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宇程:當中文教授說你的作文寫得好,也許你該恐懼

 

「揚起帆航向未來,面對未來的風雨,一路上的波濤洶湧,我不畏懼!」中文系教授認為在受訪的時候,認為這是會考作文的優秀開頭。另一篇文章中教授認為,文句流暢,字數足夠,分段清楚,沒有錯字,擅用標點,就是可以得到滿分的好作文。

我查了不少報導、評論,我發現一件事。關於「什麼是好作文」,發言的總是中文系教授,而且他們評判的重點,不是在思維內容,而是在形式與文字使用。

會考結束了三星期,爭議已經從作文轉到分發。但我相信,七月的指考之後,又會再引發報導和爭論。因為,該如何告訴中學生「什麼是好作文?」,而這事關重大的問題,我們目前的判斷標準並不好。為什麼這麼說?這樣評判是否太武斷?

因為台灣各種用文字來表現的創造活動,成績都很差。

台灣目前還沒幾個合格的科普作家 — 台大的化學系教授和我這樣抱怨過。台灣的新聞與報導文學還沒有成熟已經枯萎了 — 一個資深的新聞從業者這樣感嘆過。《半澤直樹》、《巨人的進擊》、《冰與火之歌》、《紙牌屋》、《來自星星的你》等戲劇與小說,輪番捲襲世界,連台灣也追捧和風靡的同時,我們有沒有發現,台灣今日沒有化育出在世界舞台受矚目的小說家、劇作家。明明台灣各種以創作為基底的產業都陷入泥沼,誰若說現今我們學校對作文的教學、訓練、培養方式是正確而無可挑剔,我可不信。

《權力的遊戲 -- 冰與火之歌》原是暢銷小說,改編成電視劇後,全球轟動
《權力的遊戲 — 冰與火之歌》原是暢銷小說,改編成電視劇後,全球轟動

作文教學問題可能在哪裡?不好意思啊,問題可能正出在自認為最擅長作文的中文系教授們。這些教授將作文本身視為目的,用打造工藝品的標準來看作文,以為重點在本身的精緻與巧妙,不在於與世界的關連與互動。

再說清楚一點,這可以說是《上林賦》和《諫逐客書》兩種作文價值之間的判斷和競爭。《上林賦》是一長篇駢體文,大量對仗與典故,極端華麗。《諫逐客書》是一中篇論說文,整體而言也相當工整。就文字技巧上,不易為兩篇文章分高下,甚至《上林賦》的「技術」更高超。但如果問一個問題:哪一篇文章,若從歷史中消失,會對歷史有決定性的影響?答案很明顯。

若李斯沒寫《諫逐客書》,或這篇文章寫壞了,秦王會從秦國趕走天下才幹之士,秦國也許不會統一六國,戰國分裂可能持續,中國歷史可能改寫。《上林賦》就不同,這篇歌頌漢帝狩獵苑囿的文章,文字辭藻雖華麗,但它並沒有對現實世界產生太大的影響,若從歷史中抽去,後世的發展也不會有什麼不同。

文章價值的關鍵在於影響力。而文章的影響力,字辭和形式只是那件外衣。更重要的是課題選擇以及論點判斷。有影響力的文章,是要挑戰時代的重要課題,而且會指出新主張,陳述社會與眾人所忽略、誤解、錯信的事理。

寫作文不是為了打造一篇符合文學標準的作品。寫作文是為了和外界溝通,互動。作文的價值在於,這場溝通之後,外界變化了多少 — 人們拿出實際行為保護環境了嗎?人們消費的行為改變了嗎?這個故事讓人們對情愛的見解更深刻嗎?

換一個方式問。一篇作文,文句流暢,字數足夠,分段清楚,沒有錯字,擅用標點,卻對世界沒影響。另一篇作文,有用字和標點的錯誤,但影響了許多人的生活與觀念,哪一篇是好作文?以《諫逐客書》這篇文章為例,這篇文章最有價值的部分,是在於書寫之前,文字之外,李斯正確地進行了一連串的判斷。

 

葉丙成:OMG!!! 臺灣大學 PaGamO 贏了!!我們搶下全球第一的教學創新大獎!!!!!!

 

葉丙成:OMG!!! 臺灣大學 PaGamO 贏了!!我們搶下全球第一的教學創新大獎!!!!!!

天!我們贏了!!我們打敗四十三個國家、包括哈佛大學等四百二十七所大學/團隊,拿到全世界首次創辦也是最大的教學創新大獎!!!

