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載浮載沉於「厭世代」的技職人

原文2017/9/22刊載在udn《鳴人堂》網站,標題為「載浮載沉於「厭世代」的技職人

文/黃偉翔

近日我與《關鍵評論網》「厭世代」專題製作人有場對談,談論青年世代的低薪、貧窮與看不見的未來,讓我感嘆,強調就業力的技職教育畢業生,居然也是「厭世代」的一部分,甚至更慘。

「厭世代」是指大約20-35歲青年,這群人頂著高學歷並熟悉網路生活環境,應該是蓄勢待發的一代,卻因為低薪與食衣住行花費掐住了夢想的脖子,不只脫離不了貧流層,教育學用落差更是雪上加霜,若再加上助學貸款,青年看不到未來的希望,只能寄望各種「小確幸」稍微彌補自己無能為力的空虛感。

如果這群象徵台灣未來的年輕人看不到希望,那這國家還令人樂觀的起來嗎?

現象一:專科與大學收入差不多,數據支持教育部修《學位授予法》

數據會說話。根據我比對勞動部106年4月公告的近五年畢業生薪資狀況與提繳勞退資料共817,106人的結果,包括博士8350人、碩士149539人、學士607116人、專科52101人,發現專科學歷與大學學歷薪資分布差不多,以20-25k為最大宗占約三成,其次依序是25-35k及30-35k區間都約兩成,但值得一提的是,雖然25-40k區間大學薪資分布人數比例略勝,但40-70k高薪區間卻是專科些微勝出(表格紅字處)。

專科學歷,代表國中畢業讀五專,或是高三畢業讀二專,整整比大學畢業生少了兩年時間在校園,卻在薪資中與大學學歷畢業生表現差不多,那為何要人人都要搶著大學畢業?再看整體包含專科、大學、碩士、博士的薪資分布,仍以20-35k區間為大宗。

根據我掌握消息,教育部打算修《學位授予法》,未來某些大學學程,在調整過課程後,不一定要讀完四年,而是可以讀完兩年先拿到專科學位並且先就業,累積數年工作經驗後,再同時就讀二技(或所謂的大三、大四)夜校半工半讀,繼續取得大學學歷。

這樣的數據或許不夠全面,但確實給了這修法有力的支持。

(資料整理:作者;製表:鳴人堂)

現象二:碩博士學歷對薪資有明顯影響

碩士與博士學歷所獲取的薪資,比起專科與大學明顯高出不只一個層次,碩士主要分布在30-55k、博士則是55-80k。這更加支持了「先拿到學位再說」現象,導致整個台灣教育制度不重視職業試探與生涯發展,學校的生涯輔導都淪為升學輔導,青年太多歲月在校園中度過,根據教育部公布最新統計,台灣平均就學年數逐年升高,勝過日本、中國與香港,這一切都是被「薪資」因素所箝制,而我認為,台灣對「學歷」重視性仍然遠遠超過「學力」,是背後的問題本質。

大家讀研究所主要是什麼原因?大多是為了「更好的起薪」、「更好的升遷機會」、「薪資比照學歷」、「可以修教育學程」、「獲得報考XXX資格」……但你很少聽到,我對研究很有興趣,碩博士課程內容對我職涯很有幫助,不是說讀研究所歷練沒用,而是整個台灣青年除了薪水薪水還是薪水考量的原因外,就不知道為何而讀。

在上面表格還是近五年畢業生的薪資表現,新鮮人起薪狀況勢必比這些數字還要「慘」。

這裡我想扣回這「厭世代」專題所討論到的起薪與生活費支出壓力。它寫道

2015年的大專生起薪為27,655元,較2000年下滑了1.3%,即使是碩士畢業生的起薪,也僅有3萬1千元左右。若將物價指數考慮進去,2013年的大學生起薪甚至較10年前倒退8.8%。」更重要的是「2015年台灣地區平均每月消費支出是20,421元,這個數字已經非常接近22K。在首善之區台北市生活,則每個月平均需要花費27,216元,全國最高,22K根本無法在台北市生活……

如果還有助學貸款或其他來自家庭的經濟壓力,根本活不下去。對於剛畢業的青年,能有份穩定工作、三餐溫飽,已是「大確幸」,根本沒有追夢、實踐理想的餘力,只能任憑社會輿論批評不夠狼性、爛草莓等。

現象三:載浮載沉於「厭世代」的技職人

面對「厭世代」現象,政府強調務實致用的技職教育,似乎沒好到哪去,或許情況更險峻。

立法院上會期立委蘇巧慧拿出中研院調查,技專校院有14.94%認為所學毫無幫助,反而一般大學僅7.15%;另外,根據教育部委託資策會研究2010年至2014年技專校院畢業生資料指出,認為所學內容與職場非常符合的約佔15%,認為一般符合的約佔38%,這對於強調務實致用的技職教育來說非常諷刺,其他更有將近一半畢業生都認為沒特別學以致用。

除了學用落差,近期爆出一間間學校因招生不佳而面臨倒校的危機,而這些學校皆為私立技專校院。此外,技專校院公私立比約2:8,私校占技職教育的多數,再加上技職生家庭平均社經地位與文化資本較低,家裡能給的資源少。這些技職生辛苦考上科大後,卻無法得到較多的資源,甚至有可能踩到退場地雷學校,這多麽不公平?

我曾在升科大補習班服務多年,看到不少學生考上私立學校後,平時必須打工,雖然四年後換到了一張畢業證書,卻也背了沈重的學貸,更不用說所學是否有增加就業職能與競爭力,似乎學校生存重要性遠大於技職生受教育品質。

台灣正面對人才外流、政府資源不足、過度教育、低薪、學用落差、房價高等議題,而技職教育畢業生除了同時面對這些議題外,更有屬於自己的問題待解,包括上面討論的學用落差、私校退場以技專居多、定位不明、經費不足、課程重視升學內容、師資普遍與產業脫節……等。

載浮載沉於「厭世代」的技職人,所處情況是不是比我們想像中還嚴峻了許多?

評論/比掩蓋病灶更糟的事——技職論述空洞化

原文刊載在udn《鳴人堂》網站,標題為「比掩蓋病灶更糟的事——技職論述空洞化

文/黃偉翔

昨晚(9月7日)傳出消息,台灣觀光學院今年除了廚藝系35人外,其餘因招生不佳,128名新生還沒開學就面臨「被轉學」,學生權益受損,教職員工工作恐不保。在面對少子化風暴下,能預見不久的未來,這樣的案例將持續發生。

但校方此刻才知道這件事嗎?去年10月有份網友整理的「你的母校溺水了嗎?」退場預估名單,當時台灣觀光學院還對媒體表示,獨招成績進步,招生逆勢上漲,校方正在評估是否對此名單提出法律行動,結果現在招生不佳,128名新生被迫轉學,有些諷刺。

更諷刺的是,各種媒體版面上,台灣觀光學院得獎無數,不只與企業合作辦學,更榮獲知名雜誌東區企業最愛排名第二名,卻從民國102年開始,就被教育部列入專案輔導學校名單。

我們總是喜歡掩蓋病灶,但當事情發生時已經為時已晚。

就以先前專欄批判過,新聞過度吹捧技職生「拿下N張乙級技術士證」有多厲害。我在過去的報導就指出,104學年度技優甄審錄取人數有超過6成透過同樣這三張乙證錄取,代表教學現場異質化,盲目拚好考的技術士證,而非為累積就業職能。雖然教育部決定在111學年技專考招處理乙證問題,但過去這麼多年來被引導去考升學用途技術士證的孩子,對他們來說公平嗎?

