為了在競賽期間與自己訓練的國手面對面討論戰術,而不是透過通訊軟體跨國、跨時差討論。

有人問,現場裁判長私下不指導嗎?抱歉,有些裁判長只是官僚、佔著位置,真正上戰場後毫無功用、不懂技術,而且國手平時訓練都是由教練團負責。

講到錢就傷感情,國內賽就算了,國手培訓期間部分教練是沒有薪水或津貼的,有教練一開始就被編入培訓計畫,而政府給每職類每月的指導老師費用是6千元,還是2人份,若教練團超過2人,最後分配到的補助金就更少了。

以我剛剛舉例的汽車技術,國際賽比5站,分別為引擎控制系統檢修、汽車電系檢修、汽油引擎修理、煞車懸吊與轉向系統檢修、變速箱檢修等,每一站都需要1位專門教練指導的話,就至少有5位教練,培訓期間將近一年,結果每月只能領6000/5=1200元的指導費,搞不好交通費就不夠了!

再者若碰上某些精深的技術領域,教練只能請各種專家來協助,這價碼絕非幾千幾萬塊可以解決的,教練們自己到處找錢,才能幫國手聘請夠水準的技術指導。

當然,訓練教練最專職的是職訓中心(現已改制成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各分署)的職訓師,但以目前政府員額緊縮,勢必無法支撐所有職類。所以在國內賽經常可看見,許多分署為了績效,只找較有機會得名的學校合作,丟經費給他們,假訓練真掛名,一般缺乏經費的學校老師,只能屈於現實給掛名,主管機關應仔細追查這樣的例子,不該默許他發生!

技職圈的葉耀文們

各位還記得,士林高商17歲台灣撐竿國手葉耀文嗎?他因比賽前一刻沒有竿子而棄權國際賽。

雖然國際技能競賽的所需機具與材料主辦國會提供,但沒有設備可用的情況,卻經常發生在國手培訓期間。

國際技能競賽主辦國每屆都不同,像2015是巴西、2017阿拉伯聯合大公國、2019俄羅斯,所以即使同一個職種賽事,各主辦國指定的機具型號、材料都不一定相同,這樣的情況對於台灣是極其麻煩的事。因為我們採購程序繁瑣,所以台灣選手與教練經常對此傷腦筋。

例如訓練機具要跟哪個廠商借用?如果競賽用的機具在台灣廠商找得到、借得到,那算是幸運的,若只能在國外買得到,除了要煩惱這筆錢如何生出來外,如何進口又是一大問題。通常教練與裁判長只能瘋狂燃燒自己的人脈,到處拜託政府、廠商、拜託各達賢人士,有教練說,這根本跟行乞沒兩樣。所以部分職類國手只能先以不同廠牌、規格的機具先行練習,等到國際賽場上,再視情況應變,看了真是心酸。

有人看到此會問,政府單位沒有預算嗎?恩……若非特殊情況,各職類約有30萬的材料費,但通常工科類的機具或一套工具就遠超過30萬,更不用說各職類平時訓練的耗材等。

我曾訪問過某屆技職國手,他在選上國手當下其實很猶豫要不要放棄,因為一旦進入培訓,勢必要承擔很大的金錢壓力,好在他靠著國手培訓期間的空擋去打工,也有周圍老師集體掏錢贊助材料費,才得以撐到世界賽。最後這位國手替台灣拿回了自1970年參賽以來,美容職類的第一面世界金牌。

大部分國手在培訓期間須休學來全力應戰,期間生活津貼大約1萬2,勉強還能接受,但在移地訓練時,期間的吃住並沒有相關配套。譬如上屆有位技職國手跟我分享,他的裁判老師在北部,但他卻住在中南部,往返交通費讓他非常吃力。

技職國手奪牌後獎金

獎金部分,教育部去年修正國光體育獎章及獎助學金頒發辦法。奧運奪金從原本的1200萬提高到2000萬,銀牌跟銅牌則維持不變,分別是700萬及500萬;另外,中華奧會對奪金體育國手再加碼一千萬,如此屆舉重代表許淑淨奪金後,可領到3千萬獎金。

那有「奧林匹克」之稱的國際技能競賽國手呢?