由於這兩三年來,國際上教學技術創新突飛猛進,全世界的一流大學、公司都紛紛投入許多資源。有鑒於此,知名的華頓商學院 Wharton 跟全球大學評比機構 QS 合作,決定舉辦全球第一屆的教學創新大獎「Reimagine Education」。在九月的時候,莊教務長將這個大獎的訊息傳給我,讓我參考看看要不要參加。我看了以後,覺得 PaGamO 值得參加,於是花了幾天幾夜努力寫了申請書,在教師節前夕 9/27 熬夜送出!(隔天繼續熬夜準備去台中的兩千人翻轉研習 @@)

三週後被通知入圍,邀請我參加 12/8-12/10 在華頓商學院辦的 Conference 發表會。我心裡覺得應該滿有機會得獎,為了學校,不得不在學期中再出來美國一趟。來到這,才知道參賽隊伍有 427 隊,來自世界 43 個國家。原來這是全球第一次舉辦的教學創新大賽,所以對全世界的教學創新團隊都非常的有吸引力。但來美國前,我真的沒有想到這個比賽會有這麼多強手來參加。知道以後,心裡一沈,很擔心白來美國一趟。

這兩天看下來,有好多隊伍都做的超強。有好幾個團隊,做可以遠端虛擬的做科學實驗的實驗室、有 3D 模擬的醫學虛擬解剖、有虛擬的物理化學實驗模組。好幾個隊伍都是做了五年、十年,累積全球用戶上百萬的教學虛擬系統。特別是美國著名的 PhET 互動式科學虛擬實驗系統,上百萬人用過,做的好棒,我越看越沒把握。

偏偏主辦單位又在我們簡報前一天跟我們說,十分鐘的發表時間變成七分鐘。雖然簡報跟得獎名單無關(之前已經評審決定了),可是現場的參賽者每個人都還是磨刀霍霍的樣子。我前一天為了七分鐘的簡報,練了 n 次,一直超時。最後在半夜終於神功大成。睡沒多久,早上開會,輪我上台。我是全場講的最嗨的,讓全場數百位來自 33 個國家的觀眾也聽的超嗨,笑聲不斷。雖然很成功,可是下台後,胃又開始痙攣了…痛了好久…

一整天三十個隊伍的發表都結束後,晚餐就是頒獎典禮了。晚餐辦在哪?居然是辦在 UPenn 的博物館裡面。裡面有中國文物廳、各國文物的廳。結果,居然晚餐桌設在埃及的木乃伊廳 @@ 晚餐開始前,有兩場專題演講,講的很久。接著就是開始吃飯。我其實根本沒心情吃,一直等,一直等…

終於頒獎典禮開始了。一開始就播放洛基的音樂,非常應景(費城)!接著開始按照各個項目的前三名來頒。有 Hybrid Learning、E-Learning、Presence Learning, Teaching Delivery 等項目。全球教育創新的先驅者們,都翹首引盼。終於頒到 E-Learning,像奧斯卡獎一樣,先宣布入圍名單。入圍有四名,我們跟 PhET 都入圍。
“The 3rd place: xxx” (不是臺大,不是 PhET)
“The 2nd place: xxx” (不是臺大,不是 PhET)

靠…PhET 也還沒出線,那第一名的機會感覺有點渺茫啊…

“The E-Learning Winner goes to: PaGamO and PhET!!”

哇~~~~~~~ 拿到 E-Learning 項目的第一名了!回家對臺灣鄉親父老有交代了!心裡真是太感動了。全場的歐洲人、美國人、印度人、亞洲人,都熱情的在頒獎路途上跟我握手。這真的太酷了!我們讓臺大真的有面子!!

頒完了各項目的獎外,接下來就是第一屆 「Wharton/QS Reimagine Education 」的終極最大大大大大大大獎。這時心臟又蹦蹦的跳,會不會拿到大獎?會嗎?這樣想會太貪心嗎?還是不會?還是會?

“The Overall Winner goes to……….PaGamO and PhET!!”

更更更!我們贏了!!!我們贏了!!!我們贏了!!!

全場熱烈的掌聲中,我上台去拿了那比我臉還要大的水晶獎牌。能夠讓在場來自全世界的教授們、Wharton 的教授們、QS 的主管們,都看到我們臺灣大學團隊,在數位學習這塊傲人的成績。我真的太高興了!!!拿完獎後,全場看著主辦單位播放我之前在機場錄的影片。影片最後我很大聲說道:「PaGamO! WE SHALL CHANGE THE WORLD!!」,全場瘋狂拍手。看到全場的人這麼為我們高興,我真的是太感動了!

 

2

 

這都是我的團隊中臺大電機的同學、臺大資訊的同學、還有我們新創團隊 BoniO 伙伴們一起努力的成果!

能夠得到世界第一屆教學創新大賽的第一名!我們成功打響臺灣大學在世界上教學創新的名號!現在全世界的人都知道 Benson、臺大、BoniO 在教學創新是世界第一等的!!!我離開會場前,IBM Watson Lab 超級電腦計畫的研究負責人也特別來跟我致意,希望有機會要跟我談。歐洲著名的 EdTech Conference 的負責人也來邀請我六月去倫敦給演講。國際的媒體也來找我專訪。在聽完我今早的演講,華頓商學院以「Gamification」Coursera 聞名的 Prof. Kevin Werbach 也在餐前跟我特別致意。

 

葉丙成:OMG!!! 臺灣大學 PaGamO 贏了!!我們搶下全球第一的教學創新大獎!!!!!!
Prof. Kevin Werbach

我希望我們做的事情,可以讓學界瞭解到,其實教授的研究,除了論文外,也是可以有全球性舉足輕重的 impact !

感想:看著大獎牌、小獎牌,心中慶幸還好前天有去買 TUMI 旅行箱,不然獎牌就裝不進去了!!!!! 爽爽爽爽爽爽爽爽爽!!!!!!!  X{DDD

 

尊重老師教學專業 葉丙成專訪 家長篇

 

世界公民報/台北報導

 

教育改革主體是學生與老師,但是最終關鍵影響總在家長身上。同樣身為家長的葉丙成老師如何看待家長與老師之間令人費解的曖昧關係,彼此真能攜手教育出更好的下一代嗎?