比各種掩蓋病灶行為更嚴重的問題是,「技職論述的空洞化」。

技職教育與高中大學教育、職業訓練在人力資源培養上的功能性與定位必然有所區別,後兩者定位非常明顯,職業訓練能在短期間提升學員的就業所需職能,高中大學教育則是人本主義的代表。

那技職教育呢?目前僅淪為勞動力培養的代名詞,但技職似乎又具備適性與杜威教育學派的經驗學習,在學習連續性以及做中學中成長,進而陶冶人格特質、透過技能學習引導其他領域的知識拓展,例如學木工可以啟發對實用數學的興趣。

其實在410教改期間,技職演變過程缺少論述基礎,導致至今對技職的想像,只有空泛的「實習」、「練技術」、「買設備」、「私校退場」等偏實務面的思考,但技職教育培育的學生,究竟要實習什麼?練什麼技術?用什麼設備?更進一步的問題是,技職教育究竟允許與勞動現場有多少學用落差?技職的專業學習就必須完全同等勞動現場所需?

台灣對這一塊的想像與論述仍然空泛,每每探討技職,永遠只聽得到:「當年的台北工專……」、「技職再造投入多少經費……」、「全面強化實習……」卻毫無基於技術知識論延伸的「技職教育要學什麼?」的探討。就連技術、技能、工程、科技的分野也難以區分,技職教育究竟要學習哪塊?

例如很多「反覆練習操作」被視為將被市場淘汰的技能,但進入自動化操作時,往往這些「反覆練習操作」經驗可以幫助你做得更好,這些難以用文字形容的體驗學習過程,如何幫助他們在未來職涯的技能發展有好的預備基礎,甚至未來技能發展藍圖是什麼?我們毫不清楚。

不論政府推不推得動產業轉型,或面臨網路化、社群化與自動化的國際趨勢,台灣連本土化技職教育的定位都說不清楚,只能用淺層「務實致用」來塘塞,只處理技術面的缺工問題、系科調整、設備更新……這樣不具遠見的視野,技職如何成為具備主體性的體制?如何擺脫次等教育現況?

技職教育幾十年來找不到具備主體性的視野與論述,永遠只會成為勞動的代名詞,導致技職教育只能淪為經濟與產業發展的附庸,當然被視為次等教育。儘管政府不斷在技職上注入經費、設備、研擬招生管道變革等,卻無法真正改變其本質,因為沒有論述在支撐,只能永遠處理眼前的私校溺水、經費資源分配等爭吵。

因為我們根本說不出:

技職教育是什麼?

評論/就業待遇無法提升,再多技職政策也是事倍功半

原文刊載在udn《鳴人堂》網站,標題為「就業待遇無法提升,再多技職政策也是事倍功半

文/黃偉翔

最近《中時》一系列低薪專題報導,讓我感觸很深,因為很多人吶喊:「技職重返榮耀,政府教育政策要改、家長價值觀要變,」這些當然沒有錯,但更重要的是「政府應把技職人才的就業待遇提升起來,」這才是一切問題的本質。

低薪困境,反映在青年的生涯選擇

這幾年不論勞動部技能競賽、教育部技藝競賽都嘗試推動「企業預聘技職競賽選手」,但推了幾年始終沒太大成效。以一個高三金牌選手,企業給的待遇居然不足25k,任誰都想走升學這條路。

隨著高等教育擴張,以及學歷為目前取得工作機會的最大影響因素時,誰都想去拼一個好學歷。以前我在南陽街升科大補教業工作數年經驗中,不論是高職升學班或國四重考班,看到好多好多孩子為了考取前幾志願,重考不只一年,不只學生光陰耗費在準備考試過程,孩子被迫追逐明星志願而非自身技藝興趣,台灣競爭力虛耗在盲目的追求中。

最嚴重的不只是青年自身的生涯抉擇,而是適合先就業的青年被這股社會拉力一起拉到高等教育,稀釋教育資源,也空洞化原本應先就業的勞動力供給,造成企業端成天喊的產業缺工。根據政府統計,今年前半年的20-24歲青年失業率高達12.26%,成為高缺工也高失業困境。

這幾年不論勞動部技能競賽、教育部技藝競賽都嘗試推動「企業預聘技職競賽選手」,但推了幾年始終沒太大成效。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就業環境髒亂、高溫與噪音 青年避之若浼

勞動部剛舉辦完年度盛事全國技能競賽,賽事過程中,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中彰投分署很用心的,規劃中彰投地區的學生來參觀競賽過程,看著學生一車車被送來競賽現場,我就好奇孩子們的感受如何?是否被各種競賽的帥氣技術與姿勢給吸引了?

我隨機問了好幾個來參觀的國中生,他們表示這些高職生技術好強,以前都沒看過!當我進一步說,這些帥氣技術,最快高職一年級就可以開始學啦,但孩子們卻回我說:「可是…選手穿得髒髒的、競賽現場溫度高,讓人滿頭大汗難耐,一點興趣都沒有,還是想走高中。」

我與現場擔任裁判的企業主聊到此事,他深有同感。他說,他的工廠現在都裝冷氣,還有飲料可以暢飲,就怕員工不想做了,沒人想來,但他強調,這不代表青年是草莓族,而是世界趨勢,很多國外大廠早已透過工作環境條件的提升,增加職業尊榮,不只勞工自己做事更舒服,外界也會更看重此份工作,就比較少有像這些國中生的排斥感。

不能怪這些國中生,因為這些都是最真的聲音,且深植人心。

很多國外大廠早已透過工作環境條件的提升,增加職業尊榮,不只勞工自己做事更舒服,外界也會更看重此份工作,就比較少有像這些國中生的排斥感。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台灣不缺「學歷」而是「學力」

低薪另外一個衝擊,就是青年追逐高學歷,但學歷真的對工作能力有絕對的幫助嗎?

