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優保送爭議 技職司:曾承諾固定名額、樂意持續討論

記者曾玉婷/臺北報導

四技二專入學管道多元,全教總今(12 日)針對技優保送管道,指出近年招生名額發生遞減,甚至發生有部分職種申請名額掛零現象,呼籲教育部確保各職種技優保送名額,並保障學生在高二投入技能訓練時,即能確認高三申請的保送名額;教育部技職司回應,去(2020)年底已承諾會以固定名額處理,不讓原有保送名額掛零,同時盡量鎖住國立科大名額,讓學生清楚未來願景,針對新訴求,都歡迎進行討論。

技優保送適用於取得國際級相關競賽獎項、全國相關競賽前三名、入選國手資格的學生,只要繳交證明文件並填寫志願,不採計統測、在校成績,就有保送至科技大學的機會。

全教總:保障技優保送名額,並提早公布

全教總檢視近技優保送管道,發現招生名額逐年銳減,且每年不穩定,由 101 年 633 人,減至 110 年 204 人;此外原設有名額的職種,今年差點掛零,例如商業類名額從 108 年 14 名,變成 110 年 0 人,後續經溝通後補回 8 人。

101 年至 110 年技優保送名額逐年遞減。(圖/全教總)

全教總擔心,此舉恐打擊技職教育發展,影響技高師生未來投注技能競賽的意願,加上技藝需要長期訓練,學生投入後,難同時兼顧學業成績,即使選手有技優甄審管道可申請,但門檻較保送高,還需參看學生在校學業成績,不利於在技能訓練花費大把時間的選手。

全教總提出兩大訴求,呼籲教育部應盤點各技職競賽職種與其對應招生科系間的關係,保障全國各職種科系現有基礎的技優保送名額,並最遲在學生高二投入訓練時,確認其高三申請時的保送名額,讓學生在資訊透明的情況下,做出最有利的生涯發展選擇。

立委林奕華、林宜瑾、張廖萬堅也到場支持。張廖萬堅表示,當技高逐漸高中化,升學壓力和高中生不相上下,回頭看年年設有技能、技藝競賽的技高,當保送名額逐漸減少,其實對技職教育是很大諷刺。

技職司:曾承諾固定名額,持續聆聽技高意見

關於保送名額減少原因,教育部技職司科長陳秋慧說明,技優保送自 99 年起開始辦理,技專校院起初放出 800 多個名額,後來發現技優保送報名人數每年僅 200 多人,報到人數又低於報名人數,才逐年調降成合適數字。現行技優保送名額,皆以「招生總量 10%」的條件下,由各技專校院進行調配,依去年技優入學情形,技優招生總名額(保送、甄審)應足夠學生入學需求,且包含所有職種。

去年 12 月,發生技優保送名額爭議,陳秋慧表示,當時經討論後形成共識,其實技專校院已承諾會固定維持 110 學年度的名額,即不讓原有保送名額的職種掛零,「一下子讓變動過大」,同時盡量鎖住國立科大名額,讓學生清楚三年後的願景在哪。

陳秋慧強調,共識當中若有新訴求,都歡迎提會討論。不過針對教團的質疑,陳坦言不解:「是希望讓全部(符合保送資格者)都能進科大嗎?」

問到調整招生名額,是否能提前在新一屆入學前公告?陳秋慧說,少子女化浪潮下,如名額固定 3 年,期間可能造成多校難以退場,或許過去學生多的時候做得到,如今學生數遠低於技專校院招生量,在此狀況下,卡退場的科大難保持教學品質,教學品質是保障學生學習權益的重點, 同時要考慮技專校院系科也要因應科技發展轉型,名額固定 3 年不見得對學生及學校有利,因此名額要固定不變較難。

陳秋慧說,技高學生升學議題是公眾事務,面對技優名額確切需求、各競賽職種及對應招生科系等議題,技職司都願意敞開大門,聆聽技高各群科意見,持續搭建技高和技專校院的對話橋梁,共同為技職學生努力。

不過,由去年底的技優保送名額爭議能看出,政府端和技高端的認知仍有差距,教學現場師生和最新資訊距離太遠,讓許多教練和選手摸不著原因,只覺得努力半天,卻無法順利保送到理想學校,感到權益受損,對此,《技職 3.0》將持續追蹤後續報導。

教團憂技高「普高化」 教部:研議強化專業科目

記者曾玉婷/臺北報導

全教總今(22日)召開記者會,檢視歷年技高考招制度,發現四技二專甄選入學的篩選標準設計錯誤,將使技高學生重視國、英、數等一般性考科,忽略專業科目,恐怕不利新課綱的落實,讓「適性揚才」淪為口號;教育部回應,已責成各單位、團體研議強化技高專業科目,考量考招制度調整是技高學生重大權益事項改變,故應於學生入學技高前公告。

全教總:甄選入學重視國英數多於專業科目

全教總表示,若學生透過甄選入學管道升科大,第一階段需經統測篩選,方有資格進入第二階段,而統測的考試共計五科(國、英、數、專業科目一、專業科目二),每科各有 15 級分,以加總級分做為第一階段的篩選,由於國、英、數等一般科目占總級分的五分之三;專業科目僅占總級分的五分之二,若學校以總級分作為篩選門檻,則一般科目強的學生,更容易通過甄審入學的第一階段篩選;專業能力強、但一般科目能力較遜色的學生,反而不利其通過第一階段篩選。

全教總質疑,一旦無法通過第一階段篩選,後續的學習歷程、專題實作成果等,都將無法作為升學篩選之用,這種偏重一般學科為其取才優先標準的篩選方式,與普高相去不遠,對於以培養專業技能為定位的技職教育來說,無疑是最大的諷刺。

全教總指出,現行多數四技二專校系於甄選入學第一階段採用「總級分」篩選,在一般科目分數占比顯然優於專業科目的情況下,將引導技高師生重視一般科目甚於專業科目,技職教育的精神將不復存在。

全教總呼籲,相關單位應重新檢視 111 學年度新考招制度的細部執行程序,特別是甄審入學第一階段篩選的一般科目、專業科目比例分配,回歸技職教育的精神,莫使技高持續普高化。

教育部:已責成各單位、團體研議強化技高專業科目

對此教育部回應,技專校院四技日間部招生管道眾多,各有其特色及不同招生選才方式,技高學生更可依自身學習狀況條件報考,如無須採計統測成績升學管道的「特殊選才」、「科技校院繁星推薦」、「技優甄審」、「技優保送」,另須採計統測成績升學管道有「甄選入學」、「聯合登記分發」,以及其他各類單獨招生等不同招生管道。

教育部表示,針對全教總所提,重新檢視 111 學年度技專考招,已責成技專招策會、技專聯合會持續與技專校院、技高及相關團體,朝向強化技高專業科目設計方向共商研議。考量考招制度調整是技高學生重大權益事項改變,故應於學生入學技高前公告,以利技高親師生及早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