家長在教育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葉丙成認為現在家長對教育有很大的不安全感,因此給老師很大的壓力。「我想家長必須要思考『家長在教育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現在很多家長學歷可能都比老師高,看到孩子在學的內容會覺得太簡單。但是同樣的觀念在教不同年紀的孩子都有他的專業。知識家長或許很懂,但對教學的專業是完全不懂的。家長要對老師教學的專業要有所尊重

但這不是說對所有老師都是無條件的尊重,如果老師打混完全不用心,那不能無條件對他尊重。家長要多一點時間去了解,老師是不是有用心的。有用心的前提下,教學有老師的專業,家長應該要尊重,老師要有他的教學自主權。

學業教育外,品格教育老師當然也會做,但是一個班3、40個學生,老師很難把每一個的品格管得好好的,所以學業以外品格、能力的培養,家長要扮演他的角色,多承擔一些責任。畢竟如果孩子品格有問題,將來家長也要承擔很多的責任。

用心的老師 方法難道就沒問題嗎?

葉丙成霸氣的說:家長要體認十幾二十年前學習方式放在這個時代是沒有用的!

20年前的學習方式跟20年後的學習方式應該要不一樣,學生以後的挑戰、需要的能力也不一樣,20年前有用的方式,現在不見得有用。常聽到批評教育的人說:以前我當學生的時候…以前怎樣怎樣…,那是20年前有用的方式,現在有沒有用?

不是一定全部都沒用,只是不要很直接的說以前怎麼樣,現在也要怎麼樣。忘記教育是一個要隨時間改變的,有些原則可能還有用,但是有些方法沒有用,要去調整。

家長對老師的教學方式有疑慮,那就多跟老師溝通,了解老師考量的安排,現在很多情況是家長與老師之間彼此懷疑、互不信任。遇到問題沒跟老師溝通就打1999檢舉,這會讓花很多時間準備教學的老師很挫敗,久了可能就沒熱忱。

現在家長多為雙薪家庭,可能沒有那麼多時間跟老師溝通,如果無法撥空跟老師溝通,那就放手讓老師去做。否則,不溝通又不斷找麻煩,老師心思都放在解決檢舉這些事情上面,怎麼有心力把教學做好?!

教學創新的方法是不是亂來、在教學上不謹慎的擔憂。台灣中小學教師的態度相當嚴謹,老師不太會在沒有依據、沒有學理基礎的情況下亂來。而且,再怎麼糟糕的方式都不會比現在填鴨式,消彌學生學習熱忱與信心的方式更糟糕了

世界公民報/攝影
世界公民報/攝影

課多上一點、學期長一點學生可以學更多,為什麼老師卻認為應該減少學分、縮短學期?

我強調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可是他修非常多課的時候,後來只是應付而已。一學期24學分每一科都有各自的要求,每一門課就變成只是應付而已。大多數的學生都知道,好的學習要先預習,然後上完課要複習,作業要自己寫,但是,大家都有這樣做嗎?每個禮拜上完課,也沒有當周就複習,都是考前一個禮拜才死命地背在死命地在找考古題。

為什麼知道卻不做?因為課太多,時間不夠用,到後來都在應付。自主學習要花時間,自學能力也需要花時間培養,剛開始會很慢,因為以前沒有靠自己學過。但是隨著經驗越多,自學能力就會越快。但問題是必須要有空間讓他去做這個事情。現在學分這麼重,這是無法做到的,所以我一直希望可以讓學分減輕一點。

家長覺得老師教多學生就會學多其實教得多反而學得差,學得少。因為教得多,為了每一科都要應付得來,發展出一套應付的模式,這模式往往跟學得好是相違背的。所以要求讓學生修很多課其實是扼殺學生的自學空間跟機會

不只學分太多,學期也太長(18周),美國的大學13周而已啊,密西根大學暑假有四個月,四個月可以做好多事情,好多研究、學習好多東西,像是實習。但是我們是18周,每個學期比人家多一個多月。很多家長把大學生當幼稚園。18周可以把學生放在學校裡面多兩個月。可以少操心!

家長應該給學生空間,自己去體驗社會、人生。未來要在社會上生存跟工作的,學生對這個社會完全沒有機會瞭解,兩個月能打甚麼工?沒甚麼機會打工也沒甚麼機會實習。從小到大很少有機會去了解這個社會,去探索這個社會,但學生畢業之後就要馬上進社會工作。

台灣跟美國大學前的教育方式不同,台灣適合短學期、少學分的方式嗎?

不是因為美國學習模式怎樣,我們就該怎麼樣。雖然在台灣高中以前學習的歷程、習慣跟美國不一樣,可是未來大學畢業之後面臨的世界競爭都是一樣的。全球化下的世界和過去是截然不同的,美國的公司要跟台灣的公司競爭,美國年輕人要跟台灣年輕人競爭。所以大家未來要面對的嚴苛挑戰,是一樣的!