以美國喬治亞州勞工部頒布的職業計畫為例子,裡面清楚描述該區2010~2020年各職業所需具備核心能力、平均待遇和熱門職業領域等,這概念其實類似澳洲職能。職能簡單來說,就是描述一個職位所需的人才規格,需要具備哪些能力。

為何職能重要?隨著「過度教育」越來越嚴重,一個青年身上的教育投資往往遠超過它所需的工作能力所需。

根據教育部委託資策會研究2010年至2014年技專校院畢業生資料指出,認為所學內容與職場非常符合的約佔15%,認為一般符合的約佔38%,這對於強調務實致用的技職教育來說非常諷刺,其他更有將近一半畢業生都認為沒特別學以致用。

同樣的在2007年《大專畢業生畢業後一年調查報告》中發現,即使經過2至3年的職場磨合,仍有近半數畢業生認為低就,所學超過工作所需。此一結果代表著許多教育資源的浪費。

若想擺脫過度倚賴學歷,當作青年與勞動力市場對話的媒介,就該有健全的學力系統,甚至許多學者倡議多年的台灣國家資歷架構的建置,讓學力如技術士證、能力證書等,可以透過某種轉換機制,具備畢業學歷同等的效力,如此,社會將會越來越同等地重視學力,不只在升學上的同等學力認定,更在就業敘薪、國家考試等都具備效用。目前我們僅有教育系統端的入學大學同等學力認定標準,而勞動系統的證書法制化,則又是另一個大課題。

若想擺脫過度倚賴學歷,當作青年與勞動力市場對話的媒介,就該有健全的學力系統。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高薪人才挖角 技術師資外流

美媒《時代》雜誌日前以「台灣人才外流」為主題寫報導,點出台灣人才因中國語言與文化相近,且待遇普遍高薪,頻頻被挖角,最怕的是這樣的人才流動過程,潛藏著政治目的於其中。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統計,台灣海外工作人數中,以中國58%為最大宗,接著依序是東南亞與美國等地。

對於這樣現況,國發會主委陳添枝也透過媒體表達堪憂:「最嚴重的是青年面臨國外高薪挖角,以及國內低薪與職場發展前景不好,而離開台灣。」

其實,過去多年來已有不少退休勞動部職訓師體系、教育部技職教師頻被挖角,這早已是公開的秘密,且對岸積極以母雞帶小雞方式,透過這些被挖角者介紹更多青年到中國工作,甚至協助對岸建置技職系統與並培訓青年技能。但你能怪這些人嗎?應該要怪政府的無能為力,總不可能要每個人都相忍為國吧。

中國近年積極複製各國技職人才培育模式,台灣過去自豪領先中國至少10年的技職教育,還有多少光陰?

如果政府希望能填補的缺工,都是那些既辛苦、工作環境不佳而且薪水還很低,即使技職人才培育政策再完善,誰願意走這條路?所以不要怪罪社會價值觀,一條路若看得見職涯發展,就會有人想走,而目前最重要的,是政府與企業如何提供更好的就業環境?

如果政府希望能填補的缺工,都是那些既辛苦、工作環境不佳而且薪水還很低,即使技職人才培育政策再完善,誰願意走這條路?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評論/高職先就業還拚升學?各部會政策讓基層師生很矛盾

原文刊載在udn《鳴人堂》網站,標題為「高職先就業還拚升學?各部會政策讓基層師生很矛盾

文/黃偉翔

在上篇專欄〈技專考招六大改革,你該注意的重點〉中,引起最多反對聲浪的,就是教育部111學年度將取消乙級技術士證報名技優甄審資格,並改放到甄選入學管道處理。原因很多,但背後的本質,是教育部想弱化勞動體系的技術士證長年在職業學校導致的教學不正常化現象。從這次改革可以看出,台灣要重振技職人才培育,勢必妥善處理各部會間、甚至同部會各單位相關業務間的互動關係。

日前參加某民間基金會舉辦的技職政策諮詢會議中,數名職校校長提出基層學校對各種政策矛盾的困惑,例如職校課程早已從早年單位行業轉成群集教育,高職教學更為升學準備而非就業準備,但政府似乎把高職生拚升學當作原罪,甚至政府丟出18歲先就業政策時,指責拚升學亂象,但高職畢業到業界的待遇不佳,這又是勞動部與經濟部的職責,基層教師該如何教學生?到底要鼓勵高職生就業還是升學?掌管職校的校長們又如何選擇辦學方向?

員林家商校長陳定宏。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跨部會業務不同調 似乎各忙各的

這週起就是勞動部舉辦的全國技能競賽決賽,連同初賽技職選手,參加人數近5千人,這規模還不包括學校教學團隊、職訓單位訓練團隊及業界支持等,但沒想到,教育部在同一週也安排了兩天的南區全國高中職校長會議,讓部分參與技能競賽裁判與指導選手的校長兩邊跑。這絕對不是什麼嚴重問題,但看得出人才培育仍過度「以部會為主體,而非以技職人才為主體。」

數月前在政府技職宣導會議中,我提出「105年第二期技職教育再造成果展內容很好,地點舉辦在華山館場很吸引人,只是現場好像沒什麼技職師生參與?連媒體記者也沒來幾個,宣傳極差,連當時的部內辛苦同仁都哀哀叫。」

原來展覽同天,除了教育部技職司的成果展,教育部國教署在台師大也舉辦了全國高中職專業群科的專題創意製作競賽頒獎與成果展,在政大也有第2屆台灣實驗教育論壇等,時間都撞在一起了,顯見,教育部技職司、教育部國教署及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業務,須更緊密的配合與互動,更要破除部會本位主義。

這週起就是勞動部舉辦的全國技能競賽決賽,然而教育部卻在同一週安排南區高中職校長會議,讓部分校長必須兩邊跑。圖為第47屆全國技能競賽南區分賽獲獎選手。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技職國手兵役解套 互丟炸彈

年初立委黃國書引用我的報導,質詢教育部長潘文忠,要求技職國手應比照體育國手有兵役配套,但由於跨部會協調沒進展,最終提案修《兵役法》。那為何跨部會協調沒進展呢?

勞動部官員曾私下對我抱怨,協調會中曾討論到,「技職國手所參加的國際技能競賽能否直接透過教育部體育署主管的《國家體育競技代表隊服補充兵役辦法》擴大解釋?直接將該賽事納入補充兵役辦法中。」該官員會這樣要求,是因為此種方式不必大費周章提案修《兵役法》,勞動部也不需再額外訂定子法,然而卻被協調會在場的教育部代表以專業理由拒絕。因此,訂定子法期程硬生生多了將近一年,而這還是在上會期最後一天《兵役法》修法幸運地三讀情況下。

106學年度畢業的歷屆技職國手,等不到補充兵子法訂定因此仍然要去當兵。台灣自1971年開始派技職國手出征,這40多年來,多少技職國手多投入人生歲月為國爭光,卻從來沒有補充兵配套,更不用說就學輔導,難道一定要如體育改革須總統出面講話,才會有上會期如教育部與立法院大修《國民體育法》的那股重視魄力嗎?難道同樣為國爭光,會因為長官的長官關注程度不同,就有所差別待遇?