國際技能競賽是一個擁有近80個會員國,涵蓋全球超過7成人口的競賽,許多國家投入的關注與配套、資源並不輸給奧運。但以獎金層面來看,台灣金銀銅牌分別為100、50、30萬——而且是2013年才調升過,在此之前別為50、40、30萬元——和奧運獎金落差懸殊,當然,也有國家給技職國手的獎金是少於台灣的。

雖然技職國手只是20歲左右的學生,此競賽對他們來說只是個過程非結果,他們仍須投入職場,以此切入點,獎金不可能(不必要)像奧運那麼高,只是這比例也太過懸殊。韓國選手若奪牌會額外贈送一棟房子;中國大陸汽車噴漆國手楊金龍奪牌後,雖然僅有中專學歷,也就是台灣的高職學歷,卻被聘為同等教授待遇的「特級技師」,擔任杭州技師學院的正式教師。但台灣的技職國手呢?

中國大陸楊金龍中國大陸汽車噴漆世界金牌國手楊金龍。(圖/技職3.0資料庫)

看著國際賽上韓國Samsung(三星)、德國Festo(飛斯妥)、德國Siemens(西門子)大力贊助,並在各國間支持選手、培育選手,台灣業界投入培育競賽選手資源不夠多,仍是一大隱憂。

以制度面來說,韓國技職國手可以免役,但台灣卻只有升學保送一個途徑,只是國手經過選拔再加上培訓至少要花3年,最多有人花上5年、7年才選上,為國奉獻多年青春後,奪牌回來還要服兵役,這對於他們是多麽不公平的事?而兵役制度只是沒有良善配套的其中一例。

技職國手的發展窮途末盡

教育部舉辦的技職再造第二期成果展中,邀請了第36屆國際技能競賽板金國手馬祥原當作台灣技職學生的標竿。當年馬祥原拿下奧迪在中國大陸的所有合約,一戰成名,現在自己在中國大陸開公司經營汽車事業,但諷刺的是,馬祥原私下跟我說,他能有現在的發展,是因為當初國手比完賽後在台灣找不到發展,去了中國大陸才闖出名堂。

過去台灣政府投入許多經費培養的技術選手,保送上明星科大後卻沒有適當的教育環境,導致求學困難;投入職場後,又因技術沒有精進,也沒有將比賽技術轉化為業界所需職能的教育過程,導致了最終練比賽、練技術只是成為升學的入門磚罷了。更慘的是,被二一、退學的例子不在少數。(延伸閱讀:〈被放生的萬名技優生何處去?〉

馬祥原
在第36屆國際技能競賽奪得第一名的板金國手馬祥原,現在在中國經營汽車事業。(圖/技職3.0資料庫)

技職競賽背後的問題本質

大概69年前國際技能競賽在西班牙萌芽後,目標就是「透過技能競賽呈現技藝精神,除了年輕人的競爭心態將被喚醒,社會大眾更會討論比賽過程與結果,遊客們也能看到各行各業的技術。」而我更進一步認為,競賽,就是展現一個國家技職教育與職業訓練的綜合成果。

台灣政府若只把技職國手當作奪牌機器,把競賽當作例行活動在辦理,而不去思考如何透過國際技職賽事,提昇全民投入技術學習之氛圍、提升技職教育與職業訓練的品質,甚至吸引更多企業在國際曝光或相關商機誘因下投資技職教育資源,那就枉費了每年政府投入在這些賽事的資源與人力。

台灣辦理的技職競賽多達47種職類,包含美容、美髮、西餐烹飪、綜合機械、花藝、服裝創作、健康照護、珠寶金銀細工……等,每個職類都代表一個產業的生態鏈,其中可橫向縱向發展、借力使力的面向實在太多太多了。可惜,過去政府投入資源不足、格局不夠寬廣,難怪逐漸被他國追趕超越,這並非單一單位的責任,而是台灣整體是否有大格局的技職發展戰略思維。別說中國大陸了,俄羅斯、印度等國都在蠢蠢欲動、蓄勢待發。

或許憑著過去前人努力的基礎,台灣的技職教育系統在世界上仍排得上前五名,但5年後、10年後呢?這值得我們思考競賽表面背後的問題本質——整個台灣技術人力培養與發展,以及產業、技職系統、職訓系統間的互動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