那至少要在大學這個階段培養,不論台灣、美國的年輕人,未來面對的競爭所需要的能力,如果沒有培養好的話,就只能靠自己在社會上且戰且走。有些人在且戰且走的過程中還能很快速的吸收,他可以生存下去。但是更多人沒辦法擁有這樣的能力,就注定是一輩子平庸嗎?

在大學可能沒有這樣能力的人還是可以活很好,但都是假象。一但面對社會,就知道沒有這種能力很吃虧。未來學期太長、學分太重是否真的能幫助學生培養未來在社會中所需要的能力,這件事情,我有所懷疑。

 

【林凱衡專欄】對教育改革的定位再反省

 

雖然許多人都常有希望透過教育來改革社會的理想,然而實際上這幾年教育改革的結果,仍然無法達到當初它所許諾的社會改革目標,某些目標甚至越來越遠。我認為,我們應該重新釐清教育改革的定位,尤其是它的影響力與極限。本文的基礎預設很簡單,教育系統不能獨立被看待,許多條件都是受到既有外在的社會條件所限定。我們應把教育問題看作是位於上層建築,屬於再生產層次的問題。從這裡出發,有兩種教育改革的迷思必須要被破除。其一是標榜著強調個人解放的自由教育。其二是寄望由教育促成社會流動的平等教育。

一的理想形式,例如人本,將一般教育形式視為是壓迫控制,尋求一種能夠讓個體自由發展探索的教育。這條路有兩個問題,一是教育本身就帶有灌輸的形式而非純粹溝通,我們不可能寄望個體真的能夠「自由學習」。實際上自由教育的理念也不過就是另一種正當化委婉形式規訓與灌輸的教育理念,並不能完全達成所謂個體自發性學習這種虛幻的目標。二是此類教育的想像是相當小眾中產階級的,這不僅對於許多農工階級而言不切實際,而且實際上這種教育的成本也相當高,訴諸個體的解放改革,常常只是特定階級的自我再生產。

二的理想形式,則見諸於一般大眾對教育的想像,教育政策的執行方針,甚至是許多外圍的教育團體。簡單的講,就是「教育會促成階級流動」的觀念,包括補貼學費、增加入學機會、十二年國教等等都屬於這個層次。很不幸地,這句話從經驗或理論來看都不適用,也許我們會看到許多個體成功的經驗,但是大抵教育系統從來沒有真的造成階級結構的翻轉改變。以生產和再生產兩個層次下對上的關係來看,往往是生產決定再生產,而非相反。經驗上最簡單的例子,就是所有我們看到的教育階層化現象,往往學校不是最重要的決定因,教育階層化更多時候已經是階級再生產的結果了,出生的家庭與地區已經決定許多人大半的未來。教育的作用只是正當化階級再生產,所以爭什麼建中台大有多天龍滿無聊的,問題不是學校,是階級。在再生產層次寄託能改變生產層次的問題,是一種嚴重的錯置。

當然這不表示在教育上的改革完全無助社會改革。而是層次與對象必須搞清楚,要改革要做的就是在再生產層次上的鬥爭改革。如果教育一直扮演正當化掩護階級問題的腳色,那麼就有必要在教育的層次去揭露這個矛盾,例如認識客觀階級關係。但是這並非等於廢除教育在再生產層次扮演的正當化角色,也許有人會說廢除教育的正當化掩護階級的手段,例如成績與分流,但這是不可能的,無論怎樣的改革,都仍是由階級問題優先決定,廢除表面的階級造成的假象,勢必會由另一套標準重新取代,而且這只是在逃避競爭和分化問題。這裡的關鍵在於,教育要扮演好自身屬於再生產層次的角色,為新的社會改革提供鬥爭的科學、象徵與理念武器。如果在階級問題上,我們找到許多新的改革方案,無論是漸進或是激進,那麼就要利用教育去正當化這些改革方案,例如工會的觀念、勞動權或是新的組織生產形式、工人民主化等等。透過教育形成新的改革共識,正當化各種改革政策,進而在生產層次發生影響力。這才是真正能寄託「教育改革」所促成「社會改革」的可能性。

 

photo credit: wiki (CC BY-ND 2.0)

 

【范疇】《台灣教育翻轉思考之二》做人,還是做機器人?

 

教育是用來幹什麼的?走遍地球,萬變不離其宗的,可以凝結為兩個思路。其一,教育是用來訓練人的生存能力的,其二,教育是用來挖掘人這種生物的潛力的。前者,著重的是受教群體的技能,或曰競爭力,後者,著重的是每一個個人的自我實現,或曰人生幸福。

非常不幸的,後者的實現,有賴於前者的成就。用世俗語言說,就是「XX不能當飯吃」,這個「XX」,你可以套進「自由」、「民主」或者一些其他崇高的字眼。但也非常弔詭的,以前不能當飯吃的某些東西,在人類經濟變化了之後,竟然變成可以當飯吃,例如,「遊戲」這個東東。老一代視遊戲為荒廢,但新一代人視遊戲為一個可以用來吃飯的產業;其他如「娛樂」、「設計」、「廣告」、「公關」等等都是。

總歸來講,「吃飯」和「活出精彩」兩件事,需要一種先後的順序和有機的比例,社會才會達到幸福。次序弄顛倒了,人不會幸福;比例失調了,人也不會幸福。

大哉問:台灣在這兩件事上的次序排對了嗎?比例合理嗎?