106學年度畢業的歷屆技職國手,等不到補充兵子法訂定因此仍然要去當兵。 圖/土庫商工提供

樂見教育部重視體育賽事 但技職競賽呢?

近期世大運成了熱門話題,學生參與體育賽事受到關注,尷尬的是,今年10月就有47位技職國手即將到阿布達比參加國際技能競賽為國爭光,雖然自今年1月起的技職國手培訓是由勞動部負責,但出國參賽的,幾乎是教育部管轄的技職學校的學生啊!從沒聽過教育部有任何公開發言,連專為技職國手的《兵役法》修法也是。或許這是因為負責競賽與《兵役法》修法的主管機關都非教育部吧!

當一個道路看得到未來,備受鼓勵與肯定,大家才會嚮往。當技職國手就學、就業都有適當的措施,且兵役也有所配套,才會有更多技能出眾的青年願意選拔技職國手,而非參加競賽僅為了保送明星科大,而且,整個青年學生從高中職一直到國中小,看到又酷又炫又在發光的技職國手後,更會激起投入技能訓練的想法!類似吳寶春效應。

以上都還沒詳細討論,像是勞動部雙軌訓練旗艦計畫跟教育部產學攜手合作計畫等部會競合政策,為何類似的模式辦理超過十年,仍要各自為政?

立委曾質詢教育部長技職國手能否比照體育國手有兵役配套,然最終卻因為跨部會協調問體只能提案修法《兵役法》。圖為十月份將前往阿布達比參加國際技能競賽選手。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各部會政策小變革,累積基層大情緒

半年多前我報導技專招生管道技優保送砍名額一事,引發職校圈與競賽圈撻伐該政策,同期間勞動部也減少技能競賽報名人數上限,且報名前十天才由我報導揭發。或許站在各部會間好像都只是小變革,但以技職師生為主體來看,就是同時左右各被打了一拳,似乎在告訴他們「政府不支持實作訓練。」

雖然這兩件事正反立場論述都有,但我認為背後本質問提,恐怕是政府未有全面性地規劃人力資源政策,就以技職教育與職業訓練來說,雖然兩者功能性不同,但卻是某種互補角色存在,例如產學訓專班透過職訓增加技能訓練的質量。

人才培育上無明顯佈局,這才是我們最應該擔憂的。

以技職教育與職業訓練來說,雖然兩者功能性不同,但卻是某種互補角色存在,可惜政府未有全面性地規劃人力資源政策。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就像我在專欄〈都是「美國模式」的錯?台灣技職教育學用落差如何反轉〉所作之結論:「台灣不像有些國家將勞動與教育業務整合於同一部會,或像瑞士是由各邦主政但仍設有全國性的委員會或聯合會組織,以便協調統籌。因此,技職人才培育過程,在勞動職訓與技職教育業務分屬於不同部門的台灣行政體系,兩者如何適切配合,尤其重要。」

我想,近年政府投入技職再造計畫第1、2、3期等實質行動,都是對大眾喊話「技職教育很重要!」若能再將執行面有著更細緻、妥善的整合規劃,相信改革技職的效益會更大,技職師生與社會大眾會更有感。

盼政府不要再讓技職師生感到矛盾,政府檯面上鼓勵先就業,但檯面下的產業經濟政策未能實質提升高職畢業生的工作待遇,要老師與校長們在接下來的新生見面會如何面對家長與新生的疑問?

「我們高職拚升學」、「我們高職拚就業」…雖不到掛羊頭賣狗肉地步,但總有那麼一點心虛感,甚至,那些時常背負社會「高職拚升學罵名」的老字號招牌八大省工等明星高職,到底該走向何方?定位完全不清楚,該如何辦學?

備註:八大省工為現在的大安高工、新竹高工、台中高工、彰師附工、嘉義高工、台南高工、高雄高工及花蓮高工。

近年政府投入技職再造,都是對大眾喊話「技職教育很重要!」若執行面能有更細緻、妥善的整合規劃,改革技職的效益會更大,技職師生與社會大眾會更有感。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評論/技專考招六大改革,你該注意的重點

原文刊載在udn《鳴人堂》網站,標題為「技專考招六大改革,你該注意的重點

文/黃偉翔

「不重視實作」、「培育的人才不好用」,這些是台灣社會對技職教育最大的不滿,教育部近年花了許多力氣,持續透過新政策來引導技職校院走向實務端,而這第一波改革,就是技專校院考試與招生制度的變革,最快適用目前職校高三生。

教育部自從90學年度實施考招分離,讓考試與招生獨立運作。這次是近16年來改革幅度最大的一次,我專訪考招負責人的報導引起許多討論,但制度「變化大」必然等同是「好的改革」嗎?不盡然。而我推測,儘管讚賞與認同的人不少,但恐怕也將引起前線師生的撻伐——即使改革方向是正確的。

我歸納了這次技專考招的六大主要改革:

  1. 取消乙級技術士證報名技優甄選資格,改放到甄選入學管道處理。
  2. 聯合登記分發中,各校採計各科權重彈性自主,「統測加權後700分」將成歷史。
  3. 管道名額比例調整,將甄選入學由現行50%提高到70%,聯合登記分發由現行40%減少到25%。
  4. 開闢特殊招生管道,專門招收實驗教育、自學、18歲先就業與特殊技能學生。
  5. 甄選入學採用「學習歷程檔案」,作為備審資料與新課綱技能領域的連結。
  6. 統一入學測驗各群類的考試科目調整。

技專考招制度困境與108新課綱的落實

「過度重視紙筆考試,不重視實務選才」,是過去技專考招制度最大的失敗,取得高職或科大學歷,卻不代表具備相當程度的「學力」已是常態。

我曾在某升科大補教業服務多年,高職生補習風氣之盛,高二、高三都在準備升學紙筆考試,而非實作能力,甚至有部分職校生高一就開始來補習。補習絕非壞事,但過度而犧牲原本該學習技術的時間,那就代表「技職教育被連根拔起」,也引起各區域教育資源不平等的疑慮。

這起因於技專實務選才未落實,是嚴重但鮮少被提及的問題。過去教育部設計甄選入學管道,第一階段是以統測成績為篩選依據,但第二階段就回歸到各校,除了備審資料、面試、統測……等,教育部更希望技專端舉辦實作測驗作為選才依據。但令人感到悲觀的是,根據資料顯示,真正執行實作選才的學校不到一成,部分學校因招生困難,導致學生有來就錄取,毫無門檻可言。

