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其政/別怕辛苦!自己的3K產業自己救

 

處在物價、房價雙漲,薪水卻毫無起色的台灣;處在國債高築,地方政府、中央政府都喊窮的世代;處在大學畢業生薪資水準倒退十餘年的今天。社會需要轉型正義,年輕人產生強烈的世代剝奪感,因債留子孫,國民平均餘命增加外加少子化……等多重衝擊,在可預見的將來,這些沉重的負擔將壓的年輕一代喘不過氣來。

情況確實是嚴峻的,但正誠如狄更斯在《雙城記》中寫道:「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It was the best of times,it was the worst of times)。」越是環境惡劣,就越能展現勇者的才華與毅力。雨果說的好:假設沒有暴風雨,船帆不過是一塊破布,有了暴風雨這塊破布就發生了作用。

如果可以選擇,相信多數的年輕人並不願意活在父執輩沒有電腦、手機的年代。這說明了人類文明的發展,是往締造出更舒適宜人的生活方式移動,一代不如一代或嚮往古代的說法,大都是用來激勵年輕人的,聽聽就好,千萬別當真,別怕明天會更好,明天真的會更好。

今日的就業市場,年輕人一窩風地往服務業方向跑,這個外表雖光鮮,但平均薪資低、工時長的就業市場,其技術含量是較低、願景相對暗淡的。傳統製造業如:汽車修護工、廚師(屬性雖為服務業但性質屬製造業)、機械加工……等等。這些工作都是典型的3K(日語Kitanai、Kiken、Kitsui,中文翻成骯髒、辛苦、危險)產業,雖然表面髒、工作環境非冷即熱、且必須付出較大體力,但都含有一定成分的技術含量,都是很有機會從工作中獲得成就感滿足的工作。

但很遺憾的是上述工作,或與上述工作屬性相似的工作,老闆縱使願意提供相對高薪,仍無法吸引年輕人的目光。更遺憾的是我們竟一面喊就業機會不足,我們的勞動部卻一面向越南、菲律賓、印尼……等國家引進大量的勞動力,搶奪本國勞工的就業市場。雖然引進的勞動力,大都從事3K產業,但筆者必須重申幾個重要的核心價值。

要讓3K產業活起來,一定得自己做,人生而平等,將3K產業委由引進的勞動力擔任,易產生種族歧視之弊,且汙名化了3K產業,減少了本國勞工參與3K產業之意願。

引進的勞動力大都從事家庭幫傭(保姆)、老人看護工及台灣政府在1989年以推動大型建設工程為名,專案引進的海外移工,立法院接著在1992年通過《就業服務法》,允許民間產業也能聘僱海外移工。此後,大量美其名為「補充性勞力」的東南亞籍移工,透過雙方仲介進入台灣,移工一方面替自己尋夢,一方面也替台灣築夢。在一般台灣人見不到的高鐵或捷運等公共建設工地,在一般人見得到的公園、醫院、安養院,以及在並未開放移工的農地、茶園、牲畜養殖場、或者大商巨賈的豪宅裡,都有合法或非法的移工身影(註1)。

上面由引進的勞動力所從事的工作,哪一項是本國勞工無法勝任的?有更甚者,台灣並不是勞動力不足的國家,年輕人的失業率一直都居高不下,且台灣正在為過剩的人力找出口。勞方低薪問題已經淪為國恥的當下,若能調整一下我們的外勞政策,逐年將目前或合法或非法盤據在台灣各角落的60萬外籍勞工遣送回國,將工作機會釋出,提供本國勞工更多的就業機會,依簡單經濟學供需法則,勞工薪資自然就提高了。

在大學錄取率已經超過100%的今日,頂著大學文憑光環,不代表能直接晉升白領。年輕人務必認清自己能力有多少,學本事不一定要在學校,在職場做中學,也是提升能力的重要管道。將自己的能力養成後,更要知道自己的優勢所在,然後將自己放在最能發揮所長的位置深耕、壯大。

因為我們曾經在高科技產業中嘗過甜頭,還是有很多人迷信發展高科技產業,才能讓我們的產業結構深耕,再創經濟之榮景與輝煌。殊不知卻跳入一個誤區,高科技產業的確可以創造巨大產值,但唯有將經濟成長的果實反映在消費上,才可將經濟成長果實普澤全民。否則這些高科技產業高度發展的結果,只是徒增國家GPD值,資本與技術過度集中在少數資本家或掌握關鍵技術的工程師手上,反而加速了貧富差距之惡化。

而且高科技產業具有單位人力產值和專業能力門檻相對高的特性,屬少數菁英的工作領域,是無法締造大量就業機會的,也並不適合每一位勞工加入。多數的勞工必須清楚認知,只有基層基礎傳統產業,才適合各種不同階層的勞工發揮所長,並勝任愉快。

人才確實也是帶領我們走向安定繁榮的指標,所謂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現實中,在戰場能運籌帷幄決勝於千里之外的將軍只須一人就夠!在承平期間,我們並不需要太多領袖,而是要有更多任勞任怨,敬業樂群的工作者。

最後請萬能的政府,透過國家機器有效運作,不要把產業過度集中在高科技產業。請政府與資方創造勞工免於被剝削及有尊嚴的工作環境,讓台灣產業再創輝煌。

 

註1:張正,台灣應停止引進藍領外籍勞工,這是一個飲鴆止渴的政策。獨立評論2015/07/13

 

作者:

技職3.0

《技職3.0》為一個關注「技職教育」與「技能發展」議題的獨立媒體。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