答案只能是否定的,否則不會有22K的話題,也不會有「小確幸」這種概念的浮出。

那麼,我們就來談談台灣教育中的次序和比例問題。

● 22歲以前不需要吃飯技能?

今天的台灣,一個人可以從幼稚園到大學畢業,完全碰不到「吃飯技能」這檔事。問題是,新一代的台灣人每一個人都可以讀大學,邏輯告訴我們,未來幾乎100%的台灣人,22歲以前都沒有吃飯技能。與此同時,世界上的先進國家早已在10年前就進入「學用合一」的潮流,20歲、18歲、15歲、甚至12歲創業的案例不斷蹦出。可以斷言的是,以台灣當下的官方教育體制,10年之後台灣在世界上的「吃飯技能」排序,當落入「地球放牛班」行列。

極小一部份台灣人不會受到大影響,那是老爸老媽很有錢的人,他們老早把兒女的房子、聘金、孫輩的出國教育費準備好了。IQ 很高的人,也還好辦,他們憑著高智商,22歲以後再追世界,也還能混日子,例如去替那些IQ比他們低很多的外國人做下屬。

我們關心的是90%的台灣人,如果他們不行,即使10%的「高等台灣人」還能夠嵌入世界潮流,也不過就是那10%的個人造化,而不是台灣整體的提升。

為什麼台灣的教育會落入「22歲以前不需要吃飯技能」的理念?這有幾方面的原因。首先,台灣曾經窮過,12歲就必須幫忙養豬,18歲就必須進廠做工,因此大人們說,不行再苦自己的孩子了,必須讓他們無憂無慮的念完大學。

其二,這是一個「精英誤國」的案例。台灣的精英出國留學,但多半是短期幾年的蜻蜓點水,或只是關在象牙塔中努力,對其他文化的理念、社會經濟其實並無深入體會,然而雖然沒有真正吃過豬肉,但究竟看過豬走路,因而回台灣後很自然就成了意見領袖或位居高位。套一句歷史學家的名言來說,「在瞎子的國度裡,獨眼龍就是國王」,獨眼龍看不到180度,因而容易形成偏見,推波助瀾了偏頗的政策。

其三,當然就是父母腦中的「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中國價值觀;大學數量越多,升學補習班的數量越多。在教育這檔事上,台灣還很中國。

結果就是,台灣的大學密度居世界之牛耳,有人說是148所,有人說是165所,單單這個確切數目搞不清的現象,就透露了大學如雨後春筍的事實。香港的大學數量是8所,照它的密度,台灣不應該超過25所;新加坡專校林立,但是正式的大學只有兩所,換算人口,台灣不應該超過10所。人口兩倍多的韓國則近似台灣,全國冠以「大學」名義的學校有370所,其中一半是私人辦學,屬於國家層級的有43所,然而,2011年李明博總統公開向全國宣示,大學數量太多已經削弱了韓國的競爭力。韓國教育部長也說,大學數量最好減少40%。

真正的全科大學,台灣有個20家,足矣。30萬到40萬的頭腦可以在「不必擔心吃飯」的環境中天馬行空、放任奔馳,比例上對台灣夠了。此外,還有一個問題:如何提升這20家大學的世界競爭力?如今,台灣第一的台灣大學,世界排名在百名之外,亞洲排名也僅得14.

● 母雞加公雞,打通中央研究院

在學術上,台灣其實有一個秘密武器,那就是由大陸1000萬平方公里格局帶來台灣的「中央研究院」。台灣才3.6萬平方公里、2300萬人,若就台灣論台灣,何苦去硬撐一個帝國格局的「中央」學術機構?面對吧!中央研究院已經日漸凋零,何苦把自己放在一個看到中國社會科學院就要淒然淚下的位置?

但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中央研究院內依然藏有龍虎,足以傲視亞洲。只是這些龍虎都已落入平陽,壓抑度日。就像日本由當年的「脫亞入歐」轉為今日的「脫歐入亞」的覺醒一樣,中央研究院也應該有「脫中入台」的徹底覺醒才是。

因此,中央研究院的學術資源,應該和台灣的20家全科大學資源打通,成為一個「母雞加公雞」的有機資源體系,如此一來,一個領先亞洲的大學體系指日可待。如何打通,這點讓學界、政界去辯論,但終歸不能又變成一個「上級領導下級」的結構,而必須類似一個互聯網互通有無的去中心化結構。

● 90%的台灣青年不讀大學,去哪裡?

去一個比「讀大學」更美妙的世界!那就是一個「學用合一」的世界。

世界已經實質翻轉,而台灣還把已經普遍的事實當作「前瞻」來看,永遠落後於世界好幾步。首先,技能學習以及創意突破,在先進世界裡老早已經「去中心化」,而融入了各種不同的機制和機構。雖然名義上還稱為「老師」、「學生」,但那只是語言的習慣趕不上現實,「老師」早已不是老師,「學生」也早已不是學生,「教室」早已不是教室。

MOOC的「慕課」線上學習風潮來看,100萬人在時差、地差之下同學一門知識或技能,「教室」在哪裡?單一「學校」的「文憑」在哪裡?