目前大家期待,108新課綱中新增15學分的技能領域課程,讓原本高職15至30學分的實習課程,提高到30至45學分。教育部不只想厚實高職實作教學,更希望透過考招設計引導教學現場,除了回應新課綱技能領域、專業與實習課的學習內容,更弱化紙筆考試在升學管道扮演的角色,強化技職教育的「實作力」。

考試
準備考試的學生。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改革一:取消乙證技優甄選資格,恐引眾多師生撻伐

這一定是抗議聲最大的改革。

其實教育部早有此想法。半年前我曾獨家報導,教育部提修法草案,取消乙級技術士證報名技優甄選資格,教育部認為,乙證長期被職校操作成升學工具,而非累積就業職能,但因前線教師抗議聲浪大,也有數位立委反對,最後教育部踩了煞車。

問題原因很多,除了教育系統本身的問題,事實上,該問題最早更可追溯至早年勞動部大量衝技術士證發證量後所遺留的後遺症。

問題有多嚴重?根據統計,102至104學年度,以乙級報名技優甄選的種類分佈情形,其中電腦軟體應用、電腦硬體裝修及印前製程3張乙證就佔了六成報名與錄取人數,其它137張的乙證只佔四成。

對此,我認為問題的本質在於:

……不管是目前技職再造N期、深耕計畫、均優質化、產業學院……等,這一個個技職校院的強化計畫,都可能因為職校最核心的「教與學不正常化」,難以發揮真正效益。

可見如何處理乙證問題,成了教育部的燙手山芋,一旦要動,不論鑑別度高或低的技術士證都將被影響。最終教育部下了決心,將在111學年取消乙證報名技優甄選資格,改到甄選入學第二階段處理。而這將衝擊多年來,技術士證與高職教學現場固有的結構。

因為這樣的處理,等同於弱化乙證在升學管道的角色,我推測,放到甄選入學第二階段處理,會彰顯在學習歷程檔案當作甄選入學備審資料,但技術士證在升學管道所佔據的重要性絕對不如以往。

教育部應該積極調整技術士證與高職學群、報考類群的對應關係,勞動部技術士證內涵如何對應業界職能所需,更是背後的問題本質。

我們經常看到新聞吹捧技職生「拿下N張乙級技術士證」有多厲害,但事實真是如此嗎?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改革二:聯合登記分發回歸各校,「統測加權後700分」將成歷史

過去聯合登記分發完全看統測成績,國文、英文、數學、專業科目一、專業科目二皆為100分,權重統一為國英數*1、專一專二*2,總分700;107學年度起,教育部將主導權還給技專校院,校方可以彈性選擇自己科系的各考科權重,以0.25作為單位,國英數權重設定範圍為1至2,專業科目為2至3。

舉個例子,若某科大系所強調語文能力與專業能力,也想找適合的學生,可以將數學權重設定為1,國文及英文權重設定為1.75,專業科目權重都設定為3,變成總分1050分(100*1+200*1.75+200*3)。」

下學年度開始,考生填志願,都會依據各校系所設定的權重,來決定錄取資格。

理想而言,此模式讓學生可事前透過簡章,知道技專端各校想要的人才,技專端也得以透過不同加權來引導學生選填適合的校系,過去因為總分一律700分,學生們都依據考試分數選擇志願,非依據自己興趣與學校科系特色而定。

但這樣的設計能回應理想嗎?我認為,面臨各大專校院生源競逐,最終權重設定一定有學校非「專業」考量,而是「搶學生」考量。

首先,雖然專業科目權重最多可以到3,但很可能反而弱化專業科目重要性,最極端狀況,技專端可以把國英數權重設定到最高的2,而專業科目權重則設定到最低的2。當然,這不一定是壞事。另外一個的角度是,「同一個類群所重視的科目或許差不多」,導致同類群設定權重大同小異,因而難以回應改革初衷,而這最終成敗,端看各校招生策略而定。

面臨各大專校院生源競逐,最終權重設定一定有學校非「專業」考量,而是「搶學生」考量。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改革三:甄選入學採用學習歷程檔案作為備審資料

學習歷程檔案,是指因應108新課綱上路,將學生的高中職選修課程與多元表現,以固定格式對應到新課綱內涵的備審資料;未來技職生多元實作表現、成品、競賽與證照都將記錄在學習歷程檔案中,並提供技專校院端作為選學生的依據之一。

107學年度起,甄選入學第二階段指定項目甄試將採用專題製作與實習科目表現成果;111學年度起,甄選入學第一階段仍以統測成績作為篩選標準,第二階段指定項目甄試部分,則採計學習歷程檔案,另外還須採用108新課綱技能領域的學習表現。

另外為了配套青年教育與就業儲蓄帳戶方案參與者,108學年度起甄選入學將分為一般組跟就業體驗組,前者即是以往的升學管道,約佔98%名額,後者則是儲蓄帳戶方案專用,約佔2%名額。

改革四:開闢聯合特殊招生管道,收實驗教育、自學、18歲先就業與特殊技能學生

107學年度增設的特殊選才聯合招生管道,不採計統測成績,全看各校指定的甄選內容,該管道又能細分為實驗教育組、青年儲蓄帳戶組(108學年度實施)及技職特殊才能組。

實驗教育組收實驗教育生、自學生等曾接受非學校型態教育的學生;青年儲蓄帳戶組是儲蓄帳戶方案參與者專用;技職特殊才能組則像台大火星人、清大拾穗計畫等等,專收特殊技能專長學生,教育部舉例,某學生剪紙藝術很強,這樣的技能非一般考試或檢定能篩選出來,但設計群學校又可能想培養這種才能學生,所以開闢此管道。

看到這有人會納悶,儲蓄帳戶參與者的升學管道怎麼重複了?是的,為了保障他們,教育部在技專段專門為他們開設甄選入學及特殊招生的兩種管道升學,對此我不予置評。

我很認同技專端開闢管道照顧實驗教育、自學生以及具備特殊技能學生,當然,這些樣態學生到了技專端是否會遇到同某些技優生的水土不服狀況?也不無可能。據我所知,教育部將擴大辦理因我先前報導而催生的技優領航計畫,全面照顧這些學生在科大端的學習狀況。

改革五:甄選入學名額拉高到7成,聯合登記分發減少到2成5

管道名額比例將大幅調整,預計在111學年度,教育部將甄選入學由現行50%提高到70%,聯合登記分發由現行40%減少到25%。

聯合登記分發是完全看統測成績定生死,雖然近年統測強化試題與職校技能學習的連結,但終究是紙筆考試,比例若像以往這麼高,職校學生就會被引導去補習,認為只要考試拚升學就好,所以降低聯合登記分發比例我非常贊同,能相對提升實務選才重要性。

可是有利就有弊,甄選入學比例提高到70%,錄取結果決定因素更多下放到技專端,此刻技專端各校甄選入學第二階段甄試項目如何舉辦,將成為重點,而其公平性,將是這步改革將面臨的挑戰;就如同我文前說的,真正有執行實作選才學校不到一成。