以中小學的翻轉教室(Flipped Classroom)來看,教室哲學已從「師道」轉為「生道」,塞知識已經變為自主找知識,眼耳掛帥已經變為手腳掛帥。

以軟體程式技能而言,「編程」(Coding)的能力已經成為孩童的基本能力,就像加減乘除的基本能力一樣。10年之後,編程就是人類生活的基本工具箱,一個20歲而不會用編程解決問題的青年,就像一個不會釘釘子的男孩,或者一個分不清口紅和胭脂的女孩。

台灣需要「大人之學」的學校,165間還不夠,500間還差不多,但那不是現在的「大學」,而是跟上世界「高新尖技能」的「專所」。稱為「專所」而不稱「專校」,因為那不是一個為了塞知識、拿文憑的地方,而是一個學用合一、效果可認證的地方。保留了20家真正的大學之後,其他「大學」都應該轉化為專所

什麼專所?啊,太多了。例如,機器人(Robotics)專所,3-D印刷專所、汽車專所,APP專所,晶片設計專所,工業設計專所,混合媒體專所、廚藝專所,遊戲專所,甚至種種「奇才專所」,讓天賦異能的ADHD(注意力不集中症)或Asperger(亞斯伯格症)者徹底發揮所長……在具體實施上,專所完全可以和產業界以及創投基金結合。企業若願意,可以「前廠後所」;投資界若願意,可以從青年入所一開始就導引創業。所與所之間,可以依性質結盟,形成雲端的「技能交換、創意、創業雲」

● 什麼人格,什麼潛力?別逗了

18歲不「讀大學」進專所?這是不是違背了「培養完整人格」、「實現個人潛力」的教育原則?不好意思地說,這是古董級的價值觀。首先,培養完整人格的工作,應該在18歲以前就完成,今日台灣需要「大學教育」來完成青年的人格,其實是一種笑話。人格的完成教育年齡越小越好,台灣的教育單位把青年的人格教育都耽誤了,還辯稱「大學」也是人格教育的一部份,他好意思說,我都不好意思聽。

再論「實現個人潛力」。每個人的潛力天賦,14、15歲時就已經可以展示無遺了。一個15歲青年,在某種教育體制下,若還看不出他的天賦潛力,那只能說這個教育體系是個悶罐,是個設計用來壓抑潛力的玩意,應該被打破。

隨手舉例。試問大家,在你身邊,有多少青年的某項天賦,因為缺了某個單科(如國文、英文、數學)的天賦,經年累月的受到考試的折磨,導致了他的真正天賦不得發揮?請問,在台北萬華賣衣服的輟學青年中,有沒有數學好、邏輯好,原本16歲就可以設計出精彩APP,但因為國文、英文考試每次30分而徹底憎恨學校的孩子?再來,高中什麼學科都差的青年變成汽修高手,有沒可能在機器人專所中他跨入機器人領域?

請注意,我們這兒談的是90%的台灣青年,而不是那些有錢人孩子,或者,那些憑著高IQ而能靠記憶通過各種考試的孩子。很多時候,那些堅持「全科發展」、「通識教育」的人士,其實反映的是一種精英的傲慢,他們或者家裡有錢,或者孩子屬於高IQ的一群,因而忽視了只有單一天賦或另類天賦的孩子。

90%的台灣青年,需要的是學用合一的專所,能夠把他們的天賦和謀生技能結合的環境。不提供這樣的環境,就是「大人」、政府、教育部的罪惡。

在當前世界的MOOC條件之下,沒有理由對孩子或青年的天賦缺陷作出任何拔苗助長的動作;何況,大部份被制式教育還有考試體系判定為「缺陷」的,其實是被壓迫出來的,而不是真正的缺陷。十年之後,我們是希望看到大量沒有謀生技能且「科科平庸」的青壯年們,還是看到經過專所認證、生活無虞、自我感覺與世界同步、閒暇時通過MOOC補充自己不足的青壯年們呢?選擇,在今天台灣掌權掌勢的那群人手中。

● 要不要教育「部」?

在世界的潮流下,無人車,無人機,無人物流,電子商務、網上銀行、MOOC、萬物相連網(Internet of Things)發展迅猛,今天台灣制式教育的內容與世界脫節的程度,十年之內可能就讓台灣變成失業島,或者落為手工服務業的「小確幸島」。台灣的學術以及教育體系,必須翻轉。如果教育「部」不開始做,那麼不要它也罷;我們不能為了要一個教育「部」而失去了教育的與時俱進。社會能自力救濟的,趕快開始自立救濟,翻轉我們的教育機制吧,若教育「部」拿著教育法規來阻擋社會發動的翻轉,那就打官司吧,讓道理攤在陽光下。

 

轉載自 udn.com 鳴人堂

本系列已經收錄於作者范疇新書 《與中國無關第二季-30年後的 3種台灣》

photo credit: creativecommons.org (CC BY-ND 2.0)

 

相關系列文:

《台灣教育翻轉思考之一》如果取消教育部,台灣會怎樣?