107學年度增設的特殊選才聯合招生管道,不採計統測成績,全看各校指定的甄審內容,該管道又能細分為實驗教育組、青年儲蓄帳戶組及技職特殊才能組。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改革六:統測各群類考試科目的調整

為了不讓高職生成為一個個補習機器,除了調整各管道招生名額比例外,統測試題是否能對準專業與實習課程學習成了另個重點,而非「啃書、寫考古題」就能考高分。

可是調整考科談何容易?雖然這一年來經過各種討論(吵架)後,未來111學年度統測新考科初步已定案,但一旦對外正式公告後,恐怕也將有一波各類群考科定案的大論戰。

隨著108新課綱的推動,統測試題納入部定專業科目與實習內容,是否能對準新課綱技能領域,並強化試題品質,將成為這部分改革關鍵。

技職不缺學歷而是學力

隨著台灣教育產業發展與升學管道暢通後,高職生升學率節節攀升到8成。教育部早期說法是為了配合高等人力的需求,但衍生的問題,就是適合先就業的學生,不只「坐教室陪公子讀書」,更因台灣社會與考招政策的導引下,使盲目拚升學成為現下的流行現象,但在科大端學習興趣低落與私立科大居多情形下,畢業後背了一筆為數不小的就學貸款,也沒有真正學到就業所需職能。

比起以往,這次技專考招改革確實有突破,但技職學制這麼多,各領域各階段的教育、學制系統,究竟對應到各行業(或說各職業)的哪些階層人才?定位,仍然是個模糊不清的,這應該是教育部應該論述清楚的藍圖,而非業界說缺人力,就開設缺工領域的五專班級,雖然教育部對於五專再造的規劃已長達數年,但總讓人覺得政策是東補一點、西補一塊,並非整體性的規劃。

如果可以,應該建立某種「有效品管機制」,全面檢視技職教育畢業生(尤其高職端)對應新課綱內涵的實作能力,回歸到教育現場教與學的內容及其成果檢視,是教育部更應該去重視的部分。

而你,滿意這次技專考招的改革嗎?

評論/圖利特定人士、配套打臉與血汗勞工——18歲先就業政策的三大誤解

原文刊載在udn《鳴人堂》網站,標題為「圖利特定人士、配套打臉與血汗勞工——18歲先就業政策的三大誤解 | 黃偉翔 | 鳴人堂

 文/黃偉翔

你也對投入72億經費的「18歲先就業政策」不滿嗎?對僅2376人申請的成效感到失望?我前篇專欄〈蔡政府「18歲先就業政策」的大泡泡,終於吹破了?〉對此政策於理想與現實的分析引起教育社群與網友們的討論,我覺得很棒,公共議題本來就該經得起各種「建設性批判」,但我發現有為數不少的人,不小心(或是刻意)散播錯誤資訊,導致基於錯誤資訊的評論如滾雪球般越來越大,這並非我撰寫文章的初衷,以下我將就對此政策的誤解分為三點加以釐清,希望公共政策的討論能夠回到理性與共好的風氣,而非政治攻訐或「各取所需」的現象。

誤解一:3年72億都用在2376人身上?圖利特定人士?

這是非常錯誤的片面資訊。

俗稱18歲先就業政策,其實是「青年教育與就業儲蓄帳戶方案」中的「青年就業領航計畫」及「青年儲蓄帳戶」,每年提供5000名高中畢業生媒合優質職缺,計畫長達2至3年,每月更透過教育部「就學、就業及創業準備金」及勞動部「穩定就業津貼」,在薪資外各補助5000元(共1萬元)至專款帳戶,最多三年可存36萬,但用途僅限升學、就業或創業基金,在企業端的補助則是最多兩年的每月5000元(最多12萬)的訓練指導費。

因此,每年試行的對象,都會持續2至3年的職場體驗計畫,加上剛推動的第一年,總共是6年計畫。

72億部分,是預估三年皆5000人參與的預算,「經費的使用會按照實際參與人數而有所不同」;基本上,每位參與計畫3年的對象,其所花費的預算是個人儲蓄帳戶36萬(10000X3X12),加上企業端補助12萬(5000X2X12),共48萬。若試行3年且每年都有5000人參與的話,就是72億(48X3X5000)。

青年教育與就業儲蓄帳戶方案總預算規劃表。

過去高中職的「生涯輔導」,因升學趨勢多淪為「升學輔導」,因此教育部這次順勢推出「高級中等以下學校生涯輔導計畫」,強化生涯探索、多元科系與職業的認識,並強化生涯輔導機制。

每間學校都有負責推動「青年教育與就業儲蓄帳戶方案」的種子老師,負責各校的政策推動。在生涯輔導計畫下,有意願申請的學生會與導師深度晤談,並透過輔導室或生涯規劃課程教師輔導綜合考評,若適合,將協助撰寫申請計畫,以申請職場體驗或國內外志工體驗。因此在這樣SOP架構下,說此政策圖利特定人士子女毫無根據,我們可以討論的是,學校在此的角色究竟能否發揮生涯輔導功能,而非僅是是否有「圖利」的嫌疑。

基於高級中等以下學校生涯輔導計畫,18歲先就業政策申請過程。(圖/網站資料庫)

誤解二:18歲先就業政策,用升學誘因當配套?

許多人指出:「明明是鼓勵先就業政策,在計畫結束後居然能經過特殊管道直升大學,這樣豈不是與打破學歷迷思初衷相矛盾?」甚至有網友亂傳,「這是替某些關係人士建立的升學巧門。」

這就要回歸「18歲先就業政策」的初衷。

其實許多人對此政策都有誤解,它並非是專為技職生的政策,也不是鼓勵學生去就業就好,而是「為了幫助不知該就業還是升學的迷途高中職生找到志向」,那些已有明確就業、升學志向學生並非此政策主要的目標客群。

根據教育部委託資策會對2010年至2014年大專校院畢業生所進行的調查發現,有四分之一的人認為所學與工作內容所需不符或非常不符,代表著許多教育資源的浪費。

我的進一步解讀是,政府欲透過此政策,在過去「直接就業」與「直接升學」的傳統中,撐出一個空間,讓「青年在升學前,有機會先去職場體驗,若有需要,再帶著自己的不足回到校園進修」,藉以協助青年更能掌握自己的人生目標。

相關配套還有大學入學資格保留、職場經驗抵免學分、兵役配套、大學回流升學管道(特殊選才、甄選入學與個人申請、彈性選系)、創業補助等等。

誤解三:學生到職場淪為廉價勞工?職缺都是濫缺啊!