《台灣教育翻轉思考之三》搶救大學生,請拿起手術刀

《台灣教育翻轉思考之四》什麼樣父母養出什麼樣教育部

 

這次教育會變「好」 葉丙成專訪 教師篇

 

世界公民報/報導

 

嚴長壽先生投入偏鄉教育多年,有感現在老師只把教學當作工作,不斷呼籲老師要找回「師心」將教育視為志業。然而許多老師迷失在升學主義中,相信「教育就是讓學生考好試、上好學校,將來有好工作。人生從此一帆風順」。

二十年來一次次教改始終沒讓教育變好,老師怨懟學生一屆不如一屆,未見老師思考如何把學生教好。學生在教改實驗品的代名詞中迷失徬徨,甚至自我否定;家長失去對教育的信心、焦慮。

這次教育會變「好」 葉丙成專訪 教師篇
世界公民報/攝影

台大電機系副教授葉丙成老師,去年底在TEDxTaipei上趣味橫生的說著:「文明越演進,累積越多知識,追求學習效率下教育越退步」許多老師這才恍然大悟,找到教學成效越發低落的原因。「教育本來就應該是『以學習如何解決問題』為出發點,而不是一直塞『解決問題的方法』」,打動被升學主義壓得難以喘息的老師們。

「starve them,don’t stuff them (讓孩子餓,他學得越多)」的教養思維,給希望孩子積極學習的家長一盞明燈。今年暑假,他給自己小學四年級兒子小葉的暑假作業,便是丟給小葉兩本書要他自學做出3D遊戲,28日在youtube分享小葉完成的暑假作業。驗證葉丙成老師強調的BTS(by the student)教學法神奇的效果。

在舞台上老師介紹與他共同研發線上教學遊戲軟體PaGamO的學生團隊,讓學習成為令人沉迷的遊戲,驕傲的神情讓學生嚮往成為他的學生。

葉丙成老師領頭掀起翻轉教室,過去一年開啟中小學老師進一步思考、學習、行動。由下而上一股變革的力量正在擴散,乘著十二年國教浪潮,是又一次不了了之的實驗,或是這次真的能讓老師不一樣?讓台灣的教育不一樣?

世界公民報教育組記者,蒐集來自教育現場老師、學生家長、學生提出的教育問題,有幸能與葉丙成老師進行訪談,以其獨特的創新思維深刻回應。

這次教育會變「好」 葉丙成專訪 教師篇
世界公民報/攝影

12年國教政策吵翻天,教育現場的老師怎麼因應?

葉丙成豁達的說:老師想好怎麼教好學生,就好了!

現在吵的都是學生比序、分數,那只決定高中要念哪裡。對老師而言:初衷是把學生教『。怎麼算志願、扣分對教學初衷沒直接關係。秉持把學生教好的初衷,老師要深刻的思考『自己心目中的是什麼?知道想教出什麼樣的學生,去成就你心目中的好。

 

老師心目中的好,是什麼?

因應未來學生面對變化非常快的世界,好學生應該要有:自學能力。百科全書型好學生時代,已經過去,現在資訊淘汰的非常快,以前價值觀所謂的好,就是懂得越多、背的越多、越精熟的學生。但這是現在的好嗎?面對未知的知識快速增加,學生應該有自主學習的能力。

現在學習很多學生為了應付考試,學習模式是盡量在考試前看過各式各樣的題型,考試的時候用搜尋引擎的模式面對問題。這種模式很容易在考試的時候得利、取勝,速度很快。但是面對問題的模式只能做有看過的題型,一旦是沒看過的題型,就做不出來、做不好。我們鼓勵年輕人創業,卻沒讓他們擁有面對未知的信心。將來面對未知的事情,就沒有自信去面對。

台灣過去比較貧窮的社會,為了求溫飽,賺錢是很重要的事情。社會已經進步到一個階段,要思考生命不只賺錢重要,生命的方向也很重要。工作就算可以賺很多錢,做一些很routine的事,會感覺生命好像沒有重心,只是大老闆的工具,感受不到自己的價值。因此鼓勵學生在利他的過程中,找到更深刻的自我價值、找到人生的方向。

 

要用什麼方法把學生教好?

教台大的學生,或教不同學校的學生,教高中、教大學、教都會區、教偏鄉的學生,都不一樣。每個地方的學生,不同的年齡、系級、背景的學生都很不一樣,絕對不可能有一種方法能夠適用所有學生。

過去的教育改革沒那麼成功是因為社會覺得有一個方法一定有用、要一體適用,這是不對的。絕對不可能有一種方法能夠適用所有學生。

這次教育會變「好」 葉丙成專訪 教師篇
世界公民報攝影

 

教育方法創新的原則是什麼?

BY THE STUDENT(BTS),讓學生有空間去「胡搞瞎搞」,自己建構知識。

傳統教學都是老師為了學生好在做 by the teacher,設計很棒的講義。儘管老師都不喜歡填鴨,但是把講義做好然後讓他填,也只是比較高級的填鴨。就算我們講給他懂,還是剝奪學生自己建構知識的權利和機會。

就是沒有教他自學的能力,以後碰到沒有解決過的問題,就不知道怎麼解決。因為他不會建構知識,不會自己解決問題。所以要讓學生自學、讓他胡搞瞎搞,胡搞瞎搞的效果一定不會很好,做出來的東西一定爛爛的。但沒有關係,爛爛的才會想要知道課本裡的大師到底是怎麼做出來的。

不過by the student不是甚麼事情都丟給學生,by the student 是老師要了解學生的程度,在程度允許範圍下給予空間,讓他自己胡搞瞎搞,老師要從旁引導,放手給他,還要把他拉回來,告訴他不足的地方

 

現在學生不太聽老師的話,要怎麼教好他們?

老師若一直都在「教」的這個階段,心沒有跟學生交流,其實很難感動學生,學生也很難特別為你配合學習,因為學習是辛苦的,學不懂的東西一定是辛苦的,為什麼他要甘願為了你去承擔這樣的辛苦?!

很多老師都覺得我是老師,學生當然要尊重我。「尊重」是You have to earn your respect,那個respect是要earn的,要去怎麼去earn學生的respect,老師自己要思考。不是說學生他就一定要尊敬老師;應該是老師做了什麼事情,讓學生覺得老師有用心,知道你要讓他變得更好的人。

還有老師不能只講專業知識的傳授,師者傳道、授業、解惑,要教學生做人做事做學問的道理,利他的價值。老師的身教很重要,透過老師身體力行,給學生看到。如果老師自私自利,上課跟學生講說:利他很重要。那一點說服力都沒有。

 

「I see Taiwan」全國英語簡報比賽 20團隊8校6國2地學生參與

技職博覽會/台北報導

 

由大仁科技大學國際暨兩岸事務處與應用外語系所舉辦的「2014年全國大專學生I see Taiwan英語簡報比賽」已於5月8日圓滿落幕。當日吸引了來自全台8個學校20個團隊的學生參加。除了參賽團隊分別來自台北、桃園、彰化、高雄等地,更是大仁科技大學首次齊聚來自香港、澳門、馬來西亞、韓國、印尼、越南、泰國、貝里斯等8國的僑外生參與競賽,各展所長,以各種觀點與表達方式,生動抒發對台灣的觀感。比賽結果,本國生組由文藻外語大學與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的跨校2人團隊以流利的英語和穩健的台風取得冠軍,僑外生組由大仁科技大學藥學系僑生李國貞、畢晴晶奪魁。

技職博覽會/攝影
技職博覽會/攝影

這次參與的團隊主要多為各校外語系的菁英,其中也有來自護理系、藥學系、餐飲管理系、時尚設計管理系的同學。配合競賽的主題:「I see Taiwan」,參賽隊伍呈現的主題涵蓋範圍十分多元,從大甲媽祖遶境、台灣辦桌文化、高雄觀光、墾丁旅遊、到太魯閣自然保育,包羅萬象。現場反應十分熱烈,參賽者無不卯足全力呈現準備成果。其中萬能科技大學的團隊以唱作俱佳的短劇表現方式,詼諧傳達對九份美食的喜愛,也受到評審的青睞。

技職博覽會/攝影
技職博覽會/攝影

當日評審也是一時之選,分別是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英語系教授Stephen Ohlander、國立屏東教育大學英語學系主任梁中行、義守大學國際學院教授Paul Talley、以及外語補習班的業者Shondell Jackmanm。他們於賽後分別針對參賽隊伍英語的簡報內容與英語發音進行講評與頒獎,都同樣表達了對學生們表現的稱許。大力促成此次英語簡報比賽成功舉辦的應用外語系主任黃耀鋒,也對學生們的儀態與團隊合作等簡報技巧提出了非常中肯的建議。

技職博覽會/攝影
技職博覽會/攝影

大仁科技大學黃國慶董事長在致詞中表示,英語不僅是溝通的工具,更是文化交流的利器。此次英語簡報比賽除了讓學生演練在國際會議簡報的技巧外,也因多國籍學生的參與,在會場做了很好的交流,使這次的競賽活動圓滿落幕。

技職博覽會/攝影
技職博覽會/攝影
技職博覽會/攝影
技職博覽會/攝影

 

【決賽優勝名單】

※本國生組:

第一名:文藻外語大學/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
楊日謙(文藻)、蕭庭宜(高雄第一科大)
指導老師:翁一珍
作品主題:《Taiwan, I see, I taste, I travel》

第二名:國立臺北商業技術學院
姜乃華、呂逸茵、劉齡雅
指導老師:邱怡慧
作品主題:《Taiwanese Food Union》

第三名:實踐大學(高雄校區)
邱薏靜、王苡晴、陳韵筑、何志芊
指導老師:Jon Nichols
作品主題:《Taiwan Melting Pot》

佳作: 大仁科技大學
李雨璇、莊璿
指導老師:吳蕙伶
作品主題:《I see Taiwan SUF. Travel》

佳作: 建國科技大學
郭雅青、黃敏慈、陳美雯
指導老師:廖妃絢
作品主題:《Taiwanese Style Banquet: Ban-to》

※僑外生組:

第一名:大仁科技大學
李國貞、畢晴晶
指導老師:何曉暉
作品主題:《Taiwan-Warmth & Humanity》

第二名:國立屏東科技大學/大仁科技大學
簡心柔(大仁)、Donisio Shol (屏科大)
指導老師:Betty Siren
作品主題:《I see… Taroko Gorge》

第三名:萬能科技大學
阮氏清娥、陳保均、莊依婷、李旻勛
指導老師:古楨彥、張植榕
作品主題:《Jiufen, the Food Emporium of
Taiwan》

佳作: 大仁科技大學
楊宛庭、鐘菀婷、許美良、余素嫈
指導老師:何曉暉
作品主題:《The Best of Taiwan》