這還真不能怪社會大眾,畢竟台灣業界每年幾乎都被爆出剝削勞工、外勞及實習生等重大惡質事件,再加上前陣子有媒體爆出此政策的薪資為法定最低工資的21009元,職缺內容以夜班、輪班等未具發展性工作居多,再加上高中職未具備明確就業技能,被質疑也是應該。還有人說,一個18歲青年薪資加上補助,剛入職場就有每月至少3萬出頭的薪水,高過不少大學新鮮人,職場的同事與上司將如何看待他?這都是很現實的問題。

據我所知,政府盤點職缺以具備發展性、技術性、安全性、優於最低工資水準、優良勞動條件為原則,且刪除待遇不足22k、勞動條件差等職缺,但目前推行困境在於,業界沒有能量開出足夠的「優質職缺」,等8月底媒合完畢,職缺內容見光死後就一翻兩瞪眼了。

另外一部分,是如何保護18歲青年在職場不被剝削?對此,教育部將與勞動部組成輔導團,透過線上聯繫、學生預約諮詢與實地訪視持續追蹤青年進入職場狀況,勞動部更會要求企業有對應的工作訓練計畫,並配置職場導師「1對1」協助青年在職場的穩定。

但對此我並不滿意,就像我前篇專欄說的,此政策開放的職缺勢必多元,須有「專職輔導人力」才能深入理解各行業樣態,並累積輔導經驗;試想,高中畢業才18歲,大部分沒有社會經驗,很需要專職就業輔導人力與他討論、陪伴初入職場的磨合期,甚至遭遇輔導轉安置的情形。

未來幾年可以觀察的,是這些青年們中途轉換工作的安置數,以及中途退出的折損率,究竟會有多高(低)?

學生到職場淪為廉價勞工?其實也不能怪民眾誤解,畢竟每年發生的惡質剝削事件層出不窮。(圖/網站資料庫)

台灣青年耗費太多青春在校園

在台灣「功課好」不只成為過去多年來「好青年」的必備條件,更是種陷阱。不善於考試的人只能陪同學關在教室,善於考試的人則誤以為適合該領域,但事實上,不少學生在大學、碩博士畢業後,對自身職涯發展仍毫無概念,花了多年取得文憑只證明「善於讀書考試,跟有沒有興趣是兩回事。」

因為過去教育體制給我們的想像,只停留在眼前如何考高分,而不是未來如何用所學來改善社會問題,很諷刺的,技職教育也是如此。

台大教授葉丙成日前在Design for Change論壇指出:

太多家長還用20年前讀書經驗,教現在的孩子,去面對20年後的世界,有整整40年落差!

確實,「18歲先就業政策」也照出了台灣家長對新觀念的抗拒,但大家過去多年來,之所以想讀碩博士、考公務員……大部分是為了待遇,導致青年的興趣、對職業認識的重要性,永遠在求學過程中被漠視,這對於未來多元人才的培養是很大的潛在危機。

家長與青年難道不懂這些道理嗎?很顯然的,更大的問題是在台灣產業與經濟面,如果我們的就業環境不再低薪、勞動條件佳,也看得到職涯發展,甚至相關能力鑑定系統(如技術士證)更具備市場效用,大眾對學位的依賴性就會降低,若政府真能改變就業環境,我想,除非真有興趣,傻了才願意投入多年青春只為換取一紙碩博士學位。

我內心盼望,「18歲先就業政策」可以替社會刻劃出一個想像輪廓,「與其講求效率的盲目升學,不如嘗試18歲先去職場就業,發現自身不足後,再回到學校補足欠缺的知識」,對青年的求學主動性絕對大大提升。

當然,還是希望政府能更重視體制面的實質改善,而非短期補助的政策;而「18歲先就業政策」相關配套與精進,也是政府該眼前須先面對的問題。

加油,相信台灣會更好!

評論/蔡政府「18歲先就業政策」的大泡泡,終於吹破了?

原文刊載在udn《鳴人堂》網站,標題為「蔡政府「18歲先就業政策」的大泡泡,終於吹破了?

文/黃偉翔

近日「18歲先就業政策」階段性報名結果出爐,一年5,000個名額卻僅2,376人報名,可見政策理想與執行面還有一段不小落差,這政策大手筆投入72億經費,勞師動眾相關部會、多場巡迴說明會、盤點與開發職缺,成效卻是如此慘淡,蔡政府「18歲先就業政策」泡泡吹得太大、太滿,終究要吹破了。(延伸閱讀:《技職3.0》18歲先就業政策申請人數不到一半 基層教師:主因是職缺內容不明

因蔡英文總統的政見,政府大力推動俗稱18歲先就業政策的「青年教育與就業儲蓄帳戶方案」,提供每年5000名高中畢業生媒合優質職缺,每月更在薪資外補助一萬元至專款帳戶,最多三年存36萬,可當作升學、就業或創業基金。

政策理想絕對是值得稱讚,也是少數政府透過實質政策大聲喊話,企圖導正「盲目升學」歪風,執行團隊也很辛苦,然而政策執行面的現實,卻難以回應理想。

青年就業政策的理想絕對是值得稱讚,也是少數教育部透過實質政策大聲喊話,企圖導正「盲目升學」歪風,執行團隊也很辛苦,然而政策執行面的現實,卻難以回應理想。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18歲先就業政策過於理想化

其實許多人對此政策都有誤解,它並非是專為技職生的政策,而是「為了幫助不知該就業還是升學的迷途高中職生找到志向」,那些已有明確就業、升學志向學生並非此政策主要的目標客群。但這樣的理想,現實執行難度有多高,慘淡的報名結果說明了一切。消極一點來看,每年原本就有約3萬個高中職畢業生直接就業,卻僅2376人報名。

對於此次報名人數不佳,我歸納了6個主因:

  1. 相關政策競爭因素:政策目標雖非就業、升學志向學生,但此政策功能面卻與現有計畫競爭,例如產學攜手計畫、雙軌旗艦計畫及就業導向專班等,即使18歲先就業政策已排除這些計畫參與者的報名資格,但不代表剩下未被排除資格者,就有興趣參加18歲先就業計畫,若有此傾向,或許早已報名相關計畫與專班。
  2. 環境因素:過去學校的生涯輔導功能,幾乎嚴重窄化為升學輔導功能;且今年高一新生約少3萬人,招生成了現實考量,學校仍須靠國立大學榜單招生,這與「18歲先就業政策」方向大大抵觸。
  3. 職缺因素:待遇普遍不高,且職缺在台灣東西南北部分布不均。
  4. 未站在弱勢生本位著想:雖然有開放部分名額給弱勢學生優先報名,但他們有更直接、簡單的選擇:簽志願役或選擇產學攜手計畫、雙軌旗艦計畫及就業導向專班等,現在志願役軍人還可以邊進修在職專班,4年取得學士學位。
  5. 跨部會配合因素:也因蔡政府的倉促上路,執行面不夠細膩,教育部開放報名期間,勞動部職缺尚未釋出完全,導致想讓孩子報名的家長止步;另外申請時間也跟其他升學考招期程強碰在一起,當學生已有明確大專校院就讀,通常都選擇升學,這也是官方承認的這次報名人數低落的最大原因。
  6. 政治因素:蔡政府為求表現,倉促上路,這樣投入72億經費的大型計畫,卻未先經過小規模測試。

這還只是報名階段,當這些報名的孩子與企業媒合完,並開始進入職場後,真正的難題才要開始。

此次報名結果不佳受到許多因素影響,不過真正的難題是孩子們進入職場後是否會被欺負?孩子中途轉換工作的安置數,甚至中途退出的折損率,究竟會有多高(低)?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18歲先就業政策的隱憂

「18歲先就業政策」的下一個關卡,不是已報名的2,376人與企業媒合後的正式人數,也非明年度改進相關缺失後的報名人數增加多少,而是孩子們進入職場後是否會被欺負?更直接的說,孩子中途轉換工作的安置數,甚至中途退出的折損率,究竟會有多高(低)?

這次教育部除了成立申訴管道外,還跟勞動部共同成立輔導團,盼做到「個案追蹤」,教育部負責教育、學習、升學輔導等,勞動部則負責職場環境、工作條件與勞資糾紛 。

但非專職的輔導團真能幫助到孩子嗎?如果只是打電話追蹤、定期去訪視,能否防範青年被雇主欺負?看看前陣子在高餐大教師定期親自到現場訪視前提下,永采烘焙剝削青年的惡質行為仍然發生了!最重要的是,輔導團能否真正協助學員入職後的穩定,才是最大疑問。

這樣地圖炮的政策,開放職缺勢必很多元,須有專職輔導人力才能深入理解各行業樣態,並累積輔導經驗;試想,高中畢業才18歲,大部分沒有社會經驗,很需要專職就業輔導人力與他討論、陪伴初入職場的磨合期,甚至遭遇輔導轉安置的情形。

政府不能總把執行不佳的教育政策,怪罪在華人價值觀上,這是非常沒肩膀且不負責任的!如果任職於某產業的待遇夠好,也看得到職涯發展,真沒人會想走政府口中的這些缺工產業嗎?真沒人會想讀相關科系嗎?當然,這已不只是教育政策範圍,而是台灣整體產業、經濟政策的範疇了。

這樣地圖炮的政策,開放職缺勢必很多元,須有專職輔導人力才能深入理解各行業樣態,並累積輔導經驗。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18歲先就業政策的存廢

18歲先就業政策的三年試行計劃,大筆投入72億經費,其中27億來自教育部經費,45億來自勞動部就安基金,政策成效不佳,恐上路一年就夭折。

這不是不可能,被罵許久的《名師高徒計畫》試辦三年後喊卡,因為政策理想與執行面現實差異過大,不只政策成效不佳,還造成糾紛,學習與勞務關係曖昧不清,更重要的是,有更多可達到類似訓練成果,但就業率更佳的職訓專班,造成政策競爭效應。

當然,兩者計畫並不相同,但18歲先就業政策若不好好調整,恐走上《名師高徒計畫》夭折的後路,那就太可惜了。

不只可惜,在前面政府大力宣傳下,政策上路一年就停辦,會對社會大眾留下一個「升學風氣仍是難以改變」的強烈負面印象,原本的理想政策更成了家常飯後的笑柄。

「18歲先就業政策」立意良好,但理想性過高,或許經過調整後,明年度報名人數可以成長,相關配套與進程得以更周延,但「為了幫助不知該就業還是升學的迷途高中職生找到志向」是否太打高空了?為何不更務實一點呢?

「18歲先就業政策」立意良好,但理想性過高,「為了幫助不知該就業還是升學的迷途高中職生找到志向」是否太打高空了?或許應更務實一點?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專為技職選手設計的18歲先就業政策

如果「18歲先就業政策」是專為技職選手所規劃的政策,更有它實質面的意義,也能無縫接軌。

事實上,台灣技職競賽近年順應國際技能競賽(WorldSkills Competition, WSC)趨勢,競賽內容以產業實務為導向,而國內教育部舉辦的技藝競賽、勞動部舉辦的全國技能競賽分區賽與全國賽,甚至選拔出來的技職國手,一年共有約4、5仟名選手,兩部會近年也開始積極找廠商開職缺,直接聘這些技職選手到企業,但無奈待遇始終不高(約25k),大多抵擋不了升學的誘因。

技能競賽是以產業職種來區分,例如花藝、西餐烹飪、機電整合、機器人、家具木工、美髮…等約50種,各競賽多年演變下來,不只競賽內容逐漸對應職場,各職種早有相對應的贊助及提供職缺廠商,與「18歲先就業政策」一拍即合。

不只同樣具備儲蓄帳戶福利,連同保留入學資格、抵免學分、兵役及升學回流等配套都可適用,也能讓高職畢業生先就業2至3年後(18歲先就業政策),接上教育部次長姚立德新推的二專、二技階段性升學政策(2+X+2);此外剛推出的5專展翅高飛計畫,也能接上階段性升學政策(5+X+2),形塑一個完整的「階段性實務性人才培養制度」,高職、五專先就業但保有階段性進修管道的雙重導引網絡。

在「2+X+2」政策中,X指職場工作期間,意思是具備高職學歷報考二專後,拿到專科學歷可先進入業界工作X年,若還有學習需求,可直接回到原學校再讀進修部二技,畢業後即具備大學學歷。「5+X+2」也是同樣道理,讀完五專後,先到業界工作X年,再回學校讀二技。

當然,以上僅是將現有政策作舉例,若「18歲先就業政策」真朝技職導向,得更仔細盤點相關政策。

如果「18歲先就業政策」是專為技職選手所規劃的政策,更有它實質面的意義,也能無縫接軌。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過去曾差點催生技職選手就業銜接政策

事實上,過去幾年曾有類似專為技職選手的就業政策,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負責協助就業媒合與津貼補助,教育部技職司則強化選手在技專校院端的學科輔導及技術精進,進行方式則是廠商「預聘」技職選手,先提供資源讓他們讀完大學,過程中除提供實習職缺,畢業後更能直接成為企業正式員工。可惜最終兩單位合作以破局收場,各走各的路。

若採技職選手先就業政策方向,並不會與現存的考招管道(如技優管道)加分、保送功能上相斥,因為有保留學籍配套,且能讓技職競賽更與產業接軌,也讓「18歲先就業政策」更具備實務面上的意義,建置真正的「階段性實務性人才培養制度」,形塑一群「技職典範」,更具備當初此政策初衷:「不要盲目升學,先到職場就業、體驗。」

採技職選手先就業政策方向,能讓「18歲先就業政策」更具備實務面上的意義,建置真正的「階段性實務性人才培養制度」。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